“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一定不会在夏天来临,因为夏天是最好的季节”,同时也很容易回忆起当时那段青涩懵懂的时光,这个时候,《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也就在这时出现在我们眼前。
《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改编自山本崇一郎创作的漫画,动漫在去年一月首次开播,就给观众带来了一波甜而不腻的狗粮。如今续集再开,清爽纯粹的故事也就再度开启。虽然动漫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24分钟里包含了三到四个小故事,带给观众一种新的体验和清爽的感觉,因为我们纯粹的初中生活的欢乐日常便是由那一件件单纯的小事组成的。
就连百度百科里的简介也这样介绍:“
“今天一定要捉弄高木同学,让她害羞!”
某所初中里,邻座女生高木同学总是捉弄男生西片。
西片为了反过来戏弄高木同学,每天都在奋斗着……
高木同学和西片的全力“捉弄”青春之战就此开始。
故事里有两个主角,西片同学(男主)与高木同学从这个豪华的动漫标题不难开出,高木是一位擅长捉弄人的同学,而事实上,她只擅长(只喜欢)捉弄西片同学的。最初的相遇只因一块手帕,而在班级里两人也是邻座关系。也正是因为这块手帕,两人的关系迈出了第一步。见到高木同学手帕的西片第一次和高木同学搭上话,也正是这一次搭话让他从此过上了被高木同学捉弄的日子。 而我们的西片和高木同学的经历正像是我们回忆中那个青涩的自己在我们生活中的第一次都是在学生时期,第一次与女生讲话,第一次与女生发生简单的肢体接触,青涩的我们还不懂什么是恋爱,不明白当时那样的悸动有什么意义。但,当我们经历过后,回过头再看这样的青葱时光,定会有深切的共鸣与怀念
记忆中那个初中的我们还不懂什么是恋爱,不明白为什么第一次与女生讲话,第一次与女生发生简单的肢体接触时那份悸动有什么意义。初中阶段是个奇怪的时期,(高木)女生表现早熟端庄,(西片)男生表现青涩单纯,回想起当时懵懂的自己,对待女生表达出来那份羞涩的好感而无动于衷,有好笑,也有惋惜。心里是多么希望当时有个女孩能引导自己走出那份懵懂的岁月,开始第一段青涩的恋爱。高木同学便是现在的我们希望当时懵懂的自己所遇到的女孩,而这份简单的梦想便交由西片帮我们实现。
当高木表现对西片的好感时,不是西片feel不到,只是初中阶段的男生通常带有些许自卑或不自信,不明白那份奇怪的心动有什么意义,便用“高木同学又捉弄我”这个理由来掩饰那份青涩的悸动。西片也说“一对高木同学心动,就肯定没好事”
回到作品中,尽管说是捉弄,其实是高木同学看穿了单纯的西片内心所想罢了,而之所以想要捉弄西片,因为喜欢西片害羞的样子,当然也喜欢西片。于是,整天想着报复和带着谜之自信的西片同学便显得又傻又可爱,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高木同学总能以压倒式的实力碾压西片同学取得胜利,而西片总时无法反击成功,只能整天脸红。除了日常校园生活,高木同学也是个性格活泼可爱的普通女孩子,她会在狂风中大喊中二的台词,会在夏天带着西片去黑暗的隧道里探险,会占卜西片和自己的事情,也和西片毫无目的地聊天,然后撩动西片的心弦。 不仅如此,高木也有属于自己的小心思:会故意不骑自行车,只为看到西片烦恼时的表情;会故意与西片相遇,为了能在西片生日时送给他礼物;会“利用”西片一次次的心动,赢得游戏;也会在受到西片会心一击后,小鹿乱跳的脸红。而这,都是为了能够捉弄(陪伴)西片。像这样校园里的青涩关系,互相不说破,关系却又恰到好处、甜而不腻,也正是说明那句话,“天在将黑未黑时最美,爱在将爱未爱时最迷人”
而在动漫第88话时,在箱子游戏后,高木同学自己也说“这个游戏的结果,就像我们两个人之间的感觉呢,西片放的东西很好猜,马上就能猜到。我放的东西特别好懂,一眼便能看出来,但西片却完全看不见。”
西片邀请高木同学一起去夏祭(约会),虽嘴上不承认,还拿各种理由来说服自己,但依旧在游戏后,送给了高木同学一份礼物。当高木同学和西片走散后,两人都互相寻找着对方,想着把这份一起看漫天烟火的情景成为彼此的回忆。最后看到西片找到高木同学,烟花表演便停止,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失落感,因为西片已经帮我们实现了当年的愿望。 最感动的便是,在漫天璀璨时,自己努力奔向那个自己喜欢的女生,而她也奔向自己。此时,世界的花火已不再重要,看到你的那一刻,就连光芒也没你闪耀,这一刻我的眼中只有你一个人。所有的一切都只为了说上那一句“不管你在哪里,我都一定会去找到你” 即便烟花停止也不重要,人流涌动也不用害怕,我会寻找到那一个看似愚蠢的理由,用不娴熟的手法牵起你的手,满脸通红着带你走下银河。
真希望他们彼此会这样说
西片:“即便输了千万次又如何,一次便赢到了你”
高木:“当我喜欢上你的时候,你就从来没输过”
在看完这部作品后,会高兴西片帮自己实现了愿望,也会为自己那已经失去的那段青涩懵懂的时光而感到惋惜不过,即便回忆很美好,但未来依然值得期待。祝福大家最后都能找到那个迎着全世界的火花奔向你的人。
我在高木的评论下面看到有个打一星的,我去私信了人家一下然后被各种喷,真的如果只是凭个人喜好而忽略这部作品的整体质量就胡乱打分真的好吗,高木作为日常番,就算有人不喜欢也绝对到不了一星的程度。评分很容易,只需要动动手指,不过如果有看动漫的人先看评论的话,岂不是会误导了大家?我就算不喜欢某部作品,我也会根据它的整体质量评分,因为怕误导了别人。
1.在河边玩打水漂,意外牵手的画面。
2.2月14日情人节期待高木送巧克力。
3.西片第一次直接称呼高木的名字,亲近的感觉。
4.掰手腕,有种西片宠着高木的感觉。
5.西片生日,高木送了一个百分百单恋钥匙扣,高木真的很可爱。
6.玩躲避球以后一起买零食吃泡面。
7.集体舞,心动名场面之一,西片的倒数,和音乐结束了两个人站着的画面。
8.这是个铺垫,一起讨论夏日祭要玩什么吃什么,每次西片在想高木喜欢的人是不是……转念又说不不不,只是在捉弄我。
9.高木同学一直在向前,把这段关系一点点推进,勇敢自信女孩。
10.滴眼药水被同学误会,很好笑。总是害怕被误会还不知道自己心意的西片。
11.因为西片的心理活动很多,一直在想捉弄的方式,回击的方式,各种翻转。高木一直在笑,因为西片的想法真的有趣。 又是高木主动说,一样某人邀请她一起去夏日祭。终于西片说出了那句邀请,而高木给多几瓶饮料的举动太可爱了,女鹅!
《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第二季完结了,我感到一阵惆怅,以后周日晚上没有狗粮吃了。
第一季是在去年1月开播的,当时我没有追番,因为觉得从片名来看像个沙雕番,类似于《上课小动作》那样的。后来无聊就去追了一下,竟然一发不可收拾,狗粮甜得上瘾。这哪里是捉弄,分明就是在调情嘛!追完第一季动画又去追漫画,第二季开播更是第一时间就追了。每次看都保持24分钟的傻笑,扭来扭去的,像中毒一样。
同年龄的女孩子总是比男孩子要成熟,无数的恋爱悲剧都源自于这个客观的生理规律。高木同学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她喜欢西片同学,所以才会想方设法地捉弄他,希望他跟她说话,跟她一起回家,明确她的心意。一次又一次的博弈,其实就是漫长的猜疑链的一环又一环。而西片一次又一次地败北,是因为他始终不敢承认对高木同学的感情。
可是高木同学即使把西片抓得死死的,在西片亲口说出“我喜欢你”之前,她始终都是不安的。
其实在外人眼里看来这也太明显了。要是你不喜欢一个女孩子,怎么会接受她一次又一次地捉弄啊!我在追这部动画的时候,仔细地回忆小学时经常欺负我的那个女孩子,猜测她是不是喜欢我。算了没有必要,凶巴巴的,一点都不可爱,我是不可能喜欢她的。所以高木同学和西片同学之间就叫做捉弄,叫做打情骂俏,而我小学的那个女孩子欺负我就叫做校园霸凌,我当时真应该告诉老师的,不过我要是真的还手一定打得过她。
在漫画里很早就出现了高木同学成年后的剧情,作者一开始还卖了个关子,让读者以为高木同学最后没有和西片同学在一起(要真的是这样作者怕是要收到好几吨刀片)。当然在一起了,连孩子都有了,作者甚至还开了个新连载,专门讲高木同学和西片同学的婚后故事。这就更让人疑惑了,西片这么迟钝,到底是怎么表白的,难道还要让高木同学倒追吗?
不过在第二季动画里,我的傻儿子西片同学终于开窍了!他终于学会关心人了!他终于发现一天不被高木同学捉弄就浑身难受了!最后一集里他们去了夏日祭,西片同学和高木同学终于牵手了,我觉得我这辈子都值了。毕竟这样甜甜的恋爱,我已经没机会了,所以就祝福高木同学和西片同学吧。
可曾听说过有哲学家讨论过青春吗?很少,青春,从来都是文学家的战场。
对于哲学家来说,“爱”才刚刚够一个概念的起点。但对于青春而言,“爱”已然是这段路的尽头。
刚开始看《高木太太》的时候,被弹幕节奏一带,“哎呀,这个西片就是逊啊”,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怎奈几集下肚,齁甜过后,望着漆黑的手机屏幕,细细忖来,事情可没这么简单——敢问,十二三五岁的时候,谁又不是一个小西片呢?
明明QQ头像闪烁时开心得要死,可回复一经由手指敲出去就老贤者似的云淡风轻。明明已经知心知己交如莫逆,可现实里还是躲躲闪闪,生怕被逮到一点蛛丝马迹。那时的我,既读不懂女生的心思,也闹不明白自己的行为逻辑。反正就是被一些莫名巧妙的“羞耻”圈住,在保持原状的现实和面红耳赤的幻想中,就这样一天天地,伴随着小小的甜蜜和懊悔过了去。
“这就是青春吧。”没错,我此刻正曲肘攥着拳,嘴巴张开,眼泪在眼镜两边汩汩地流。要是我再有文化一点,想必也能锤炼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初闻不识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这样的佳句了。
“我当时怎么那么傻呢?”——没办法,在孟婆汤没有掺水的情况下,傻才是我们的宿命。回头一想,人类就是这样一种一次性的生命嘛。每个人都是第一次过他的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对个体来说,没有读档、没有经验、没有重来,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生命历程都是新的。所以要一个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拥有一个三十岁老男人的视野,实在是强人所难——要不然怎么大家都想成为穿越者呢?
不过,人生的新也是分层的。要说这其中最特别者,肯定非“青春”莫属了:蜕皮一般快速成长的身体、前所未有的心灵结构和情感体验。可以说,青春是之后一切“新”的起点,它不仅塑形了我们身体的基础,也为各式各样崭新的情感提供了最初的形状。这些情感中当然包括“爱情”。所以我们常常听到的所谓“初恋情节”以及与此相伴的“中年危机”,也不无道理——或许社会已经让那些人蹉跎油腻了,但他们对情感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或者说还没走出一开始的“青春”范畴。
“我真的喜欢高木吗?”和高木聊完天,躺在床上回甘的西片或许会这样想。在《蒲公英的约定》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一起长大的约定,那样真心;与你聊不完的曾经,而我已经分不清;你是友情,还是错过的爱情。”
说实话,这问题也难为西片了,做自己情感的法官,去判断一种不同于友情,但又莫可名状的全新情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康德说,“直观无概念是盲的”。其实西片不是没有概念,天天都看少女漫《100%单相思》的他,肯定知道“爱”“喜欢”大概是个什么,并且也能够在其他地方识别。困难的地方在于,把“爱”和“自己”联系起来,给自己小鹿乱撞的心“命”一个“爱”之名。这可不简单,聪明绝顶如俄狄浦斯也只能解开“人”之谜,而倒在了“自我”之谜下。
关于这个“确认自己情感”的难题,回顾我们自己的初中时代,不外有以下几种路径:1、勇就完事了,都听感性的,直接告白进入恋人状态,成为学校第一波吃螃蟹的人。2、全程朦朦胧胧,似有若无,徘徊于告白之前,有时甚至连告白的念头都没有萌生,揣着青涩和甜蜜的哀怨走完了青春。3、被周围裹挟着做了决定,把“自己”完全交付给了环境、舆论甚至是昨晚刚看的一本轻小说。4、确立了“自我”从而确认了“喜欢”和“爱”之情感。这一部分人拥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他们在一个普遍中二病的情况下竟实现了“自我”的稳态。西片大约在第二条路径上,而高木则约莫在第四条,毕竟后者是拎得清“‘我’‘喜欢’西片君”的。
这里荡开一笔,说说“中二病”问题,不论哪一种中二病的定义都会涉及其中“不成熟”的“自我”因素,比如自我意志过剩、自我膨胀云云。但正如前边所说的,在“青春”这一身体和心灵都在快速变化、成长的时期,不成熟、不稳定才是常态,成熟、稳定反而是变态。从这个角度,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青春需要一种表征,那必然是中二病的。
“西片是个铁憨憨吗?”经过前边的迂回,再回过头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便多了几分审慎和宽容。首先,西片的身体很老实,他无比真切地在那些血脉贲张和面红耳赤中通过感性感受到了“什么”。其次,少女漫爱好者西片也知道“爱”“喜欢”之类的概念大致是个什么样。然后,关键的问题是,西片还没有形成一个坚实、稳定的自我,唯有在这个“自我”的审视之下,上边那些“什么”才能够被系到“爱”之上;唯有通过“自我”这个法官,那些“什么”才能被判断为“爱”,暧昧与朦胧才能被带到澄明的光亮中。
“我爱你”听上去很容易,但意识到是“我”在“爱”“你”却是一个复杂的历程。在这一系统中,“你”相对简单,就是那个刺激得我脸红、让我心跳加速而又不敢直视的对象。“爱”在这个娱乐、言情泛滥的年代,也司空见惯,不是难事。关键就在于将前两者勾连、整合起来的“我”:一个自知的主体。像诸如成熟、勇气等等特质,都可以说是从这个主体衍生出来的,是为该主体的表现和属性。
那么,更进一步,“自我”从哪里来?有句名人名言说:“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进程。”(-1)这便给我们提供了思考该问题的两个维度。
首先是“自我奋斗”,正如前边所说,在身体感性的层面上,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一方面,人的外在躯体在走向成年人类;另一方面,人的精神层面,不论感性力还是理性力,都在朝着成年状态深化和强化。也就是说,让西片再成长一会儿,等他长大了,长醒了,成人了,相应的,那个稳态的“自我”便会到来。
然后是“历史进程”,上一段提到一个词“主体”,这便是“自我”的“现代”表达。换言之,作为“主体”的“自我”是一个现代性“事件”。谈及现代性不免有些西洋化,但这里也仅仅作为一个阐释路径,聊作一解。在与现代相对的古典时期,“人”肯定是有的,可有主体吗?大部分学者以为是没有的,那时“人”总是处在一种特定的依附关系中,不论这个关系表现为自然、上帝还是宗亲。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变革,现代世界开始一步步成型,与此同时,现代人也作为一种觉醒和解放的类型开始出现。在思想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笛卡尔的“我思”主体,因为他比较早地将人锚定在“自我”这一侧而不再是像过去一样系于别处。由此观之,不光而今的民主与科学受惠于启蒙方案,连情侣间那句亲昵的“我爱你”,也和数百年前的那些变革脱不了干系。谁叫我们如今还生活在现代世界,是个现代人呢?
文首随口说了句:对于青春而言,“爱”已然是这段路的尽头。如果把人的成熟,主体的树立当作青春的告别的话,好像也确乎如此,哎。
中学时代,没有人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恋爱。高木和西片用捉弄与反捉弄表达着自己对对方的爱慕。高木宠溺着小孩子心理的西片,西片也不会因为高木的捉弄而恼火。渐渐地,两人间的关系不再止步于普通的同学关系。
中学时代心动,是很难彻底忘记的。与那个人的嬉笑打闹,与喜欢的人牵手的害羞,与她一起走在放学路上的心猿意马,收到喜欢的人消息的欣喜雀跃……但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呢?那个她是否还陪伴在我们身旁呢?几年前,我也遇见了那个属于自己的“高木同学”
本作的美好就在于此。看番时,我们享受的是高木与西片甜甜的日常,感慨着懵懂爱慕的美好。在完结的那一瞬间,我明白了,看番时的姨母笑、痴汉笑、单身狗惨笑……这些笑都其实都是对善良美好青春追忆与艳羡的微笑。
看到了好多儿时的影子
那是一个初中时坐在我背后的女孩子,很爱笑,笑起来很好看。我对她有好感,但是在我们那时候早恋可是红线,平时多说几句话都怕人说闲话。唯一的相处方式,就是捉弄和欺负了吧。
问题是那时候的我,哪有西片太太那么多的套路。和她的互动,基本上都是我欺负她。在她跑的时候勾个脚,趁她不注意拔个头发什么的。和她吵架,把她惹哭,心理病态一般的觉得这样就能和她多说些话了。感觉那时候的自己宛如智障啊。
初二的时候,有一次她要去她的外婆家,刚好在我家附近。估计可能是想省个车钱吧,就说要蹭我的自行车。于是下课后我就载着她,大概也就十分钟的路程,我们聊了挺多。那十分钟应该是我初中生涯最美好的回忆了。
结果被很多同学看到了,她脸皮薄,再也没敢坐我的自行车了。
再然后就毕业了,没有读一个学校了。
我们这个城市很小,偶尔有见过几次,我只敢远远的看着她傻笑。有次她和我打招呼,我还会故意装的想不起她的名字。当时都在想些什么呢?
虽然十几年后我们可能还有在一起的机会,约会了好几次,相处了大半年。一起去游泳,看歌友会,旅游,蹲她单位楼下接她下班,还默默的匿名的给她交了一年的话费。每个月的同一天,交满一年的那天刚好是她生日。
她也有间接的表达出我不是她喜欢的类型但是会稍微考虑一下什么的,但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也一直没捅破那层窗户纸。因为大家也不是当年的自己了。我喜欢的,可能只是那时候的她,又或者是当年那个默默喜欢她的自己吧。
最后她嫁去了别的城市,偶尔在朋友圈互动一下。
哪怕知道她已经不在这个城市了,但每次路过她家小区,总会习惯性的看一下。可能是看了那么多年,习惯了吧。
前几年,有个电影叫《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看完后她发消息给我说:我看着男主角,满脑子都是当年你的影子。
这就足够了吧。。。
初中毕业都过去快二十年了,回头看看,青春真好啊。
一口气看完了两季的“西片太太”,高木很可爱,西片很呆萌,剧情很有趣。我想,那么多人爱这个番,除了甜甜的剧情之外,或许是那或多或少被勾起的,青少年时期那青涩的爱情回忆吧。
说真的,小时候当喜欢上谁谁谁的时候,传达感情的手段还真的就是“捉弄”。只不过跟剧里不同的是,通常都是男生捉弄女生,捉弄的方法也远没有这么甜蜜,甚至经常会把女孩子弄哭。而那个时候的女孩子绝对不会相信,这个捉弄自己的讨厌男孩,其实只是因为喜欢而想要引起关注。所以你看,爱情,可不就是始于捉弄么。
我想每个人可能都可以从高木和西片的日常故事里,找到那么1、2个瞬间,想起自己曾经的那个年华。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每天上学,和同桌聊天,惆怅着考试,头疼着作业,跟好朋友一起聊游戏漫画,如果能和暗恋的谁谁“恰好”同路,那就再好不过了。
至今我还记得,趴在桌子上,扭头看向窗外,恰好可以看到一连梧桐树的顶部,树的那边是操场,有时候还能听见其他班同学上体育课的声音。夏日的午后蝉鸣声特别大,天很蓝,教室里很热,老师的声音和风扇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总是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彼时处在美好时光中的我们,并不会知道那普普通通的刹那将会成为未来久久不散的回忆。
月色真美,恋如雨止,擅长捉弄~爱情刚开始的纯真模样,不就是这么简单吗?
我是再也不会经历这样甜甜的恋爱了,所以就祝福高木同学和西片同学吧!2900
西片真的很厉害。看着他们,就会想到这个懦弱,愚蠢,止步不前并令人厌恶的自己。
????sorry我老了
开头出境的就叫做高木太太无疑!awsl第一集就暴击啊太太太甜了吧!!!11集更新,我擦擦擦西片终于A上去一次了,暴击暴击,看高木高兴的样子真的全程姨母笑根本挺不下来555...期待完结!12集完结,我真的哭了,那一下拉手是鼓起了多少勇气打消了多少杂念,我就想起了月色真美里小太郎最后的冲刺跑。木村的那个指示我也想哭,md兄台也太义气了真的拎得清!我真的好喜欢这部番,虽然我再也回不去那个年纪,再也不可能冒出来一个青梅竹马,可是还是被这样超纯超甜的暧昧迷得死去活来,完结撒花撒花撒花!
如梦似幻的世界 脱离真实的世界有时候吃着狗粮,就是一口玻璃渣
开饭了!大家的碗都准备好了吗!每周一酸,日常放闪。写作捉弄,读作调情。相遇是命中注定,互撩是恶(读作“爱”)整不停。一见是目不转睛,不见是相思成病。高甜是追番预警,喜欢是不言自明。恩爱尽管秀,狗粮任意撒,糖果随便发,多少我都吃得下!西片夫妇的目标是:甜——到——蛀——牙——甜到我们蛀牙。PS:OP根本是彩虹糖!看了不止一遍这种事我会说吗!旋律清新,仿佛散发着柠檬的香气。我也不懂我一个单身狗为什么喜欢看狗粮番,别问,问就是真香。
还有什么比深夜狗粮更令人生气的?
比第一季更上一层楼,无论是OP还是剧情。打水漂那一段更是让心头的小鹿又撞了几下,想起了初恋时候的自己。
awsl
青春真好555
「过来啊,我会在银河的这一边等你的。」这季也是糖分满点(狗粮爆仓),多谢款待。(11,12集“进击”的西片令人感动TAT)虽然有点想看婚后篇,但还是舍不得这耀眼的青春之诗与爱之赞歌😭😭。
西片其实你早就赢了。
擅长调情的西片太太,继续高甜来袭。河边的风,在吹着头发飘动,牵着你的手,一阵莫名感动。
最后一集牵手那里我没哭,可是木村向西片大喊那里我哭了。好兄弟,一生一起走
在这一季我们看到了西片同学的努力和成长,面对西片太太的压迫和剥削,西片同学终于不畏强暴勇敢反抗,甚至在结局还对西片太太使用了牵手攻击让她毫无抵抗之力。可是你我也都明白下一季的西片太太也会变得更加强大,但是看到此时的西片同学我们也不会再惧怕什么了,冲冲冲!下一季我要看接吻攻击。
也就十几分钟的一集,却。无数次的说出awsl,我酸了,我饱了。op十分惊艳,ed前奏一响起,就听出是奏,清新悠扬,让人回味。
钓系超女高木同学。
别的番狗粮都是一勺一勺给,这是把锅都端你面前了啊。
2019年9月23日17:05:19。太太这一季攻势太猛,西片也终于在末尾两集做了点像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