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均为我个人感受,仅因篇幅才粘贴至此,如有不适,请勿展开。
我于二十四小时内看完,冷静两小时后写下如下记录。 首先从角色上讲,几乎是扳机社祖传了:有点nt却又点满了行动力让人讨厌不起来的主角;喜欢玩回旋锅的反派;个性鲜明每个人都有萌点的配角们。我很喜欢。 其次是故事主旨,看之前我对于“相信的心就是你的魔法”抱有怀疑态度,我一经过社会毒打的奔三人士怎么会被这样的小把戏打动呢?看完后:教练!我也要学魔法————!不如说经历越多反而越容易被这样单纯而质朴的梦想与活力所打动,我想目前困扰我的或许正是之前因为我的不屑而舍弃的。 然后是剧情的设计。扳机社的剧情,一般情况下多多少少能猜到,但是这部番作为剧集而非电影,很难的一点是对节奏的把控。第一遍看的时候觉得万分着急,等到第二遍看/回想的时候会发现几乎没有不必要的情节。我认为在普遍喜欢吃老本啃ip开2345季的业界来说,这样的态度和做法是十分可贵的。
最后是作画。如果也曾经尝试过制作小动画,应该会和我一样。帧数、分镜、流畅、张力…从我能想到的各个方向来讲,这部作品几乎无可挑剔,我很喜欢。
看到有人把他和《哈》系列做对比,我是这样想的:这部番的确没有史诗般的历史设定,但是背景设定却丝毫没有显得单薄无力。或许是因为将作品的重心向角色以及主旨做出了倾斜。《哈》做为系列大电影,他的生产重心是尽量花枝招展扩大自己的名声,吸引源源不断的过路人,以此产生更多的衍生品(如神奇动物),从而良性循环。但是做为番剧的《魔女》,就像剧中苏西递来的一束野花,它的美丽与动人心弦并非作品本身,而是作品带给做为观众的我的诸多触动。
美丽的事物常有,但是美丽的我的心不常在,我喜欢这部番。
LWA构建了一个架空历史的世界,一个麻瓜知道魔女的世界,一个现代科技与魔法并存的世界,一个魔女失去了威望和信任的世界。这样的背景设计就注定了这个世界的矛盾要比其他魔法题材的作品更加尖锐,这也是LWA做得非常出色的地方,这就使得这个故事不只是英雄的成长故事,更是关于现代社会的故事,我们的和他们的现代社会的故事。
当我看到新月学园的债主龙用着现代科技预测股市时,当我看到康斯坦策的机械扫帚时,当我看到库洛娃老师带来魔法WIFI时,我就发现这个故事想讲的东西肯定是魔法与科技的冲突,换句话说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人们享受着现代科技的便利,逐渐忘记黄金时代的魔女、快乐与信任,而是相互猜忌、党同伐异、把愤怒诉诸非理性和暴力,这和被现代性改变的我们何其相像:抵制甚至驱逐少数派(魔女)、在便利的互联网上进行零成本的网络暴力毁灭他人的梦想(《日暮》的作者、雪人等)、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接受过多无用的信息导致一言不合就诉诸暴力(看球的人们轻易被库洛娃挑起失控的负面情绪),LWA中的世界何尝不值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反思呢?当人们把传统的(魔女)丢进垃圾箱,并以“保守”、“无用”斥之,人们自己也就变成了真正的保守者——一个不允许无用、不对他人梦想包容的赛博囚徒。无论是LWA中的魔法还是现实世界中消失的传统手艺(2D作画、戏剧、民族乐器等),难道给人们带来欢乐、传承古老的历史文化就是“无用”的吗?这无疑是一种病,一种名为“现代”的病。
我们会不自觉地去思考现代性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便利、幸福与财富,抑或是繁琐、暴力与贫富分化?也许都有吧。但若我们只做它的歌颂者,那么我们无疑会对传统的文化、艺术等产生误解,抛弃文明里珍贵的“无用之用”,抛弃“少即是多”的简约习惯,习惯性地吸食着无用而容易导致网络暴力的信息,忘记那些最简单的快乐,忘记那些最传统的美德。
如此便可看出反思与批判的必要性,当我们看清现代性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美好时,我们自然会回头去思考如何辩证地去解决现代性带来的问题,又如何协调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LWA里的信任形成的世界树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愿景,但想必现实不是这么简单,人在灾难面临时尚且未必能团结,更何况和平时期呢?这也正是LWA的结局处理的不是很好的一个地方:它把非常尖锐的一对冲突用巧合的方式化解,最后的反派居然是有些机械降神的人们的恶意,当然这样处理有象征的意味,但却弱化了戏剧性和矛盾,让作品的深度停留在“信任能解决黑暗的情绪,能让世界重新美好”这样的层面。这无疑让人觉得有些许可惜,原本非常饱满的故事竟以都合主义的方式收尾。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些现代性带来的问题呢?举起喇叭大喊“信任”、“团结”估计是不够的,这些问题只有我们这一代人保持对暴力的冷头脑和对梦想的热情才能慢慢解决吧。
最后我想简单聊聊LWA中的人物。女主亚可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塑造,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人物塑造是没有问题的,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我认为是人物弧光的缺失,也就是说女主的成长和变化很少或者说很“暂时”,她永远学不会耐心、冷静,这样的人物弧光会让观众觉得无聊。然而这又是LWA的篇幅和故事所必须的,她若不鲁莽就没有每一集的“激励事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精彩的单元剧了。但我想要创造“激励事件”应该有更好的方法,而女主哪怕每集有微小的进步都是好的,可惜这很难看到。另一个问题是人物动机不足,常常出现动机不足以支撑人物行为的情况。这会损害故事的连续性,但在扳机社的风格下貌似这个问题又不是很大了。
以上。
这个片子可能是我第一部真正融入我的日常生活的动画,也可能是我看的最后一个动画。
但首先要在学理上回应一下关于女主没有成长的问题。
我们可以按照奥地利学派的方式将人定义:为一个有目的的行动主体。
将一个人的成长区分为目的的成长和行动的成长。
而又可以将行动的成长划分为技能的成长和性格的成长。
而三点中,Akko成长的是第一点。她的理想变得逐渐清晰而明确。想着也是这部片子给我们的教义之一吧。
她从一个盲目的追寻一个Ta人的幻想。逐渐意识到,这个幻象中所乘载着的价值,也就是做一个创造快乐的魔女。然后在经历第22集的风波,把幻想与纯粹的理想分开。最终得到了一个很清晰的目标。这也是整个故事中最动人的一个部分。
而另外两者则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我认为完全无伤大雅。
技能成长的停滞,代表着Akko的悲剧以及战胜悲剧的升华过程。
性格在完全没有必要成长,她的性格本身是很完善的,至少能够很成功的吸引我。一个真正充满热情和童真的人。而这正是我们当代社会所缺少的。
我也想到了,如果按照许多人的眼中所拥有的成长,那么最后Akko应该变成一个老成是故的人,想到这里,我感到一丝不适
作为一个已经把现在社会解构成文明对人类无情压迫的心灵隐士,一个因科学无法相信宗教,因为习惯无法接受消费主义的虚无主义者。这部片子帮助我走出的虚无主义,仿佛为我的梦想增添了薪柴。
如果女主这样的人在我身边存在并且可以成为我的有友人的话,我会很幸福,(当然,我对于各种认老婆的行为无法容忍,因为这部剧中没有出现任何物化女性或者性暗示,纵然她确实很有魅力,几乎像是还没吃智慧果的夏娃)所以很大程度上她就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一个在拨机社心中在某种程度上很完善的人。
Akko所谓搞事的行为远远无法掩盖她的她的热情。她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她对社会陈俗的无视,在这个现代社会中,犹如投入湖中的一粒石子一般激起波澜。
就像那句老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说明的。每一个观赏者都是一个创作者。每一个观赏者都是一个创作者。而我的根据我所看到的贴子以及人片中的信息组成一个足以激励我前进的Akko
日本人高中留英
左翼运动家
战士
对理想坚定不移
真的是一个很美好良善的人
我觉得这样的人设很美好了。
所以我把它放在手机截屏上激励我努力学习。不管是学校的课业也好,还是自己的读书也好。她都能给我热情。
最后说一下剧本身。
这点很多大佬都分析得很清楚了,就是单元剧与清晰的成长叙事之间有所冲突,导致一些仓促。
但我认为这些都不足以掩饰这部剧的优秀。
优美的画风,杰出的人物,舞美(她们穿的衣服真的很好看,作为一个坚决抵制一切卖肉行为的人,这点真的深得我意)以及配乐。
而无论是关于"相信的心就是你的魔法",是在片尾现代文明与魔法的和解。最终所传达的,还是
梦想与善,可以战胜历史与文明对人的重压
这是他们的希望
这不是我们的希望吗?
瑕不掩瑜 动画在后半段无论是剧情叙述和作画都下降了一个档次,前半段作为横纵线类型贯穿在日常里的主线,到了后面有点盖过动画本身的节奏,驱动整部番在赶进度,22 话的反转挺惊艳,但后半段的剧情整体没啥亮点,甚至有些脱节的感觉,相较之下,动画前半段的闪光点非常多,第七话,第八话都非常用心,也看出了扳机社的底子 不走流程的话,那就是直接吹爆
没有百合剧情的话,我很难想象我是在看现在日本业界的一部动画,感谢这么久板机社能够做下来,他带给我的完全是童年的感觉,一部纯粹的动画。画风是美国卡通的感觉,再加上日本的2d动画制作团队,画面变的很有灵性!仅仅是看着画面就会觉得很有趣!剧情里面描述的魔法消逝,魔法被鄙夷被取代的时代,也就是在说动画本身,更具体的说应该是2d动画本身。用魔法给这个世界带来欢乐,这也是动画最初的梦想,然而这个梦想在慢慢变质慢慢消逝,原画的繁琐让2d动画在慢慢死去。为了量产变的单调而缺乏张力的原画,让2d动画变的千篇一律,很难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画面(现在回过头去看以前的老动画 95攻壳 星际牛仔之类的反而觉得作画很有意思 很有感觉)
我永远忘不了无皇刃谭最后无名与黄毛和决战,中村丰那炸裂的原画。2d动画形式上的艺术感我觉得是远远高于三维动画和cg动画的。
但它正在死去。
----------------------------------------------
好像现在已经到了21集...
不得不承认剧本很糟糕👎
女主的所有成长仿佛只是为了暂时激活魔杖,然后回到智障状态...._(¦3」∠)_
三星吧
花了很——长很长时间
补完了17年半年期的《小魔女学园》TV版
随便写点啥
说实话 自己看番的口味一直都很wierd
不过基本都是纯现实的题材
魔法啊异世界啊机甲之类的根本都没碰过
所以最开始看到是马猴烧酒奇遇记的时候
是准备拒绝的(
但这部作品 实在是太惊艳了
各种意义上的惊艳和惊喜 称之为清流不为过
(17年那会儿我在看啥…错过这个
哦 是LL[捂脸])
故事嘛 说实话有点虎头蛇尾
扳机社这个前线拉得有点长
导致后期主线疯狂赶DDL 一集一个咒语
反套路的细节下 也还是新瓶装了一半老酒
不过没什么问题 够劲 善始善终 就OK
但有点过长的前情不是没好处的
这个作品里的所有人物
所有人物 因为前情的补充 人设都极其丰满
或者更确切地说 是现实鲜活的集合态
抛去女主之外(个人感觉是两个)
其他配角的形象也没有二极管化
无论是作画还是塑造角色 都是很认真的在弄
因此也导致cp没有特别的倾向
(乱炖 修罗场 交叉线 all女主 请)
作画 作画 作画
太赞了 有几话一看就是神仙出马
动作细节 一镜到底等等行云流水
第八话(全剧最放飞一集)更是玩梗到飞起
画风一转迪士尼(律师函警告)
更可贵的是
整部作品打动人的,就是纯粹的技术力与感情
没有卖肉,没有泳装回,没有奇怪xp贴合者
一个好故事 一群好人物 真挚的梦想与欢笑
能这么纯粹地讲故事的 除了trigger也真不多了
那种看动画最初的欢乐和感动
也许就如此吧
“信じる心があなたの魔法!”
前两天刚看完趁热乎来评论一下
“相信的心就是魔法”
从开篇到结尾,整个番都在强调这一点。
亚可作为主角,从一开始到最后都坚持住了这一点,尽管中间有过迷茫。说实话作为主角,亚可有很多缺点,自大冒失等等,一度让我感到非常难受,但是亚可又是个积极热情善良的孩子,又是她作为主角拥有的非常好的特质。
在一开始我们可以发现亚可的魔法能力非常糟糕,连简单的变身术都做不到,但她从没有放弃对魔法的热爱,到最后结局可以发现,她把变身术使用得非常熟练。
各个意义上来说都不失为一部好番 我比较幸运 没有看到厌女主的评论系列 我忽然就想起星空清理者甚至机动警察里都看到有人在厌女主 抛开真喜好 这大概就是厌女症一类的东西 同等性格如果放在男性角色身上 我相信他遭到的批评会少很多
第一话满分!说画面不行的那个,你不适合看动画——分割线——感谢搞事三人组,用短短20分钟的时间为我这几个月来的每一个死气沉沉的星期一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看样子就我一个人看不下去。。。
说这片子是子供向我就笑笑,你咋不说彩虹小马也是子供向?
挺好的。这是要卖到英国播放吗?难得画风不是当下流行的日漫风格,有点复古有点欧美,简洁利落。终于觉悟到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性,抛弃“日本化”的固执死脑筋了?不过女主角的性格设定确实聒噪...太烦人了...
信じる心があなたの魔法
為Trigger感到惋惜。他們靠3、7、18集證明自己有才,8集更是今石洋之個人十三年來最棒的單集演出,最後卻皆被劇本的犬牙相制給拖垮。七言葉換成一言葉、九魔女換成三魔女、兩季換成一季,故事依舊能說得圓滿,而這正是唯一卻致命的問題:「錯落有致」與「稀釋」被搞混了,敘事與魅力皆是。
苏西康斯坦策老师黛安娜!我爱苏西!(虽然真的不喜欢主角设定但是中二成长番可能也就如此了(能不能多给苏西几句台词哭泣(。
剧情水准忽高忽低 结尾套路地让人生厌 女主的性格和四年前一样惹人讨厌……要不是主角光环太强早就被人打死了吧……
画面又美又可爱,简单的线条,纯粹的色彩,视觉享受。还有不做作的萌萌哒。
本季最良心番预订!
扳机社的作画超棒
(8/10)其实看OVA时,我期望看到的是跳出快餐主流的怀旧片,燃鹅,岛田满终究还是把本片写成又一个充斥着一堆“相信着”、“一定能”、“明那”……的传统热血格斗片结局………………………………
谁敢刷哈利波特就罚他把the worst witch看一百遍
这番是艺术品 能做出赛璐璐时代动画的感觉 但我更喜欢短片版本那个纯粹欢乐的世界观 以梦想之名 燃烧下一代的未来 仅获得过眼繁华 像极了对现代堪称二次元毒品的动漫游戏界的嘲讽 后期进入主线之后 铁三角被打入冷宫 亚可也从率真少女变成独来独往傲慢无礼的熊孩子 没辙 钦定主角那就是想啥来啥
女主性格跟人设一开始不是我喜欢的款,可是吵吵闹闹的竟然也慢慢开始喜欢这种行动力爆棚热情满溢的亚可了。作画流畅爆炸,剧情热闹偶尔也会说正经的话,是一点点的日常搅拌后淋上想象力满载调料的作品。
从来没看过这么没有追求这么没有想象力的作品,不管staff本意是如何,但是这种样子绝对是对观众不负责任的。有时候失望到极致就是无所谓了,所以一开始大家还能痛心疾首每集批判,到后面只剩下例行公事的每周点开然后“哦演完了啊”。于是问题来了,所谓吉成曜用这片明讽业界到底给谁看呢?
女主提醒我们,不是魔法世家出身就不要硬做小魔女,否则会像她一样讨人嫌。作者的想象力极其弱,导致魔法、人物包括其他各方面的设定都非常平庸(有各种各样其他作品的影子)和剧情完全子供向,作画是我坚持受虐的唯一理由:实在不想看这个没家教的女主成长,只希望她早日扑街。
7分。不喜欢女主这种尽给人添麻烦、丝毫不内疚、没有自省精神的人。
真的是很惋惜,本来希望看到一个有别于今石的那种螺旋形结构一个主题不断加码上升到结局的、更为松散而保留烂漫与形式感的Trigger,只是离了那种“向心力”带来的“爽”之后,剧本的问题暴露无遗。连作画也在后期潦草了起来,不见最初时纯粹的趣味。啊,但是依然是,最好的第8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