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鱼小姐从高中开始,时不时就要重温,直到现在,写论文学习的时候也会用它当背景音。
年轻的时候看,一股脑的跟着雅俐瑛痛恨那个渣爹和沈秀珍。现在再看的时候,每一遍又都会有不同的思考,常看常新。
渣爹在雅俐瑛婚前,希望能作为父亲带她入场。雅俐瑛拒绝了。渣爹说,你又不是孤儿,怎么能自己进场。雅俐瑛表示自己受得苦难比孤儿多的多。渣爹听后很认真的说,这是你妈妈的责任,生活那么艰难为什么不向我求助呢?为什么让孩子受罪……我有错,但是我已经竭尽全力了。我把所有的财产全给了她,我想带着你,可她就是不肯。年轻时看的时候,对这句话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听着就过了。但这两年重温时,对这句话开始有了一些想法。因为我也是离异家庭长大的,成长的过程也有类似的经历,我开始想,雅俐瑛妈妈的做法真的是正确的吗?雅俐瑛的这些痛苦经历,全部是必然吗?
站在雅俐瑛的妈妈的角度,如花年华父母双亡,不得已退学结婚,生下女儿,以为这是人生低谷后的转机,然而幸福了没有几年,唯一依赖的丈夫出轨闺蜜,怀孕时被逼离婚,而后独自带着女儿和肚里的孩子前往美国清苦度日。二胎儿子出生后罹患自闭症,治疗费不菲,耗尽家财后,儿子被绑架冻死在深山,自己因悲伤过度双目失明,不得已带着女儿回到韩国,在贫困线挣扎,苦苦度日。这样的经历,实在是凄惨。
在雅俐瑛的角度,为给弟弟治病,从小生活艰难,弟弟死后小小少女要担起家庭重担,养家加上照顾瞎眼的妈妈,在痛苦中咬紧牙关坚持。打工时遭遇车祸,险些毁容,还一直饱受心脏病的纠缠。因为积攒了数十年的仇恨扭曲了内心,为了报仇,抱着不惜下地狱的决心,选了富家子弟李元济作为复仇的练习对象,带有目的的交往了8年后决然分手,给对方带来了深远的创伤。然后故意接近异母妹妹的男友,开始实施复仇计划。
这样看来,把一切不幸归咎到渣爹和小三身上似乎是最理所应当也最简单的。但是,渣爹的话有没有道理呢?雅俐瑛凄惨的经历,她妈妈的做法有没有责任呢?
作为雅俐瑛的妈妈,面对爱人的背叛,自己跟渣男划清界限当然是应该的,但隐瞒怀孕的事实,要过雅俐瑛的抚养权,数十年不联系前夫,让两个孩子都在贫苦生活中苦苦挣扎,真的是最优的做法吗?这样的做法,确实保全了雅俐瑛妈妈的骨气,可为了这骨气,让两个孩子,尤其是雅俐瑛在痛苦、愤怒、绝望中挣扎的长大值得吗?应该吗?
我也是离异家庭长大的,爹在上小学后就不怎么一起生活了,父母正式离婚应该是在五年级左右。因为已经习惯了只有妈妈的生活,偶尔爸爸回来,还很不适应。记忆里,我小学后的家庭开支,都是妈妈在支撑。初中文化且很早就下岗的她,总是在打各种不同的零工,供应各种y开支。后来困难的时候,靠外公外婆每个月给的500元补贴生计。我爹的故事曲折传奇,说来话长,总结来说就是在外放浪形骸,过着沧桑浪子的生活。我已经忘了为什么小时候爷爷奶奶不接济我们母女,很大可能是我妈的骨气使然。但是来自娘家的接济也不是无条件的,为了这个接济,我妈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至今被娘家捆绑,宛如家族中的佣人。现在看来,当年的我很幸运,因为妈妈的咬牙努力,不曾经历风餐露宿食不果腹,没有在温饱问题上受过罪。只是在心理上,花费了数十年才调整到相对正常且令自己满意的状态。
所以,站在孩子的角度,我认为雅俐瑛妈妈做的不能说完全正确。剧中的渣爹,经济能力比雅俐瑛妈妈要强,对前妻狠心,但是对孩子应该不会向对前妻那么狠心。离婚时把所有财产都给了雅俐瑛妈妈,除了对她的补偿,应该也是有孩子抚养费用方面的考虑,金额应该不会太少。所以后期没有得到前妻的消息,也会觉得凭那笔钱,够前妻和女儿在美国的普通生活。小三沈秀珍,纵观整部剧,其实也不是完全蛇蝎心肠的毒妇,更像是自私的傻白甜,还是有一定的道德底线的。所以,也许雅俐瑛的妈妈在离婚的时候出于气愤和绝望,和”不想让他为难“,不告诉前夫自己怀了二胎,觉得凭着赔偿和自己的努力能带好两个孩子,以及不想孩子跟绝情的渣爹再有接触,都比较合理。但是在儿子患了自闭症,家财散尽且生活已经出现了困难的时候,还为了骨气不找渣爹要钱,而是让小小的孩子跟自己一起苦捱,某种程度上,也有点自私了。要来钱,也不是给自己用,是为了保障孩子的生活,这个钱是渣爹应尽的义务,给不给是后话,要都不要有点不应该。确实不应该为了自己的骨气,让孩子跟着自己一起受这样的苦。如果联系渣爹了,渣爹不给,那是尽了所有的努力,雅俐瑛后来的经历和报复才是无可避免。明明还有一条路可走,却为了维护自己的骨气避而不考虑,让孩子那样痛苦绝望的长大,我不想做那样的母亲。
如果我是雅俐瑛的妈妈,可能会考虑在确定儿子有自闭症后,一方面找渣爹要治疗费,一方面趁着雅俐瑛还小,考虑让雅俐瑛跟着渣爹生活,如果沈秀珍真的对雅俐瑛不好,再接回来自己带。把仇恨缩小到自己和渣男的范围就好了,只要渣男对孩子还能尽义务,就不把仇恨和痛苦扩散到孩子身上。
我妈就是对我爹深恶痛绝,一提他就暴怒,恨不得千刀万剐的那种。所以从小她就认为我应该跟她一起对我爹深恶痛绝,我们所有的负面遭遇都是因他而起。而且在所有场合,当我面或者不当我面,对我爹的称呼都是“畜*牲”,在所有人面前都如此。她希望所有人都站在她那边来唾弃那个“畜生”。但这种场合下,作为和那个“畜*牲”唯一有血缘联系的我,只会感到羞耻。连我表姐小时候,问起我爸爸也会说,那个畜*牲现在怎么样了(她没坏心,只是耳濡目染的随着我妈的称呼说,但是我听了很不是滋味)。
这些经历应该也对我现在的婚育观造成了影响。我不想结婚,因为不想生孩子。一方面是不想承受生孩子对身体的损害(本来就又胖又丑,生孩子之后估计更难看)。一方面是害怕带个生命来到世界上,如果不能给他美好的人生,让他在不幸中长大,这种造孽的后果我无法承受。只有夫妻两人,哪怕最后分开了,仇也好怨也好都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且不幸的婚姻会让人变得扭曲,放大性格中所有最负面的部分。我不确定我有这样的自愈能力。能把自己调整到现在的心理状态,还相对比较健康,亲社会,可以享受生活认为人生也是挺美好的已经不容易了。
雅俐瑛小时候因为令人窒息的绝望痛苦,尝试过自杀。后来她在跟渣爹描述这段经历时,用了“傻乎乎”这个词。因为她认为,要死也要跟渣爹一家同归于尽。为了报仇她不在乎玩弄感情,不在乎伤害了谁,反正她已经准备好下地狱了,心脏破碎也在所不惜。这就是离婚的父母把本应只在夫妇双方间的仇恨痛苦扩散到孩子身上的下场。这种扩散,如果真的不可避免那无可厚非,但我认为夫妻双方都应该尽力避免。
我小时候也经历过数年的尝试“傻乎乎”的自杀。有一段时间,总是不自觉的想,我估计活不过10岁的。要是跳楼/割脉不疼就好了。寻死的原因呢,归结起来是由于一种情绪,一种”寄人篱下的屈辱“情绪。就是屈辱。因为我妈是性格强硬的人,离婚的经历、生活的艰苦、敏感的自尊让这种强硬变成了偏执。我做错事了就会挨打,对我的情感表达很多时候是用羞辱性的玩笑来表达,说一不二。那个时候我总是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很渴望摆脱这种屈辱。我没有要求来到这个世界。降生是被迫的,既然这样,我就追求让自己快乐的生活吧,爱自己,为自己而活,这就是我摆脱屈辱感的信念。
现在,最让我平静且感到幸福、感恩活着真好的生活方式就是远离所有亲人,跟他们保持距离,一个人在按我的喜好和习惯布置的小房子里,按自己的心意生活。不停感恩生活中每一点小幸运,也许只是正好赶上了电梯、买到了最后一个雪糕,庆幸自己有现在的生活。但凡跟妈妈一起生活超过7天,内心里最黑暗的情绪就会开始出现,好像解除了封印一样,我也变得暴戾、易怒、刁蛮。我爹在我刚工作的那几年,还总是联系我要钱。因为我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他出的,而且在经济条件还可以时偶尔也会给我一些钱。所以我也不能不管他。现在他尝到了年轻时放浪形骸的苦果,没有房子,居无定所,只有3500多的养老金度日。前一段他联系我,说想来我的城市生活,我拒绝了。有时候也想,结婚干嘛呢,谁找了我不是倒霉吗?要面对这样的娘家。很无奈吧,跟妈接触就会陷入黑暗情绪,跟爹接触就会陷入伤感和绝望。
所以啊,我多希望,雅俐瑛能过被父母都爱着、关怀着的人生。不管跟着谁过,衣食不缺,尽管父母不一起生活,但是爸爸爱她妈妈也爱她。有弟弟妹妹一起长大,然后碰到喜欢的人,没有顾虑的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
很老的一部韩剧,小学的时候很喜欢看,后来大了又翻出来重看一遍。那时候好喜欢张瑞希的颜,美丽清纯,气质纯真,非常讨人喜欢。这部剧真的好长,追了几个月,每晚直播两集。我妈和我都喜欢看。 故事的女主人公雅俐瑛为了复仇接近男主,却在复仇的过程中爱上了他。非常狗血的故事,有继母,继妹,渣爹,苦命的亲生母亲,坎坷的人生。最后肯定是女主嫁给了男主,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其实后面还有一重波折,男主及其家人发现了女主一开始的目的,认为她不适合再留在家里。女主离开了那里,后来男的又把她追回来了。总之一波三折,不然也不可能那么长了。该剧中,还有很搞笑的几个人物,朱旺(即男主)的妈妈和奶奶,一开始不待见雅俐瑛,但是也没用什么恶毒的手段,就耍小性子,不吃饭,结果后来饿得难受,自己偷偷拿瓶牛奶充饥。看到这里,眼泪都笑出来了。长辈们不市侩,不恶毒,很好。
当然其实我有点不喜欢男主,觉得他不坚定,犹豫,不好。女主是编剧,有才华,美丽大方有魅力。但是谁让女主喜欢他了,我只能接受了。但是张瑞希确实是我最开始喜欢的女演员,有魅力有实力。
这是我唯一基本完整看过的长篇韩剧。2005年时的央视版。剧情长、节奏慢。我那时每天看得很过瘾,都想看后面的剧情。
通过长篇剧情,这剧充分刻画出了每个角色复杂的一面。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事种表现出了不同的一面,刻画的很真实,这是我个人认为这剧最出色的地方。有些人物的表现当时看的时候无法接受,比如朱旺一家的后面的表现,中前期怎么看都是最好的一家人,家里的人没有沈秀贞家的那些过往破事,没有赵秀娥那样的算计、两面三刀、暗中背刺,也没有雅俐瑛妈妈那样的软弱,但看到最后,却是让我最为失望的一家。当时看时曾觉得是不是编剧在黑朱旺,就这么背叛了雅俐瑛,后来才发现,其实他就是那样的,没有那种危险预警嗅觉,也不会去规避可能伤害恋人妻子的行为,白秀林那段并不是意外,之前还是芮莹男朋友时被雅俐瑛吸引其实就已经表现出了这一点了。同样朱旺父母奶奶后面的表现也让我非常失望。只是个早已过去的宇宙集团的事就能让全家人都不再站在雅俐瑛那一边,我觉得如果换成沈秀贞赵秀娥,大概率不会像他们家那样的,人家有一个家庭共患难的意识,而朱旺家没有,碰到这种事就是想撇清,还付诸于冷暴力,还白莲的说一句“我们可没逼你走”,但其实如果看仔细看之前的剧情,他们一家其实一直是剧中最为势利的,当他们知道芮莹无法生孩子时,都一脸庆幸,芮莹要真当时嫁到他们家,他们肯定会冷暴力最后逼得芮莹离婚的。所以和绝大多数看剧的人不同,剧中我最不喜欢的是朱旺一家,而不是沈秀贞和赵秀娥。
剧的另外1个出色的地方是雅俐瑛和朱旺结婚后,逐步让朱旺家的人对她改观的那段戏。我个人觉得写得很好,而且这样的戏不多见。也可能只有女性编剧才写得出。
剧中最大的缺点是编剧过于执着于所谓的“因果报应”。而且很多所谓的报应给人感觉很强形,跟本就没有因果关系。就是编剧强行“制裁”,比如雅俐瑛妈妈的死、芮莹的无法生育、甚至是雅俐瑛最后的的车祸。剧中有大量的因为强形的“因果报应”搞得观众看得不爽的剧情。不是说不能搞因果报应,只是不能有这么多的强形。
总体我认为算是个优缺点都比较明显的剧吧。另外陈红的配音是个很大的亮点。
最后说一句吧,这剧中有所有我看过的剧中对我杀伤力最大的告白。雅俐瑛在母亲死了自己车祸后对朱旺说的“我想活下去,你救救我吧,有你在我身边,我会挺过去的”。
现在再看觉得雅俐瑛的三观也存在很大问题,她和身边人的关系真的就像她婆婆说的那样,先给病再给药,虽然不能说有什么错但这样带着点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味道的狠劲儿还是让人不舒服,她闹得这样顶级的豪门颜面尽失又非要嫁进来,太婆婆和婆婆不接受她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开住,通过相处慢慢解开心结,她却是使用各种手段非让人家接受她,你要不接受我,我就不让你好过,她的手段也没有多高明,只不过幸亏遇到了两个傻白甜婆婆接不住招,换个厉害茬儿早把她撵出门了。女主女二是真好看。
这里面最喜欢的其实是朱旺,人鱼里的金成泽还没转型成现在的笑角,儒雅的感觉很是让我着迷。里面很多片段都挺让人不自觉掉泪的,特别是芮莹在精神病院里哭着喊着朱旺的名字时...还有那个无情的爸爸动手打丽莹耳光时那种很不得进去抓破那老东西的脸哈哈
高二暑假吧,极有耐心地陪母上大人看完了。哥哥又欺负我了!玛玛琳和玛玛俊挺好玩的
有一星是给张瑞希的,因为她漂亮嘿嘿~~ 剧情还行,只是太罗嗦太慢了,我觉得剪辑的不好,很多情节挺多余的,开个车也要放好几分钟~ 真不愧是肥皂剧啊~~~~
朋友爆喜欢的雅丽英,说很像我。莫名地看了一些,复仇?没想过。后来那么贤惠隐忍,貌似也做不到。她的两个极端,都做不到。于是继续过自己的平淡日子,而她,好像也过起了平淡日子,算殊途同归吧。好,举杯致敬一下。
谁敢相信 我这个片 1集不落 都看过!!!
还记得当时和我妈一起追看的情景,那时候这种几百集的韩剧最是揪人心,偏偏还有一大票观众无怨无悔地几百集地追下去,不得不说这才是韩剧的魅力所在吧,虽然每集似乎说的就是日常小事,但是偏偏就有能力让你锲而不舍追看下去。。。
那年冬天和考研的学姐一起,在冷的说话飘烟的自习室里,一起踢着脚磕磕巴巴断断续续看掉的唯一韩剧.啊,哥哥又欺负我了!---马马琳
我是俗人一个,所以我看家庭剧。我不是韩剧迷,但是我看人鱼小姐。不厌其烦的看。
我是在午夜时分高中学校对面的小吃店里完成的,不是想看只是不想睡觉不想回家,想想真的是年轻无限的时节!
挚爱的韩剧之一。张瑞希太迷人了
大学的暑假一集集守着看完,对我的影响就是后来大学男友出轨了,我竟然天真以为自己也可以做雅丽英,然而回心转意又怎么样?还是分手,把人耗得够够的,而今再翻出来看,雅丽英千辛万苦结了婚又怎么样?过得那么辛苦到底为什么?
琐碎,婚后的几十集完全鸡肋嘛,只不过陪着老妈看的当时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这是我看的最长的一部电视剧,160多集放在现在我肯定没心思看下去,但是当时也没觉得这部剧注水严重,非常喜欢演女主的张瑞希,可惜红过一阵以后再无作品
呀呀呀 太能折腾了 想当初我和毕老二还是在学校的食堂看的大结局!
这女人也蛮好看...我看过以后也想过若干年后复仇之类之类的- -
120集。居然一集集的看完。节奏很慢很慢。张瑞希的表演还是不错的。
我完全没想到我会跟我妈一起每天守在电视机前等这部电视剧~
是目前为止我看的集数最多的韩剧,虽然最后剧情太狗血,但前面家长里短的挺好看。ost太好听,我悲伤的爱情,经典。
从开始到雅俐英成功拆散殷芮莹和李朱旺,李朱旺向雅俐英求婚时,都不错。后来又落入狗血虐人大俗套里去了。PS:李朱旺实在不是什么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