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女性电影。在这部电影里,两个主角是独特而鲜活的存在。我们没有看到像大多数电影里一样把女性物化为性和爱的象征。两个主角在向我们展示着她们的生活和热爱。我们看着她们讨论诗篇,讨论创作,讨论爱情,讨论摄影。我记得影片有一个镜头是拍摄susan在粉刷一面墙。这个墙上有一个洞。这面墙就是导演想像我们展示的女性形象。她们伟大而且包容,她们可以是任何颜色,但我们不用去强求她们的完美,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不完美的部分,但这就是她们。
我喜欢在Susan参加聚会时,一个男子问她要不要一起跳舞。susan直接回答了No。这完全违背了我的设想。我们看到太多的电影女性被邀请跳舞,紧接着就是两个人一起在舞池跳舞的画面。但susan作为这样一样顶着爆炸头,戴着眼镜且牙齿参差不齐的女性,自信的说出no的一刻让我看到了新时代女性的样子。之后我们看到susan去到一个男性的家里。那个男的家里有女性的裸体的挂画以及裸体的女性雕塑。这个男性的房间就像是一种从男性的视角审视女性的代表。Susan无理由的离开了那个房间。
Susan和Anne在欣赏susan拍摄的照片的场景也很有趣。我看到了完全的权利的反转,两个女性坐在沙发上抽烟,男性给她们端茶送水。两个人审视着投屏里男性的裸体。这是一次直接的表达。
在Anne结婚以后,Susan喜欢上了一个接近六十岁的男人。当susan和anne坐在床边对谈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人已经完全在不同的状态里了。Anne也进入了一个传统的男性的思维世界,而Susan依然保持了自我。我喜欢这个场景的布景和灯光。Susan左边是过爆的白色和光明,Anne则是处在右边则是窗帘遮挡住的阴影之中。紧接着Anne让Susan猜发生了什么,我的第一直觉就是Anne怀孕了。果然anne怀孕了,而Susan依然是畅想着一些美好的未来。这也让我自省,我是不是也陷入了世俗的观念之中。
Susan不愿将自己的房子退租也可见她一直在坚守自我,不让自己因为和Eric住在一起就完全丧失自我。她说:“It’s my own place.”
Claudia Weill, 1978
Kubrick: “I think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Hollywood films, well not Hollywood – American films – that I’ve seen in a long time is Claudia Weill’s Girlfriends. That film, I thought, was one of the very rare American films that I would compare with the serious, intelligent, sensitive writing and filmmaking that you find in the best directors in Europe. It wasn’t a success, I don’t know why; it should have been. Certainly I thought it was a wonderful film. It seemed to make no compromise to the inner truth of the story, you know, the theme and everything else.
“The great problem is that the films cost so much now; in America 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make a good film – which means you have to spend a certain amount of time on it, and have good technicians and good actors – that aren’t very, very expensive. This film that Claudia Weill did, I think she did on an amateur basis; she shot it for about a year, two or three days a week. Of course she had a great advantage, because she had all the time she needed to think about it, to see what she had done. I thought she made the film extremely well.”
— interviewed by Vicente Molina Foix in 1980
好看,不管友谊或爱,就说是爱吧,是一件要动用整个空间、时间和身体的东西,这在第一场戏就说明白了:苏珊的眼睛与相机拍下我们未见的室友照片,而我们所记得的影像则是她在半黑的房间里弯下腰对焦的动作;影片随后跟随主角进入了几乎可以眼花缭乱的时间跳跃中,但始终保持着轻盈的姿态,牢牢把握着能抓住的东西,任何闯入者都被接受与尊重,贫困与业余是无法将其力量所打倒的;同时对于已婚女性的刻画,她保持了敏锐的观察力——生活显然变了,但也从未陷到非黑即白的责备与刻薄中。
3.5;无论未婚或已婚,都需要一间自己的屋子,将女性的困惑与追求、婚恋观、人际交往处理得轻盈通透。开场第一个对着微光中身影拍摄的镜头最佳。
越是在亲密关系中越是体会到独处的重要与珍贵,在爱情里是这样,友情也是。
还没有人翻译过,已翻译校对完毕~中英双语熟肉指路微博@Kucing_ 2022年05月中旬任务Done✅
This is one I read about in some old interview with Stanley Kubrick. It’s a very good movie about a girl who is dealing with being on her own
处在道德灰色地带不易被曝光的「性骚扰」行为,以及《安妮愤怒》情绪产生的深层原因或都被手持摄影机「掌握话语权」的摄影师《女朋友》捕捉到了:女性「性解放」运动看似脱胎于三角关系,实则是被两性关系甩出来的剩余。事实上,女主角苏珊前脚刚从「性解放」派对当中解放出来,后脚便被老司机「性骚扰」诱导,遭遇了不愉快的经历。可惜,这段「独居/抱团」经历并没有机会帮助女主「透过镜像」返回自身:这位可从「女性解放」运动中获利的老司机明显是这场运动的支持者,毕竟,女性爱欲享乐方面和艺术创作方面的能动性可为部分男性「体力/脑力」劳动者「被资本主义父权剪裁/阉割」非正常化的性需求负责和买单。你瞧,她对《女朋友》安妮实施的「性骚扰」行为,不仅是一场单方面(男性化)的艺术审美/创作活动,还是一种两情相悦的「资源置换」行为。
#cameo#无疑是最好的那类女性视角mumblecore 如果说伍迪·艾伦的随性慵懒女文青和鲍姆巴赫的天真稚拙傻大姐虽摒弃了女性作为性感符号的好莱坞传统 却依然招徕观众审视角色的目光 本片这位由女性编导所打造的、泡面头戴眼镜、笑起来露出参差不齐牙齿的女主角 则真正杜绝了一切被情欲化处理的通道 这一“非典型女主”外形装束在去性别化的同时 也赋予了苏珊知识属性和视觉领域的能动性 她可以坦荡地在摄影机背后摄取面前男男女女主动袒露的身体 也能在欲望流动的时刻——女同性恋室友向她展示臀腿曲线——清楚地意识到观看行为物化女性身体的危险 并自觉移开视线 唯一一处和男友赤身拥抱的画面 导演用虚焦柔光拍出了伊甸园的意味 情感枝末都带着孤独的快乐 闪烁着光的双眸里没有外放的肢体与情绪 却是最灵动轻盈的影像
所有电影都有一张地图,每条线根据情节和情绪占比会延展出不同的形状和长度,最终成为自己的地图。Frances Ha像它又不是它,她们的聚焦点有相似的路径,也有看不见的巷子分岔的部分。两个同样「被留下」的人,格格不入不合时宜的每一个瞬间都有隐秘而无伤大雅的痛处,Frances会奔跑会大声喊叫偶尔形同丧家犬,Susan是更知道如何走向真正的自由的那一个,她是缓慢前进的河流,流入其中的都是暂时的内容,不管污浊、凶险还是迷人、不朽,下一场雨,一切都将被冲刷干净,明天下雨会好,不好也没紧要
最好的都市白人女性图鉴影像先驱,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宏大但切身命题延宕开去关于女性如何在欲望和物质飘摇纷杂的喧哗之中定焦建构主体身份的时间分割,空间划定和边界设置。由此自在独处的同居共享的室内导览成为串联不同亲密关系拓宽或消解自我的视觉展厅,作为女性的生理性别角色固有生存焦虑将永缚于自由阈限被入侵被牺牲的亘古恐惧。女性视角的平等观看立场明晰地从拍摄、描绘与捕捉女性身体和男性凝视的目光对比中分明了自身。主角同样是颠覆传统男权物化女性审美标准的知识分子形象,她的身上却涤净了艺术片男导包装在书生气下的变格赏玩。即使是那些裸露的情欲镜头亦毫无性化贬低意味。最永恒伟大之处要属女权审视并未轻易滑向对父权结构作出不同选择的女友的苛责,无论在婚姻还是事业磋磨,她们在对彼此友谊的确认中始终捍卫并保有了完整的自我。
库布里克推荐。非常轻盈的作品。探讨了女性的两种状态:1.恋爱、结婚、生子、再怀孕(咋办?)事业呢?友谊呢?爱情呢?都没了?2. 到处碰壁,辛苦觅食、会有好工作吗?事业会有吗?要跟已婚老男人发生点恋情吗?要迁就男朋友而丧失自己吗?其实说的是女人你要的是怎样的自己。
Susan Weinblett or Frances Ha?在纽约,无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挺讨喜挺轻盈的,上一秒还在失恋哭鼻子下一秒就拿下画展了,上一秒还和闺蜜闹掰男票吵架下一秒就又都和解了,好嘛。
可爱的电影,70年代的纽约独立女性群像。女主很棒,不妥协,拎得清,但也不是像刀子一样硬扎,而是如一块面包那般去拥抱生活,所以最后男朋友送了她一只鸭子呀。
Criterion Channel - 与Frances Ha的Double Feature
每个包袱都不愿放过 但人物刻画得好 总体cute
可以一路小跑着的人,就算迷茫也很可爱。一个朋友结婚,就像死了一个朋友;遭遇新的陌生人,新鲜期过后,情感瘪下去,撕掉包装重新独处;短暂的派对激情,放任想象信马由缰,再被现实迎头浇水。和生活来回周旋,从种种情绪里突围。无论如何,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要回到自己的房间。
好可爱的电影,气息特别舒服。
[Criterion Channel] Such a gem 💕 看了二十分钟,心想哇这剧情也太Frances Ha了吧。结果上letterboxd一看,所有人:“Frances Ha???”
一些粗糙之处难以掩盖灵气,许多静态构图有种类似Alice in den Städten的魅力。在低成本独立电影里见到The Ugly有些意外,就是这年龄差有些夸张。Anne边敲打字机边暴躁地跟丈夫对话想到了拍摄The Shining期间猛夸这部片的库神。。
轻盈亲切的女性独立电影,”自己租的房“是都会女性自我的一个象征(这不跟男友吵架了还能直接摔门而去不用憋气共睡)我感觉这片的风景跟80年前后的混居朋克片如硬币两面,同样是各方杂处、住所空陋事业前途未卜但就给女孩子刷洗得干干净净,内容想女生所想,精神气儿却是通的。犹太眼镜妹只有脸蛋胖身上根本不肥,生活中的两个男人分别是Eli Wallach(!)演的幽默拉比和Christopher Guest演的wierd但还挺甜的男朋友(职业始终没说,有多张信用卡说不定是富二代),已婚女友之夫则是后来Guest电影常用的秃顶小老头Bob Balaban(当时还是微秃长发大胡子知识分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