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子弹列车》,不到20分钟我就把它关了。
电影改编自伊坂幸太郎的畅销小说《杀手界疾风号》,当时IMDB 7.4,豆瓣7.9,对于动作喜剧类型来说属于拔群的口碑。
导演大卫·雷奇,手底下有《疾速追杀》,《极寒之城》,《死侍2》,都是又酷又骚又妖走在时代前端的漂亮好戏。
因此我对《子弹列车》的期待也高出大气层,满心期待却在开头看到的只是《两杆大烟枪》和《五路追杀令》等黑色喜剧的老花式,以及没完没了但似乎没什么必要的炫耀血浆。
得,又一次翻车,这导演才华到头了,我心里这么想。
之所以加个又字,是因为这时我想起选择性忽视了他上一部《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那次是在影院我不得不忍受到散场,而这次嘿嘿,我只要点一个叉叉就可以。
人生苦短,好片太多,通常我不会再去搭理第一次没看下去的电影。
但架不住这片最近热度实在太高,我也没法堵住朋友的嘴让他们不在群里评论。
“绝对是国庆假期最好看的商业大片”——陈腔滥调的好话。
“几乎可以冒充是一部昆汀作品”——这让我有了一丝好奇。
“布拉德·皮特的角色有点死侍的影子”——我开始有了真正的兴趣。
而最后戳中我痒痒肉的还是有人提了一嘴,“里面跟《迷失之城》的梦幻联动太惊喜了”
虽然那部连《夺宝奇兵》的脚后跟都摸不到的冒险喜剧我实在喜欢不起来,但对于一个强迫症,想拒绝这种非宇宙型电影还在玩古老有爱的联动把戏,实在是太难了。
事实证明那是个很有趣的联动,骚气十足且完全在意料之外。(瞧我说了什么啊,有查宁·塔图姆的地方有骚气竟然出乎意料?)
更好的消息是,在那个联动出来时,第二次看的这部电影已经开始让我觉得很有趣了。
我充分意识到开头20分钟的乏味只是个美丽的误会,此刻我愿意跟着布拉德·皮特一起,满怀激情把这趟新干线之旅一冲到底。
当你回头看,一部动作片全程发生在火车上固然是个巨大的噱头,同时也限制了场面的发挥。
我们看过太多火车电影了,它们能有什么大场面呢,撑死了不过就是彻底脱轨坠落山崖吧。
不管电影的风格多么荒诞夸张,毕竟还是有条常识的底线无法被跨越。《子弹列车》当然也没有超出常识的桎梏。
一列新干线上齐聚一群各怀绝技的杀手,大部分时间,他们都用手枪、武士刀、拳脚、毒药、随手可得的小玩意和威力有限的炸药互相攻击。
中间的插叙有一些飞车爆炸群殴多人斩之类的场面,放在好莱坞商业制作里属于轻车熟路的常规特效,创意和养眼程度有限,最大的作用倒是添加日式和中美的异域风情。
只有到了高潮,才终于有不到一分钟CG满屏摧枯拉朽的列车灾难戏。
本片8500万的预算,20年前也只能勉强挤进一线,放在通货膨胀的今天只是一桶例行爆米花的价钱。
所以,无论从台前还是幕后来衡量,第一眼无比豪华的《子弹列车》都不算通常意义上的大制作。
但这可不是坏事。想想《灰影人》那样贵到离谱的超级大片,根本不敢也不可能搞得多么离经叛道,你就知道成本不高有时候也是个优势。
大卫·雷奇的拿手好戏是在暴力和幽默之间的微妙平衡,血浆满屏但丝毫不觉得残忍,全员傻蠢粗萌中依然能祭出精明甚至偶有高智商的表现。
本片显然跟《死侍2》相比还是差了一截,但还是比较自如地挥洒滑稽幽默的笑料,牵扯浮夸混乱的角色关系,编排俗气放肆但高度风格化的剧情,已经足够让人享用。
之前我还疑惑,对一部次A级动作电影来讲,布拉德·皮特这样的巨星会显著稀释制作预算。
像他这样片酬高昂并要在近耳顺之年挑战大量动作戏份,难免让人质疑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角。
但看完电影你不得不承认雷奇的选角非常之妥帖。
诚如朋友所说,杀手瓢虫身上确实可以找到死侍的许多痕迹,那种被命运捉弄到遍体鳞伤啼笑皆非的荒唐喜感,以及他面对这种悲喜交加时的照单全收。
皮特很善于诠释瓢虫在身心受创和潇洒释怀之间,稍纵即逝的那份淡淡的忧伤感,这让他表现出凡人的痛觉。
所以不管他如何足智多谋,能打抗揍,俏皮话弹舌而出,你还是免不了对他充满关切,会关心每一次阴阳差错下车失败时他心里到底有什么滋味。
总之,就像网友会提名汤姆·克鲁斯出演90年代版钢铁侠,如果《死侍》真人版是在90年代开拍,皮特也会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选。
他的出色还在于能用一头乱发、黑框眼镜、故意邋遢的笑和时而脱线的体态,不失优雅又近乎慷慨地隐藏起巨星光环,让一众配角平等地分担我们的注意力。
柠檬蜜柑的黑白杀手胖瘦头陀双人组,化学反应强烈而流畅,这样诚意满满又不那么瞎基的双雄戏,单独出一个前传似乎并不过分。
洗脑的托马斯小火车梗又可以再编出一百个段子,放心吧没有人会听腻。
安德鲁·浩二遭遇到了演艺生涯混得最惨的一次,从上车就霉运不断,在被胁迫欺骗身受重伤病恹恹里演完全场。
他在每个镜头里都是一副怒气爆表无处发泄的憋屈小表情,像是连续通了几个宵赶进度又被告知周末要加班的打工人。
直到决战才找到怒气出口,象征性干倒了几个龙套。也许是他忙着拍《战士》第三季,没有多少时间在这个剧组排练动作。
真田广之讲寓言被众人笑场破功是另一个暗爽点,这老头演了许多次满口大道理的武术高手,谁不想恶作剧地看一次他老脸挂不住的样子呢。
最后这个张口就在训斥儿子的首领严父,还得靠儿子拿个小玩意搭救性命,也是一种更微妙的打脸,希望经此一役他的爹味能有所收敛,虽然这种爹味在外人看来其实还挺萌的。
原著的腹黑初中生改成了小萝莉,虽说这个角色的狡诈程度比起小说弱了不少,虽说餐车服务员喜美子的亮相抢走了我对她的注意力……
但至少她惨到鬼马的下场算个神来之笔,夺回了不少印象分。
而且这样的性转似乎没有受到女性观众的反感,也许看一个少女智谋周旋在一众男性高手间,毕竟是各个性别通用的享受吧。
总之,《子弹列车》是今年一次颇为奇妙的观影体验。我一度被劝退,又被诱惑重新投入并观感狂升。起初我对它有许多疑惑和刻板印象,又在过程中被纷纷打破,回归浑然自洽。
它坐拥奔放的底色,花哨的技巧,让人共情的角色,旋涡般的无厘头和不加节制又自成体系的暴力,让我津津有味看到最后。
我对布拉德·皮特的喜爱更加一层,也对从谷底爬回半山腰的大卫·雷奇重拾信心,他从《速激外传》的尬聊笨拙里挣扎出来,重回《死侍2》放纵过火的枪火play和开膛趣味。
就像新干线列车注定要加速再加速直到失控粉身碎骨,请让大卫·雷奇的过火也来得再呼啸一百倍。
托马斯(Thomas):T-1号
托马斯是个不知天高地厚、性格急躁的小火车头。他常常做一些力所不逮的事,弄得自己伤痕累累。不过伤心过后,托马斯很快又会欢快的奔走在调车场和他的专线上,托马斯对于拥有自己名字的铁路专线很是自豪。(托马斯的原型是基于行走在伦敦南部海岸铁路线上的0-6-0 E2 型蒸汽机车)
高登(Gordon):T-4号
高登是蒸汽机车家族中的高端人才。他是胖总管车队里速度最快,动力最强的火车头。高登很清楚他的优势,但他很善良,有一颗宽容的心,并且随时愿意用他的超能量去帮助其他小的火车头解决困难。
黑色狄塞尔/迪索--DIESEL
“不诚实的狄塞尔”,其他的同行们提到他时都这么称呼,只要他在场就不是好消息。他油腔滑调、诡计多端,而且随时准备挑起事端。他装出招牌笑容的时候肯定预示着某人某地将要出现麻烦。
培西(Percy):T-6号
培西是火车头主力队伍里的新丁。他是个快乐的小家伙,很安于现状。他只要在调车场里快乐地跑几圈就很满足了,不像其它同伴那样想着要去外面的世界探险。(培西的原型是铁台九号发动机公司的0-4-0型号蒸汽机车)
艾德华(Edward):T-2号
艾德华是胖总管辖下铁路资历比较老的火车头。艾德华最大优点就是他的亲善力。
亨利(Henry):T-3号
亨利是一个长长的,速度很快的火车头。他有高贵的外表,而且像所有出身高贵的人一样,他非常敏感,很容易生病。
詹姆士(James):T-5号
詹姆士是一个中等型号的火车头。他的6个驱动轮比托马斯的大,比高登的小。 他有鲜红美丽的外衣和黄铜穹顶,常常感觉自己是个很耀目的火车头。这种想法偶尔会让他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这毫无疑问会给他带来麻烦。
托比(Toby):T-7号
托比无论是外表还是对事情的观点都是很传统的。所有机车都希望自己是真正有用的,对于差一点被拆卸的托比来说这尤其重要,他也总是很喜欢工作。托比也会发脾气,不过他工作的采石场路线比较偏远,所以就算在工作中发泄一下对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影响。
达克(Duke):T-8号
其实他的真名叫蒙太奇,是一个小型的蒸汽火车,来自大西部铁路系统。因为行走时摇摆蹒跚像鸭子一样得到现在的绰号。
唐纳德&道格拉斯(Donald&Douglas) :T-9号&T-10号
除了名字和编号不同外,唐纳德和他的哥哥道格拉斯完全一样。唐纳德不喜欢自己和哥哥被分开,他喜欢对其他的火车头搞恶作剧。
奥利佛(Oliver): T-11号
奥利佛是一个被唐诺从废铁场就出来的蒸汽火车头,被漆上了和8号达克一样的绿色,被他的朋友们亲切地称为“小西方火车头”,他是个善良并且充满智慧的车头。
艾蜜莉
艾蜜莉是个美丽的火车头,有着闪亮的漆面和发光的铜制配件。
麦维斯--MAVIS
麦维斯是一个年轻而且朝气蓬勃的柴油机车头,在采石场工作。她非常有主见,而且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麦维斯是一个0-6-0运转型柴油机车头。
彼得萨姆/彼得山姆--Petersam
彼得萨姆是个善良快乐的火车头,但他脆弱敏感的性格常被其他同伴取笑。彼得萨姆本来叫Stuart, 但来到胖总管的车站工作后才改了名字。
罗斯提--RUSTY
罗斯缇是个自信、热爱工作又有爱心的火车头。他喜欢探险并热爱其它同伴,帮了他们很大的忙。
沙蒂 /塞尔缇--Salty
赛尔缇是码头柴油机车,是个勤奋的家伙。外表看起来很粗旷,但心地善良。不论是蒸汽火车头还是柴油机车头,只要谁有需要,他都马上赶去相助。
斯坦利--STANLEY
斯坦利是多多岛上的新火车头。他的外壳镀上鉻,看起来是亮亮的灰色。他比托马斯更大一些,更新一些,也更强一些。斯坦利很和善,是所有人的好朋友。
亨丽埃塔/托比
亨丽埃塔是托比最忠实的车卡,在差一点变成鸡舍后,她跟着托比一起来到胖总管的铁路。
哈维--Harvey
哈维是一个心胸开阔、无比快乐的家伙。他的声音粗壮,乐于助人。
邓肯--DUNCAN
邓肯心地善良,但如果他的情绪来了还是会“咆哮”一番的。他对事情自有一番见解,有时候会显得偏执己见,或给人无礼的感觉。他的心胸开阔但这种个性却被误导。
费格斯(Fergus)
弗格斯是一个牵引机,其主要功能是分流的水泥厂卡车。这是尘土飞扬的工作,并给他留下了说话的时候会持续咳嗽的毛病。弗格斯有可靠脚踏实地,务实性格,特别遵守规则(他对守则倒背如流)。
史宾赛(Spencer)
史宾赛是多多岛上前所未见最闪亮、最时髦的火车头。
汉德尔先生(Sir-Handel)
汉德尔先生是NGR 里资历最深的火车头之一,由公爵一手训练出来。他一直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所以应该是老大。这种想法有时候使他容易发脾气或态度不好。不过,他每次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汉德尔先生原名叫Falcon,是来到胖总管的车站后才改了名字。
比尔(Bill)
比尔和班是一对双胞胎火车头,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一模一样。比尔脸上整天带着一种莫测的笑容,他在多多岛陶土公司(Sodor China Clay)的粘土矿和港口之间工作。
班(Ben)
班和比尔是一对双胞胎火车头,无论哪个方面都一模一样。班非常乐于捣鬼,他喜欢戏弄其他的火车头,这令长辈们非常烦心。
班是英国WT Bagnall 建造的0-4-0型蒸汽机车。
黛西(Daisy)
黛西专门服务于托马斯专线。她最初来到这里的时候有点神经过敏,当时她只拉载乘客,因为她认为自己太好了,不适合拉卡车。
印度的艾西娅: 影片中的颜值女王,托马斯都为她的美丽所动。
巴西的劳尔: 来自巴西阳光灿烂的高地蒸汽小火车,热门夺冠选手。
俄罗斯的伊万: 火车比赛里唯一的柴油火车头,逗逼天性。
比利时的阿克塞尔: 一辆流线型的高速蒸汽火车头,赛场上的圈粉能手。
中国的勇宝: 充满智慧的客运火车头,危机关头总能化险为夷。
杰克--JACK
杰克是小岛上最友善的装卸机。
煤矿货车箱--Troublesometrucks
煤矿货车箱是铁路公司的滋事分子,他们最喜欢给拖动他们的火车头们制造麻烦。他们总是吵吵闹闹、疯疯癫癫的,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毫不在意。
哈罗德直升机/哈洛直升机--Harold
伊丽莎白--Elizabeth
伊丽莎白是一辆被修复得很完美的古董蒸汽货车,像岛上所有的卡车一样,她认为公路比铁路好。
中国龙--Chinese Dragon
华美的中国龙是因为多多岛嘉年华的举行而被带到这个小岛上。他那神秘的具有异域特色的外表第一眼会让其他的发动机们吓一跳,但实际上他一点恶意都没有。
克兰奇吊车--Cranky
如同其他吊车一样,克兰奇也拥有着非常高的姿态,这常常让其他的发动机们非常恼火。
柏蒂巴士--BERTIE
柏蒂巴士和托马斯有很多相同之处。自从超级大赛车之后,他们就一直是最铁的哥儿们。柏蒂巴士的最大特点是他友善的笑容,并随时愿意帮助其他机车——当然他们必须愿意承认有时候公路运输也同铁路运输一样有他们的用武之地。——柏蒂是一辆单层前门巴士,他拥有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式大游览车的直系血统。
亚瑟/阿瑟--ARTHUR(LMS)
亚瑟是一列新的蒸汽火车头,他的工作是调度车卡,并拖运货物。他对能为胖总管工作感到很兴奋;同样的,他对自己那众所周知的准点记录也很自豪。
阿尔非挖土机--Alfie
阿尔非是一台挖土机,他能够轻松处理采石场内最艰难的工作。他不但友善、乐于助人,而且还喜欢干所有的脏活儿。
BELLE 白丽/贝利
史/斯卡洛-Skarloey
亚瑞和伯特在采石场工作,他们喜欢戏弄别人、搞恶作剧。
茉莉是一个黄色的火车,拉货车。
尼维尔是一个黑色的火车,有狄索一样的身体。
雷尼斯是一个胆小的红色窄轨小火车头,和史卡洛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史卡洛是一个勇敢的红色窄轨小火车头,和雷尼斯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洛奇是一个强壮的铁路清障车,可以起吊亨利一样的火车。
威夫是一个绿色的火车,身上有很大的气味,拉垃圾车。
丹尼斯是一个银灰色的柴油火车,很懒惰。
马奇是一个有着塌鼻子的货车,能够在积雪的道路上行驶。
Hong-Mei 红梅
红梅的原型是中国的工建型蒸汽机车,她性格温和,喜欢比赛的中国小火车,有时也会粗心大意,草率行事,但总是试图弥补。
蕾贝卡
蕾贝卡是一个非常乐观的火车。她被涂成了阳光般的黄色,这反映了她积极的人生观。蕾贝卡总是会发现别人最好的一面,喜欢帮助身边的每个人。尽管蕾贝卡天性温和,但她并不害怕为自己或朋友而战。她是一辆又大又结实的大火车,不会被铁路上的老火车吓坏。
外星也难民.Solar Opposites.S03E02. 乱入一下
Korvo 火车控以后变身!
大家好!《子弹列车》作为今年最成功的商业爆米花电影之一,获得了豆瓣和imdb网友极大的认可(与包容)。
这次,“什么电台”的影视主播宋老师就与“伊坂幸太郎老粉”沐见汐一起,聊聊在电影和小说中的杀手们的可爱之处。
在本期视频中,你将了解:
1. 电影好看吗?讲了什么?
2. 电影有何看点和槽点?
3. 伊坂幸太郎是谁?他和中国有何联系?
4. 伊坂小说中的杀手们和电影中的角色有何差异?我们最喜欢的是谁?
5. 全网独家小彩蛋:前作角色神秘返场+主要角色名字的致敬意味大公开!
如果喜欢的话,请给本视频点个赞吧^ ^
《子弹列车》。9分。
根据伊坂幸太郎小说《瓢虫》改编,大卫·里奇导演,布拉德·皮特、乔伊·金主演作品。
早知道这么爽的片,我就应该第一时间看;假如这片子有机会在大陆小范围公映,我也会再去看一遍。
要知道昆汀大爷也已经很久没出爽片了,姜文和宁浩也相当长时间了。难得爽片,值得二刷三刷。
一场有计划但未必有胜算的复仇,一个永远走霉运但身手还算不错的杀手,一个装傻卖萌但心狠手辣的无知少女,两个逗逼但价值观还算正常的兄弟杀手,以及一群隐藏在其中的莫名其妙的人,他们都如计划坐上了高速列车。
大家都有任务,但大家都是复杂任务的棋子。即便最终准备收拾残局的大BOSS,也意外发现事情并非手起刀落那般简单。
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的讲述以及表达方式,它废话堆砌但哲理和线索隐藏其中,它表演无厘头但每一个角色都很饱满,它风格前卫但看起来酸爽无比,尤其是片尾的字幕和电影元素的结合展现真是好玩有趣至极。
好在大卫·里奇绝大部分片我都看过,而接下来他所有的爽片我都会强烈安利。
《Bullet Train》
看完最想做的事就是喝Corona了。。。。。。
英国口音的梗应该是永远玩不烂了吧?每次听到a bottle of water脑海里自动把 t 删除,也万万没想道wa·er才是这部日本文化宣传片的主角。“Be Honest”,可能是我从七月份开始期待这部片,导致预期过高,实际观影下来觉得挺无聊的。血肉横飞的R18视听元素确实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帅气不减的Brad Pitt无线话痨着实戳破我的笑点,还有惊喜频出的卡司阵容(真的好喜欢Sandra),优点喜人缺点也没有想要掩藏,套路明显的剧情推进,老生常谈的厄运宿命,杂乱无章的风格堆砌,单调乏味的黑色幽默……枪战与近战结合的打戏就像美国西部牛仔穿着木屐吃着Omakase,看得出导演很想把神韵十足的东方文化与时下流行的美式动作结合,都变成符号堆砌;总想把日本语言文化中的含蓄深刻表达,老觉得货不对板。
没列车什么事的子弹列车,和剧版《雪国列车》如出一辙。
《子弹列车》里的布拉德.皮特颓废,怕事,作为一个职业杀手连枪都不敢拿,俨然一个被生活磨平棱角,平庸,没有什么能耐的失败者。
很难想象这样的皮特还是那个《夜访吸血鬼》里让人一眼万年的吸血鬼贵族,而同为《夜访吸血鬼》里的贵族,隔壁的汤姆.克鲁斯已经被经验远没有自己丰富的飞行员勒令完结自己的军旅生涯。
不得不说,英雄迟暮的戏码在任何人的身上都“百试不爽”,即使是曾经好莱坞的“当红辣子鸡”。布拉德.皮特作为曾经的好莱坞顶流却有着众多口碑炸裂的代表作,随便数数《返老还童》,《七宗罪》等都是影迷们如数家珍的荧幕回忆,连最新上线的《子弹列车》豆瓣都有着7.9的高分。不得不说皮特是一个演艺事业极度长寿,作品又极度优质的演员。
但是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皮特今年已经年至花甲,到了逗鸟,牵着孙子在公园散步的年纪。
所以《子弹列车》里的皮特颓废,怕事,还废话多也就不那么让人感到意外了。不过这些特质却让60年的老帅哥极具魅力。
隔壁的阿汤哥60岁了还是美国海军里最优秀的飞行员,而布拉德.皮特一个60岁的杀手不愿与人发生冲突,但是当事儿真正的找上自己也绝对不怕事儿。
面对自己不认识却要置自己于死地的杀手,虽然本着能说通绝不动手的原则,在对方完全阻止不了的怒气面前,皮特“吃力”迎战,最终“跌跌撞撞”的将对方反杀。虽然作为杀手现在已经只接送货的任务,但是该出手时,皮特也绝不含糊。
而整个《子弹列车》里最棘手,最恐怖的杀手可能就要数绰号为“毒蜂”的职业女杀手了。
为什么说她是最棘手的呢?首先基本上没有人见过她的真面目,因为基本上见过她真面目的人都死了。
其次她的杀人手法极其残忍,她喜欢用毒蛇的毒液杀人,被她盯上的人活不过30秒,而且会全身喷血,眼里会直接流血而亡。
当皮特对上这样一号杀手后,皮特临危不乱地用“毒蜂”的毒针同样扎了“毒蜂”,在“毒蜂”掏出解毒剂为自己解毒时,皮特又眼疾手快的抢先注射了解毒剂。“毒蜂”就这样死在了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杀人手法下。
虽然皮特看上去武力值平平,但是真遇上什么事儿,也绝不怕事,而与年轻时相比,皮特的脑力值远不是彼时可比。
所以可以看到皮特现在所接的角色也在有意向生活,向年龄妥协。毕竟60岁的人还意气风发,皮特诠释起来有难度,观众的接受度可能也没有那么高。但不管他们所诠释的角色怎么妥协,他们其实还是那个“无所不能”的人。
隔壁的阿汤哥虽然处处透着军旅生活结束的气息,但是当他坐上战斗机,依旧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独行侠”。
所以这些好莱坞最具魅力的老男人,因为年龄的原因角色的选择已经越来越向平常人靠拢,每个人都会服老,他们也会。但是就算老了,他们依旧会以另一种方式散发出属于自己的魅力。
《子弹列车》的皮特多了一些碎碎念,多了一些胆怯,但处事的方式和手段却有着与年龄相符的老道和沉着,这是时间带给角色的沉淀。没有人能够抗拒时间,但时间也会给予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就比如我在高铁上看这部电影,由于太精彩导致我差点忘了下车,急忙下车却忘了拿行李箱,第二天打电话告诉我行李箱找到了但却送错了城市……
就妹有乘警管一管吗?!
谁能想到一瓶bo'oh'o'wa'er成就了两个反转
一个好爆米花电影,这年头也不容易了
托马斯小火车衍生剧
好看 无尿点 搞笑又血腥 但是有的时候有点太搞笑了导致人真的g了我也想笑
原本应该是个黑色幽默爽片,没找准自己的定位,缝合了很多风格。结果哪个都没做好。没好好制造悬念,有些揭晓得太早有些提到得太晚,一些意象意义不明。一些角色的窝囊死法喜感欠缺,搞得场面尴尬;R级恶趣味也有,但不密集不过瘾;高铁应该象征一个快节奏的密闭空间,被美式嘴炮硬拖慢了;刻板印象太多,俄罗斯人爱玩左轮、日本人只会用刀、死脑筋的墨西哥人、白男就是中年危机,关键这帮人隔三差五发癫突然满嘴人生感悟开始煽情。有亮点,但没做到扬长避短,可惜了。
永远都可以相信R级动作片导演的歌单,Stayin‘ Alive 开头到麻衣未稀的Holding out for a Hero推倒高潮,整个过程爽就完了。人物多但是编上号加性格分明故事解说都不用再想昵称了,瓢虫,酸口兄弟,狼人,小王子,大黄蜂,有些就算出场很短,但是很有记忆点啊。动作戏足够爽快,故事线笑点和悬疑都做得恰到好处,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演员都是老熟人了,桑德拉布罗克和查宁塔图姆是从迷失之城拉的壮丁吧。
仅从娱乐片的角度,倒也还可以,起码很热闹。不过叙事确实问题不少,尤其是改编伊坂幸太郎的小说,原著线索非常多,很多关联也很精彩。电影版基本就是一锅乱炖了,很好奇如果没看过小说是否可以很顺滑地理解整个故事,因为不少细节交代得非常潦草。这片还有个遗憾就是,动作戏方面也亮点有限,失去了以往作品的光彩。最后还完全玩飞了。最有趣的就是跟《失落之城》演员之间的互动了吧。
要我说老美词汇缺乏呢 “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这么优美的表述到他们口中就剩“it’s all about your fate”
果然是霓虹背景板才能hold住的宿命論故事,好中二喔,看得好爽喔。多加一星for the old timer's 500 Miles and the hell yeah West Ham one Chelsea nil!就是一直覺得托馬斯小火車超creepy耶小孩看多了會做惡夢那種
一开始差点撞到皮特的卡车和结尾撞飞女孩的卡车是同一辆!!!
可能已经得了那个,恋老癖,最近的crush全部都是花甲老人,花甲老人皮特,花甲老人克鲁斯,我不对劲
好乱 看的我好累…..(fiji水到底赞助了多少钱啊
一场昆汀+盖里奇的美籍演员主演的日本夸张动画风格的好莱坞《疯狂石头》版的《杀手疾风号》。 布拉德皮特就像《追凶者也》的张译,影片有着死侍风格的话痨类型元素,无厘头荒诞爆点的黑色幽默,各路杀手出其不意的送命方式,R18的视听效果,还有演员的轻松自如的表演都让影片加分,不过各种杂乱无章的元素汇聚在一起,却没能像昆汀和盖里奇早期作品那样玩得如鱼得水,剧情的拼接感和角色动机都没能顺滑进入下一章,原本不复杂的剧情还有些刻意玩得复杂但不高明。如果喜欢黑色幽默杀手类型爽片的,可一看。
近期看过最好的片子了
比预想得好看耶,我在电影院大笑出声。就是除了皮特其他的杀手都好中二,爱恨也没啥铺垫,在整部片里横冲直撞。是不是换成日本卡司会更和谐一些?列车的风景也是典型的美国人眼中日本符号的堆砌,霓虹人偶高级马桶富士山……好奇日本人怎么评论这部电影。
久违地爽到了,好莱坞爆米花该有的样子。不过不得不说,这类电影总让我觉得人类真是生命力顽强,通宵打架一身伤,早上还有精力吐槽。PS三个疑问:奥迪是不是没给钱?Fiji到底给了多少钱?瓢虫念念不忘的心理医生,电话多少?
只要200刀就可以嫖到钱宁?!
只有蜜柑死亡的结局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