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一共有七个州,我只去过亚洲和欧洲的小部分城市,在旅行中也只能说是匆匆而过,并没有深入了解,更不要说别的几个没有去过的州了。看了这部纪录片,对于每个州不同的风景就有了不同的认识。其中不同种类的动物也是非常有趣的,它们非常聪明因地制宜的掌握了不同季节的生存本领,让人大开眼界,感觉都不用去野生动物园和水族馆了,因为拍得非常漂亮很清晰特别震撼。
1.南极洲:南极洲是非常寒冷的,所以在那里生活的帝企鹅是非常不容易的,大的帝企鹅是黑色白色,但小的帝企鹅绒毛是棕黄色的。信天翁雏鸟的绒毛是全身白色的,而大信天翁羽毛的颜色是灰白色的,公鸟和母鸟分工轮流照顾小鸟,所以有的小鸟在寒冷的南极洲难免会遭受被冻死的厄运。
2.亚洲:有一种奇特的蛇颜色是灰白色的,身上不是光滑的像岩石的构造非常粗糙,尾巴是像橘黄色的蜘蛛还会动来动去引诱鸟来捕食,而蛇的头部一动不动的趴在旁边,趁机一口将鸟全部吞下。华丽扇喉蜥蜴是雄性拥有五彩色的喉扇,当它们昂起头打开喉咙部的扇子时候是非常漂亮的,它们喜欢站在最高处来吸引雌性,得到交配权。
红毛猩猩在小的时候都会得到妈妈的细心照顾,直到它们7岁的时候才会分开,真是幸福的孩子啊。由于鲸鲨的数量每年都在减少,所以人类做出了禁止捕杀的规定,当人们看见它们时还会喂些小鱼虾,尽量地保护它们。
3.南美洲:原驼身上是橘红色和白色的,脸长得像羊驼但身材更壮实一些高大一些,当狮子追赶原驼的时候,有经验的原驼会向下低头甩开咬住自己长长脖子的狮子,动作很轻松自如有点咏春拳推转的动作,能应用自如此技巧的原驼,往往都能够保住性命哦。
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安赫尔瀑布落差接近1千米,与漂浮的白色云层,垂直的红色悬崖相辉映美丽而壮观。哥伦比亚森林中稀有的樟蝑数量仅存几百只,头部和四肢有白色的长毛会抓各种昆虫吃以补充蛋白质。雄性娇鹟长得特别漂亮,看它们头戴红色的帽子,黑色的围脖,湖蓝色的衬衫,咖啡色的裤子,不仅像绅士还为一身绿色的雌鸟展翅跳舞,只可惜它不解风情。
黄黑色的箭毒蛙只有拇指盖的大小,为了保住孩子的命,母蛙会产下一颗没有受过精的卵给它吃保证营养。五颜六色的绯红金刚鹦鹉忠于自己的伴侣,有的能长达40年之久真是恩爱有加。水蚺是所有蛇类中最大的一种体重高达200公斤,在水里游动缓慢并悄无声息看着让人毛骨悚然。
4.大洋洲:鹤驼的脑袋像孔雀身体像鸵鸟,由父亲养育后代。小红狐蝠倒挂金钩的方式在树上休息,个头比较大,边飞边喝水时有时候会遇到鳄鱼的偷袭。眼斑巨蜥会吃比自己小的别的种族的蜥蜴。绿色的虎皮鹦鹉成群结队的抱团行动,喝水的时候会分批先后有秩序。袋獾6万年前就出现了,但是现在已经频临灭绝,再不加以保护,将来可就看不到了。
5.欧洲:雄性棕熊看见陌生的小熊会下毒手,还好小熊爬得快到树上躲过一劫。当雄性蜉蝣完成蜕皮后会立刻去找异性,约会成功后雄性会死去,而雌性会赶到5公里以外的地方完成产卵的使命。麝牛长相粗犷壮实,毛发很长像长长的拖把颜色呈深咖啡色,领头牛为了驱赶外来入侵者,经常要威风凛凛、气势汹汹地保持战斗状态。
白弟胡鸟就是强盗嘴很大自己不去捕鱼,看见如鹚就会去抢它们的食物,以大欺小素质很差。溶洞里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生物:在水最深处动螈没有视力10年可以不进食,寿命却可以活到100多岁。伊比利亚猞猁的数量一度少于100只,身上的毛像豹纹脸长得像狮子,10岁算长寿下巴两边有长毛像山羊胡子,耳朵比猫长且竖起,尾巴比较短像断了一大截似的。
6.北美洲:加拿大的猞猁没有胡子,由于气候寒冷它们的四肢特别壮实,身材也比欧洲的要高大。草原犬鼠长得很萌脸长得像老鼠,但身体较长喜欢双脚站立,侦查周围有是否有动静,一看到情况它们立刻嘴里发出叫声通知伙伴后迅速钻入洞里,藏在地下。
大海鲢长达两米重100公斤,身体是闪闪发光的银色,当鲻鱼群为避开大海鲢已经游到了靠近人类的海滩边缘,可大海鲢毫无顾忌冲向鱼群,旁边海域的鲨鱼闻讯赶来将厮杀更升一级,而天上的强盗弟胡鸟也趁机捡漏,此番群体搏杀激起了层层浪花和哀嚎,为生存地杀戮令人震撼不已希望不要再发生了。
大象的远亲海牛很特别,雌海牛的乳头长在前肢的后面,小海牛是跟着一边吃奶一边游泳,行动非常缓慢,画面超级有爱。
7.非洲:黑猩猩非常聪明,会用石块砸椰果取肉吃,用树枝做勺子来挖着吃。慈鲷妈妈遇到危险时,会将小鱼全部含在嘴里,等转移到安全地方再将小鱼们放出来。牛椋鸟会吃长颈鹿身上的跳蚤以及弄不到的寄生虫,顺便还能饱腹可谓一举两得。穿山甲凭借利爪和30米长的舌头能捕捉到地下的白蚁。
人类对象牙的需求太过分了,捕捉数量的惊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它们的发展和生存,就拿犀牛来说,有个品种叫北白犀,全地球的雄性已经全部灭绝了,而雌性也只剩两头,自然繁殖是不可能,现在只能依靠人类科学家想办法,如果不成功的话这个种族将会全部灭绝了。
世界之辽阔、风景之壮观、动物之有趣、欲望之膨胀、资源之匮乏、病毒之猖狂、地球之珍惜。
办公室吃外卖总是需要精彩的下饭剧,看综艺总是担心笑出猪叫被老板同事歧视,后来习惯了看纪录片减压,一方面自然风光护眼养身,另外一方面作为社畜,有了眼前的苟且,其实也是渴望着诗和远方的。
最近腾讯视频新上了一个BBC的高分封神纪录片,不仅有自然风光,而且还有众多没见过的野生动物,可爱的可怕的一个都不少,拍摄团队简直是拿生命在创作。看的时候给这些动物们脑补了各个人设,如果让它们出道,各种担当绝对可以组个团了。
实力派舞者,南极海豹。哪怕暴风雪还坚持尬舞。
生活在零下40度的环境里,小海豹刚刚出生不久,就跟着妈妈学游泳。水下游泳,温暖又舒适,还能躲开恶劣天气,希望北方没有暖气的天气里,也能这样骄傲的活着。
纯情小可爱,南露脊鲸。
它们单纯不谙世事,所以常常受到伤害。主动接近捕鲸船,那些邪恶的人专门捕杀带着幼崽的南露脊鲸。直到后来剩下35只雌性南露脊鲸的时候,各个组织才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其实看到这一段我心情有点沉重,天性的善良不是错,人类的打扰才是症结所在啊!
黑人问号表情包担当,勘察加棕熊。
造型可爱,天然表情包素材来源。生活在亚洲的勘察加棕熊们为了找食物,有勇气扑进滚烫的温泉,有的不小心就会被烫死。这种为了吃不顾一切的勇气,可以说是动物界的吃货之光了...当然这背后也不乏人类乱砍滥伐导致棕熊的食物来源锐减...
最佳歌王,印尼森林的扛把子,苏门答腊犀牛
苏门答腊犀牛,吃喜欢的水果,通过粪便来传播种子,这样它喜欢的水果就可以生长在自己的周围。感觉这也是机智的人生。
他们靠自己声音寻找伴侣,可是常常没有回应……因为现有的苏门答腊犀牛只剩下70头……他们的单身听上去是个悲伤的故事。
长腿担当,原驼
第三集中出现的原驼作为骆驼的近亲,原驼看起来没有驼峰,草原上的大高个儿腿长2米可以很迅速发现天敌美洲狮的埋伏,时不时就在草原上上演“为什么追我”的戏码。
你看,动物们多可爱,可是动物们又多无奈。有些看似戏剧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人类的“添油加醋”他们也本该自在舒服地活在这颗星球上。在第三集里面,镜头前一秒还停留在清澈的南美洲湖泊,远景一拉原来这河流湖泊的不远处就是人类的公路、水力发电厂......原来这干净的自然之地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小小一隅,动物们的生存空间正越来越少...这样的差异感震撼又有些难过。这个纪录片不仅仅代表了BBC的优质制作水平,也让人跟着关心它们的出生,饮食等等的生活细节。尽管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太难了”,可是那些小动物们在面对生存考验的时候不也在坚强努力的活下去吗?
强力安利《七个世界一个星球》,一共用七集在介绍七个大洲的动物,生活在离我们很远也很近的地方,准备继续追下去。
这里也安利大家更多动物类高分纪录片,例如《王朝》《地球脉动》都在豆瓣有很高评价,不同的叙事风格,如果你很喜欢动物,那这些都很适合你,看完就可以去申请自然课代表了。
本作当然是维持了这几年BBC自然类纪录片的超高品质,无论是内容、拍摄技法还是对于环境保护的思考比起其他厂家的作品优秀太多几无可比性。但真的一定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相比前几年BBC的作品算是高开低走,有些地方多少让人有些感觉意犹未尽,但总体上瑕不掩瑜。
从内容上讲,这一部比起往年的作品,在题材上的关注点有明显的不同。以洲为单位,并且把地理环境作为剧情走势的脉络(这点在前几集当中尤其明显),补充了自然类纪录片的一个盲区,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对之前“太空看地球”种采取的新视角的一个延续。在上镜动物品种的选择上,有意避开了自然类纪录片当中的明星旗舰物种,狮子老虎美洲虎大白鲨一律缺席,虽然多少让人觉得有些遗憾,但也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由美洲狮和猎豹这两个某种意义上不是大猫的大猫来举起猫科的旗帜,每一集都有对小型动物的关注,对于淡水生态系统的关注对于我这个鱼类爱好者来说更是喜闻乐见。第一集南极洲最后长须鲸群的内容是本作最大的亮点,只能用震撼人心来形容。
不过以洲作为单位来进行剧集的划分也有它的局限性。每个大洲的生态多样性差距是很大的,要让每一集都做到同样的高质量其实很难。亚洲幅员辽阔,南美非洲生物多样性极高,一集排出来内容满满当当十分精彩,甚至让人觉得应该增加一些时间;而北美洲欧洲生物多样性匮乏,拍出来的效果就有些其力不逮了。其实欧洲那集在这方面处理的很好,把重心放在了野生动物如何在这个被人类活动高度影响的大洲与人共存上,摄制技法也非常多样;但北美洲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差,在内容的顺序上并没有很好地把这个大洲的地理环境理清楚,而且真正代表了北美生态多样性重心的中美洲和加勒比也是只字未提,所有的内容都放在了美加的常见动物上,让人看下来兴味索然。同样的,大洋洲这集把所有的内容都投放在澳大利亚,而没有兼顾同属大洋洲的新几内亚和新西兰,让人颇感遗憾。
本作在内容上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对人类生态足迹的陈述,无论是宏观的气候变化,还是因为资本膨胀以及口腹之欲带来的栖息地破坏、过量捕捞,再到作为中国人看到不免惭愧的野生动物制品贸易,都在很合适的节点点到了。同时,本作也没有把环境保护这个复杂的问题流于简单的喊口号。正如第二集亚洲结尾所说的那样,在发展和保护当中寻求平衡是困难的,而且人类也可以依靠努力和智慧找到一条能让两者并存的道路,只是我们必须立刻行动悬崖勒马为时未晚。
在拍摄技法上,可能是因为过去几年,从猎捕到星球脉动2、蓝色星球2再到王朝,BBC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手段实在是太高明了,这一部在这方面反而让人觉得有些不太给力。比如相比the hunt的猎豹捕猎这部里就拍得随便很多了,雄性猎豹联盟捕捉大型猎物如此适合航拍展示猎豹兄弟如何排兵布阵的内容竟然没有用无人机,实在是有些浪费。不过看到最后一集的摄制组笔记,谈到在拍摄过程中听到盗猎者的枪声,我也不好意思再去苛责这些。
这里就要提到本作的教育意义了。这部延续了这几年BBC大型自然类纪录片的基调,在让人赞叹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让人五味杂陈。本作对人类生态足迹的展示让我们清清楚楚的看到我们现在确实是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在地球自然历史上除了第一批光合作用生物以外,还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像我们一样能给地球的生态系统带来如此大的影响。而且让人唏嘘的是,和光合细菌一样,很多我们改变地球生态环境的理由其实也没有脱离生物的本能,贪婪、短视、口欲、虚荣,大到博拉尼在The Great Transformation里阐述的资本的无限扩张与人自然福利的根本悖论,小到国人“清不完的热、解不完的毒、壮不完的阳、催不完的乳”。这些可能都是作为一个动物很难逃出的本能,或许也是不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就无从根治的顽疾,但作为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思考能力并且拥有一万年灿烂文明的物种,我们应该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配得上这个美丽的星球。
作为普通个体,除了少吃牛肉少点外卖衣服别老买新的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这些老生常谈外,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去多了解多讨论这些问题,并努力从一点一滴上去改变自己和身边的人。环境保护是复杂的,而我们在讨论环境保护时经常会陷入“只要多种树就能扭转全球变暖”这样偷懒的迷思(我国现有的植树造林多为速生林,不仅固碳效果有限而且林下生态环境单一不具备生态作用,种树不如种灌木,更不如限制过度放牧),社会舆论也很容易被一些节奏带走,因此对这些问题多学习多讨论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纪录片对于环境保护的正面影响也恰恰在这里,而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本作可以说做得很好了。
当所有动物灭尽的时候 人类也难逃厄运。 我们现在所做的决定,将会影响所有动物的未来,包括我们人类。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是地球的一员。人也是动物,动物未来也可能成为人。人类的文明在大自然面前不值一提。
当下动物利用与保护成为热门话题,我们利用动物谋生,我们凝视动物生活,动物也凝视着人类。
呼吁关注动物表演中的动物和艺人。客观看待,理性讨论
①南极洲(海豹、帝企鹅、象海豹、座头鲸捕食鳞虾、灰头信天翁与雏鸟、虎鲸与巴布亚企鹅、豹形海豹、海底纽虫、海蛞蝓、水母与海葵、南露脊鲸)
②亚洲(太平洋海象与北极熊、堪察加棕熊、川金丝猴、鹟与伊朗蛇、华丽扇喉蜥、红毛猩猩、苏门答腊犀牛、鲸鲨)
③南美洲(美洲狮猎原驼、洪堡企鹅与海狮、匹诺曹安乐蜥、眼镜熊、棉冠𤟠、娇鹟、箭毒蛙、绯红金刚鹦鹉、黑帽悬猴与希氏食脂鲤、水蚺、大黑雨燕)
④大洋洲(鹤驼、小红狐蝠与鳄鱼、袋熊、东部灰大袋鼠与澳洲野狗、跳蛛、眼斑巨蜥、蓝舌蜥与棘蜥、虎皮鹦鹉、鲨鱼捕食鱼群、袋獾、灭绝的袋狼)
⑤ 欧洲(棕熊、麝牛、狼、地中海弥猴、原仓鼠、蜉蝣、白鹈鹕打劫鸬鹚、洞螈、伊比利亚猞猁)
⑥ 北美洲(加拿大猞猁、小须美鲑 、美洲黑熊、萤火虫、园蛛、草原犬鼠与美洲獾、走鹃、鲻鱼与大海鲢等、美国短吻鳄、海牛、北极熊与白鲸)
⑦非洲(西非黑猩猩、慈鲷、猎豹与转角牛羚、牛椋鸟与长颈鹿和河马、棕鬣狗与南非海狗、穿山甲与白蚁、土豚、非洲象、犀牛)。
我看得动物纪录片不多:小时候赵忠祥配音的《动物世界》、半集《王朝》和一些撸猫作品。对于动物纪录片的印象停留在“春季又到了交配的季节……”:动物习性、生活环境、血腥的捕猎。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介绍中有“呈现匪夷所思的动物行为,讲述鲜为人知的动物故事。”这样的节目定位。首先每一集时长很短,决定了影片迅速的节奏。48分钟左右的正片和10分钟左右的拍摄花絮,选取7种动物的某一个习性侧面进行介绍,对于一种动物来说,最受欢迎的两个生命环节无疑是捕食和繁殖:找兄弟扮演撩机求偶的鸟、张开“华丽扇”求偶的喉蜥、戏耍企鹅的海豹……在这里高度凝练的是充满戏剧性的动物生活奇观。感觉上很像我看过的《极地》,三段故事,虽然并非日日发生的常态,却捕捉到了文化的代表性精神和困境。《七个世界,一个星球》拍摄长度达到四年之久,寻找、等候、发现、捕捉,带给我们思考和感动。
本片按照“洲”作为划分标准,给我带来了一种新视野。因为工业革命等等原因缺少野生环境,一向不是“野生动物出产大国”的欧洲,并不常作为主角出现在这一类的纪录片中,(好像有2205年的《Wild Europe》,比较旧了)反倒是BBC对于动物很感兴趣。本片就选取了“与人共生”的主题来描述欧洲,是我相当喜欢的一集,这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居然是仓鼠和蜉蝣!因为这类动物子在生活中就常见(所以有人diss欧洲就只有鼠和虫子可拍了吗),但是很少能够观察到夕阳下如此壮观的一幕。奇观化的呈现带给我看到生活的One plant的另一个样子。我想也许只有站在Seven worlds的基础上,才能顺理成章地推出环保这个问题。分布不均的环境污染和治理责任,对于任何一个洲、国际来说都是过于沉重的帽子。但是在这个纪录片中,每一个世界都值得被整个星球保护。
声音是本片的另一大亮点。本片的配乐几乎没有喧宾夺主的存在感,但是总是适时地给人带来感动。拍摄动物打斗时多采用的慢动作希望给观众带来一种的史诗视角,而本片中的动作音效帮助建立了这样的质感,我觉得也是平衡壮阔的音乐的关键。
这个纪录片真的值得任何人观看,强烈的戏剧吸引力和耀眼的画面表现力,都不负“豆瓣9.9”的盛名。
最后说一句:腾讯视频的画质和声音都很不错,但是务必关掉弹幕食用!
真的是超级棒的一部自然纪录片,利用周末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对我们所生存的星球与自然又多了一点了解,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丽丰富多彩,生命的神奇简单纯粹,生命一体,息息相关,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世界的辽阔,自然的伟大,生活的焦虑与不安也都随之消失了,观看自然纪录片真的超治愈。幕后拍摄真的不易,感谢团队成员为我们呈现了这部视觉与心灵盛宴。
不需要。
以前觉得婚姻是人类发明的,性是上帝发明的,所以性比婚姻崇高,后来觉得性不是上帝的目的,只是手段,让人类繁衍后代的手段。毕竟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都在干这件事儿。于是又在想,上帝为什么要让所有生物拼了命地繁衍?无论是生命周期以小时计算的某些昆虫,还是以世纪计算的一些海洋动物,无论生存环境多么恶劣或安逸,它们都要拼了命地繁殖,甚至某些动物繁殖下一代之后就马上就去死了,似乎繁殖是它们生命里的唯一意义,从来没想过算球老子不干了,不跟傻逼们头破血流地争夺交配权了,余生吃好喝好爱谁谁……所以上帝为什么这么干?为什么让所有的事物不停地生生死死?还有,是否上帝的发明就一定比人类的高尚?作为目前所能想象到的金字塔顶尖的神秘存在,万一上帝只是个混蛋呢,万一他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呢?就像人类之于猪一样,每天好吃好喝供着的唯一目的就是等着他的肉吃…难道上帝靠吃熵过活?
这就是看这种记录片的好处,它能让我从整个物种活动之中反思人类的社会活动,以及反思自己生命的意义。
人类自始至终其实都不是在呼吁保护动物,也不是在拯救地球,而是保护人类自己,拯救人类自己。因为地球根本也不需要人类拯救,地球已经存在几十亿年了,从地球诞生之初就没有生命,全是岩浆和二氧化碳,所以人类减不减排对地球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人类需要保护的只是目前这个最适宜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环境而已。
而除了是在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外,也是在保护我们眼里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我们的精神和视野,更别说人类从诸多动植物里直接或间接获得的灵感以及发明创造,也在物质层面上时时刻刻服务着人类。
承认人类的自私,并在自私的前提下找一条我们和我们子孙后代共赢的道路,就是人类真正需要做的事。认清这一点,至关重要。
《七个世界》这地球真美。还好还有和人类完全不一样的它们存在。第一集南极洲带来无数疗愈感动和震撼。它们对人类视若无睹,而我们对它们虎视眈眈。
希望人类放大自然一条生路
第二集亚洲被伊朗的蛇吓到的请举手🙋♂️。还有希望人类可以放自己一条生路。
希望以後有機會去親眼看看那些奇妙的地方。
你看过动物们的生存你就知道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做了什么,工业污染,乱砍滥伐。最近30年的地球和动物数量成了鲜明对比。还有南极的冰融化进度,地球不仅仅只是人类的。
第一集从头哭到尾。纪录片都这么催泪了嘛。
当潜水员站在海底,南露脊鲸从他身边游过的时候真的太让人感动了。命运以痛吻我,我必报之以歌
这个节目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甚至高铁站,地铁站,飞机场都可以放这样有意义的纪录片,取而代之那些综艺,地球在一点一点遭受着人类的破坏,而野生动物们也有些甚至濒临灭绝,我们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是为了生态平衡,为了子孙后代。
当海豹放过猎物时,我动容了,似乎是企鹅没力气了在向海豹乞讨,也可能是海豹只是为了戏弄猎物,但终究是没吃它,在他们用各自的语言交流时,我听不懂,但我愿意相信即使是残忍的猎人看着弱小的猎物时也会心生怜悯
呜呜呜信天翁幼崽好可怜
看了一集就知道,又一伟大的自然纪录片诞生。随着中国资本逐渐渗透至世界,这次BBC和CCTV、腾讯共同深入合作出品这种世界顶级水准的纪录片,与有荣焉。开篇以数百万年前地球地壳运动形成的全球七大洲为蓝图,逐一展开诠释地球多样的生命特别为之动容,但也正是因为过于生动,戏剧性与警示性并存,罪恶感油然而生。即使是老生常谈,但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侵蚀着这些生灵的生存空间,面对全球变暖的棘手问题责无旁贷。制作技术上的极致,加上联手配乐大师汉斯季默,主题曲Out There由Sia与汉斯季默联手打造。这种年度巨献,纪录片迷绝不能错过!
感谢有人付出努力能让我看到凭借我自己之力绝无可能看到的那些真实的美好及苦难。
BBC纪录片的能力就是单看个开头我就逐渐瑞典女孩化了
海洋环境真的很恶劣。
老爷子长命百岁..
你们能不能客观一点,拍到鲸鱼的时候为什么不骂一骂日本人,BBC连个记录片都拍得这么选择性眼瞎?骂别人吃油吃掉了原始森林,日本人呢?
BBC的镜头语言运用的太棒了:暴风雨后耷拉死在巢里的信天翁雏鸟与幸存下来顽强爬回巢的雏鸟;被几只虎鲸围攻追捕没能逃脱的企鹅与和海豹周旋很久精疲力尽依然死里逃生的企鹅;劣迹斑斑腐朽破败的人类捕鲸站与两只60吨的鲸鱼在潜水员身边肆意游弋…绝望与希望,残酷与温良,破坏与修复…生命无需任何语言,使人为之动容泪流不止,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团队呕心沥血,耗时耗力捕捉的一个个片段。每次想到这都觉得评分对这样的作品来说是一种亵渎
七个大陆的分法很吸引,不过单集内部的结构稍零散,整体觉得不如今年的《Our Planet》和《王朝》。另外一样的景色在腾讯视频网页版看的画面效果是真不如 Netflix native app Dolby vision 效果好,后者清丽的画面至今记忆犹新。
企鹅叼着毛毛撅哒撅哒的走,信天翁憨憨只认窝里的鸟,海豹放过了精疲力尽的企鹅,水母一挑五翻车现场,这个世界太可爱了,希望人们爱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