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力量

已完结

主演:肖东发,江晓原,孔祥林,杨敬年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读书的力量 剧照 NO.1

 剧情介绍

读书的力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片拍制历时三年,几经修改打磨。头三集动用了来自多个国家的演员,参与再现东西方文明史中那些文明巨人的著作形成或影响历史的伟大故事,同时使用大量动画来力求生动表现读书与文明史的深刻关联。第四集通过钱镠家族、翁同龢家族、蒲松龄传奇等,揭示人生的高度与读书之间的关联,读书的祖传家训具有启示教益价值。第五集则展现了全民阅读在中国的实践历程,及对社会产生的深远文化影响。陪着你走僵尸新战士 普通话版爱情第一课鬼门奇谈高校电竞风云之巅峰对决千年一问代乡长主政各个击破魔国志2卧底丑闻藏爱之咒芳踪杳然第一季男子高中生的日常 真人版择君记粤语来了!我们的奥特曼体育老师第二季寻人档案次日危机死了都要美马里布救生队新精武门1991龙虎门明星伙伴第五季钱进球场 第二季异见者EVEN送给你的歌浴火重生百里莲花并蒂开午夜蕾丝1960民间憋宝传说热血街区 第二季女超人/超级少女第六季恐怖绘本第一季无人驾驶2000剑网三之四海流云沉默2020婚后三十年目的地:杜斯伯里戏说乾隆第二部食人虫震动我奇怪的17岁

 长篇影评

 1 ) 读书的力量

除了甲骨 钟鼎和竹简 中国的古人还曾使用过价格昂贵的帛书 锦书来记录文字

而在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曾经用泥板 黏土记录了两河文明的成果

在古希腊 罗马 则是通过纸莎草 羊皮书来书写历史

而在古代印度 人们常常采用多罗树的树叶作为书写文字的载体 这种树叶也就是所谓的“贝叶”

——文明根脉

1949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

他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在北纬30度上下,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

古印度有释迦牟尼

中国则有孔子、老子等先秦诸子

轴心时代的标志,除了文化宗师的出现和终极关怀的觉醒之外,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那些规定了几大文明走向的伟大书籍横空出世。

——精神底色

就像那个天空上乌云密布的时候,大家觉得这个思想非常混杂混乱,找不到一束闪电把这个黑暗冲破,书籍,往往我觉得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它有的时候会点燃人的思想的那种火花,它在传播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有的时候,它是非常之巨大的。

书籍有的时候就是,我们找不到路的时候,一片黑的时候,一本书,它的一个思想,它就会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这种前进的方向。

——韩鹏杰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大量的现代思想和文化,正是以书籍为载体的广为传播,才催生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改变古老神州的沧桑巨变。厚重的历史之轮终被这些看似柔软轻薄的书页撬动,推进,继而滚滚向前,摧枯拉朽。

——历史之轮

“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

——翁同龢

当知识爆炸的时候,我们怎么解决“博”和“精”的问题,怎么不被外在的知识裹挟着淹没着,怎么还能够有一个主体的“我”在,成为“我”要来读。我想,这是今后一段时间,大家的一个共同的任务。

——陈洪 南开大学教授

 2 ) ?纪录片「读书的力量」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其代表作《江村经济》成为国际人类学的经典之作。他的祖母告知他要“敬惜字纸”。

|阴山岩画:中国早期北方游牧民族对生活的记载。类似的还有

法国🔹韦泽尔峡谷洞穴群

挪威🔹阿尔塔岩刻

南非🔹德拉肯斯山公园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阿根廷🔹诺斯马洛斯岩画

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

哈萨克斯坦🔹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仓颉:黄帝的史官,结绳记事已经不能满足,选择仿造鸟的脚印创造文字。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最早成体系的文字。

1899秋,国子监祭酒王懿荣,观察到他治疗疟疾的一味药———“龙骨”上有刻字符。

✈️发现甲骨文的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我要去!!!)

|蔡伦:造纸,后来由于佛教的传播,形成了雕版印刷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第一个安葬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蒲松龄:柳泉居士

|钱镠(liu2)的《钱氏家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钱玄同、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都是其后辈)

✈️浙江宁波市区天一阁———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原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处)



 3 ) 《读书的力量》,科普性的片子,种草提到的书籍和地点

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读书的力量》纪录片

  •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者,人类学书籍《江村经济》
  • 敬惜字纸
  • 字为人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

第1集《文明根脉》

  • 阴山山脉:刻印在砂石上的岩画,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关于狩猎、放牧、舞蹈、战争等事件的记载,这是人类文字发明以前重要的记录资料,但目前还无法完全破译。除开岩画,还有“结绳记事”
  • 古籍《淮南子·本经训》记载:仓颉受黄帝之命,创造文字。
  • 中国已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河南安阳的殷商遗址先后发现了大约15W甲骨,共约4500个单字,已识别有2500个。甲骨文的发现,基本证明《史记》的准确性。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 竹简:在纸张发明之前,竹简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载体,也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的开端。木牍:薄木片书写。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蔡侯纸开始风行天下,人们才找到了迄今为止最完美的书籍形态和文字载体。
  • 如果将人类的300万年进化历程,压缩成24小时,那在最后的3分钟里,文字、造纸术、印刷术才不期而遇,使得现代意义上的书籍脱颖而出。

第2集《精神底色》

  • 孔子:“文圣”。做人做事的基线,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信奉的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
  • 孟子,孟轲。《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成为中国人走向现代政治文明的伟大思想源头。
  •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南宋将此成为“四书”。
  • 西方: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邪恶即无知”“认识人类自我,追求永恒真理的理性精神”成为西方文明成长历程中一以贯之的品格特色,科学、数学、理性的底色。
  •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柏拉图为希腊语“宽阔”的含义):《对话录》柏拉图记录老师苏格拉底的对话,著作《理想国》,柏拉图的思想是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工具论》人类史上最早的一本逻辑学著作,著作《灵魂论及其他》《形而上学》,“吾爱吾是,吾更爱真理”则为西方思辨和创新提供了根本的原则和无穷的动力。
  • 老子《道德经》:康德、尼采、罗素、爱因斯坦、海德格尔都是这本书的拥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开《圣经》,就属《道德经》了。作为道家哲学的经典,《道德经》还催生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因循自然、以柔克刚”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3集《历史之轮》

  • 亚当·斯密:《国富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书籍,影响了世界进程的书籍。(翻译者:杨敬年教授)
  • 艾萨克·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科学史上最重要的论著,现代文明工业化的基础从这本书开始。
  •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让西方世界认识到了中国,引发了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地理大发现。
  • 利玛窦: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本名玛提欧·利奇,于明朝万历年间在中国传教,第一次带来了“世界、地球”的概念,同时和徐光启一起翻译中国经典为外文传播到西方。《利玛窦中国札记》:是第一本让欧洲人全面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经典著作。西方知识体系中因此产生了一种新的学科“汉学”。
  • 严复:1897年英国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天演论》,轰动了当时中国知识界,让严复一举成名。《天演论》成为推动近代中国文明的嬗变的嘹亮号角,“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为许多社会精英所接受,并把它作为救亡、维新、变革的主要思想武器。

第4集《书写人生》

  • 翁同龢(hé):江苏常熟,翁家“彩衣堂”对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翁同龢手书)。
  • 蒲松龄:《聊斋志异》,科举失败,但一本聊斋传千古。
  • 钱镠:《钱氏家训》。钱镠的势力在唐末乱世中崛起于临安,后来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吴越国,身后谥号“武肃王”,在江浙地区被称为“钱王”。《钱氏家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钱氏家族都以义庄的方式保障族人读书的权利,后代子孙人才辈出,例如钱穆(国学大师)、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钱玄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钱学森钱三强(科学界“三钱”之二)、钱钟书(学贯中西)、钱永健(诺贝尔化学奖得住)。钱穆:1930年一直自学的钱穆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是钱镠家族后裔在全国聚居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地方。

第5集《全民阅读》

  •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原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 铁琴铜剑楼:位于江苏常熟,据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藏书量始于北魏的“铁琴铜剑楼”。
  • 杭州图书馆:2008年杭州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5W平方米,90%面积用于接待读者,是目前国内外开放比例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也是我国第一家率先秉持“平等、免费、无障碍”理念的图书馆。
  • 深圳中心书城/深圳图书馆:占地面积8.2W平方米,是全世界单店经营面积最大的书城
  • 农村读书:耕读传家,读书应该和柴米油盐一样成为生活的日常。

 4 ) 《读书的力量》种草的核心内容,看完此片后很想看完里面的书籍和提到过的地点

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读书的力量》纪录片

  •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者,人类学书籍《江村经济》
  • 敬惜字纸
  • 字为人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

第1集《文明根脉》

  • 阴山山脉:刻印在砂石上的岩画,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关于狩猎、放牧、舞蹈、战争等事件的记载,这是人类文字发明以前重要的记录资料,但目前还无法完全破译。除开岩画,还有“结绳记事”
  • 古籍《淮南子·本经训》记载:仓颉受黄帝之命,创造文字。
  • 中国已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河南安阳的殷商遗址先后发现了大约15W甲骨,共约4500个单字,已识别有2500个。甲骨文的发现,基本证明《史记》的准确性。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 竹简:在纸张发明之前,竹简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载体,也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的开端。木牍:薄木片书写。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蔡侯纸开始风行天下,人们才找到了迄今为止最完美的书籍形态和文字载体。
  • 如果将人类的300万年进化历程,压缩成24小时,那在最后的3分钟里,文字、造纸术、印刷术才不期而遇,使得现代意义上的书籍脱颖而出。

第2集《精神底色》

  • 孔子:“文圣”。做人做事的基线,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信奉的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
  • 孟子,孟轲。《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成为中国人走向现代政治文明的伟大思想源头。
  •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南宋将此成为“四书”。
  • 西方: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邪恶即无知”“认识人类自我,追求永恒真理的理性精神”成为西方文明成长历程中一以贯之的品格特色,科学、数学、理性的底色。
  •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柏拉图为希腊语“宽阔”的含义):《对话录》柏拉图记录老师苏格拉底的对话,著作《理想国》,柏拉图的思想是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工具论》人类史上最早的一本逻辑学著作,著作《灵魂论及其他》《形而上学》,“吾爱吾是,吾更爱真理”则为西方思辨和创新提供了根本的原则和无穷的动力。
  • 老子《道德经》:康德、尼采、罗素、爱因斯坦、海德格尔都是这本书的拥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开《圣经》,就属《道德经》了。作为道家哲学的经典,《道德经》还催生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因循自然、以柔克刚”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3集《历史之轮》

  • 亚当·斯密:《国富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书籍,影响了世界进程的书籍。(翻译者:杨敬年教授)
  • 艾萨克·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科学史上最重要的论著,现代文明工业化的基础从这本书开始。
  •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让西方世界认识到了中国,引发了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地理大发现。
  • 利玛窦: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本名玛提欧·利奇,于明朝万历年间在中国传教,第一次带来了“世界、地球”的概念,同时和徐光启一起翻译中国经典为外文传播到西方。《利玛窦中国札记》:是第一本让欧洲人全面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经典著作。西方知识体系中因此产生了一种新的学科“汉学”。
  • 严复:1897年英国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天演论》,轰动了当时中国知识界,让严复一举成名。《天演论》成为推动近代中国文明的嬗变的嘹亮号角,“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为许多社会精英所接受,并把它作为救亡、维新、变革的主要思想武器。

第4集《书写人生》

  • 翁同龢(hé):江苏常熟,翁家“彩衣堂”对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翁同龢手书)。
  • 蒲松龄:《聊斋志异》,科举失败,但一本聊斋传千古。
  • 钱镠:《钱氏家训》。钱镠的势力在唐末乱世中崛起于临安,后来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吴越国,身后谥号“武肃王”,在江浙地区被称为“钱王”。《钱氏家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钱氏家族都以义庄的方式保障族人读书的权利,后代子孙人才辈出,例如钱穆(国学大师)、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钱玄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钱学森钱三强(科学界“三钱”之二)、钱钟书(学贯中西)、钱永健(诺贝尔化学奖得住)。钱穆:1930年一直自学的钱穆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是钱镠家族后裔在全国聚居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地方。

第5集《全民阅读》

  •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原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 铁琴铜剑楼:位于江苏常熟,据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藏书量始于北魏的“铁琴铜剑楼”。
  • 杭州图书馆:2008年杭州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5W平方米,90%面积用于接待读者,是目前国内外开放比例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也是我国第一家率先秉持“平等、免费、无障碍”理念的图书馆。
  • 深圳中心书城/深圳图书馆:占地面积8.2W平方米,是全世界单店经营面积最大的书城
  • 农村读书:耕读传家,读书应该和柴米油盐一样成为生活的日常。

 5 ) 纪录片简评

第一篇 文化根脉

欲读书,先有字。这部纪录片用了很长的篇幅先去写文字的历史。

关于文字的演化历史记录得很简单,只讲了最为熟知的中国早期文字——甲骨文和金文。也提及了苏美尔流域的楔形文字。

关于文字载体提及了甲骨,青铜器,竹简或木椟,帛书或锦书。国外的泥板或泥土,纸莎草,羊皮纸,多罗树树叶(贝叶)。

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被纪录片形容为“天才的创造”。不敢苟同。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发明对书籍出版有了量的飞跃,主要印刷品佛经,历书。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未能普及。纪录片的理由是对印刷工人的要求较高,成本较高。(评:活字印刷对表音文字的效果远好于表意文字)

古登堡的铅活字印刷触发欧洲阅读革命。

第二篇 精神底色

以林奈为代表的人类分类学曾为黄种人和黑种人打上智力低下的种族标签,然而这些言论被基因学证明纯属虚构。中西方文明差异和精神底色不是由人种基因导致,而是由文化历史导致的。

文化概念:轴心时代

纪录片讲了很久的孔子等儒家学者,纪录片持赞扬态度,我持中立态度(尽信书不如无书),好坏不谈,影响力是不可否认。《论语》《孟子》

至于西方则提及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希腊三贤”。《对话录》《理想国》《工具论》。

其中一个学者提及了宗白华对希腊文明的评价。

《道德经》及老子道家思想对西方的深刻影响(存疑?)

第三篇 历史之轮

以《国富论》对历史的影响开篇,讲述了一系列对历史有影响的书籍。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牛顿,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马可波罗游记》引发地理大发现

《利玛窦中国杂记》

《天演论》严复

明末清初大量西方书籍的翻译引进

第四篇 书写人生

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生生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林书院

翁同龢故居 常熟文脉宝地

翁家彩衣堂翁同龢对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

落榜书生的成就

《聊斋志异》蒲松龄

李渔、洪昇、金圣叹等人

诗书传家,流传千年

《钱氏家训》“子孙虽愚,诗书需读”

第五篇 全民阅读

这篇才算是真正有用的内容。

范氏家族天一阁 私人藏书楼

图书馆的观念

杭州图书馆对普罗大众的开放,地铁内的自助借书区,乡村图书馆的建设,电子阅读,相关立法建设

 6 ) 笔记

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开始,数以百万计的贫寒士子通过科举考试冲破了门第荫庇的藩篱,去攀登曾经遥不可及的人生梦想。

金榜题名,毕竟是少数人的幸运,更多的读书人在寒窗苦读后未必能够换来梦想中的功名。但正因为书籍的滋润,让他们的人生迎来了另一种再造和收获。

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

 7 ) 读书笔记

尝试第一次用文字记录心得体会。这是一件好事,总结,思考,凝炼,描述。这也是一件开头难的事,看记录片时会为文案精美动魄而心动,看完后却难以用自己的言语去总结,至于剧情,落笔无言可写就常常放弃。

尝试着从命题作文去思考这个纪录片的标题与展开顺序的逻辑与内容。当是对自己想法的一个记录。

读书的力量,由题可见,一是读书,二是力量。而读书就得先有书,那么书是怎么产生的?力量,通常是具有推动性,革命性,是一股巨大的能量,那么读书会产生怎样一股巨大的能量,又会对个体,家族,社会产生一种怎样的影响,进而去推动社会发展?

(不得不佩服导演的讲故事能力,至少我是从没有想到过这么多方面的关键性,如果是我去拍,还真不知道该从哪些当面去讲。当然,我也不是学编导或相关专业的人,但我经常会感概各行各业的人独出心栽,独具匠心的非凡能力。)

1.文明根脉

引:

人物:费孝通

事物习俗:敬惜字纸的文化传统

正题:

从阴山岩画等世界类似古迹,简单介绍了各文明文字的产生演变。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从文字的载体演变引出了造纸术与印刷术,在这里也描述东西方技术之间的互动与差异。

附着着字符的纸张,不但记录着历史,传播着文化,还印刻着人类文明的密码,蕴藏着改天换地的神奇力量。

2.精神底色

引:一个辩题,文化差异从何而来,又如何延续至今?

康奈尔认为人种导致了文化差异,而现代科学对人类基因图谱的测序发现,人类99.99%的基因是相似的,故而否定了这一想法。进一步提出了,种族是文化概念,而不是生物概念。

正题:

东方的孔子、孟子、老子等代表的文明哲学,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哲学两大源头,儒家注重“仁”、“善”,道家注重“道”、“真”。与此同时,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代表的西方哲学思想源头。

有著论《历史的起源与。。。》称这一时代为轴心时代标志是,北纬30度,几大文明走向的书籍横空出世:《对话录》《论语》《福音书》《理想国》《工具论》《孟子》《道德经》。

3.历史之论

引:《国富论》对政治文化经济历史的推动作用。

正题:先讲述了西方牛顿重大发现以及著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对认知体系的改变,对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启蒙与技术支撑。而牛顿所谓的巨人的肩膀大抵也是书籍吧。

再到《马可波罗游记》所引起的人文科学复兴,推动地理大发现。

随着西方利玛窦等一批传教士带着西方的新事物来到中国,同时又将中国的思想制度等理念带到西方,引起欧洲汉学兴起。对当时处在文艺复兴萌芽时期的欧洲哲学家们是新鲜的血液。

近代中国,在亡国灭族的危机下,严复翻译的《国富论》寓意唤醒国人,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同时代,还有马克思主义著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这一时期,大量西方著作被翻译过来,是带有政治目的性的,指出国民劣根性,进行文化批判,希望产生一起新青年,救国存亡。

不同历史时期,东西方文化互相影响,推动历史进程。

4.书写人生

引:甘相伟,北大保安考上北大的励志故事

正题:从学院到科举制度,考上与落第各有人生,如科场失意的蒲松龄,却在毕家当老师的日子里写出了著作《聊斋志异》,如此类似的还有李渔等。

再到官学与私学,而私学里最重要的就是家学。以《钱氏家训》、一个延绵千年,人才辈出的家族为例。

读书改变人生。

5.全民读书

引:天一阁,私人藏书阁

正题:公共图书馆的普及,让书籍从束之高阁不见天日到融入普通百姓生活。

总结:从文字到文化,大可以改变文明进程、国家命脉,小可以改变家族、个人命运,从私人享有到全民阅读。

 短评

作为纪录片前四集讲的东西太浅,绝大部分东西在课本上都已经学过了。

7分钟前
  • Chuck0924
  • 推荐

谈论从古至今书籍对文明的促进,知识对个人的影响。引用“轴心时代”的理论很有意思,大师都是成波的来结队的走。最后看到钱氏家族介绍真是挺震撼的!赶紧下单给老公买个kindle oasis…(我有)

9分钟前
  • Willa
  • 推荐

文脉底蕴历史书写阅读,钱氏家训令人眼前一亮。

12分钟前
  • 防晒霜
  • 推荐

央视版的劝学,第一次知道钱氏家族……整个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17分钟前
  • 沒頭腦不高興
  • 推荐

B站已出全集。内容一般,前4集讲文化进程,个人比较推荐最后一集《全民阅读》,看看几个城市的精神建设。(14)

18分钟前
  • 了一
  • 还行

不错 内在的逻辑可借鉴

23分钟前
  • 自娱自乐的哑巴
  • 力荐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切题,但是也有收获。以比较浅显易懂的方式梳理了一些相关历史与重要人物,翁同龢家族很厉害,而钱氏家族当真是灿若星河了。最后一集讲了下各城市为推进全民阅读作出的努力与现状,给了武汉不少镜头,亲切。

27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前三集难拍但不好看,毕竟大家都熟悉;四五集倒是不错

32分钟前
  • 寒塘鹤影
  • 推荐

读书可以改变个人命运,可以改变家族命运,可以改变民族命运。

34分钟前
  • 小王子
  • 推荐

听到这片子真实地介绍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并没有在中国推广开来,就知道这片子确实是在认真做纪录片。

38分钟前
  • 电影里的Red
  • 力荐

权当扫盲,钱氏家族确实了不起。

40分钟前
  • 小鹿
  • 推荐

被钱氏家族震惊到了

44分钟前
  • HeiHello
  • 较差

看了第五集,城市乡村图书馆建设,在五年前是这样的。

47分钟前
  • 贾小年
  • 还行

权当扫盲啦……要是广州也有地铁图书馆就好咯

51分钟前
  • 屠龙小咪
  • 较差

《但是还有书籍》打开了我看书籍类纪录片的大门,紧接着一部《读书的力量》短短5集的纪录片,又让我对读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到甲骨文的出现,再到竹简记字,当时读书人的标配是“学富五车”。《论语》《孟子》《老子》,以及苏格拉底的“助产士”学说,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影响着读书人的底色。书籍不仅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它海纳百川,它有容乃大,它不仅诉说着历史,还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55分钟前
  • 顔白
  • 推荐

粗浅看看,大概了解了解就挺好的~

56分钟前
  • 老韩
  • 推荐

常识性知识比较多,看到杨敬年106岁仍在读书,以及钱氏家族的家训仍然肃然起敬

60分钟前
  • 人间几度
  • 还行

灵感与爱,知道与理想,有所悟有所得~~

1小时前
  • 瞳°不乖
  • 力荐

跟之前的《书迷》立足于“个体”不同,这部片立意宏大多了,是从人类文明和社会推动的角度来阐述的,5集,每集一个大立意:文明根脉(文字的发展和印刷术等技术)、精神底色(中国的儒道经典和古希腊三杰传事书籍对整个文明的影响)、历史之轮(阐述了影响历史进程的几个经典著作)、书写人生(读书对个体和家族的影响,尤以钱氏家训为重点例子)和全民阅读(藏书楼、图书馆及公共图书活动的推进),前3集甚至还把范围扩展到了全球。

1小时前
  • 星汉
  • 推荐

主题似乎有点散,从甲骨文的力量到古希腊哲学的力量,第四集才是很好地体现了读书的力量。最后一集讲了各地政府为了推进全民阅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却没讲各地老牌独立书店因为种种困难而倒闭,一部皆大欢喜的歌功颂德纪录片罢了。钱氏家族固然牛逼,可是在东莞图书馆留言的农民工,却没办法在东莞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只能回武汉做一名水泥工人。读书到底有什么力量?

1小时前
  • 阿孝咕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