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沉默还是说出?(第五集观后感,有剧透)
“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耶稣(约翰20:29)
爱看《守》剧的好友:
亲,追看这剧的人越来越多了。一直期待有膜拜中的豆瓣大神能来解读一下这冷“神”剧,可到现在也没看到关于这剧的神文。和你神侃的机会很少,我知道你从不降低逼格来豆瓣回复,看完这集自己又满脑YY,实在忍不住还是还是先来这里留印记号,以便今后见面时再翻出来和你求证。说到聊剧,我知道你一定会沉默,因为你生平最恨的就是用自己的话语来强奸别人的思想。但我不知道的是,如果你看完这集后,是嗤之以鼻的沉默还是忘我不已的说出?而我真的好想和你聊聊个人感受。
虐杀——白衣人
开头我已不忍直视这出暴行,不管何种理由,何种环境,何种文学影视剧,描绘对人(或动物)的暴力虐杀都会挑战正常社会人的良知底线,当然也会激起一个非正常人的变态快感。但在剧里,白衣人被扔石砸死,却没有引起消失后还在过着正常生活的人的怜悯和愤怒,SB早该死“不要查得太认真”,剧中留守群众和剧外的一些观众早就巴不得整死这群SB。白衣人是招人恨,监视人、刷白漆、没有爱心、不讲社会公德,闯私宅偷照片,他们不可理喻的信仰已经干涉到了别人的正常生活,他们简直是无视社会的存在,可消失后的生活真的正常吗?这干涉难道至于应得残忍的暴力虐杀?不,这不是非正常变态人追求快感的虐杀,这是有理智有信仰的正常人实施的宗教报复虐杀(扔石头),又是以“神”的名誉进行的残忍杀戮和迫害。看到白衣人被捆绑在树上被砸开口求饶的惨状,我血气上涌出离愤怒。白衣教还能沉默吗?他们能,白衣人的惨死使他们更加团结,没有人动摇退缩。白衣人的惨死使丽芙泰勒“不再害怕”,义无反顾真正彻底加入白衣教。白衣人的惨死使男主妻子更加坚定,她面对神父用劲吹响了口哨。白衣教自称赎罪存世者,对他们用穿白衣、抽烟、刷白漆来表达信仰,我一直不以为然的认为他们不信基督,但在“沉默”的某种意义上或许他们才是真信,那是脱离现实宗教形式的另一种可能形式的信仰选择,白衣人惨死让我更加尊重和崇敬他们这种敢于捍卫自己信仰而唤醒社会的“邪教”精神(这可不是盲知盲从迷信反人类社会的邪教精神)。
尼尔——白衣教母
白衣教母(美剧老配角演技真好)与男主妻子在餐馆换装讲话吃早餐的戏真精彩,男主妻子经受住了诱惑考验。可白衣教母不知道的是经受住了讲话吃早餐考验的惨死白衣人却在死亡面前说话求饶,她低估了人性弱点,白衣教不容人基本的欲望和感情,这样的教真是太高级,太难修,白衣教母哭了,她也有感情,“尼尔”就是她的心痛,她也理解所有白衣人的感情,可在教徒面前她不能心软,不舍身忘我,那能完成提醒世人直面痛苦,不要忘记,认清消失的赎罪传道,她进行的是信仰之战,没有商量,不可调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圣多马——神父
闻讯白衣人惨死,嫌疑人神父请求男主为白衣人做死后祷告,他用基督的宽恕精神身体力行地去感召这群迷失的羔羊。神父对白衣教徒充满怜悯,受过打击后的他重整旗鼓,对力挽坍塌的现世信仰充满信心跃跃欲试,他忙前跑后只为白衣教徒能“重回生活”。在去找白衣人尸体的路上,他对男主讲了圣多马的故事(见《多马福音》13),解释耶意说“保持沉默比说出真相要容易”,可圣多马对比喻耶稣保持了沉默,耶稣认为只有圣多马得道,圣多马保持的是信仰上帝的沉默,意思是你们一心只想要知道正确答案那才是作死的节奏(“怀疑如火必烧汝”),这里好像被神父搞反了,我的理解应该是“说出真相比保持沉默要容易”。白衣教徒早就深韵此道,白衣教母不是说“怀疑如火吞噬一切”吗? 亲,你能告诉我白衣教母和神父谁更得道?保持沉默和说出真相哪个更容易?
神一样的存在——杀狗男
反复看了剧中杀狗男出现的情景,都是很突兀的出现,看到现在他在公众场合露面我仍不能肯定他的真实性。白衣教找人时他斜冲出来开枪打狗也太违和了,之后又是男主醒来的镜头。被警察问话是远景看不清脸,他说他要赶着去上舞蹈课?(男主到学校看女儿出来给了个几个跳舞的女孩的镜头),委员听证会后又给了杀狗男一个阳光遮脸的镜头。应该是我想太多了,在剧中不管神秘的杀狗男是不是真实存在,他都是男主内心矛盾与冲突的反映,他应该是理解男主精神情绪的钥匙。
白衬衫与报警器——男主
男主的白衬衫不见了,洗衣店不承认,男主第二次遇到枪女(第四集两人第一次在学校相遇的对话也很精彩)枪女说“他们想让你放弃”喻示很多事解释不了,你别信邪啊,“有时找不到的东西不找就自己冒出来了”,后来男主夜间借酒发疯真叫洗衣店老板找到了白衬衫。但设置好不会响,没设置却乱响的见鬼报警器真是女儿搞得?白衬衫与报警器和男主找饼一样表达了消失发生后男主对自己存在的不确定,为了存在意义又不得不努力寻找某种确信的现实结果来支撑生活,他是真正迷失的人。代表政府的联调局酒精烟草枪支炸药和邪教管理处忙着清理全国各种邪教,主管对男主说“如你们需要,说一声我们调特警来把他们全部清掉”,回忆、思念、感情、欲望、人性、良知、道德、价值、意义、希望、信仰自由,这些政府机器能全部清掉吗?男主犹豫了。疑神疑鬼的男主现在能确定的就是妻子再也回不来了,他哭了。
最后,烟酒枪炸邪管理处冒名认领并迅速“处理”了白衣人的尸体,没有家人的白衣人被送进火化炉彻底消失了,永远沉默的她冥冥中向我们说出了什么。
2 ) 忘记还是记住?(第四集观后感,有剧透)
“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天使(路2:10-12)
消失就消失了呗,过了3年,还有什么好讲的,该咋咋的,还要怎么样。大部分人就应该这么想,这样生活才能继续,人才能该咋咋的。这不,大家都忙着过圣诞了,搞个节日舞会,放松一下。我们能吃饱喝足看剧的人觉的挺无聊的故事,可被剧中这群留守者讲的津津有味。真能放的下?“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没亲人的节怎么过?这用忘却的纪念来填补内心空洞的坎怎么过?
圣婴
开篇,工厂的玩具婴儿被老妇人(小心翼翼的换了衣服真的就像对一个圣婴)买来虔信的放到了街头一个精致温馨的耶诞布景中。夜晚镜头拉远,玩具婴儿瞬间融入情景变为圣婴。之后第一个镜头白天白衣党在旁边(圣婴在),第二个镜头夜晚狗在旁边(圣婴在),第三个镜头白天“圣诞老人”走过(圣婴在),第四个镜头夜晚镜头推进(圣婴消失),在轻松的音乐下,短短4个镜头,就渲染了节日气氛,制造了悬念,烘托了本集真正的主角“圣婴”。
男主正在做白衣党干事的节日舞会维稳工作,却被“圣婴”去哪了所纠结(“不能找个新的就没事了,那个是神圣的”)。开始对于圣婴消失他不以为然(“你觉得跟我有关系吗”),在车里骂了一句耶稣后,由于对主不敬车子失灵,吓得他赶紧去找圣婴。可以看得出他多少还有对神圣的迷信。谁干的?第一反映当然是反基督的女儿。
反基督
第一集的吸毒和乱交的颓废青年们又出来肆无忌惮的亵渎神婴,以男主女儿为代表大搞破除迷信活动,可男主女儿最后点燃的箭却没射出,冥冥中她是对无聊的无力,抑或是还有一丝对神圣的敬畏。
白衣沉默会
很多剧迷十分讨厌白衣沉默会,这波鸟人像幽灵一样,整天神经兮兮要干什么呀?从这几集对他们观察看,分析一下他们各种行为特征,穿白衣说明他们就是空白,不能有杂想杂念,抽烟说明不在乎世人看法和身体健康只讲精神,像影子般非暴力幽人说明要引人注意。白衣沉默会的存在就是要证明信仰的虚无,表达对人性自我欺骗的蔑视,他们是彻头彻尾的传达着“无”,他们不信基督(基督不能给他们答案),他们不是无神论(无神论也是信仰),他们真正信的只有“消失”本身,他们要干的只有一件事时刻提醒让人牢记或忘记,他们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面对痛苦想忘记想失忆的背面不能忘记。留守者只有融入他们才能最终找到归宿面对消失(忘记),真的只有这一条出路? 白衣沉默会在节日舞会行动了,他们拿去了所有消失者家庭的照片,他们要让天天看着视如无睹的照片的留守者面对消失者,要么彻底忘记,要么永远记住。
记号
男主儿子(非亲生)与亚裔圣女被露屌男突袭,露屌男说梦到亚裔圣女和白衣人,白衣人都死了。男主儿子因为亚裔圣女怀孕,再次对黑人先知深深怀疑,就在这时白衣沉默会给了他一张传单,打开一看一片空白,男主儿子被自己的傻逼盲信弄的哭笑不得,一切皆荒谬,黑人先知你他妈的搞大圣女肚子,你能解释清这一切是为什么?接了黑人先知电话却传来假死人公司的广告“请联系深爱之人”。男主儿子最终还是相信了黑人先知,装成靶心标记徒接走圣女,(后来露屌男和圣女的梦印证了,翻了的卡车上掉出的“深爱之人”公司制作的用来埋葬代替消失者的假死人堆满了一地),亚裔圣女大显神威。
不要忘记我
男主妻子和丽芙泰勒跑回家,男主以为会心转意的妻子原来是来签字离婚的,居然还叫上丽芙泰勒在一边念着一封客客气气的表扬信。苦苦等到的是这个结果,不由的怒火中烧,男主不能理解妻子怎么能这样狠心做到这个地步连句话都不说,(男主妻子说“我崩溃了,我试过,但只能这样”,崩溃当然不是为男主出轨闹的,究竟是什么让她崩溃?是什么让她连女儿的礼物都扔掉?行动结束后,男主妻子爬到地上用尽全力去拾取扔到下水道里的打火机。抛开一切的她还是不能忘记女儿的“不要忘记我”。
男主回去放圣婴,可悲催的神父早有准备,把另一个圣婴放好了,看着自己白白找来的圣婴没给自己带来什么好运,就是一个艾弗达牌玩具娃娃,他直接丢出了车外。路边的玩具娃娃好像活了,好可爱。
3 ) 第一集细节深度整合分析!(严重剧透,欢迎讨论)
以下评论是我在看完5集之后重新细看第一集后写下,我的观后感将分为4部分:
一、基本信息科普
二、有深意的细节(请大家尤其注意该部分!)
三、剧中重要语句
四、我的想法与评价
一、基本信息科普
1、白衣人组织
以下均为剧中所给信息的整合。
①组织名称:Guilty Remnant(有罪的/内疚的 遗留者)
②组织成立时间:1年前(即消失时间发生2年后,警长原话)
③组织目前人数:在Mapletown大约50人
④组织在该地区的领导:白衣教母(我猜测可能组织背后会有更大的BOSS)
⑤组织是否在其他地区存在:待定
⑥组织信仰:待定(本剧的一个Key Question)但卫生间白板上的文字(WE ARE LIVING REMINDERS)有深意。
⑦组织特点:沉默,抽烟,非暴力抵抗(Non Violence)。
为何沉默:待解。但第一集中Tom与议员在车上时收音机里的人说了维根斯坦的一句话:Whereof one cannot speak,thereof one must remain silent.(凡不能言语处,当付诸默然。)这是否是白衣人沉默的原因?
为何抽烟:白衣人吃饭的房间里墙上挂着一块白板,上面写着:We smoke to proclaim our faith.(我们抽烟是为了表明我们的信仰) 那么为什么非得是抽烟而不是其他形式?我有一个想法。大家记得Heroes Day他们举的标语是什么?“STOP WASTING YOUR BREATH”吸烟与breath是否有联系?“STOP WASTING YOUR BREATH”字幕翻译为“不要再浪费唇舌”,是否能有更多解读?
为何非暴力抵抗:待解。
⑧组织中白衣人每天作息(白板上所写):
5am fisrt wakeup 起床
6-8am sustenance 吃饭
8am-8pm watching and committee tasks
Committee Tasks:类似会议,第一集中有出现。大家聚在一起翻看有潜力加入组织的目标信息。(如Laurie和第五集被打死的女人翻看目标Meg的信息)
Watching Tasks:盯梢自己的目标。有一个细节,这些白衣人的Watching Tasks都是两同性别的人一组,目标同样同性别。第一集中出现了三对白衣人,分别是:Laurie和同伴盯Meg,曲棍球场两女白衣人(我推测是盯警长女儿Jill),酒馆门口两男白衣人(我推测是盯警长Kevin)。所以Jill和Kevin可能都是目标!!!(随剧情发展他们会不会加入?)
8pm-9pm sustenance 吃饭
⑨Mapletown居民对组织印象:绝大部分不好,抵触。
以上即为组织基本信息。
对于白衣组织,我有以下几点疑问:
①组织叫做Guilty Remnant。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认为自己是guilty的?如何guilty?
②组织到底信仰什么?为何抽烟沉默非暴力抵抗?
③卫生间白板上写着WE ARE LIVING REMINDERS,他们想Remind人们什么?
④组织的起源是什么?背后的力量是什么?哪来的资金买房子买教堂?幕后是否有大BOSS?
⑤组织是否跟黑人救世主Wayne有关?(这是我的猜测,详见“四、我的想法与评价”部分。)
2、Rapture(被提)
基督教术语。我对基督教了解不深所以并未听说过这个词。Wikipedia后贴给大家。
“被提是指在一些比较保守的新教基督徒(包括基要派、福音派、五旬节派、浸信会和许多独立团体)的末世论中,活着的基督徒将要同时被送到天上与基督同在,并且凡体将升华为不朽的身体。被提将会在何时发生,是接受这一概念的教派及个人经常争论的主题。一个流行的解释是,被提将会发生在大灾难(耶稣再临之前为期7年的时期)前夕。另一种解释认为被提将会发生在大灾难中途,此后基督到地上建立他的王国,统治世界1000年。”
牧师Matt在Heroes Day一直强调消失不是被提,因为很多消失的人都做了很不好的事。所以被提的人都必须是所谓“好人”?求助宗教大神。
还有一个疑问,不管是真的还是冒充,黑人救世主Wayne是不是就是这种被提论中的基督?
3、剧中人物
我觉得要想理解这部剧一定要理解人物所处状态、为何处于这种状态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这里大家先自行回想我先略过。(实在抱歉!!!)
一、基本信息科普 完
二、有深意的细节(!!!)
请大家尤其注意这一部分。很多细节让我冥冥感到或许这就是一部神剧。。。
1、第4集末尾Tommy给Chritine头上画的神秘记号其实第一集就出现了!!!
出现时间为49分50秒左右。在Heroes Day,警长Kevin发现四个头上有该记号的人,两男两女。警长Kevin过去从某男手里拿到似乎一张纸,同时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然后又说“Be done with it.(算了)”Kevin离去。离去过程另一个女人(头上无标记)有深意地看着Kevin!(我感觉这个女人也可能有含义。。。)
2、粉色头发小丑!!!
我隐隐记得在后面哪一集中(具体我忘了抱歉)在电梯里有一个粉红色头发的小丑,第一集中同样已出现。依然Heroes Day,女市长发现。
3、黑衣人!!!
警长女儿Jill从Dorfman家的Party出来时向街对面望去,对面房子门口坐着两个一身黑衣只露出眼睛的黑衣人。。非常诡异。。。有何深意?!!!
4、警长妻子Laurie。
她的回忆。第一集开始不久,Laurie起床,抽烟,然脑海中闪现一群女孩儿打架的回忆。
5、警长儿子Tommy。
背上有三道明显伤痕;在大学看到有两人跳楼;在看《局外人》。
伤痕是在剧的末尾Tommy脱衣服时看到,非常明显。学校同学跳楼回忆是在车上与议员谈论时回闪。Tommy这个角色其实有很多谜。为什么出走?为什么为黑人救世主Wayne干活?为什么不接受Wayne的拯救?身上伤疤从何而来?等等。
6、警长Kevin(男主细节多!)
两次出现的鹿(第一次静止第二次会动)
打碎相片
看到电视中宗教与科学争论不休后叹气(说明他有很深的信仰危机)
他的梦(深夜开车,收音机频率突然中断,撞死鹿)
似乎没有响的闹钟(Heroes Day他起晚了,有深意地看着闹钟,怀疑闹钟没响)
狼藉的厨房(谁干的?他第二次遇到鹿时问鹿是不是它干的。)
在酒吧回忆三年前人突然消失时他正在和外遇做爱(但他撒谎说自己在清理排水沟。外遇是谁?现在在哪儿?有没有可能正在做爱然后那个女人消失了。。。)
从酒吧出来后看到的白衣人(推测警长应该是这两个白衣人的目标)
第二次见到鹿时他问杀狗人Am I awake?
关于鹿和疯狗:幻觉还是真实存在?
我认为疯狗真实存在,鹿待解。疯狗真实存在的有力证据有杀狗人和男生埋葬狗时说的疯狗的传言,所以应该不是警长的幻觉。
7、警长女儿Jill
课堂上当大家为离去人祈祷时与男生的小动作。男生用手比划开枪,Jill则是比划吊死。(包括后面的烧圣婴行动,都让我觉得这群年轻人也是本剧探讨信仰时的一个重点。他们应该是反对基督教(宗教)的。)
曲棍球场的白衣人(应该是将Jill当作目标)
Party后看到的黑衣人
Party上玩Choke时眼角滑下的泪水(这部戏的情感表达是绝对的亮点。)
卧室门上的贴画,上面写着"Murder by death"
8、墙上人物画像。
剧的开头一个粉刷匠在墙上粉刷一幅黑白亚裔女性人物画像。(我觉得该处有点奇怪,会有人这样纪念自己的家人?还是我过度解读?)
9、婴儿鞋。
Jill从Party出来时两个开车男生说捡到一只婴儿鞋。(这个好奇怪大半夜捡到婴儿鞋还是一只。。。)再加上后面Jill看到的黑衣人,这段很诡异。
10、雕像
Heroes Day揭幕的雕像叙述的是什么故事?请宗教大神解答!
11、裸体奔跑的警长父亲。
12、牧师Matt说警长Kevin和其父亲都Off the hook. 这是什么意思?
请大家快来对以上细节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此多的坑编剧要是能一一填完绝对神剧无疑!!!
二、有深意的细节 完
三、剧中重点语句
1、"Whereof one cannot speak,thereof one must remain silent."(凡不能言语处,当付诸默然。)——维根斯坦。
本句话出现于Tommy与议员所坐车上的收音机中。我认为这句话有可能是GR沉默的原因,也是我认为GR与黑人救世主有关的一个论据。
2、"We are living reminders." "We smoke to proclaim our faith."
GR所住房间中洗手间与客厅白板上的文字。
3、警长女儿Jill与两男生埋葬狗时的对话。
男:"Unless Dudley here is one of the ones that went nuts on the 14th.I heard there's a whole pack of them that lives out in the woods behind the hospital."
Jill:"That's urban-legend bullshit.I mean,I know loads of people with dogs,and none of them ran away."
男:"No,no,no.Not all of them did,just the ones that witnessed it,you know,who were actually there when someone went...Pool!Dogs are just animals,man.They're not like us ,trying to reason it all out,make sense of shit that makes no sense.They see something like that,and they just snap.All bets are off right there.No more chasing sticks,no more licking your own balls.They just go primal,man.Sanme thing's gonna happen to us.It's just taking longer."
男:"Goodbye,Dadly.Hope it's easier now."
Jill:"We're sorry you got stuck with us."
大致是说只有看到人消失的狗疯了。狗只是动物,不会像人那样去寻找原因。它们看到这种事直接发疯,回归原始状态。人最终也会变成这样,只是时间问题。
4、黑人救世主Wayne对Tommy说的话。
"(I've)Been having this dream,Tom.It's the same one,over and over.It's about my son."We're gone,Daddy."He says to me."And all the people who stayed,they're pretending like it never happened.They're asleep.But they need to wake up now."So I ask him why.Why now?And he says:"Therefore,watch and remember that by the space of 3 years,I seize not to warn them,night and day,with tears."The grace period's over, Tom.Time to go to work."
翻译详见字幕。
然后请各位讨论一下“Therefore,watch and remember that by the space of 3 years,I seize not to warn them,night and day,with tears.”是什么意思?
三、剧中重点语句 完
四、我的想法与评价
1、这部剧在讲什么?
2%的人消失只是一个前提,本剧主要探讨的是信仰。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本剧剧名为《The Leftovers》,而不是《Where Are the Gone》或《Searching For The Missing》,所以我们不能纠结于“消失的人到底怎么消失的?他们去哪儿了?”这样的问题,本剧的重点应该不在这里,它探讨的是剩下的人。但是,2%的人消失确实是一个深深坑,不知道编剧会不会填,如何填。
那么既然讨论的是剩下的人,要讨论剩下的人的什么?
请试想,如果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一天2%的人突然消失了,你会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我会有如下状态。
有悲伤。因为亲人好友的消失。
更有恐惧。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去哪儿了?谁干的?我会不会也有一天就冷不丁地消失了?
但最最深刻的感受,应该是信仰危机。而且这是几乎会发生在所有人身上的。
相信科学的人开始不知所措:有人奋力去解释寻找答案,有人开始深深质疑,有人开始得过且过。(如剧中电视上的争论。)
相信宗教的人也丝毫不轻松。如牧师Matt,如去教堂的人越来越少。(说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宗教)。就基督教而言,正如Matt所说,这并不是被提。那是什么?
处于中间地带的人,也好受不到哪儿去吧。
叛逆的年轻人开始疯狂行动,或许是发泄,或许只是因为活得太痛苦来找点乐子让自己好过。Jill眼角滑落的泪水,Tommy泳池中的吼叫,埋葬狗时那个男生对狗讲的“Hope it's easier now.”。这些都说明消失这件事对几乎每个人来讲都是——引用剧里Meg的话——Overwhelming。
但是,人不是狗,不是动物。狗看到人的消失就疯了,一切对其都没了意义,它们再也不去在乎chasing sticks或licking balls,它们变成了最原始的状态(primal)。(剧中原话)
但是,人即便是高级动物,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动物。所以那个男生说,人像疯狗一样变回原始状态(没有信仰),只是时间问题。
因而在这样的状态或矛盾中,几乎人人都生活得痛苦难过。暴乱常常发生(剧中电视上所播),白衣人组织或类似组织也因此出现(虽然目前不知道他们到底信仰什么),黑人救世主Wayne(不管是真的还是冒充)也降临人间。
我认为有一类艺术就是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中的问题,并引起人们的思考。夸张夸大,能让人更好地意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虽然我一直在思考夸大是否会改变问题的本质)。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拉斯冯提尔。我只看过他的《忧郁症》和《女性瘾者》,尤其是《女性瘾者》,尺度非常大,但是我认为这两部电影的内核不是或不仅仅是视觉冲击或者猎奇或者装逼,而是对社会中边缘人的深深同情。他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冲击的影像,其真正目的其实是来描绘边缘人内心的痛苦。我有一个好朋友说,他是真正的人文关怀者。
回到这部剧,同样,主创团队用了2%的人消失这一夸大,来探讨我们的信仰问题。(这里不仅是宗教,科学等等都是范围之内。)
为什么要夸大?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信仰,要不然已经被习以为常,要不然就直接被抛到脑后。真正来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并不多。
而这部剧就在探讨,或者希望人们去思考,信仰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人能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人是否能活下去?是否能很好地活下去?信仰被动摇了人会怎么办?同时,这也多多少少会引发我们对于信仰这个问题的反思。因此,我觉得这样一部剧在HBO放映是令人敬佩的。直白的说教和有趣的剧集,我更愿意选择后者来反思一些深刻的问题。这或许,就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让我们跟着主创和编剧,看看他们会给我们什么答案。也或许......没有答案。
2、GR与黑人救世主Wayne是否有关?
这一点仅是我的直觉猜测和一点不明显的论据,直觉占大部分.....给大家写一下论据来讨论!
论据1:维根斯坦那句话是在去Wayne那儿路上说的,但那句关于沉默的话分明就是暗示GR。所以这是否暗示两者之间有关?
论据2:Wayne对Tommy说,他做梦梦到他的儿子们对他说,他们消失后人们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asleep了。GR可没有。
论据3:编剧不是常常把看似无关的人最后联系在一起。。。(请忽略这一条)
反面论据1:头上记号难道是救世主组织的标志?如果是,那么很可能Wayne与GR无关。
我只是突发奇想有这个猜测,分享给大家。大家看看还有没有论据或反面论据。
3、我对该剧的评价
粗看完5集,细看完第一集,预感很有可能是一部神剧。
原因1:主题
前面已经叙述过,不再重复。
原因2:无敌细节
重看第一集发现了那么多细节(我在第二部分列出),为之一振!如果编剧能一一解释写下应笔,那真是相当牛逼!
原因3:情感表达。
Jill玩Choke时眼角的泪水,警长看到电视上科学宗教争论不休后的叹息,剧尾Tommy在泳池中的呐喊,细腻的情感表达绝对为本剧加分!(印象中后面几集也有类似镜头)
四、我的想法与疑问 完
注
①我会接着细刷后面几集并且有可能再写观后感(你们猜第一集我连刷带写观后感花了多久。。。伤不起!!!)所以无法保证会有下一篇观后感出现(我尽力。。。)
②鉴于我只细刷了第一集,之后我有可能会推翻自己的某些结论。
③感谢王里正文、杂拌儿、亵渎电影,他们的评论分析给我很多启示。
④感谢各位坚持读完本文!!!快来讨论!!!
以上
4 ) 疯狂还是清醒?(第七集观后感,有剧透)
“看哪,我又做了一梦,梦见太阳、月亮,与十一个星向我下拜。”——约瑟(创37:9)
《守》剧的棋局到了中盘绞杀阶段。这剧现在不但绞杀我们的耐性,还在绞杀我们的神经,假如这剧你越看越糊涂,越看离答案越远,越看越不知道剧中人是疯狂还是清醒,那么你要赶快弃剧,否则神逼叨叨中毒轻者就会痛骂编导SB,重者就会为质疑自己的智商捉急,无药可解。看剧前请剧迷先掐掐大腿,确定一下自己在看这剧时是醒着的吗?
梦——男主
找不到父亲男主很拙急,半夜回家,坐在椅子半梦半醒之间的他听见动静,拿“电人器”出门(手没伤),看见杀狗男(“电人器”没在,手没伤),回头又看见了自己的儿子闪现,泪流满面的他拿过杀狗男的枪(切了一个镜头在房间里的他还没出门),射邮箱(里面有狗的动静),不想开枪,转头看见皮卡里的尸体(白衣人妻子),走向邮箱开邮箱,狗跳出来,惊醒,睡在床下手受伤。这短梦可以说本集的中轴神经(邮箱)。联系第一次树林里杀狗男杀白衣人,再一次说明了杀狗男杀狗与白衣人的联系,铺垫了白衣人妻子必死的悲剧(推测)。这里我理解为杀狗男就是男主的另一面相,前面我也分析过杀狗就是消灭疯狂,确立稳定的理性(维护消失以前“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理性信念),但这次他没有杀狗,为什么下不了手,还是男主心太软(信念不坚定),其实他不过是左右摇摆不知道不确信自己是否发疯(压力大)的普通人。为了缓解精神上痛失父亲的压力,他来到枪女家,两人用性得到了一丝慰籍,可刚回到家里,挥之不去的父亲和疯狗又把他拉回到质疑清醒的疯狂世界中。
《国家地理》——男主父亲
男主父亲跑出来是为了男主找到了一本1972年5月的国家地理杂志,拯救世界精神的答案在一本老旧杂志上?(神设定),他能听到的“他们”已经给他提供了答案的线索,他和神父联系上了,两人一起找到了杂志。男主认为父亲神志不清,父亲却认为男主药吃多了,男主有特殊使命(你是参与者),不能象普通人一样把清醒当作疯狂,他要男主保持“清醒”,男主能做到吗?男主抓到父亲后,神父对不相信父亲的男主说了父亲雅各对儿子约瑟说得话:不要与兄弟一起分享你的梦(真相),他们会谋害你。男主父亲真的知道真相?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的他能在《国家地理》上找到答案?又或男主父亲也只不过是“神”的另一个玩笑?谁能查到1972年5月的《国家地理》,请告诉我这只不过是编导的一个玩笑。
ONE?——男主儿子
男主儿子最终没有相信不露面只要钱的黑人先知,他的怀疑让他发现了一个不能被发现的秘密,黑人先知的一切的关键(亚裔女孩怀孕)不止一个,他动摇了黑人先知的引导(他没有接受黑人先知的拥抱),这是骗局,黑人先知讥讽他是否上了亚裔女孩,感觉受骗充满愤怒和痛苦的他看到了亚裔女孩生下了一个新生命,这个新生儿有魔力吗,黑人先知能消除人痛苦的拥抱是真的吗?黑人先知越来越衰弱,他的神力(消除痛苦)是否要靠新的生命来维系(桥梁)?我只能和男主儿子一样提出一连串质疑的的问题,没有答案。
黑暗——男主女儿
男主女儿自己把自己关进破冰箱里,差点窒息而死,清醒的观众大骂SB,她真傻吗?她的傻可不是硬伤,她就像追逐疯狂亮光的飞蛾,当然会犯“傻”。消失日有人在破冰箱里消失了,消失后不止一个人进去体验,为什么,后来者不断来体验这消失前的感受,是为了拥抱着无尽黑暗,这是疯狂还是清醒?在黑暗中的最后一刻,在刺眼的阳光下她见到了逃跑的诡异爷爷。
SO?——男主前妻
枪女成了白衣教新的争取对象,丽芙泰勒负责枪女,枪女不为所动(她的痛苦已被黑人先知吸走),极度厌恶白衣人(偷了照片我就会不说话,就会抽烟,他们就这样招人?)。丽芙泰勒发现男主与枪女滚床单报告了男主前妻,男主前妻也不为所动,那又怎么样?丽芙泰勒、男主的行动和精神其实都很容易被周围环境左右,而男主前妻、和枪女又属于一旦认定永不回头的人(都有个人坚定的信念),男主前妻、枪女就像两块信念磁铁放置两边,中间就是丽芙泰勒和男主这样的人,哪边磁力大他们就会被吸向哪边。
灵魂之战已全面爆发,神父为首的基督徒到处贴被砸死白衣人的招贴“救救他们”,白衣教母为首的白衣会到处撕去被砸死白衣人的招贴,并在招贴写上“不要”开始反击,双方的“神”都要竭尽全力争取这些不知自己是疯狂还是清醒的遗世者,这混乱的尘世谁还在守望?
5 ) 换个思路:这些年我们遇到的傻逼其实都是我们自己
咱承认咱标题党了!看逼格有点高的美剧,还是装傻逼更安全,别人装逼我装傻逼,哈哈哈,不服你咬我啊!!!
朋友推荐来看这个美剧,又有着HBO的大名鼎鼎,看简介也是咱喜欢的题材--逼格够高,于是开始看了,然后我傻了,这都是啥!看不懂啊!!!看简介又是Lost又是宗教色彩,片头还是升天了!!!看了几集都有了弃剧的打算,怎奈男主的颜和肉体太美好!!!又有Max Richter的神级配乐!Bilibili.tv的小伙伴们又提供了各种机智的弹幕,让沉闷苦逼的剧情大大缓解!!!(男主某一集洗完澡的时候我也机智得补充了弹幕:已撸!已舔屏!)傻大妞Rachel!傻人有傻福!Brad Pitt算啥!!!那么老了!!!咱们的警察多么诱惑啊!!!
好了,咱消停一下,不装疯卖傻了,说好的换个思路呢?!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呃,思路是这样的,看了几集后,还在想为啥消失了类,消失的人有啥共同的特征么,然后推荐这个剧的朋友说他看了这个的小说,不会说为啥消失了。啥?!!!裤子都脱了你给我说你不讲为啥消失了!!!你耍我呢吧!!!那咱换个思路看吧,不把他当悬疑剧了,不把他当Lost了,就当成看男主的花痴剧吧。不过剧情兜兜转转也确实不讲为啥消失了,重点讲留下的人怎么继续生活。等等,这还不是我说的思路。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好吧,我又脑洞大开了,经历了天朝的语文教育的洗礼,咱知道了海燕象征了。。。乌云大海象征了。。。闪电象征了。。。既然这剧可能不是悬疑剧了,那咱就再脑洞大开一下总结下中心思想,想想都象征了啥。
既然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就端上咱的哈姆雷特!抛砖引玉。
好了,终于来重点了,脑洞大的思路是:
这是一部在经历了挫折后,剖析自我心理的剧。
其实就是说经历了创伤后每个人内心里的拧巴。
不同的人物是每个人心里的不同自我和意识潜意识的外化,不同的事件指代了某一类有共同特征的经历。
也可以理解成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创伤后不同自我的极端表现,或者理解成整个社会集体意识在不同的群体和个体中的表现。
下面就是海燕象征了XXX。。。
2%突然失踪:是被上帝召唤走了?还是如b站的机智小伙伴所说被外星人抓走做罐头去了?2%的突然失踪既然据说编剧不会继续展开这个问题,那就当它是个噱头,大家都爱悬疑哈,有了疑惑才有好奇继续看下去。这一事件可以泛指各种departure的事件,各种我们无法解释无法改变的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件。比如:亲人的逝去,婚姻的破裂,恋人的分离,病痛的折磨(或者House大叔的drug addiction,身心的折磨!),理想自我的消失(本来是个勤奋的好孩子,结果变成了游戏狂魔,撸管屌丝!或者本来是个善良清纯的美女,结果为了买iPhone6去找起了干爹。。。)等等,这些大家都似曾相识的经历。。。
Guilty Remnant:别名--白衣神教,豆瓣史上最沉默小组,禁言不禁烟小组,我们就是要得肺癌小组。直译过来是剩余的有罪者。小组特点,穿白衣,不说话,抽烟,各种找事儿。这个神教象征了重大创伤事件后我们潜意识里无法忘记和无法接受的部分,象征了我们的内疚和觉得自己有罪。第一集里,警察老婆在神教聚集点里刷牙的时候,墙上写着“WE ARE LIVING REMINDERS”,在三年纪念集会上,他们举的牌子是“STOP WASTING YOUR BREATH!”,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远离了正常的生活,不说话,或抽烟或喝酒,闷闷不乐,不想忘记,觉得活着就是浪费空气,没有意义。嗯,潜意识里的那部分愧疚对创伤无法释怀的部分支配了这样的举动。以下摘自百度百科: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我们是无法觉察潜意识的,但它影响意识体验的方式却是最基本的——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看待我们生活中日常活动的意义,我们所做出的关乎生死的快速判断和决定能力,以及我们本能体验中所采取的行动。
Patti:Patti以前有心理疾病,要看心理医生(警察的老婆),这里象征潜意识的内疚部分,以为自己知道真相,并且有很强的自我毁灭倾向。在Patti自杀前她对警察说:你懂的。警察叔叔很痛苦,觉得是发生departure的时候他的背叛和他想离开家庭,所以导致了亲人后来的不断离开,这是否似曾相识?父母离异后的小孩常会觉得肯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爸爸或妈妈才会离开,然后在潜意识里不断自责,并且觉得如果自己消失了或不存在,爸爸和妈妈就不会离婚了,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处理好会影响成人后的人格,不信任亲密关系或自我毁灭倾向。Patti就是潜意识里内疚的代表,如果没有处理好创伤,她们就会用“I remember”的苦情戏码来让我们自我伤害,时刻提醒创伤的存在。第五集里被石头砸死的Gladys也是有这种自我毁灭的倾向,和Patti自导自演了那样的悲剧。
警察:警察维持社会秩序,这里象征了我们心里的维持秩序的机制,遵守规则,适应社会,防止disorder。可是我们的防御机制也有自身失控的情况,就像剧里的警察的精神分裂,有的时候维持和平(GR和人群冲突的时候),有的时候去杀狗,绑架了Patti等。有的时候我们失控了,就是我们心里的警察去泡妞了或者他自己疯了!警察的精神分裂也可以说一部分象征了我们自身维持秩序的机制,理智得遵守规则,让心底捣乱的念头或想法平息下去,还有一部分是愤怒,对自身的欲念或想法的愤怒,可能会做出暴力的举动。
牧师:牧师是这剧里我觉得最可爱的角色,牧师象征了我们心里的理智和良心的部分。他去不断的宣传消失的人里的一些恶行,让大家相信留下的人并不是罪人。第五集中,牧师和警察在等绿灯的时候,牧师讲了在Jesus对Thomas说的三句箴言后,别人问Thomas Jesus对他说了什么,And Thomas responded:“If I tell you what he spoke to me,you will pick up rocks and stone me,and fire will come from the rocks and devour you.” 警察问这啥意思,牧师说: It means it’s easier to stay silent than it is to speak truth. Killing these people is pointless, they don’t care because they're already dead. You know what i want is to bring them back to life.这里是指GR的人。在我们的意识里,我们理智和良心的部分也应该想牧师一样,不能因为容易就选择沉默,要把我们心底dead的部分bring back to life。第五集快结尾的时候牧师在白衣神教聚集区外面为Gladys祷告送行的时候,警察老婆冲出来吹口哨,就像我们的潜意识里有太多的根深蒂固,排斥理智,拒绝理智。。。
Wayne:Wayne是有“神力”可以带走痛苦的人,他坚信自己的儿子会是the one,可以拯救世界。Wayne象征着我们内心里的神,我们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痛苦的恐惧让我们创造了我们心里的神,“神啊,求求你了,带走我的痛苦吧”,不远万里不惜重金去烧高香,是不是似曾相识?有些时候我们求助于神灵的时候我们的痛苦真的减轻的,或许神灵真的存在并帮助了我们,或许是因为心理作用的暗示,据统计说有1/3左右的人可以受到安慰剂效应的影响。如果我们真的相信宗教和神的存在,把痛苦交给神,或许真的可以带走痛苦,比如我们相信他们去了天堂,比如我们相信此生的一切挫折皆为因果,是我们要经历的修行,我们相信世间的轮回。同时我们心里唤起的“神”给我我们梦想,这个梦想可以拯救我们于水火之中,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心里的“神”给我们埋下了很多梦想的种子,比如考上XX大学我就得救啦,比如如果和XXX在一起我的人生就会不一样了,再比如如果我考完XX证我就无敌了,或者我申请到那个学校我就焕然一新了,等等。有些时候我们发现原来我们亲自孕育的梦想原来有很多,原来并不是真的是我们的梦想是父母老师强加于我们的梦想,或者我们觉得这不是我们曾经渴望的梦想,然后我们把我们的梦想丢在加油站的厕所里然后头也不回的溜走了,承担着丢掉梦想的痛苦。有些人在神面前因为相信获救,有些人因为不再相信而继续受苦。
战争:我们对未知的恐惧和猜疑,当有不可抗拒的创伤发生后,我们的教育和经历通常不足够让我们有足够的心智来接受未知和不确定性,于是我们总希望找一个人来责怪,而很不幸这个人通常是我们自己。Nora怀疑在departure发生前她有那么一刻希望她的世界安静下来,所以她的家人都消失了,她会自责;警察也是自责。于是我们心底潜意识抓住创伤苦苦不放,责备自己,还要出来瞪我们,让我们remember,有的时候他们还来拉横幅放人偶,我们受不了他们的时候,我们被激怒后,我们开始了自我的战争。剧中的第一集和最后一集都有GR和正常人群的对抗,最后一集中到达高潮。看过一段类似于这样的话: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战胜自己,我们的一生中最大的战争是我们对自己的战争,旷日持久,“敌我双方”的战士,弹药,战术和战场都由我们自己提供,是对精力和时间最大的消耗。心理学给出的建议是:悦纳不完美的自己,然后才有改变的可能。
Nora:Nora象征了什么?surviver?继续生活下的勇气和希望?每一个从创伤中恢复过来的人?剧里比较喜欢这个大妞。她一直带着枪,找call girl来家里用枪打穿着防弹衣的她,对着在她家门口的GR喷水,在吧台上对着写书的那个黑人大喊:I lost everyone!I lost everything,you fucking fraud!you fucking liar!you’re not in pain!Because if u were in pain,you would know there is no moving on!然后Nora去见了Wayne,后来Nora露出了微笑。
希望:Nora见Wayne时,
Wayne:And you believe that you will always feel that pain. And if it start to slip away, you… you seek it out again, don’t you? You won’t let it kill you,but you won’t kill yourself. For whoever is joined with all of the living, there is hope. Surely, a live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 Hope. It’s your weakness. You want it gone because you don’t deserve it. Nora, you do deserve hope. … Do you want to feel this way?
Nora: No.
Wayne: Then let me take it from you.
Nora: Will I forget them?
Wayne:Never.
很多时候我们反而惧怕希望,对痛苦成瘾。
For whoever is joined with all of the living, there is hope. You do deserve hope.
其实就算不考虑这些象征,剧中对这些具体的角色的挣扎和转变,对创伤后如何继续生活也做了很多讨论。作为一个心理学的门外汉,写这些时肯定有很多错误和纰漏,抛砖引玉吧。
这剧是看得有点让人头大,还好最后的场景很阳光很温馨,那再来点温暖吧。
著名的奥地利精神学家,精神病学家Viktor Frankl,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收到残酷的对待。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与思考后,他明白了一件事:“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己— 不能被剥夺。“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 —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to choose one’s own way.
出自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朋友》
“人的生命是卑微短暂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充满荒谬,而人拥有的最大的特权是,我们处在爱恰恰可能之处。爱的可能,高于恶的现实。” -- 西蒙娜·薇依
6 ) 守望尘世是宗教题材电影吗?
有些朋友说这剧是反基督的,而且有基督教末日说里面的三年半以后“灾中被提”做印证。我觉得这一点有点过度解读了。这个剧是个神剧不假,但还是用宗教做背景讲人生态度的剧。特别是圣维恩是不是上帝的假说,包括凯文打死一只鹿以后上面写着“it‘s a girl”是不是暗示了Christine生的孩子就是救世主,这些说法都有些过分附会了。在原著中,明确说了维恩是神棍。剧里不这么说显然是为后面情节发展卖一些关子,但如果维恩真是上帝,这个剧的整个基调就和原著相反了。
我觉得它讲了几种人生态度。一种是白衣人的态度——很正常——出了这种超出人类理解范围的事情以后,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了,只有这件事最大。第二种是以诺拉为代表的态度,是一种逃避的态度,她希望人生还走在原来的轨道上——其实这根本不可能。Wayne不是上帝,我觉得是邪教,理由就是他为这些逃避服务。第三种是牧师马特的态度,认为这是一个考验。他没有逃避这件事,同时认为靠信仰能应付的了这件事。第四种态度是凯文的态度,他要用人类的理性对付这件事。这在他和帕蒂的对话中反应的很明显。他也是还要过原来的日子,但是积极的过原来的日子。
对这几种态度可以做个类比。比如我们是蚂蚁,突然被人弄死了好多。这件事完全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之外。但如果蚂蚁就此不过了,天天就是这一件事,显然是很愚蠢的。上面这些态度中,凯文和牧师的态度,就是既不回避这件事,又不把这件事当成天大的事,这种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凯文和他爸其实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们都分裂了,都听到了虚无的声音,都被关进了疯人院。不同的是,凯文没有妥协,所以最后醒来了。既然是神剧,我估计凯文这种分裂编剧不会填坑了。而且这一情节原著里也没有。
所以我觉得这个剧讲的是人生观。只是因为有了sudden departure,所以很鲜明而已。
老实说这是今年新剧里最闷的但是又不会选择弃剧的“奇葩”,每集看着就是先上天堂再下地狱的循环。有太多场景真是给人很震撼的感觉,还好HBO续订了。
人们一次次地看到神迹,又一次次得跌入绝望,理性和信仰的矛盾不断加深,邪教们在最后终于点燃了人们内心的压抑和愤怒,赞啊!
神隐指的是人物突然行方不明,主题与此剧相似。剧中人物暴躁苦丧整日愁眉不展,乃至极端之举频出,这种描绘虽然会惹人厌但是真实无比,甚至有些震撼人心。宗教意味很浓但也很淡,信仰外壳下讲述其实还是脆弱的人处在后灾难的情感困境里的无奈与苦楚。一部全靠感情推动的剧,喜不喜欢是看缘分的。
这个系列很有意思,一方面打造出一个末日混乱的世界来展示人性,另一方面却又小心翼翼不让观众拿现实世界去类比。简直是又假又空又精彩。
为什么都说不好看=。=。。。 这部剧静下心来看很不错啊 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的 演员也都把控的很好 神剧的感觉啊=。=。。
为了忘却而纪念的“沉默赎罪会”是剥离感性与理性绝妙的风景线,也因此所有《遗世者》都存在与自身相左的不定性人格。它试图从每个人的角度多切面平行解构《密阳》里有关人受难之后为什么被上帝无视的诘问。最终质疑化作一团火,信仰历经炼狱而生。因此走到底它成了每个人在面对结束时如何开始的问题。
反传统的美剧,能看出HBO试图尝试打破现有美剧的传统,相比传统美剧,节奏非常慢,剧情带有神秘和宗教色彩,看惯了一般意义上的美剧—节奏快,剧情跌宕起伏,挖坑无数—的同学,一定非常不适应。其实看这部剧像品茶,看似平淡,回味无穷。很多人说看了四集依然不明所以,可人家追求的早已经不是这个了
很爱这部文艺剧集,编剧一点点的挖坑,用了很多奇妙的创意,最后在所有人的伤口上狠狠的撒上一把盐。剧集在理性和信仰之间不断的实验,一次次的让角色们看到神迹,再一次次让他们跌进失望的深渊,最后我们又以为看到了神的奇异恩典。其实不是上帝不存在,是没有被提升天的人们憎恨上帝。★★★★
装神弄鬼的没劲。
天灾过后,有的人的信仰因此崩塌,有的人则不,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大观。以人们间情感作为剧集的联系纽带,自低出发点诠释高概念,如此细腻精致的作品也是不多见了。
看完这部剧之后,我觉得这些年我看过的80%以上的美剧都是垃圾。
4.5。科幻宗教神学片,用全球2%100的消人失这样一种科幻设定下,讲述一个现代人的信仰之战,它追溯的其实是人的历史、文明、生存等,在这样一种现代语境下,宗教、信仰、人的生存依然是岌岌可危的。尽管节奏慢、线索多且乱,但是宗教玄学片涤荡心灵的程度丝毫不减。
并不完美,胜在独特与精致。由一个颇具噱头的“遗世”为起点,在绝望与信仰之间,在遗忘与铭记之间,展开了一次把普通人推向情感极限再重建信仰的刻画,由始至终的悲悯情绪震彻人心。细心一点就能发现很多与《迷失》的相似之处,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叙事手法。PS:没看过FNL就别说彼得·博格是渣导!
#S1# 属于那种题材也许你并不太感兴趣,但细节和剧情的完成度很高的那种。
其实有点意思。看似和宗教有关的科幻,但其实用“后灾难”的叙事,描述了人类现实世界的精神困境。
the amount of 苦逼ness in this series is almost unbearable, everyone is so 苦逼,like my life isn't already 苦逼 enough.... 四集弃
今夏最爱的新剧,绝望的如此性感,男主角和逆天的配乐功不可没。
编剧松散,节奏缓慢,剧情缺乏基本趣味性和推动性,对普遍无信仰的国人而言,宗教主题也缺乏吸引力。看后惊觉原来是渣导彼得博格的大作,一集弃。
连男主角跑步时甩动的那话儿都显得那么深沉。
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的喜欢。//大概只有HBO会尝试这样的题材吧,不服不行。能不能铺展成six feet under那样的深刻人文神剧,还要看这玄乎的宗教哲学观如何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