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到了一个百分百的对方,在街头。要是对她说:你就是我那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她可能会说:可惜你不是。或者,她也说:你也是我命中注定的那位......然后各自分头离开。要么,也可能就此喝一杯,上个床。还要么......谁tm知道了又! 18岁的男孩遇到16岁的女孩,在街头。大家都相当惊讶对方就是命中注定的那位,然后说我们就此分开吧,看看缘分。14年以后,该忘记的都忘记了,不该忘记的也记不得了。又在街头,遇见。还是有致命的吸引力,相看许久。但是成长之后的他们,在此之前交往了几个75%或是80%的人。于是,介于此,他们未能说出那句在心底的“命中注定”,就当场相看后分离。 没有什么比之更好的结果。所谓结果都是枉然。
其实很多人也谈到了这部电影的意义大于本身。
因为印度的国情嘛,其实我本人一直有这种感觉,就是印度和我们的国家,其实是一样的反对同性。但是自从我看见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我了解的还是太少了,在2019年之前就已经把同性去罪化,随后这部电影就跟随脚步,而且是印度宝莱坞出品,这可是在全球都非常影响力的。印度之快绝非我们所思,贵国之慢也是匪夷所思了,明明在以前,百合的发展史可是高歌猛进,那时候不管那个平台都有同性标签,一夜之间,就全部消失了,我们经历的时代好像缺了一角。
我也被电影本身吸引(毕竟女主真的好漂亮),其实对人物的描写也很到位,是从喜欢女主的一个直男来切入,其实我看到前一个小时就忍不住了,一个小时了,还没有切入正题还没有说明女主的女朋友是谁,说真的,要不是我看了简介去看,我还以为就是一个富家男去追富家女的故事。还好我坚持到最后,(前摇太长,后面精彩)虽然女主和女朋友没什么激情戏,连个吻戏都没有,就有一个拥抱,但是完全不妨碍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我一直不想看印度的电影,因为我觉得印度电影很难拍出有深意的电影,差不多都是爽文的套路(不过我还是很喜欢阿米尔汗的电影),但是我真的不得不改变我的思想了,印度起步慢走得快,贵国起步快,现在还退步了。
he,快乐结局,就像是美国的爱的甘露,也是划时代的第一部公映女同性恋的电影,也是he结局,还行,就是需要这种结局,鼓舞更多人站起来,就像是影片中的一句话。
如果单单是我,我绝对不会忤逆父亲你,但是我做这些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更多像我这样的的人站起来,面对自己。
还有女主结尾的一句话。
谢谢你做的这一切,这样会鼓舞更多的想我这样的人站起来。
看到这里我哭了,没想到这一切会这么好,对于剖析的这部电影,其实已经不必要了,看过的人都知道,这部电影不仅仅完美在电影,而是完美在,她开创了一个国家的先河,越来越多优秀的影片出现,更有深意,更有深度,更好结局。
使世界的女同性恋者永远不隐藏自己,拥有美好结局,找到心之所属的女朋友。
能不能研发一种ai技术,具体的功能是把印度电影中的歌舞片段删掉再添加适当的文字补明情节。还有把印度人的脖子给我按住了,不然总是晃荡,看着不稳,总是担心头会突然掉下来。 但除去让我对印度片产生偏见的部分,影片本身还是很好的。电影里的故事本身就展示了这部影片上映后的情况,电影里上映了一部同性片,同时现实中也上映了一部同性片,那就是这影片本身。 我想,印度这种神奇的国度都能拍这种题材的电影,中国竟然不让拍,只能打打擦边球。可擦边球就是擦边球,给不了同性恋真正的尊重,尤其是在这个腐文化横行的现代,只是把同性恋当做一种消费,当做一种噱头,话题度和色情的来源,而从未俯下身子亲耳聆听到ta们的声音,ta们发自内心的痛苦。可以想象,当一位真正的同性恋者看到如今中国的同性文娱产品,ta会感到困惑,明明我的生活习惯,对另一半的要求不是这样的啊,可是市场选择了同性恋应该怎么生活,怎样选择配偶。至于真正的同性恋怎样活?对不起,我们并不关心,我们只关心我们能否从你们身上获取到什么。ta也可能会感到恶心,因为有可能一大群人正一边看着ta们一边在打飞机,并美名其曰:付费观看,合理合法。
同性恋如今能在国际上有这么多的关注度,主要原因还是人够多。真正的边缘人士从来不会获得他人的理解。比如,嗜屎癖。癖这个字,便表明了不一样,与大众不同。这样的人不会被其他人理解(我也理解不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人太少,行不成组织。可以想象,ta们也像中国的同性恋者一样,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毕竟一旦被发现,那就是身名俱灭,万劫不复啊。
除了嗜屎癖,还有各种癖好不会被世人理解,恋尸癖,恋老癖,恋童癖,恋病癖。有些会对社会产生实质上的不良影响吗?单纯的喜欢和尸体在一起,贱淫尸体,于是到殡仪馆工作,影响到其他人了吗?没有,只是会变为酒桌上显示自己博学多识的工具而已。福柯《疯癫与文明》里说怎样判断精神病?与大多数人不一致就是精神病。过去同性恋认为是精神病,现在平反了。可是边缘人不只是同性恋,ta们怎样生活,ta们会有怎样的未来?ta们能在某一天获得真正的尊重吗?谁知道呢
有欢笑,有感动,更重要的是——LOVE!
一部成功的电影,你还要什么?
编剧很牛,演员演得很自然。这部剧的剧情,我真的是给跪了!2019一大佳作!
很受触动的几个地方:
1. 女主回忆起年少时,自己鼓起勇气熬夜给喜欢的女孩写了一封告白信。随之,她看到了喜欢的女孩跟一个男孩的亲密行为。她知道,她们不是一类人。她哭了,伤心了很久。
2. 女主年少时,她的哥哥欺负她唯一的朋友,一个男孩。她的哥哥嘲笑男孩是gay,娘娘腔,这一幕,被女主看到。自此,她一直隐藏着自己的同性恋情感。
3. 女主所有的日记——关于自己如何受嘲笑,如何封闭自己的感受,长大后遇到心爱的女孩的点点滴滴,都被她的父亲看到了。她的父亲才明白,自己的女儿是多么孤独,无助。
4. 喜欢公演时父亲说的两句话(大意)
①爱怎么会是有罪的呢?爱是天神的恩赐。
②父亲对女儿说:“我原以为你跟你母亲一样,现在我发现你跟我一样,我也喜欢女人。”(看到这里泪奔)
5. 公演时观众里有一个小女孩,她的眼眶湿润,带着深深的感情,她或许也是年少时的Sweety。
真的太感动了,喜欢所有角色,包括超善良可爱的男主。
只有一个疑惑点,女主女朋友的父母从头到尾都没有涉及到。难道,他们支持女儿同性恋吗?Aaaaaah. All right。
无论如何,印度宝莱坞这部拉拉电影真的不错了。美中有憾是是最美!
女主所经历的,是每一个同性恋以往,正在,或即将经历的。希望,社会能给LGBT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可以不爱,但,请别伤害!
墙裂推荐此部电影!!!
宝莱坞是印度印地语电影基地,是出产量最大的电影基地之一,基本上中国观众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高口碑电影都来自宝莱坞。一定程度上,宝莱坞电影是印度人自娱自乐最大的消遣,它也同时算是印度主流文化输出的影像载体。 在一个主流文化电影基地,同性恋还是女同性恋这种小众而稍显大逆不道的题材,特别是在印度这个女性地位堪比贵国的国家,作为主流电影被拍了出来,是不是很惊讶?就冲惊讶这一点,就值得去看这部电影了。
印度的电影都是让人月考月可惜不是困难,看着他们,就在想我们国安的电影为什么都是一下泡沫剧,以后我会更新后宝莱坞的电影,因为可以给我带了正能量,被动技能大包小包冻死你吧,伤脑筋啊开发版货车帮拜拜,是比较桑拿房不让抱你吃吧。混沌剑神你放不下局,刚手机卡死了仙女办理,大夫开了点那我把时间空出来给姑娘的就是看v你爸呢考试了你从哪看看。九分裤是女生不发不发工科都拿不到。
这是我印象中第一部老少皆宜的合家欢LGBT片?还竟是印度拍出来的,惊了。剧情虽然套路,但正因为小众题材才应当追求直白轻快的叙事和商业化的运营(尤其是在印度这种环境),就如片中台词所述“这出戏是为了一辈子活在日记里的孩子而演”“你一定要把你的戏带到小镇小村去,那里会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LGBT电影过度追求艺术化只能止步小众自嗨狂欢,现实的困境悲苦束之高阁。商业片能做到笑点温馨不夸张、泪点真切不煽情、聚焦社会问题,就该值得鼓励。(btw 片中歌曲都超好听!)
印度电影越来越敢说敢拍,题材不受限,创作自由的空间下,好电影真的会越来越多
从直男视角切入的同性故事 体验还是蛮独特的 想来是综合国情后的折中做法吧 后半小时入佳境
亚尼 索娜姆久违的父女档啊女女颜值我很满意 男女我可能反而膈应从女主跟父亲摊牌以后就开始哭观众里那位小女孩和老人个人觉得都跟女主一样活在挣扎中性取向跟别人不一样 并不代表你另类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吧
几首歌还不错
很温暖的女同片,除了女孩子的爱情,特别喜欢亚尼叔演的爸爸,超可爱。一部音乐剧不可能轻易改变小镇上对小甜和库瑚的看法,一部电影也不可能改变社会对同性的恐惧和偏见,但是能有这种电影出现并且公映还是一次勇敢而美好的努力。
个人认为这部片子不该被归类于同性题材,它的主题其实是人有选择做自己的权利。男人可以下厨,女人可以不婚,也可以选择爱女人,穆斯林可以选择爱印度教徒等等。同性恋对我来说没什么特别之处,所以这种题材我也不很感冒了,除非爱情部分刻画的特别好,而这部片子没有做的很好,但整体的温馨氛围营造的不错,还算是个挺感人的作品了。
大部分人看到片名和海报后,应该会自动脑补完为“男孩遇见女孩的感觉”,但其实是讲“女孩遇见女孩的感觉”,剧情里是两种感觉都有(后者为主),概括来说就是讲跨越性别的爱的感觉。轻喜剧,一点点打破观念局限,一开始,家人以为要跨越的是宗教信仰屏障,克服这个之后,发现真正屏障是性别,很圆满很浪漫的结局,通俗简单的叙事。
就知道会有人又用人家都怎么样了,我们怎么还不怎么样啊之类的话语。没毛病。但,电影本身,着实不咋地。
虽然拍的太童话了但是结尾还是有被感动到,爸爸演的太好了,而且很有意义,另外印度的电影真的太清水了,美国闺蜜都比这对真姬火热,不能亲亲好歹摸摸脸好不好🥲
2019-2-1 竟然在电影院听天书一样看完了
宝莱坞首部女性LGBT主流电影,感谢Fox Star Studios提供的足够精良的制作;因为Sahil的主演Rajkummar的缘故,很容易想到他的另一部关于同性恋的电影Aligarh中所扮演的记者,也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才会选择在这部中作为主角,毕竟去年的作品真的是很层次不齐(Fanney Khan、Stree、5 Weddings)。相对来说,用更轻松的喜剧去宣传一个人的天性(性取向)更可以被人接受,是否勇敢面对能否摒弃自己有罪恶感就认为abnormal的关系,能否得到家庭认同的确是其中每个人都需要克服的问题。
印度在LBGT方面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好了。里面的爸爸真是太可爱了!虽然前半段有点点拖沓,铺垫得略过。
题材好,电影的意义大于了电影本身。被最后的一场舞台表演给感动到了。
看印度电影,感触最深的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不起,我又要开始引战了,我自(我)闭(嘴)了。如果国内有这样的题材公映,我(Sh!闭嘴)。
虽然小甜和男主的火花都比和她女朋友的多,但是考虑一下印度国情,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像我这样的人而努力。
嗯,一部很规整的LGBTQ片,没有什么特别惊喜的地方。从误会自己与女主相爱的直男闺蜜的角度切入来展现同性恋者的处境与内心,是个巧妙的想法,但实践起来多少显得隔靴搔痒。不过毕竟是印度这样一个文化背景的国家里一部主流商业片对同性恋的正面书写,第一次尝试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殊为不易!索娜姆演技还是僵硬了些,但是小甜、库瑚这对小情侣的性相太好了吧!中间那段恋爱往事,那么套路,可是你看着这么美好两个女孩子在一起就——真的不需要任何剧情说服就感动了!
考慮到印度的環境,這部真的必須給五星
哭辽,可以作为我的出柜电影之一了QAQ,希望爸爸妈妈能看到
希望世界能多一点这样的包容吧,在印度能拍这样一部电影并公映真的蛮不容易的,希望我们也能早日等到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