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不想起《野猪大改造》。
一样的编剧,一样的校园剧,甚至连男主角的感觉都有些相似。相似的疯癫老师,相似的怀念忧伤基调,相似的说话方式,相似的讲述方法,有那么多的似曾相识,只将原来无法融入人群的野猪换成了不是人类的机器人。但木皿泉还是要讲人的珍贵,讲人与人之间的扶持,讲治愈温情的。但是上一次,他通过一个被人排斥的人来看人类,这一次换成一个机器人来看人类,所以都是与人类无法正常交往的存在,这样,人类的一切从更加珍贵。
但是,木皿泉显然想超越《野猪大改造》的。
野猪里的青春味道已经太足,或者说木皿泉已经不再满足于只表达青春了。所以,这一次,他将生死,世界,人的欲望,还有边缘人类的生存等等都统统写了进来。而他想要表达地太多太多,所以他总是在想办法将这一切的思考全都在这一部剧里表达出来,。然后最后的结果便是,每一集的剧里,似乎每一个人随时随地都在讲述着一个关于人生的大道理,这部剧里几乎无处不在地充斥着各种人生的思考。虽然知道,木皿泉的风格便是时不时地说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话来,但是如此密集,如此频繁地出现,除了接受时消化不良会觉得烦躁不堪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反感是觉得编剧有点过于着急了。
他太着急要告诉我们他这些年对于这个世界的新感悟,也过于着急要超越《野猪大改造》。
其实他明明可以慢慢来的,就按照日剧典型的模式,一集里重点讲述一个故事,在一个故事里将各种小的说教贯穿其中,这样看起来至少不会觉得很乱。但是即成的现实是,各个人物的命运,各个人物的故事,各个闪光点的阐述全都纠缠在了一起,让人分不清主次。
但是,虽然梳理不清他到底讲了多少个道理,也会觉得有时他在故意将人的温情变暖,甚至觉得某些情节桥段因为太过励志而让人觉得狗血矫情,但是明明知道他是故意在煽情,但是眼泪还是控制不住的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而对前田敦子无感,但是机器人Q10的萌点很戳我的心,从开始很不适应的机器人声,到后来习惯为喜爱的改变,种种证明我已经接受了她的存在,也认同了由她的出现而发生的故事,也认同了她独有的思考方式以及对人们的启示。
所以还是喜欢这部剧的。
喜欢怀旧的木皿泉在剧里用很久以前的歌谣,喜欢那些一响起就会让我颤抖着怀念起过去的旋律,也喜欢在那些旋律里一张张生动无比的青春面孔。
喜欢夕阳下,Q10和平太一起嘟嘴坐着害羞的表情,那是属于青春恋爱独有的表情,离我们也许已经久远了。
喜欢看平太和久保一起讨论在什么时候会对女生心动。哪个男生或者哪个女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做过这样的事呢?
喜欢Q10cosplay,和中尾君一起手起手的样子,喜欢中尾君喜欢二次元世界女生的样子,喜欢喜欢电线杆的老师,喜欢河合单纯喜欢偶像的样子,喜欢那些人单纯喜欢一件事的样子。
......
尽管是片段,但喜欢便是喜欢。也许,不久之后,我再看第二遍的时候,也许,我会不再喜欢,也许,我会喜欢更多。
先看照片: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682097605/#next_photo(照片注解:今晚9时40分,河北大学遇难学生陈晓凤的哥哥陈林及父亲陈广乾在陈晓凤遇难之地——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学生生活区易北超市门口进行祭奠。哥哥陈林脆向所有同学大声呼喊:“我们要真相、我们要公平”“同学们请大家帮帮我们!” )
(turing注:本文标题来自于前田敦子新剧Q10第一集)
我和好朋友Doris聊天,曾经说到善恶是非很难判断的问题,她不以为然,觉得“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 如果世界上的规则这么简单,我宁愿相信自己想太多。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社会的制度,经济的制度,只要是关乎于人的制度,存在某些颠扑不破的真理,就好象人生来是追求智慧这样的真理一样。在这些真理中,其中一条是关于社会心态与舆论传播的,学传媒的同学应当了解,它是沉默的螺旋。
人生活在集体中,或多或少受集体意志所支配,难免做出一些非人性的异化行为,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前些日子我看过一篇介绍“国民劣根性”的文章,仔细考究了文化革命中死难者死亡原因和背后深层次的国民性格,这样的角度台湾那位逝去的老者写了很多,当然,和大多数杰出的作品一样,直到他去世,作品才受到大众强烈的关注。
然而三十多年来,政治生活被排除在新时代的人们之外,取而代之的是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这种追求经由市场调整,并没有一个领袖性质的人物引导和煽动,但国民的心理现状似乎从一个极端跳跃到另一个极端:对不同事物的群体性的盲从和无主见状态,我开始相信中国人真的存在这样一种劣根性,一种千年以来的屈从,漠视,麻木,趋同,缺乏合作的心理特质。
我曾说过,一个社会成熟(或者自信——姝君补充的)的标志是社会的主流群体接受并且包容异见人士以及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保障弱势群体和少数人的权利社会保障个人自由的表现方式之一,因为每个人都无法判断自己是否会在某时处于弱势或者少数群体之中。但中国人很精明,我们发现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保护自己权益而不用做出牺牲,那就是小心翼翼不成为弱势和少数群体,随时随地站在大多数人那一边。
可见,我们的安全感来自他人,来自群体的整齐划一,来自个人意志的消亡泯灭。但可惜的是,多数人不一定代表真理;可悲的是,多数人的暴政将无法得到制止和追究。
Doris推荐我看Q10,敦子这次的角色完全改变了我对她以前的印象,我觉得这是一部让人为之振奋的电视剧,和很多日本动漫的题材类似,Q10引入了可爱的机器人讽刺人类之间缺乏 合作,信任和帮助 的内心世界。
从西方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大学教育(而不是机器人Q10)承载了大部分这样的中介功能,即建立完善的成熟人格,提倡信任,尊重个人权利,和帮助他人的价值观,进而逐步形成包容万象的大学气质和多元化的学术氛围。大学,这一伟大的人类发明,在中国大陆却可惜的沦为阶级统治工具和职业养成所,在这方面,我们能改变的少之又少,相比于期望个人道德的素质提升(通过类似于素质文化讲坛这样的方式),我更倾向于研究合适的大学制度,达成大学对社会的正向外部效应。
南方科技大学是继80年代武汉大学,90年代浙江大学之后又一个新的尝试,希望它将成为我们能为之振奋的Q11.
剧本 镜头 人物 越看越难以割舍
霓虹人机器人神马的怎么拍不厌的CAO
挺好的,虽然没有电影好看,也没有绝对彼氏好看,但是还可以吧
萌点1:Q10哭和害羞的样子;萌点2:Q10的HAFU;萌点3:河合和影山;萌点4:平太的小病友;总结:萌点很多,但是完全意味不明的多拉马;木皿泉到底想讲点神马啊,玩内涵不是这么玩的
很多很多的感动 特别是第六集的那首さらば恋人
讨厌女主角。。
佐藤健的木讷样很有趣。全班同学在藤丘家门口唱《永别了我的爱人》那段非常动人。最喜欢班长跟摄影控的故事,两只很可爱。另外老师和教授之间也很微妙,每个小故事处理的都不错。
- - 机器人声音就是闹太套 女猪脚太丑了 弃
弃之。。太不对胃口了。。
砂糖啊,你让我对当年的野猪充满回忆
再怎么删减,这部剧都会排在心中前三。前田敦子萌得恰恰好,仿机械音我听来也很受用。佐藤健除了眼袋有点显老,散发出来的温柔气息也很迷人了。整部剧没有特别减分的人,结尾收得很漂亮。明明是在讲一个科幻的不靠谱的故事,但是剧情设置让人觉得一点也不假,集集都有泪点,集集都有萌点,还求什么呢!
好萌的纯爱~好萌的砂糖~好讨厌的机器人的声音= =
看了木皿泉的记录片后,捡回来补完,3星半吧。主要是这个角色太适合敦子了,所以连我也觉得她稍微有点萌了。。
不知道为什么Q10深深触动我心。既有野猪大改造的影子,又令人想起穿越时空的少女,此外还有凉宫春日的味道,加上一点点四畳半神话大系的触感……我被迷得晕七八素了
谢谢
4.5 四舍五入....
看到后面越觉得Q10可爱了。
弃。爱开逼头牌太嗲了。。
大双眼皮男加上不喜欢的女主和做作的声音...看不下去了 - - 弃之。
木皿泉憋了那么多年就憋出来个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