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不是你忘记了,是我忘记了… 这部怎么说呢,太偏文艺,且前半段整体节奏都是很缓慢的推进,母亲看到的回忆里是男主角还是小孩子的视角,这种交叉感觉像是家长眼里你永远还是孩子的那个感觉,我看了导演的履历,常年担任制片人也做过很多不错电影的制片人,可此片节奏还是叙事结构都差了不少,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是本片后续看到会引进上映,浮躁的城市里静下心来看文艺片的人会很少,另外就是本片缺少的是共情,你无法对母亲或者儿子的角色共情,也就无法引爆本片的催泪炸弹,想着预期来看感人母子情的没有,想看纯文艺的估计很少,好在最后有点题什么是“一半的烟花”让故事至少是完整的,而答案也很浅显易懂,不是在哪里看或者去看多么好看华丽的烟花,是你和谁一起看的,以及你能否记得这件事情,看电影也是一样,有时候看了很多好看的电影,你还记得和谁看的嘛?
在这个全日本都在电影院看ado演唱会的时候,百花上映第一个周末剧场都特别空空荡荡。一直对亲情剧比较弱,看到预告的时候就准备去看看。正好是3年回不了家的人的中秋节。
整体来说有那种潜移默化的泪点但不是看了会全程哭成狗的电影。有好也有觉得残念的地方。
拍摄手法特别新颖很优秀。现实和过去的镜头突然切换和同一段镜头的重复使用,用镜头体现了百合子老年痴呆以后错乱的感觉。全员演技在线。不是那种画里完美温馨故事,也没有戏剧性的人物设定,就是很常见很现实的母子,很淡却很真实的感情。
但是残念的是对泉的人物刻画和感情变化,都没有很细致的描写。他对母亲的隔阂描写了很多,但是他还是尽着作为儿子的义务。可是没有写百合子回来以后的故事,也没有写他喜当爹以后心境的变化。关于母亲百合子,导演在回忆她的爱情故事上花了很大篇幅所以最后的确形成了转折,但是比如地震以后突然开始叫泉的名字的突兀,中间感觉还可以再有点什么。比如她生下泉的事情,比如她和婴儿的泉的相处,然后再和泉喜当爹这边连一下。
本人最意义不明的是AI歌手,虽然是给她灌输人类记忆啥的内容算是勉强和主线有关,但是仍然觉得很突兀。
==============认真点简单写个正文的分割线==============
电影一开始短短几个镜头就看出泉不是个和妈妈很亲的孩子。然后百合子患上了老年痴呆,开始一点点记忆错乱。总是闯祸,看到幻觉,看到过去。泉一直默默地在帮她收拾残局。
她一直挂在嘴上的半个烟花,泉不明所以,却也没有特别在意。
泉其实是喜欢妈妈的。而且泉从小就没有爸爸,妈妈是他的全部。可是对他来说,母亲小时候曾经为了个男人抛弃了自己,这件事情他永远不会忘记。心里更多的可能是委屈吧。长大了以后,他开始对母亲很冷淡。可是母亲痴呆以后又给自己添了很多麻烦,他更加的委屈了。
根本就不想看到母亲女人的一面。不想看到她的爱情日记,泉恶心的直接吐了出来。
他越来越不理解母亲。比如为什么家里永远只插着一枝花,为什么买了无数盒鸡蛋,为什么想看半个烟花。他心里有很多憋屈。母亲嘴里的烟花,一定也是关于那个男人的。
你渐渐的全忘记了,总有一天会把我也忘记。可是,为什么我都记得呢。
被你抛弃的过去,你全部都忘记了以为什么都没有发生,也太自说自话了吧。
记得比忘记痛苦的多。
泉不知道在母亲的心里自己算是什么,或者说只是一个随便就能扔掉不要的孩子。百合子的爱情故事本观众也看了稍有不适,简单说就是喜欢上一个有妇之夫的渣男还怀了他的孩子。可是没有对于之后他们怎么样的描述,唯一知道的就是泉小学时候渣男回来了,所以她义无反顾地丢下了孩子去找他。
至于一年以后为什么她要回到泉的身边。我不知道是为什么。阪神淡路大地震发生在1995年,百合子抛弃泉和渣男在一起是1994年,可是地震的时候渣男也不在她身边,她宁愿过着一个人苦等渣男的日子都不要儿子了,这种人会被震的突然醒悟了么,我不理解。
那之后他们母子的故事在回忆里也没有描写。
回到现在的时间线,在好不容易带母亲看了海面上燃放的半个烟花以后,母亲突然不见了。好不容易找到她,她又在那里无理取闹说要看半个烟花,然后终于忘记了自己是谁。泉崩溃了,他大吼,可是我全都记得啊!
后来百合子的痴呆症状越来越严重,直到呆呆地完全没有反应。
在百合子的回忆里,幼小的泉给她买了一支花。她非常开心。
在百合子的回忆里,她和幼小的泉一起坐在走道上看对面高楼背后放的被楼遮掉一半的烟花。他们一起笑得非常开心。
可是这些泉都忘记了。
电影最后他看着被楼遮掉一半的烟花哭得泣不成声,而身边的母亲已经因为痴呆没有了任何反应。
本来以为所有事情我都记得,可是快乐的回忆我却都忘记了。我只记得你离开了我,我甚至怨恨过你。
本来以为你自说自话地都忘记了,可是这种小事你却一直都记得。你也太狡猾了吧,妈妈。
记录一下今年北影节放映之后的主创交流环节,这场观众的提问都很有质量。再过一周多在院线就要上了,想给更多影迷朋友们分享电影里的一些细节和背后的故事。反传统叙事比较吸引我,但剧情走向其实很明朗,也略微平淡。个人认为百花目前在豆瓣上被低估了(但不多),毕竟很大程度上也是私人记忆的电影,有更多了解之后我会给它加一星。川村给我的印象很好,对答如流,而且非常勤奋,北影节排的这几场他都参加了,有感觉到在卖力宣传。观众的问题是随机的,但有些川村明显事先准备过,肯定做了不少功课(对日本人的刻板印象)。唯一的遗憾是访谈以后导演就从侧门离场了,也没有签到名(冲在前面的我被工作人员拦下来了…) 1. 关于选角?
电影改编自导演自己写的同名小说,其实是半自传性质的,因为川村的奶奶就得了阿兹海默。据导演说,小说问世以后,苏打看完很感动,哭得稀里哗啦,主动打电话联系川村,认为自己和泉非常相像(我理解是性格上),希望拍成电影以后可以出演男主角。美枝子则是因为她自己的母亲也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没有人比她更了解病人,所以是非常合适的人选。至于长泽雅美,因为她是非常负责的演员(没有故事呗)。 2. 电影名为什么叫百花?
片子里穿插出现过几次泉给百合子买郁金香的模糊镜头,实际上是母亲半失忆以后珍藏在记忆深处的几个片段之一,包括关于半朵烟花的诠释。所以百花其实是指这样的记忆片段,当一个人得了阿兹海默,记忆的时间维度就崩塌了,只剩下几百个平行的片段在脑海里闪现,所以百花就是记忆(这里忍不住吐槽,为什么中文名要改成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啊,真的太俗了)。 3. 人物衣服的颜色变化?(佩服这位提问的观众,我只注意到苏打总穿紫色的衣服,还驾驭得这么好…)
如果大家观察得比较细致,对颜色敏感的话会发现,泉常穿紫色系的衣服,而百合子常穿黄色系的衣服,主要是利用黄色和紫色的对比效果,如果大家看颜色图谱就会发现,它们处在对角的位置(类似黑和白),且搭配起来是协调的。这里有一些母子之间隔阂的象征意味,虽然两个人物日常戏的时候站在一起,但通过衣服的颜色对比可以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这里还有一个设计,大家会发现百合子年轻的时候衣服颜色非常鲜艳,到后面逐步失去记忆穿着也以素色为主,接近白色,也利用颜色变淡表征记忆的变化。最后刚出生的孩子穿的也是明黄色,代表了一种传承。这些是动画界常用手法,与导演动画制作人的背景相关(川村是你的名字、天气之子等作品的制片人),这里想尝试用在电影里(我是觉得耳目一新,看完以后去翻豆瓣上的剧照发现确实是这样)。 4. 如果没有发生地震,母亲还会回去吗?
现实里对应阪神大地震,抛弃孩子,在外面独自过了一年是导演奶奶的真事儿,和片子里的情节类似,奶奶老年痴呆以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川村,她年纪大了以后觉得很罪恶,但并不后悔,也是因为发生地震以后才回家。导演说地震(或者说集体创伤?)在日本很多作品里有体现,比如他和新海诚最新合作的铃芽之旅(我还没看,无法评价),发生大的灾难之后人会自然地排出内心的优先顺序。 5. 父亲这个角色后面就消失了,他去哪了?
父亲在片子里是以一种幽灵的姿态出现的,他只穿灰色的衣服,拍戏时川村让演员平缓地走路, 不要有上下的波动。其实还原父亲的形象在片中只是根据百合子的日记描述,导演说自己小时候写日记都是假话(这里非常可爱),谁会在日记本里记录真实记录呢,所以浅叶只是出现在日记里,而不是其他地方。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包含多种可能性,可能受地震影响他离开了(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优先级?),也可能根本就是虚构的,在百合子的一声大叫中,幻境就结束了。 6.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有物哀的美学,我们很多时候也是失去才会珍惜(和我理解的物哀不一样啊喂!),导演也是利用这个契机,思考记忆是什么,母亲对于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母亲是蒲公英或向日葵,失去了才会珍惜(这个问题感觉有点答非所问)。川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世界上没有猫》也是这样的一种哲学(很诧异,高中时候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没想到是他写的,世界线收束了)。 7. 金鱼代表什么?为什么想到半个烟花?
影片开始就出现金鱼的镜头,结束时又出现了金鱼缸,上面提到对于老年痴呆没有时间跨度概念,记忆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把神户买的金鱼剪到现在的场景里,是复现的手法(可能泉给百合子献花之类的场景也是一样的手法)。金鱼的红色表现她自己的舞台,所以每次金鱼在的时候男人也在,和她一起喝下午茶聊出轨的朋友也是穿的红色(这也行?)。关于半个烟花,也是川村的私人记忆,小时候住在小区里,夏天有花火大会,也是看不到完整烟花,于是问妈妈怎么样才能看更完整的。长大以后去朋友的豪华公寓,在最高处欣赏烟花,确实好看,但没法打动导演了,总觉得小时候的更加感动,更美一些。所以比起永不凋谢的假花,川村更喜欢真花(电影里是借百合子的口说出的);比起人工智能,还是经常忘事的朋友们更加可爱(居然蹭上了chatgpt这个热点,印象中片尾泉的同事有提到ai的问题恰恰在于它不会忘记,实际上与泉母亲的境况作对照了)。
川村导演说,他看过最美的烟花,永远都是在高高的家属楼中间,跟妈妈从楼缝里看到的不完整的烟花。
百合子想要看的半个烟花,也是这样的吧,是儿子记忆掩埋的美好回忆。
那个由记忆组成的机器人、不是叫KOE吗?声こえ?
她不会遗忘,所以她永远无法变成人。
在生命的流动中,我们无法掌控自己能够记住什么,也无法理解别人能够记住什么。
日记记录下的,是记忆,是生命,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如果日记被偷走了,那些记忆还会在吗,那些曾经的日子会被抹去吗?
影集和纪念品的消失,或许是好事吗?至少它们的消失让百合子继续生活了?
川村导演说,自己的奶奶也得了阿兹海默症。
奶奶说他们曾经在湖里钓鱼,但他记得是在海里。
但照片证明,得了遗忘症的奶奶是对的。
我们为什么会遗忘呢?
人总是会遗忘的。
我们能记住什么呢?
人总是会记住什么。
这个略显单薄的故事,在充沛的情感和细腻的叙述中变得磅礴。
我在电影院泪流不止。旁边传来细细簌簌的抽泣声。
但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哭什么。
可能是因为最近精神状态欠佳。
但我十分感谢这个公共又私人的空间,感谢一起流泪的观众。
胜有言。
最后,菅田将暉真是太好看了!!!完全戳中我的心巴巴!!!
2022日本剧情片《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又名《百花》,豆瓣评分6.6,IMDb评分6.6,于2023年5月12日引进国内上映。
2021年,国内引进了聚焦阿兹海默症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时隔2年,又引进相同题材的本片,都是聚焦于记忆丧失、身患阿兹海默症的老年人,本片可以叫做《困在时间里的母亲》。
中文片名《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不理想,主要体现在“最后一年”上。虽然医生诊断妈妈并且活不了多久,但是影片结局并没体现妈妈离世,所以体现不出“最后一年”。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这片名一看就是哭片,而影片故事虽然伤感,但没有刻意煽情,叙事节奏平缓舒缓,没有撕心裂肺和哭天抢地,主要体现的是母子在母亲生命尾期的情感修复。
影片中“一半的烟花”花火大会很有意思,我从没看过在陆地上放出的一半效果的烟花,很新奇。片中的烟花燃放是真实的,不是特效。区分真实烟花和特效烟花很容易,真实烟花熄灭后留有烟雾,而特效烟花只有美丽的绽放,没有熄灭后的烟雾。
影片结局画龙点睛,之前以为妈妈是要看“一半的烟花”花火大会,结尾才明白妈妈是在回忆年轻时和儿子看到的被楼遮挡的“一半的烟花”。一直和妈妈有芥蒂的儿子此时才明白“一半的烟花”所蕴含的浓浓的母爱。正如中文海报上的一句话“最后,只剩下了爱”。
日本“国民美女”长泽雅美在片中打酱油,戏份很少的配角,表演上没给这个角色什么可发挥的空间。
看片时我多次神伤落泪,因为我有些感同身受。我85岁的老母虽然没有患上阿兹海默症,但是记忆力已明显衰退,经常重复之前已经说过多次的内容。每次我看望老母,85岁的老母都会为我递上精心准备的水果等吃食。我想到了形容阿兹海默症的一句话——“TA遗忘了全世界,唯独忘不了爱你”。
本片适宜的观众群体很小,不适合父母才五六十岁的年轻人观看,但非常适合父母已经七八十岁的中年观众观看。如果父母还没患上阿兹海默症,通过《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这样的影片可以提前感受阿兹海默症。如果父母已经患上阿兹海默症,那么通过阿兹海默症题材的电影可以更加感同身受,唤起我们对父母人生最后阶段的关爱。
母亲的阿尔兹海默症、被丢下的孩子以及新生命的诞生,这三个事件,象征着烦恼、伤害和幸福的情感漩涡…… 冷暖色调的运用、空间的循环跳跃、对比鲜明的回忆穿插、当下矛盾和治愈的临界呈现等都非常到位,由此塑造出真实且细腻的人物弧光和场景氛围…… 对百合来说,不被理解的孤独,其精神构筑的大厦早已崩塌…… 对泉来说,与痛苦的执念相比,忘掉的美好才是真正的遗憾吧……
当看到导演将儿子的冷漠归结于母亲儿时的出轨时,我和菅田将晖的反应是一样的,真的令人作呕。
川村元气是真心想当导演
上周末就看了,一直没有来评论。感觉这个影评需要一些心理建设,晚点长评。本来以为都忘记了的其实都记得,本来以为都记得的其实都忘了。
避雷警告!故弄玄虚,节奏拖沓,本来还不错的本子拍成这个德性,苏打和长泽雅美一定非常后悔:)儿子承诺会一直记住的半边的烟花,最后却成了认知障碍症老母亲心中最深刻的记忆,这种错位本来多么动人啊,所以为什么可以呈现得如此差?!温馨提示,不要为了苏打入场,看完你只会心疼苏打:)
小偷只盗窃相册和纪念品,母亲执着于看半朵烟花,记忆随着时间错位和消逝,家里必须有一株花,当往事渐渐浮出水面,才明白我最爱的人已经忘记了我。【耀莱成龙影城(迎宾路店) /1 person attendance/19.9¥+300积分】(好黑的影厅,几乎啥也看不清)
苏打跟原田阿姨在一起时并不像母子(原田阿姨太优雅了) 跟麻酱在一起时也并不像夫妻(麻酱真的太美腻了~)然后我本来以为神野三铃会是在跟原田阿姨share同一个男人但看起来好像又不是 最后一半的烟花还是挺令人感动的QAQ
结尾处的“半分の花火”劲超大!开头一个长镜头就展现了困在时间里的母亲。接着一个长镜头就是儿子回家发现母亲不在家,冲出家门捂紧衣服,交代时间是冬天,女主病了很久。不寻常的母子关系,让人一度很讨厌男主,但预告片已经告诉观众母亲遗弃过孩子。地震那场戏让人好担心电影院真的遭遇地震啊。花和工具人长泽雅美用来表示时间流逝。男主很美人,但是谁演都行啊。而且他们两个的情侣真的很像志村妙和新八姐弟乱伦。
节奏很慢,后劲很大的一部电影,很多秘密埋藏在漫不经心的细节中,也许评分太低正是因为不少人没看明白。当然,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三观不正”。可是只在乎三观的人,真的能看明白一部电影,并且过好自己的一生吗?
拍得真诚、细腻,讲得是曾经被“抛弃”、缺失母爱的儿子如何通过目睹“一半”的烟火从而理解母亲的故事。现实的母子虽迷失记忆但“恨”得有感情,屏幕里的机器人虽能存储记忆却冷漠无情,一场记忆中的烟火将她们带回最美的瞬间,那一刻对照此刻,她们终于放下了包袱。导演用单场长镜头调度,让悄悄逼近角色的镜头将观众带入他们的内心,每一次丢失和找寻都是贴近真相的尝试。儿子学会聆听琴声里的奥秘,洞悉了母亲的为爱奔赴,当他也为人父,便明白了母亲的苦衷,面对身边已然呆滞的她,子欲养而亲不“在”,偷偷爬上心头。
1.川村元气导演首作,但他作为制片人也是大家的老朋友了(嚯竟然看过十部!)全片围绕“记忆”结构,用了大量长镜头来展现记忆混乱之人大脑的思维过程。现实与记忆、想象之间没有色调区分(因为记忆不会褪色),时空混淆,加上日记自带骗人属性,故事里的真真假假很难厘清。很多电影都说,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记性太好。但忘性太大,也会把美好的瞬间忘记了,片名百花,就是那一百个珍贵的记忆。2.苏打和麻酱不像夫妻,更像姐弟。二人逛街,挺个大肚子的麻酱手里拿了一堆东西,两手空空的苏打说要帮拿,结果只拿过一朵花!(我超介意的) (0422百老汇导演交流场)
3 整体太空,氛围是有的,但是剧作整体有些乏力,表现上也不如《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白白浪费了原田美枝子这么卓越的演技。
完全不煽情甚至不温情的家庭片,讲述儿子照顾患了阿兹海默症的母亲的故事,却更多地展现母子之间的距离与疏远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抗拒,过去的伤痛和遗忘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母子之间复杂却深刻的情感。导演如同拍摄悬疑片一般,和剧中角色一起在遗忘之前拼凑着记忆的碎片,探寻着“半朵烟花”的意义。
听完映后交流加一星 真的有很多导演的细腻想法是很难单凭看感受到的
大概是为了表现阿兹海默症的那种状态,以及母子间微妙的关系,全片大部分的镜头都给得特别朦胧,或者我们说虚化得厉害,一开始肯定没法适应,加之穿插过去记忆的蒙太奇频繁出现,说实话直到放了几十分钟之后我明白过来到底这是谁的视角以及为什么这么拍。效果是有的,可是观影体验说实话一般。剧情方面,母亲过去那一段不好的往事里过多得细节让人觉得没有必要,反而男主儿时的镜头太少。整体来说中规中矩吧。
又是阿尔兹海默症题材就已经很腻了(全球各地影视剧真的很泛滥很泛滥了),叙事手段还这么老套。那几处蒙太奇真的俗不可耐。圣赛虽然看在导演几个突出的镜头设计上发了导演奖,但整个视听依然非常没有个性,都像是从别的电影里刚学来的。菅田将晖也演得有点划水。
烟花,废墟,夜幕里大屏上的人工智能,错杂的时空与记忆碎片。拍得很稳,很有“匠心”,而不是单纯的匠气,几处强烈情感的宣泄点也处理得非常克制,某些时刻好到不像日本电影。不足之处就是还是有点太端着了,缺乏一点生活的质感,长泽雅美和菅田将晖也太不像夫妻了。
在游乐场那一天,她抛弃过他一次;在巴士驶离养老院的那一天,他抛弃过她另一次。这对母子,他们从此扯平了。从今往后,那半朵烟花,记得住了,忘不掉了。
是每个国家都领了要拍一部阿尔兹海默症代表作的指标吗
体会最强的不是儿子年少的创伤也不是妈妈得病 而是作为一个女人的心酸 无论是夫妻关系还是母子关系 她都像一半烟火 永远是不完整的 她也是曾经喜欢一对金鱼的女人 她让儿子看的可能是说不出口的自己
真的太惊喜了,首先是在视听上,大量的运动长镜头使用,不仅表现影片的真实感,还最高程度的调动银幕内外的情感共鸣,例如开片10分钟,却单单只有5个镜头,看似漫长,却充满内容且情感十足。还有就是在桥段设计方面,影片对表现阿尔兹海默症的内容很类似《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用大量地时空错位与桥段的故意重复,用画面去表现这种老人们无法言表的“失忆”感,还有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母亲“心理地震”桥段,惊喜又吃惊。其次是主题方面,不仅是母爱与家庭,还有记忆和遗忘。演员方面,因为大量长镜头的使用,对演员的演技要求十分高,但主角们用影帝级别的表演完美演绎了出来,尤其是母子二人,甚至母亲的演技更加炸裂。《百花》这部电影是我目前上来日本几个月中看过的最棒的一部,也是我今年看过的最棒的一部日本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