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家精神病医院拥有一项用音乐治疗精神病的新方法,但是正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尚不成熟。院长想借此方法将精神病院做大做强。为此院长找到自己的大学同学——一个公关公司的老总给他出谋划策。这位李总给院长找来一个流浪歌手装精神病患者做卧底,计划着将来通过选秀之类的方法把音乐疗法的神奇性传遍全国,从而达到融资上市的目的。机缘巧合之下该公关公司负责的另一个公司正面临着停工破产的危机,李总计划完美的将两件事结合在一起,达到给精神病医院音乐治疗法宣传目的的同时缓解这个公司的危机的目的。后来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掌控,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至,但又被该公关老总巧妙的的化解了。
观看完影片后的第一个感受是,在现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社会,我们虽然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大到国家大事,民族大义,小到明星八卦,企业爆料,但是在这个包装和被包装文化丰富的时空里,我们所看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或许并不是一件事情的本来面目,而是包装者想让我们看到的面目。因此我们在浏览新闻或者一些娱乐讯息,要保持自己的一份清醒,不随大流,被那些“包装者”牵着鼻子走。网络上流行的网络喷子,其实大多就是被人利用而不自知。你不是当事人,不必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审视一切,它既不能彰显自我价值,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再者,当我们没有认清事实真相的而且发表意见的时候,很容易成为一个传谣者。举个例子,就在去年新冠疫情爆发时,网上传出酒精可以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这里说的酒精是浓度为百分之七十五的医用酒精,而且仅限皮肤表层的使用,是万万不能食用的。但是却有网友称喝酒可以抵抗新冠病毒,提倡喝酒抗疫,在网上传播谣言,一传十,十传百,有的人还信以为真,本不喝酒的人却因这一言论开始喝起了酒。又或许这就是某个造酒企业利用的喙头,刺激群众去消费,我们却无从知晓。虽然这是一件很小的事,但足以说明,我们在浏览讯息的时候,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与辨识力,不做谣言的制造者或传播者,甚至负能量的传递者。《危机公关》中李总的形象,把公关的作用发挥到了较高的水平,他能利用群众的心理来借力打力,懂得在最适宜的时候说最有利于公关的话,甚至将黑白颠倒,来完成自己的公关业务,他并不在乎事实与群众利益,只在乎自己的公关是否漂亮,是否受益。
再谈一下第二个感受。公关的力量真强大,它也是一门艺术,一个优秀的公关团队,能让国家、企业或者某些公众人物受益匪浅。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精神病医院音乐治疗法的主治医生发现了流浪歌手受院长委托装精神病欺骗群众的秘密后,害怕更多患者家属受欺骗,从而不利于真正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打算揭发院长的欺骗行为,告诉群众音乐疗法并不成熟,还不能广泛推广。就在她向群众澄清事实时,公关李总让人抓住主治医生,冲出来对群众说:“该医生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自己也患上了精神病,因此我们更要重视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关爱这一群体。”人们都知道精神病患者都会说自己没病,被束缚住的主治医生也在大喊自己没病,这时候群众就相信医生也已经患病,越发相信了公关李总的说法。影片最后没有交代群众最后如何抉择,但是却让我们看清了公关团队的“力量”,他们就是为了公关而公关,为了完成任务而公关,并不在意事情的是非曲直。他们可以随意将自己想呈现的一面利用某个契机广而告之,达到非凡的效果。再如影片中矿业公司的老板,明明是个为了自己企业的利益,不顾农民工死活的自私之人,公关公司却利用慈善晚会,给他打造了大慈善家的人设,让他的企业躲过危机,重新振作,而公关公司也从中获得巨大利益,他们彼此互盈。
影片中的种种情节,都加深了我对“公关”的理解,而此类现象,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各种公关团队纷纷兴起,他们影响深远,挽回了无数利益或者个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后还是想强调,我们作为普通群众,要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不盲目跟风、随波逐流。
唱歌治疗精神病令人想到不久前西南某市的唱歌运动。
不管别人怎么说,这部国产片儿在我心目中值4星,故事好玩,大家都懂的N多隐晦,男主角太聪明了!情商达人!
比较温和,所以才能通过审查
作为一个平均学历最高的团队来说 剧本及格吧.. 个别演员就奇怪了.. 立意点了 以蜘蛛为主角 牵扯出整个蛛网 漂亮~ 不过正片被片头动画完全压住了.. 本来不高的期待被片头动画拉的很高 然后又小摔了一下 还是挺值得一看的. 比另一当代都市题材好看多了
朝廷六
最佳杰出导演奖
各种社会事件代入,95分钟都嫌长,影院一日游
主角脑子确实很好,人脉也广,现实中这样的人会活的更好。三星半,支持国产小制作,给4星。
无意间在央视6套午夜看到这部电影,有点意外,绝对露骨的电影。
蛮精巧,不过身为讽刺电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什么东西都没砸出来,全片绝大部分桥段都似曾相识,山寨意味和网络意味也太浓,不过剧本确实不错,做为一部学生作业,可以打90分
就国内电影来讲剧本真心不错,可惜不够狠,乱了点,谢晓东的编剧还是值得期待的,他之前的一年到头也不错,希望国内这样的讽刺现实的作品能更多一些。
疯人院
是我肤浅吗 没看出大智慧
合肥话出镜了……
都成了黑白
结尾草草。喜欢冯波。
不够深入,报喜不报忧啊~
很有讽刺意味,
呵呵,也算是个编剧还比较认真的本子。也有些不痛不痒的挠挠,难得了
片子透露着一股糙劲儿,是那种质量之上的糙。故事上各种社会事件的代入挺有意思,但是一些细节串联得非常廉价,台词东拼西凑的想挠人胳肢窝反倒起反作用。演员的非常不到位的表演也让人心如同嚼蜡。除了王劲松老师,其他人实在太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