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女性的寻爱之旅 ,从曾经的‘流量议题’成为现在的‘鸡肋’,也不过短短十年。
十年前,女性的哀叹还带着不为人察觉的优越感,嫁不嫁人都是自我的宣言,都是和旧时代划清界限的旗帜;十年后,经历了十年的抗争和寻找,那些拧巴连同力量感都成了化骨绵掌。
片子的调子呈现出时代的特征,经济下行,疫情延绵、人们抱团取暖,家庭又重新变的重要。这个议题仍然是淡淡惆怅和孤单的,但它不再悲壮,也不再假鸡汤。这很好,这是我喜欢它的理由。
这是6个女人的故事——5名被记录人,以及他们背后的记录人,导演;董雪莹。她们其实除了年纪相仿,在背景、性格、阶层等诸般方面都没有太多共同点,但因为同一个标签——大龄单身女。
如果没有这个标签,她们都属于社会中的‘主流人群’,都在尝试、都想恋爱,也不排斥结婚,只是可能遇上了错的人走了弯路,或者自己探索的时间更多了些。
其实真正有点‘无解’的,是女高管和北京土著,山东妹子一直在寻爱之旅上积极行动,女主播和文艺女更是一直在尝试和男性接触。
而高管和土著的显著的共同点是 ;强大的经济基础。
再次印证——婚姻的底层是经济结盟,是抵御外界风险的保险。那些宣称‘独身主义’、‘真爱至上’的女孩们大多还小,她们还不太知道生活的苦。
而爱情,那是另一回事。我倒是非常喜欢那个西安文艺女孩的态度,她清楚自己要什么,她热烈的寻找着能给她带来这种感觉的人。
再说回导演,在映后谈上,我们见到了她,很可爱,总是在回答观众提问的时候,‘不打自招‘’的说着自己的故事。当然她也是个单身女青年,且毫无疑问是个文艺女青年。
她激动的告诉我们;李桃(那个女主播)快要结婚了,新郎比她小13岁。说着,导演突然对我们说,也可能是对自己说;’首先是放松,然后打开自己,多一点可能性总是没错的‘
我突然有一点感触,女性要想有更丰富的生命体验,是需要向下兼容的,是时候成为一个引领者了。
上影节看完《“炼”爱》,主创上台分享,果然不出所料,从投资人、制片人到导演都是女性。这是一部女性为女性发声的电影。
纪录片《“炼”爱》记录了几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生活背景的女性,但她们无一例外都是单身,且都对爱情充满了憧憬与向往。
爱情到底是什么?千百个人有千百种定义,但总的说来,恋爱是一个需要对手的行为。于是追寻爱情,最终都具像化到追寻爱人,再世俗化为追寻婚姻。
而爱情与世俗又根本势同水火。
这其实也就是《“炼”爱》中人的为难之处(也是我们很多人生活中的为难之处)——父母催逼的是结婚生子,对手要的是居家过日子,而自己向往的是爱情。
电影的样本很丰富,几个女生的故事都各自精彩。我承认作为观众,对于其中的人物也并不都喜欢。导演在这一点上做到了客观呈现,但又都有主观体察。
几个女性仿佛又能拼凑成一个女人不同的阶段。那个农村女孩一直遇不到爱情可能就一不小心变成城里的Kitty;受过情伤,就成为月月;遇到骗婚,可能就是带着女儿的小演员;如果一直努力事业,就成为冻卵的高管……
如果说《“炼”爱》的几个女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能够如此把人物讲好,就是一部纪录片最大的成功。
电影中的每一对父母也都和我们现实中的父母一样,善良、自私又矛盾。一方面,他们也知道“现在的男生不像以前了,好像已经没有人会爱一个人要死要活,已经没有男生会追求女生。”另一方面,“你一切都好,没有一个伴,始终都不圆满。”他们会去公园帮你相亲,甚至张罗人给你介绍。那些拿着小本本上门的媒人我在老家也见过,他们真的有那样一本本子,记载着所有家乡单身男女的资料。爱情你是急不来的,但是成家、生子都是和挣钱一样需要着急的事情。
《“炼”爱》虽然侧重描写几个女性生活,但是男性的出场真的都是生花的妙笔(此处请自行体会)。不经意的对比也就这样出现了:农村女孩的哥哥离婚后带着孩子,和女儿出现在电影中,主要是陪她玩耍,就已经是一个好爸爸。而那个小演员单亲妈妈抚养女儿真的太难了,女儿生病要医院家中两头跑,不能停下直播挣钱,也不能不去陪女儿。就这样,可能还是会被身边人诟病不是一个好母亲。
女人终因性别属性而身心承受巨大苦痛。
全片中大概只有月月那个美丽的小姨活得最潇洒,一把年纪了在美国仍被帅哥搭讪。而说到底,因为她已经完成了生育和抚养,终于可以漂亮做自己。但时间也已倏忽过去。
我们不能要求女人老了才能真正做自己。
《“炼”爱》选取的是几个人物,几段生活。精准呈现,然而不给答案。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试题,也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如果硬要追问,那就如《包法利夫人》的结尾:“这是命运的错”。
最近,身边好些女性朋友在探讨《包法利夫人》,因为包法利夫人短暂的一生也代表了女性几个重要的维度,对待爱情的,对待婚姻的,对待生活的。
我的这些女性朋友,她们也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生活背景不同,但是不管是二十多岁,还是三十多岁,聚到一起还是会聊包法利夫人,聊安娜·卡列尼娜,聊《“炼”爱》……仍旧会聊文学与爱情。
她们永远心怀憧憬,永远向往美好,永远努力生活,永远不曾妥协……她们有疑惑有遗憾有不解,也会悲伤会失望会沮丧,但她们仍旧生机勃勃闪闪发光。
她们就像爱情一样,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
将镜头对准单身女性的电影不少,比如《剩女》,比如《剩者为王》,只可惜,很多时候沦为噱头,无论在剧情片还是纪录片中,她们大多都被塑造成了焦虑激进的“结婚狂”,可是,凭什么呢?直到我看到了《“炼”爱》,我看到了这个题材可以给人传达的情绪还有更多可能。
看电影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要迎接女性在婚恋环境中的不公平地位和焦虑情绪时,电影意外地给我呈现的却是多元人生的轻盈自在。
镜头下的五位素人主角,Mei、Maggie、Yue、Kitty、Tao,她们每个人都像是五线谱上本无联系的音符,却意外交织出了一首交响曲,那曲调,有高有低有缓有急,美妙异常。
而家人们的出镜,不仅没有加剧电影的催婚气息,反而增添了不少轻松愉快的氛围。比如,Mei的爸爸吐槽争论中逐渐剑拔弩张的兄妹俩是“两个失败者还在那吵”,消解了所有的火药味,霎时就让人笑出声来。再比如Kitty的姥爷在讲述他和姥姥的爱情故事时,眼见着就要对Kitty展开催婚时,姥姥一句,她们这一代结婚是太晚,但我那会儿也太小了,一转攻势。
电影从单身女性的相亲故事出发,以此为媒介,给我们呈现的更多是五位素人主角对世界的认知与相处方式。
Mei的现实和Kitty的理想,Maggie的理性与Yue的感性,两两成为对照组,而曾经被困围城的单亲妈妈Tao则成为了其他四个想要不如围城之人的对照组,这奇妙的对照关系,既有导演的选择,亦是意外的偶然,更像是电影之神的眷顾。
五为素人主角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分别是两个人的故事线,Mei和Kitty。
Mei,算是大众刻板印象中典型的相亲女,对婚姻充满了渴望,却又不肯放弃对另一半物质条件的要求。然而,她一开始并不是那么现实的,在导演跟拍Mei的几年时间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在一次次的妥协、一步步的退让,从一开始对于相亲表格上需要填写一大堆条件而只有一小块能写自己的之一,到后来在和他人的争辩中对于相亲时物质条件重要性的维护,眼见着她对于原本自我的失守。
电影中,Mei的有些言论其实有些老旧,会让人不免眉头一皱,然而看着电影里她的转变过程,看着她在别人的婚礼上痴痴望着新郎新娘时的哭泣,更多的反而会是怜惜。
Kitty,她满屋子的Hello Kitty收藏比她本人更先出场,帮父母洗个碗就收到一片赞扬的场面,描述的另一半条件还是小女生般想象的高大帅气王子样,先入为主,觉得她是个被宠坏的骄纵公主。
其实,Kitty不仅受过良好教育,而且也有着自己事业,然而,当她在相亲会上却只感到如坐针毡,接受采访时忍不住慨叹着自己怎么会沦落到被剩下这个地步时,我也一样感慨万千。
电影结尾,五位素人对着镜头说着对未来的展望时,有人说着对未来恋爱婚姻的展望,也有人表达着想要改变世界的雄心,大龄单身又怎样,即便都经历了相亲,她们依然有着对未来不同的选择。
她们五个人交织出的电影这一首交响曲,结束在了余韵回响中,而关于她们人生各自的交响曲的音符却依然跃动着,还有星辰大海等着她们发现,更宽广的世界还有更多的美好等着她们拥有,她们的还日子还在后头呢,银幕这一边的我们也一样。
0.3B ①婚恋问题一直是讨论度很高的问题,其背后有深层次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所以如果不放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畴去考量的话,就会显得有些泛泛而谈。我看热评在夸选的五位女性有代表性,但我觉得这只能代表身处在一线城市中,不同身份年龄、阶层、人生经历的五位女性(选那个山东的姐姐,是表现了一下其家乡小城市的老一辈的婚恋观,但最终导向还是北京,而且媒人介绍的对象也是北体的啊...)。所以,最终只能是当下中国局部女性的婚恋观,真要拍的话,这种话题拍个一二十集的纪录片都绰绰有余。 ②(i)「剪辑」虽然是孔劲蕾,但感觉中规中矩,有些素材之间过渡的很莫名其妙,显得生硬,没有她剪剧情片的作品好。(ii)镜头语言上太偏录像了,有些手持就像是新闻采访那样,有点儿丢失掉纪录片的质感了。 ③最后就说说我的一些思考吧。 先复制几个自己之前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些研究。中国结婚登记从2013年的最高峰开始,逐年下降。2020年是历史最低。20——29岁结婚率下降,30——40岁以上结婚率上升,包括上海郊区平均结婚年龄已经升至了35岁。 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避孕技术的发展;2.独生子女时代,年轻人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至于30岁以后结婚率升高,其实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观念会变,对「孤独」的理解和感受会前所未有的加深(这不是那些长辈随便一句“你不结婚老了以后怎么办?”的充满强权色彩的质问所带来的,这是自我经历所感悟出来的。) 人对外界的享受是慢慢钝感的,对内在的充实是慢慢敏感的。随着社会物质和文化的进步,男女权利的日益对等,整个社会开始灌入了大部分以年轻一代更为鲜活、更开放的婚恋乃至人生观念。大部分女性尤其明显,之前就看过一个新闻,是95后女生打工十年,买了三居室不装修的毛坯房,她说:“结婚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但买房能。”这个新闻很能代表当前的一个社会现象,就是在之前,男性一般负责「生存安全感」的提供方(安全感分为生理安全感和精神安全感),但现在女性越来越不需要男性提供生存安全感了,越来越不被动,越来越有底气了。之前的一个婚姻模式在经济发展之中不断被冲击着。我在纪录片中看到很多女性都在提要充实提升自己,这些学到的本事、挣到的钱都是实打实的。其实就是因为属性和属性上的价值交换更稳定,试错成本更低,而爱情这种东西跟其相比就显得模糊和不稳定了。 年轻人不是不想结婚,是不想那么早,不想随随便便地就结婚了。之前我发过一个tape,让我描述一下自己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想象,我就说了一个很普世价值下的一种结婚生子的那种生活,结果直接被提问的人贴了一个“不理想主义”“安稳地安于现状”的标签.....(我没有对理想或现实的一个态度倾向,只是说直接贴标签的这一行为让我有点儿不舒服。) 我讨厌为结婚而结婚的同时,也很讨厌把“不结婚”当做潮流去追捧的这种行为,在我看来,这二者都是借婚姻的外壳,来沉浸式的意淫自己的一些行为,让其变得合理,而且大部分都是跟风的(不结婚和结婚的都有很多跟风的,结婚还有跟风的还是我前段才刚见识过的...),没有做到真正去为“结不结婚”这件事本身去考虑。 其实在我看来,大多数情况下,结婚和不结婚都是一个错误选项,但是我们要在二者之间选一个对自己伤害更小的,还有很多人把物质——精神,现实——理想,爱情——婚姻这些东西看得太对立了,我们应该以一个更真诚、更包容的态度和视角去看待这些问题。 结婚、不结婚、理想、爱情、现实都不是答案,真正的答案是发自内心的充实、笃定和自洽。
纪录片的拍摄对象是没有任何片酬的,最起码《“炼”爱》是这样。因为纪录片圈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就是作者跟拍摄对象不能产生雇佣关系,否则会产生关于真实的伦理争议。我作为导演,非常感谢我的每一位拍摄对象,我想为她们做点什么。
曾经答应过剧中的红梅,纪录片上映后帮她征婚,就此文来做这事吧。顺便介绍下五位女主的现状。
还是先给红梅和kitty两位征婚吧。
影片制作结束后,红梅离开北京,在烟台跟自己的亲戚一起创业。以下是她转发给我的征婚信息。
姓名:周姑娘
年龄:1990年10月
身高:161.5cm
体重:43公斤
喜好:喜欢漫无目的的旅行,爬爬山,看看书,发发呆。
简单介绍:上学/毕业/工作一直在北京了。毕业后在当代节能置业房地产工作,负责运营,同时负责礼仪培训。后在北大经济学院EMBA当了3年班主任。在汽车金融公司待了4年,负责华北区公司及海关关税项目。2021年初回山东帮哥哥打理公司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共同创业。
信仰:基督教
性格:有慵懒,有努力。
另一半期待:有信仰,低调,谦逊,有耐心。175以上,瘦一些。眼睛好看
婚姻观:我觉得婚姻是一种盟约,在我选择你(当然你选择我)的那一刻,红本本一领,就是一辈子,中途没有转站,也不能上下车。婚姻不是因为美好我才选择她,而是因为,通过我们的努力,见证一种美好。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It always protects, always trusts, always hopes, always perseveres. Love never fails.~
红梅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在这多说一句,镜头会让人胖10斤,加上纪录片没有化妆师,女主们经常蓬头垢面,拍了半年多,她们完全忽略了镜头,不顾自己形象。其实生活中她们比《“炼”爱》镜头里要漂亮的多,都是高颜值。
Kitty现在从北京望京的父母家里,搬出来自己住了,也在继续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爱情。但很悲伤的是她的姥姥已经去世,姥爷很伤心,也在病危中,这也是让我心痛的消息。姥姥,姥爷真的给我了太多感动,这种感动不仅是来自他们有情有义的爱情,还有老人对陌生人的温度。kitty现在的心愿也是找到另一半,影片中她清晰的描述了自己理想中另一半的样子,符合她剧中要求的男生,
请给她写信吧:[email protected],
kitty叮嘱说:写信的朋友请附上个人信息和照片。
小月拍摄后从北京回到了西安,目前是做音乐,影视等相关工作,享受着自己潇洒的文艺生活,至今单身,暂无征婚需求。
Maggie参加完电影首映礼后,回到了她片尾最后一个镜头的场景:斯坦福大学,现在硅谷创业,做人工智能。在美国,创业是Maggie的重心,但也会抽空享受自己丰富多元的单身生活。创业的同时,Maggie做了一个跟女性相关的公众号“THE Woice”,我吃饭时会听,很有营养,帮我们开阔全球视野,打破终极认知。
纪录片18年开始拍摄,三年过去了,李桃是唯一一位告别单身的女主,她在去年6月份领证,今年举行的婚礼。她和老公还在做抖音直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抖音搜索: litao77777777。李桃以自己女儿名字创办的脂流茶真的很好喝,也很健康。
至于她老公比自己小15岁这个事,我拿出来说,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些质疑的评论,请问一个男士找比自己小15岁的老婆,你会质疑吗?质疑来自于传统观念对男性,女性固有的认知和束缚,杜拉斯的时代你质疑一下就算了,现在的时代还拿出来恶语评论,别说认知水准了,连“善良”都够不上吧。《“炼”爱》里,Maggie作为精英女性的理智,kitty对男性外形的择偶标准,李桃作为单亲妈妈的强大,小月网络追求真爱,红梅反驳母亲催婚“不让人养”的态度……都是在打破传统对两性的束缚,什么“男性看女性颜值,女性看男生经济实力”,这些观念在都市里已逐渐被瓦解。这种瓦解归功于走在现代化前沿的女性们,也感谢那些跟的上这种剧烈转型的男性们。
抱歉,我跑题了,今天的重点是给Kitty和红梅找对象。谢谢各位!再次附上两位的征婚邮箱。
Kitty:[email protected]
最后,请抛开你的性别,作为一个人,愿你,被爱包围❤️
《“炼”爱》首映礼后红梅,制片人Ruby,导演,Maggie,kitty
前天和我的好朋友杰克森一起参加了《“炼”爱》成都场的点映,我和他相识近六年,我们之间坚持着一种关于爱的关系,我一直无法将它称之为“恋爱”,但又无法向其他朋友简要的解释我们之间特殊的关系,昨天观影后我突然觉得将这称之为“炼”爱关系再好不过。
我对标题《“炼”爱》/《hard love》的喜爱都远远大于影片本身,影片中五位女性关于爱情或者婚姻的现状更多地表现着hard love的困境,对“炼”爱本身的探讨又有些捉襟见肘、隔靴搔痒。
我看到一些真实的爱。Maggie爱恋着航海、爱恋着远大人类事业,kitty对hello kitty的着迷恋物,月儿从小爱小众音乐,李桃爱女儿,还看到红梅对理想中的自己与爱情的坚持与追求。这些也都是爱,是寄托,是自我与世界的联结,不管这些联结被心理学家们评议为什么,它们都和爱情一样缓释了人的孤独。所以我们要炼的究竟是我们爱的能力,还是在炼我们爱之对象?
看完电影我和杰克森打车回家的路上一直在聊这个议题,我和他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杰克森:“我觉得最大的压力就像片子里面月儿她们家说的那样,就是该什么年纪做什么事的这种传统观念。女性被要求在什么年龄段就该结婚生子,否则就是失败的表现。”
我啥也没说,我脑子里在想我高中的时候不想上学,那时候我就觉得学习和幸福都是终生议题,那些非要以“此刻就该学习”“以后才能幸福”这样的理由来把我绑在教室里受刑是很滑稽的事。
杰克森:“我没有想到Maggie会去冻卵,我以为那种精英女性根本不会在意这种问题。”
我也不知道回他什么,就回了句:为啥?但他也没有接着这个话继续聊。
杰克森:“我觉得红梅真的是一个很典型的人物,她从农村来到北京,她的一切都和农村的爸爸妈妈哥哥们产生了分歧,她在追求一个更完美的自己,不断学习、积极相亲、在相亲中和男方产生不同看法时,甚至为这样的不同哭了!”
我:“你觉得她会得到什么样的爱?像她自己理想中那样真挚的、充满信任的?可她自己明明充满了不安、矛盾,她去努力了解亲密关系的知识,她四处留下自己的相亲信息,她会有足够的关于爱的能量拥有理想的爱吗?”
杰克森:“也是哈,我觉得跟她相亲那男的一看就是个浪的,提出这种问题啥意思!”
我:“但他侧脸看起来就蛮帅的哈哈。”
杰克森:“我觉得李桃现在肯定挺有钱了,她还完债,还有了自己的品牌,还结婚了!”
我:“但她也真不容易,好坚强的女人!要我就摆烂了,男人骗了我钱跑了完事儿给我留一娃... ...或者爱自己的孩子真的也是种力量。”
杰克森:“我肯定不会。”
我:“你哪敢?”
我俩有一搭没一搭地瞎扯了一路,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以上对话甚至有些是我用自己的话重新整合的。我们这回家路上20多分钟的交流很大程度上是废话以及相互不能理解的想法。就像两个世界间搭了座桥,偶尔来往一下,但永远不会融成同一个世界,我能感觉到他在他的男性视角看到的东西肯定跟我不一样,而我那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加上我词不达意的表达,他也很难明白,我们都知道我们之间高耸的巴别塔,但并不能阻止我们停止搭建彼此精神陪伴的长梯。在我们漫长的这几年里,我喜欢过别人,他厌恶过我,也都挺坦荡,我总是通过爱他来爱全人类,我也总是把我对全世界的痛恨全部咒骂在他身上。我突然想起红梅和那个相亲帅哥的谈话,帅哥问她“我出轨了被你捉奸在床了怎么办”,红梅说“不可能的,我和你在一起就会相信你,我也不会捉奸。”本来在影院我觉得这段可好笑,可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这是具有超越性的东西。爱没有排他性,而且真爱一定充满信任,当然我不是说要和出轨男在一起并且相信他只爱你一个人,这一定是两种语境。
爱是很难的,要避免屈从对方也要避免支配对方,避免不健康的共生性结合。爱是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但是正如影片中所展现的五位女性在“炼”爱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问题一样,这些缺失的难题无处不在。红梅相亲的时候对着表格质疑说“这上面全是条件,只有一部分的我”,红梅和哥哥谈话时哥哥指责红梅存在物质和拜金,这些都在反映着当前我们的婚恋关系是一种物化关系,爱的意识常常只是作为他们自身交换能力范围内的人类商品而已。弗洛姆认为,“人们力图做一个交易:从社会价值基点来看,这个对象应该是值得要的,而且同时就我的公开和隐秘的财产和潜能而言,对象也应该想要我。”从而却缺乏了尊重与了解。我不停设想月儿不能两个月离开爱情、kitty在各种相亲局的尴尬,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遇到那个爱的对象,还是炼就爱的能力。
前天映后现场和制片老师连线的过程中,有个姐妹说影片选角重合率略高,影片所要呈现和表达的现实状况也并不全面。制片老师回答时说到,拍摄一部纪录电影不仅仅是我们选择拍摄对象,更是拍摄对象选择我们。拍摄过程有太多太多不可控因素,作为一名影视系的学生我每次想到这个问题都要倒吸一口凉气。在这部影片中我再次学到我们很难完成准确的表达,但我们可以尽全力做到最好的呈现。在观影现场,我们看到许多迟缓的追焦、许多抖动的画面,当然还有许多幽默的剪辑点,它也许不够完美,但也依旧充满女性表达的力量。
最后,祝大家都炼爱成功。
红梅爸爸:“两个失败的人还吵吵啥啊”电影院爆发出了最大的笑声。
相亲角90%都是女性在征婚,可见年龄带来的婚嫁焦虑首先是女性。长辈们说现在的男孩子都不追女孩了,也没有长情了,不像以前爱的死去活来非她不娶了。有个被采访者的阿姨说在美国我都快六十岁了也有年轻小伙子上来跟我搭讪表白,中国人就是对年龄观念特别重,阶层观念也特别重,家长们东奔西走操碎心,但子女也没有心仪之人。哎,作为一个不婚不育的人,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对异性动过心了,我觉得生命中有太多比爱情和婚姻重要的东西,但是生在了这个国度,永远无法度过这一劫。【bilibili】
对婚育率逐年递减问题的五份样本观察。其实我看到的更多是阶层问题,五个看似都是大城市里30岁左右的独立女性,但导致她们始终不恋爱、不结婚的原因却并不相同。有的是快乐富婆,有的是北京土著,有的是文艺玩咖,有的是经历过、破灭过的单身靓妈。最值得玩味的是那个山东农村出来到北京工作的姑娘,对另一半的物质、精神要求都非常高(要求男方物质条件要比自己强,片中未表现她要找同一信仰的人)纪录片选题很有社交话题度,贴合当下,但素材比较偏跟拍采访,被拍摄者配合感较强。作者意图是有的,几处镜头衔接有小设计,但最后草草收尾,看不出作者本人的态度倾向。
从零关注到超出预期,一部纪录片居然能让全场爆笑不下10次。符合当下女性语境,展开社会多方视角,5个主角都性格鲜明有记忆点,她们的情感和故事就是你我的生活和经历,女人就应该很绽放。“我自己一个人已经很有趣了,没必要再多一人” 英文片名Hard Love耐人寻味。24th SIFF第一部。
大齡女青年們的相親故事紀實,題材乍一看挺沈重,卻被拍得相當輕盈,記不清多少次笑出聲來。電影輕盈又不停止思考,說的是相親又不只是相親,更是對世界的認知方式,有人感性,有人理性,有人現實,有人理想,世界上值得開心煩惱的事情那麼多,婚姻算老幾呢?女人們,開心點,男人不值得。#SIFF2021#
#SIFF03# 非常非常真实,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这就是当代男性女性真实写照。红梅和他哥的battle太精彩了,台词绝对写不出来的程度,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再加上红梅她爸的点睛一句,一发入魂!!
大概看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以上帝视角在看这几位女性的生活挣扎,觉得有些不可理喻,但也许这是大多数中国女性所经历的,我们个别解放了,也许很多人并没有,只是没被我们看到。溢满屏幕的焦虑。
#siff2021# 沉重的题材处理得轻盈灵动,虽然有一些让人拳头听硬的观念,但至少所有的人物都是鲜活的真实的,也因此是会让人共情的,即便你可能根本不赞同她们/他们的观点。而且女性导演的那种对于人物的关怀,是能从镜头里感觉到的,不至于冷冰冰。就我看来,问题可能在于,五个对象或许是有点多了,时长还是有点没撑起来,导致所有的记录都是很碎片式的情节,缺了点流畅的连贯感,但还是挺有可看性的,三星半。
样本还是集中在上层女性,底层女性的故事是难以采访是吗?遗憾。
很适合情侣去看,看完可以从很多方面吵很多场架
纪录片本身可能并无意去划分阶层代表,但单身浪潮的核心可能并不是两性的信任问题,而是对于这个日益固化体系的自然反应。因为太过恐惧因婚跌落,反倒不如自己待着安全,而试图以此跃升的机会也同时消失殆尽,还是因为上蹿下跳成本太过高昂啊。里面的单身母亲则不巧成为这个悖论的佐证。
关注点没问题,但是表达都挺浅的,算是个完整的产品,在纪录片宇宙里,只能是个合格的专题片。
最搞笑的就是放映结束后一个当猎头的大哥爹味十足的指点每个女性的未来。戏里戏外完美的契合,电影里已经有爹妈了,外边就别再当爹了。
11届北影节 三里屯美嘉 922 一男性一边心虚的咳嗽一边在给小姐姐洗脑说让女人对男人出轨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后排有人喊了一句“男人不行!”全场鼓掌,今日最佳~
这种多主角交叉剪辑式的人物纪录片,也许都需要“人生七年”级别的持续捕捉才会爆发真实能量,林鑫导演近乎同题材的《单身女人》集中在单个城市去研究此话题,威力更大一些。
IDF的确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啊,状况不断简直到了习以为常的地步,片子放到一半才发现没有字幕,接着换了有字幕的版本。当然最精彩的还是映后了,导演直接对一个观众发飙了,那个观众只是觉得片子没有触动他罢了,也并没有言辞激烈地批评电影不够好,导演居然说在这个场合不想听到任何负面的评价,更夸张的是,后来导演竟然问那个观众哪儿的,叫什么名字,难不成还要约架?导演让那个观众离开,人家离开了又要让人家回来接着跟她怼,可以看出导演心态彻底崩了,最后竟小声说了一句傻b。客观来说,电影拍得蛮有趣,但是有一两个人物看过之后就没什么印象了,而且有些段落也过于日常化了。
7分不能再多,怎么说呢,期待满满,失望而归,每条线都浅浅,隔靴搔痒,表达散漫、拖拉,失焦,优点也就剩下贵在真实了——然而这是个纪录片。都不如伪纪录片风格的《珍珠》,承认焦虑但不着眼于焦虑,生活于世俗但不屈服于世俗。20220319北京槐房万达影城
群像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蛮不错了,不评判是最基本的要求,将不同阶级、不同性格的未婚女性并置,天然就形成了观点的碰撞。抓到了几处男女争辩的妙笔,后半段还有一些顺滑的过渡,借议题或是画面完成人物的切换,看得出打捞素材下了功夫。不过看CNEX的片子从来不能期待太多,他们永远不乏议题,但追求情节化的剪辑思路、面向大众的制作诉求,似乎都在阻止电影向更深处挖掘。婚恋问题自然是无解的,可片子最后松散的收尾,进而造成情绪的悬置,更像是创作层面的捉襟见肘。
1.山东女生身上集中了传统和现代、村镇和都市、理想和现实的碰撞。所以在山东老家,她是新潮和现实物质的化身,回到北京,她又变成了保守理想的符号。2.不管这些女性对婚姻是不是还存在渴求,很开心的体验是她们没有停止自己给自己提供乐趣,自己为向上在探索。3.冻卵也好痛苦,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生育方式和过程,生育相关环节都避免不了痛苦。4.女导演镜头下的女性力量还是不一样的、动人的。单身妈妈有一种破土而出的生命力,会很容易联想到见过的一些女性。不存在为母则刚,她们不管看起来是菟丝花、牡丹或藤草,当生活推到某个不幸的境地,她们实际上拥有藤草一样的生命力和韧性,去撑起自己或者家庭向前走。莫名其妙想到阿莫多瓦电影里的女人。5.观影体验是非贬义的,男人一说话,观众就发笑。
女人多可爱啊 被伤害过的 被宠爱着的 被质疑的 被敷衍的 都在奋斗 都在成长 都心怀梦想 憧憬着美好的爱情与未来 现在的男人看不到她们 听不懂她们 更配不上她们 对不起 男的不行 是我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