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唐僧与情圣的N个可比性
《西游记》是电视台的经典回放剧作之一,每到假期,我总能在某个台看到那师徒四人如何遭遇妖魔鬼怪——唐僧一次次落入魔掌,孙猴子等人一次次去救,如此循环不息。唐僧真是个宝贝,所到之处要么受人景仰,要么受人爱慕,要么引人垂涎……闲着没事的我对着电视瞧啊瞧,忽然发现,其实唐僧是个情圣。
第一、情圣的仪态,总是风度翩翩,掉进淤泥也依然光采夺人。唐僧那一条西天路,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饱暖难继……却始终保持着“白白胖胖”的俊俏高僧气派,引无数妖魔竞折腰。
第二、情圣的周围,总是美女迭出,桃花运是红透半天。唐僧也是如此,取经之路虽然艰苦,却不乏美女国王、公主、妖精前来纠缠,数不尽的世间美色,赏不完的婀娜风姿,即使是贾宝玉,也输上几筹。
第三、情圣的高超在于,不是死皮赖脸去泡妞,而是使妞主动来泡他。唐僧眼观鼻,鼻观心,彬彬有礼,严守戒律,如此清高,怎不让平时受惯男人宠爱奉承的美女们惊讶之下心醉神迷呢?女人是好奇的动物,越是碰不得的东西,越要去碰。尤其是美女,心高气傲,遇到一个男人居然对自己的美色“无动于衷”,怎么都得施展一番力气去博得这个男人的注意。
第四、情圣的最高境界是,不以占据女子的肉体为目的,而以俘虏女子的芳心为荣耀。不沾一衣一发,却牢牢抓住美女的心,使之对其朝思暮想,甚至终生牵挂。唐僧面对美女的引诱,招牌动作就是手持念珠,口吟佛偈,简直就当面前那个娇滴滴、粉嫩嫩的美人儿是块黑石头。那当然让美女更加抓狂,以至于不少美女在这种情形下丢掉最后的矜持,化成狼女要对唐僧来个霸王硬上弓。
第五、对待每一段桃花缘,情圣最后都是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唐僧也是如此潇洒,任尔柔情化雨,望穿秋水,依然毅然西去,这让美女又一次心碎落泪,哀唤几声唐僧哥哥,此生再无别恋。有时美女纠缠过度,便要劳动几个徒弟出面解决。徒弟们总是不懂得怜香惜玉,几棒子下来就让一个好不容易修炼成功的美女香消玉陨,对此,唐僧也只是稍稍皱眉,吟一句“阿弥陀佛”便罢了。
有人说,女儿国的国王是唯一让唐僧动心的女人。我倒认为,白骨精才是唐僧的知己。一个是情之大圣,一个是妖中极品,两下相较,惺惺相吸。孙猴子却几番来搅局,唐僧恼怒,又是紧箍咒又是驱逐令,足见唐僧心中所系颇深。
可惜,情圣的人生注定了不能长久停留在任何一个女人身边。芬芳虽好,落花难留。
扬鞭策马去,西天情路长……
2 ) 又见女儿国
一直以为,女儿国是西游记里最华美的一幕,至今百看不厌.
女儿国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六根俱净不近女色的俊美唐朝和尚竟然也动了凡心,那段若即若离的扑朔爱情...
在两人独处的片刻,女儿国女王问唐僧:难道你就不看我一眼?唐僧满头大汗.女王又问:你难道真的不喜欢我?唐僧停顿了许久,才说出那句值得玩味的话:我已身许佛门,倘若来世有缘份……
倘若来世有缘份...是啊,今生,你我只能擦肩而过,萧郎路人,用尽一生心,也无法让你留在我身边,相伴终老.
二十年后,花开花落,岁月留痕.
当朱琳站在《艺术人生》舞台上时,却亦如二十年前女儿国的国王,仪态万方、兰心蕙质、明媚动人.
“自女儿国一别,二十年不见,御弟哥哥,别来无恙?”
此时,台下的徐少华早已盈满泪水.
二十年,山高水长,牵挂无声.
二十年,终不曾忘掉那段若有若无的爱恋.
二十年,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3 ) 86版的《西游记》到底好在哪
转自知乎
文/六神磊磊
一
老《西游记》很厉害,但是究竟厉害在哪里,大家不一定全都知道。
我们经常不知道经典为什么是经典的。金庸的江湖地位为什么比梁羽生高?梁羽生为什么又好过诸葛青云?很多读者其实说不出来。
作为一个读书写字的人,我从自己的角度给大家解释一下:老西游记到底厉害在哪里?
这篇文章不谈演员们的表演,不谈词曲音乐,也不谈摄像、取景之类,只讲文字上的东西。
在这一方面,后来的所有西游电视剧和它相比,都有巨大的差距,简直是尹志平和洪七公的差距。
二
比如大家都知道一句台词:
“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这是红孩儿的台词,被问的人是观音菩萨。这句台词在《西游记》的原著里有吗?有的,但是有一点点不一样。原著是这样的:
“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吗?”
拍电视剧时,“孙行者”被改成了“猴子”。到底哪个更好呢?当然是猴子好。
看起来是一词之差,但改成“猴子”,这句话就更容易钻进你的心里;你就更容易记住红孩儿,这个光着腚的“黑社会二代”、海淀银枪小霸王,正作死地对着观音菩萨发问。
据说86版《西游记》是三个人编剧的,包括导演杨洁。仅仅从这一句上说,编剧青出于蓝了。
再随手举一个例子。第四集里,孙猴子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有一天观音菩萨路过,两人发生了一番对话。双方的台词不过几句,有的是保留原著的,有的是编剧导演自己发挥的。
保留了哪一句呢?
“特留残步来看你。”
发挥了哪一句呢?
“世上自有救你之人,却不是我。”
多么好的一句台词啊。菩萨这淡淡的一语中,有茫茫宿命,有莫测天机,有些微逗弄,有谆谆诲谕。
它给了猴子多少遐想:世上确有救我的人,可红尘万丈,他在哪里呢?既然不是你,那又是谁呢?
这得是一个文字功力多么扎实、又多么聪明有情商的人,才能为菩萨想出这样的台词啊?
三
再给大家来讲一个小情节,看看老西游记的功夫。
有这么一段情节:取经路上,唐僧来到了一个叫“木仙庵”的地方,里面有几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其实都是松树、柏树等变的妖怪,非拉着唐僧作诗联句。
唐僧禁不住几个老妖怪的撩拨,动了诗兴,就和他们唱和了起来。
一共作了多少首诗呢?在《西游记》原著里,他们你来我往,共作了七首律诗。吴承恩大概是有点想炫耀诗才,但这些诗其实水平不高,空洞乏味,而且这一段情节也很拖沓,啰哩啰嗦。
而在电视剧里,七首律诗被砍得只保留一首,恰恰是选了最好的一首。
它的开头两句是这样的:禅心似月迥无尘,诗兴如天青更新。
作到最后两句时,四老一致要让唐僧来收尾。大家记得是怎么收的吗?
半枕松风茶未熟,
吟怀潇洒满腔春。
众老都鼓掌:“好一个 ‘吟怀潇洒满腔春’!”而作为观众,我也想说,好一个“吟怀潇洒满腔春”!
大家想一下,当时拍《西游记》篇幅那么有限,狮驼岭、比丘国等等大戏都砍掉了,却认真保留了这一段,拍电视剧的人真是有一份诗情画意在。
更难的是,能大段砍掉原著里堆砌的烂诗,唯独选出最清新的一首,大加发挥,说明拍剧的人识诗、懂诗。
于是,原书里一段冗长乏味的情节,变成了荧幕上一段紧凑、风雅的诗会。它是很有作用的:一路上懦弱无能的肉鸡般的唐僧,抓住了这次机会,展露了自己的风采。
它会让你恍然领悟到:“御弟哥哥”并不只是个光会叫“大王饶命”、“悟空救我”的窝囊废。他一路迷倒那么多女王、女妖,不只是靠一张小白脸,更不是靠器大活好。他是有禅心似月、诗兴如天的一面的,是有吟怀潇洒、满腔才华的一面的。
四
更厉害的是后面。
在这一场文绉绉的诗会过后,四个老妖怪图穷匕见,现出了皮条客的当行本色,推出一个女妖怪——杏仙来迷惑唐僧。
在原著里,杏仙用来勾引唐僧的也是一首诗,水平仍然很差劲,说文艺不文艺,说尺度又没尺度,我看还不如咱们陕北信天游的“白花花的大腿水灵灵的逼,这么好的地方留不住你”来得刚猛直接。
然而拍剧的人是有慧眼的。在杏仙这首平庸的诗中,他看见了一句“雨润红姿娇且嫩”。他的灵感被触动了,觉得这里面有文章,可以发挥。
于是在电视剧里,它被生发成了一首歌。庸俗的“娇且嫩”不见了,变成了文艺十倍的“雨润红姿娇”。这首歌还被加上一个名字《何必西天万里遥》。
大家还记得这个开头么:
桃李芳菲梨花笑,怎比我枝头春意闹?
芍药艳娜李花俏,怎比我雨润红姿娇?
这两句词,瞬间画出一代名妓(妖)的袅娜和妩媚。这词太切合妖怪的身份了,因为她是杏,她自然要压倒桃李、盖过芍药的。
按理说,“枝头春意闹”这一句是不该出现的,那是宋词里的句子,唐僧不该早几百年听到。但我们是可以原谅这一细节的。
香茶一盏迎君到,
星儿摇摇,云儿飘飘,
何必西天万里遥?
欢乐就在今朝,
欢乐就在今宵。
听着杏仙一唱三叹,是否连我们不禁都会想:是啊,这美好的良夜,何必西天万里遥呢?
就像原著中说的:“若肯放开怀抱,长发留头,穿绫着锦,胜强如那瓦钵缁衣,雪鞋云笠!”
我经常想,如果换了是我,有没有这个功夫,把一句粗直的“雨润红姿娇且嫩”,变成一首《何必西天万里遥》?我真的很怀疑。
五
再随便举一些86版《西游记》里厉害的文字功夫吧。
例如观音菩萨曾变成一个老和尚,给锦襕袈裟打广告,勾引唐太宗来买。她是怎么打的呢?在原著里,这是啰啰嗦嗦一大通话,并不精彩。
但在电视剧里,经过大刀阔斧修改,最后拼接锤炼出几句:
“这袈裟,冰蚕抽丝,仙娥织就。穿我袈裟,不入尘轮,不堕地狱,坐有万圣朝礼,动有七佛随身。”
接着,观音菩萨又给西天的真经打广告,精炼到只有四句:
“能超亡者升天,能渡难人脱苦,能解百冤之劫,能消无妄之灾。”
熟悉华文的你不妨把它念诵一遍,有没有感觉到语句的工整?有没有感到音韵的铿锵?
一部25集的戏,数千句台词,处处能见到这样的锤炼功夫。有些是原著本来就有的,被精炼出来了;有的是原著里没有的,被演绎生发出来了。
比如在花果山,孙悟空喝问猪八戒:
“俺老孙身在水帘洞,心随取经僧。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他现在在哪里受难?”
听了猴王这话,我们是不是不由自主像猪八戒一样感动了:“师兄,你好仁义啊!”
又如三打白骨精那一段,唐僧要赶猴子走,怎么才可以用一句台词,就体现出唐僧最贱、最作死的效果,而且最能戳伤大徒弟的心?
答案是:
“难道八戒、沙僧就不会降妖?”
又譬如在女儿国,唐僧半夜被女王勾引,满头冒汗,给女王猛发“四大皆空”卡,女王该怎么破?
她的回答是:“你说你四大皆空,却紧闭双眼。要是你睁开眼看看我,我不相信你两眼空空。”
唐僧只好又发来世卡:“来世若有缘分,我们……”女王该怎么用一句话,表明自己追求真爱的决心?
回案是:“我只想今生,不想来世。”
六
这就是老西游记的厉害,一字一句都那么洗练、那么直白,悄无声息地钻进你的心。我们被这部剧征服,绝对不仅是因为几根威亚、一点特技。
你可能把这部剧看了10遍、100遍,也看不出它的这份功夫。的确,文字的力量,我们常常是察觉不到的。经常是它征服了你,你还浑然不觉。
有趣的是,一个作者或者编剧,他的功夫越深、积淀越多、在人情事故上越练达,就反而越没有所谓的“文采”了。很多作者以为金庸“文笔不好”,但却永远写不出洪七公出场的那一句话:“撕作三份,鸡屁股给我”。
就好像《西游记》剧集里,黎山老母不停地催:商量好了没,谁留下来娶我女儿呀?
我们如果功夫不到位,也永远写不出沙僧的那一句精妙回答:
“商量好了,留下那个姓猪的。”
4 ) 经典终是经典,看不腻
1988年2月1日,首次将全本《西游记》搬上屏幕,也首开电视剧出国拍摄的先例。这部电视剧在有限的艺术、技术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的神话世界,生动地表现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的顽强精神。
六小龄童的表演真的太精湛,他所演绎的孙悟空,几乎成了观众心中的一个定式。而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的旋律,也伴随着该剧的播出,在一代人心中久久回荡。
《西游记》在1986年春节一经播出,轰动全国,老少皆宜,获得了极高评价。该剧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百看不厌,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当年剧中的演员也都成了人们心中永恒的偶像。😍
5 ) 经典中的经典
西游记这部片子可以说是贯穿了我整个童年,小时候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在看了,很喜欢,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就算是现在再看也不会感到无聊,里面的演员、剧情、还有当时没有那么高科技的特效,这些都是经受的住时间的考验的,经典毕竟是经典,就算后面有很多西游记系列的电视剧出来,也无法超越这部剧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的重大地位,前几天看了新的一期的王牌对王牌里,西游记主要演员时隔多年又在一个节目上相聚了,当时看到很多人眼里都含了泪花,都感觉很震惊,很开心,毕竟这些是陪伴了她们的童年的。2017年的时候,西游记导演杨杰女士去世,很多人都发博去怀念她,谢谢她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一部电影,留给了世人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西游记真的在中国电视剧史上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动摇它的地位,属于经典中的经典。
6 ) 长驻心中的《西游记》经典台词
说到心目中最经典的电视剧,在我来看无疑是《西游记》,当然是前25集版本。
小时侯每到要过年的时候,许多周围县台都会放两遍《西游记》。每次收看我们都不会烦,即使有些情节已经烂熟于胸,甚至有些台词都倒背如流。没办法,就是喜欢。
记得那时候同学之间经常拿剧中台词开玩笑,互相心领神会,不胜其乐。在很长一段时间,西游记的台词成为我们之间的一种特定语言,用现在话说,它影响了我们的语言习惯,改变了话语模式。就像上一辈人总在说——“看在党国的面子上,拉兄弟一把”、“他已经不咳嗽啦”、“为了斯大林”、“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等等——一样。
这次,把能想起来的台词尽量贴出来,在心里过把瘾。相信很多台词这一辈子都忘不掉了。
《猴王初问世》
(师父发现孙悟空正在卖弄本领,心中不快)
师父:悟空,你走吧!
(悟空转身走,又停住)
悟空:师父,您叫我往哪去?
师父: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今后你不要说我是你师父,我也不再见你。
========================
《偷吃人参果》
(孙悟空去寻医树的方子,到当年学艺的地方去找师父,发现人去屋空,灰网遍地,有些绝望,手抱着廊柱,万分悲伤)
悟空:师父果然不再见我,师父果然不再见我……
师父:悟空!
悟空:师父,师父!
师父:悟空你知错吗?
悟空:弟子知错了。您快告诉弟子一个医树的方吧。
师父:茫茫南海,自有医树之方。
悟空(跪拜):多谢师父。
(悟空去蓬莱仙岛寻方,福禄寿看到他)
福禄寿:有闻大圣保唐僧西天取经,莫非已经回来了?
悟空:早呢,早呢。这次经过武庄观,遇到点麻烦。
福禄寿:莫非是偷吃了他的人参果?
悟空:偷吃算的了什么?
福禄寿:算的了什么,那乃是天地的一棵灵根哪!
悟空:灵根灵根,我弄了它个断根!
福禄寿:断根,莫非大圣推倒了人参果树?
悟空:正是正是。
======================
《祸起观音院》
(悟空见到黑熊怪,不禁笑出声来)
悟空:你到底是烧窑的,还是卖炭的,真是黑的俊俏!
[高中时候有个女生长的还可以,就是有点黑,有男生曾经当面这样开她的玩笑]
========================
八戒的确是〈西游记〉中重点搞笑的角色,有了他,奇幻色彩中就多了一些轻松。
《波生极乐天》
(唐僧献出自己的紫金钵盂做为“人事”,那和尚拿起来正在敲击)
八戒:敲,敲什么敲,紫金的!唐王赐的宝贝。敲,敲!
============================
《祸起观音院》
(悟空不得不到南海找观音帮忙,刚到门口,就见黑熊怪做的山神拦住去路)
悟空:好你个黑熊精,看在我饶了你的份上,难道你不应该叫我一声老爷?
黑熊:咳,君子不念旧恶,还提那些干什么呀?观音特意让我在此迎你!
悟空:真的?请!
(见到观音)
观音:悟空,你干什么来了?
悟空:观音,你为什么请了贪心的长老做院主,还让一个黑脸的妖精做邻居?
===============================
《官封弼马温》
(悟空喝醉休息,被带到阎罗殿)
悟空:我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你为什么来抓我?
阎王(刘江 演):万物生灵,哪个不归我管,我叫他三更死,他就活不到天明!
=========================
《大圣闹天宫》
(太上老君得知悟空可能去他的兜率宫,不禁大惊失色)
太上老君:不好,我的仙丹!
(炼丹炉里烧了很长时间,太上老君估计悟空早死了,不料里面传来声音)
悟空:我老孙还活着呢!哈哈哈
太上老君:童儿,煽!煽!
==========================
《困囚五行山》
(悟空被无情的压在山下,苦不堪言,而天宫之上,众神仙开怀畅饮,大笑不止)
悟空(仰天长叹):如来,玉帝,俺老孙被你们骗了,被你们骗了![每次看到这时候心里都不好受,再加上那首歌的陪衬,悟空在山下倍受风吹雨淋]
(观音化做一位僧人,叫卖袈裟)
唐王:敢问卖价几何呀?
观音:识得此宝者分文不取,不识此宝者千金不卖。
(唐王给唐僧敬酒,把一点泥土放入酒中,唐僧不解)
唐王:宁爱本乡一捻土,莫恋他国万两金。
[唐僧一饮而尽。]
==================================
《猴王保唐僧》
[唐僧去掉了五行山上的咒符]
悟空:师父,离远些!再远些!
还远,再远!
好,俺老孙出来啦!
[这时候我也经常激动的不行,尤其看到慢镜头下悟空跑向唐僧,双膝跪地,而唐僧很慈祥的替悟空摘去头上的枝叶,真为悟空感到高兴]
[师徒两人到一家住宿,家里有祖孙两人]
悟空:你这老头,论起来你还是我重孙子呢!
唐僧:悟空,休得胡言。
老者:长老,他所说倒也不假呀。听祖父说,五百年前,天降大山,山下就压着一只神猴啊。今日您老人家终于出来了。
悟空:我老人家?我老人家?哈哈,哈哈……
============================
《趣经女儿国》
(女官过来提亲,唐僧不答应)
八戒:师父不答应,那你把我老猪给招赘了吧!
女官:可,可是,猪长老虽说是个男身,但是您这容貌……
八戒:我这相貌是丑了点儿,但俗话说的好啊,粗留簸箕细留斗,世上谁嫌男人丑哇!
===================================
《祸起观音院》
(长老要看唐僧的宝贝,唐僧婉言谢绝)
悟空:师父,你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小家子气,把咱们的袈裟拿出来让他们瞧瞧!
长老(程之 演):哈哈,别的我不敢说,可要说这袈裟嘛……
二长老:要说这袈裟嘛,多年来我们长老倒是存了几十柜子。
(悟空化作一粒丹丸,观音作蛇精)
蛇精:大王,您应该吃这粒红丸呀!
黑熊:怎么?
蛇精:这黑丸小弟才炼了七七四十九天,而这红丸我可炼了九九八十一天啊!
(观音收服黑熊怪,悟空举棍要打)
观音:住手,悟空。我的山上正好还缺一个护山的山神,你就饶了他吧。
悟空:还是菩萨心肠软,要是我非让他熊子熊孙都一起了断!
观音:你这猴儿。记住,这袈裟以后不要再在人前卖弄。
悟空:弟子记下了。
================================
《偷吃人参果》
(悟空弄来三个人参果,八戒一口吞下,见悟空和沙僧正细细品味)
八戒:沙师弟,你吃的什么呀?
沙僧:人参果呀。
八戒:师兄,好吃吗?
悟空:你自己吃光了,还来问我?
八戒:猴哥,我自己是吃的快了些。你再弄两个,我也像你们一样细嚼慢咽的!
悟空:这果子几千年才结一个,你我吃它三个,已经造化不浅,你还想吃饱啊!
==============================
《三打白骨精》
末尾是让人落泪的镜头:
悟空无数次跪拜,唐僧绝情无义,悟空只有离开。他托付八戒沙僧好生照顾师父,如果有妖怪阻拦就提他,还走到白马身边,耳鬓厮磨,言中含泪。
这时离歌响起:
恨悠悠,通悠悠……
悟空翻向远方,跳上筋斗云后,一个深情回望,然后绝尘而去。
最后的镜头是流水匆匆过,水面浮着几瓣黄花……
======================================
《智激美猴王》
(唐僧被星宿抓住,黑狐精也跑到这里)
黑狐精:唐僧,你看看我是谁?
唐僧:啊?你你……
黑狐精:哼,我是白骨夫人的军事。
唐僧:白骨夫人?
黑狐精:对呀。你家大徒弟孙悟空打死的一家三口,都是我家白骨夫人变的。
唐僧:原来那一家三口全是妖怪!
黑狐精:哼哼,你肉眼凡胎,不识真假,中了我家夫人的离间之计,赶走了你家大徒弟,看现在谁来救(拉长音)你!
唐僧:啊?(音乐)(仰天)悟空,为师的错怪你了。
(师父被困,沙僧被捕,八戒手足无措,正在夜里行走)
白龙马:师兄,师兄!
八戒:谁呀。
白龙马:是我呀,师兄。
八戒:哎呦,你怎么说开话了你?
白龙马:师兄,你快去叫大师兄吧。
八戒:当时师父那么狠心,赶人家走,现在又去请,我不去。我看呀,你回你的龙宫,我回我的高老庄得了。(转身走,白龙将他袖子叼住)
八戒:哎你这是干什么呀?
白龙马:师兄,大师兄他是有情有义的美猴王,[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当时每听到这句话,我都要感动一下]他一定会来的。
(八戒到花果山找悟空,被押了起来)
悟空:呔,哪里来的生人?
八戒:不是生人,是熟人。
悟空:欧,原来是八(发扬声)戒啊。
八戒:是我呀猴哥。
悟空(怒视):你干什么来啦?
八戒:师父想你,让我来请你。
悟空:想我。当初赶我的时候,他好绝情啊。
八戒:他真的想你啊。那天在马上,他就想起你来啦。说你以一当十,一叫就应[小时侯不懂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我和沙师弟都没听见[没听见你怎么知道的,八戒真可爱]。
悟空:不忙不忙,你我逛逛景色如何?八戒,你看我这花果山可过的日子吗?
八戒:过的,过的,师兄,咱们还是快走吧。
悟空:好。(消失)
(八戒看悟空没了,急了)
八戒:你个遭瘟的猴子,你不当和尚,你想做妖精啊你!
悟空:小的们,把猪八戒给我绑起来!八戒,此次西去雷音,步步有难,四处有妖,我身在水帘洞,心系取经人。师父他一定有难呀。
八戒(感动):师兄你好仁义呀。师父他受苦了。
悟空:八戒快说。
(说完)
悟空:我不是让你们提我吗,你们怎么不提呀。
八戒:提了,可那妖怪说,什么孙悟空啊,他来了,我就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掏了他的肝脏,挖了他的心![记得有一次在胡同里,我们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突然想到这么几句,就唆使一个更小的小孩冲着一个邻居的大人,喊这几句。没想到,这个大人不识逗,一下就急了,他哪知道是什么地方的语言,上来非要去见小孩家大人,好好教育一下,怎么这么小就这么暴力呀。小孩毕竟小,一下哭开了。我们当时不敢乐,等大人走了以后,笑得几乎躺胡同里。]
悟空:啊啊?这就走。
(小猴不让走)
悟空:孩儿们,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俺老孙是唐僧的大徒弟,师父有难,徒弟哪有不管之理?等我取经回来,再享荣华!八戒走!
[在最初的旧版本里,到这里这一集也就完了,后来补拍后十几集,才在后面补上降妖一段]
======================
《夺宝莲花洞》
(干娘来到洞中,等着吃唐僧肉)
八戒:我还以为老妖婆来了呢,原来是弼马温到了。
金角:来,把唐僧放下来煮着吃。
妖婆:孩儿,唐僧先不忙吃,我听说猪八戒的耳朵甚是好吃。
===========================================
《大战红孩儿》
(悟空被烧,八戒去请观音,谁知碰到红孩儿变的观音)
红孩儿:我听说那个大王不是个不讲理的,一定是你冲撞了他。
八戒:不是我冲撞了他,是我那猴哥冲撞了他。
红孩儿:小小法术,岂能降我?
(观音给他束缚住)
悟空:我的儿,菩萨怕你长不大,给你带上金项圈,金镯子。哈哈……
=================
《趣经女儿国》
(琵琶精把唐僧抓到洞中,唐僧誓死不从)
琵琶精:告诉你,我可不是娇滴滴的女王,我有的是法术和手段。
(说着,就把唐僧弄到床上,正要执行,八戒把洞口打破了。)
===============================
《传艺玉华洲》
(国王、大臣头发全被悟空变没了)
悟空:你这个荒唐的国王,做了一个荒唐的梦,便下了荒唐的令,俺老孙这是以荒唐对荒唐!
八戒:哎,对!
================================
《四探无底洞》
(师父丢了,八戒去打探,遇到两个小姑娘,结果被打了一顿,经过悟空和沙僧教诲,又走上前,还变化了模样)
八戒:啊,二位,二位……二位奶奶,二位奶奶。
姑娘:啊?奶奶!哈哈……
八戒(眼珠一转):姑娘,二位姑娘,贫僧稽首啦。
姑娘(对视):这和尚不错啊,不错。哎,你从哪儿来呀?
八戒:我从那儿来呀。
姑娘:要到哪儿去呀?
八戒:要到那儿去呀。
姑娘(小声地):你叫什么名字?
八戒:那你叫什么名字呀?
姑娘:原来是个呆和尚。我们住在悬空山无底洞。
八戒:无底洞离这里很远,为什么来这里打水呀?
姑娘:无底洞的水不好喝,我家夫人要和一个和尚……(被打断)
八戒(小声念叨):夫人、和尚……了不得啦!
《西游记》四大名著之一,小时候的回忆,永远的经典。
看了一辈子了,偶像还是孙悟空。
只认章老师一个人演的孙悟空 其他的连耍猴都不配 还有女儿国那场戏 绝了
我爷爷最爱看。每看到悟空被唐僧赶走,他连磕了好几个头,我都会哭。
现在电视里放我还是要看的
印象最深的是白骨精和蜘蛛精。看着唐僧把孙悟空赶走,才几岁的我,特别的恨唐僧。
经典呀,最近看到这样演员重聚发现时间真的过得很快,这个剧已经三十多年了,记得曾经年年播。虽然只有二十多集,但是总感觉看不完,内容丰富。
暑假 凉席 西瓜 煮花生
那天,猴哥还来我们学校了呢
看过不下三遍|| 这片里的美女啊。。。。海了去~~
蹬蹬蹬蹬,蹬蹬蹬蹬(升调)^
86年西游记——他们的拍摄资金被央视砍断: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17133094/
怎么能是9.4??不应该是10么
六小龄童的猴王,目前无人超越。。。
悟空 沙僧 八戒,快来啊!
西游记不仅是童年美好的记忆。许多年以后观看发现,其中造型与性格塑造完美,准确把握原著,时代影响力巨大,印象极其深刻。
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三打白骨精那唐僧赶悟空走,把我哭惨了~~
即便今天看来,《西游记》仍然极其豪华、完美。在条件艰苦、技术落后的年代,它所达到的审美格调是电脑特效无法企及的,服饰、音乐都是纯正的中国风。《西游记》象征着一代中国文艺工作者理想主义的追求,是一部用心创造的永恒经典。
想说的实在太多!但那首首超赞的八十年代合成器disco金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