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

已完结

主演:池珍熙,赵贤宰,秀爱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3

 剧照

情书 剧照 NO.1情书 剧照 NO.2情书 剧照 NO.3情书 剧照 NO.4情书 剧照 NO.5情书 剧照 NO.6情书 剧照 NO.13情书 剧照 NO.14情书 剧照 NO.15情书 剧照 NO.16情书 剧照 NO.17情书 剧照 NO.18情书 剧照 NO.19情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情书韩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部凄美的作品出自韩国著名编剧吴水娟(《爱上女主播》、《蓝色生死恋》及《冬季恋歌》的编剧)之手,故事是描述两男一女的爱情故事。自小被神父舅舅扶养的安德烈(赵现宰饰),遇到了父母双亡、内心封闭阴暗的赵银河(修爱饰),当他用温暖的关怀,渐渐融化银河心里的冰霜时,却表达自己想成为神父的决心,令手中握着「送不出去的情书」的银河黯然神伤,因而接受安德烈好友郑宇振(池珍熙饰)的追求攻势,故意主动示好。看着两人的关系渐渐走近,安德烈心中隠隠作痛,这才明白,原来他早已爱上了银河。在挚爱与志愿二选一的难题上,撕扯着他的心……
  剧情:
  安德烈(赵显宰饰)从小被寄养在姑姑家,辛苦工作却常受到欺凌。多年后,安德烈在神父舅舅的悉心养育下长大成人。此时,父母双亡的吟荷(秀爱饰)走入了他的生活。安德烈用自己的温暖关怀融化了吟荷的孤冷。吟荷爱上了安德烈,但他却不自知自己对吟荷的爱,并表示自己要做神父。高中毕业后,俩人一起考取了汉城医学院.认识了郑有政(池成熙饰)。有政爱上了吟荷并展开热烈追求。坚强率真的吟荷也主动向有政示好,俩人的发展却令安德烈心中作痛。
  随着吟荷与有政在安德烈生活中的出现,上一代的复杂纠葛也慢慢浮现出来。生母的现身,与有政成为情敌,一系列难题令安德烈难以承受。命运总是弄人。吟荷患上心脏疾病,奄奄一息。安德烈依照吟荷的意愿成为了神父。吟荷却在接受心脏捐赠手术后成了植物人,有政出国参加了医疗志愿队伍。而成为神父的安德烈遵守与吟荷的约定每日陪伴在她身边。只要吟荷有一天醒来,他们要在有生之年再爱一回……
  解读:
  纯美韩剧在经过了《秋天的童话》(《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后已经成为一种模式:生离死别的爱情往往比公主与王子在经历重重困难后永结同心快乐生活的结局更引人入胜。观众倾心于这样刻骨铭心的凄美。《情书》也一样以女主角患上重病最终昏迷不醒作为结局,不同的是,男主角安德烈成为了神父,并守护在女主角吟荷的床边,也许某天,她将苏醒……、“神父”在韩剧中的出现并不普遍。这部凄美小品出自于韩国著名编剧吴水娟(《秋天的童话》、《四姐妹》)之手。《情书》是她在2003年的最新作品。她将年轻人之间的爱情与友情、爱情与生命、爱情与志愿以及精神世界的信仰编织在一起,令人不感动也不行。
  剧中,生活艰辛的安德烈为了逃避现实所以想当神父。而当他正视到心中的弱点时,他决定放弃当神父的志愿,勇于面对伤痛与残酷的现实。但是最终,为了所爱的女人,他再一次回头成为了神父。新秀赵显宰外型俊朗,身材高大,可谓无可挑剔,继元斌之后成为在韩国迅速窜红的阳光型新生代男演员。之前.他曾在古装风《大望》中有过出彩的演出,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安德烈的角色不论从型还是性格上都与赵显宰本人十分切合,他的表演情真意切,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情书》播放后,官方网站上的影迷猛增至六万多人。而赵显宰还被票选为“最想接吻的男明星”第一名呢。
  大胆启用了优秀的新生力量是该剧成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除了男一号赵显宰外,女主角秀爱也有尚佳表现。虽参加过古装连续剧《商道》等剧的演出。但《情书》却是她第一次担任女一号。秀爱算不上漂亮出众,但她甜美可人的清纯形象就宛如邻家女孩,让人容易亲近。在看到剧本时,秀爱常常忍不住感动落泪——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用最残酷的方法毁灭给人看。秀爱把吟荷想爱却又不能爱的无奈以及最后对爱的那个人的宽容与祝福完美地诠释出来,让电视机前不知多少少女们为之潸然泪下了。
  《情书》在结局的设定上很是渲染了宗教的意义——为了爱人可以得到重生。所以安德烈再次回到神的身边,这一次是完全虔减地相信了神。奇迹般的,他的爱人真的重生了。除却宗教,编剧要传递给观众,并要让人们唯一信奉的便是:“精神之爱永不消逝!”这种被很多人向往却很难有勇气去选择的爱?是否只能在戏剧里看到并实现呢。看完《情书》也便有了答案!

南拳北腿活阎王一句顶一万句2016不要离开猎捕行动绑架冰激凌祝你生日快乐芦苇荡的时光梦里花落知多少黑手遮天第一季迷失的女人潜艇总动员2飞天舞宽松世代又如何电影版355: 諜影特攻平行迷途孤筏重洋木乃伊3夫妻之间情色漫画老师爱人同志(粤语)摩斯探长前传 第九季混混拳王四个32A和一个香蕉少年亲情不惑霍姆斯之雨三峡好人1923第一季剿杀令完结双程八王之乱给天堂的答案欢迎来到丛林秋季往事醉晕了恶人传布局(粤语)家族荣誉2002油脂慕容骑士五子棋少女丑小鸭的天鹅湖三步杀人曲哭也不流泪

 长篇影评

 1 ) 秋叶先生虽然不是型男

1

    作为渡边现任男友的秋叶先生第一次出场,是在工作间。秋叶先生包着头巾,戴着大框眼镜,穿着背带帆布裤,外形说运动不运动,说斯文也不斯文,一点儿不讨喜。
    他说,是不是遇到什么好事啦?从你脸上就看出来了。
    渡边犹豫了会儿,略有笑意。嗳。我在那个人的家里,看到他的毕业纪念册。
    在和秋叶先生交往中,她似乎一直避讳他的名字,称他“那个人”。
    她说,…尽管…我还是依那个地址寄了信,以他为收件人…就是因为收不到才寄的,因为我是寄到天国去的。
    秋叶先生抿抿嘴,像个委屈的小孩。果然,你还是对藤井树的事情不能忘怀。他伸手捅捅渡边,再捅捅。那我们的关系要怎么定义…然后他搂住她的腰,吻了她。

2

    第二次,俩人在工作间里分析那封天国来信。应该是午后,光线明亮。交谈不疾不徐,像温吞吞的茶。渡边最后宁愿相信这就是前男友的来信,并打算继续下去时,秋叶先生突然神情认真,声调短促,马上打断她。“不能。博子,我们不能这样!”看着渡边黯淡下去的脸,他又缓和了,“好吧,算了,但我会查个水落石出。”他后来的神色一直低沉阴郁。

3

    没有秋叶先生的促成,依渡边的性格会去到小樽么?她也许会一直努力沉浸在自己的假想中吧。秋叶先生的“捣乱”,让藤井树写信来说了再见。渡边失魂落魄,像梦的结束。她像棵苇草,又柔又韧,柔弱寡断的是外壳,坚韧绵长的是思念旧人的内心。秋叶先生把信揉成一团,她拣过去又小心展开。秋叶先生恼怒起来。“藤井已经不在了!他更不可能写信给你!”顿了顿,又苦笑着说,我很难过,博子。你总是坐这边的位子。我们三个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也是坐那个位子。那时候我们都想约你出去……要是我先主动的话,现在怎么可能会这个样子…

    去小樽看看吧,找找另外一个叫藤井的人…

    安静的房间,木质桌凳,咖啡徐徐冒着热气。秋叶先生又达成妥协,他向渡边看似轻微实则严重的固执妥协,向自己漫长深沉的爱妥协。镜头拉高,两个人隔着张桌,似隔着条宽阔的河流,河流里沉没的是渡边成为历史的恋情,要迈过去很艰难。

4

    他们在积满雪的小道上徘徊,最后看见了那个红色邮箱。
    秋叶先生抽根烟,喃喃地说,我们还蛮疯狂的呢。印象很深的是秋叶先生火红的围巾。他把围巾包在头上,在阳光下踢雪玩儿,偶尔过来看看蹲在那儿正给藤井树写信的女友,她写:他在三年前……然后她看着秋叶先生的眼睛,又把那句话划掉了。

    准备回去时,渡边在车马横流的街道上竟然看见了藤井树,她裹着厚实的棉衣,蹬着脚踏车出来寄信。她这么远远地看着她,看着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姑娘,她感冒了,有些瑟缩。她不禁轻轻地喊了她的名字,小心地,甚微地,探询似地,叫了她。
    她回头了。隐约地,但很快被汹涌的人流淹没。她没有看见渡边。找不到标的物的空茫眼神。

    彼时,秋叶先生正热情地和朋友闲谈,把行李装进汽车后备箱。对两个姑娘之间的那点儿小发生一无所知,更无法知晓女友现在心里的暗涌。那些阴柔的情绪啊,如漫漶的火焰,腾地在她心里烧灼起来。她站在人潮中,像一只中枪的麝鹿,快要倒下了。

5

    秋叶先生在阳台上唱歌,望出去,层层叠叠的房屋像奔腾溃散的血管。他顿了顿,轻快地说,呐,那座山要不要再去爬一次看看?…去跟那个家伙打个招呼。我们去吧。
    俩人走在蜿蜒山路上,冰天雪地,秋叶先生讲着他朋友被戏称为尾熊的笑话,兴致勃勃安排好了一切行程,渡边默默地跟在后面。
    她想做逃兵。上山对渡边来讲,就像揭开一道一直未痊愈的伤疤,她太怕疼了。秋叶先生皱紧眉,“你是为了什么而来?不是为了忘掉那件事吗?要忘掉才行啊!”
    镜头倏然拉远,茂密丛林中的小路,两人又一次对峙,有乌鸦的鸣叫,万籁俱寂。

6

    山间木屋的橘色灯光,在寒夜里亮着。尾熊架着锅子煮起食物,招待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他和秋叶先生平静地谈起“那个人”的死亡。当他问起“你是否还想爬”时,秋叶先生脸色凝固,“嗯…?嗯……不过没办法了,我已经感到恐惧了。”是啊,秋叶先生到底是对山难恐惧,还是对女友心里那块阴影恐惧呢?也许尾熊觉察到了,他瞄了瞄渡边,然后微笑着给秋叶先生再倒上一杯酒。
   他们哼起歌,“那家伙最后唱的歌…真令人感伤,人不在了…歌声还依然荡漾…”
   我的爱在蔓延,伴着南风……
   秋叶先生还不忘调侃,“他为什么最后要唱这歌,他不喜欢松田圣子嘛。”是啊,人已经故去了,生者除了缅怀,还应该有积极的态度面对啊。

7

   他指着那座山。“你仔细看看,藤井就在那里。”渡边从颔首不语,到终于抬起头。秋叶先生走上前,双手合拢在嘴边,大喊“藤井!你还在唱松田圣子的歌吗?那边会不会冷呢?博子现在是我的了!”末了,自己轻声地装作回声“好啊…好啊…好啊…”,他转过脸去看她,“你看,他说好。”
   他扳着渡边的肩,用力地推她向前。“和他说句话吧,多少会有抱怨和思念吧,去。”她犹疑地看向他,缓慢地挪向前,一小步,一小步,步伐越来越急,最后几乎跌跌撞撞地奔跑起来。秋叶先生有些哽咽。她摔倒了,大衣滑落,只着橘红的毛衣,她转过头看向秋叶先生,两个人相视而笑。她喘着粗气跑到远处,对着雪山用尽气力高喊。
    你好吗?我很好!
    你好吗?我很好!
    她喊到喉头哽咽,终于掩面痛哭。一望无际的雪地里,她的身影在初升的朝阳下兀自立着,泪水像一场迟来的暴雨,宣泄而下。远处尾熊先生问秋叶先生怎么啦,秋叶先生微笑着说,不要吵她…

end

    他知道她一紧张就会用关西腔说话。
    他对她说,去扫墓时,“拜托藤井了,希望能让我和你结婚,我也顺口说他已经自由了…你也可以自由。”
    他从无抱怨,隐忍地爱着她,一步步引她走出阴影,快三年了,如抽丝剥茧,急躁不得。
    他小心地呵护着她的伤口,尊重她的历史,又决绝地打碎她自我麻醉做幻梦。
    他知道,从爱上她的那天起,就只有做个具备强大忍耐力的人,才能完完全全地拥有那个姑娘。因他视她若珍宝,而生者,永远无法与故人竞争。

 2 ) 愿你已放下,常驻光明中

        太多的人说爱《情书》,爱的其实不过是透过它所看到的自己的青春过往。对我来说,《情书》是那种只能看一遍的电影,我迷它爱它,被它感动为它流泪,但是这样的感情只能有一次,就好像电影里那段截然而止的恋情那样,再有的,就只剩下对回忆的痴缠,再流泪,也只为了自己有过的曾经。

    博子的丈夫藤井树三年前在一场山难中去世,因为无法抑制自己对他的爱恋,博子循着树留在同学录里的当年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家庭住址写了一封“寄往天堂的情书”给他,没想到,却意外的收到了树的回信。原来,信寄到了当年与藤井树同名同姓同班级的女子手中,而为了多了解恋人中学时代的信息,博子和女藤井树开始了书信往来。在女藤井树对于男藤井树断断续续的回忆中,一份青涩的感情浮出了水面。
    渡边博子是全片最压抑的角色,同时她也引领着影片的走向,由闭合到打开,由不舍到释怀,博子的道路是开放性的,在寻找丈夫的过往的同时,她也完成了对自己心灵的一次穿越。而博子和男藤井树又是相似的,他们对待感情的不坦诚和不善言辞简直如出一辙。男藤井树会选择博子,不仅仅是因为她和女藤井树有着相似的面孔,更是因为她与他相似的气场。可以这么说,男藤井树通过博子,完成了他对女藤井树的那场迟来的告白。

    日本人迷恋两样东西,死亡和雪,至黑和至白。渡边淳一至今念念不忘的,是长眠在阿寒水底的纯子,他说时间只会毁灭爱情,这也是他一直保持单身的唯一原因,同样的,川端康成的《雪国》里,也弥漫着这种爱情里最最哀婉的调子——“徒劳的爱”,徒劳,说白了就是“来不及”。当你知道你爱他时,来不及了,他身边已经有人了。当你知道他爱你时,来不及了,你就要嫁人了。而这种“来不及”在《情书》里更是以死亡这样强硬不可逆转的方式将剧本的悲剧氛围推到了极致。
    可能因为我是个悲观主义者吧,我看《情书》,没别的感受,就两个字,伤心。为里面所有的关系伤心,无论是斯人已逝的惆怅还是欲语还休的心动,就是伤心,片头曲一响渡边博子一仰头我就未语泪先流了。我周围有好几个男生都和我说,他们最爱的片子是《情书》,最向往的感情,就是很“情书”的那种,我男朋友更是以“不能看我会哭”这样的理由,来拒绝我热情洋溢的邀请。这种现象很有意思,绝不能完全归结到男人们都拥有“得不着的都是好东西”的坏品味,试问,谁不喜欢那样的感情呢?那么纯洁那么脆弱,像初雪一碰就化了。我们都愿意想起他来时,出现的是那个躲在雪白窗帘和煦阳光底下的纤细少年而不是一个窝在沙发里喝啤酒吃爆米花的胖子。唯一的方法,就是离开,在他还是个纤细少年的时候。

    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段是,女藤井树在前面骑自行车,男藤井树从后面超上来,往她头上套了一个面粉袋子,然后在她的尖叫中得意的离开。我觉得这一段比之后的借书卡告白更能体现他对她的感情,欺负,是那些青春期男孩子们最可爱和最腼腆的表达感情的方式。虽然女藤井树后来在信里说,这些事情在当时看来是很令人困扰的,但是,这样的困扰又何尝不是甜蜜的,你们有着相同的姓名又同时被选作图书管理员,这样一对被卷入缘分中心的男女,又怎么可能一边抑制不住的相互偷看一边说着否认对方特殊性的瞎话呢。女藤井树父亲的忌日,男藤井树去她家还书,但那分明是为了见到她的一个小小的借口,看着他结结巴巴的说着类似节哀顺变的客套话,即使是笼罩在丧父阴影下的女藤井树还是报以了灿烂的笑容,那一刻,只要见到他,就是晴天。
    你喜欢他,他也喜欢你,你们知道总有一天你们会心意相通,但不知道究竟会在哪一天,这就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纯洁版的“最好的时光

    比起开朗的女藤井树,我更喜欢博子,因为她的勇敢和坚强。若不是博子的坚持追寻,那一段尘封的感情可能不会有重见光日的那一天,而又是她的放下,成全了另一段情缘。放下执念,放下怨怼,放下远去的爱,她在雪山脚下的那句问答,不仅仅是传达给男藤井树的情书,也是给予自己的勇气和信念,于此同时,远在医院的床榻上,大病初愈的女藤井树也喃喃的重复着这样的问答,在这一刻,博子强烈的感情终于将三人连结。《情书》,不仅仅是指博子寄给男藤井树的情书,更是博子和女藤井树之间的书信,一份感情,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即使天人永隔,它也依旧被完好的保存在那本《追忆似水年华》的最后一页。对于我来说,这就是一部渡边博子的电影,除了最后的释放,她几度克制着自己的悲哀,这种克制,最终以“放下”这份厚礼给予了她回馈。追随着她脚步,接近她的,同时也是自己的记忆,透过她的眼睛看这个纯白的世界,透过她的口,对久违的他说出那一句——“你好吗?我很好。”
    岩井俊二的镜头在小樽的冰天雪地里缓缓流淌,悲伤的,感动的,遗憾的,来不及的,所有的一切都融化在了女藤井树那将流而未流的泪水里,她手忙脚乱的想把那张借书卡收起却发现自己穿的衣服没有口袋,于是,只能将它再度夹回书里。这是她无处安放的初恋,就让它回到最初被发现的地方,这份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和尘埃,和时光一样,将在永恒的寂静中获得安息。岩井的电影里,从来不会出现太过激烈的争端和言辞,一切都遵循时间的原则,开花、结果、衰败、腐烂,融入泥土后,又是一片繁荣昌盛。他的哀而不伤,恋而不痴,沉而不沦,使得《情书》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同类题材中的翘楚。
最后,想以这样的一句话结尾——“愿你已放下,常驻光明中”,这是给给你我,也是给时间最大的尊重。

 3 ) 死之释怀与恋之永生——探索情书的终极命题

5月23日,我依然沉浸在昨天在电影院不知第几次重温《情书》的悲伤里。Gateway to Heaven 的旋律不断在耳边回响,大提琴的低语沉郁而哀恸,像是要把人带回被大雪笼罩的神户:公墓前丧服的黑色与雪的白色纠缠

他带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归去,与皑皑雪山共生,相同面貌的两个女孩阴差阳错地通过书信交流揭开这个秘密,并解开各自的心结

怎会有这样奇妙的故事?同名同姓同脸,如此巧合却又如此自然,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相信这样的故事一定在某个地方曾上演过

二叔对记忆里深埋的怅惘和遗憾的追溯令人着迷,对光影的巧思亦令人赞叹

记得第一次看《情书》时,并无多深的感触,只觉得视听美,觉得男树的行为对博子实在是不公平,可后来发现这部电影是那样余韵悠长,才选择重看,而第二遍后,我被潮水般的哀涌彻底包围,在收尾曲.Small Happiness 清泠的钢琴与弦乐的协奏中,我开始思考,《情书》是否真的只是一个关于对青春期暗恋之人爱而不得的故事。

而在今年的520与它在银幕重逢之后,我想我终于有了新的答案。

《情书》,是匠气出杰作的典范,它具备着相当严整,精妙的剧作结构

“死亡”与“暗恋”一明一暗,是两条并行的主线,到死都没能说出口的告白最令人唏嘘。是“暗恋”的存在使得“死亡”更加悲壮,而也是“死亡”使得这种“暗恋”超越时间,成为永恒。

两条线都在男藤井树这个主人公身上交织。在两位女主人公的回忆里,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他性格内向沉闷,表达喜欢的方式更是古怪又隐晦:骑车时拿纸袋套人头的恶作剧,break和broke,跛脚也要去抢跑道,托女藤井树帮他归还那本夹着秘密的《追忆似水年华》后,又不告而别,这些蹩脚的举动在人看来,可能深情浪漫,但可能更多是幼稚与拙劣。博子回忆里的他仍是如此,连戒指盒都拿上了,偏不开口求婚,非等到她亲自开口说“我们结婚吧”,才说“好”,这样的藤井树,搭配上年轻的柏原崇青涩的表演,再搭配上筱田升失焦的摄影和几个逆光加补光的处理,虚化了存在,又有种模糊后仍然轮廓清晰的立体感和悲壮感,让人见之忘俗,记忆深刻,又颇为唏嘘

自然,藤井的行为也并非没有争议,渡边博子真的被他当成了女树的替代品和承载他初恋情结的工具人吗?这个问题大家各有看法,然而私以为人的感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单薄和苍白,就现实生活的经验而言,因部分特殊经历对某些事物产生特殊的印记是很正常的,尽管人会因此嫉妒,因此产生磕绊,但不能因为这些,就去消解博子和男树在那些漫长岁月里的磨合和相恋相处。

不过,这段带有欺骗性的牵绊并不是这部影片想要表达的重点。

《情书》除了“死亡”与“暗恋”之外,还有一条线,也是我认为的最重要的一条线,那就是“释怀”

男藤井树因登山事故逝世已有两年,作为他生前恋人的博子依然无法消解对他的思念,即便秋叶先生的追求那样热烈真诚,她也只能木讷地回应,她还是会在得知男树的一见钟情其实动机“不纯”之后感到失望痛苦,对一个仅仅存在于他记忆里的国中女生心生嫉妒。然而,也正是这个本应被男树带到天国的秘密,成了博子自我释解的契机

这里的博子,是不是和《蓝白红三部曲之蓝》里的 Julie 有些像呢?

两位导演都给了她们最清冷最孤独的色调,她们都在对过往的探究中,发现了爱人其实没有那么爱她们的某种证据,从而达成最终的释解。似乎人人皆是如此,只需要一个你其实没那么爱我的借口作为转折的契机,就能从爱的束缚中解脱重获自由。但即便没有这样一个契机,人都总归要回归现实好好生活,博子对秋叶的迎合或躲闪,与女树的通信,以及那场面对雪山的呐喊,看似仍然在回忆的束缚里回旋,又何尝不是在寻找一个能彻底放下,告别过去的转折点

女藤井树也和博子一样,需要并暗自渴望着“释怀”。她对初三时父亲的猝然离世似乎已经麻木,却从未走出过这段死亡的阴霾给她带来的心灵创伤

影片中有这样一幕:还是学生的女树在雪地里滑行,蹲下看着雪地里冰封的蜻蜓的尸体喃喃问道“爸爸死了,是吗?”。有生以来,第一次面对亲人的离世,她似乎没有完全接受,而是陷入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停错觉

父亲的生命就这样结束,剩下的不过是沉重,暗淡,还有一阵阵莫名其妙的、淡淡的空虚

凄美的一语双关:被冰窖困住的蜻蜓是死亡的象征,更是精神困境的象征

她身患重感冒却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去医院,

因为那里是爸爸咽气的地方

此处的希区柯克变焦使得电影增添一丝悬疑气息

也连接着一段青春未解的遗憾:

紧接其后的交叉剪辑,男藤井树开门的镜头映入眼帘,这一段实际上暗示性十足

小樽风雪交加的那个晚上,我们看到,女树在经历了那场惊险的紧急就医和濒死挣扎之后,翻开了那张尘封多年的借书卡,终于收到当初那个冷冰冰的古怪少年迟到十年的告白

我们清楚地看到,悲喜交加之间,女树那段不愿回首的 有关死亡和不告而别的记忆,似乎也变得不那么灰暗和沉重了。

正因为同时经历了释怀,博子和女树便成了互为镜像的双生花,一个在对已故恋人过去的寻根究底中放下了执念,一个在对逝水年华的追忆中拂去了阴影

她们在“你好吗,我很好”隔空问答中,各自释怀了过往,把旧念遗留在北海道,遗留在雪国,遗留在小樽的冬天

红色毛衣外露,生命回归火热。

像藤井家院子里那棵茁壮生长的树一样,昭示着她们的生命重获自由

《情书》的基调,也由此变得哀而不伤。

借用一位友邻的评价:藤井树这个人物,不是把你紧紧拴在原地的船锚,而更多是一个浮标式的人物,是你成长路上的一个记号。

而这,就是《情书》想要表达的终极命题:对过去的释怀促成生命的自我解放。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是我最爱的电影。私以为,《情书》所具备的灵气和巧思,是岩井俊二影像风格相似的后作《燕尾蝶》《梦旅人》乃至于《莉莉周》等都不具备的,更是后人的仿作所难以超越的

距离上次观看,已经过去整整五年时间,这五年里我的生活轨迹变动频繁,而重映给了我获得新体会的机遇,时间则给了我重新理解它的余地

我想将永远爱这部电影,爱它的细腻,爱它探讨的生与死,爱这束缚与解脱,爱这浪漫和悲壮。

 4 ) 但是我一定要被感动吗?


很奇妙,我是从中学语文课外读本上第一次读到《情书》的。而且是以非常纯粹的课本风格:开头有一段话把情节剧透个七七八八,加一段自以为是的评论,跳过原本漫长的渲染和铺垫,直接把小说高潮时的心脏掏出来给你看。好比两手握着血淋淋的器官对一个少年说:“喏,这是脑垂体,那是前列腺,人的心动和快感就是这样产生的。”——这让人以后还怎么去体会有前戏的做爱呢?不过,无论如何,我还是长久地记住了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算起来也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青春纯爱故事”之一了,尽管它翻拍成电影时我才刚出生。后来我买了新经典文库精装本,且在当时很愿意为它掬一把泪——作为我是一个感性的女孩的象征。至于那部更广为人知的电影,因为入戏太缓慢,我当时才看过开头就弃了。时隔几年后的最近,才又捡出来看看。

小说版《情书》在我之前的想象当中就是两个普通人的平凡故事。普通中学生,甚至还要偏下一点。就像当时班里绝大多数的男孩女孩,面目模糊,永远穿着校服。平时话不太多,从不会因为什么事出风头,也无法充当在课堂上和老师互相开玩笑的对象。和那些旷课,早恋,嚣张地踢碎走廊玻璃门的青春剧主角们不一样,几乎也没有人关心他们私底下在想什么做什么。就好比男藤井树骨折摔伤仍要参加跑步那一段内容,当时他在想什么呢?片中没有交待动因,只是用这个情节用来刻画女藤井树对他的一点不忍之心;与此同时,又用周围观众一致的嘲笑与轻蔑形成了一种反衬——是的,我想如果中学时的我如果在现场,可能也会笑他故作姿态吧。

但是,用柏原崇来扮演这个角色,却又构成了一种矛盾和讽刺——因为他分明长着一张“青春主人公”的脸啊,只要肯多深想一点的观者必然会发现:赛场观众们此时的反应显然才是虚假的。那是一个帅气又坚强的男孩,而不是一个失败的普通人,人们还会嘲笑他吗?不太可能。同理,假若故事里的男藤井树长着柏原崇的面孔,女树如酒井美纪般可爱动人,那么前面关于霸凌和平凡的、灰溜溜地度过的时光,就变得有几分尴尬虚伪起来。

假使赛场那一幕是一个生活场景,那么应该已经有很多女孩像英雄一样把柏原崇(男树)围起来了。而在我眼中这就是“青春”的残酷性之一:所谓的“纯爱”,无视金钱、阶级差异,不考虑未来与结果,其实不过是尚未学会管那些因素罢了,所以不过是“纯看脸的爱”。

而《情书》的原文本,也正是在没有“脸”这项预设的情况下才打动了我:两个普通人微妙的感情。这种打动比起爱情,更接近于私人回忆性质的共鸣。

然而,这种共鸣在电影中完全被角色与人设的不平衡打乱了。“被世纪末的美少年暗恋”这种私人回忆恐怕全世界都没几个人有吧?所以看过电影后我完全就不想鸣了。更别说女主角无论是中山美穗还是酒井美纪,当时都漂亮得像日本娃娃一样。这样美丽的女性生活的可能性与选择就像另一个次元一样我无法想象只能仰望。尽管在电影中,她们的感情线干燥而单调:从头到尾,就是和藤井树(柏原崇)有关的一切。总得来说,尽管观众总有看“一双玉人儿入了洞房”的大团圆故事的倾向,但毕竟情书本身就不是这样一个故事,人物的美貌反而使故事更无法令人信服。所以一双玉人反看得人败兴。

另一个是影片和书做得都很糟糕的一点:渡边博子。

初次阅读时,我急于关注二树的爱情,完全想跳过干巴巴的博子部分,直到看了电影,画面迫使去看,此时我才明白她扮演的是怎样一个角色。

博子是一位驯良的线索人物。从结构或个性意义上,怎么看她都十分典型。典型,就是说博子浑身都充满了可被归纳的特点,因此,她其实并没有任何真正的特点——她根本就不是作为一具血肉之躯被塑造出来的,倒是有点像男性话语下的那种“天使型”女性。博子的全部活动都围绕已故男友展开。除了为串联起整个故事提供动力之外,大概还要表现出一种“治愈”或说“自我救赎”意识。(在雪山“你好吗”那一场,完成救赎,放下过去)。然而男友已经死去三年多了,竟没人跟读者解释一下她究竟为什么这么走不出来?《情书》文库本有那么厚,充满了日式文字可有的拖沓琐屑,可是在写到博子线时,我不记得有任何描述他们感情如何深厚,长大后的藤井何以如此值得深爱的细节出现。由于这种动因交代的缺失,导致博子看上去只是被“线索人物的使命”牵着走,也是最初阅读时觉得乏味的原因:她只是不得不痴情地给藤井树写信,不得不恳求对方帮忙回忆过去,最后又不得不自我升华一下,释怀了一切。作为一个女性观者,我觉得博子这种无理由行为比较像中邪多一点,而不是为了“爱情”。

在糟糕的博子后,还有更更糟糕的一点:就连她那干巴巴自我升华的过程都是在另一位男性角色强有力的辅助之下完成的——我不知道岩井俊二是否认为女性人物靠自己就没法完全“站起来”(比如女树生病的一幕,76岁高龄的爷爷救了她,而母亲差点还成为阻力,拖后腿的)。如很多影视剧刻画的一样,男性角色在失去配偶后,会默认开启强忍悲伤,力担责任状态,并且积极寻找“续弦”且得到周围人的支持;而女性角色,伤春悲秋、自暴自弃没完没了,从此花容失色,恨不得一直守寡。(比如女树的母亲就没有再嫁)。可以说这个故事的根基就被这种成规思想根植了,接下来展示的所有关于博子的一切都歪了:镜头打在博子身上时,她总是睁着一双温柔无辜的眼睛,好像在说:“我就这样了,什么也不想做,我就是要爱我的前男友,一直爱,爱到死。”而那个看起来有点不像好人的男配角则一直在拉着她走,拖着她去完成每件事(这个过程还包括许多男方很明显的肢体动作),拉她去找铁路边藤井树的家,拉她去雪山,最后那个男性角色很自豪地宣布:“我要去告诉藤井树,你(博子)现在是我的了。”——博子此时又变成了一种物件,藤井树死了,所以现在她的产权正式移交,附属于他的朋友名下?

而且不要忘了,博子和藤井树交往的原因是:博子的相貌和女树一模一样。而藤井则告诉博子他对她是“一见钟情“——从头到尾岛死藤井都没有对博子讲过关于女树的任何事,甚至开玩笑式的,轻描淡写的,什么都没有。这种欲盖弥彰更显出他的内心其实就与我们猜测的一样:他与博子发生爱情的动机就是为曾经失败的初恋寻找某种心理补偿——其实从当初至今我也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男树对女树不可释怀的执着?(我不想称之为爱情)。作者难道真的没发现,这样对博子来说很残酷吗?(或许就真的没把博子当一个“人”来刻画吧)

那么在片中,我们默认了男性有为自己初恋或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挑选”女性的权力。(说这点女性也会有,是的,但是几乎不被重视和表现。)而影片分明在强化这一点,这是作为女观众不愉快因素的又一来源。在这里,比起青春回忆,博子受到的伤害反而又令我共鸣了。

最后一点,男主角回忆中化不开的红玫瑰——女藤井树。
从女树的表现来看,我感觉她对男树从头到尾都没产生过任何同等程度的爱慕。她可能有过好奇心(虽然是我们开始喜爱他人的第一步),但真的就止于好奇心了。在当时的情形下她没有发现他的爱情,那么在未来更不会,最后那些回忆已经质变成“对自我的过去的爱”一类的东西。也就是说,如果女树是个真实的普通人的话,她只会通过这段回忆来爱当时青春年华的自己,而不会是再回过头去重新爱上初中时的男树。只不过很多观众大概更倾向于这种暗恋是要有回馈的。因此在影片结局,女树对着“情书”热泪盈眶感动不已了起来——说真的,她要是礼貌微笑一下把画像还给那些孩子们我也不会见怪,甚至说其实她更应该这样做——她完全、完全有拒绝这份感动的权利。

可能是柏原崇以及作者叙述语气在影片中和书中迷惑了我们,我们记得的男主是那样一位羞涩、迷人,不善于表达、内心善良等等具有一切优点的男孩,但同时我们的潜在视点也是透过这位男孩在看待女树——从女树那句欲扬先抑的“不太愉快的回忆”开始,我们就已经把自己套进了“爱情”的罗网里,这里的一切打上“爱情”和“柏原崇”的柔光后就变的不一样了。但事实上:真实的语言霸凌,骑车时头上被套上纸袋的恶作剧.....全都是不会令人太愉快的。但是,作者在此处居然“别出心裁“地预设了一种“女孩很享受”的气氛(构成一场微型强暴了)。暂且抛开电影版人物的面孔,并且以女孩角度来看这件事吧:一位普通的女孩陷入这样一段被普通男孩“暗恋”(她当时当然不知道)。他们被全班人起哄嘲笑,那个男孩对此表现得也很不开心,他看上去总是很沉默,很生气,还对她也做过讨厌的恶作剧。——要不是可怜的线索人物博子小姐来揭开过去,女树怎么能知道这是一种爱呢?假使把女孩换成我自己,我想当时只会感到害怕厌恶和伤心。即使后来宣布了:这是对你一种暗恋啊。难道女性角色就非得觉得:“噢,我被暗恋了,这真是对我最大的奖赏!过去的一切都变成了美好的大奖!”——抱歉很我真的完全不觉得,并且也不会感动的。

男性发起爱慕-追求甚至苦苦追求-苦苦追求感动了众人-抱得美人皆大欢喜。这种套路在生活和影视中都多到让人心烦,“众人”和女性在其中的地位都很值得玩味。“众人”似乎理所当然地觉得女性应当成为男性追逐过程的奖励,而无视女性个人意愿,似乎男性苦恋越深,付出越多,女性就该接受,成就某种“团员”。这无疑是一种物化。而在《情书》中还有这样一个场景:女树找男树拿卷子时的自行车棚,三个容貌不好看的女孩对一个帅气的男孩表白,男孩理都不理,骑着车绝尘而去,留下不好看的女孩像疯女人一样叫骂——这一场面可能逗笑了一些观众,可我一点都笑不出来,因为这个镜头仿佛在说:蠢货,普普通通的女人有什么权利和资格要爱情?你这么难看,就已经丧失跪舔男权的基本资格了。

在片中,无论女树、博子,还是像这个不好看女孩,像女树花痴兮兮的好朋友,女性形象都是在男性视角观照下被扭曲过的,这是在男女主角容貌之外的第二重歧视……这么说或许有点严重了,但是,这部片子,连同这本书,连同它唤起的那些感动,起码我本人完全感动不起来,甚至还有一点不舒服。

不过年代加上的滤镜如今看来是很美好的,90年代的舒缓从容浪漫,总的来说,不否认这是一个美的故事。优点太多人讲过了,只是关于我不喜欢的那一部分,希望它快随年代一起消逝吧。

 5 ) 年华是封信

高中写的的旧评,我混豆瓣时间早,留下过很多黑历史。这篇现在回头看自己都觉得生涩,但我绝对不会说矫情,因为所有的感情都是最真挚的。 ——————————————————————————————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这部电影,《情书》是我的一个情结,就像《追忆似水年华》对少年藤井树一样,也是一个情结,只是这个情结代表什么也许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岩井俊二是我很喜欢的导演。初中的时候看了第一部岩井电影是《梦旅人》,看着女孩和男孩们声势浩大地奔向死亡,却纯得能够流出钢琴声和大海天空的蔚蓝,特别震撼,于是立马又找来其它的岩井作品来看。 岩井是个唯美派,看他的电影可以说是一种享受,音乐是美的,画面是美的,时不时是一组远山或大海的长镜头,时不时是钢琴夹着小提琴的背景音乐…… 《情书》,我敢说这个名字真正能够表达了电影。博子给在天国的藤井树写的一封情书,情书的内容只有两句话——“おげんきですか?わたしはげんきです”。 一直很喜欢时光慢慢流淌的感觉,因此很喜欢这种淡之又淡的电影, 如一连串在海中跳跃的浪花。只是轻轻的拍打着岸沿。 松田圣子唱:“我的爱,已那随南风而逝……” 藤井树意外死亡很久之后,未婚妻博子依旧无法释怀,于是她抄下藤井树少年时期家中的住址给藤井树写了一封只有“おげんきですか?わたしはげんきです”的信,却不想寄到了少年藤井树学生时代班上同名同姓的少女藤井树的手上,于是,两个女孩在信件的你来我往之间,少女藤井树对少年藤井树的回忆慢慢的溢出了尘封的回忆,她想起了那个倔强、少言寡语的男孩。而两个人也渐渐发现了发现了少年藤井树从未出口的秘密…… 你还记得吗——年纪尚小的时候,班上那个沉默寡言的男孩,或是温柔可爱的女孩,看到他(她)你就会心跳不已,你偷偷的尾随他回家,或者你在课本后面画下她的素描;就算再忙你也要去看他打球,或者总是在人群的背后偷看她练舞;在他(她)的面前你总是感到无限的卑微,却有忍不住逡巡他的踪迹。也许你还记得,也许,你就是“少年藤井树”。 少年藤井树,3年2班9号。少女藤井树,3年2班26号。 少年藤井树,借遍了图书馆的那些没人会读的书,只为一次次写下和她相同的名字;上学是用口袋套住女孩的头以示亲近;慢慢对照考卷上的答案,只为和她多待一会…… 他的爱在图书室随风飘动的白色窗帘之后,若隐若现;他的爱是学校车棚里的女孩手摇的灯光,忽明忽暗;他的爱是学校门口一路灿烂盛放的樱花,唯美绚烂;他的爱是女孩家门口冬日纯净的初雪,干净纯洁。 无法忘记,少年藤井树站在少女藤井树家门口,年少的柏原崇,青涩的令人心疼。少年要求女孩帮他把《追忆似水年华》还回学校,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相信,那一刻他一定是想要和少女藤井树表白来着,可是最终或许是因为时机不对,或许是没有攒足勇气,因此千言万语都溶解成了羞涩的笑容以及闪烁的眼神。于是,男孩那如冬日初雪般干净的爱恋,最终也没有化解。 松田圣子唱:“我的爱,已随那南风而逝……” 少女藤井树真的遗忘了吗?为什么对少年藤井树的回忆可以那么轻松就随手捏来呢?也许,并不是遗忘,从来也没有遗忘,只是静静地储存在心里,等待时机成熟再看看,原来,它已经在心里开出了天荒地老的花。 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也许从来没来得及表达,从来没来得及出口,甚至从来没意识到过。 离开后的少年藤井树真的能够忘记少女藤井树吗?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博子会和少女阿树相同的容颜、相同的气质呢? 有一种感情是放在心里的,是其他任何感情都无法代替的,心里的那个淡淡地遥远地部分永远就这么为她留着。 日本这个国家,对死亡的执着像是樱花一样,大和民族的“物之哀”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尤其突出,比如川端康成的《雪国》,片山恭一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市川拓司的《恋爱写真》…… “使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死亡,代表着永远是失去,而失去之后又我们该怎么办呢,不是正如王家卫电影里所说的——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追忆似水年华》更多的时候是个媒介,有什么东西能比回忆更具力量呢?如果已经不能再拥有了,那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唯一能做的还不是不断地不断的回忆,在回忆里不知觉的弥补了关于往昔和曾经的遗憾。 记得台湾导演候孝贤应邀执导日本电影《咖啡时光》的时候说过,不是那些时光最美而是这些时光已经永远失去了,只能用回忆来招回,所以,它是最美好的。 他说,只能用回忆来招回,所以,它是最美好的。 关于藤井树的种种回忆,是你拥有的,我把它寄还给你。 可是我们的记忆那么淡那么美,以至于无论如何漫溢,也不会大雨滂沱。 记得要忘记,记得要记得。 松田圣子唱:“我的爱,已那随南风而逝……” 电影的最后博子她对着少年藤井树死去的远山大喊,近乡情怯一般的——“おげんきですか?わたしはげんきです”,而病床上的少女藤井树也喃喃的问“おげんきですか?わたしはげんきです”。 她们最终一个在爱中释怀,另一个在回忆中缅怀。 如果岩井的最初目的只是希望观众能在看过本片后追忆自己逝去的那段似水年华,我想他做到了。 在十八岁某个彻夜未眠看碟的清晨,我忽然想起了一个留在十四五岁记忆中的男孩以及那段少年时代青郁的时光,他声势浩大的再次清晰浮现,如今我依旧能够清晰的记起他的很多细节。我不知道当许多年后的今天他是否还能想起那本他桌空里不翼而飞的涂满涂鸦的草稿本,至今还连同那时候的日记和信件一起静静的锁在我的抽屉里;他又是否还记得那个尾随他回家被他发现的寡言的同班女生;如果有人告诉他那一封鼓励他的匿名信其实是我写的,他又是否会像看到借书卡背后画像的少女藤井树一样感怀无比呢? 落落说,年华是封被退回的无效信,而我的年华却是一封从未寄出过的信。 我用最美好的年华写成一封信,每个字都是他走路的每一节动作落下的墨点,是他消瘦的肩线划出的弧线——干净、简单,即使是青涩无比,但他每一个的剪影书写着的一切最终都汇成了两个字——青春。只是这封信珍藏在我的心里永远没机会给他。 思至此也就无法言语了,我不自觉的对着屏幕喃喃的问“你好吗?我很好”,说完双手捂面,禁不住哭了出来。细碎的忧伤一整夜缭绕挥之不去。 喂,你好吗?我很好! ——我把年华写成这封信,多想你能看得到。

 6 ) 回忆过去的时光,那也是写给初恋的一封情书

第一次知道岩井俊二这位导演,就是通过《情书》。大学时期的我很喜欢看日剧,当年大学开始实行学分制,其中有选修课可以自选,于是热爱日剧的我选择了日本电影赏析的课程。记得当时上的第一堂课,老师就给我们放了《情书》。从此我知道了这位有才的导演,知道了那名清秀的少年——柏原崇。之后的我看了岩井俊二不少的电影,比如《花与爱丽丝》、《燕尾蝶》、《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但是《情书》一直是我的最爱。


影片开头,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一个身着黑色衣服的女生博子就这么躺着,没有呼吸,如同死亡了一般。突然女生喘了一口气,她起来,仰望天空,背景音乐响起,她慢慢的离开,直至变成一个黑点,甚至连黑点也看不见。这是电影开头的第一幕,背景音乐简单而优雅的响起,按着自己的步调慢慢的发出声音。在这一幕中,博子躺在雪地里以及仰望天空,导演给了特写镜头,接着就是用全景拍了一个长镜头,镜头并不怎么移动,画面里博子渐行渐远。当看电影开头这一幕的时候,我完全被这场景吸引,整个场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然而这雪景真的好美,配上这音乐,只剩下享受。但是当我看完了电影,我才知道,博子躺在雪地里应该是想感受死亡的滋味。因为她的未婚夫就葬在这个城市,他现在就躺在这底下,在这个雪地里。或许博子是觉得这样能感受未婚夫的感受,能离他近一点。此时的博子是绝望的,悲伤的,她深深的怀念着死去的未婚夫。电影的第一幕一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导演用简单的镜头,从一开始就吸引了观众,仿佛一个故事即将娓娓道来。


紧接着画面转到墓地上,与雪地的场景不同,这里的人开始多起来,吵闹的环境与上一个镜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样一个吵闹的环境中更显视了博子的悲凉与孤单。充满绝望的博子来到未婚夫的家里,她开始翻閲未婚夫的过去,在毕业册上她看到了男主以前生活过的地方。所以她将地址记下,给那个地址寄出了一封写给死去的未婚夫的信。也许她觉得那里是未婚夫开始的地方,或许人去世之后也会回到那里,所以她寄过去了,那是一封寄往天国的信。然而意外的是她收到了回信。通过几次通信以及后来的探访,她渐渐明白,那个地址不是未婚夫的地址,而是与未婚夫同班并且同姓名的女生藤井树的地址;而可笑的是,那个女生竟然与自己长得非常的相像。女生的直觉让她觉得两个藤井树之间,应该不是普通的同学关系,应该有更多的故事。博子说想更多的了解未婚夫,所以让女树跟他讲他与男树的故事。随着信件的一来一往,一段被封存的美好初恋被挖掘上来。


电影用这样一个独特的方式为大家送上了一段美好的初恋的故事。影片中经典镜头很多,除了开片的雪地镜头,还有男树站在图书馆窗口,风吹进来,窗帘被吹起,男树在窗帘背后若隐若现,这也是经典镜头之一。还有博子在雪地里大声的反复呼喊,“你好吗?我很好。”这个镜头也很经典。导演的镜头一开始在女树与博子两边切换,女树躺在医院病床上说,“你好吗?”博子在雪地里大声的呼喊,“你好吗?”镜头又切换回女树,“我很好”,博子在雪地里,“我很好。”接下来是,博子一遍遍的大声反复的说着这两句话,一遍遍的把内心的抑郁呼喊出来,最后她开始哭泣。这时候的博子已经将那段逝去的爱情放下,这是她告别她的初恋(男树)的方式。


电影剧情的很多细节设置也让人感到甜蜜与美好。比如男树恶作剧女树,给女树带纸盒子。比如男树故意拿错卷子,让女树主动找自己换,并为了能多待一会儿,故意说看不清,让女树自行车手动发电,慢慢的看卷子。比如男树故意借很多没人看的书,只为能冠冕堂皇的在借书卡上一遍遍的写女树的名字。电影中很多这样的细节看的人心里甜甜的,想要谈恋爱。最后当女树看到借书卡上男树画的自己的头像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男树是真的喜欢自己。她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曾经喜欢过男树,她才发现原来那时候他们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这是一场迟到的初恋,泪目。。。。。。有时候我在想,女树与博子的一封封信件是不是也算女树给男树的情书?回忆过去的点滴,用文字把它写下来,这一封封的信件虽然是寄给博子的,但是故事却是男树的故事,这应该也算是一封情书吧,可以是写给男树的,也可以是写给初恋这件事的。


电影《情书》无论从剧情的设置,还是画面以及导演的镜头语言、背景音乐,都可谓经典之作。在导演的镜头下,一段被封存的初恋以巧妙的方式慢慢的被挖掘出来,向我们展示了初恋最原本的美好,那是青春时期的一份悸动。


~~~~~~~~~~~~~~~~~~~~~~~~~~~~~~~~~~这是分割线~~~~~~~~~~~~~~~~~~~~~~~~~~

听说,岩井俊二导演又有新作了——《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期待中。
<图片1>

 短评

2000年,本人看得第一部文艺片,当时不知道啥是文艺片,表面上洋洋得意,认为自己算个文艺青年了,内心里无比的可惜那一块钱,因为本来是租《唐伯虎点秋香》去的。被人租走了才不得以看《情书》

4分钟前
  • 林愈静
  • 还行

當她的遺憾終於放下,另一個她的遺憾卻才正要展開。重看發現自己記錯了結尾,記憶中的藤井樹站在玄關讀完了那張書卡,立刻嚎啕大哭不能自己,重看卻發現她不在玄關也沒有嚎啕,而是僅僅掩嘴含淚。這麼明顯的情節,怎麼就記錯了呢?還是,那個曾經嚎啕大哭的,其實是我自己?

6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你好吗? 我很好。 你好吗? 我很好。 你好吗? 我很好。

10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无论如何都会流下热泪的电影,五星又怎么够!

12分钟前
  • 果酱☮
  • 力荐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看一直没看……四个主演竟然全部都是双鱼座……所以真是一部极其双鱼的电影……暗恋的极致……但导演却是水瓶座……

13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那些没有开口的告白,最终还是让你听见了。

16分钟前
  • 伊卡洛斯
  • 力荐

十年都没有第二个人借过追忆似水年华只能说这本书真的很难读

17分钟前
  • 小鱼飞飞
  • 力荐

用一个男人的死亡、一个作为替代品的男人的包容,一个作为替身的女人的悲哀和一个女人半生的迷茫表达了一种叫做暗恋的情绪,我是不理解的,用我的三观来看,这是个悲剧,但诚然能表达清楚这样一种人类的情绪,也是不易。。。,

21分钟前
  • 危楼大海
  • 还行

这个人偷偷爱了你大半辈子

26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关于藤井树的种种回忆,是你拥有的,我把它寄还给你。

27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如果知道女朋友爱上我是因为我像她曾经爱着的人,我会崩溃

31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一个英语考27分的人哪会在意什么break的过去式

33分钟前
  • 减肥书法家
  • 力荐

真的救命啊看得我满脸问号,我无法理解电影的展开方式,暗恋的细腻美好要从发现自己是白月光替身的这种角度来切入吗🆘

37分钟前
  • 海盐小圆饼干
  • 还行

也许每人都有似曾相似的故事,逝去了才追悔莫及。

38分钟前
  • 巴乌
  • 力荐

暗恋的极致

41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翻过来的卡片,肖像,是初恋回忆的完美情书

42分钟前
  • 隆咚锵
  • 力荐

不好意思,这么多年了,我就靠这个活着了。

46分钟前
  • AllenGY
  • 力荐

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彩云易散琉璃脆,水仙已乘鲤鱼去

48分钟前
  • 丁一
  • 力荐

最后卡片翻过来后,我真的哭了。

5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普鲁斯特

57分钟前
  • 进宝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