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疏学浅,没有看懂,只能提问:
1) 是否应该,比如说,将这部电影和德雷克·贾曼的《塞巴斯蒂安》归入一类?或者,不完全等同地说,这部电影的赞誉是否大部分来自某种目标性强烈的群体?
2) 我们是否能从这里,无论它如何掺杂着叙事暴力(其方式,像许多这类作品一样,甚至有某种政治性(宣示性)的气质),得到一些启示,仿佛大岛渚倍受欢迎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之于此就好像《漩涡之外》之于《绿光》,或者说这类看法毫无根据?
3) 克莱尔·德尼想要成为a. provocateur,b. 美好、散文化瞬间的诗人(类似侯孝贤),还是c. (失败的)玄学派作者[2]?(我觉得都有道理。)
4) 令中间无耻的音乐段落[3](无耻是说音乐配合的方式,不是说段落本身)几乎可以原谅的那种几乎隽永的自发性(那种自组装的生命:开头不久海上的脸庞镜头是多么美,我是多久没有看过这样的东西了)——那是起因、经过还是结果?
5) 克莱尔·德尼在生活中会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吧?
B
[1] 尽管我没有看过那一部,这么说大概很不恰当。
[2] 她是塔可夫斯基的副导演(《牺牲》),不过众所周知副导演喜欢颠覆性的东西(阿尔德里奇曾是卓别林的副导演,今村昌平是小津的)。
[3] 啊!(查完了资料)本杰明·布里顿,我从未喜欢过他的作品。
后记:听过《螺丝在拧紧》和《仲夏夜之梦》的歌剧之后,现在我非常喜爱并崇拜本杰明·布里顿——他的音乐技巧、他的品味、他的私人生活。也许我只是不喜欢《战争安魂曲》。
貌似歌舞昇平的1999千禧年前夕,世界陷入末日氛围,人心动盪而蠢蠢欲动。当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美国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倾洩中产男性的苦衷,库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遗作《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汤姆克鲁斯幽魂般游走在上流派对,或《斗阵俱乐部》(Fight Club)无处宣洩的男性,向侵蚀人心的资本主义逞凶殴拳,同年法国导演克莱儿德尼(Claire Denis)的《军中禁恋》(Beau Travail),以非洲外籍兵团士官长的独白絮语,呈现阳刚文化的荒谬,展示与同期电影截然迥异的男性面貌。
时隔二十载的2019年,BBC票选百大女导演电影榜单中,名列第四的《军中禁恋》俨然已是影史名作。克莱儿德尼以童年其随父亲久居非洲各地经历,深刻描绘主角身处异地的慾望与阴影,与长官暧昧、对年轻的下属妒忌,犹如酷儿情愫,却也更直指在殖民思维的遗毒与阳刚文化笼罩下,诉尽男性儘管被囚禁在军服之中,慾望却早如汗珠在身体翻滚流动。
崇拜殖民思维遗留下的毒瘤——建立军营裡的阳刚权威
一支精锐部队/让我们的旗帜飘扬/上面标志著荣誉与勇气/法国国旗/是无上的荣耀
——《军中禁恋》
《军中禁恋》以高唱军歌,并搭配著军队壁画涂鸦的画面开场,随后捕捉军人被艳阳印在地上的阴影,再将镜头推移到双手高举的军人,象徵横越全片的主题——军国阳刚崇拜下的阴暗与危险。电影伴随已“被迫退役”的士官长卡卢旁白,描绘他虽严格纪律著吉布地的法国外籍军团,却在魅力十足的新兵桑丹到来后,营区的秩序结构被破坏,自己也陷入慾望与权力的纠葛中。
征战无数的法国,在19世纪占领位于东非的吉布地,成立殖民政府。1977年,吉布地虽脱离殖民统治,但与法国仍关係紧密,亦因该国海域位于红海、亚丁湾交界处,因此法国仍派兵常驻于此,正如卡卢所率领的外籍军团,豔阳底下操演、训练,为不知在何方的敌人备战,仿若还在替早已不存在殖民帝国,维护荣耀争取胜利。
电影里,卡卢听命于指挥官佛雷斯提,后者角色则出自法国名导高达(Jean-Luc Godard)的《小兵》(Le petit soldat),其隐晦指涉法国阻拦殖民地独立的阿尔及利亚战争,更曾因此遭当局禁演,直到1963年才正式放映。《小兵》中的佛雷斯提原是战争逃兵,但因政治立场摇摆,之后被政府雇用暗杀阿拉伯地下左派领袖,而《军中禁恋》裡白髮苍苍的他(由同为演员Michel Subor饰演),深受战争毒害,成天哈草吸毒,自言已是个“没理想、无野心的军人”。
佛雷斯提从年轻的反叛,直到自己也成为上位长官,继承上一代殖民帝国的遗毒,持续在殖民地施展权威,令奉军纪为奉旨的卡卢,同样以此压制下属,藉以取悦佛雷斯提,更曾吐露:“我是您的看门狗,守护著你的羊群。”
砲火早已烟消云散的和平时代,人类的征服欲望只得内化在体制内,卡卢在讲求“男性气概”的军营之中,令外籍兵团挥汗如雨操练,命其遵照其荒诞指令,卡卢甚至曾对下属严厉喝斥:“你已经不是非洲人,你只是个军人。”身份与国籍都被抹去。卡卢仍在服务曾经“阳刚”而如今衰败的殖民思想,也藉以控制手段,建立自己在军营中的“阳刚”权威。
酷儿情愫的权衡斗争——暴力与慾望一体两面
我认为性与慾望皆不温柔,慾望即是暴力。
——克莱儿德尼
当新兵桑丹入营后,卡卢口中“自大的瘦傢伙”,外型精实俊俏,年纪青涩但眼神锐利,因热心掳获同袍喜爱,因英勇救人获得指挥官佛雷斯提赏识,犹如新殖民者踏入领土,挑战著卡卢的权威,也影响自己在长官心中的地位。为此,卡卢因权力而慾望追逐走火入魔,处心积虑欲拔除桑丹,他在画外音独白道:“你受命于我,我会毁了你,我会精心设计你。”
卡卢、桑丹与佛雷斯提间的关係,既像宫廷剧的权衡斗争,也犹如具酷儿情愫的三角恋。克莱儿德尼改编赫尔曼梅尔维尔的遗作《水手比利.巴德》(Billy Budd, Sailor),强烈暗指卡卢对桑丹的嫉妒与排斥,源自于内心压抑的同性倾向,在讲求阳刚文化的军营中,只得以扭曲的行径表现,正如《水手比利.巴德》中,督察长克拉贾特老爱对俊美的水手比利“找麻烦”,亦可能因为他的心是“不能用女人扇子敲开的硬果”,受挫而只得对比利发洩。
电影经常以特写,捕捉军人局部身体部位,肌肤在阳光曝晒下,耀眼夺目又香气四溢,像是卡卢眼色的觊觎。片中更由编舞家贝尔纳多蒙泰(Bernardo Montet)设计军人操练的动作,不论是蹲低压腿缓慢抚摸自身,卡卢、桑丹在岸边高张的对峙环绕,或者两两裸身勇猛演练搏击,却像是脆弱拥抱彼此的姿态,更像是克莱儿德尼为观众献上的满满“费洛蒙”。
克莱儿德尼的镜头、动作设计,再加上运用《水手比利.巴德》歌剧版的配乐,都让这部电影远离传统男性或女性凝视的范畴,既是传递军队纪律的严峻,亦是唱诵男性慾望流动的弦外之音。而在她过往作品中,两者往往伴随联繫,例如:《此恨绵绵无绝期》(Trouble Every Day)染上非洲异病的男女,发作时慾火难耐会渴望将对方“食乾抹淨”,抑或是《黑洞迷情》(High Life)描绘生育率低下的未来世界,茱丽叶毕诺许饰演的女医,既是纵情享受性爱,亦是强取男囚犯的精液为求生殖。
影评人汉娜麦吉尔也写道,《军中禁恋》中卡卢对桑丹的“执著”,戏仿著爱情发生时的症状:“就像黑色电影的主人翁,往往会认为爱情与残暴的愤怒没有分别。”不论卡卢是因为封闭而机械式的军营生活,将他的殖民征服欲,投射至新兵桑丹身上;又或是年轻躯体的魅力,引发卡卢的欲求或焦虑,逼使他设计桑丹离开军营,都是在阳刚文化生长下的男性,情感如何受压抑,最终只得诉诸暴力展现慾望的证明。
封闭体制下的禁锢心灵——真正的自由在他方
如今一切都不存在,高山与沙漠只存在于我的记忆之中。
——《军中禁恋》
《军中禁恋》捕捉东非吉布地绝美的湛蓝大海,以及广袤的荒漠岩岸,军队维持失去目的性的日常操练,一拳一掌直扑无处安放的躯体,阐释身处封闭体制环境,心灵何以禁锢难获自由。在疫情笼罩全球当前,人们无不面临身心受环境围困的孤寂,因此能再度于台北电影节大银幕上,重温这部上世纪末的影史名作,更显得本次放映别具意义。
身处军营的卡卢,严守纪律与规条,制服从未皱摺,武力未曾鬆懈;人在异地的他,也过著如其他外籍兵团的生活,日日在夜店向当地女性寻求慰藉。军队与异乡的封闭性,制造出符合社会期待的“男人”,然而卡卢的欲求却无处可洩,灵魂在这风沙漫天的日子裡逐步枯竭。
直到卡卢因“处置”桑丹的手段,而遭到军队惩处返回法国后,脱离固有环境与体制,才令他看清军旅生活的荒谬:“如今回忆我的过往,我后悔自己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那些野生骆驼或忽然现身的牧羊人,以及衣著鲜豔的非洲女人,我到底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些什麽?”
克莱儿德尼在其后作《白鬼子》(White Material),再续讨论殖民思维的危险,《一窝烂货》(Bastards)亦呈现阳刚文化下的男性困境。《军中禁恋》的角色更是受困两者其中,正如片中卡卢递给桑丹的指南针一般,迴旋迷失未知方向。向卡卢反抗失利的桑丹,离开军营后昏厥在“世上盐度次高”的阿萨勒湖(Buḥayrah ʿAsal),虽而后被当地女性救起,口中却仍低喊著“输了、输了”,卡卢从指挥官佛雷斯提继承的殖民心态遗毒,俨然也藉种种行动传承至桑丹,也意味阳刚文化亦会持续恐怖複制。
然而,回到法国以后的卡卢,结尾时再以军人般纪律,平整躺上毫无皱褶的床铺,裸半身执手枪,身上的刺青写著:“效忠正当理由,死而无憾。”剪辑随即切换至置身舞池,一身黑衣劲装的主演丹尼拉冯(Denis Lavant),随著一曲〈The Rhythm of the Night〉扭腰起舞,妖豔奔放而自在欢愉,全然不同于电影前段军营机械般的操练动作。此段落亦被纽约杂志旗下网站《Vulture》,票选为“影史最佳电影结局”的第一名。
丹尼拉冯精湛的舞蹈,令人遥想其80年代的成名作《坏痞子》(Mauvais Sang)。不仅人们因“心中无爱”染上怪病,世道正如今日般混乱,他所饰演的角色也渴求衝破限制,在片中更有随大卫鲍伊〈Modren Love〉自由狂奔的场景。该曲歌词写道:“即使没有生命的踪影/也要保留魅力的强大/我横躺在雨中/却从不挥手告别”即是对《军中禁恋》结局最好的注解:虽不知其生死与否,或此片段是回忆、幻梦或未来,但那一刀剪接,宛如隐形枪毙了因阳刚文化綑绑的卡卢,令他挥手迎向真正自由的他方。
一次听Claire Denis的讲座,她说《Beau travail》属于Arte一个影片系列。而据系列的制作片的说法,这一系列的名字来自Deleuze关于Terres etrangeres的一个说法。
形式主义生活流,丹尼斯的电影总是闷骚到毫无感情,故事也被叙事本身所代替,长镜头、空镜头、象征场景、同义项剪辑、旁白插叙等等能想到的炫技方法居然也被和谐融入在一起,感觉就像部大型的装置行为艺术品
德尼在许多电影里都使用了记忆这个框架,大概是因为这样最适合描述主观与世界的混合。Beau Travail是最能体现叔本华对她影响的作品,梅尔维尔的小说在她的镜头下变成了意志的角力。怪不得会有人拿她和里芬施塔尔相比,身体这一意志的客体在两者那里都是生命斗争的表象。再加上布里顿歌剧里宗教气息浓郁的配乐,这一切都让电影成为了某种生命力量的角斗场。男主角最终无与伦比的舞蹈是这种力量的最佳绽放方式。当然,德尼的政治性是批判性的。在非洲大地上绽放的是法国殖民主义的最后一点生命力。
克莱尔·德尼的流动之作,男性的身体、健壮的肌肉与军队的训练操演被凸显到了极致(大量的局部特写和晃移的手持镜头),这里也有女性导演对男性作为欲望客体的凝视,倒转了主流电影看-被看的权力关系。改编自梅尔维尔小说[水手比利·巴德],空间转置为吉布提(最不发达国家,又有法国最大海外军事基地),原始而野性的东非荒漠,贫瘠而炽热的旷野,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与洗刷熨烫,汗水几近溢出银幕,荷尔蒙漫涌在一格格胶片之中。故事极简,甚至可以说是无情节,过往的回忆、幻梦、现实穿插交织,配上日记般的自白,散漫,破碎,假作真时真亦假。爱欲、嫉妒与悔恨等情感隐晦而暧昧地弥散出来。纯白盐滩,血染碧海,夕照黄沙……壮美瑰丽的空镜与引发宗教体验的配乐,都让最后的爆发与孤独显得更加酷烈荒冷。相互凝视与结尾疯舞太饱满。(8.5/10)
10/10。一个法属殖民地的驻军营中,新来的士兵与司令相爱,引起了同样爱司令的中尉的嫉妒,于是三人之间发生了各种互动。克莱尔.德尼借由各种互动中的事件与日常表现了这种异文化环境中的孤独、生活的缺乏生气与意义,从而展现了殖民主义对驻守军人的伤害。所以本质是批判殖民主义,同性恋是个引子。电影是一种碎片化的顺叙叙事,所以可归类为非故事线型叙事。形式上最特别的是用躯体动作——而非台词——去诠释人物的情境(可惜情绪冲击力差点,不然分更高→重刷:不差),并时常接一些空镜头去辅助气氛。所以除了呓语性的旁白,本片极少台词。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重写意轻写实的杰作。结尾中尉因被怀疑可能杀害那士兵而被解职回法国,然后在空虚中跳起了一段舞。这段舞充满了蓬勃的气息和发泄的快感,间接影响了后来的《白日焰火》。
残缺影像里的一次自我暗示,随同呓语的出现沉入失衡的叙事。在摄影机的捕捉里,晃动成为焦虑的外化(阻滞的情感),过多的处在一种观察的状态:训练-动作只是一次身体的短暂麻痹/运动-对峙的身体在燥热的原状之中驱使着最为纯粹的描摹(男性在感受到彼此跳动的脉搏同时只能承受在破碎欲望的异化)在德尼的镜头下,残留的盐碱在似濡湿亦似干瘪的肉体上变得异常暧昧,扭动着身躯的独舞纵然迷人,但那份耗尽的爱恋停留在眼神的那一刻才真正流淌出轻触肌体的美感...
成熟的对男性身体/肉体的观视结构:身体的在场虽然明显,但整个符号意指却并非流于“卖肉”,而是展示一种如古希腊雕塑般的壮硕美。作为女性导演,能拍成这样的确够狠。其他也就没什么了。
#CC#改編梅爾維爾小說《水手比利·巴德》。场景移植为法国驻吉布提的外籍兵团。影片用[过去时]語調:即军士长那滞留在记忆里的砂岩、荒漠、海滩,广阔的自然与隔着铁丝网的封闭兵营,对一位新兵和自己上级间暧昧的反应:很细微,如命令做俯卧撑、或立正/稍息时,他的目光,像三岛由纪夫在《爱的饥渴》里写的“不论从下往上还是从上往下看,阶级意识这种东西,都可能成为妒忌的代替物”。镜头多次特写健美肉体,如同丰盛的奉献,并完全呈现於视觉。给人遐想的皮肤感触,就像阳光炙烤似的苦涩,即使背景总是一片澄明而湛蓝的海。军士长殷勤的敌意,若溯及原著,就是“他的美貌会带来威胁,唤醒其他士兵的潜在欲望”,在梅尔维尔的时代,正如在我们的时代,人们认为同性之间的色欲与军纪是互不相容的。军士长胸口纹着[为正义而死]。
这中文名字得骗了多少人啊?谁能告诉我这是谁起的名字?谁能告诉我这部电影讲了什么?这难道不是治疗失眠的宣传片吗?片中除了猛男秀肌肉还有什么?除了最后那一段张力十足的舞蹈甚至想给一星。大师,对不起。
镜头非常有个人风格,拍得太隐晦,故事性几乎没有,但你却能感受到那种孤独和纠结,就是那种虽然不知道在讲啥,但是又觉得懂了点儿什么
指挥官夸过Sentain后,Galoup立马同Sentain展开了一场俯卧撑的较量,且速度和力量感远胜过他。随后Galoup跟指挥官开始下象棋,两人将博弈摆上明面(“The game is starting to interest me”)。紧接着,两人将战场拉到桌球台上,现实的战场也变更成Galoup带领小队远离指挥官去修路。影片中每一次男性躯体群像的呈现,都可视作Galoup的觅食,有时背后更藏着指挥官的眼睛。这场角逐里,体格的较量与权力的较量是并进的。Denis将殖民景观显露成商品的商标(这里是可乐雪碧和万宝路,White Material则是给小孩倒可乐)
万有引力定律。摄影机拍下的是身体的运动和情感的静止,但表达的却是身体的静默和情感的涌动。德尼拉旺心底的的呓语是在说服自己、宽慰自己、麻痹自己,他爱上的是沙漠中跳动的符号,或者只是他不爱被异化的自己。握着匕首潜入海中,鲜红血液流入海中,隔着铁网望向海中。德尼的哲学之力太凝练了。
9.5 将蓝海与军营并置其实是非常残忍的情境安排,男性胴体带来的色欲被军营摄魂一般的宗教感完全压倒。而影像又成为“军营”这座禁区的另一个超验性存在——它企图与宗教感对峙,并最终完胜。私人杰作,德尼对情绪的控制达到巅峰。
何尝不是女性视角下的一种旁观,完全展示了男性的嫉妒,所具有的破坏力。在较为局限的环境中,再封闭自己,是恐惧后的一种拒绝,弱点的曝光恰好证明了无差别的质地。2021-5-5重看。Galoup自我言语说到Bruno Forestier不信任他,虽然知道他是个好士兵,还有Bruno Forestier曾卷入一段谣言,这两个信息加上Bruno Forestier戴在手上的刻着他名字的手链,基本可以推断出他有过禁忌的恋爱。Sentain对Galoup和Bruno Forestier的吸引并没有太多鲜明的描写,这也标志着同性吸引力的隐藏。Sentain浑身美好的品质却导致了自己的被害,男性人群中,即便是少了女性直接参与,也可以看到权利在私欲中的倾轧。
啥禁恋啊,这标题党,军中暗恋差不多。虐恋也行。还以为是啥X级内容呢,结果跟想象完全不同,跟德尼其他片子比起来可能女性视角要更隐晦些。重复枯燥的训练段落用日记体形式的画外音串起,最后一个人的狂舞简直就被白日焰火全部学走了嘛。德尼拉旺确实是丑帅届一把手没有疑问了
我们从乱石和柔软的海水的碰撞中 凝结成大地之盐 我用鲜血祭奠神灵然后送你去荒芜之地 毁灭你也毁灭自己 身体-景观 半裸寸头和原始景观真是赏心悦目
Claire Denis长了一对孩童眼睛,她会盯着地上的盐碱,也会看见男人脉搏的跳动。
恋?同性是没错,但我感觉这并不太像是同性“恋”引起的那种嫉妒,更像是一种权利关系里的扭曲。片子展现男性的镜头确实是有情色的意味,但那更多是摄影机的“凝视”吧?或者说女性对男性的一种(情色意味的)凝视。也许在军队这样一哥环境里,男主对最高权利的争宠可以类比为恋爱中的嫉妒,但我觉得那不是真的同性恋争宠、嫉妒。在一个非常需要明确权力范围关系的体系里,对于权力的细微变化都非常敏感导致的一种扭曲。很很意识流,剪辑摄影一级棒。
刁亦男看过这片吗?都是一男人因嫉妒毁灭尤物,最后独自去舞池即兴狂舞。丹尼斯再次表现非洲驻军生活,这部登峰造极,以镜头对沙漠上的男性胴体进行群体描写,鼓噪的吟唱,如同某种秘教仪式。日复一日的乏味训练,全仗德尼拉旺的画外音承载剧情。同性意味很隐晦,荒漠兵团被拍得像修女片
几乎所有的镜头都在抒情,大量迷人的隐喻,让传统意义的“故事线”成为模糊的存在,呈现出既蓬勃又压抑的独特美学。强大的殖民军队,危险的同性凝视,都无法带来绝对的灭亡,所有人都在抵抗异化的道路上,最初的背叛最后的敌人,可能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