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法式小浪漫
这电影带出了人该放下过去的悲伤,重新振作才会有更好的未来这主题。然而,我觉得戏中两段爱情所传达的信息更有意思。
编者为女主角设计了两段不一样的爱情。她跟丈夫的一段简直是所有女孩子的梦想。法国曲调衬托女主角漫步巴黎街头,为观众播下浪漫种子,准备迎接一段让人心醉的咖啡室邂逅。过程如梦似幻,两人之后爱得难分难舍,甜蜜醉人。电影一开始已给观众尝尽爱情的甜腻,当梦幻破灭,回归现实,顷刻让人无所适从。尤其是来到女主角与男同事的一段,吵吵闹闹的,更像喜剧多于爱情故事。
两位男主角的外表落差也很大。女主角的丈夫不失俊美,男同事却是一名头顶濯濯、憨厚老实的中年男人。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男同事的外表实在有违女人对另一半的幻想,所以较难投入他们的爱情。然而,人们今天信誓旦旦要找一名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对象,有谁敢担保他朝不会跟一个任何条件都不甚了了的人相爱?这样的剧情和人物设计,其实是再现实不过了。
人们对男女是否合衬过于执意,电影所指的不是当事人,而是旁观者。观乎女主角的好友知道女主角跟一名外表像极大叔的人拍拖后的震惊,再看看女主角的上司知道她选了这名「土佬」也不选择自己之后的义愤填膺,明显地,他们都认为二人很不合衬。可是他们却忽略了当事人可能彼此心灵相通,一起过得很开心,而这些其实是凌驾一切外在条件差异的.
这不是单纯的一部爱情电影,而是透过女主角的两段爱情,传达了许多关于爱情的讯息。细心品味这两段爱情,轰轰烈烈的爱让人刻骨铭心,平实无华的关系则较贴近现实,给人窝心温暖。编者在女主角与丈夫的一段,以明快的画面切换,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让人难于抓紧。然而,编者鲜有以这手法来交代她跟男同事时的时间流转,某程度上,表达出平实的感情才会细水长流。如此把电影手法融和故事内涵,是很精心的设计。
饰演女主角的是曾经在《天使爱美丽》中大放光芒的柯德莉塔图,如今已一面苍桑,跟戏中几乎所有男人都垂青的女主角在外表上实在有点距离。但是由她饰演一名经历丧夫之痛,走出悲哀阴霾的女人,以她的风韵和气质又颇见合适。
祁佳仕
2 ) Je suis la délicatesse.
A mes yeux, Natalie n'a jamais été tombée en amour avec le type suédois, et même jamais ils ne se sont pas rencontrés. Natalie est noyé dans le passé et cesse pas de chercher la délicatesse dans le jardin qu'elle veut pour se libérer de sa mélancolie.
<图片1>
3 ) One more
最近随意播放的电影、翻开的书总有死亡的影子,算是印证了人类总看到跟自己相仿境地的东西的某哲理。
开头太美好,一切都像我最喜欢的爱情的状态,一见钟情,两心相悦,水到渠成,一个钥匙扣就完成了求婚。金色卷发的漂亮丈夫就像成年版本的丘比特,像春天的原野明媚动人。即使完全没看剧情简介的我也隐约担心了,没有起伏怎么拍电影呢?于是乎,丈夫死了。(抽自己二十耳光)
未亡人带着悲伤生活在曾经一起生活的房子里,走在见证过所有浪漫的街道上。
曾经沧海难为水嘛,上司油滑纯熟的追求被寡妇狠狠拒绝了。
写小说的人很会出其不意,他派出了下一个追求者不经意地闯进来。寡妇梦游般吻了这个内向害羞得疑似童贞男之后准备不当回事,他就不依不饶开始喜欢她。可是他笨拙得很,自己不要看话剧时女方一邀请立即改口,盯着她颈后的头发发呆,小清新的像个中学少年。害我捧腹大笑。
女主角从天使爱美丽降格成了俗世蠢女子后,也不会慧眼识英雄了,跟所有蠢人类的犯贱心理一样,等到人家准备不追自己了便不爽了起来,非要再被追,还好最终皆大欢喜。
可是制片方是对瑞典男人有多少恶意?那是一个盛产高大金发美男的有着不事张扬的时髦的地方,偏偏电影里把疑似童贞男搞成了头发像溜冰场,穿衣风格像我天朝大叔的没什么魅力的样子。
以我小人之心揣测,导演便是普遍偏矮小的法国男人中的一员,一直对本国姑娘风情万种向往北国男子的事情愤慨不已,电影中两情敌酒吧会面一段大概算这酸涩心理的折射,老板西装革履,形象一丝不苟,可是有什么用呢,人家瑞典男高嘛,秃顶也不给你看见。再以我小人之见,矮小一定是上帝对他不喜欢的人类的调侃,头顶哪里少了头发,哪里出油,哪里头皮屑都被一目了然,而高大是天赐的冒充高贵的资本。
就这样,小清新的妙趣横生的爱情片。除了现实中只有积攒了一辈子的挫折与欲火十分面目可憎的猥琐男。电影毕竟总是美好的。
看完了正片才看了预告片,但是不同意预告片的宣言。Cause I don't really think she need one more after the one, but this clumsy shy guy is really funny.
2017年准备好好做微信公众号——穆尔登格
影评、看世界、俄罗斯周边,欢迎关注
4 ) 除了在一起很舒服之外,爱更需要的是理解和接受
有人说,爱是怪咖。
所以,身边的人大多无法理解,这么一个美丽有味道的女人,再爱时,为何会是那么一个其貌不扬的男人?
所以,很多人包括我,对于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很突兀而叫人摸不着头脑的那个吻实在无法理解。
但是,女人和男人在一起很舒服,男人能让女人笑。这很重要。
当然,若仅如此,也不至于叫我给出四颗星的高分。
高分的亮点,出于男人在花园里的一番细水流长的“寻找”。他很清楚的知道女人的过去,十分了然女人是经过一段怎样的路走到今天,他也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和理解力接受着女人的过去。
若做不到对于彼此立体的了解,做不到站在对方的角度回望TA的过往,做不到了然的包容,两个人需要用多么大的力气才能维持到最后?
电影里的女人和男人,我很感动。男人的细腻用心和智慧理解,其实是蕴含在他的行为举止里的。
女人到最后,所需要的不过是这样一份舒心。
有你在,就很踏实的舒心。
你做到了吗?
5 ) 一吻巴黎觀後感
緣份天注定。
濃密、天然卷曲黑髮的男人Francois在咖啡廳遇見隹人, 他思忖獨坐一角的美人點什麼飲料呢? 咖啡? 果汁? 還是其他飲品? 咖啡是最普遍的選擇, 要是她點了咖啡, 她是普通法國人, 不夠特別; 假如點了瓶裝果汁, 她是一個不熬夜, 不需要咖啡因提神的作息定時女人; 若果點了新鮮果汁, 她的品味與別不同, 最終她選了機率最小的飲品, Francois猜中了她的喜好, 他們一吻定情, 成為夫婦。
愛侶在草地談情, 天地忽悠轉變, 時節交接, 夏天愛火旺盛, 冬天構築家園, 不用交待山盟海誓, 亦不用交待單膝跪地奉上訂婚戒指的大路表達手法場景, 一幕簡單莊重的色彩轉換, 穿上白色結婚禮服的新人在飄雪的冬天行禮, 以靦腆微笑回應隱身賓客的歡呼, 新婚夫婦在來賓前還是未至於太過親熱, 法國電影比美國愛情電影少見激烈接吻鏡頭, 也沒有肉帛相見的激情場面, 片子剪接利落, 以一熱一冷時節對比, 說出起初交往時的火熱到踏進人生重要階段的慎重, 不見賓客舉杯祝賀, 送上祝福語是Francois和Nathalie不沉迷二人世界, 並且兼顧倫常禮節的大體。 親人希望Francois夫婦早日得子, 這是一個時常到家吃飯閒談的經常話題, 夫婦飯後奉上熱飲, 面子給足了, 親人是時候離開, 好叫新婚夫婦把握時間親熱, 誕下愛兒。 Nathalie躺在椅子投入讀小說, 沒有回應戴上耳塞預備出外跑步的Francois, 丈夫略為抱怨的視線是夫妻有遺憾的永別。
可能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又或者是白日夢作祟, Nathalie吻了不可以, 不可能入辦公室談項目編號114的瑞典大漢, Markus始料未及, 他有自知之明: 相貌、職級攀不上麗人上司, 受不了突如其來的衝擊。以平常人的普世觀, 頭頂見光的中年男人缺少了獅子雄霸草原求偶的野性魅力, 也是報紙落了一版生髮水根據委託某調查機構統計, 真實有待商榷吹噓大約七成女性傾慕濃密頭髮男士, 加上外國髮型師背書, 擺出深情款款凝視消費者的目光廣告, 果然豐厚是異性渴求的性指標。Markus明顯在這方面失勢, 可幸大範圍覆蓋的棕色鬍子增加了不少男人味, 他喜歡在公司辦公室用廉價電腦揚聲器聆聽同Abba同時期的匿名樂隊; 穿上短褲下梯級的雙腿不自然的左右伸展異相, 這麼不起眼的低調男人是瑞典人, 歐洲國家為人所知的產品是傢俱, 品牌名稱是Ikea, 他有Ikea簡潔耐用特點, 外觀或許不令人眼前一亮, 但實際好用、不會過時。
有公德心的吸煙人士會在室外抽煙, Markus 在公司天台呼吸空氣, 不會抽香菸減壓。他注重健康, 定時運動, 不是那種吸取尼古丁慢性摧毀身體的人, 天台是他對Nathalie討露心聲的地方。他約了Nathalie到中國餐館點了異國風情菜式; 他同Nathalie看歌劇, 在法國, 要是男士邀請心儀對象欣賞歌劇是視對方為戀人。 一個女方主動的吻觸動了刻板漢子的心, Nathalie不撒賴, 應邀赴約, 可惜小心眼的鬍鬚大漢不願同事交頭接耳談論他們難以置信的地下情, 於是他做了十分愚蠢、發噱的事, 就是他尷尬的把頭顱側在一旁, 不敢對望Nathalie, 他沒有信心應付橫來的愛。然而, Nathalie與下屬的接吻是延續其逝世丈夫的愛是爭取, 前夫的吻是主導的結合了今生短暫卻難以忘懷的愛; 遺孀以排山倒海工作填塞無盡的悲痛深淵, 她發現無效後模仿先夫做法, 吻了剛巧入辦公室談公事的下屬, 思念亡夫的吻潤澤了樸實暗啞的瑞典男人, 令不同部門同事上Markus辦公室閒聊, 亦令老闆疑惑為何大美人會對外表平凡的下屬暗生情愫?
要完全瞭解美人心, Markus需要在Nathalie後花園玩捉迷藏, 這時畫面出現小女孩Nathalie同小男孩玩耍的景象。Nathalie情深一片的看著Markus, 她要Markus明白她的愛不是打發時間, 情創療傷, 而是要情人深刻體驗她的一切, 包括親人、成長家庭背景, 更重要的是她視移民為地道的法國人是填補前夫離世的寂寞鴻溝。
Patrick Chan寫於2012年2月25日
6 ) 我和奥黛丽塔图
前几天找电影看,蓦地看见某个有奥黛丽塔图的海报。红衬衫的塔图侧身朝着我,正在系项链。远处模模糊糊有个笨重的男人在看她,但她没看他。电影有好多译名,美味、精致、细巧——这些当然是délicatesse的各种意思,看完了我也说不好哪个义项最确切(看见“美味”时还以为是和法国菜有关,其实没关)。然而我第一眼是被其中这样一个译名吸引着去看的:一吻巴黎。这和délicatesse无关,是从剧情出发的意译。
是因为这个名字里有巴黎。或者用阿狸的说法是,欧派文艺青年聚集地。然而这对我无关紧要,此时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无关紧要,二十年代来到这里的那些文艺青年全部无关紧要,只是塔图和巴黎一起出现的搭配让我想起了高考完的暑假窝在家里看《天使爱美丽》的情景,我看见那个古怪精灵的女孩在巴黎的咖啡店里等待她的男孩。那是我看的第一部法国片,是塔图2001年的作品,那时她23岁。四年后,我在一个名叫《一吻巴黎》的2011年的片子里看到了十年后33岁的塔图。我好久没看她的电影了,而四年里我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我是个懒散的没什么规则的人,看书看电影都是,从没像有所谓“执念”的文艺青年们一样去一部部寻找并看过王家卫或是岩井俊二的所有作品,唯一勉强称得上看了全系列的电影可能只有柯南剧场版(所以你看我和文艺青年们的区别还是蛮大的)。然而唯独对法国片稍稍有点规则,这大概是因为比起好莱坞法国片还是不那么流行,自己摸索着看的话必须得稍微找到一个观看的秩序。但依然不是director情结,而是竟有些actress情结,会因为一部电影喜欢某个女演员继而专门去搜索她们的电影,虽然也仍然没有看完过某个人的全部作品。四年里,我就在干着这样的事情。
有些人是永远有着成熟风韵的,比如朱丽叶比诺什,《布拉格之恋》、《新桥恋人》、《蓝色》、《屋顶上的轻骑兵》、《情迷巧克力》,这里头的种种角色当然有差别,但大多数都是成熟好了的女性。有些人则是永远惊艳的,比如我后来深深为之倾倒的苏菲玛索。14岁时惊艳的薇克,27岁时惊艳的芳芳,29岁时惊艳的伊莎贝拉王妃,30岁时惊艳的安娜卡列尼娜,直到四十多岁的作品里,她依然是盛开在屏幕上惊艳至极的法兰西玫瑰。
可是塔图不一样,无论看了多少别的法国女人,她始终在我心里有个独特的地位。不仅因为她是我法国电影之旅的起点,更因为我用我的四年看她的十年,她在成长我也在成长。不是说她尝试了不同角色,而是她真的在银幕上成长。
还是美丽的巴黎,还是美丽的塔图,但这次她不再是会眼睛一眨不眨一口气说一长串话的邻家女孩,而是不再年轻的丧偶女性。你会说,这是角色的缘故啊!不完全是吧。影片一开始她也是以一个年轻未婚女孩身份出现,来到一家餐厅点一杯杏桃汁(而此时那个男孩正在想如果她点杏桃汁我就去和她搭讪)。然而即便扎着马尾想显得更像一个女孩,她脸上的表情和气质已经完全无法回到Amelie时代,那个时代的她天然有着灵动之气,那张常见的绿色背景大海报上,她拿着勺子用慧黠的又大又黑的眼睛看着你时,你就知道了。我默默猜想若是23岁时的她说那句“杏桃汁”的台词,一定是另一种模样,而且该更是年轻男孩子喜欢的模样。
爱美丽后来成为了《漫长的婚约》里的玛蒂尔德,影片的主题和风格比起Amelie,自然是沉重许多,然而战火纷飞中,那颗追寻爱情和爱人的心还是和Amelie一样的纯真。依然还是少女时代的塔图。玛蒂尔德后来成为了《巴黎拜金女》里的巴黎拜金女,不能说塔图变了,因为只是角色变了,但这时看到塔图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如果说以前看电影时觉得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幻想或寻找),那么现在好像她更加去趋合大众口味了。拜金女后来成为了《达芬奇密码》里的索菲,这部电影我没看,不知为什么兴趣始终不大,只是看了海报觉得塔图的表情离Amelie更加远,好像是成熟了,但又好像是她强迫自己在观众面前成熟起来,用一副高深莫测的神色望着你。
好在后来她变成了《只要在一起》里的卡米尔,那个短发的爱画画的巴黎女孩子。爱情对她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她在寻求怎样能更坚实活在这片土地上。塔图的成长是看得见的,依然是善良暖人心的女孩子,但脸上已经退去Amelie身上想象的奇幻的aura,而是更加真实、自信、成熟的笑。现在想想自己还真是有耐心,当时找《只要在一起》并不容易,只为这样一个温暖的名字,还有奥黛丽塔图。
现在是《一吻巴黎》。一个失掉了心爱的丈夫的女性,先是自己怎么也走不出来,好不容易自己开始面对新生活时,别人又开始阻止她走出来,最后能争取到自己的第二次幸福,着实不易。直到她神色安详,在雨中和一点也不帅的男主角去探访她亲爱的前夫的墓,那一刻我看到了时间在这个角色和在塔图自己身上雕刻下的美丽。看见她穿着职业套装,自信满满从洒满阳光的走廊走过来,继Amelie以后,我又一次心动了。她回不去少女时代,也可能再也不适合Amelie那样的角色,但为何要回去呢?比起永远惊艳的女人,一个成长着的女人也是美的。
十年当然会让一个女人老去,但23岁和33岁的塔图都很美丽。初初获得甜蜜爱情的塔图和失去爱人又重新获得爱人的塔图之间记录下的一段时光,是她的十年,是我的四年。四年后,我还爱她,这个带我进入法国电影世界的法国女子。
而电影本身,相比之下就没什么了。
从一杯不庸俗的杏桃汁到中邪的一吻还有包装精美的小熊糖。多么温馨,从开头的艳遇浪漫到急转而下的悲剧再到平淡却朴实如涓涓溪流般温暖的感情。法国爱情小品真是看得让人会心一笑,犹如影片最后既明亮又清新重要的是这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温暖。开放式的结尾给未来一个美好的遐想
从一开始那么甜蜜我就在等着分离的命运了:当一切美好得不似真的,也许就真的只是一场梦。
everyone needs to see this!
温情满满的电影,有时候爱情就是这样不可思议的,二人之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才充满惊喜。只有这样简单纯粹充满善意的爱才能拯救人于伤痛。因为无所求,所有的获得都是快乐。
一吻巴黎,多浪漫的名字啊。还是很清新的~
都是冲着女主吧~
对男性观众来说这是一部励志片,对女性观众来说这是一部治愈片,对瑞典观众来说,这恐怕是一部颠覆帅哥国形象的搞笑片。
多杜太不适合什么OL(还要是中层)或者学者(达芬奇密码),戏路真心没有歌迪亚来得宽
12-08-30-syd
到底是在讲什么..
奥黛丽现在是干燥花,仍然美丽,但缺水。男猪太丑了。
老板的性骚扰
两个人的感情,旁人看不懂,也不需要看懂
美女与野兽
前20min和后面相较,真心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给你看。男女主第一次kiss的时候我真心快吐了,DS逆袭的成功。
本来毫无趣味的电影在中间突然翻盘,乐趣满生啊!
CINEMATHEQUE 200212
奥黛丽·塔图太美了,看到她伤心真的有点于心不忍,故事就是等待她如何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如何治愈自己的心灵伤痛。在中国人眼里看上去像是一场白领与蓝领的爱情,在法国人眼里是中产阶级和外国移民的关系,她的朋友觉得他不配,但谁让她是法国天使呢,她在乎的是那份奇怪的感觉,那份爱的细腻。★★★
本以为是小清新,发现有点重口味,最终还是小清新。看来还是法国电影最擅长这种温情加浪漫的模式了。
大叔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