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2021

已完结

主演:王雷,雷佳音,郭涛,黄晓明,蒋欣,佟大为,周迅,黄志忠,邵汶,郝荣光,鲁诺,孙锡堃,倪妮,杨烁,王骁,是安,田小洁,柯宇,李添诺,尤勇智,胡可,李野萍,白凡,刚毅,马佳玛尧,孙茜,丁勇岱,娄乃鸣,迟蓬,罗京民,刘小蕙,德姬,陈好,章贺,黄小蕾,王洛勇,宿宇杰,管云鹏,陈震,夷永定,王鑫,张凯丽,倪萍,孟阿赛,张洪杰,左小青,迟帅,李光洁,陈赫,王菁华,邢岷山,刘宇宁,菅纫姿,孙俪,刘奕君,王自健,王亚楠,朱刚日尧,张颂文,陈宝国,奚美娟,于荣光,董洁,任重,蒋梦婕,柴隽哲,威力斯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1

 剧照

功勋2021 剧照 NO.1功勋2021 剧照 NO.2功勋2021 剧照 NO.3功勋2021 剧照 NO.4功勋2021 剧照 NO.5功勋2021 剧照 NO.6功勋2021 剧照 NO.13功勋2021 剧照 NO.14功勋2021 剧照 NO.15功勋2021 剧照 NO.16功勋2021 剧照 NO.17功勋2021 剧照 NO.18功勋2021 剧照 NO.19功勋202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功勋2021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剧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的形式,将首批八位功勋人物的人生华彩篇章与共和国命运串联起来,诠释了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  李延年(王雷 饰):讲述其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故事。  于敏(雷佳音 饰):从少年、青年和中年三个时期讲述他投身国防安全事业的故事。  张富清(郭涛 饰):描绘其作为战斗英雄转业后扎根基层的故事。  黄旭华(黄晓明 饰):以核潜艇下潜极限为故事压力点和戏剧转折点,再现我国自主研发核潜艇的艰难历程。  申纪兰(蒋欣 饰):着重展现她首倡"男女同工同酬"并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经历。  孙家栋(佟大为 饰):以无数次的试验失败为切入点,展现其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永不言弃的探索精神。  屠呦呦(周迅 饰):展示她研发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全过程,并回答人们对其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某些疑惑。  袁隆平(黄志忠 饰):从梦境展开,讲他如何为祖国和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不懈奋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她来了第二季弃妇怨未来与我毒魔复仇1984夏威夷特勤组第五季宠儿(2018)惊魂记4第二次机会:体操学院

 长篇影评

 1 ) 强烈推荐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剧部分!!长津湖没说清楚的,它全说清楚了!

电视剧太太值得看了!期间眼睛湿润数次,流泪两次,完全不是看《长津湖》的那种不上不下,是真的感动到泪崩,痛快淋漓,情绪从胸腔能冲到头顶,一腔热血顶上来,能喷薄而出的那种!

对长津湖没有详细描写的为什么打,李延年里面用指导员借逃兵的一幕用真正的角度说的太清楚了,把为什么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朝鲜的惨状决不能发生在我们家乡,让敌人知道我们到底是不是好欺负的废物说的非常清楚!不仅仅感染了剧里的战士,更感染了每一位在荧幕前观看的所有中国人!

整部单元剧非常充分的描述了我们前方的战士和指战员是怎么发挥民主决策机制,每个人是怎么想尽办法,全是靠着脑子在战斗,各种战术革新层出不穷,秀的美帝头皮发麻。里面的各种战壕战术实例全是历史史料,我们就是靠着各种层出不穷的战术优势,才塑造出了地表最强轻步兵的威名,经常性的创造出一个连一个排甚至几个人阻挡一个团,一个旅,甚至一个师的美国精锐重装大兵的奇迹!

.

最后李延年的7连从一个连打成一个排,从一个排打成一个班,从一个班打成马上几个人就要拿着手榴弹全部和敌人同归于尽,我从中没有看出《长津湖》的悲情,反而看出来了那股子冲天的信念,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不屈的精神!我看出来的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看出来的是中国人最为世界最优秀民族的堂皇品质!

里面对人物的塑造极为到位,从罗厚才,到小安东,到号手,到踩地雷的李源,到三班班长陈衍宗,到记录每场战斗的小书记员,再到本片主角李延年,都血肉爆满,演技炸裂。剧中的催泪点太多了,上面每一个人的牺牲,还有和苏军从烈火中冲出类似的我军战士在烈火中与美军同归于尽的场面,和长津湖类似但是却是guo军过来的志愿军战士用坦克和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牺牲的场面等等等,太多了。。这些人用自己的血肉和性命,用自己的一个个牺牲,换来了美帝的尊重,换来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换来了我们国家初期的安定生活,换来的共和国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更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这个片子展现的淋漓尽致!

.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

很多人说现在干啥都没必要捧一踩一,我在这儿真没有说长津湖的意思,我前面还发了影评,我为了支持抗美援朝作品,花了239大洋买两张IMAX票去支持,个人给长津湖打了7分,值得看。但是奈何能文能武李延年,太过优秀了,我前面还说国内电影(除了大决战系列)大场面目前还赶不上国外魔戒,中途岛,大兵瑞恩水平。

而现在我就敢说,不需要编剧情,就完全按照史实来拍,目前的李延年完全比得上HBO大制作电视剧兄弟连,甚至在我这里可以说还在超出!我个人给9分以上甚至9.5分完全没问题!这就是差距,把客观差距说出来不是踩一捧一,而是实实在在的客观描述,希望电影导演们能好好学习下李延年的表现手法。

很多人说电影时间短,电影不能和和电视剧一样描述清楚,但是李延年是个单元剧,整个长度加起来也就4个小时,而长津湖最为3个小时的电影,却完全讲清楚了故事,塑造好了不止一个却是群像的众多人物。真的是有差距的,同样是我,贡献的泪水,对比起来确实是没办法说。。

 2 ) 我发现,看长津湖不如看《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

没想到能文能武李延年拍的比长津湖好

文戏好,战争部分也好

到底是国家队出手,还是厉害

但是好像看的人不多啊

这样的主旋律真好,尤其是各种方言,太真实了

本来就是五湖四海的人,长津湖这个细节就不如李延年做得好

推荐推荐

长津湖三个导演还是有点拼凑的问题,各个导演风格不同,还是太硬

期待后来功勋的人物

 3 )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以科研视角看《屠呦呦的礼物》

匆忙追完第一集,恰好最近在学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里也在做小分子合成,对剧里的背景知识和实验操作也是颇有感触。作为周公子的影迷,同时也从事相关专业,看着文艺女神的她,成了荧幕中我的“大学姐“,很惊喜,又免不了抱着一种想要“挑错”的心态😁,看完后却不得不感叹剧组和迅对细节考虑之严密。抛开历史背景、拍摄手法、人物塑造等不谈,仅从学科角度聊聊药学人眼中的周迅和《屠呦呦的礼物》。

先聊聊抗疟药物筛选的科学背景。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发的恶性疾病,它需要在一种蚊子(按蚊)体内完成有性生殖,再有蚊子叮咬进入人体血液,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在红细胞中疟原虫通过一段时间的分裂扩增,达到一定数量后红细胞破裂,疟原虫释放入血,再去感染其他红细胞,不同的分裂扩增的时间也就是疟原虫分类的依据(恶性、间日、三日、卵形疟原虫)。

疟原虫的分类

其实在青蒿素之前,无数科研人已经在抗疟药物的研发中走了很多。例如,很早就开始在西方使用的奎宁(又称金鸡纳碱),它是来自金鸡纳树树皮中的一种生物碱(喹啉类结构,由色氨酸衍生,天然药物化学考点🤦‍♀️),可惜到了越南战场上,疟原虫已对它产生了耐药性;还有我国科学家筛选出来的常山碱(邻氨基苯甲酸衍生物,又一个考点),其实也具有很强的抗疟作用,可惜毒性太大。任务也即来到了屠呦呦手里。

候选化合物常山碱

第一集主要是背景,涉及的实验环节并不多,并没有给“实验狗”太多夸赞或者吹毛求疵的空间。举几个例子吧。周迅的称量操作还是做的相当专业的😁,一个很小的细节,在称砝码前可以看到天平另一边已经放了一张称量纸,这样称目标质量的时候不会把称量纸的重量算在内,类似于超市称重时的“去皮”。称量纸两次折叠压痕,倾倒时卷成圆柱面、手轻拍称量纸,这样药物不会洒出、也能完全转移到锥形瓶中。这套操作给公子满分💯。不过她的助手的操作没有那么规范,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该紧贴烧杯内壁。

称量纸预先调零
称量纸的折叠规范
固体试剂的倾倒
漏斗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

吹毛求疵的还是找到了几个小问题。首先实验服不应该跟外套挂在一块,实验服上沾了很多化学试剂,放在一起会污染外套,不过有可能是因为拍摄置景的需要,无可厚非。周公子的台词一直是几乎无可挑剔的,不过这一次涉及到太多专业术语,内行人还是看出来的周公子在说到这些词语时由于不熟悉导致的下意识的重读😁。最明显的是这里,“桂枝白虎汤的药理作用”,公子把“药理”重读,但其实“药理作用”是一个常用专业名词,而且涉及的面很广,比如作用机制、剂量、毒副作用等等,“请教一个药”就是在请教它的“药理作用”,因此没必要重读,四个字连读带过,内行人都明白大家在说什么,重读显得很突兀,看到的时候立即暂停,小本本记下,终于让我抓到周女士“把柄”,不容易😁。不过必须称赞,类似的其他名词公子处理的都很好,比如“抗疟”药物,还有预告中出现的“动物”房,都作为一个整体而没有突兀的重读。

实验服应单独放置
“药理”作用
“抗疟”药物

表演上其他打动我的细节还有很多,并非专业人士就不列举了。总之,这是我第一次在国产剧中看到我们药学人、乃至科研人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出现,而这个第一次是由最敬佩的演员周迅带给我的,小小药学人的内心感慨万千、无以言表。希望大家在感动于科研人的为国为民的情怀、严谨执着的态度、突破创新的精神的同时,也能够看到,是丰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硬实力”让他们把这些“软实力”落实成造福一方的科研成果。专业,永远是科研工作者们的立身之本。

 4 ) 《功勋》李延年——中国式战争“领袖”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我首先要感谢以郑晓龙导演为核心的主创团队,终于让我有生之年看到了一部反映志愿军战斗的优秀影视作品,虽然还是有一些问题,但离我心目中的样子越来越近。至少看完《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我终于有底气写下这篇文章的题目了,在这之前,特别是近年来许多国产战争影视作品中的军人形象,要么是战争“官僚”,要么是战争“莽夫”,完全没有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示出中国军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形象,没有完成好向全社会、国内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使命。

(防杠声明:本文所讨论的主旨是影视作品本身,而不是影视作品所反映的历史)

关于这部剧的好,很多人都做了比较全面的解读。但有一点暂时还没有看到,所以我简单做一个补充,这部剧之所以成功的一个前提,就是开宗明义、旗帜鲜明的立起了价值主线。从李延年借小安东事件教育全连的桥段,把“我们为什么而战?”说得清清楚楚、透透彻彻。顺便也驳斥了当下一些所谓“公知”们的模糊思想和言论,比如有人讲“战争电影的核心只能是反战”,我看完美剧《兄弟连》也没发现有多反战,反而是给美军参加二战贴上了许多正面的价值光环,我认为是对美国年轻人的教育和鼓励。西方为什么有反战电影?因为一些资本家洗钱的战争、抢夺劫掠的战争本来就需要反思,他们不反思才是没脑子。美国人有反思检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但要是对独立战争、二战也从价值观上检讨反思,那可真是脑子有毛病。但我国由于舆论环境比较自由,偏偏就有一些没脑子的人,在网上卖弄道听途出的“历史”和一知半解“学问”,可笑至极。《功勋》就是要大声告诉全世界,中国人的尊严是打出来。就这一点已经让许多价值观混乱,东拉西扯的国产战争电影不敢抬头了。

战争电影当然不是对战争的完全还原,文艺作品必然会有艺术的处理方法,但对于我们这些军迷、发烧友来说要求可能就有点高了。再者说,战争电影你不好好研究战争,那你就别打着战争的噱头和卖点来挣钱,比如同期、同题材某大片,既然你作为商业片来运作、依靠票房来回本,那观众对自己购买的商品进行评价又有什么错的,何况人家只是否定的是电影的制作水平而已,出发点也是为了能多出像《功勋》一样好的作品。点到为止,也是不错的,请大家自行研究。

战争,作为人类一门最古老的学问,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发展到今天具有非常完备的体系,绝不是一两部专著、几个观点能够说清的,不学习的军官是要失败的,不训练的士兵是要牺牲的。剧中7连文书想到战斗班当班长,对李延年说他熟读《孙子兵法》,李延年说“要是背《孙子兵法》能打胜仗,那大家都背不就行了”。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对李延年这样的连级指挥员来说,形而上的哲学观点、战略层面的指导意见当然有用,但作用有限。任何一场战争都是有计划、有组织、有协同、有保障的,就战斗层面来说,没有太多的锦囊妙计,更多的是对敌我实力的客观估量、各类信息的准确掌握、战场态势的正确判断、战斗进程的反复演练、人员兵器的紧密配合和突发情况的果断处置,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胜利是“磨”出来的、“撑”出来的,没有捷径可走。绝对不是不管不顾地冲锋,光靠“勇敢”是不够的,事实上志愿军各级指挥员,发挥了当时能够创造的条件下人类最高战技术水平,而李延年就是他们当中的典型代表(为什么说典型,而不是杰出?因为网上查资料时看到,在给李延年授予“共和国勋章”前,有人提出意见,当时活着的、比李延年毙敌还多的英雄还有两个。惊!),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战争“领袖”。

首先,李延年军事技术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对所从事的工作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李延年,7连政治指导员,很多不太了解我军内部的人,肯能会想当然认为政治指导员偏于文官。实际上,在我军炊事员也好、通信员也好,首先你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战斗员,军事训练人人都要参加。从李延年“枪毙”小安东,连队战士对他枪法的评价,以及在对346.6高地侦查、袭扰、进攻和防御的战斗过程中的有效指挥,都可以看出作为连指挥员的极高素养。同时,作为连指导员,对全连战士情况了如指掌,察兵情、知兵心,对关乎连队政治影响的事件能够准确的判断、及时处理,变坏事为好事、化腐朽为神奇,我们看着都觉得是死局了,弹幕纷纷刷出“逃兵必须枪毙”“这是战场纪律”,但他就能把一起士兵脱逃、一起挑拨离间事件的不良影响,巧妙地变成鼓舞连队士气、凝聚士兵团结的故事。另外,混职场的朋友们注意了,在保卫科长了解情况时,三营教导员也把7连的情况娓娓道来,保卫科长夸教导员工作扎实,教导员说,李延年经常汇报,听得多了,就记住了。啧啧!怪不得人家干工作在团里、师里挂号呢,学着点。

第二,李延年具有超级稳定的心理和情绪,让他总能在危难中冷静思考、在乱局中抓住要点。这一点是作为一个优秀军人必备的职业能力和人格品质,从剧中出场在营部研究作战方案开始,李延年就始终在思考,不在几个连长争抢的时候,他已经把营长的真是意图琢磨透了。缴获的武器放在路边山洞里,省得来回搬运。在全连战至20人,他还让通信员传命令,因为美军再来得集中兵力。不得不说演员王雷很优秀,不仅把人物演活了、还演神了。看剧的时候,你会觉得李延年天生就是打仗的,他能去除掉战场上一切与取得胜利的不相关因素,但又不漏掉一个与取得胜利有关的细节。他在和连队干部研究次日作战方案的时候,就好像是几个农民在谈论明天的农活,眼中没有丝毫恐惧、脸上没有一点表情。说起明天将是一场恶仗,就像一个农民叼着旱烟,蹲在地头看着庄稼说:这块地,明天还要拔不少草。干掉对面这点美国鬼子,就是他的一亩三分地,哎,谁也别挡着谁也别拦着,我慢慢干就完了。而他争取胜利的方法是那么的合乎逻辑、又那么的出其不意,比如地里的草以为他明天会拿着锄头来慢慢挖,结果第二天他却抱来了一大桶除草剂。说到这里,我想到了美剧《兄弟连》中的E连连长温特斯,同样是优秀的连级指挥员、冷静的杀手,在这一点上倒是和李延年很像,情绪稳定、心理强大,看来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价值判断也是一样的,美国人也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领导士兵取得胜利。有人说巴顿将军就很张扬,那我告诉你巴顿也是美国宣传机器的产物,你还要知道二战时巴顿已经是集团军群司令,他可以像表演一样鼓动士兵或者说教唆士兵,但任何一个基层指挥员要像他一样,我保证你连一个班都带不住。

第三,李延年在关键的时候、危险的地方,总是和自己的士兵站在一起。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这是剧中的金句。战斗中,在敌阵地前排雷士兵最危险,他主动靠过去,鼓励排雷手完成工作。在师保卫科来调查解放战士,他言语中都是对自己士兵的维护与信任。官兵一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尊重士兵也是我军始终保持军事民主的具体体现。李延年这一品质的来源,剧中有一定的体现,因为他的营长、团长就是这么对他的,有样学样,他又怎么能不这么对待自己的士兵。我想李延年在家里应该是兄弟中的大哥,当你看到,他对陈衍宗战斗时个人英雄主义的批评,你的班呢?你的连长、排长在什么位置?这应该是剧中除逃兵事件外,对战士最严肃的一次批评。但从他的略带愤怒表情和很有节制的语气中,我听到是中国式父亲和兄长的关心,可以这么说,对李延年来说违反战场纪律,只要不造成严重后果,他还是会倾向于维护他的士兵。当然,特殊时期正值用人之时,但是这样的“传统”即使在今天的军队里,还是存在的,叫做“护犊子”。剧中有一幕,李延年被炮弹气浪冲倒,被土埋了起来,全连瞬间慌乱,但当他用河北方言说出“没死捏”,瞬间控场,你会感到一种巨大而平静力量,让你安心而又紧张地继续战斗。即使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李延年还需强忍悲痛,做出坚强的样子,因为还有人活着,他还要继续领导他们去争取胜利。

李延年,让我无法不联想到另外一部文学作品里的军人,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中的章北海。《三体》其实就是新中国历史的童话,书中威慑纪元与我国制造出原子弹、氢弹后,与美国形成对等核威慑何其相似。产生于威慑下的文化交流和经济繁荣让地球人抛弃了威慑人罗辑,与当下经济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后,很多人抛弃了毛思想又如此的相象。当李延年面对比志愿军武器装备、作战理念有代际优势的美军时,恐怕和章北海面对三体文明舰队的心境差不多。但他们都没有逃避、而是勇敢的面对,很难说大刘书中的军人形象,没有受到抗美援朝军人事迹的影响,而章北海这样一个中国式的英雄,才是千千万万为国家奉献生命的中国军人的提炼。他们信仰坚定而纯粹,以至于敌人诋毁我们的战士被“洗脑”,其实就像章北海说的,那时因为我是自己信仰的主人。他们的信仰源自于对100年来西方列强强盗行径的无比憎恨,源自于对刚刚成立新中国的无限热爱,源自于对子孙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最后,请让我的情感放肆一下。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人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那群吃着炒面、身着单衣、面容发紫、行动僵硬,拿着简陋的武器、靠着必胜的信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风雪肆虐的盖马高原上和世界第一军事强国战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们,永远都是我的精神图腾。是他们发出了一个被压抑了近百年的民族的最强音——我们的国家无比强大,不容欺辱。

 5 ) 可惜本剧没有小组

我觉得这个剧应该分单元评分。

李延年和于敏的单元都是高分,然后就越来越拉垮,大家也不好意思改分数,烂剧单元就鸠占鹊巢了。

于敏的单元,除了于家人,大概都不是真名,有些遗憾。比如原瑾泓蛮像个真名的,却在网上查无此人。

查了一下,二机部的副部长原来是钱三强,为什么不用真名呢?我还以为尤勇演的是位军事干部出身的领导,若是钱三强拍板就好解释了。留学问题也容易令人疑惑,因为以前多半是到苏联东欧。据网上说于敏给著名的科学家玻尔访华时做过翻译,所以受邀赴丹麦留学。不管这个是否真实,复旦的前校长杨福家确实在丹麦留学过。

老郝和陆杰都非常感人,和角色融合,让人感觉不到是在演戏。飞机失事的时候方发觉老郝原来是郭永怀,只是剧中早了三年。生活中是邓稼先得知喜讯飞到上海请大家吃了顿螃蟹。

说实话雷佳音有些胖,倪妮又太美。生活中的于夫人也很美,但于敏本人应该更清秀也瘦削一些,毕竟开头是饿肚子的年代。

我觉得编剧大概是太年轻了,搞混了年代,1963年之后生活状况要好很多,不至于没有鸡蛋可吃。起码1973年在一般城市吃鸡蛋不是问题,北京的条件应该更好。195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普通干部,工资远远高于后来参加工作的。于敏的姐姐是位老革命老干部,工资应该不低,于敏的母亲不该由儿子一人负担,即便是儿子独自负担母亲,他家的住可能一时无法解决,吃的倒不至于太差。

对比北京的科研人员,青海新疆基地的工作人员生活更为艰苦,完全不必把科研人员的生活编排得比普通市民还苦。

当然有些苦是真实的,比如于夫人独自去医院生孩子。我当年出生的时候,父亲毫无办法,是邻居帮忙拉板车把母亲送到医院的。不久他就进了牛棚,母亲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还要全职工作,忍受着旁人的白眼。而在此之前,我姐姐出生的时候,我父亲居然没有请假,这边产妇在床,那边他去上班了。现在的知识女性能忍受这样的丈夫吗?中国的那一代女性过得太不容易。

 6 ) 申纪兰

申纪兰,全国唯一一名连续当选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一开始看的时候,还在想这一单元是要凸显什么核心价值,就是妇女纺花?感觉就是很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后来才明白,原来是她,倡导并推动了“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为争取男女平等做出巨大贡献。“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大兰子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带领妇女同志们顶起“半边天”。这个单元蒋欣真的演的很精彩,人物塑造特别好,那种朴实坚韧的人格魅力展露无疑,同时还有柔情似水的姑娘那一面。服饰妆容和行为细节也很有质感,感觉看的不过瘾,还想看西沟村后面的变化,哎呀,太短啦……

 短评

看完《能文能武李延年》我终于明白指导员为什么在作战的时候,在军队里如此重要,政治思想工作为什么如此重要,李延年牛!

4分钟前
  • 会是终点吗?
  • 力荐

李延年作为第一个单元剧,没有拍成流水账,细节到位短小精悍,两集看完意犹未尽。

9分钟前
  • Pain perdu
  • 力荐

反映我军的灵魂的影视作品不是亮剑,而是功勋 我军的指挥者典型形象不是我特娘的意大利炮,而是指导员李延年

13分钟前
  • 青年作家赵宝康
  • 力荐

所有拍革命题材电影的导演都给我跪着过来挨打!长津湖、金刚川、八百你们这些资本家过来跪着!

16分钟前
  • 长安俗人
  • 力荐

前三个故事拍得太好了,以至于第四个故事拉胯得看不下去。

21分钟前
  • 姜小滨
  • 推荐

王雷演的真好!第一集看完就感觉这部剧肯定不错

22分钟前
  • 豆友C4Il2Kx9as
  • 力荐

把第一单元放在开篇是有道理的,第二单元共情力也强,从第三单元开始断崖式下跌,第四单元简直就是大写的unbelievable,减一星

24分钟前
  • 叫不叫叶子
  • 推荐

看了周迅演的屠呦呦单元 真像

27分钟前
  • 我会洗头的
  • 推荐

第一集讲出了为何而战,第二集又紧张又残酷,这应该是近期好剧。李延年这个角色扮演者演得很好

30分钟前
  • 霜蟾
  • 力荐

扣一星是因为雷佳音郭涛这些男演员的扮相,在那个苦哈哈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他们是不是过于富态了些。

31分钟前
  • 诗酒趁年华
  • 推荐

于老在现实生活中喜欢看女排.看京剧,从郝主任请于敏看戏时,雷佳音那个孩子般的笑容就可窥见一斑。用普通人的视角来解读科学家,他们也都是人间烟火里生动有趣的灵魂

35分钟前
  • 小黑盒
  • 推荐

黄晓明部分真的差得明显…

38分钟前
  • 陈美如
  • 推荐

战争戏的水准可以说是国产连续剧的新里程碑。后面怎么样还不知道,但以此制作态度来看,应该不会差。

42分钟前
  • 虚构天堂
  • 推荐

刚看两集 很有质感,演员选角不错 战场上的戏份很热血!

44分钟前
  • 扬帆远航
  • 推荐

刚看完前4集,观感极佳,作为军事爱好者一直遗憾国内没有兄弟连那样水准的战争戏,这部剧给了我希望,终于不是抗日神剧那种瞎糊弄了,希望继续保持。

47分钟前
  • 流光容易把人抛
  • 力荐

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感觉这里的抗美援朝拍得比《长津湖》好,所以看电影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功勋的李延年这一单元,拍得真的很好!

48分钟前
  • Zzzmmy78
  • 力荐

李源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军人的缩影,他们敢为正义而战,愿为民族献身!致敬中国军人!

50分钟前
  • 谢岁辰
  • 力荐

强烈建议把黄晓明剔除

52分钟前
  • 未完待续∽
  • 还行

只点评李延年单元,近年来战争片巅峰,会打仗,体现了政治工作重要性,也拍出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形象。给导演点赞👍

55分钟前
  • 湖心金陵客
  • 力荐

强烈建议毛卫宁导演把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剪辑成一部三小时的电影公映!

56分钟前
  • 光披遐荒时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