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的是,西岛叔竟然也开始吸猫了。还不止一只,还不止一个品种,还不止一种姿势。真是得天了个噜地大大地摔了,仿佛人生里遥不可及的梦想都实现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啊?! ————————————————————————————————————————————————————————————————这是情绪分割线,请忽视以上,正经的往下看。 其实呢,常看日剧就会知道,如果剧集的标题明目张胆地出现猫的时候,就大概可以知道,它的剧情一定和某个治愈的故事有关。 这部也不意外,剧集里永远注孤生的西岛叔这次毫无意外的又一次丧偶了。于是他天天顶着一张帅到没朋友的扑克脸和七只妻子收养的猫生活在了一起,一家八口其实也算是其乐融融。 但是人生呢,总归必须要向前,不管你多么喜欢活在过去,喜欢将一个个今天和明天重复成昨天的样子,但是总有人(包括自己)会觉得这样不好,这样不行,这样不够。 于是生活要求人们必须一路向前,将今天明天以及未来过得与往日岁月不尽相同。人们,当然也有我们自己,常常会说,要放下过去,开始新的生活。可是啊,时至今日的所有不都是过去累积的结果吗,而关于未来的种种也是今日所经历的回馈。 我们每个人不都是届由着过往到达了未来吗? 剧里西岛叔虽然看似在努力的帮猫找新的主人,让它们开始全新的生活,但是又何尝不是给自己一次次机会走上与以往不同的道路,开启或许不同的新的生活。 只是,这新的生活到底是何种面目,真得会如你所愿的那样是与以往不同的吗? 在新的生活和人生里,我们不能是以往生活的替代,顶替着别人的人生过活,即使生活有挫折有争吵,也必须是属于自己的生活,只有这样,在漫长的生活时光里,大浪淘沙,最终仍旧被记住。 然后,还有什么是生活不能或缺的,剧集会慢慢告诉我们。 但是啊,无论如何,我们终究不能简单地遗忘昨日与明日相逢,生活和随时开始的人生只能是带着往日种种然后成为全新的自己。 所以生活中无论有没有那些猫,人生,终究是每个人的生活。
猫和所有生命里的遇到一样,会让人生有所不同,但是最终不能决定全部的人生。 剧集里面,西岛叔的生活是要离开猫咪,才能开始新的生活。似乎猫代表着他过往的生活,曾经活着的妻子,曾经幸福的家庭。
只是,这些过往的记忆现在真的全部只是都寄存在猫咪身上吗? 所以啊, 当人们下决心要开始一段割舍过去的新的生活,终究要离开什么,才能与之相逢呢? 最后,送大家与猫亲密无间的西岛叔
还有无论如何都好看的叔
就这样,慢慢看。
居然在被各种国产烂片伤的欲吐无力,怒其不争的时候,一部本年度(或许也是前后许多年度)的最佳猫片悄悄的出现,萌,治愈,感人,不看后悔,不转不是爱猫人, 不管多少溢美之词给他都毫不过分,是的,我说的就是这部《毛毯猫》。
首先这个剧情的设定就要上天了。冰块脸高大瘦削不苟颜笑的帅大叔,居然养了七只猫!虽然现在还没有把七只猫认清楚,但个个都是体肥脸圆易推到毛茸茸,见谁跟谁亲的一撸就呼噜的萌炸天猫咪。这样的人设和剧情把各种反差萌和治愈原素集为一剧,简直是不给其他剧活路啊,这难道不是犯规吗!
大叔一个人养着这七只猫咪。大叔的人设是一位手工家俱店的老板。每天就在他的店里,认真的,一丝不苟的做着他的家俱。量尺寸,用砂纸细细的打磨,本来一个长得好看的男人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已经够迷人的了,哪还受得了还有一只只的猫咪时不时的跳到他头上,肩膀上去。大叔就继续不苟颜笑的头顶着猫咪继续干活。
啊,对场景痴迷得太多了,还是回来讲讲剧情 。
大叔原来有一位相爱的妻子,这七只咪都是妻子养的。但是几年前妻子不幸因车祸忽然去世。就留下了大叔一个人照看着这七只猫咪。但是大叔一个人照顾得有些吃力,而且一直看着这七只猫咪,大叔难以从妻子的回忆中走出来。于是,在大叔的家俱店对面开兽医院的女兽医,美咲,也是大叔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的朋友,提议给这七只猫咪找靠谱的领养人。故事,就在大叔,女医生,来领养猫咪的人们之间展开了。
就那种治愈,温情的小故事 。非常自然,感人,而不矫情。
说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了要插播一下我们的国产剧了。真的实在是太不把观众当人看了。你们来看看这种小成本,小制作的日剧,估计这些演员的片酬也不会高到哪里去。但是人家走心,认真,演一个角色就是一个角色。
女医生自然爽朗不做作。每一个来领养猫咪的人,都有一段伤感的经历和无奈,都是剧中一集就消失的配角,可是他们演的认真,踏实,温暖。
可是国内那些拿着天价片酬的小鲜肉们,导演们制片们,流量明星们,他们把我们观众当什么?当弱智,当白痴,好像是拍了一坨屎出来也硬要我们吃。还有某片智障导演出来说,烂片多就怪观众。
在中国,观众真是最不被尊重的一个团体,不被尊重也就算了,还要为这些弱智们直接或间接的买单。
实在是不好意思,想起来就生气,插播吐槽了。我们再跑回这部《毛毯猫》。
片子的开头,是大叔被一只大猫咪舔醒。
大叔还想再睡一下的,奈何其他的猫咪也发起了攻势,七只猫咪啊,一起围上来,大叔只能不情愿的起来。给每只猫咪都摆上专门的食物和清水碟。然后再一个个的铲屎,一铲干净一个,猫咪就又进去了哈哈,真是所有铲屎官都熟悉的日常。
然后大叔会到楼下的家俱店开始工作,猫咪会全部跟下去负责捣乱,包括但不限于抢大叔的早餐,跳到大叔的肩膀和头上,压住大叔的工具和设计图等等。
再然后,第一个领养人就出现了。这是一个女生,她的奶奶得了老年痴呆,要最后到她家里呆几天后,就要被送进老人院。女生来到大叔这,发现了一只胖桔猫,跟她以前给奶奶养的一只叫隆隆的小猫几乎一模一样。她想领养这只小猫回去,陪伴奶奶渡过与家人最后的时光。
大叔开始是不愿意的,他不愿意自己的猫猫去别人家当替身。但当女生再三保证就算奶奶去了养老院她也会对猫猫好的时候,大叔给了她试养的机会。把猫猫的粮食和餐具装好后,专门给了女生一条毛毯,那是猫猫专属的毛毯,估计是从小在那上面睡大的,有猫猫熟悉的气味,就算把猫猫带到陌生的环境,只要铺上那条毛毯,猫猫就会平静下来。这也许也是剧名《毛毯猫》的由来。
女生把猫猫接回了家。她的奶奶来了以后,果然认不得大家,但是不惦记着她以前说过的未婚夫,并且一眼就认定猫猫是以前的隆隆,一直把猫猫抱在了怀里。女生的未婚夫已经有四年没有联系,她不知道这算不算已经分手,但为了给奶奶一个没有遗憾的时光,她请来大叔冒充自己的未婚夫。
大叔出于同情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到女生家与她全家及奶奶共同进餐的时候 ,奶奶忽然发病。大叔看出了端倪,离开了女生家并告诉女生,你不要以为老人家生病了就什么都不知道。
女生怀着愧疚的心情,联系上了未婚夫,原来她的未婚夫也一直在等着她的电话
原来他们两人都太克制,太被动,差点就彼此错过了。
女生要求未婚夫马上到自己家里来,然后她到奶奶面前为自己骗了奶奶而道歉,并请求奶奶见一见她真正的未婚夫。
奶奶抱着猫猫,象是听懂又象是夸猫猫般的说着,真是乖孩子啊。
把最亲近的,看着爸爸,看着自己长大,抚育了整个家的老奶奶,得了老年痴呆后,一个亲人也不认识,唯独记挂着孙女提过的未婚夫和猫猫的老人,表现得非常感人。
而当至亲得了老年痴呆后,家人们那种不舍和无奈,也是让人不禁泪下。
剧中的猫猫也特别的乖和亲人,在老人身上不是打呼噜就是舔爪子。
最后,女生在送走了奶奶去养老院后,把猫猫送还给了大叔,说觉得把猫猫当隆隆的替身养不公平。或者是,她也学会了面对真实的人生,不管任何事,也不会再去逃避和找替身了。
大叔看到猫猫回来特别高兴,其实他内心深处,是一只也不想送走吧。
第二集也特别的好看,那种无奈中的泪和希望,日本社会现实的低谷,真实而悲凉。
好在再惨的剧情,也有猫猫的治愈,如果有人喜欢,我再来更新第二集和以后的剧情 。
当然,最推荐的,还是请你们自己去看。
本年度或是其他许多年度,最佳猫片。
会让你萌,让你暖,让你吸猫吸得欲罢不能。
第一集讲一个老年痴呆症家庭领养猫咪的故事;
第二集讲一对父母因为房子和孩子闹矛盾领养猫咪的故事;
第三集讲一对不能生育的夫妻(主要是男方不能生育)领养猫咪的故事……
第四集,没看。
一句话总结,WULI猫咪专治各种疑难杂症!
心情不好?养猫啊!
家里闹矛盾?养猫啊!
夫妻关系紧张?养猫啊!
生不出孩子?养猫啊!
找不到女朋友?养猫啊……
孤独寂寞冷?养猫啊……
养猫养猫养猫啊啊啊。
你们都在哪里看的啊?你们都在哪里看的啊?你们都在哪里看的啊?都在哪里看的都在哪里看的??????????????????????????????????????????????????????????????????????????????!!!??????????????????????????
也许亲密关系之间最忌讳的一句话就是“我非常了解你。”
刚开篇看到弘治的父亲对儿子那番看似鼓励的话就能感受到“祸根”。过于自信的男性在夫妻或者恋人的关系之间都是不讨喜的,一个人太膨胀了之后对方的空间必然会被挤压,要么就是一边内心“喝喝喝这个傻逼”的容忍,要么就是意识不到这种过于自信的愚蠢,反过来感受到压迫感。而亲子关系之间出现这种情况会更棘手,因为从孩子的角度来说,父亲的形象是无力去反驳和颠覆的,于是这种不平衡感会让孩子产生类似习得性无助的反应——那又如何,我没有办法反抗的。
看到这个例子让我想到了某位前男友,他自己的双亲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自诩从小就跟他讲道理。别以为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亲子关系上就不会有问题。在这种环境下他的性格反而形成了非常典型的“哦,行,那就这样嘛,我懒得说。”的模式。原因在于父母在从小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最终的结果都是父母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胜利。反正你们都是对的,我怎么说都说不过你们,那算了,我还是不说了。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反而是安全的,因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了也得不到尊重,反而会被一点点的驳倒,让自己产生深刻的自我怀疑。不说出来才是对自己的保护。“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我是安全的。”
剧中的展现手法非常有意思,在主题曲开始之前的一点片段里,先来了一位话太多的老太太。开口就是说自己的老头子不爱说话,跟他说什么他都嗯啊唔啊的这样随便应对了,于是想着来找男主领养一只猫会不会两个人有更多的话题。短短的三分钟剧情里男主三次试图回答老太太的提问,但是他的话一出口都被无视了,老太太其实并不真正需要你的回答,你当听众就可以了。我想她那位可怜的丈夫应该也是这样的,一起生活了一辈子了知道自己认真的回答她的问话也是被无视的下场,于是我干脆就不说了,嗯嗯啊啊这样过去就好,我说了你也不会真的认真听的。
这种相处模式在两个成年人之间也许还好,毕竟已经是成年人了都应该有为自己负责的能力,并且很多事情的影响并不会像青少年时期那样因为青少年的敏感而被放大;又或者这位老太太与她的丈夫之间其实有非常深种的问题与矛盾,只是因为剧里并没有展开描写于是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这个孩子身上,这种相处模式的弊端一览无余:表面上看起来一直在鼓励孩子有话要直接对他说,其实根本没有给孩子留下说话的空间,他自己自说自话都不够;因为父亲太自信了,所以当孩子说出与父亲的设想相异的话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你不该这样啊,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然后自己给自己找几个理由就又能轻易的完成逻辑自洽,完全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当孩子想养一只尾巴看起来像断掉的猫的时候,父亲只觉得“果然是我的儿子,这样善良,知道可怜没人要的猫”,却不知道孩子喜欢这只猫是觉得心有戚戚焉,感受到了自己与这只猫是同类,让他觉得内心的孤独有了寄托,他甚至给猫取了和自己一样的名字。父亲反复对孩子说你在学校被欺负了要给我说哟!然后话音刚落就开始自夸,完全没给孩子留下说话的空间。不知道在这个孩子从小到大与父亲成百上千次的对话里,有多少次他曾经试图开始说话,但是被父亲的夸夸其谈无视掉了呢?
与孩子沟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的安全感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在学校被欺负了不告诉父母,原因可能有很多种。
羞耻感,觉得自己这样做了之后可能反而会被父母责骂,于是为了自保干脆不说。事实上真的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被欺负了肯定是被欺负的人自己的问题,比如我自己的生父就是非常典型的,你被欺负了也不能哭,只要哭了就是你自己的错,我曾经因为被欺负哭了之后反而还挨了来自所谓最爱你的人的耳光。从这个角度看来现在那么多人不自觉地持有受害者有罪论也不是怪事了,毕竟从小就是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成长起来的。这种情况下其实欺凌的伤害已经算是二等了,第一等的伤害源来自于父母。只要孩子忍下第二等伤害就可以规避第一等,对他们来说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划算的。
还有可能是因为并没有在潜意识里觉得父母能够保护自己,这种对父母的安全感的缺失需要为人父母者好好检讨自己的疏失。这里先不展开讨论。
还有可能是习得性无助,跟被家暴的女性觉得没有办法摆脱来自丈夫的虐待一样。其实在《弯美与百合子》里看到百合子觉得杀掉家暴的DV男是她得到救赎的唯一途径,是能够感受到她的逻辑方式的:我无法摆脱他,离婚也没用,我敢离婚他就敢杀了我和我的家人,所以我能得救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去死了。没有类似体会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人的思维,但是对于已经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人来说,这种思维是很难扭转和打破的,这种思维是被一次次的伤害不断的加固了的。
也有可能是在孩子之前觉得受到各种形式的伤害,向父母求助的时候,并没有得到重视,被轻视了。成年人和孩子之间的承受能力的差别其实是很大的。如果父母不能放下身段去设想当自己是孩子的时候受到这种伤害会是什么反应,而只以自己身为一个成年人老油条的觉悟认为“这有啥,屁大的事儿”之后,对于非常敏感的孩子来说,可能就已经不会有第二次的求助了。而不那么敏感的孩子,在经历次数过了阈值之后也终究会学会闭嘴。当然,也有非常多的父母在设想自己是孩子时的承受能力的时候过度放大了孩子的感受,小题大做。这依然是一个需要避免的问题。为人父母确实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设身处地,及时沟通,调整自己的很多想法和感受,都是需要做到的,也都是剧中第四集这位父亲根本没有做到的。
当剧情进行到最后1/4,孩子因为被欺负三天没去上学被学校告诉了家长之后,愤怒的父亲认为一定是孩子被欺负了于是跑到学校要说法,却惊讶的得知孩子也参与了欺负另一个同学的行动。他回到家之后对孩子的怒吼和疑问却依然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我”是怎么教你的?你身为“我”的儿子怎么能这样?你居然做了这样的事,“我”不相信!当他听到儿子承认自己真的欺负了同学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我”没脸见人了!“我”记得“我”没有这样教育过你!然后对旁边在叫的猫怒吼说“你不配做我家的猫,滚出去!”儿子却直接的说出了父亲没说出口的弦外之音:“你不配做我的孩子”,你不过是想表达这点罢了。父亲恼羞成怒打开门把猫扔了出去,孩子着急要去追,父亲立刻抓住他说“我”还没有把话说完呢!后来孩子忍无可忍自我意识终于爆发,把父亲按到地上打了一顿然后推倒了来劝架的母亲之后毅然决然的冲出家门去找猫去了。
整个剧情里,父亲一开始对孩子夸下海口,说“爸爸对你真是无所不知啊!”,但实际上他对儿子的所有认知几乎都是错的。但是很快在这里剧情就要收尾了,于是强行让儿子突然找到了猫之后抱着猫看到了父母向被他欺负的同学的家长跪下道歉的场景,儿子深受触动之后立刻与父亲冰释前嫌。但是现实不是这样的。我不相信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那种在得知儿子欺负了同学之后第一反应是我没脸出去见人了的人,会真诚的为了自己没把儿子教好而跪下给人道歉。我也不相信这种一直自信过头了十几二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会一下自己就开始意识到自己一直都是错的,开始愿意放下身段去了解真正的孩子,而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孩子。我更不相信这种极端自负的人在知道孩子原来这么抵触自己的时候的反应不是暴怒,而是反省认错道“我以前没发现,对不起,是我不好”。从儿子的角度来说,我也不信他会在父亲指桑骂槐的说出“你不配做我家的猫”之后没多久就为父亲补偿性的说出“你一直是爸爸所骄傲的儿子”而感动。真实的生活里,不是这样的。编剧其实没有能力让这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龃龉在50分钟内顺利反转收场。在真实的生活里,这种漫长的以年为单位造成的隔阂,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弥合。在电视剧里,他们可以第二天第三天就阳光灿烂的抱着这只猫拍一张幸福的家庭合影。可在真实的生活里,这种事情其实并不会达到一个爆发的临界点,于是自信过头的人继续自信爆棚着,一直到死,而被挤压到没有生存空间的另一方,也只是默默的在心里把这段关系判了无期徒刑。也许那个自信过头的人会在某一天意识到另一方的疏远与躲藏,会暴怒还是会质疑,都有可能。更可能的是那个自信过头的人依然对自己的判断力深信不疑,于是一辈子都活在自己的自圆其说里。
最后,真是想咆哮一句,这种男人过度自信的毛病,到底是哪里来的啊!到底是父权严重的东亚国家才这样,还是全世界的男人都有不小的概率会这样?
云吸猫片,他们散发着正能量,吸走你所有负能量。
这剧简直是今夏的一股清流,让我尽情的吸猫吧!
哈哈哈吸猫
第一个镜头,真的不知道该羡慕叔,还是羡慕猫…
猫猫版深夜食堂 一集一只猫猫的故事
吸猫人士夏季档必备治愈单元剧,西岛秀俊和他的猫们挑大梁。
剧情一般,猫和叔是真好看。
温暖,治愈,猫咪们的演技惊人。西岛大叔和它们完美地融为一体。好喜欢小黑哦,肉乎乎,眼睛里面有爱呢。这部推荐给爱猫人士,观剧和云吸猫有着同样的疗效。
猫像被强行加戏的演员,毫无感情地旁观人类上演着悲喜。
猫咪再可爱也无法掩盖慢到催眠的节奏缺点和各路作天作地的角色。PS,白猫小时候是纯白的,长大之后就拖着一条黑色的尾巴,不要指望这些细节我们猫奴观众会无视!
七集以为是把七只猫送出去的故事其实不是 有些太沉重了 喜欢二位主演
其实我只想知道,男主是如何保持衣服上和家里没猫毛的。大概也就是自己开店才能养这么多只猫了吧,要不然吃饭铲屎剪爪子的时间应该都不够用。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季。蛙蛙不盐的时候还是可以的(反正她也只是盐48,出村就不盐了……)
类似《深夜食堂》那样的温情挂故事,以咪酱为线索串联到一起。编剧总给西岛叔一个死了老婆的鳏夫人设,是要正儿八经的让他和女主角走到一起去么,不过吉濑姐姐配他也很合适。第一集的奶奶演的太好了,老人逐渐忘记自己、忘记亲人的那种无助,让人瞬间泪目,我们一直忽视了他们。家人是永远的软肋。
猫一个比一个美丽,但是人类一煽情我就想快进
期待落空,根本就不是猫片,跟深夜食堂类似,猫不过是个引子,讲的不是人与猫而是人与人相互治愈的事;看样子一只猫都不会送出去,而木匠跟兽医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话说我怎么没有吉濑美智子这种青梅竹马?因为我不是西岛秀俊么。。。#喵#
唐田小姐總站後面在煮, 看不清楚啊, 我家電視只有21寸......只好看島遙小姐和吉瀨了....再來是貓....還有經常只在寫真的闊別女神 酒井小姐.....留意是美紀, 不是....
吸一口猫 再吸一口叔 接着吸美智子姐姐 啊……(笑得像个三百岁的瘾君子)
太狡猾,帅叔+猫咪哪能不加分
很治愈,大叔傲娇的时候最萌
咪咪和家具店挺好的,剧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