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在HK,大部分人都是有宗教信仰的,基督教,回教,天主教,佛教,道教,甚至连比较有争议的摩门教在寸金尺土的HK,都有一座宏伟的教堂,这些宗教机构,财力雄厚办了很多医院,学校。
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是牧师,我对HK的几个知名牧师印象都不甚好,占中时,好几个牧师都配合政权维稳,一方面希望宗教和政治分开,另一方面又干预政治,非常操蛋,这种神职人员,有个入肉的称呼: 耶撚。
在HK传道慢慢的也和美国一样,要讲脱口秀了,否则吸引不到信众。HK有好几个脱口秀牧师,有时甚至可以在红馆开show。
另一个背景是多年前的一则桃色新闻,一个上司性骚扰女下属被告,法庭上控辩双方争执的一个点是:吻。这个吻是法吻。也就是说,不是一般的亲个嘴儿,舌头要交互,唾液要交换。当时男的狡辩是女的先吻他,控方律师就说法吻必须两人都愿意才能完成,你的舌头也参与了,他接着辩称说自己是为了用舌头挡住女方的舌头。这一辩论,引为全城笑谈。而庄梅岩得到灵感写了本话剧《法吻》(French Kiss),借此探索了宗教的惩罪与救赎。林嘉欣老公袁剑伟历时五年,将这个话剧作为电影处女作搬上荧幕。
【杜牧师】
片中的张学友饰演的杜牧师,并不是 耶撚,他是HK人口中的世界仔。才华横溢,野心勃勃,为达个人野心不惜一切,跟着他工作的同事腹诽不少,果然如女同事所预料,他把下属当马前卒去得罪政府和公众,自己收割,被提名为世卫总干事。
这个人物塑造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性格一以贯之,从很多层次可以看到他的一致性,甚至,以整部电影的灵魂--赎罪--而言,他的罪其实并不是性骚扰,法吻,而是七宗罪之一:骄傲自大。
他太顺风顺水,名利双收,因此志得意满,觉得他那一套是非常work的。做牧师,热情洋溢,传道风趣而深入,吸引一群仰慕者。做CEO,精明干练,又狠又准,在他自我经营之下,可谓无论金钱美色权利,人间一切的美好,无不唾手可得。然而,就在他即将登上人生顶峰时,一个稀里糊涂的法吻,把他从云端打到了地狱。
各个层面都能看到人物的这一性格,比如,他其实并无朋友。落难时只有一个做车房的朋友,是他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其它人,估计都是受不了他的盛气凌人,并不会拿他做朋友,例如他的同事,还有黄秋生演的那个大状,和他的对白,充满了揶揄。不像出自他口中的“我和杜生是朋友”
【结构】
影片最出彩之处,在一头一尾,开头,林嘉欣饰演的Michelle和杜牧师了结旧恩怨时,杜已经颓然自放,又老又残,短短五年,就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神采,Michelle的牧师丈夫邀请他去教会,他说,我已经五年没有翻开过《圣经》,因为他已经不在信奉神,因为神对他不公,他根本没有性骚扰女下属,只是一个你情我愿的法吻,葬送了他半生的奋斗。但这一切都无所谓了,事已至此,他更像是个凡人愿意接受命运的捉弄,归咎于法律的不公。但Michelle一句:我已经宽恕你了。一下子挑起他压了五年的怒火:你宽恕我?我犯了什么错?我为什么让你宽恕?该讲宽恕的是我,我原谅你毁了我的人生。电影从此开始了倒叙。一点一点抽丝剥茧。
结尾处,他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才恍然大悟,自己的罪过不是性骚扰,而是自大,这一切,都是神对他的考验,对他的警醒。他如梦方醒,再一次将自己沉于水中受洗。然后一身轻松的站起来,走向一个崭新的人生。而口口声声替天行道惩罚他的Michelle,搞清楚事实后却陷入了危机。
【Michelle】
Michelle是个虔诚的教徒,在她的叙述里,他和牧师应该是彼此倾慕的,所以当晚一起到山顶看夜景之后,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接吻了,然后她问:你爱不爱我?杜牧师虽然饮多了酒,但仍然清醒的奚落了她一番:你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对吧,想和我去英国,想嫁给我,接近我,关心我。你这么做和鸡有什么分别?她恼怒的下车,一个人穿着高跟鞋走在荒无人烟的半山(飞鹅山),一面走一面哭,跌进路边的泥塘。她说:
我本来只是对你这么说我感到气愤,没有想着告你,但当时,我看到了神谕(其实是路灯坏了在闪烁),神指示我要惩罚你的狂妄自大。第二天,她不顾一切个人名誉报警,并决心把杜牧师拉倒。她接着说:你以为我很弱小你很强大我根本告你不倒,是吧,但是,神站在我这一边,所以,我赢了。
其实她是怎么赢得官司的呢?是杜牧师放弃了律师辩护,选择自辩(他的骄傲另他认为自己没罪),法庭同情弱者,加上只有两人在场,一方如果决心要告倒另一方几乎是必胜的。他就这样输了官司,他为何放弃辩护呢,这里是特别好玩的,他的代表律师是著名的大状,黄秋生演的。其中一幕法庭戏是,黄秋生搜集了Michelle的过去,她分别和老师,前上司都发生过恋情,因此爱上杜牧师她的新上司就顺理成章了。她在法庭质问这些历史时,Michelle当庭痛哭崩溃不能回答,如果照这样打下去,肯定是杜牧师赢,但中场休息时,杜心软了,说,你怎么能当庭这么糟质一个女生?这时,黄秋生说了句振聋发聩的话:
杜生,打官司,打官司,重点在一个打字,你不打她,她就打你。
杜说:我相信有别的方法,我相信法庭会给我公义。
黄秋生说:杜生,法庭不会给你公义(律师才能)。
这几句对白真令人拍案叫绝。
说回Michelle,她最后其实是崩溃的,她的背景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但最后她知道当时的Secret Angel并不是对她,当她知道她的“替天行道”并没有那么理直气壮。她忽然意识到,人人都是有罪的而自己根本无权替神惩戒所谓恶人。所以她对同为牧师的老公说,我希望末日审判早点到来(我可以知道我的错有多大)。
【宗教】
最终这部电影落脚在宗教上,即:人人都是有罪的,只有神可以判断和惩罚;人是软弱的,要远离诱惑,远离试探;人犯的错误是上帝对人的考验,经历考验再回到神的怀抱,才能更加清楚自己的罪。
(哎,怎么说呢,我不是基督徒或者天主教徒,对这种自圆其说也比较认同,但本质上和阿Q分别不大)
【龙套和八卦】
黄子华大概是卖庄梅岩的面子,跑了个龙套,做一个法庭旁听,裁判官被控方律师(也是他的老师)质问亲吻和抚摸是做爱的前戏,是不是commen sense 时,不知道该如何裁判,就叫起两个旁听的人教训了一通:不准戴帽子,不准玩手机,其中一个就是黄子华,他惊慌失措地站起来,除掉帽子点头哈腰的又坐下,莫名的令严肃的法庭气氛充满了滑稽。非常出彩的一个镜头。林嘉欣的气质仍然卓然不群。充分说明,人的美是由内而外的,她的表演和十几年前《男人四十》里的女生一样,纯真而倔强。与整个社会主流格格不入。她最终选择嫁给导演袁剑伟而不是嫁入豪门,我听袁剑伟上节目说这是为林嘉欣量身定做的电影,林没演电影的这几年,做了几出话剧。一直在寻求表演的突破。两年过去了,我还记得2014年她带着孩子在占中现场出现的照片。
对男人四十没什么感觉,也完全不报期待的看这部暗色天堂,从豆瓣简评基本知道故事大概了,可是看完依旧被震撼了,就像一部明明已经被剧透还让你看过瘾的片子,究竟为什么会想打低分??
当然五星了。就算是哪里可能差了那么一些些,可是太震撼了以至于没法理智客观地评价好坏。
看这部片基本上经历了如下几个过程:
1,好俗套的片头,好俗套的情节,好老的林嘉欣,好老的张学友
2,这女人有病吧
3,好想抽这女人
4,突然好像有点理解这女人了,可能当时的她真的不懂成人世界构成勾引的界限吧
5,还是觉得这女人有病
6,最讨厌你跟她讲道理她跟你哭
7,啊,终于懂了,跟男主一样被狠狠甩了一嘴巴。
以此可见,这片子的理解视角其实是男主角为主,男主角从头到尾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一直严格遵守着作为牧师和基督徒该做的事情,从根本上远离任何诱惑,为了自己的事业远离诱惑。而最后却败在了一个明显是勾引自己的女人手上。他甚至在最后都选择牺牲自己成全这个女人,而几年后这女人却依然以控告者的身份控诉他的罪行,还责怪他不懂反悔。
而我在看片的时候显然是忘记了一点:作为一个一周后就要离开香港去英国当他的潘基文的男人,离开前单独和仰慕自己的女生吃饭喝酒还开车去山顶,他本身并没有和对方深入交往的打算,只是默认了对方可能接受一夜情(不应该有这种默认,他俩都是虔诚基督徒),这整件事情本身就错了,他还是吃了第一口红苹果,最后连着苦的核一起吃完。
为什么我会忘了注意这点我想一定是当时脑子里觉得这女人疯了影响了判断。一开始我一直以为这女人真的是不自知的情况下触犯了成人社会的守则,因为脑子有病而歇斯底里,直到看到最后被现实无情打了一脸尴尬。
当你觉得对方脑子有病的时候,其实是缺乏沟通和理解。
最后男主终于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得到了救赎和重生。而女主却沉浸进对自己的怀疑之中了,这点不太明白。似乎应该从女主视角重新看一遍这片子,或许就明白为什么最后我都被她说明白了,而她却开始自我怀疑。
改天再看一遍补充女主视角。
-----------------------------------女主视角------------------------------------
今天再次进来的时候看到首页好多评论骂那女的神经病,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的,但是看到结尾就觉得理解她了。
然后再以女主视角看这部片,好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细节都串联起来了,原来全剧都没有什么废话和冗余镜头,比如开头两次提到的mr.KO在后来的官司里起到了作用,而如是仔细看其实第一遍就可以看出来女主和Mr.KO的关系,因为之前的两次提到Mr.KO女主都是不愿意接话立马转移话题,而且Mr.KO在女主辞职后立马也辞职了,可见是真爱。
这个女人特别喜欢接近那些站在高层的人,仰慕他们,我相信一个巴掌拍不响,Mr.KO之所以会那么爱上女主,一定是女主又在有或无意识地做出一些勾引的举动,她自己会说是无意识,可我不相信一个有前科了解自己魅力的女人会在散发魅力时不自知,她又不是婴孩了。
而当她接近男主后,却是爱上了男主,她问男主爱不爱他,这很奇怪,因为她之前勾引老师和Mr.KO时,她否认自己爱过这些人,只是这些人爱她,而事实上她在对男主做同样的勾引时,问出这样的话,说明其实她的每一段感情都可能是爱上的,只是结束后就立刻否定。这个电影里也提到了,当男主问她有没有爱过,她坚定地否定了,这个回答雷同法庭上面否定爱过Mr.KO。
在法庭上我最痛恨这女人就是在被说出这些旧事后就大声哭,以此来博得他人的同情,她真的是一个外表纯良无害但实则非常善于手段的狠角色。这个从她立马执行报复且会为此而撒谎可以看出。
而且当她约吃饭的时候,一开始男主是拒绝的,她走上前一步,说了句:我真的很想私下感谢你。
首先不懂感谢什么,而这句话暗示意味那么明显,明明知道男的马上要离开去英国了,也不可能会娶她,还要这么勾引,这样的喜欢,不应该就是满足于一夜情的程度么,这样那男的赴约时直接带她喝酒去山顶也没什么奇怪的。一个约会男的拒绝五次后终于赴约,难道女的没有做好最起码的打算么。
哎重新看一遍后似乎明白了一件事,其实作为一个善用手段善于撒谎热爱用上帝来伪装自己欲望的女人,她说是因为男的侮辱了她而对他报复。而我现在完全相信其实她就是想找一个有钱人,想嫁给男主,想跟着一起去英国,只是欲望被看穿了,又被拒绝和羞辱,恼羞成怒,就想毁掉这个人。
还有就是明明要上班,因为这样的事情就不去上班而哭给同事听,而后面证实是为了让同事陪着去报警,真的心机很重啊这女人。
她最后把一切都说出来之后,自己的意图一目了然,自己对神说过的谎话,都为世人所知,她不再自信上帝还在她身边,她急欲末日审判向上帝求证自己做得是对的,是神的旨意。
为什么要为自己的报复,找借口呢。
真是可怕可悲又可怜的人。
如果要算算电影圈里面,哪个女演员因为结婚而减少出演甚为可惜的,林嘉欣要算一个。处女作《男人四十》的她便一举夺下香港金像奖最佳新人和最佳女配角,打后的许多个年头里,至今共获得6次最佳女主角提名,虽然每次都与影后殊荣失之交臂,已然是对她演技的巨大肯定。福音电影《暗色天堂》由林嘉欣丈夫袁剑伟执导,这也是该名导演第一部长片。
演员情怀·十四年后的交缠
本片最大的一个宣传卖点就是张学友与林嘉欣继《男人四十》,十四年后再度合作出演禁忌之恋。《男人四十》讲的是师生恋,《暗色天堂》说的是牧师与女信徒的男女关系。受到影迷的追捧,成为宣传绕不开的点不单单因为这是两人的二度合作,绕不开的还有那部《男人四十》,这是二人在演技上最著名的代表作。时隔多年,二人的默契配合是否更加娴熟,角色的交缠能否超越前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是否会令演技臻于完美,二度合作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效果……这些都是广大观众关心的、好奇的,也是期待的。
戏剧冲突·交织的视听效果
《暗色天堂》剧本改编自庄梅岩已负盛名的舞台剧作品《法吻》(The French Kiss)。本片在艺术形式上最大的一个冲突就是,舞台与电影两套不同的视听系统和表演体系交织呈现。首先,故事情节运用插叙闪回的方式娓娓道来,用导演的原话来说,制造一种悬疑的节奏。现在进行的时间轴里面杜牧师(张学友饰)与Michelle(林嘉欣饰)在一个酒会上碰面,导演从不交代前因后果的节点展开二人的矛盾,给观众带来一头雾水的感觉,二人针对一件事展开争执,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辩论,随着他们二人给出的论点越多,观众就越想知道那件引起二人强烈冲突的到底是什么事情。过去进行的时间轴上,杜牧师与女教友则是另一种和谐的关系,从二人相识开始说起,美好的关系不断升温。另一方面,现在进行时态的两人却是争吵越来越激烈,达到一种愈演愈烈的势态。再来说说表演风格,现在进行时态的酒会上,男女主角针锋相对,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中,将疑问和情绪带给观众。而采用的完全是舞台剧的表演方式——字字铿锵的念白、振振有词的宣泄、七情上面的流露。过去进行时态的闪回片段里面,不再遵循戏剧三一律,打破一个地点的限制,每次闪回都表现不一样的地点、时间、事件。两名主角也不再选择专属舞台的更为夸张的表演方式,改为更为适宜大银幕的内敛写实的方法演技。
相同际遇·金像奖提名之路
张学友曾经六次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处女作《旺角卡门》获得最佳男配角。林嘉欣曾经六次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处女作《男人四十》获得最佳女配角。二人在得奖的路上,际遇惊人地相似。得奖绝对是对演技的巨大肯定,得之失之,一方面看个人的努力和天赋;另一方面更看你的对手是哪一名。只能说他们在通往影帝影后之路上,每次都遇到了自己没能打败的对手。
作者:cherie chik
文章编号:CF038
日期:2016年11月14日
公众号:wordshowu
转载请与本人联系,未经许可禁止随意抄袭,侵权必究,特此声明,请自重
这部戏的中心就是这两个人,袁剑伟让所有的剧情都为两人心理的刻画服务,一场戏对应一种心态变化,多余一笔不要,让观影的人在代入与猜测间徘徊,让演员能够在狭小的空间里集中塑造人物。舞台剧改过来的intenseness有种欧洲片的氛围,角色双方与对方角力的同时,更是对自己欲望的探索和挣扎。海报上虽是两人呼吸之间的吻,实则只是两个世界路过彼此的一个摩擦。这部戏选对了演员,便是成功了一半。
剧情从正常的一面开始叙述——事业有成的牧师,与仰慕上司的职员,这两者的存在都不稀奇,男人能对应男人的野心,女人会理解女人的试探。宗教的存在为两个角色的性格加上了一层重要的滤镜——Marco讲诱惑时,自己心里在压抑着诱惑,他做牧师与总干事,其实都是把自己想象成上帝,他要服务,他不能骄纵,他越上升便越贴近他的神。他不认为这是贪心,因为他以苦行为代价,他过去经历并抵挡过去的所有不够好的女人,都是供给他完善自己的牺牲品。Michelle对牧师的暗恋,其实混杂着她对神明的敬仰,牧师是神的使者,从牧师口中说出的理念与布道,让她更加轻易地神化了眼前这个男人。她不是安于暗恋的人,大学时的教授、工作时的上司,乃至基督,她总能轻易被身边权威的男性所吸引,又想方设法去接近他们的「好」,汲取他们的「好」,她享受着被「好」所青睐的滋味。这使她更加敏感,因为她自己本身不够好,便尤其怕人指出自己的身份。我不知这是不是所有宗教信徒的统一矛盾,但戏中两人,明显都是挣扎于信神与信自己之间,因为有宗教所加的道德约束,便更加努力掩藏起自己内心黑暗的一面,不认可,不正视,相反将之理解成要接近神所必经的阵痛。两人互为养分,互相都只是用以自我补完的道具。
在那辆车里,Marco的矛盾触发了Michelle的。Michelle渴求认可,便问爱不爱她,Marco听到后酒醒了一半,他害怕对Michelle许诺,因为她不值得。那一刻他将心里的自负寄托于神为借口——你谁也不是,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因为你站在神的对立面,不是我的。一心自我提升的Michelle即刻崩溃了,他戳中了她最难启齿的本质,戳破了她日夜累加的幻想,戳碎了她的身份。她气不过,想不通,无法梳理这一矛盾。Marco与Michelle都是自负的人,他们把自己心中的事实、正义、准则,强托于上帝身上,在两人两个版本的故事背后,站着的是他们心中两个不同的上帝。Michelle因身份破碎所遭受的挣扎,被她的神归咎于那个说出真相的牧师,她需要通过世人的肯定来坚定她没有错的执念,便将他告上了法庭。Marco至高的道德感抑制着自己认为Michelle无价值的本心,他理想中的自己决不会因为被诱惑而接受了诱惑,他一定要是喜欢Michelle的,才会驱车带她去山顶。他这样重复地告诉自己五年,在那间房里被一杯红酒泼碎了这一层假象,那一瞬间他清楚地认识了自己,一如五年前倒在路边嚎啕大哭的Michelle。
所以说,这部戏的宗教成分并不是隔靴搔痒,当你选择「信」宗教时,究竟你信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周后的追加:
每個人都有矛盾,每個人的矛盾都定義了他的視角,而一個人的視角則決定了他的選擇。他的矛盾愈深,視角便愈固執,也更難意識到自己看法的片面性。《暗色天堂》故事線的必然性在於,男女主角各自的矛盾恰好接合了對方的(Marco的自大與Michelle的自卑,Marco與女下屬的歷史,Michelle與男性權威的舊賬),加之兩人都將精神寄托於神明,神明的旨意又全憑各人理解,從而加深了兩人的固執。
整套戲中,男女主角從始至終立志追求一個「事實」,並試圖將自己的「視角」解釋為事實,比如,他對我說早安,他一定是我的Secret Angel。他們尋求神明對自己視角的認可,比如看到神諭,比如選擇自辯,從而越陷越深。從男女主角各自的視角看,一切都好像合理,但誠如導演所講,「There's no truth, there's only perspective.」事實是不可求的,正如上帝不可求,這在各個宗教里都有相似的表現。佛法里的「不可說」,道家的「大道無形」,以及其他宗教里神明的權威,都是構架在一個「真理」的基礎上,你越求真,越知道真不可求,就愈發敬重神明。人類的弱點,是人類永恆陷在自己的視角當中,卻又渴求客觀道理的存在,因此人類總是需要宗教。
一個吻的觸發並不牽強,因為哪怕換成言語互通,固執的人始終都會固執。Marco與Michelle都沒有做到的,是認清自己觀點的局限性,和理解自身的矛盾,為什麼總是招惹女下屬,為什麼總想接近權威。Marco最後似乎醒悟了,而Michelle則更加困惑。但困惑是恆久的,因為誰都不比誰更接近真理,區別只在於,Marco承認了自己無法接近真理的事實。
執著與放下,這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輪迴。
《暗色天堂》(2016)是一部具有話題性的作品,過去香港圍繞宗教議題的作品為數不多,即使計算上福音電影也寥寥可數。小時候看過古天樂主演的《邪教檔案之末日風暴》除了是查案外還是一部情色片。大概十多年前香港的基督教圈子就曾經出現過「雙氧水」教會,即使同是基督教也有「異端」之說。而在《暗色天堂》中的教會雖談不上是異端,但絕對反映出現代教會的保守與虛偽。基督教是目前香港最多人信仰的宗教,要認識基督教並不困難,教會在香港各區遍地開花,問題在於是在於什麼的派別。什麼「開放派」、「保守派」、「靈恩派」、禮賢會、播道會、浸信會、循道衛理等等都有不同的主張,同是基督教在釋經方面、在取態方面可以是兩個世界,即使是教徒也難以認清分辨清楚,更何況非教徒,即使是這樣複雜,《暗色天堂》也帶出了對信仰的迷思與宗教人士面對權力、面對利益、道德審判的方面。
電影改篇至莊梅岩編劇的舞台劇《法吻》,無論是原作者還是編導集於一身的袁劍偉都不是基督徒,但大部份香港人在成長階段也較容易接觸《聖經》、接觸到信仰,特別是教會學校是香港的主流。自不然認識部份《聖經》故事、經文,例如是《箴言 9章10節》的「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出到社會投身或者上過教會的確遇過荒謬的人,例如叫你拍拖時不能親嘴、更何況是婚前性行為呢,兩個人拍拖只可限於拖手。又聽過去娛樂場所會有邪靈之說,基督教不容許有「New age」之說。有很多基督徒都要求別人成為他們,他們盲目反對同性戀、反對所謂主流的東西(例如是搖滾樂)。本來每個人信什麼都是自由,但有些教徒令人心生厭惡也是社會上的浮世繪。所以《暗色天堂》對於教徒的解讀未免是一部「敵基督」的電影。如果要談到批判宗教的電影,國外的始終是吃香與比較純正的主要談到「神學」,羅馬利亞的《Beyond the Hill》(2012)就是一部批判東正教的「女同志電影」,在一座修道院裡一個女孩被認為是魔鬼附體而被釘死的故事,然而她只不過是太愛另一位女生,想佔有她、想帶走她。東歐的「宗教電影」對神學的狂熱在亞洲人來說是難以明白當中的語境,但仍然是值得一看的。
神父.牧師不神聖,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暗色天堂》就沒有談到複雜的神學,而是寫出一個似幻似虛的愛情故事。又或者是一個姣婆遇著脂粉客,反而因愛成恨的故事。一件看似無關痛癢的事情將兩個人分開,成為仇敵。一個吻,一句說話從此相見如同陌路人,改變了兩個人的人生。在《暗色天堂》之前,香港已經有接近二十年沒有出過這種與宗教倫理有關的電影。上一部同樣是探討「罪與罰」的宗教電影是1997年由趙祟基執導的《最後判決》,是銀河映像鮮有題材的作品。提到《最後判決》最主要是兩部戲的男主角都是被女人誣告的,劉青雲演的神父一生都追隨上帝、守誡命,但他畢竟也是人,也有感情對女生動情。而女生求愛不遂將他告上法庭,作為神父的他頓時身敗名裂。無論他有沒有強姦此女生,世人對他的目光都已經定罪了,不到他有沒有解釋。李若彤演的律師盡力幫他辯護,但法律還是沒有一個公平的裁決,一聲「有罪」就足以令他永不翻身。他開始質疑主,主在這刻沒法守護他。縱然在最後上訴得直,但在精神層面上再也回不去主內的世界。信任一破壞了就沒法回頭,說《暗色天堂》與《最後判決》相似就在於這一點。無論男性對女性幹了什麼都是被假定「犯罪」的,同樣偏頗女性的風化性侵的法庭戲可以參考楊采妮執導的《聖誕玫瑰》。一個女人只要一句說話,一個行動就可以毀掉男人的一生。而這三部電影的共通點是這些女人都是因愛成恨,都對於男人的誤會,由此可見女人說實話是恐怖的東西。
神父會犯錯,牧師也會犯錯。他們都避不開情慾,《最後判決》裡的劉青雲錯了一次,而《暗色天堂》的Marco(張學友飾)就更加複雜。通過旁觀者的暗示可以知道他是一個「多情種」,女生會對著他爭著投懷送抱。也許他是社會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吧,而他身為牧師不只一次與教友發生感情關係。穿上牧師服就裝正經,脫下就是普通人無疑。或許會說牧師也是人也會有生理反應,但他的行為或多或少是雙面人,口講一套,心裡一套。教會一套,公司一套。在感情的領域上超越了教友與女友的關係,引人誤會。在電影裡他與前女友的關係雖然是留白了,但大致上是個怎樣的人不難想像。當出現Michelle (林嘉欣飾)這種楚楚可憐,對自己一步一步靠近的人自然有想像空間,形造了這兩個人之間的曖昧。曖昧令人甜蜜,曖昧產生誤會,從而關係破裂。想不到五年後的會面,大家各走極端提起前塵往事,過去的是愛?是上帝的試探?誰是誰非?其實不再是重點,重點是眼前呈現的是修羅場。從頭至尾都是他們帶上過去的情感角力,Michelle一副神人的面口說要憐憫杜牧師,而杜牧師只想要一個愛與不愛的答案。事實上他對待Michelle的態度就像是斯文敗類,在車上的一幕就道出他對女性的態度,完全與牧師身份要平等要尊重並不一樣。
祟拜權力的女生
電影裡沒有聖人,牧師與Michelle都是雙面人,徘徊在道德與情愛的界線之中,為對方帶來傷害。與《最後判決》裡的愛人與愛神之間的爭論不同,牧師的愛神也只是講講道、讀讀聖經,都是比較表面的人。《最後判決》的愛神是劉青雲決定不還俗而選擇神而神沒有選擇他。Michelle也不是愛神的,她只不過是借教會作渠道而認識男生,這個角色過去的黑歷史就反映出她是祟拜權力與年長的男士。法庭的場景是電影版才有的情節,也是讓觀眾看到女主角謊話連篇。而現代的法庭在風化罪的裁決沒法做到兩性平等。
在影片裡經過多年女主角還在充當受害者的角色,到底她在裝什麼?而男主角依然說教,雖然他稱不上衣冠禽獸,他只是犯上了所有男人會犯的病。利用宗教去掩飾自我,利用宗教去獲取社會價值與人的信任。說《暗色天堂》是真實的確沒有說錯,現代教會就是如此腐化。例如教會口說叫人十一奉獻,但知名的大教會會炒賣投機,又例如人人平等卻歧視同性戀,舉辦遊行與打壓性小眾。在戲裡的教會就挺諷刺,教友私下亂搞男女關係,儘管牧師勸導但仍然阻止不了教友離婚的事實。本身牧師也其身不正讓人有誤會的空間,更何況是俗世的人,即使有信仰也不代表是完人,是聖人。
電影展示了殘酷的人性,杜牧師就像是獵食者願者上釣,而Michelle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迷戀眼前迷人的男人。偏偏事與願違,也許這部電影的爭議點的確很雞毛蒜皮,但往往就是一句話就是故事的核心。丹麥電影《誣網》(The Hunt)就是因孩子的一句戲言而令到男主角在社會身敗名裂。事實上《暗色天堂》這兩個成年人也很無謂,但其實有時人的自尊心一雄起就會有無謂的事情。沒有誰比誰更高尚,或者在人性面前他們都渴求得到答案,但最後什麼也沒有,只剩下空虛。對話是無意義的,真理就真的只有上天知道。
《暗色天堂》雖然不算是什麼的巨作,對白甚至有點外露。而為何張學友仍然得不到影帝,看過後就會明白他的生硬,也許角色實在太過複雜,內心的邪惡也太難演繹。雖然不是最好的作品,但電影帶出宗教人士塑造的虛偽與批判,在香港電影是個難得的題材,起碼有嘗試。而且林嘉欣演的角色類近心理變態,這次繼《男人四十》譜出師生戀後來一個人神戀,對喜歡林嘉欣的觀眾絕對是喜訊,即使電影再出問題也足以彌補。
形式感和宗教感很强烈,普通观众会觉得很闷。
抵制诱惑的最好办法就是向它屈服,但是男人(手握权柄的人)只教女人远离诱惑却不曾教她们认识自己,终于反咬一口
看张学友这张脸,就觉得他的戏路很广,可正派、反派,可搞笑、严肃…凡人皆有情,牧师也是凡人~
女主角是神经病。。。扭曲报复心理极强。。。节奏太慢,急死人。。。看到最后发现是这样,,,三个字:什么玩意儿!
国语版也没能阻挡内心的震撼
不太懂张学友的一蹶不振,更不太懂的是林嘉欣的气急败坏。不过是酒后乱性的胡言乱语和凶相毕露而已,何必夸大成暴戾与杀戮,还要假借以宗教的名义。
有点小题大做,导演太仁慈了,刻画人物暧昧没有力量,没有制造出凡人执行圣谕的中二气氛。一个人虚伪到可以成功欺骗自己,并希望神站在自己那一边,这个内核,其实可以拍得更好。
“现代”非常舞台剧,洗礼那场挺棒的,但还是很舞台~张学友吃苹果的时候,我以为他下一秒要唱歌~
整體不算是差的作品,當然少不免有瑕疵,故事難免也有點姣婆遇著脂粉客的感覺。但欣賞這部電影的突破,首先在香港寫宗教題材的作品本就不多,電影的道德爭論與對信仰批判的虛偽挺到位的。現實中香港的教會就是這樣運作,傳道人/神父的確存在性醜聞。雖然張學友在這部戲演出不怎樣,但林嘉欣的確好。
珍爱自己的生命,请!勿!劝!酒!
新导演很沉稳,电影沉静克制,情绪慢慢渲染最后点题,张学友和林嘉欣的表演也到位。香港的宗教题材,喝酒断片毁掉几个人生的故事,人性阴暗面总在不经意间暴露。[B]
在信仰裡,信徒要信靠神,侍奉神,但人畢竟只是凡人,要是私心漸起,假借神之名傷害別人,問心,還相信自己可以上天堂嗎?
我为林嘉欣的少女颜打五星
那么多宗教内外的矛盾、思辨、讽刺、困局交织密密缝,身份的分裂,善与恶,神性和人性,你的神和我的神,你的真相和我的真相......故事中的两人体内各有两个版本的自己,组合出四个版本的可能结局。世间那二的无数次方个混沌中同在的真相,唯有“神”才能看见吧?
【拗口的来一遍--最适合张学友的女星只能是林嘉欣 最适合林嘉欣的只能是张学友】虽然舞台剧痕迹过重,但Karena老公第一部片就还是能感觉到他有动一些小心思的。后半段开始逐渐走高,林嘉欣的情绪戏没能杀入七月与安生都能双入围的金马影后五强不开心,不多说了,我要再看《男人四十》。
有几场舞台味好重,结尾一看真是舞台剧改的
刚看完暗色天堂 很精彩 林嘉欣演技爆棚 将焦虑交托予神 靠圣经克服恐惧 但是凡人 可以行驶神的权力吗
7.5。类似《密阳》对宗教与世俗探索类。剧情铺排节奏感类似话剧。张学友和林嘉欣的暧昧来电感觉很强烈,眼角眉梢均成戏。一众配角都是欣赏的人,细节逗趣,某路人甲是彩蛋式的惊喜!
男主犯了傲慢(superbia),女主犯了暴怒(ira)。都有罪,世人皆有罪,其实这个电影是要告诉我们宽恕。
謎底一直保持到最後,然後如火山爆發般傾瀉而出,結果出人意表。新鮮而敏感的題材,合情而合理,又帶出社會性,佳作!更要為港產片鼓掌!——補充看了評論,原來男犯了傲慢,女犯了暴怒,七原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