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学里爱慕的第一个男生,就是他了。第一次月考过后,基于成绩跟视力的原因,我被调到了前面的第一排。而之前新生选座时期,我因为身材高大自己去了后排,整天埋着头。那次调座是在课上,课桌搬得“轰隆隆”。所有人都盯着看,那种疑惑倒是让人无地自容了起来。而他的目光投射却是唯一一丝温暖,于是我记住了他。恰好我的新座位,就在他前面。 那时候流行任贤齐版《神雕侠侣》,吴倩莲的眼神落寞。而我们这些刚结束小学生涯的中学生显然还不适应。做完功课以后,全是电视剧八点档的忠实观众。那版《神雕侠侣》的主题曲《心太软》《伤心太平洋》,更是将我们一次击倒。如果算上我们的接触流行歌曲的时间,最早的就是这部了。 再以后我跟他熟腻,他更是大方的将他手抄的歌词本借与我看。我们前后两排,是一位夏姓男生,我。后排,后排则是朱姓的漂亮女生跟他了。在最恶趣味的时期我们玩名字拆解:夏姓男生的喆字,便成了吉•吉。我的名字因为是单字,因此无甚变化。而他的名字是:人•可•木•易。他妈妈每次在院子里喊他:“杨杨,回家吃饭了”,也被我们私下里偷偷取笑。 他长得白,声音细,样子秀气,人又乖。还总是嘴甜的“姐姐,姐姐”的叫。(后来填同学录才知,他比我大了近一岁!)当然,只在他有事相求,数学题解不出来的时候。还有他对人亲密,没有性别意识。所以他总是被班级,或是学校里的坏人欺负。把他堵在墙角,然后问他:“你是男还是女?”再轰笑着离开。 而我对他的感情,近乎于母性的怜惜。其实他已经发育,我偷偷观察过:他已经长了胡子,而且喉结也很明显。 再以后他跟朱姓女生关系亲密,我便一连几天提不起精神。还是喜欢暗中留意他,而那句:“我是不是你的小龙女?”却一直到中三毕业都没有问出口。 后来,我到外地念高中。艺术科,思想冲撞严重的时候几乎不能见人。偶尔看电视,《半生缘》里的许世钧长得极像他。斯文,秀气,眼睛里都是欲说还休。以及他跟曼桢,顾曼桢令人惋惜的一世情。然后知道那个演员是谭耀文,香港人。在同一时期,他的许多别的电视剧还在上演。而我却记得他永远是世钧,沈世钧:他无力,苍白的爱情。在我怀念人•可•木•易的时候,我看《半生缘》。 像许多犯错的孩子一样,我在外面遭遇失败。高中第三年的收心之旅,我回到了家乡的一中。尚未收回城市里的浪荡。我每天散步,阅读,等待生命里那个白面书生的出现。学校里的一次照面:他穿蓝色格子衬衫,急匆匆。大概理科男都是这样吧。而印象里的“人可木易”与沈世钧开始重合。他高了,还是不太说话。叫了我的小名,很温柔的样子。还是当年让我心动的害羞样子。 然后,高中毕业我求学失败。在家里复读,啃着整部新版的《雪山飞狐》。这一次他是“田归农”,他老了,也见证了我的整个青春。在角色里:他心怀鬼胎,我击不起恨意;他的漂亮女人,我妒忌;他仓皇逃逸,我希望他坐的马车比别人跑得快;他妄图得到世界,我准许他的野心;他不安,他的女人背叛他。我埋怨编剧不够偏心,不成全他。 我仍旧像当初那样想满足他孩童的全部愿望。 夜色里,这是我一个人的海誓山盟,我一个人海市蜃楼。 再以后我二次求学在忙碌的上海,渐渐离开了每日蹲守的八点档。而那场未做完的梦: 沈世钧:你今晚有没有买花等我,看这花好月圆的。
到现在都还记得这个旋律。
红尘中 浮沉多少个梦 到底多少个梦 生死与共 太匆匆 转眼又一个秋 再过多少个秋 才到尽头 回首半生如梦 何处停留 住在心里的那个人 藏在泪中 回首半生匆匆 恍如一梦 你像风儿来了又走 我心满了又空 迷蒙中 化作一只风筝 随风飘泊相逢 在天涯尽头。。。
真的是个悲剧,整部剧太惨了!
林心如扮演的曼桢被蒋勤勤扮演的曼璐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竟让自己的丈夫强暴自己的亲妹妹!并为其生下了孩子!太可怕了!被自己最亲的人伤害,看的时候心肝儿都颤了!!!
我爸爸说。。。。。怎么是男的就想那什么曼桢啊。。。。。。。
将原著唯美化了,尤其是演员找得很好。
蒋勤勤哪蒋勤勤!
我怎么忘了我看过这个?感觉是,蒋勤勤演得很不错,她属于演什么就比较像什么的类型,而心如在这部片子里的表现让我有些失望,她老是跳脱不出大小姐的窠臼,演什么都像紫薇或者如萍,不好~
印象中电视剧版是要比电影版更腻歪的,但这一遍重温,还是会在大结局时唏嘘到噙泪,感慨张爱玲的本子写得太好。电视剧最后加了一笔,顾曼桢与沈世钧相聚小酒馆之前先是在叔惠家中重逢,她只是淡淡一句“你也来了”,他也只是一句“我来了”,两人胸中翻江倒海而面容安宁平静,仿佛他们之间不是隔山隔水地杳无音讯分开了十四年,而是昨夜才刚刚道过别,今晨又相会了似的。
她真的是太了解他了,在那小饭馆一隅的生生世世,出了这门他给不了她,不是懦弱,只是牵挂太多,一切都回不去了。街头的擦肩而过,回首,是永不再见,毕竟,这个世界,有的不只是爱情。水灵的曼璐是演到了人心里,心如的曼桢开始总也不太喜欢,直到对比了电影,太发觉,其实也挺好。
那会的林心如和蒋勤勤真的好养眼啊,剧情太虐了。
如果主演不是林心如该有多好 这样的曼桢实在无法勾引我去怜惜她。。。
最深印象是蔣勤勤的突破性演出,很棒!而林心如形象很符合曼楨,個人認為比電影版吳倩蓮更符合些,‘圓圓的臉,圓中見方,也不是方,只是有輪廓就是了’
以前是很嫌弃这部剧的,把张爱玲生生拍成了小家子气磨磨唧唧的一般言情剧,然而现在国内的电视剧产业连这种水准的民国剧都很难拍出来了,也真是有对比才知道过去的好,当然了原创的剧情还是让人很无语,跟张爱玲的原作完全不是一个画风的,考虑到集数问题扩充也是可以理解的,原作部分还是还原的挺认真的,总的来说可以打个及格分
蒋勤勤演的还算不错,受不了林心如当时的演技,直接把张爱玲搞成了琼瑶!
我的水灵啊。。。。。。。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确实如此,再也回不去了!两个女人的悲惨世界里注定有渣男作祟!
冲着蒋勤勤去的~
林心如和谭耀文挺搭的,不过最惊艳我的还是蒋勤勤,这么极端的角色演得淋漓尽致。
印象中谭耀文演过很多书生类的角色,这也算是他的专长了,可这个沈世钧远没有电影版黎明的书生气重,而给人眼前一亮浓妆艳抹的蒋勤勤,一皱眉一抬眼,满是那个时代的荒芜,看着叫人沮丧,这是个荒凉的故事。原著中残忍的细节唯美化了,加之音乐的调和,减轻了观众心中的负担,编剧也有心了。
蒋勤勤演得特别讨厌,但又好美,比妹妹好看太多。
林心如总是给人扮猪吃老虎感觉
虐得怀疑人生和亲情,姐姐是有多恨妹妹才能走到这一步啊,所有人都回不去了……
眉毛那么短,天涯却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