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群真性情的年轻人
挺奇怪的一点,就是以前这些评价很高的琼瑶剧,打动了当时男女老少,完全不分年龄。而如今,几个垃圾大V营销号给一带节奏,全部成了三观不正的烂片似的。
如果真要以道德制高点来评论一部作品的好坏,那么世界上大部分的名著,都可以说是烂到极点了,《洛丽塔》的恋童癖,《霍乱时期的爱情》男主的糜烂生活,出轨,嫖妓,滥交,有几部名著是为了教育人道德至高而写的?要教育道德品质,去看论语吧,去看佛经,别看红尘故事了,所有的都配不上拥有至高品德的人类。
再者,其实水云间里的每个人,都不是完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塑造什么完人。即便是一开始被梅若鸿形容成“完美男人”的汪子墨,也会因为嫉妒而变得丑陋,对好友做出了极为绝情的行为。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人世间大多都是凡人,贪,嗔,痴,怨才是一个真实的人。
汪子璇也拥有者自由的灵魂,且不说男人可以同时爱好几个,女的又何尝不是呢,总结来说,就是人都逃不过各种情感需求。对最爱的人求而不得,很多人就会有补偿心理去寻求替补,也算不上什么备胎不备胎的,大家都是自愿的,也因为这样的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只有影视剧中能看得到的故事罢了。并且这部剧的大背景就是民国时期,逐渐的接触新思想,而画家这个群体,本就是每个时代的先锋,总是最开化最奔放,最能解放自我的群体。解放人性是那个时代的鲜明特点,就算是放在如今这个时代也一样。只不过最近几年才开始莫名其妙的多的那么多的道德卫士和圣母圣男。再讲直白一点,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没有杀人放火,碍着谁了么。
相比较而言,港剧就宽容的多,当然表现手法也许也比琼瑶剧要高明得多。比起恋爱大过于天的琼瑶剧,港剧的题材和对人性的包容度会更宽泛,不仅仅局限于恋爱观,所以自然被人更容易接受一点。
汪子墨,从一开始是个很完美的男人,除了是不婚主义之外,情商智商才华,全部到位。其实不婚主义才是最深情的人,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他只是没有遇到而已。只不过,如果他之前就坚称是不婚主义,那么其实他性格中就注定了带有一点的极端成分。
其实真正的包容度大的人,并不会坚持绝对的反对某一个事,而是从不走极端。如果他是一个坚持说,没有遇到一个“非她不可”的爱人之前,绝不结婚,那么他就是个更“完美”的人了。可惜并不可能,因为如果那样,他性格就不会这么极端,也就不会做出后面一把火烧了梅若鸿所有杰作的这种行为了。因此这个人物性格前后行为逻辑,还是比较一致的,很顺理成章。
梅若鸿,主角,一个并不完美的主角。从现代的眼光来看,他就是一个很善良但是坚持自我,不想受到任何拘束,于是注定了成为一个渣男,到处负情债。有时候,人的善意会造成更多的悲剧。人越长大就会越了解这一点。有一些善意的谎言,看起来是很善意,但其实只是把悲剧延后了,并且也是把悲剧的浓度一点一点的累积并且提到了。一个谎言,我并不觉得真的可以隐瞒一辈子。有些在事后看起来,饱受赞誉的善良的谎言,只不过是那些随着时间的流逝,问题得到了解决罢了。并不是说这个谎言本身起到了作用。而大概率的情况都是,谎言越被掩盖,到最后爆发出的破坏性是成百上千倍的累积。
不如,从一开始,就正视自己的内心,尽量不要违背,也不要以任何理由去说谎。
信任这种东西,就是被谎言所侵蚀的,即便谎言是善意的。但是信任依然还是会被破坏,哪怕只有一次,就很难恢复如初了。
杜芊芊,是一个很矛盾的角色。她乖巧,却又叛逆,温顺却又脾气火爆。并不是特别喜欢这个角色,也是因为个性的极端。她和梅若鸿,两个急脾气在一起,如果是放在现实中,简直是看了要崩溃。然而再暴脾气的人,总有一个人能制服你。只不过他们两个在剧中是热恋期,即便结了婚也是热恋期中,所以再怎么样的不适合,也被安排成适合了。当然磨合期也是非常的艰难,看着挺累,可是越折腾,越分不开,好像就是说的他们这种情侣吧。但是看着真的挺累的。。只能说他俩乐在其中。
至于其他几个汪子璇的仰慕者,很包容了,这确实是很大爱。汪子璇本身也是。虽然看起来她是偏爱梅若鸿的,但是她也确实做到了她自己说的,也就是以前《步步惊心》里若曦说的那样,虽然和每个人的个性有合得来合不来,但大家的情分是一样的。合不来,虽然可能没办法共情很多,但还是朋友,还是一样的情分。她除了对爱的人感情不同,但是行为上的照顾,对每个人都非常的到位。还是很欣赏的,这并不是什么滥情,而是真的意气和豪情。所有带着有色眼镜看这些的人,很多都是因为性别差异罢了。
如果汪子璇照顾的都是女性,会不会就会对她的行为更包容了?如果汪子璇自己也是个男人,对这些朋友的照顾,是不是更是会被捧成如同豪情万丈的江湖大哥那般了?
所以为什么会这样呢,不过因为她是女子罢了。这就是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和恶意。并且女性如果到处留情了,哪怕怀了孕不知道爹是谁,就被劈头盖脸的骂,而如果一个男人到处留情,最后有个女人来找他负责,他负了,这就是浪子回头?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汪子璇本身并没有要谁负责,因为她知道这是她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无关,谁需要你们急着认爹?她根本不需要你们啊。
可笑么,性别一颠倒,感觉任何事都变了味,成了大型双标现场。
我当年也并不追捧琼瑶剧,可是如今看来,这些角色,这些女子,这些男子,都很真,至于所谓的三观,剧里并没有赞扬和吹捧,他们各自选择的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各自也遇到了真切的阻碍,和代价。但是没有人从一开始就会知道人生该怎么走的,人生也并没有一种生活方式。
但,至少他们自己随着自己的心做了选择,选择了自己的路,然后承担该承受的代价,收获极致的痛苦,和极致的快乐。
这一生会更值得。
----------
再扯一下演技。不用总讽刺和嘲笑什么咆哮,和矫情的演技。
去看看如今的那些电视剧,男女都一个个磨皮美美的,表情细微的可能需要FBI探员才能揣测明白,为了美而不做任何夸张的表情,如今的演员,还谈得上什么演技么?更不用说什么感染力了。甚至有时候我看里面的女性角色,脸都分不清,一没表情,二整的都一样+妆容都一样+磨皮磨成假人。
而《水云间》里的那些人,美的时候美到极致,绝无仅有又各自有各自的特色,绝不至于会分不清楚女主女二,但剧情需要的时候,他们的表情却能如此的丑陋,扭曲,但是这才是真实。
以上。
2 ) 《梅花三弄》—— 你是我心底永远的烙印
《梅花三弄》,最具影响力且富有里程碑意义的琼瑶剧。风靡大江南北时,我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学生。多年过去,每当《梅花三弄》主题歌戏剧性的前奏响起时,记忆的闸门瞬间开启,仿佛回到了曾经的纯真年代。《梅花烙》中,那支梅花簪,一袭白衣、超凡脱俗的陈德容;《鬼丈夫》里,那个面具,儒雅英俊的李志希,端庄知性的岳翎;《水云间》中,那串随风飞舞的风铃,那间名为“水云间”的湖畔小屋,两位风情迥异的美丽佳人,以及贯穿三部剧中一曲曲或荡气回肠或缠绵悱恻或潇洒激昂的旋律。。。这一切都已化身为美好回忆,永远珍藏在我的内心深处。
3 ) 美女,只有美女
看完这部片子,脑子里剩下的是美女,只有美女,两种,这是定律吗?英姿飒爽总比不过温柔纤细,鹅蛋脸比不过瓜子脸,独立比不过依赖.(当然男人也是两种,狂野和温文尔雅,不过琼瑶家的狂野型太让人害怕,像精神分裂患者.)其实现实也是这样,所以装淑女是女生们千百年来孜孜不倦始终追求的.
4 ) 我要是从小看了这部剧,我绝对不做好高骛远的人
看完UP主的解说,我下巴都快惊掉了。
难怪小时候总被琼瑶剧轰炸,却非常不喜欢这部剧和新月格格,因为总是看到马景涛像个疯子一样,我觉得还是金庸剧更好看啊。
这部剧三观都奇葩到整个人裂开,男主渣到我都不认识这个渣字,软饭硬吃的典型。
痛苦的令人窒息,原来是因为当不好女朋友家给的总经理职位。
一位普通却自信的画画奇才,最后被人放火烧掉所有的画,女主到底看上他什么?看上他有病吗?
早知道小的时候要是看完这部剧,我绝对绝对不会去学画画的,也绝对绝对不会裸辞好几次的,到底谁给了我自信,想了想竟然是我自己。
太惨了,太惨了。
做人真的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
5 ) 杜千千是如何做到和梅若鸿在一起生活而没有失聪的
整部片下来,特别心疼自己的手机喇叭和耳机,杜千千是怎么做到不耳聋的?梅若鸿一天到晚抓着她胳膊摇晃,大声对她吼叫,她既没得脑震荡也没有失聪,真是有爱就有奇迹。这部片要是放到现在拍,弹幕肯定比电视剧还精彩,这样的三观不管放到那个时代都能奇葩得独树一帜。
梅若鸿的逻辑就是,你们都错,你们都不对,我有理!你们都是王八蛋!你们合起伙来害我!你不替我着想你不是人!
他那群朋友是怎么忍受和他在一起画画的,汪子墨放到现在看都是帅气小伙子一枚,兄妹俩颜值赛天高却心甘情愿被这个精神病坑。人家都说人贱自有天收,这部片是人贱自有人爱,真是无语到家了。
6 ) 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最近琼瑶貌似又火了。因为她老公平鑫涛中风失智了,平鑫涛与前妻生的三个子女要求给平鑫涛插鼻饲胃管,琼瑶认为不尊重平鑫涛的尊严和意愿,坚决不肯,由此发生了冲突。然后她在自己的Facebook上写了一篇很琼瑶式的文章,说她含泪对继子女投降。她用了投降一词,我立刻想起了我看过的那么多琼瑶小说和电视剧,貌似《情深深雨蒙蒙》里就真的有一句台词是酱的:“这样的感情把我折磨得要疯了,我投降了。”
如果说小时候父母给买的童话书是我文学路上的启蒙,那么琼瑶无疑是我文学路上的第一位老师。十八年前,我有台686的电脑,家里不知道有一张哪里来的光盘,里面全是名家的全集比如鲁迅萧红金庸张爱玲三毛琼瑶,在那个图样图森破的年代我只知道看琼瑶(所以现在后悔为什么当年不看金庸鲁迅张爱玲萧红),从第一部开始看一直看到当年的最后一部——并不是《还珠格格》也不是《情深深雨蒙蒙》,是第五十部《烟锁重楼》。不得不说,琼瑶的文笔还是挺好的,她书里的花啊月亮啊诗啊词啊忧愁啊伤感啊,无疑是符合少女情怀总是诗的花季雨季女生的。只是,她的小说开头几部确实蛮不错,至少比校门口租书店里那些来历不明的言情小说要强,但越看到后来你越觉得腻烦——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已婚男主爱上了清纯的小三然后大老婆虐待小三,不同的是人名地名背景。不得不说,以小三身份介入平鑫涛的婚姻之后,她的三观也变得不正确,小说就完全变成了为第三者正名。以至于我看完了她全部的五十部小说,只对开头几本有印象,后面的那些全无印象,就记得那些个无比美丽浪漫梦幻的书名。
当然,直到今天我还是很感谢琼瑶的,要不是她,我怎么会爱上唐诗宋词;要不是她,我怎么会发现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要不是她,我怎么会开始写文一写就写了这么多年。当年最爱她那本《窗外》,还跑去买了一本书收藏(扉页上我写着:1999年购于山西路军人俱乐部 ,南京人都知道军人俱乐部这个图书批发市场)。我喜欢《窗外》,一方面是对于感情之事尚处在懵懂之中的我看到书中的师生之恋,觉得为什么相爱不能在一起;另一方面,是当时的我有点像女主江雁容,成绩不好,在家不受待见,但语文却出奇地好。 这本书当年我翻了一遍又一遍,上面还有圆珠笔的勾画(我现在不再用圆珠笔勾画了,会浸到纸张背面去)。
不过, 十八年过去了,当我再回想起琼瑶的那些书以及电视剧的时候,我发现印象最深刻也最让我念念不忘的竟然不是《窗外》,而是《水云间》,并且我想起来了,我当年还是咆哮帝马景涛的脑残粉——好吧,你们尽管嘲笑我吧。并且我可以再说一个让你们嘲笑的梗,我当年粉过琼瑶剧里大部分的男主,比如在《一帘幽梦》里饰演费云帆的刘德凯和饰演楚濂的林瑞阳,比如在《几度夕阳红》里饰演何慕天的秦汉,比如在《鬼丈夫》里饰演柯启轩的李志希……当然,还有马景涛,琼瑶剧他演得可不少,《梅花烙》中的颢祯,《青青河边草》里的何世纬,当然,还有《水云间》里的梅若鸿。
前段时间,在网上找到了《水云间》的电视剧,快进着看了下,如今喜欢看国剧的我看着这台偶片竟然没有丝毫违和感。今天下午又花了三个小时上网找了小说来看,虽然已经受不了满满的腻歪对话,但,还是希望将来有机会的话能买本书收藏。
我想,我之所以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故事一开始电视剧或者小说给我们描绘的那个场景:西湖。春天。柳树。花草。画画。醉马画会。烟雨楼。水云间。吟诗。烤肉。喝酒。跳竹竿舞。坐马车兜风。在这里没有军阀割据的战乱,没有日军侵略的民生疾苦,除了梅若鸿偶尔会饿着肚子,这里俨然就是世外桃源。
然而,这里真的是世外桃源吗?并不是。醉马画会中以梦为马的这一群人不过是自己将自己灌醉,醉了就听不见看不到真实的生活,以此来逃避真实的生活逼着每一个人去承担的责任。 比如子璇,她用混迹于醉马画会做人体模特来逃避失败的婚姻。比如子墨,他用风花雪月的富二代生活来逃避一个男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如说画会里的一奇三怪,他们怀揣着梦想来到杭州这座城市,梦想何其遥远,那些绘画名家的标竿是他们无论怎么追赶都遥不可及的,于是醉马画会就是他们的避风港,在这里笑在这里闹在这里醉在这里为了女人争风吃醋。当然,小说的男主梅若鸿,他更是决绝,他丢下年迈的父母丢下怀孕的童养媳,十年都不和家里联系,他不只在醉马画会里醉,更用那十年的流浪生活去醉。
只要是梦就会醒,只要是生活就必须残酷。梅若鸿逃避了十年的过去是他心头的一根刺,亦是他无法面对也不愿面对的最深的秘密。于是子璇和芊芊就成了他用以逃避这根刺的麻醉药,同时又是提醒他这根刺之存在的另一根刺。而他老家的童养媳翠屏带着父母的牌位带着他的女儿来找他,无疑,把梅若鸿精心编织出的关于醉马画会关于水云间的幻象打回原形。
书中的每一个人,都被逼着去面对真实的生活。子璇要去面对自己混乱的人生。子墨要去面对自己看起来很精彩却空洞的生活。 梅若鸿要去面对自己不堪的过去,面对身为人子身为人夫身为人父的责任,这是他无法承担的责任,是他极力想要逃避的责任——其实他也无法面对自己和杜芊芊的婚姻生活,两人私自结婚后,他整日画不好画在水云间撒气。而此时翠屏带来的两个牌位是对他灵魂的拷问。可惜了,他从来没有真正忏悔过自己的罪,从来没有真正地去面对他眼前真实的生活。他不得不从“把酒黄昏后,醉卧水云间”的梦中醒来,他用怨天尤人的方式来面对眼前的混乱,让混乱更混乱。
大抵琼瑶就是这样一个人吧,为了爱情不顾一切:我爱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所以我可以不考虑父母的感受;我爱我的出版社编辑,所以我可以插足他的家庭;我爱我的丈夫所以我就可以和子女闹到满城风雨。书中的男主梅若鸿看起来痴情,其实他心中根本就没有情,他痴的只是一个不愿意醒来的南柯一梦。如果他真的爱杜芊芊,他会为了她努力地打理杜家的生意以给未婚妻一个美好的生活;如果他真的感激子璇对他的情意,他不会那么随便用她来填补自己失恋的心情。最无语的的是,他搞大了子璇的肚子,还恬不知耻地要做孩子干爹。
倒是书里杜芊芊父亲的一句话很在理:“人生在世,岂能尽如人意?总有时候,是要为自己的责任感做一点什么,而不是永远为了兴趣生活。”所以,凭什么让梅若鸿和杜芊芊喜结连理?凭什么让梅若鸿在画坛闯出了名堂?翠屏的自尽梅若鸿就没有任何忏悔吗?他和翠屏的女儿站在他眼前,他和子璇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他的灵魂难道都没有一点点的受到煎熬?对,书里是写了,翠屏自尽之后他确实整个人都疯了,一直到杜芊芊来了他才恢复正常。可是,这种疯真的是梅若鸿的灵魂在自己责备自己吗?我想,更多的是不堪承受眼前混乱的生活,无法面对所以以疯来逃避。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有谁听到梅若鸿父母在家乡困苦不堪的哭泣?有谁听到翠屏满身病痛带着女儿艰难度日的哭泣?有谁听到醉马画会之外,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国人的哭泣?
把酒黄昏后,醉卧水云间。彩笔由我舞,挥洒一片天。 当年真是很喜欢这几句诗的,到现在也仍然很喜欢,并且后来房子装修,我执意买了一个风铃挂在书架上。由此可见《水云间》这部小说或者说电视剧对我之影响。可是,到今天我才真的明白,我之所以念念不忘,是因为我也很想像醉马画会的那些人一样,把酒黄昏后,醉卧水云间,忘却人间愁无数;我也很想像梅若鸿一样,没心没肺没有任何良心煎熬地忘却旧人的哭声与新人尽情欢笑;我也很想像琼瑶一样,给自己编一个水云间的梦,彩笔由我舞,挥洒一片心想事成的天。
可惜了,都是扯淡。不过是一本书一部电视剧而已。 可惜了,这全台湾也就出了一个琼瑶。真实的生活没有醉马画会,没有水云间,真实的生活没有琼瑶的言情小说。真实的生活只有杜芊芊问梅若鸿的那一句问话:“你完全清醒了吗?”
最后再说一下我对琼瑶和平鑫涛三个子女之争的看法吧。我上网看了下事件始末,平鑫涛的愿望是病危时不插管,而他目前的状况是中风失智并非病危,事实上这也是他三个子女所坚持的点,他的儿子平云在给琼瑶的公开信中强调这也是医生的观点。并且我能接受的是不插呼吸管,人一下就死了不会那么痛苦,我不能接受不插鼻饲胃管让人慢慢饿死。对,插鼻饲胃管是很痛苦,但那痛苦只是插的时候痛苦,而让人慢慢饿死是每时每刻的痛苦,是非常不人道的行为!他的三个子女之所以坚持要插鼻饲胃管,就是不想让父亲慢慢饿死。
平云在公开信里写道:“如果一段爱情是建立在伤害另一个人、建立在另一个女人的牺牲上,那么这样的爱情无论如何并不伟大,也不值得拿来歌颂炫耀。”所以《水云间》里的爱情根本谈不上什么“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不值得歌颂也不值得为之流泪。只不过是“梅花三弄风波起,水烟深处水茫茫。”
小时候觉得这个剧特别开放,很迷乱。也很向往。
琼瑶男主的共通点就是虽然都是纯恋爱脑,但起码看起来都是温文尔雅饱读诗书的成功人士,只有这个梅若鸿,不折不扣的大渣男,郁躁症患者,白瞎了两个大美女。PS西湖郭庄和年轻时陈红真是太美太美啦!
orz 陈德容演戏如同 我初中运动会上的学生主持人 用做作的口型念着台词。配音是唯一有演技的。。。马景涛就是多动儿啊。
不是讽刺,认真的。。好爱看这个。。喜欢马景涛。。。
梅花三弄,久远的记忆。也是难得和母辈兴趣的交集之一。
冲马景涛的咆哮应该打四星~
咆哮教主。
这片子的相册真是……谁特么截的图?!太好笑了停不下来!
美人莫凭栏,凭栏山水寒。
陈红秒杀陈德容~~但男猪的性格好令人作呕,马景涛演电影和其他民国剧古装剧时真的挺帅的,演了琼瑶剧后整体气质都变low了,琼瑶所需要的夸张风格对演员自身消耗很大
天哪我竟然还有记忆,那个时候我可能只有10来岁吧,记住了马景涛对着画板画一条河,旁边有树,那么小的我就喜欢艺术生了啊?
问世间情为何物
颜值都挺高,西湖也是美,韩剧算什么,琼瑶奶奶才是狗血鼻祖,不服不行!梅若鸿大渣男,靠救济生活,还一堆女的争,还大团圆结局,呸!
教主巅峰作品啊.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男主如此无耻的电视剧,在过去通常这种角色都是被用来痛斥谴责的垃圾炮灰,但在水云间里却被琼瑶阿姨用来讴歌爱情的伟大,琼瑶阿姨的三观对我造成的震撼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现在还极端不适!男主在老家有老婆孩子,跑到西湖边上弄个破草屋画画,靠着所谓的才华吸引了两个年轻的女性,和女二画人体像画出来个私生子,女二找了两个傻瓜当枪使,两个傻瓜挣着抢着当孩子的爹,孩子的亲爹却坚决不承认,男主和女主卿卿我我热恋的时候,原配带着孩子来了,男主对着原配大呼小叫,态度恶劣,原配自杀以成全男主和女主,最终男女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要吐了!
梅花三弄里最不喜欢的一部,感觉那个梅若鸿就是个神经病。
说是第一部让我感受到了五四时气的电视剧没人啐我吧
野啊宝贝!这不就是《波希米亚人》+性转版的《祖与占》+《红磨坊》+《月亮与六便士》+曼.雷的风流圈子+《布达佩斯之恋》……。这自由开放程度,知道的是民国西湖风景,不知道的还以为爵士时代的巴黎左岸呢!中国向来不敢拍这么精彩的艺术圈题材,居然只有琼瑶阿姨用她那套方式触到点皮毛,也不知道是幸与不幸。艺术家圈子和性解放值得更多宣扬,加一星以资鼓励
哇塞,原生态的美女帅哥啊,绝对没动过刀,当心食用
当年就是冲着陈红的颜值追的剧。难得不是锥子脸还美的不可方物,绝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