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翻拍电影的初衷大致有二,一是给老片注入技术或创意等新鲜血液期望能赶超原作,二是将其它国家的优秀剧本本土化以迎合美国市场。因此是否赶超原作绝不是评判一部好莱坞翻拍片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当这部翻拍片的目的在于保证自身质量和迎合本土市场的前提下,将原作的故事极其精髓引荐入当地,而至于改与不改,同与不同,那都是基于这个基础上考虑的。《无间行者》很明显就是为了迎合美国当地文化和好莱坞市场对《无间道》进行了大量改编,而结果显然是成功的。对于这一部美版《生人勿进》来说,它同样融入了美国当地文化,无论是更直接的故事本身,还是电影的整体风格,但同时它仍然保留下了原作的精髓。所以对于那些执迷于瑞典原版那种“文艺,凄美,凛冽”等等北欧气质和氛围的影迷们来说,首先要了解好莱坞翻拍原作的目的,否则没有心理准备看了美版后发现没原作那种“感觉”,好电影也会被当做烂片来骂。
有《科洛佛档案》导演Matt Reeves执导的这部美版《生人勿进》,不仅保留了原作在摄影配乐甚至意境上的精髓,更是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完善了原作剧本。扮演小男孩Owen(原作中的Oscar)的Kodi Smit-McPhee在《末日危途》中已受过维果的提炼,扮演Abby(原作中的Eli)的小女孩Chloe Moretz更是在去年的《海扁王》中火爆了一把,因此两人的表演都很纯熟老练。而美版的摄影配乐等也都不输于原作。
下面重点说说剧情上的大同小异。
美版《生人勿进》在开场便设置了一个倒叙悬念,取代了原作中的平铺直叙,这也为美国版定下了与原版不同的,更惊悚更悬疑的基调。而美国版的叙事角度则大量局限于小男孩Owen的主观视角,加强了内心戏的同时增添了隔壁邻居的诡异和悬疑气氛,这也是个人觉得美版优于原作之处。
美版还放大了男孩Owen的单亲家庭背景,不同于原版中Oscar的父母已经离婚其中父亲酗酒,美版中Owen的父母是正在闹离婚,而酗酒的是离男孩更近的母亲,比原版更恶劣的家庭环境直接导致了Owen不仅受不到父母重视更是比原作中的Oscar缺少关爱。记忆很深的一场戏是Owen目睹了Abby饥渴凶恶的兽性面后恐惧不已,打电话向父亲求救却被唠叨着离婚手续咒骂母亲的父亲拒绝。相比较原作中父亲还带着Oscar玩,不酗酒的时候还陪他下棋,美版中Owen的处境更加绝望无助,这便使剧情发展更具说服力。
瑞典原作中邻里之间有许多戏份,而美国版则因地制宜让邻居之间变得如陌生人一样冷漠,而串联起他们的则是孤独的男孩Owen。这个改变也导致邻居们的戏份大大减少,例如原作中养猫人和他的猫全部被删,再如被女孩咬后变成吸血鬼的女人直接在医院被烧死,而没有原作中那么曲折详细。
说到配角,美版采血人和女孩的关系比较原版来说更加暧昧和扑朔迷离。美版还加入了警长一角贯穿全片,这不仅仅只是好莱坞的俗套做法,这个代表正义的角色对于剧情和主题发挥了更大的作用。Owen爱上Abby的过程犹如我们在现实社会中结识一个陌生人的过程,由最初的陌生,到发现其优点并产生依赖感,但随着更多的交流和遭遇,我们会逐渐发现并且放大这个人的缺点。而在影片中,Owen目睹警察在厕所被Abby攻击时,他的信仰产生了动摇。在他眼中本来非善即恶的世界因为眼前的场景被震碎,他喜欢的依赖的Abby在这一刻谋杀了警察,伸手的关门的那个动作则直接让他面临选择。虽然原作同样有这场戏,但被杀的平民显然没有美版警察那么有说服力。后来泳池那场戏这让所有的善恶对错变成浮云,那份男孩未曾感受到的爱才是他决定追随女孩脚步的原因。
当然美版也绝非优于原作。
上文提到美版增添了悬疑惊悚效果,体现在采血人像美国虐杀片中常见的那些连环杀人狂一样带着面具,而杀人和吸血场景则变得更加直接更加血腥。感觉如今的好莱坞不管什么电影不加入点特效就不舒服一样,这次的美版《生人勿进》也在女孩身上加了大量特效,例如她攻击人类时如同蜘蛛一样爬来跳去,例如医院里面的那场大火。特效虽然让电影变得更惊悚更具视觉刺激,但相比较瑞典原版的朴素则丧失了一定的真实感。
美版删减了瑞典原版中暗示小女孩性别的场景,这大概也是为了附和美国市场,但却让影片少了原作中颇有嚼头的性向暧昧。不过美版中倒是有通过女孩愤怒的声音暗示其性别。
其实对于这种翻拍片在定义其质量时有个很模糊的界限。例如《无间行者》之于西方观众就是绝佳作品但是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就可能远不如原作《无间道》,而《生人勿进》瑞典原版的影迷大概也很难会喜欢美国的翻拍版。因此个人觉得如果翻拍片的目的在于将异国的剧本本土化以迎合本土市场,那么没看过原版的观众和当地媒体的评价,改编的故事是否如美版《见鬼》那样水土不服,以及单独来看电影的本身质量,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而由此看来美版《生人勿进》显然是一部难得成功了的好莱坞翻拍片。
我看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影评,好像大多数人都认为,老男人和主角欧文都受到了艾比的欺骗,这不过是艾比招收手下的手段而已,我认为这样解读是不恰当的。
先说一下从电影中所看到的细节,有两个场景让我很是在意,这两个场景都没有直接的给太多镜头,都是从欧文的角度隔墙听到的。第一个场景,就是老男人出去弄食物失手回来之后,艾比对他大喊大叫,老男人只是淡淡的说:也许我是累了,也许只是厌倦了。可是之后又有一个场景,艾比杀了人之后回来,因为没有处理尸体,换成老男人对她大喊大叫,骂她碧池臭婊子(没错,确实是骂她碧池,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本影片设定为女孩),而艾比也只是默默承受,并没有反驳。
这两个场景看似没有多少信息量,却折射出两人的关系。很显然不是主仆关系,是一种更微妙的关系。而从我看来,他们之间的争吵,更像是一种默契,一种令人悲伤的默契。
有一句话叫做:如果离别终将到来,在那之前,把自己伪装的更冷漠才会忘记悲伤。
或许他们就是遵循着这样一种默契。
艾比对老男人有没有情感,从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验证。
老男人住院之后,艾比来看他,几乎没有台词,他们仅仅是把额头碰在一起,就好像已经说了很多的话,老男人把他的脖子伸向了艾比,为他的一生所爱做最后的付出。
要知道艾比在电影中所有喝血场景,都是暴走状态,甚至见到血就会暴走,欧文割破手指时,她就暴走了。
但是,喝老男人血的时候,她却令人诧异的平静,喝那最后一口血的时候,她也一定怀着复杂的心情。
老男人和欧文,爱的是艾比一个人,而艾比,爱的也是一个人,只不过艾比把所有陪伴自己的人都看做一个人,因为他们是无比相似的一类人,他们在艾比漫长孤独的生命中带来陪伴和慰藉,让自己受诅咒的命运不再那么痛苦。
艾比没有欺骗过欧文,艾比一开始就告诉欧文应该远离她,告诉他自己12岁很多年了,告诉他自己不是人类,但最终欧文还是选择了她。如果说把情感视为欺骗的话,世间所有的情爱好像都逃不过阴谋论,如果真的存在一个完美的温情陷阱,深处冷漠世间的欧文又有什么理由去戳穿呢?艾比需要欧文正如欧文需要艾比一样,他们只不过是填补了双方内心缺失的空白,根本就不存在谁欺骗了谁。
电影的最后停留在了Owen和Abby”私奔”的列车上,这可不是童话里两小无猜的爱情开篇,却是又一个罪恶轮回的开始。影片里的被Owen称作是Abby 的爸爸的“老男人”一直都没有出现名字,他只是一个抽象的人物,代表了过去以及将来在某几十年内都一直死心塌地在白天里照顾Abby的男人们。Owen也将成为“老男人”。
可以想见,Abby物色男人的方法大多大同小异,找到一个饱受欺凌不敢反抗的10来岁小男孩,在某个紧急的关头帮他解决危机,使其彻底沦为傀儡。这其中,Abby需要鼓励男孩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因为就在Owen拿起铁杆打破欺负他的同学的耳朵的时候,也就预示了他将会在Abby的一步步教唆下去替她杀人取血。
虽然影片充斥了纯真的爱被邪恶地利用的残酷,也还是有令人感动扼腕的情感要素——这集中体现在了那张写着“I‘m sorry, Abby”的便签纸上。尽管“老男人”的一生都在为了自己爱的人做着违背良心的事情,但是影片直接表达他对Abby爱的地方却不多。其中,他对Abby说“不要再和那个男孩见面”,在车祸现场义无反顾的把硫酸泼到自己脸上一面牵连Abby,以及在医院里面写下“I‘m sorry, Abby”基础细节算是对这份即使畸形但却令人动容的爱情的直接表达。这份单方面的爱情更是在“老男人”主动献出自己的血之后宣告终结。
不忍看到美好纯洁的东西被肮脏的玷污算是人类的本性吧,影片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展开了整个情节。
气氛不如原版,但愿莫瑞兹别长残
整体感觉和原版差不多,美版萝莉美,原版正太萌!
木有看过原版,但能想象原版节奏稍缓,这版花里胡哨的噱头多;整体风格、气质绝对独特,忧郁而悲伤的惊悚……就算冲着萝莉Chloe Moretz也值得看一看了。
过于直白了,导致没什么悬念,比预期的恐怖感少了许多。整个故事太悲伤了。
原版已是完美至极
他妈的原版的韵味全给拍没了,还整个屎黄色的色调,支撑我看下去的只剩克洛伊·莫雷茨
一直不理解吸血鬼系列、魔幻系列的魅力所在。。。
翻拍没原版好 原版没小说好
这是一部深深打动我的电影,车里杀人失误的桥段,男孩电话父亲的桥段都堪称完美。据说这个版本比原版血腥,我喜欢血腥。
如果翻拍的目的在于将原作本土化并保留其精髓,那美版的生人勿进有过之而无不及。
海扁王小萝莉的归来
妹子还是更适合hit girl这种角色,小男孩完全没有原版中那个苍白冰冷浅色头发的小朋友来的让人着迷。估计看过原版的北欧控是不会喜欢美版这种调调的。
太喜欢女主角了!还没看原版,这个版本还是很喜欢的,但开放式的片尾真的没必要,不想再看到Owen变成另一个杀人取血的"father" 只是没想到女主角萝莉居然曾是《海扁王》里那个Hot girl,反差太大了,未来之星!
美版依旧保留了原版阴冷的气质,相对于原版一些含糊的剧情细节给与了一个明确的答案,比如小女孩和采血人的关系、小男孩后来的命运,但在小女孩的性别等问题上还是含糊其辞,美版在完全剧透的情况下还是引人入胜,太值得赞赏了。★★★☆
光线运用还不错,别的感觉都一般了,科洛·莫瑞兹蛮讨人喜欢,不过还是《海扁王》里那个角色更给力
像这种靠悬念制胜的电影,翻拍本就是很冒险的事,好在马特·里维斯没有让人失望,移植得还算成功,除了惊悚之外,原有的压抑情绪也烘托的很棒,并将原版那个暧昧的结尾在中段就已明朗化,强化了爱,基本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无限死循环。
小男孩长得真像胖头鱼。还是原版正太萌。。
美版翻拍得不輸原版,真難得。美版氣氛更驚悚,還多了一種惆悵感,兩個童星-Chloe Moretz、Kodi Smit-McPhee演出都很優,Richard Jenkins是點睛之筆。Matt Reeves我對你另眼相看!
美版小姑娘的鼻子萌死我了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