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不是哲学,电影应该是视觉先行的,所以我不喜欢这样类型的影片。
――――卡夫卡·陆(KavkaLu)
http://www.cinemotions.com/data/films/0146/73/1/affiche_Intrus_2004_1.jpg老实说,我不喜欢这种所谓个体体验的电影,今天还在《DVD银幕内外》群里谈论电影拍给谁看的问题。电影,顾名思义首先是影像的艺术,《心之潜蚀》却反其道而行之,导演跟拍老水手路易斯追寻往昔情欠的过程,所谓心路的历程在散漫的生活场景里展现,一句话,昏昏欲睡。
正如上海的新生代的影评人完美的圈圈所言:“在当代制作如此一部电影,意义不大,不推荐观看,除非是考验自己的耐心”
心路历程,不是靠银幕上的绝对时间来证明漫长的,在这部影片里,许多繁琐的镜头表现路易斯的茫然的状态,其实没有必要,在当代社会能有这样耐心的观众是不太多的。
西方当代电影对于非法移民、器官交易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涉及表现着对于弱势的关注,可是,作为影像本身而言视觉的震撼会更加打动观众。导演说:“我的电影并不是那么知识分子化,而且《心之潜蚀》就像一艘漂在大海上的船一样,那就是我想拍的。” 这种晃悠是不合时宜的。法国哲学家Jean-Luc Nancy的本子其实是阻止了电影的视觉化,就像我认为徐静蕾的新片不是“电影”一样。所谓作者电影在这个年头已经堕落成知识分子孤芳自赏远离民众的借口,电影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不过。将电影拍得如此乏味对不起观众的时间。
影片里韩国釜山的那位“美女”是让我为之一怔,而影片摄影也比较漂亮,可是,毕竟不是风景片,将哲学文本拍成电影其实无趣,寻找往事的过程,植入心脏的事件以及太平洋小岛和韩国釜山的指涉都和闯入的命题有关。但是,无论闯入还是疏远都是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
人的一生依旧在路上。
这部电影过于自恋而忽视了观众的认同,这样的影片也只有法国人会经常拍摄,电影文化和在地有关。
记忆的断片在生命的流逝中含混不请,对于他人,他们的真实世界对于观众而言都是故事,而对于故事的拼贴造就了认知的五彩缤纷,不过,我个人认为电影还是简单里显出哲理为上乘,如塔维尼兄弟的影片。归归拢地洞,《心之潜蚀》还是留给悠闲阶级自我忏悔用吧,俺不喜欢!
【附录:影片资料】
《心之潜蚀 (The Intruder)》2004法国
导演:克莱尔·丹尼斯(Claire Denis)
主演:格雷戈尔·科林Grégoire Colin、贝阿特丽丝·达勒 Béatrice Dalle
片长:121分钟
奖项:2004年威尼斯电影节提名金狮奖、 2005年法国“路易·德吕克”奖提名
个人评价:艺术性5,欣赏性0.5(强烈不喜欢法国的故作深沉)
2006年7月19日 星期三 下午12时22分 酷热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联络方式:MSN:
[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老实说,我在评点2006年观影十佳到第十本片子时实在抽取不出合适的来了:彼特威尔的《大浪》、大卫林奇的《橡皮头》,或是《南方失乐园》、《七美女》等等,想了好一会儿才定下丹尼斯的《心之潜蚀》;更尴尬的是,说老实话,这本片子我没看大明白;第一遍看后就告诫自己有时间一定要再看一遍,然后就是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提此心。
这个周末看完张贵兴的《猴杯》,又看黄锦树、王德威的评论,周六和周天看了两遍,第一遍时对黄的景仰慢慢蜕化,成第二遍时的知会与心仪,这种快乐的心情催促自己重新看一遍《心之潜蚀》。便看起来。也不敢说看多大明白,可能比前次要好。
闪回、碎片化、叙述者外(导演)的强行介入……这些技巧并非无法把握(逾越)的,与其说导演对非法移民、器官移植等现实欧陆问题的关注成为作品的着力点,倒不如说导演从这些问题与片中人(自我视角)的关系上品茗自我的存在,而为了形随这种存在的探勘,非得以闪回、碎片化、强行介入的影象技巧辅助之。
谁是入侵者?那名跨越空间影随的女子?还是路易斯本心?碎片化与闪回的影象形式对应小说技巧,这种层递的、逐渐逼近的形式是否更符合梦回现实的自我思索与考量?从法国到南韩再到初航地,女子的跟随映衬空间的不断变化,直到路易斯心脏排异,当地居民好心李代桃疆,空间的转化联系时间的回溯,好象在这个节点上,所有身外的物与事才得以抛弃,由外而内,影缩到一个小小的不能再分的点上,才看出,真正入侵路易斯的是他的一颗本心。
这里再提下丹尼斯的另一部作品《军中禁恋》。女导演从纯粹男性的视角与身体关系上反观人性关系,非贾曼式神话学意味或现代对古代的重新演绎,更像是从种族、洲际等存在的角度探勘个体存在的意义及其对他人的影响。森太借助种族、物化的身体关系、现实的工作力对格罗普生成影响,在《心之潜蚀》中路易斯之子同样借助各种物化关系和现实力对路易斯生成影响,可以说《军中禁恋》的主题在《心之潜蚀》中再现了,甚至可以说是“重现”了。
丹尼斯作品中常现美妙的风景与物,《军中禁恋》中无垠的大海、浩瀚沙漠,《心之潜蚀》中婀娜的热带风光,请勿庸俗化,这是她表层在地种族(国别)意义上的剖视,绝非茂瑙镜头下的诗情画意。
法国导演群,侯麦、马勒、雷乃、布列松、里维特……马太效应般;我看好丹尼斯,如同澳洲彼特威尔、罗卓瑶,法国贝特郎布里耶。
他叫路易斯,是一位退休的间谍,他过着孤独的野外生活,只有两只大白狗相伴。但他似乎有着不堪入目的过往,更是患有心脏病命不久矣。
有一天却意外得到了一位俄罗斯女人的帮助,用存在瑞士银行账户里的现金,在黑市接受了器官移植。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他好像落入了某种实验当中,移植的心脏似乎是外星人的。帮助他的俄罗斯女人也一直跟踪着他,就像一个死神的象征。
后来他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去了韩国,在那里买下了一艘船,然后开着它回到了他以前的家,这是一个偏远岛屿上的破旧棚屋。他的梦想是找到几十年前他住在那里时生下的儿子,但是一旦他安定下来,他的身体就开始排斥外星人的心脏。
后来他的部落委员会得知他正在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决定为村里的年轻人举行试镜以填补这个角色,并获得大笔遗产,路易斯答应了……
这是电影的大致轮廓,这部片并不是一个清晰的线性叙事结构,而是利用了一种拼贴式的结构,充满了谜题、幻想和隐喻,展示了人类作为一种动物所具备的最原始的情感和恐惧。
这个基本框架是主观的、令人困惑的、将过去、未来和假设的未来混合在一起。对于克莱尔德尼来说,语言总是不那么重要,他的重点是符号和视觉隐喻,以最大限度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冲突。
作为一名印象派导演,她喜欢那些散发出复杂个性的坚强人物,而不需要展示他们生活的基本情况。
我认为这部片它并不需要一个解释,我们要做的就是沉醉于它的诗意。导演和摄影师的技巧是精湛的,对自然世界的描绘令人陶醉。镜头充满了敬畏、恐惧和神秘。更是用迷人的色彩、完美的配乐和超现实主义式光、影和纹理的运用,贡献了感性又令人着迷的视听氛围。
《入侵者》虽然神秘莫测,但它具有令人震撼的视觉,灵巧的节奏和引人注目的情感表达,克莱尔德尼没有被叙事所束缚,甚至没有被电影这个概念所束缚,她可能永远都不会得奥斯卡,但她拍出了《入侵者》,拍出了影史超经典《军中禁恋》,这位充满才华的女导演,一直在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不只所云的篇名,和不只所云的片子相映成章,要不是Denis Claire的片子,我早应该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了,自从她上一个较为平庸的片子《离奇星期五》后一部更为平庸的片子,散落沉闷的剧情,一起毫无头绪的谋杀,一笔毫无来路的财产, 一个找不到的私生子,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很离散。在结尾最后才看到片子是由一个小说改编的,估计又属于那种只有读过小说才能从隐晦的画面中看出好处来的电影,姑且我再相信她一次。
【5】德尼的影像确实有魔力,既能捕捉世界景象的浩渺神秘,也能察觉身姿微妙的弧线。本片当然是非叙事性的,却有着空前的感性能量,也看到罕见的快速的摄影机调度。在散逸的形状间又留有拼合成“语言”的可能,因此社会和身体是同构的(双重意义的入侵),最理想的创作法。
很难找到清晰的主线。Claire Denis音乐用得不随便
有很多诗意的片断,但叙述实在太晦涩了,精神好的时候要再看一遍。很喜欢Stuart Staples的配乐。
2022.9.19
最近五星有点不太值钱。
棒
8.5/10。①情感上与别人(包括亲人)冷漠疏远的老年父亲男主心脏出了问题不得不去做心脏移植,然后他去往大溪地希望在那与久未联络的儿子A重建亲情。影片标题“入侵者”,指闯入男主冷漠内心的新心脏(物理)和A(心理)。②通过少台词与对话的叙事设计、晦涩的叙事模式(这和两点有很大关系:1、本片主要运用空镜头和躯体动作——而不是台词——来讲述故事和诠释人物的情境;2、配角众多,但导演并不做能让观众记住他们的设计,所以有走马观花的感觉)、诗情画意的摄影营造了孤独而晦涩(男主的冷漠是一种与周围环境的疏离/疏远。而晦涩的叙事模式能让观众感觉被一定程度地挡在叙事外,从而体会到这种疏离)的诗意气质。③过于晦涩的故事导致不少段落的内容与形式的契合点很模糊,扣1分;时长较长,有点把诗意拖成了疲累,扣0.5
其实琐碎晦涩都不是问题,问题是章法的缺失。其实这样的片子在40分钟左右最来感,但偶有零星的感触过后,过于拖沓的靡靡之影实在破坏本来能拓展的情感空间。不过克莱尔丹尼斯依然是偶的菜
欧洲以外部分不仅无水土不服感反而拍得尤其动人 出于对导演的了解毫不意外 她的调度方法携手阿涅斯戈达尔的无敌摄影已然逾越了一些无趣的藩篱障碍影片半程到韩国小饭店那场才突然明白德尼主要想表达什么 但这其实全不绝对重要 她的电影是触摸式的 是那种难得的最适合直观观看的换喻视听(不知名的)杰作
最好的德尼似乎都是最不“德尼”的。
德尼的《内陆帝国》。有序影像与无序文本如何共同操纵观众意识的范本。摄影极佳。
Narrative Strategy课看的~确实好看~但是累~累~看着特累
二:99-01-04-(09) 我心服口服 // 谈观众:People are very much afraid to let themselves drift / 取景:(Forests are) places for lonely people / subor的角色:He represents everything I dislike in my country, this selfish-solitude mentality / 片中footage来自热戈夫的Le Reflux (1965) // 补完德尼补五星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joachim trier说这片是自己top5之一 那提尔还差得有点远
8.5/10 德尼是一位真正的感官主义者。这部影片同样充满了高度的作者自觉。围绕foreignness构建出多层含义,非法移民、走私犯、强盗只是最外显的入侵。主角心脏衰竭,身体走向崩溃,死亡逐渐逼近,新器官的移植(入侵)是异化的开端,被侵入的主体(身体)开始变得陌生,原有身体该如何接纳新的外来器官?人体排异性在这里成为了隐喻。我们其实从不熟悉自己的身体,它是不确定的,是难以捉摸的。我们尝试依靠身体的动作性来理解与进入物理空间。这更像是一种“穿越”,它来自主人公身体的异化,来自空间上的开阔,来自国别、地域以及身份的错位。德尼对身体的关注,对面孔的考察,对身体与空间内在关系的思考,包括她对触感的探索,以及后殖民焦虑,我找不到第二个像她这样的导演了。同样是对身体的述说,简直甩迪库诺十万八千里。
女人低语所打开的神秘场域,在内部撕裂出幻觉的癔症,镜头必将永远领先,成为纯粹的知觉本体。叙事逐步在松散随机的序列中埋入隐喻,而空间则在扩大与收缩的景别间隙游移,“入侵”交织为身体的和边界的暴力共谋,散布在近乎嘈杂的空气中不断转移、病变,自由地泛着死亡的蓝色谜团。
从电影的诸种元素而来,他异性如此强烈地刺激我们:电影就像一具(一具?)身体,塞满了来自别处的器官,缝合处留下一个永远不会闭合的空隙,如南希所说,“closed open”。
在德尼的《入侵者》中,让·吕克·南希原作中关于移植心脏以及药品,医疗设施的法国式的哲学写作无法在影片中直接出现,而是将其放置于电影化的知觉之中,生成为影像心脏性的排异反应:海德格尔式的本真性田园生活以及后现代绝对内部的语言转向变得不再可能,强度性地投射出异于欧洲的空间,对应着三种不同的知觉模式:瑞士的雪山(眩晕),韩国釜山(黑暗,疏离,噪音语言)以及“德尼风格”的南太平洋小岛。它们总是暗示了与某种过往的叙事性联系,Louis却无法根据回溯性实现希区柯克-弗洛伊德式的合法救赎,他身上的排异反应与此同时又被外界排异,正如同影片开场的暗示,德尼的视角是后殖民的焦虑,将隐喻归还于喻体。
1/4/2005 2:45pm UA Pacific Place
戛纳补课5。22日重看3.5-4.5。确实在首看时感到困惑,认为失去太多以往所接触的德尼作品的调度能力。复看后意识到,比起用自己早已专精的身体影像还原JLN原著角色的主观体验,德尼另辟蹊径地选择利用分散的景观捕捉+混沌模糊的结构与剧情,以更外部的视点接近人物,模拟人物的主观体验(缺失的换心一段利用雪地段落表示)。人物可以符号化,成为“入侵者”的身份流浪于异国他乡,使电影自然地触碰一贯的德尼电影议题。上岛后比前半稍差,会偶然想起特琪亚的《内陆》。
叙事晦涩碎片化,一场寻根溯源之旅,多层含义的“入侵”,以人的情感为核心,融入悬疑犯罪,民族地域,轻科幻等元素,最后将所有情绪汇入幽暗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