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0818041261646.html
守望是一种难得的情怀,一种勇气,一种姿势,又饱含着一份期盼。
我想这也是霍尔顿可爱的地方。
尽自我最大的努力去守护一种完美这才是真正的大善良,这种大善良让霍尔顿在颓废中也显得那样的可爱,就像在一片沼泽地中让我们看到了闪光的完美的东西。
矛盾: 最初的塞林格, 也许和所有青春期的孩子一样, 内心彷徨, 对世界的虚无感受至深, 于是以笔为戎, 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然而少年作家, 又怎能抵抗来自世界的认可的诱惑? 他是这样希望他眼里的现实世界, 那个没有happy ending, 没有如愿以偿的世界被看见, 被认同; 然而他又懊恼于不被出版商接受。 这是所有想要通过表达来反抗现实的人面临的矛盾, 也是理想主义者的困境。
活着: 创作对于塞林格而言的另一重意义, 便是让他活着。 在踏上欧洲的战场前, 他的老师对他说“stay alive”, 以及鼓励他为霍尔顿创作一部小说。 这份认可与鼓励, 在塞林格的心里种下了一份执着, 一份对生的执着, 他的生命不再是自己的, 也是霍尔顿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他再次回到美国, 他的作品却遭到老师的拒绝时, 他发现他坚持的意义荡然无存, 他愤怒地扬长而去。
治愈: 被拒绝的打击和战争的后遗症折磨着他的内心, 此时的他需要疗愈自己。 他去找心理医生, 而医生只是告诉他“这不过是常见的战后症状”, 一如现实世界对每一个心理疾病患者的回复, 理性,正确,冷漠, 毫无用处。机缘巧合下他接触了印度宗教, 在冥想和对话的帮助下, 逐渐能够平息内心的躁动,逐渐有了勇气去面对战场中的一切, 以及去回忆战场前的自己-那个少年-的思绪。 如此, 他完成了他最伟大的作品, 《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部作品最原始的意义, 在于疗愈了他自己。 他没有想过霍尔顿原来是很多如他一样真实的人, 他在戴着红色猎帽的狂热粉丝的围堵下, 落荒而逃, 逃至山林。
代价: 他做起了职业作家, 完成了最初那个少年的心愿。 来自父母的,出版商的,读者的认同, 无疑是一种难以拒绝的满足。 但他也很快意识到了, 这份满足是自我的满足, 代价高昂。 为了全神贯注地写作,发表, 他不得不放弃普通人的生活, 放弃做一个称职的丈夫,和一个合格的父亲。 也许某一个午夜梦回, 他这样想过, “写作自我的救赎”。 彼时, 他已经靠写作声名大噪, 他已经兑现他少年时期的理想, 他也已经借霍尔顿的“TM的”完成了对现实的反抗, 完成对自我的疗愈。 写作作为他与世界的桥梁的意义,与自我联结的意义, 都已经消失, 所以他放弃继续为此支付代价。
这是一部奸诈狡猾的电影,因为导演打着拍塞林格纪录片的旗号,把塞林格创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过程作为叙述主线,间接地把《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碎片化地搬上了大银幕。正如很多忠实的读者所知道的那样,塞林格生前是不允许自己的这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的。这便是这部影片以及导演的奸诈狡猾之处。
学术界有过很多不成功的尝试,想要在《麦田里的守望者》当中从主人公Holden身上找到Salinger的自传元素,但是都不成功。而这部电影很明确地刻画出了作者与小说主人公之间的并行特征,影片中一些场景的设置也选取了小说中的经典场景,比如说小说结尾处Holden在雨中观看旋转木马的场景变成了Salinger在公园里呆看旋转木马,Holden问出租车司机冬季公园湖面结冰后鸭子去了哪里变成了Salinger在公园里跟陌生人搭讪询问鸭子冬季去向结果被陌生人暴打。这些借用小说中经典场景来frame塞林格的例子在这部电影中还有很多,而这样的处理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小说中有着很大的自传成分,这是非常荒谬的误导。
这部影片对于Nick也是很大的挑战,因为他所要塑造的并不是塞林格一人,而是分饰Salinger和Holden两角,在这一点上他是失败的:影片自始至终所出现的都是一个出戏的Nick,以及他努力去表演他没能胜任的角色。在另一点上,Nick要塑造出Salinger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而期间的几个转折被他弄得过于突兀,同样不能令人信服。
影片的结构也是很奇怪的,特别是倒叙的开始,而这个倒叙是从Salinger从前线下来之后精神上受到创伤的那段时间开始,这样的处理会令不熟悉塞林格生平的人觉得莫名其妙。
文/余峤
一、
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生活在1950年代的美国。
那时候的美国刚刚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坐上了世界老大的交椅。那时候的美国经济正处于“黄金时期”。
整个社会都在享受经济飞速增长带来的红利。只要想到,就能买到。只要成功,就能买来。都市、白领、商场,就是那个年代人们的普遍梦想。
可身处其间的霍尔顿一点也不憧憬这些,他只想生活在农场,逃离所有这一切。
霍尔顿想离家出走,想去科罗拉多的农场工作、生活。
霍尔顿想离校出走,他厌倦了每一所学校的生活。他五分之四的功课不及格,被学校开除了。但在霍尔顿心里,他早把学校开除了。他一天也在学校呆不下去了。
霍尔顿想逃离都市生活。霍尔顿从学校出来,他就在都市间游荡。都市空间也就是旅店、酒吧、歌舞场。都市生活也就是看戏剧、谈生意、聊八卦。真的一点意思也没有。
霍尔顿又回到了家。家是温馨的。但霍尔顿明白,家和学校都是与他厌倦的都市生活相连的。所以,他必须走。
怎么一切都是这么“假模假式”?
霍尔顿要远离这“假模假式”的一切,他要的是真的生活。
这就是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故事。
二、
霍尔顿不喜欢他身边的同学。霍尔顿也不见得招人喜欢。
他的同学阿克莱就是喜欢向霍尔顿打听别人的这这那那,当然也包括霍尔顿的这这那那。哪怕此时霍尔顿正在看书。
霍尔顿最讨厌阿克莱不顾别人,大喊大叫。
可当另一个同学斯特拉德莱回来时,霍尔顿也跑过去问斯特拉德莱的这这那那。霍尔顿说道激动时,也是嗓门越来越大。直到斯特拉德莱都劝他小点声。
霍尔顿也讨厌斯特拉德莱,因为他只顾着把自己打扮漂亮,眼睛里从来没有别人。他总是求别人办事,却总觉得别人帮他是理所应当。
这不,斯特拉德莱要去和女孩约会,便让霍尔顿给他写英语作文。
霍尔顿讨厌斯特拉德莱“假模假式”的做派,可也给斯特拉德莱写了作业。哪怕斯特拉德莱不满意霍尔顿为他做的这些。
霍尔顿讨厌斯特拉德莱“玩弄女人”。当霍尔顿听到斯特拉德莱与今晚的约会对象——霍尔顿幼时的玩伴琴,整晚都“在汽车里”时,霍尔顿终于控制不住,上去就给了斯特拉德莱一拳。
瘦弱的霍尔顿怎么打得过魁梧的斯特拉德莱?
斯特拉德莱把霍尔顿打得满脸是血。
霍尔顿在学校就是个彻头彻尾的loser。他带着失败,从学校走了。
三、
霍尔顿游荡在都市间,却仍免不了挨打。
霍尔顿讨厌斯特拉德莱“玩弄女人”,但他一离开学校,便也止不住地向女孩“抛媚眼”。
霍尔顿一上旅馆的电梯,开电梯的家伙直截了当地问,“今儿晚上要个小姑娘玩玩吗?五块钱一次”。
可当姑娘真的来了霍尔顿的房间,霍尔顿却只是想与她聊聊天,钱照付。
霍尔顿想知道姑娘的姓名。哦,她叫桑妮。霍尔顿还想了解桑妮“白天干什么”。
霍尔顿真正讨厌的是斯特拉德莱与女孩约会,却连女孩的名字都能说错,讨厌斯特拉德莱根本不付出真心的“假模假式”。
可霍尔顿厌恶的“假模假式”,却是这个社会运行的潜规则。
桑妮没时间跟霍尔顿空耗,拿了钱就走。
走了以后,桑妮又和那个开电梯的回来了,非说是“十块钱一次”。
霍尔顿刚开始理论,便又是不由分说地被打了一顿。两个人在霍尔顿的钱包里翻出钱便走。
这就是霍尔顿,一个16岁的男孩眼中,1950年代的美国。
“假模假式”的礼貌背后,是扑向你的掠夺。
可霍尔顿还想在这样的社会找一份真。
(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余峤新语”的微信公众号
这是一个作家的传记。
展现了一个作家的成长历程,塞林格的自信让他坚信自己的天赋和热爱,当然也离不开支持他的母亲。同时在求学的过程中,他又遇到了良师益友,让他迅速成长,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与风格,这里面也有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具体来说,首先被拒绝是走上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其次拒绝之后你是放弃还是继续努力,继续尝试改变,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而大学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愿意献出你的生命用于讲故事,并且明知没有回报仍然一意孤行吗?”他的意思是即使不能出版,即使全部拒绝,你还愿意写作吗?这个很重要,如果不愿意,那不如去找个稳定的工作,而这就是选择。所以,是为了写作付出自己的所有,还是仅仅只想成名炫耀?这正如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一样重要。而这对于赛林格的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之后他参加二战,这对他的小说形成有重大影响,战后他一度放弃写作,但是通过冥想,去面对自己的痛苦和过往,让他发现只有写作能拯救自己。而让他一路成长的还有纽约客的编辑,这个编辑给予他写作的建议,让他变得更加成熟,这些都是一个伟大作家的必经之路,即是,什么时候需要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而什么时候需要妥协完善。正是这些贵人助他完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举成名。
但是成名的困扰,冥想的经历,又让他注定离群索居,更加注重宗教和内心探索,写作方向和题材也有所变化。他成名之后拒绝出版,又是对自己写作的信仰。这是一个用生命履行写作使命的作家。虽然传记不免带有主观色彩,但是却一定程度上反映他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看完让我沉思良多。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如何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何实现理想,如何成就自己,都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两星半。已经记不清是今年看的第几部类似调调的传记片了。
KS常规输出,男主、配角也没有明显的弱点,但是剧情盆地确实存在——相似的导师片有《死亡诗社》,相似的作家片有《天才捕手》《卡波特》——可以理解为,对于拥有多维度高杆表现的演员,他是脸叔那种团队型,还是KS这种对手戏型,要搞清楚。
woc,如果喜欢塞林格,就一定不要被这杀千刀的傻逼评分骗了,但凡一部正常的传记片也不至于啊。一个作家梦与yy。当爽片看也行。真不错!!!何况女主平均颜值高得不行!!!!还有最爱的史派西!!!
对的那颗星纯给小tony~看塞林格发表书有种电影人的同感 你敢于不畏高压坚持自己的东西吗?你的疯狂才能带来的成功你要吗?
毫无亮点
站在地铁里把最后十五分钟看完 只想多看看塞林格老师的生活 不管是真的还是虚构的 每一句麦田的句子出现都要感动半天 但是holden是讨厌好莱坞的 讨厌极了
尼子的脸好俊俏,而且长身玉立,彻底褪去了少年气,出落成一个挺拔健硕的成熟男子,可尼子真的演不出令人信服的塞林格啊。另外 Excuse me ,演员表里的劳拉.邓恩是怎么回事?确定不是换角了Hope Davis ?
喜欢!其实看的都是情怀,就这么简单粗暴捋一遍塞林格的前半生,复古情调加大量虚焦镜头,激烈的文字旁边穿插文学气息和历史韵味的画面,足以让很多人心潮澎湃了。Being an angry youth, forever ! 本片年轻女演员演技堪忧,她们一出现我就出戏了 …
我以为旋转木马的场景会是一个点睛的重点,结果并没有。nick hoult演绎的Salinger绝对是有供人批评的空间的,但我真的没办法讨厌电影里的这个人。不管是salinger还是电影里的salinger。(又及,能够维护着做“守望者”这个一意孤行的奢侈志向也是因为身边一直存在着默默在“守望”着你的“守望者”们。
挺喜欢的,写作的人看了都会备受鼓舞吧。
引导剧情发展的不是塞林格的生平而是他心态对转变,从渴望出版到拒绝出版,影片精准刻画了那个逐渐厌恶腐朽世界的塞林格。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中,一切无关片段(卓别林夫妇与他的三角关系)都被一笔带过,塞林格的传记就该如此,不需要噱头也不需要回报,只为还原一个真实的“麦田里的反叛者”。
好看,但不如同题材妮可基德曼的时时刻刻和德普的朗姆酒日记,男主太年轻,不够神经质,如果德普再年轻几岁演这个会很出彩。第一次准确知道霍尔顿的红帽子是什么样的。
今年塞林格,来年托尔金。比起“这电影拍得如何”,想得更多的是“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平庸的传记片
出版后的那个聚会拍得实在太棒了,画面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全片唯一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太标准的传记电影了。几乎没有印象生动的情景。
不打高分,我会认为自己是个叛徒
▤「Are you willing to devote your life to telling stories knowing that you may get nothing in return?」「You write to show off your talent? Or to express what's in your heart?」
Yes,I can dedicate my life to writing with no returnAnd publishing isn't everything作为传记它具有高度还原的真实感拒绝出版 隐居乡野他努力找寻内心平衡让写作成为信仰去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HBO电视电影都不如,Danny Strong这次太失手了吧,感觉连Hoult的演技都退步到<皮囊>时代了。是最后一部能看到的史派西作品了么?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