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刚上映时的烂番茄新鲜度是81%,我看到资源的时候是79%豆瓣6.2。
确实,这片子正常来说也就是及格线上多几分的程度。作为商业片,铺垫是有那么点长。导演也没能太明确的传达出自己的想法意图。
这次怪兽难得的去了韩国,因为安妮海瑟薇的手工作业做的是韩国,被一个坏小子给踩烂了。安妮一个字面意义上的天雷勾地火,就搞出了大怪兽。
我上一次看到这种剧情,还是在《凉宫春日的忧郁》里。
二十五年后,坏小子再一次用脚破坏了棒子们的首都。几个沙坑中的脚印,成功让我脑补成了怪兽片现场。虽说粗浅,但也成功。
至于影片讨论的问题,其实不太能够引起共鸣。观众最多也就能够在‘自卑’这个层面稍微认同一下,对大反派的态度转变怕是会觉得很突兀。这是导演的锅吗?
不如我们另外结合一部很有名的电影一起看——《荒蛮故事》。这一部胜在营造出了非常不错的‘荒诞感’,增加了愤怒的合理性。再加上喜闻乐见的故事,确实比克罗索巨兽高出不少,让感受力不那么出众的观众也有得乐呵。
克罗索巨兽也想通过怪兽营造荒诞感,也想给某些观众乐呵看(怪兽),然后成功激起了想看怪兽电影观众们的愤怒。(我就是乐意这么下断言。)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部或许更成功一点。
2 ) 终究还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本片及脑洞即题材十分不错,阐述角度也从女主格洛莉娅极端女权主义出发,充分传达了《终究还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精神。当然,本人来说绝不倡导所谓的大男子主义,毕竟良好的恋爱关系需要彼此的舒适,而非强调控制和让对方无限制妥协。本片打着科幻片的幌子,直接来一波爱情片和公益宣传。
片中的三位男性的人设较为符合“一团糟”的格洛莉娅:
蒂姆:老是在妥协的小白领:
-照顾失业女友,希望其变好不要沉迷酗酒
-分手后,没放下过关心,没挂过一个电话
-不甘愿女主在酒吧做服务员,即上门求和
-被放鸽子后仍在关心,希望得到一个解释
奥斯卡:不停寻求自我优越感的舔狗:
-女主离开老家,仍不停打探跟踪女主消息
-各种嘘寒问暖,提供生活用品及工作帮助
-久别后第一次见面,直接带去继承的酒吧
-虽酒吧生意惨淡,但仍然觉得自己是老板
-小团体中的领袖,结交比自己更差的朋友
-付出没有回报后,立即展现变态的控制欲
乔尔:脑子还在发育的荷尔蒙:
-对于长得好看女性,眼中只有交配的概念
-一夜情后,女主即使面对压力也无动于衷
那本片女主格洛莉娅是怎么面对他们的呢,控制
-对于蒂姆,就是踩底线,我不听,晾一边,但是我好像还是爱你的
-对于奥斯卡,由于当下环境原因,就满足你舔狗心里,但老娘对你没有半点意思
-对于乔尔,睡睡就可以了,其他别多想
怪兽即自我,处于酗酒和日夜颠倒的生活,会使人成为怪兽,有趣的是这样的情况往往自我并不知道,片中的新闻报道犹如酒醒后回看自己喝大时的视频,一样令自己难以置信。另外怪兽出现选择首尔,可能是当时对于韩美部署事件的暗讽。
你想听个惊奇的故事吗?
当然想,那你想喝点什么?
Emmm...
当下年轻人理解的夜生活,或许会以酒精、派对、酒店来涵盖,
确实有吸引,但还是凡事有度,避免一团糟,成为那个令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怪兽。
个人觉得还是学会控制自我的欲望,自律及自由。
3 ) 安海瑟薇变身大怪兽,她究竟是为何而战
西班牙导演那奇欧•维加隆多以作品题材新奇而闻名。《时空罪恶》以反复的时空穿越无中生“罪”,《外星人》在外星人来临的恐惧无知之下展现了一段一女三男的四角恋,进军好莱坞后的《弹窗惊魂》则用极致的“弹窗”来表现网络时代偶像与粉丝故事以及黑客传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上所述,这些电影在新奇的包装之下也都有一个“背后的故事”,而非只靠噱头吸引人的花哨之作。导演的新作《克罗索巨兽》也正是如此。
《克罗索巨兽》有山寨“哥斯拉”怪兽电影的嫌疑(电影中怪兽登场的背景原本设在东京,但被东宝告侵权,最后只好把舞台搬到了首尔),但影片并不是要讲一个典型的怪兽故事。导演请来了安妮•海瑟薇当主角,她和怪兽之间究竟有何关联成为影片的一大噱头。影片将通过怪兽来表现人物,通过外置的场景来表现内心的挣扎,趣味包装之下是一个颇为严肃的主题。
安妮•海瑟薇扮演的葛洛丽亚是个酗酒成性的失业作家,无所事事生活也失去目标,最后被受不了她的男友赶出了家门。走投无路的她只好回到了老家。失意青年回乡寻求救赎找回自我,是表现现代人困境的常见类型,本片也借用了这一模式。只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葛洛丽亚将经历奇遇,整个过程讽刺又热闹。
葛洛丽亚回乡后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依旧陷在醉酒-昏睡的恶性循环中。要想让她改变,就得让她意识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醉酒失控所带来的伤害。导演让怪兽登场了。怪兽与葛洛丽亚之间有奇妙的联结,怪兽破坏城市殃及无辜者让葛洛丽亚感到愧疚悲伤,进而反省自己失控荒唐的生活。这个联结乍看之下有一些“无厘头”,但其实并不是“怪兽是葛洛丽亚的化身”这么简单。怪兽的出现本身并没有恶意,但它稍一动作便会造成巨大破坏,于是它自己也被困在了那里。怪兽和城市成为矛盾的一体,正好是葛洛丽亚现状的体现——失控、受困、自我破坏;同时,这种矛盾以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葛洛丽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怪物和城市的一体不仅体现矛盾,也通过怪兽的道歉表现葛洛丽亚真诚的反省。导演还用了一个细节来解释这一意图。老友奥斯卡去请教别人韩语怎么写的时候怕被怀疑就想了一个要纹身的借口,其它小伙伴就说哪有人会纹“对不起”这样的纹身,除非是给自己看的。怪兽向首尔人民道歉,也就是葛洛丽亚向自己道歉,过去荒唐生活的最大受害者就是自己,认错之后才能真正重新开始。
另一个细节是葛洛丽亚提到,因为怪兽只出现在首尔,世界其它地方不受影响,也就不太在乎,至少无法感同身受。比如在美国的这个小镇上,最大的变化是酒吧生意变好了而已。首尔水深火热外人看热闹的状况,也正是葛洛丽亚的写照。葛洛丽亚最终只能靠自己。
葛洛丽亚只能靠自己也有旁人尤其是男人靠不住的客观原因。其中不只有女性所面临的男权主义歧视与威胁,也有其它个体失控所产生的危害,葛洛丽亚不仅将与之对抗,还要从中有所借鉴。
前男友以自己错误、狭隘、自以为是的标准、价值观去审视要求葛洛丽亚,不管是酗酒失控,还是在酒吧打工,他观点与行动都是从自身出发而非为了葛洛丽亚着想。从他的角度来说他或许是爱她的,但他要的是符合他要求的而不是那个真实的葛洛丽亚。但即便如此,葛洛丽亚还是一度想回到他身边的,因为那时候可选择的两个男人中,另一个更糟。这另一个就是家乡老友奥斯卡,他更进一步企图掌控她的整个生活,为达目的不惜以暴力来威胁。
奥斯卡开始时以好人姿态出现,热心关爱背后也透露着一些端倪。比如他对葛洛丽亚的酗酒问题并不在意,还让她到酒吧工作;然后又利用葛洛丽亚醉酒失忆常常自作主张,慢慢一步步侵入其生活,希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奥斯卡要控制葛洛丽亚,倒不是出于性需求或变态的欲望(当然性别的差异与相性始终存在,而且最后从某种角度也可以殊途同归产生联结),他为的是获得优越感,而获得优越感是为了掩饰自己极度的自卑感。童年时就很优秀的葛洛丽亚,是奥斯卡自卑的根源,之后葛洛丽亚远赴纽约成为作家,而他则依然窝在小镇继承了一家过气的酒吧,虽然生活不再交集,但对奥斯卡来说阴影始终存在。现在,一个失败而归的葛洛丽亚,对奥斯卡来说是获得优越感重新建立信心的绝好对象。
奥斯卡跟葛洛丽亚一样都是消极的,不同之处是葛洛丽亚通过酗酒来放纵逃避,而奥斯卡则从比自己更弱更惨者身上寻找安慰。奥斯卡交的两个傻蛋朋友就衬托得他很英明神武。但葛洛丽亚毕竟是比奥斯卡厉害、让他嫉妒的人物,他在她身上的计划渐渐落空了,奥斯卡也开始失控。
失控的奥斯卡成了葛洛丽亚回归正常的巨大阻碍,而且其破坏性也体现了失控者对外的伤害。葛洛丽亚必须战胜他,她想到一个好方法:她去到首尔,让怪兽出现在美国打败那个暴力失控的男人。这一处理不仅在表现上很巧妙很有趣,也表现主题丰富的寓意。葛洛丽亚选择去首尔而不是跟前男友回去,说明她拒绝了与男人、男权一时的妥协,也拒绝和自己的过去妥协。之后怪兽离开了首尔出现在美国,则代表她走出了困境,又恢复成一个自信优秀的女性。最后暴力嚣张的奥斯卡被轻易地打败了,则体现了男权自卑、脆弱的本质,不需要害怕要勇敢抗争,打败纸老虎,葛洛丽亚也完成了自我突破。
通过“怪兽与城市”这样一个流行的经典的设置,以及“小我”“大我”的对应置换,来表现一个失意女性突破阻碍(男权)、战胜自我,用破坏、战斗来表现挣扎救赎等,是非常有趣醒目的,效果很不错。不过这个设置也有个不容忽视的漏洞:怪兽只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出现,为什么韩国人不疏散不设禁区而要每次自动充当炮灰?
答案很简单,因为没有“炮灰”存在的话,也就不会有葛洛丽亚的反省,不会有奥斯卡的威胁,最后也就无法完成突破蜕变。这是为了主题而牺牲细节,是让人觉得遗憾的地方。
影片最后,危机解除,怪兽消失,结束“战斗”的葛洛丽亚在首尔街头走进了一家酒吧。葛洛丽亚心绪一时还难以平复,酒保问她要喝什么,一下把她拉回现实。日常之中处处都有诱惑,葛洛丽亚的“战斗”还将继续下去。
个人影评公号“星期三噪音”(niowed)新上路,渴望您的关注!
希望能更好地理解电影,获得更多的乐趣与感动!
4 ) 克罗索巨兽中人物处理的失误
《克罗索巨兽》可算是电影中人物关系失败的一个例子,角色与角色的关系有很多失误之处。
《克罗索巨兽》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拿到了一个好的创意却遇到了一个坏的剧本。
电影里那四人帮里除了歌洛丽亚和奥斯卡以外那两个人名字忘了,暂且称为称为小伙子和瘾君子。
失误一 多余的角色
按照剧情来看女主角歌洛丽亚的男友应该是处于很重要地位,因为他在开端高潮结局都有出镜。但令人费解的是歌洛丽亚的男友始终处于一种跑龙套的状态,不时地跳出来告诉观众“还有我这个人哦”。
歌洛丽亚和男友的故事线与巨兽的故事主体(歌洛丽亚与奥斯卡的故事线)根本没有太大关联,将歌洛丽亚男友这段除去,主体完全能够存在,甚至更简洁。歌洛丽亚和男友这条线只是主体的一个外部框架,其存在意义是为了给歌洛丽亚提供一个逃离奥斯卡的选择。
歌洛丽亚和男友的情节是不完整的,编剧完全没有交代一切都结束之后歌洛丽亚回到男友身边的事,花了那么多心思去描写两人,最后却不提及,反而选择了在韩国小吃店里结束全片。
失误二 忽略瘾君子
自从瘾君子和奥斯卡闹掰了之后瘾君子就再也没有戏份,甚至连结尾小伙子得了个镜头,瘾君子却连一个镜头都没有。且不说作为四人帮成他和小伙子的作用太低,瘾君子好歹也是一起去公园测试巨兽的重要角色,是能这样用完就扔的吗?
失误三 弱化小伙子作用
小伙子可是和歌洛丽亚上过床的人啊,在小伙子对歌洛丽亚的情感上,但他做了什么?什么也没做。奥斯卡对歌洛丽亚恶意相向时他在做什么?只是傻傻地看着,傻傻地跟着奥斯卡又不敢反驳他。作为共享巨兽秘密的成员之一,小伙子的作用本可以有更重要的意义,但却完完全全被弱化了。
无论是什么电影,既然确立了“小团体”的存在,就必须要护住这个团体,过度强调个别角色的存在只能顾此失彼,使其他角色失去其存在的色彩。
我安妮笑得好漂亮!笑出强大!
5 ) 可控的是自己
影片设定清奇,各种元素在我看来都是在讲一个主题——控制。
从主人公发现原来自己醉酒后的行为竟会影响隔着大洋彼岸的数条人命,她意识到了责任,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她的小学同学从她回来就抱着以送家具送工作的方式控制她的动机,而当她和他的朋友睡过之后,失控感让他出离愤怒,开始威胁,以图控制她留下。
女主从自控中正视了自己的混乱,从被动的失控成长为主动的不受控,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前男友和她小学同学都以图控制别人来控制住自己的问题。
可以说是以小见大,曲径通幽般地完成了当今女性独立的问题,不是依附于男权的控制,而是自我的承担。
6 ) 克罗索巨兽:大杂烩的正确乱炖方式
浅薄有错吗?
浅薄的电影能够吸引浅薄的观众,浅薄的观众也乐意为浅薄的电影掏钱,看似是一个很好的闭环。
但这是个“观”的问题。人总是要有所追求的,否则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Being shallow is easy, I get it. But hardness shapes a soul.
小妞电影也是如此。女权电影也是如此。平铺直叙如一张白纸?当然可以。但如果能够通过努力,提升到Origami的折纸艺术上,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尝试和令人高兴的事情吗?
《克罗索巨兽》就是这样一部荒腔走板而又聪明迷人的怪兽/励志/喜剧/惊悚/科幻电影:有着类似《哥斯拉》和《环太平洋》的基础设定,但本质上是一则关于女性寻找自我和独立自主的当代寓言。
西班牙导演纳乔·维加隆多的作品中,我们多见各种古古怪怪的,杂糅的扭曲设定。2007年的《时空罪恶》是最好的时间旅行电影之一,用少之又少的角色把时间线绕成了毛线球;2011年的《外星人》将外星入侵的经典桥段背景化,而极简主义的浪漫爱情喜剧才是正餐;2014年的《弹窗惊魂》作为一部勇气可嘉的实验电影,全程都在电脑桌面上玩花活。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花活才是纳乔·维加隆多的电影中精髓所在。《克罗索巨兽》咖位更高,特效更好,但本质上和导演惯常的思路和方法都是一致的,敢于模糊荒谬与真实之间的界限。
是什么酝酿了人类内心“怪兽”的存在呢?在《克罗索巨兽》中,纳乔·维加隆多将这一情感形象具象化,从而避免了观众先入为主的思维惯式。片中的“巨兽”虽然在韩国大肆破坏,但这个元素只是电影中的一小部分,同时,其物理存在是对那些能够造成同样灾难性伤害的可怕怪兽的明确比喻。
怪兽,就是人类自己。
《克罗索巨兽》的正片与其充满误导性的预告片大相径庭,远远不是一部科幻喜剧动作电影。喜剧的内容只有一点点,在前半部分更加明显一些,但总的来说,贵精不仅多。
虽然本片中的角色显得有些单薄,但这种单薄是有着其现实主义功能的,在这个敏感脆弱的故事当中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角色内心和情感体验的挖掘,《克罗索巨兽》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去了解家庭暴力,酗酒和否认情绪对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不像《死亡幻觉》那样为了晦涩艰深而晦涩艰深,《克罗索巨兽》在恋人未满友达以上的情感变化上有着非常细致的挖掘,角色在冲突、嫉妒等各种情绪之间暗流涌动,不敢面对过去的创伤,拒绝深入自己内心的黑暗角落,从而引出了一连串大小事件。
而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克罗索巨兽》有着大胆和出人意料的转折,维加隆多用高度戏剧化的情节和颇为真实的怪兽破坏场景串联起了一场过山车式的猛烈风暴。片中角色的自我仇恨和病态痴迷,配合着妒忌与悔恨,在维加隆多冷静的描绘下令人汗毛倒竖。而这林林总总的情感元素,是如何从人物中抽取出来,植根于现实世界的行为动机,又是如何成为自掘的坟墓的整个过程,都是《克罗索巨兽》令人惊喜的地方。
尽管维加隆多在叙事上有着天才的一面,但其作品在高概念的转化上经常会有着执行问题。幸运的是,几位主演很好地中和了这种存在与镜头上和镜头下的不和谐感。
亚洲怪物电影和人伦情感戏剧在本片中的大胆融合,为安妮·海瑟薇提供了难得的表演机会。这是她继2008年的《蕾切尔的婚礼》之后,又一个很好的窗口,让我们看到好莱坞公主在处理非常角色时能够掌控的情感力量。作为电影的绝对主角,海瑟薇和导演将女主角格洛丽亚的困境令人信服地展示了出来——试图用酒精麻痹自己,与外界彻底隔绝。而最后,作为一个伤痕累累的幸存者,她终于靠自己的力量站了起来,击败了那些意图控制她的生活的男人和男人们,实现了自我的觉醒和超越。
《克罗索巨兽》虽然制作费用很低,但展露出了充分的自信。归根结底,这是一部关于女性如何找回自我尊重的电影,而海瑟薇很好地在喜剧和悲伤,妄想和愤怒之间来去自如,融为一体。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电影的原创概念非常有趣,但在许多地方仍然有着不少的缺憾,情节脱节需要弥补,也缺乏有效的过渡。对于SNL毕业生杰森·苏戴奇斯来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迄今为止最古怪的角色了。虽然尝试超越传统喜剧形象的努力值得肯定,但这一泛转型并没有获得类似于史蒂夫·卡瑞尔的成功,在戏剧性和悬念感之间的转换可以有着更好的雕琢。同时,蒂姆·布雷克·尼尔森和丹·史蒂文斯显得有些局促,作为富有经验的演员,在优秀的表演下有着陌生和不适感。
《克罗索巨兽》可能是维加隆多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电影。虽然受到预算的极大限制,但电影依旧维持了较高的整体水准,而安妮·海瑟薇和杰森·苏戴奇斯丰富了电影的内容,并给予它足够深度。
那么,究竟是什么酝酿了我们心中“怪兽”的存在呢?维加隆多提供的答案是,内在和外在的一切,不现实和现实的一切,都能够造成极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远远不只是物理上的摧枯拉朽,也有心理上的一蹶不振。维加隆多在《克罗索巨兽》中探索了当代的自我主义——错的都是世界,但错的应该是自己。而《克罗索巨兽》提醒我们,心中的“怪兽”远要比我们想象的更近。
Like I said, 这始终还是个“观”的问题。
還挺有意思的...............男的反轉得有點雷,大表哥怎麼就炮灰了呢
找大表哥英味原声出演这样一个傲慢中产男友还蛮好笑的 这样黑英国人吗哈哈哈 脑洞够了但爽劲没跟上 怎么感觉安妮海瑟薇发福了
年度最大脑洞片候选,估计斯坦·李和他笔下的漫威宇宙也写不出拥有这种超能力的英雄吧
这是什么神节奏。看到觉得浑身难受的标准节奏。
Mocap
披着怪兽科幻片外衣的小清新女权主义电影,有点小悬疑有点小惊悚。中段让人想起危狱惊情开头,结尾如果改成怪兽一脚踩下去两人形神俱灭同归于尽不就更意味深长?!
word妈呀这应该是我今年看过最反套路的电影了吧。以为是怪兽片以为是爱情片以为是鸡汤片,结果是个女主手撕男主的恶搞片!内心阴暗的人直接狗带吧!表白我安妮·海瑟薇,哪怕演一个酗酒的撸瑟,智慧和美貌也双双在线呀~~~
重新回乡,面临的是巨大的挑战,见到不想见的人,回忆起不堪的过去。当然,编剧把儿时的创伤衍生为巨兽去伤害别人这点我真的不是很能搞懂中间的逻辑,但是起码故事按照设定也算讲通了。本片大家演技都还在线,没有可以特别指摘的地方。平平淡淡一出戏。不怎么推荐。
为啥首尔不疏散……
槽点太多到底想表达什么?告诫韩国老实点儿你们的小命都在宗主国美国手上?告诫不要喝酒,一喝就断片儿天生脑子有毛病的更不要喝?还是让我们小心身边的变态朋友一朝变态一辈子变态?丹丹龙前男友角色起的作用就是为了凸显女主的不上心,韩国人民心也是大,每天定点袭击都阻止不了他们在事发地聚群。
脑洞实在太大,果然是拍过《26种死法》的导演才干得出来的事。为了迎合这个天窗般的脑洞,电影里某些人物都被塑造的非常诡异,性格的骤变让人无语。不过这样无法用类型片来定义的片子,也许才能被称得上电影中的“先锋”吧。
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大安妮和大表哥一起拍的电影,各种傻逼情节让人分分钟想弃片。无头无脑根本不知道想表达什么。内心的愤怒化成怪兽互相掐架?傻逼朋友一会儿好人一会儿大恶人?无力吐槽
新奇创意背后支撑这部令人眼前一亮的反类型作品的是精巧工整的剧作,主角与反派两个角色遵循着巧妙的对应与对立,不论是致命缺陷的对应、过去与当下的对应,还是内心转变与抉择的对立都是工整精巧的,就连地点也要对应。剧作层面上的叙事是女主克服致命缺陷与童年创伤历程的解构与有想象力的具象化。
哈哈哈哈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全程黑人问号脸,但毕竟怪兽片套路化严重,拍成这样还挺有趣的。
一部很尴尬的电影,你把它当成SNL式的恶搞吧,它又太正经;你正经的把它当剧情片吧,它又毫无逻辑,完全不通;你把它当科幻吧,它纯粹是恶搞;你把它当喜剧吧,它又人设苍白,人物行为讲不通,更不好笑;你说它影射核问题和政治局势,那纯粹是绞尽脑汁的想找个夸它的理由。开脑洞之前先想好逻辑吧。
这种设定反而有种教育意味,长大了也还是伤不起的孩子。构思很有意思,但是三流的的表演,四流的制作。
这个怪兽很大吗?我看还没有导演的脑洞大。
最后很燃,过程比较闷。海瑟薇一把把男主抓起来扔到远远的,嗯,这一定是个日韩风格漫改作品,浓浓的二次元味。以男女主互相心理缺点化作怪兽为喻,梗却是老美打个喷涕韩国就抖三抖,弱国你们要雄起揍它啊这样。
不是怪兽片,不是爱情片,不是治愈片,至于是什么类型,我也不知道啊。一会儿打,一会儿哭,一会儿温情,一会儿丧,一锅大乱炖,并不知道看了什么。 @2017-05-03 20:20:40
其实就是一部独立电影而已,接着脑洞说那些现代人的心理困境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地方但是倒不至于让人讨厌,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喜剧感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