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我先引用一下一位豆瓣网友在一篇长评评论区里的留言:
第四集是拍得最不知所谓的,人物动机不够充分就算了,结局居然是真的变美了而不是一切打回原形。毕竟过程中也没有什么超自然元素(有的都是女主的幻想),结果突然就从过敏乳液变成护肤神药……而且那个一坨坨的乳液某种意义上比前三集的血肉看起来还让人难受(地铁老人手机)。
下面是我的个人看法和吐槽:
第四集是全季最佳。看前三集的时候觉得只是肤浅的爽片(另外说一下,如果创作者有追求,有品,超自然只该是表现的手段而不该是表达的目的,如果作品有且只有超自然,那就只是爽片、快餐罢了),而且还不怎么爽,都是些老掉牙的模板和温吞水的发展(后面几集和第四集比也逊色了些)。
第四集看片过程中频频眼前一亮,频频沉浸于巧思与深思,简直不像这个系列里的,立意和精神都鹤立鸡群。
最大的主题是由浅入深、并且多方面的生动描摹和刻画了两个群体:
前者是肤浅、庸俗、世故、油腻、八卦、精打细算、精致利己、浮躁、刻薄、叽叽喳喳、勾心斗角、貌合神离的社会群体——是庸众、群氓;
后者是富有个性、精神丰富、怡然自得、有品有料有格调、懂生活、清爽、高洁、生命和生活更有深广度和纵深度的另一个社会群体(在没去寻找自己的群体之前,ta们有时候会表现为个体)——是艺术家、收藏家、鉴赏家。
而且,控诉和鞭挞了社会关系和社会运转、社交中前者对后者的排挤、迫害和强行裹挟、绑架。
同时,呈现出后者中的某一个个体在这种压力下否定自己、不自信并试图讨好前者并与前者同流合污——这是最危险和错误的。
在这个过程中心态、情愫的变化,又有另一番趣味。个人的志趣、爱好和爱人这些本来美好的事物也被莫名其妙的附加上了消极和厌恶的滤镜和标签,人性被扭曲了。
再说过敏。过敏是非常巧妙的比喻,是后者个体对前者群体的不适应和反感。
而最后过敏的消失则是后者对反感的压抑,丧失了自我。
批评前者的同时,也批评了后者曲意逢迎前者的行为——而这批评,恰恰又是对(原来的、没改变之前的)后者的肯定和叹惋——后者本该大大方方的做自己,失去自己也就失去了一切,又能得来什么呢?
全片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和耐人寻味之处。前者和后者,不同人群的现状,和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模式、他们的心理状态,以及这些心理在环境、事件、内外条件推动下的转变和发展描摹得淋漓尽致、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入木三分。
这些东西的表现方式并不晦涩,甚至很多地方都是明晃晃的往观众脸上糊了,不用多动脑的,也不用多强的眼力件儿,眼睛和脑袋稍微麻利点、机灵点就够了,某些人为什么看不到呢?
实在不行就多看看剧集本身,还不行就多看看别的评论。
轻言、妄言,暴露的只是你的见识和水平,而不是剧集的。
整体水平有参差,这应该也是大部分观众有点失望的地方,主要是因为每个导演有自己的叙事风格,这就导致看下来符合大部分观众口味的集数比较统一,比如第三集。
我个人看完最喜欢的是最后一集《Murmuration》。
murmuration中文翻译比较直接的意思是“ 椋鸟群飞 ”,正如影片中呈现的这样:
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成千上万只鸟儿成群飞过傍晚的天空,旋转、俯冲,宛若一场高度同步的芭蕾,许多人都为之着迷,本文中这一对主角夫妇也不例外。两人为了研究鸟类想尽办法寻找资助者,他们的成就也被许多人注意到,因而也有了住进这所宅子的机会。
椋鸟群飞这个现象在本故事当中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呢?我个人认为是对女主角内心的隐喻,正如她所说的,她喜欢鸟类是喜欢那种“freedom”的感觉。
在她所处的时代,她作为一位女性科学家,一定付出了很多,可是在人群里,身为男性的丈夫仍然还是受到最多关注的那一个,好像所有人都默认妻子只能是助手,是科学界的边缘人物,而不是与丈夫处在平等地位的科学家。女主脸上多次出现的失望和落寞都反映出她的无奈和疲惫,加上心爱的孩子夭折,后来当她住进死过人的老宅子里看见幻象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我觉得女主能看见那对母子,一方面是体质或者磁场(瞎猜的哈哈哈哈 ,毕竟古宅老友记里面就是妻子能看到鬼),另一方面是她上楼梯看到照片时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孩子,这跟自己内心刚刚失去女儿正好对上,她对照片中的母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也是因为自身的经历让她产生了同感,所以看见刺绣的时候她才会那么激动,因为她能感知到宅子里的这位母亲同样也不自由。有时候不自由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内心,宅子里的原女主人很明显是遭受了背叛,受刺激后变得精神不稳定,女主几乎是完整地做到了“同感”,同样是母亲,她对她的心情体悟得分毫不差。
多次出现的鸟群也是对自由的隐喻,这座宅子困着不自由的灵魂,就像自由的鸟群栖息在人的住宅中,最后鸟群围绕着女主应该也是说明她通过与小男孩鬼魂的短暂对话解放了他被困的灵魂,也打开了自己的心门,她也获得了自由(感觉女主就跟小男孩说了几句话就发生转变,这块拍的太仓促了)
我一直都很喜欢大自然,所以很喜欢这一集,像纪录片一样!这也是我对整部剧比较喜欢的地方,画质很高,像电影,观感确实好。最后一集也能算标准古宅闹鬼惊悚片,但是又加入了鸟群的镜头,所以二者碰撞出了非常奇妙的火花,我最喜欢的一集!
补充:有朋友提到女主的孩子是她自己杀死的,我承认第一遍看的时候忽略了一些细节,二刷时发现,孩子的死应该是跟她有关,但我还没看到完全能说明是她亲手杀死的证据,但孩子的死应该是跟女主有关的。
一些小猜想:
1.十分半左右的鸟鸣声中依稀夹杂着婴儿的哭声(不知道是不是我听错了?),女主的脸色也不对劲,她应该是在孩子死后多次幻听婴儿哭声
2.女主对着丈夫的神情总是感觉带着一些愧疚,也拒绝更亲密的行为,当然这一举动可以理解成丧女之后的无法释怀,也可以解释她对丈夫不知道孩子真正死因的愧疚
3.女鬼的那句what have you done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女主对自己内心的拷问?
4.吵架时丈夫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女儿会死掉”是不是也说明孩子死得突然?
也许女主为了继续自己的事业而选择牺牲孩子,这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一集一个故事的剧集,其实最终都是三星。黑镜第一季评分那么高,我觉得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只有三集,质量比较容易把控。随便写写每一集的简评。
第一集:36号仓库 - 感觉没展开,想要写的东西挺多,又是种族歧视吧,又是神秘纳粹吧,又是做法呼唤鬼怪吧。。。写的神乎其神,最后落脚点却是“恶人有恶报”?有点单薄,虎头蛇尾的感觉。
第二集:墓地老鼠 - 很普通的怪物片。跟第一集一样,刚刚感觉有点层次了,哎,就完了。
第三集:验尸 - 本季最赞!故事从简单的矿难,层层展开,节奏掌握的非常好,气氛营造也很棒,短时间内塑造个性鲜明的主角和反派。结尾也让人非常满意。
第四集:外在 - 中庸之作,不好不坏。看到中段就能猜到结尾。
第五集:皮克曼的模特 - 又是觉得没有太展开的一个故事,但是结尾还是挺棒的。
第六集:女巫之家的梦境 - 一般般。最后反转有点意思。
第七集:本季最差。乱七八糟的不知道在讲什么。头半集是一大群人坐在一起磕药扯淡,然后不知所云的怪物冒出来。
第八集:本季第二赞。跟验尸一样,节奏掌握适度,人物塑造严谨,“自由”的主题贯穿始终,最后结尾也算是皆大欢喜。
并不是特别期待下一季。如果有就看,如果没有,也不觉得失落。
EP5 & EP6 改编自爱手艺,The Dreams in the Witch House & Pickman's Model
//www.hplovecraft.com/writings/texts/fiction/dwh.aspx
The Dreams in Witch-House 魔女屋中之梦 - 知乎 (zhihu.com)
//www.hplovecraft.com/writings/texts/fiction/pm.aspx
译文:《皮克曼的模特》——H·P·洛夫克拉夫特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
EP2改编自同名短篇 The Graveyard Rats by Henry Kuttner
//en.wikisource.org/wiki/The_Graveyard_Rats
EP3改编自中篇小说The Autopsy by Michael Shea
//www.lightspeedmagazine.com/wp-content/uploads/2014/03/Lightspeed_47_April_2014.pdf
EP4改编自漫画Some Other Animal's Meat by Emily Carroll
http://www.emcarroll.com/comics/meat/
EP1& EP8创意来自Guillermo del Toro本人
Happy Halloween ^__^
莫托罗虽然对黑暗的故事充满热爱,但他内心的底色是温暖的。
他在书中表示: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义务不传播绝望,怨恨和嫉妒这些痼疾。每个人都有义务为了自己和周围的人做出正确的选择。我认为我们自己不会变得更重要,但我们所做的集体选择会。我们将来灭绝与否就取决于那些选择的积累。”
有的故事是蜜糖里藏着毒药,而有些故事是锥子里藏着手帕,刺痛但抚慰你。
说第八个故事《喃喃》
关于不被理解的女性们的救赎故事。
第八个故事《喃喃》改编自吉尔莫的短篇故事。
没有看过原著,从影片的感觉去逆推,我会一厢情愿的觉得,这是一篇很美且温暖的短篇小说。
以下有剧透!慎拉!慎滑!慎点!
潜心研究黑腹滨鹬的一对夫妇成功维持了天使投资人的信任,继续深入的研究关于黑腹滨鹬的“喃喃”行为。
他们来到了一处鸟岛,住进了一处被遗弃的豪华大宅。
必须不出所料——怪事发生了。女主总是感觉房间里有人,而且黑腹滨鹬也表现出从所未见的怪异行为。
神经紧张的女主不断和丈夫产生摩擦,引出了一段伤心的往事,原来他们失去了孩子。为了弥补丧子之痛,丈夫也在默默忍受心疼,不断关心、安慰、陪伴女主,试图让两人的关系恢复到最初的样子。
但丈夫的努力事与愿违,女主无法解开心结。
黑腹滨鹬出现的怪异行为——开始在他们居住的阁楼栖息——伴随这种怪异的行为,女主的声音采集器里也出现了奇怪的声音,看到的鬼魂也越来越清晰。
终于,女主忍受不了鬼魂的折磨,她追问当地人,这座宅子之前主人的情况。这才得知,宅子的原主人是一位女士,她被男人欺骗抛弃,而当时她怀孕了,她伤心欲绝,生下小孩子之后情况更加恶化,她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并自杀。
女主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濒临崩溃,她和丈夫发生了争吵。丈夫也道出了这段时间的积郁,他不理解为什么女主没有为死去的孩子留下一滴眼泪,但却这么关心这个宅子的事。
俩人的对话不欢而散。那个夜晚,女主看到了旧宅女主自杀事件的全貌……
再次强调,下文有剧透!
要了解这一集的深层含义,需要稍微了解一下故事所发生的背景年代。它巧妙的藏在了一句合理的自白台词中——1951年。
那个年代的美国性别歧视非常严重,尤其职场女性。这种情况在1964 年更改了《民权法案》关于“就业机会平等”条目才稍~~~~~~~~有缓解。(我记得我大学时候还学过一篇关于这方面的英文课文)
这也是为什么,在黑腹滨鹬研究汇报结束之后,明明女主是主角,但所有人都围着她丈夫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当提到对别人事如此关心的时候,女主会表现出极度的敏感和情绪化。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女主看到了鬼魂,女性最理解女性。这本身就是一种暗示,即便丈夫如此深爱女主,却跨越不了性别的区隔。
在这个前提之下,女主面对压力之下的迷茫就更容易理解一些。
这是此系列的最后一集,叙述的节奏娓娓道来,就意味着慢。这种需要情感共鸣的故事快不得,因为细腻的情感需要一点点渗透。
诚然,这种方式会很“丧”,挑战一些观众的观影习惯。
直到剥掉一层层伪装之后,才能抵达情感的内核。
只有女主能看到的鬼魂暗示其内心,这种内心是一种互通的理解,在最后她明白了原主人的内心到底有多痛。但这种痛苦却被所有人忽略掉,只保留了故事中最猎奇的部分——她溺死了自己的孩子。
当地人说:
“有人说在屋里看到鬼影,其实只是对他人悲剧的病态迷恋,人们只会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
如果反过来理解这句话,那便是大多数人们没有看到痛苦的那一面。
但女主在鬼魂的身上体会到了自己内心同样的情感——伤心欲绝。
唯一不同的是,女主有丈夫在身边一直不离不弃,但因为自己的情绪也把丈夫逼到了崩溃的边缘。这种行为,让她越发焦虑。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无条件的爱”。无条件,对于爱来说似乎意味着纵容。
很多人曲解了这话的含义,这句“无条件的爱”是需要加上语境的。
这句话的中的“条件”,并非交换条件,通过换取的方式来爱的条件,而是“价值条件”。所谓价值条件就是说,这个价值条件决定了你不够好你就不值得爱,足够好就值得爱。
这个价值条件成了禁锢人们的枷锁,于是我们害怕我们不够好,别人不爱我们。于是生活中逐渐扭曲成了别人眼中期待的样子,失掉本真,觉得有时那不是你,但必须维系着那个样子。
剧中女主便是如此,作为性别歧视较为严重的年代,女主跻身学术界本就不易,她必须学会隐藏自己的情感。亦步亦趋,如坐针毡,努力想要活成丈夫眼中的模范妻子。她不能接纳感性的自己,她担心这样就是不好,就不会获得爱,于是她矛盾,她迷茫。
要想成为那个真实的自己,就是抛开这些价值条件,需要无条件的爱作为支撑。这便是无条件的爱的本意。
陪伴与不离不弃。
但有些时候别人给予的无条件的爱仅仅是一种支撑和支持,参悟本真还得靠自救。
如何自救?先面对真实的自己吧。
女主最终对鬼魂孩子说出的那段话更像是对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内心说出的话,这便是卸下了伪装,面对了真实的自己。
总之,多沟通,多用正确的方式沟通(啥叫正确的方式?不用反问句的沟通最起码不会错!)遇事别憋着,容易憋出内伤。
遇事别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关于这部剧集的最后一篇了,得上点价值了)
最后,夫妻两人用只有彼此能听懂的鸟语互相联系对方,让我觉得简直太TM浪漫了!
(自己弄了个公号,叫“电影药”,欢迎随手关注)
E01《36号拍品》6.5/10:讽刺了利己主义,无功无过,个人对里面邪祟内容比较感兴趣。
E02 《墓园鼠群》7/10:做人不要太贪婪,第一次见这么多老鼠,密集恐惧症噩梦。
E03 《尸检》9/10:永远喜欢这种对人类勇气的赞歌,反杀高等智慧的桥段永不过时,就像神话中人类数次欺诈神明与恶魔的桥段,节奏和吓点恰到好处。
E04 《外在》8.5/10:美剧版活体《整容液》,对当代一些容貌焦虑刻画得还是很不错的,人物演出也很出彩,杀夫情节感觉只是为了服务于恐怖单元剧的设定,没有必要,减分。
E05 《皮克曼的模特》7.5/10:全剧最邪的一集,看完生理不适了好一会,画的效果做得挺有意思,男主也很帅,但真的非常讨厌这种没做错任何事还是要接受厄运的情节。
E06 《女巫宅邸之梦》8/10:涉及巫师就还真把罗恩叫来拍了,演出很出色,结局的反转和首尾呼应是加分项。
E07 《观展》9/10:艺术效果相当让我喜欢的一集,并不恐怖,结尾的节奏稍稍有些崩坏。
E08 《喃喃》7.5/10:暖心收尾,风格有些让我联想到《环形物语》,女主的人设实在不讨喜。
整体观看体验还是不错的,题材算是出众,不少感觉都可以作为长剧集或者电影来拍,但感觉革新性还是不够,能让人觉得很惊喜的就两三个。然后总结一下远离灵异事件和不明生物的重点:远离尸体,别好奇,尊重自然规律,远离尸体,远离尸体!
第三个故事封神!
那些给四星以上的,应该是没看过什么恐怖片(甚至电影)吧。
适合当下的娱乐。活在当下很难,既无法整天面对痛苦的现状,也无法无视这些苦难,这个剧的黑暗和幽默感,算是在当下能提供娱乐又没有完全脱离现实的一个缓冲区,矿工、移民、盗墓贼。。。人类再作下去,克总出来把大家都收了算了。似乎整体看下来,讨论了一种异化,人被一种非人的东西,超自然的东西,或者是怪物、外星生命或者其他给占有了,异化了,失去人性。比起恶魔附体、驱魔那种嚣张的方式,这里面的异化更为隐秘和低调,更像是周围就会可能发生的情况,遭遇变故,性情大变,被金钱或者悲惨境遇腐蚀人性,最后异化成另类存在。人性的基石已经腐烂。远古的残忍天性正在显露。
看了两集 没法看 弃了。
谁说第八集好的,看了个寂寞,纯浪费时间。最好的是第三集。
E01开篇选的不好,感觉像凑数的,好在E02力挽狂澜,不然真是白期待大半年。
I'm leaving this recording for you alone…竟然有点泪目了,看完整季后又把E3过了一遍,叙事最高效、跨类型最成功的一集,完成度好到将这1小时单独扩充成8集也问题不大,相比之下剩下几集确实更像是金玉其外的“华丽”把戏了,阅后即忘。
第一集没啥意思啊 套了个邪教的壳其实就是个遭报应的故事啊啊啊 那个大触手不及潘神里眼珠子怪万分之一可怕
鼠鼠我啊
第三集至少让我觉得人类在未知面前不再那么渺小
陀螺的《聊斋》。八个道德训诫小故事,分别应对着不同的状态:绝望,贪婪,牺牲,自卑,动摇,执念,狂妄,愧疚。有黑暗到底,也有救赎希望。大都有头没尾,制作挺精良,但也至多只能算是万圣节档期的甜点。顺便感慨一下,爱手艺的小说真是不适合改编,他小说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暧昧和混沌,所谓他经常写的“难以名状”之可怖,一旦视觉化,而且准确形象化,可怖就瞬间被瓦解了。
恐怖版的《爱死机》,故事很有创意跟想象力,在有条不紊的叙述中轻松就能沉静其中,结局让人意犹未尽。台词非常精致,镜头没有电视剧的廉价感,感觉跟电影一样精致。最后说句公道话,其他恐怖剧集跟这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好难受,第三集医生太伟大了,但是为什么好人没有好结局!!😩
看完了,质素不是很齐整。验尸官的故事我最喜欢,《呢喃》作为女性题材放在这个类目里可惜了。最差的是《鉴赏会》,烘托气氛没烘托好,就是又臭又长。总体上说,可以一看。3.5星我觉得比较合适,三星过分了,四星过誉了。
前两集血源怪物再就业,月神、下水道大耗子。鼠群是隔壁瘟疫传说来跑龙套的🤣
良莠不齐,平均应该是3星多的,4星纯为鼓励惊悚恐怖小连续剧 1. 仓库淘宝王与邪典的故事。与人方便才是与己方便 3.5分 2. 贪婪可以让人在困境中依旧猪油蒙心。老鼠恐惧症患者的噩梦,可惜只有巨鼠,没有万众一体。4分 3. 异形寄生。困境中的反杀,Wow,如果我是法医,不可能做得比他更好 5分 4.化妆邪术。这集挺无聊的。仿六七十年代虽然成功,但奇异恐怖感全无。2.5分 5.邪画,故事一般,有趣的是选了演过《道林格雷》的本·巴恩斯做男主,也是邪画的故事 3分 6.双胞胎打破生死界的故事。又见罗恩。 3分 7. 收藏家炫了一通富后秀出了可以变外星人的石头 2分 8.虽然有点冗长,但挺温馨治愈的一个鬼故事 4分
就这种东西也称得上奇思妙想?第二集还算凑活,第一集这拍的什么啊?陀螺你平时构思故事是先想一堆完全没用的铺垫,再在脑子里突然蹦出来一个怪物把快想睡着的自己吓醒吗?居然比美恐还要水,剧情还要无味,概念还要没创意我是没想到的。而且章鱼人,鼠王和僵尸这有什么可新奇的吗,就这网飞还放到万圣节播,哥们你上街看看那都扮的比你有创意,你这个级别的故事我拿到幼儿园班上娃们都得喊无聊。鉴于第二集各别场景设计和色彩还称得上有但不多的设计,多给一星。
只能说道具很精致,故事很老土,单集片长很短,观感上很不尽兴,那么精致的道具没能物尽其用。平静无奇三星片,又鸡肋了。
八集怎么够?我要八十集!
除了第三集,其他的要么无聊要么恶心,要么恶心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