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2008)

HD中字版

主演:吉永小百合,浅野忠信,檀丽,志田未来,佐藤未来,坂东三津五郎,笹野高史,绪方义博,近藤公园,中村梅之助,田中真弓,倍赏千惠子,户田惠子,富泽美智惠,吹越满,笑福亭鹤瓶,乡里大辅,西原久美子,大泷秀治,铃木瑞穗,赤冢真人,片冈富枝,北山雅康,天田益男,植村喜八郎,左时枝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8

 剧照

母亲(2008) 剧照 NO.1母亲(2008) 剧照 NO.2母亲(2008) 剧照 NO.3母亲(2008) 剧照 NO.4母亲(2008) 剧照 NO.5母亲(2008) 剧照 NO.6母亲(2008) 剧照 NO.13母亲(2008) 剧照 NO.14母亲(2008) 剧照 NO.15母亲(2008) 剧照 NO.16母亲(2008) 剧照 NO.17母亲(2008) 剧照 NO.18母亲(2008) 剧照 NO.19母亲(200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母亲(200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0年,日本一方面深陷中国战场,另一方面与英美等国关系日益紧张。居住在东京的野上一家本来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只是在这战争年代,幸福是多么奢侈和脆弱的一件事。身为进步作家的一家之长野上滋(坂东三津五郎 饰)因左倾思想被当局以妨害治安维持法的罪名逮捕,不久即受迫害致死。妻子佳代(吉永小百合 饰)强忍悲痛,坚强地抚养一双女儿初子(志田未来 饰)与照美(佐藤未来 饰)。他用自己一生的幸福和无私的母爱,护佑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本片根据黑泽明生前的御用场记野上照代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给父亲的安魂曲》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三部罗德岛巨像天使与处女海盗旗升起第二季隐居血战桥头堡小镇杀机大西洋德州电锯杀人狂赤热清白2020啊!因为是男高,所以很幸福大力神2012国语生化追击直面死亡被埋葬的树木金发尤物极速车魂 第二季过界男女3% 第三季继续前行2020极度迷情海上花宋慈之绝命诗案

 长篇影评

 1 ) 母亲的颂歌

看见片名,便吸引了我,无论如何,关于母亲的电影,始终都会触动我的内心,漾起我悠悠的思绪和感恩之情。

山田洋次以二战为背景,用影像细腻的描绘了一个纯朴的东方女性形象,有血有肉,有棱有角,宛若观看着自己母亲的表演,心生共鸣。这里,我不想过多的谈论这部电影的细节部分,面对丈夫的不公平迫害,佳代并没有就此沉沦下去,她依然乐观的面对人生,在山崎的帮助下,历经险阻,终于取得了对丈夫的探视权。然后,探监并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丈夫遭受的非人摧残以及警察们冷嘲热讽都预示了接下去的悲苦日子。佳代为了继续维持开支,找到了一份在小学担任临时教师的工作,不满45公斤的身体还要和学生们一起又蹦又跳。生活的压力和抚养儿女的重担硬生生的落在了她的双肩上,而她却一如既往的扬起灿烂的面容,给自己和孩子以坚定的信心。

传统的东方女性(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身上都隐藏着坚韧的性格,她们往往将家庭放在第一,一生为止操劳,无怨无悔。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也从侧面说明了东方女性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在以男性之上的社会里,产生的一种不自觉的依附于传统的性格特征。她们甘做阶梯,隐身于丈夫和孩子的身后,一边给予巨大的物质帮助(持家)和精神鼓励(育儿),一边却默默的牺牲着自己的梦想和欢乐,不过,或许她们也正享受着这种幸福吧。

但是,随着女性自觉意识和独立意识的逐渐清醒,一系列的女性独立运动也随之风起云涌,现代社会的日本女性,由于更多的接受了西方思潮的熏陶,已经开始慢慢淡化了女性的传统特征,她们张扬的个性,不羁的生活态度和愈发开放的非主流思想,将她们打扮的犹如藏身于黄色皮肤之下的西方嘻哈女性。她们钟情于表现自我,对待爱情、婚姻和性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她们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尝试的,也再没有什么是羞于启齿的,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尽情的享受生活带给她们的快乐,至于所要承担的某种责任,她们还没有来得及去加以思考。

导演在赞美以佳代为代表的传统日本女性的同时,也对日本过去的那段历史做了反思,并鲜明的表露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影片中看见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以及带给人们心灵的巨大伤害,就不难看出导演持有的立场。

 2 ) 震撼的结尾

早上5点半,你就醒了
你打开煤气,烧水煮饭
然后,叫醒一对女儿去上学
你替大家准备好午餐便当
你是个小学代课老师,收入微薄
你又瘦又憔悴
可还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唱歌非大声不可
你一天得辛勤工作几个小时?
大家都同情你的不公待遇
可为保住饭碗,谁也不敢吭声
一旦丢了工作,你就没有出路了
为了我和孩子们
你咬紧牙关,拼死拼活地干
你疲惫的身躯还不到80斤重
就如破碎的瓷片一般
是谁,把你摧残成这副模样?
是谁,让我们受此煎熬?
你不再美丽,不再年轻
可我突然发现
我必须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你
你身上的不屈和坚强
令你闪闪发光
当我脆弱无助的时候
这个念头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并提醒我,我是个活生生的人

 3 ) 安魂曲

是一部非常安详的电影,我每天看二十分钟,倍觉安心。
看完后想起一篇著名的小说《上帝创造母亲时》,摘录几句:
“她必须能够经受任何的荡涤,但不是塑料制品;有一百八十个活动零件,可以任意更换;靠不加奶和糖的浓咖啡及残羹剩饭运行;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拥有一种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骨折到失恋都能治愈;此外,她必须有六双手……”
“她还必须具有三双眼睛。她需要一双能透过紧闭的房门洞察一切的眼睛,然后她才可以胸有成竹地问:‘孩子们,你们在里面干什么?’另一双眼睛将长在她的后脑勺上,用来专门看她不该看到而又必须了解的事。当然,在前额下面她也有一双眼睛,当孩子们有了过失或麻烦时,这双眼睛能够看着他,不必开口,就能够明确地表达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的意思。”
“眼前的这件母亲模型,已经能够在患病时自我痊愈……能够用一磅汉堡包满足一家六口人的胃口……能把一个九岁的男孩弄到莲蓬头下淋浴……”
“你根本想象不出她有多么能干,也根本想象不出她有多大的忍耐力。她会思考,还会说理,商量,妥协……”
“而她的眼泪,能表示欢乐、悲哀、失望、怜爱、痛苦、孤独、自豪……”

 4 ) 羡慕嫉妒恨

我都忘了我上次发这样的牢骚是神马时候的事了,已经很久没有发这样的牢骚了,这次又被勾起来了:点解?点解日本就有山田洋次这样优秀的导演我们就没有呢?真是羡慕嫉妒恨到了极点。

日本真正的千年女优,吉永小百合 Yoshinaga Sayuri,在从艺的40多年里,出演了超过百部影片。这里以63岁的高龄饰演40岁左右的两个孩子的母亲……那份不温不火的淡定自若,戏如人生。

结尾在山田洋次平静的叙述中,悲伤就像大河静流表面下最奔腾汹涌的洪水一样扑面而来,急速地刺穿你的感官。军国政府和战争让母亲接连两次遭遇的和最亲近的爱人的离别,然后再把离别变成永别,让母亲的希望全部变成绝望,让母亲的感情从此死去。背负着深深的悲痛,母亲坚强的活着,直到临死,才向女儿流露出一生的不甘心。

失去爱人和一段深厚感情是痛苦的,特别是永远的失去,再没有补偿和希望……

母亲最后说,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就要活下去。

山田洋次的良知和理性更加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他对日本在二战时期的凶残和错误做了深深的反思,并大加讽刺。

 5 ) 母亲の爱

下午看到思源cinema版的唐冬冬博客里提到山田洋次的《弟弟》,看了很有感触,关于日本家庭伦理影片,看的不太多,但也略知道几部。去年和今年初,最关注的莫过是枝裕和。去年的《步履不停》,最近的《幻之光》,都是我喜欢的电影格调。

因没有看过小津的作品,不好将几部拿来比较,但对于日本家庭和伦常关系,总还是有话可讲。《母亲》看过已有几日,当下是曾想过说几句,后因杂事耽搁,不能成笔。从《弟弟》到《步履不停》到是枝裕和的《母亲》,日本家庭的典型特征是静和忍。之前看《幻之光》,近似默片,对白清减,情绪内敛,镜头简洁,是塔可夫斯基式的美学风格。转而这部《母亲》,在剧情上丰满很多,很多细节撑起了这部片子。我总觉得以前看多的许多电影煽情煽的太狠,像肥肉吃的太多腻到自己了,所以在日本家庭剧上总是特别偏爱。

一是上个原因,再则是因为文化共通所致。日本文化源自我们,因而家庭成员的关系、日常生活的形式、情感表达的方式、伦理纲常的羁绊都非常接近。大主题是反战,但最打动我的,还是母爱的伟大。《弟弟》里不成器的弟弟,经常惹乱子,一辈子演个戏还只有一张海报,贪杯又常忘乎所以,姐姐女儿结婚的大事上,他不请自到,把好好的婚礼搅的乌烟瘴气。按常理这样一个亲戚,姐姐应该是唯恐不及了(《弟弟》里演弟弟的骏河学在《母亲》里成了母亲的哥哥,两部戏的女主角都是吉永小百合),但亲情的羁绊让她最后还是去终老所去看望弥留的弟弟。一般人拍来,一定是在此处煽情,配乐和故事剧情一波三折,但山田洋次不会如此,越来越喜欢这种反传统、反高潮的手法。其实,无论家里亲戚有再多不是,根植于血脉中的羁绊是无法割舍的。家庭成员间,是无法用恩怨情仇来简单解释的,其实弟弟无论是怎样一个人,无论成功,失败,经历了现实的跌跌撞撞之后,依然能够化解、原谅、包容、理解的都是那份亲情。

日本人,甚至现代社会的我们,人和人之间都存着一层隔膜。我们学不了欧美式的亲密,几千年的文化里已经熔铸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高下、话语权的分割、等级的分野等等。普通人之间尚不能交心,而本因亲密无间的家庭成员间因为价值观的差别、时代造就的区分、环境的不同和天然的伦常观念,同样形成了一层隔膜。我不太习惯浓烈的情绪表达方式,而日本独特的文化特质,更清淡、更疏离,用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突破那层隔膜。

《母亲》里的吉永小百合,隐忍、坚韧、执着、温柔、坚强,典型的大和民族母亲形象。她和我们中国人的母亲形象特别重合,接近,因而容易使我产生共鸣。另外,是枝裕和的电影语言很冲淡,日本文化里的仪式感有特别让人产生宗教性的共鸣。双重的力量,形成了一种伟大的美和受难者的形象,为善的延续塑造了善与美的雕塑。每一次琐碎日常生活的展示,都是一次对母亲这个形象的加码。阿照出言不逊时的慌张,看到丈夫落魄样子时的不忍,对山崎君的感激与依恋(是对一个男人撑起家庭的那种依恋),对父亲试图拆散自己的坚持,每一次的积蓄都是为了最后情绪的爆发。而这种爆发,恰恰不是用一种歇斯底里的方式展现,而是以一句“没把你们照顾好,抱歉”,轻轻送出,但那种震撼,无与伦比。

母亲在战时,坚强的撑起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这种人性人情之美,与战争的残酷、无情、动荡和破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善与恶的对垒,用母亲柔软的肩膀和绵延不绝的母性力量战胜贫穷、残缺和苦难。宛如工笔画一般,100多分钟的时间,巨细靡遗的表现一个母亲在战争中支持起一个家庭时的左支右绌,每一个细节都是爱的赞歌。静默是最伟大的力量,而《母亲》里的吉永小百合恰恰用静默的爱呐喊出对战争之恶的宣言。

《上帝创造母亲》里讲:她必须能够经受任何的荡涤,但不是塑料制品;有一百八十个活动零件,可以任意更换;靠不加奶和糖的浓咖啡及残羹剩饭运行;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拥有一种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骨折到失恋都能治愈;此外,她必须有六双手……

片子最后,临死前,当女儿说她可以闭眼了,可以和死去的亲人在天上团聚时,她则说出了全片最震撼人心的话:不想在来世见面,只想在今生和他一起好好活着。这时刻,是爱的升华,是爱的礼赞。同此,我想到《弟弟》里弥留之际,弟弟还念着给姐姐的女儿起名字这件事儿;想起《入殓师》里在殡仪馆工作的爷爷,最后一眼看躺在棺材里微笑着的奶奶,轻轻一句:多谢。

这一刻,泪流满面。

娶妻当如佳代,做人当如山崎,你们呢?

 6 ) 地母

我历来是很钦佩日本女性的,她们有地母一样的胸怀,包纳爱,也容忍恨,外带生命力极其旺盛。

日本电影《母亲》中的女主角佳代因丈夫政治思想不合大流,而被请去坐牢,自己独自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的操劳一个家庭,还要抚养一双千金,盼了两年,以为丈夫能出狱团圆,结果得到的却是死亡电报。哭都来不及,就操办丧事,打起精神继续过日子。

影片的开头就把男主上滋人定调,写的书因思想问题出版不了,家里房租也欠了三个月。上滋只能负气的说卖书换钱,佳代则心平气和的安慰丈夫说只要想办法,总能解决问题。影片虽然没有交代这个插曲的结果,但毋庸置疑的肯定是佳代处理好了这个家庭危机。过了不久,某天半夜犬吠四起,佳代警觉的起来叫醒上滋做好应对,自己则整理好衣服出去开门,原来是抓上滋的警察,临走还细语对佳代说:“太太,恐怕这次坐牢的时间要长一些了。”由此可见,丈夫上滋被请进去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难怪佳代反应慌而不乱,早就应对有度。

丈夫上滋在狱中因为带了些娇气,很是吃了些苦头的。片头有交代他出身广岛,习惯清爽的夏季,不适应东京湿润闷热的夏天,但假如搬来生活十几年都没习惯,难免就说不过去了。也可能因为读书人本来就受不得多少苦,监狱里吃不饱穿不暖,再加上精神上的折磨,很是煎熬,寻常人说不定撑撑就过去了,但他终究难逃一死。

不过,死才成全了佳代的伟大,虽然这个伟大并不是佳代想要的。丈夫上滋在影片中如同只鳞片爪一般,是轻飘飘的,是灰色的影。危难时候出现的学生山崎悄悄的替代了他在家庭的影响,山崎带来的是光,是热,是福音,是这个濒临破碎家庭的粘合剂。佳代暗地对小姑子说家里还是有男人好,就是对山崎的肯定。他给了一个丈夫(男人)能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安稳、支撑、欢乐和爱。所以山崎去当兵来和佳代告别,临行前,佳代在玄关哭泣着,把脸贴在了山崎的手上,她觉得天地又崩溃了,旁边站着的是一脸不知真相略带疑惑的女儿。

佳代的后半生被淡化了,但有证据,一个女儿成了医生,一个则成了教画画的老师。这就是女人的成就,把一双女儿抚养成人,而且出人头地。她自己呢?我们谁也不知道,只依稀从病床前看出,她至少是没有再婚的,她把爱情给了自己的丈夫上滋,把另一把火给了山崎,可惜熄灭了。女人一辈子的期盼都在几十年前就失去了,而且是两次。女人可悲的地方就是太依赖爱情、男人而活。

佳代临死前的一番话也证明了此点,她说:“不想在来世见面,只想在今生和他一起好好活着。”来生的事情谁能说的准呢?还不如现世的欢愉来的痛快。女人在结婚后,先奉献给丈夫,然后奉献给儿女,中国传统家庭还要给孙子一辈。但她们又把这些当做自己的功德来做,以为是上辈子欠他们的,所以幸福着而又疲惫的过完一生。

 短评

永远守护的灵魂

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1. 战争是山田洋次永远的主题,却以这种旁敲侧击的温柔方式出现,让人们去反思,如果你也置身于那个环境,该何去何从,如何行事为人。2.没有这样的母亲,很多人无法走过战争。

9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妈妈,我爱你

13分钟前
  • 浮生若夢
  • 力荐

行文朴实有爱

15分钟前
  • 小刘
  • 力荐

专题资料备份。

20分钟前
  • iokanaan
  • 力荐

吉永小百合演技没有任何话说,但让一位六十多岁的人去演一个三四十岁的母亲,不论保养得多么好,还是让人有种错位的不适感。电影平淡中蕴含力量,并无刻意煽情但却让人始终酝酿着情绪,在结尾处终究泪水决堤。看这样的电影让人真的能够静下心来感觉家庭的温暖。 ★★★★

23分钟前
  • Q。
  • 推荐

山田洋次作品,改编自黑泽明生前的御用场记野上照代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给父亲的安魂曲》。今天恰逢8.15日本投降抗战纪念日,很多人只颂扬它歌颂母爱(确实也是),但我看它更是日本本土反战影人对二战的无声抗议。母亲临终,宁要俗世的相守不要天堂的欢聚,点睛之笔。

27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塔苦桑比金~~~

29分钟前
  • 福 禄 夀
  • 力荐

你妹你妹你妹。。。这种题材杀我。。细节什么的杀我。。。

33分钟前
  • 阿朽
  • 力荐

细节、场调都是看的出来的老。63岁的吉永小百合演40岁的人妻,37岁的檀丽演刚上大学的素女,完全是个妖精阵容啊。另外对坚韧能干顾家的良家妇女表示敬意。

36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3341 日本本土平民家庭经历的二战

40分钟前
  • 我还是我
  • 还行

喜剧式的小津安二郎。 同声传译很赞呢。

42分钟前
  • mOco
  • 还行

山田洋次和宫崎骏一样令我敬佩,因为正视历史。战争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好处,看到这一家人深受战争之苦还是很令人悲哀的。因为反对战争被关押致死的父亲,因回广岛侍奉母亲死于原子弹的姑姑,战争末期被征兵死在太平洋的小山,无辜的平民为军国主义付出代价,多么不值。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为母亲泪目。

46分钟前
  • 津五渡
  • 力荐

六十三岁的吉永小百合,演技是没的说,就是年龄多了快一半太勉强了。坐在自行车后座的老大夫好像龟仙人。

49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妈妈回程时一直在哭,我很诧异她为何能流那么多眼泪”

50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从父亲死亡的噩耗开始哭到最后,整张脸被我弄得狼狈不堪。最感动的情节是小山对于佳代的爱,直白的却又是隐忍的,那场在玄关的告别尤其让人痛彻心扉,握手与相拥。爱上不该爱的人,死亡终将把我们永远分开。

5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她必须能够经受任何的荡涤,但不是塑料制品;有一百八十个活动零件,可以任意更换;靠不加奶和糖的浓咖啡及残羹剩饭运行;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拥有一种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骨折到失恋都能治愈;此外,她必须有六双手……”

57分钟前
  • 一湄
  • 推荐

日本的军国主义不止给我们带来了痛苦他们自己同样不要恨日本人错的是日本军国主义

60分钟前
  • 疾走
  • 力荐

淡淡的忧伤,淡出鸟来。

1小时前
  • StarKnight
  • 还行

无视不合理的事情 才可以活下去

1小时前
  • Yoland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