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几无无悬念
钟意的德布劳内 、萨内俱乐部不愿高价买
欧冠遇皇马、马竞队里的王牌罗本、莱万等却上不了场,遂与队医闹翻
斯维因斯泰格嚷嚷着“重回海因克斯时代”
...................
看了几集开始理解瓜帅当初走人的决定,
前任,祝好
帖一个拜仁版本的《 孤注一掷》:
《三峡好人》上映的时候,贾樟柯和侯孝贤聊天,说:“中国人看电影就是看戏,电影是戏”。这句话用在足球上也特别合适,中国人看球就是看戏,足球是戏。
例子有很多,比如世界杯酒吧里起哄般的欢呼声,比如德赫亚黄油手后出现的,“卡里乌斯灵魂附体”、“超级超级,巨大巨大的低级失误”,小丑般的评论,比如赛后一篇篇将流动的足球切割成静态画面的战术评论。这似乎是我们能够拥有的全部,一个被流量、资本精心包裹的水晶球。
而这部记录片,提供了太多水晶球外的东西:含着眼泪说:"If we beat United today, it tops it all for me"的老球迷,“Park the bus, park the bus, Man United. Playing football the Mourinho way. Come on, city!”的歌,更衣室吹风机。突然想起,刚刚看利物浦对水晶宫的赛前新闻发布会,弹幕都在唱萨拉赫之歌,对比我们评论区里的戏精与杠精。热爱与看戏,一目了然。
这是部值得所有热爱足球的人看的片子,除了这部片子,还有本书《The Mixer - The Story of Premier League Tactics, from Route One to False Nines》。
“没有人能够引领两次潮流。”,祝Pep打破这个魔咒。
我一口气给这八集都看完了,就我这英文水平其实有点为难我自己,肯定是囫囵吞枣了……
标题是绿洲的一首歌,蒋磊他们也特别爱唱,在第五集Road to Wembly第39分钟的时候由工作人员放出来
"Today is gonna be the day that they're gonna throw it back to you "
然后配上小伙子们和球迷们入场的画面,真的有一种一切都不一样了的感觉。
这个纪录片向我们揭露了一个非常立体的佩普,比你在新闻传记八卦报纸上看到的都要真实。
所以如果你是瓜黑,那么就去看这部纪录片吧,瓜在里面经常歇斯底里,甚至对着温格大吼让他闭嘴,看了这个你们一定能从中找到很多开会材料的。不过我突然想到丫丫在他控诉瓜种族歧视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一切都可以在纪录片里找到答案的呢?如果你是瓜蜜,当然了你更要看,瓜心里一直是非常非常爱戴克鲁伊夫的,他现在的办公桌上还有个克鲁伊夫的小雕像,纪录片里也花了一点篇幅来谈他俩的关系,瓜说没有克鲁伊夫也就没有他(孔帕尼去教小朋友踢球也是教的克鲁伊夫转身)。所以有的时候我是能理解他的“小黄花”行动的,那是他的故乡,他的故乡人民拿他当英雄,把他放在了这样一个位置,有些责任或者说外界赋予他的责任他是必须担负起也逃不掉的。但是他不是神,他也就是个普通人,就像他说的很多时候他也没有答案,但他假装自己知道,他也会有脆弱的时候,他也会说利物浦They scare me they're dangerous ,但是这所有的一切加起来才是他,才是那个有人爱有人恨的佩普.瓜迪奥拉不是吗?
斯特林我不想说了,我现在因为一些事情对他不是很满。
热苏斯,真的还是个小孩子啊,受伤的时候从场上到医务室都还在哭,但是最后他还是那个帮瓜完成了满分夺冠的小耶稣!“Call me Jesus when I scored!”
津琴科,至少和大哥们都玩的挺好,他愿意去跟着大哥们不管是踢球还是一起找点乐子,和斯特林打赌输了也愿赌服输,可以出去多锻炼锻炼的。
福登,也花了不少的篇幅来讲他,主要是也是曼城自家的青训,把他放在伤员那一part出镜率挺高的。
沃克儿,他真的是个活宝无论是场上场下都需要他,最好玩的就是孔帕尼给他和同时丁丁打电话然后把两个手机面对面让他们打招呼。
萨内,可能是英语不太好?感觉萨内没太多说话的镜头。
孔帕尼,就像b席说的他的演讲能力让他非常适合做president。而且前几年身体好的时候甚至都能把美颜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他真的是一个充满着能量同时能鼓舞你而且能把团队凝聚起来的一个非常优秀的队长。这个队长真的是当之无愧了。
德布劳内,曼城真的很需要他,非常非常需要他!赶快好起来!!!!!!!!!!!!
好了,我废话说了太多了,总的来说就是这个纪录片还是蛮适合曼城球迷或者瓜蜜看的,其他的人难免就会挑刺对这个不满对那个不满的,甚至是夹带私货借题发挥。whatever~
Come on CITY!!!!!!!💙💙💙💙💙💙
斯特林,你懂的!
瓜迪奥拉一直是一个不愿屈从于潮流,执拗地坚持自己理念的教练,他指教的球队总是崇尚进攻、不厌其烦地做复杂地传球配合,看起来赏心悦目,这也是我喜欢这只曼城的原因。在看过昨天与狼队的比赛后,又开始重新审视这只曼城,它似乎并没有称霸欧陆的能力,昨天的比赛控球率七成以上,传球成功率九成,但是关键的一成失误,往往都在向前传球上,而向前传球的一下失准,前面九成的催眠式倒脚也就失去了意义。希望是赛季初还需要找回默契吧,愿曼城这赛季依旧能带来美丽的足球,在欧冠上也有所突破,不要辜负我买的赛季死忠通。
我是今年卡塔尔世界杯才开始看球赛的,或许是因为这惊人的筹办费用,让我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全球人民都着迷,原来是足球。我这么多年来不是很喜欢体育运动,奥运会或是冬奥会我没看过几场,挺多就是看看开幕式,体验一下一个国家的办活动的风采。但是这次或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得了新冠,每天只能卧床休息,我一下子才感觉到,哦~这就是世界第一的运动啊,太精彩了,这么多年我怎么都没关注呢。
回到这个纪录片本身。片名All or Nothing。这个是一个系列,好多俱乐部都是有这样一个纪录片的,同时也能看出竞技体育的残酷,要么就是赢得比赛,全场欢呼;要么就是一无所获,遗憾离场;同一个球场中,有人欢呼,有人哭泣;足球是一个更新换代比较快的一类运动(或许其他运动也是这样),有些球员7岁或是10岁就参加青训营,梯队里面踢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出头,就算进入了大俱乐部,也可能会被当做替补,或许哪天可以上场踢球,但很有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而表现欠佳,球员本身会感到遗憾失望,同时整个队伍也是如此;在球场上身体碰撞是很常见,我所见到的激烈的碰撞,我心想:这看着就疼啊;但是纪录片中展示了,有时碰撞看上去不是很猛烈,但是拉伤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也是十分痛苦的,无尽的伤病果然是困扰着每一个球员;这些球员需要在自己20几岁的黄金时段为队伍效力,同时也会过度使用自己的身体;在纪录片中,英超联赛的参赛队伍每隔3天就要比赛,球员的身体回复也需要一段时间,没有时间去懊悔自己在球场上的失误,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要向前看,成功了,咱们一起庆祝,心情很好,士气高涨;失败了,难过10分钟,但是不能沉浸在其中,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人都要向前看。到了30岁,俱乐部都会把你看做是高龄的球员,自己身体机能在下降,伤病还在,转会的机会也不会很多,这也是足球运动员很短的职业生涯;他们不管在雨天或是雪天都要比赛,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辛苦的,大冷天的,在球场上跑,肯定要出汗,而且还是要继续跑,总觉得还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在球场上,有时就是一瞬间的变化,可能就多一个球,可能少一个球,想要永远赢球是不可能的,但要一直往前走,不能停下来懊恼,埋怨,或是自我怀疑。
团队很重要。曼城能胜利有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个人主义,不会去把一个人捧上天或是把一个人作为核心支柱建立球队,他们的团队包括球员,教练们,后勤团队,理疗医护团队,宣传团队,粉丝团。我看到那些个洗衣服的阿姨们帮这些球员洗衣服,整理好,感觉她们是用心去服务的,里面有一个光头小哥,他很开心的说:“我很喜欢洗球鞋。”在球场上跑上泥和草的球鞋,他却以此为乐,为这些球员打点好衣服,护腿板,横幅等等用具,没有这些后勤保障,球员们也很难拿出最佳水平去踢球。同时他们的按摩师傅,体能教练等都是帮这些球员回复体力。在记录片中,看到的最多的是瓜迪奥拉教练,同时他还有其他教练帮着他去分析,球员之间也是相处很融洽,彼此互相关心,形成一个大家庭,这样团队的力量很强大。
这个队长也是很重要的,团结队员,鼓舞士气,当上一个队长离队时,他自豪地向世人宣布亚亚的业绩,在面对小记者的采访,他带领他们了解曼德拉,当新球员人生地不熟很难融入时,他说有问题你来找我,当大家比赛输球时,他没有抱怨,而是理性分析。所以一个好的队长不一定是要踢球最好的,但一定要是一个能得人心的,能团结大家的,无私奉献的。
门迪一开始受到重伤,肌肉拉伤,他本人很乐观,康复过程很痛苦,但是他依然是笑着坚持,当队友赢得比赛时,也会第一时间庆祝,这种团队的力量很感人。
这个纪录片其实也可以起名为瓜迪奥拉的蓝白军团,瓜帅是曼城能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他的进攻型战术帮助球队一往直前,每次就算是赢得上半场的球赛,瓜还是不断激励着球员,“我们现在经历的以后都不会经历了”“各位,别放弃,继续保持”“你们是最好的”“足球是很复杂的,你们输球了,要怪就怪我,怪我的战术指导,怪我的决定,但不要互相抱怨;你们怪我的话,有时会在球场上表现更好,那就怪我”;瓜帅的很多次更衣室讲话都是激励队员,不要去悔恨过去,成败也罢,都要往前走。我看到瓜帅他对足球的热情,同时也是自己对自己教练的战术的传承。在曼城输球的那几场,瓜把会议室灯关了,说我不想看到大家哭丧的脸,然后还是鼓舞士气。瓜迪奥拉是一个很成功的教练,他能把球员的潜力都发挥出来,当时看到他的时候,我就想,高三班主任就应该像瓜帅一样,把一般的学生带的越来越好,越来越有自信,把有潜力的学生给机会让他发挥潜力,严慈相济的典范,不会去花时间懊悔,埋怨,相信自己的学生。这一点很值得学习。
球迷和球员一起欢呼真的是很激动的时刻。
这样胜利的时刻是人生最精彩的部分。
为啥队友关系这么好?因为人生中关键时刻都在一起分享了。
没有他们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照顾球员,他们可能不会有今天,致敬。
曼城加油!
上个赛季曼城可能一切都开始地太顺利了,当遇到逆风的比赛时球员会有种被打懵的感觉,欧冠对阵利物浦以及主场对阵曼联的连续三场比赛失利让城民度过了难熬的一周。也许就像纪录片中克洛普说到的—“there is no perfect team”,即使是连破英超纪录的曼城也没能在主场击败曼联,“Win the Derby and win the league on the same day” 终未能成。最终百分夺冠,也是一种慰藉吧。
瓜真的是无私分享的人💙感谢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一个如此伟大的赛季,更让我能够深入地了解职业足球。瓜瓜加油!kun加油!曼城新赛季加油!(我就是梅西球迷,我想看什么支持什么由我决定,别人没资格唧唧歪歪🙃)
对多年伪球迷的我是个很好的补课,对更衣室、训练场、制服组、教练组、青训营等等有更多的了解,还有洗衣房!瓜真挺会说话的,注重细节,每场都是那个战术板,对比你团纪录片里的齐祖都不怎么吭声hhh 这片的男二or反派就是利物浦了吧,前六集有种MC已经是萨其马一档球队的感觉!看到最后那张英超记录ppt才反应过来本车迷应该满眼泪水地看才对:( 会一直希望自己主队也能拍部这样的纪录片的...
没想到瓜迪奥拉竟然是更衣室鸡血演说家
不乏天才,对几个球员也有了一些好感,除了本身respect的孔帕尼和席尔瓦,B席是真的好球员,同时觉得利物浦能得到克洛普太难得,即使从敌人眼里,渣叔都是金光闪闪
不是单单给城迷的纪录片,而是对所谓sports fan的献礼,可能对曼联和巴塞尔球迷稍微有点心塞。曼城的场下支持体系真心好,但是场上西语帮成熟寡言,英语帮精力无限而稍显幼稚,粘合剂除了孔队就是瓜帅了,距离王朝球队还是有缺陷啊。。
如此深度的记录着实是球迷之福,无论是哪队的球迷。
Yes!!!!!!!!That's my PEP!!!!!!!!!!!音乐剪辑都很不错 非常吸引人 这部纪录片里的pep非常的立体 就像他自己说的 我不是什么都知道 但有的时候我会假装我知道 喜欢他的人会很喜欢 不喜欢的会非常讨厌 就是这样 好吧 说句实话 这个纪录片里瓜丢啦戏份有点稍微过了
完全没想到这么好看,沉迷程度跟看吊胃口电视剧无差,是不是主队关系不太大,的确是对职业球队前所未有的access,对死忠球迷来说看点太多太多太多太多太多
一日为蓝,终身为蓝
我是重点全错只为了看眼我席!但看着看着!居然!真的!很好看!
作为中立球迷太喜欢:1. 瓜迪奥拉真的是极有领袖气质的人物,而这样的人又懂得在不同场合收放自如,这是最了不起的事;2. 这样的片子真是三赢,流媒体平台需要优质内容,球队需要塑造形象和影响力,硬核球迷热衷于球队花絮和更衣室故事;3. 优秀俱乐部的后勤保障太强悍,饮食、医疗、更衣室甚至洗衣房都有专业人员;4. 相比于纪录片,更像是企业形象宣传片,尤其是第二集德比,怕是有点伤害曼联人民感情。
Park the bus, Park the bus, Man United! 装备助理Brandon很让人印象深刻
"奥斯卡影帝本·金斯利担任旁白,金斯利在曼彻斯特的彭德尔伯里长大,就读于曼彻斯特文理学校。"
flag立 18-19赛季:利物浦,曼联,切尔西,曼城,热刺。
曼城官方出品的紀錄片,自然有一定程度給曼城歌功頌德的成分,但因為格外的接近更衣室和高層,素材都很難得,第一次可以看到如此深入幕後的足球紀錄片。
给前排那位高高在上辱骂别人的球迷提个醒,双料有太多种,你这话可以套用于任何双料群体,包括你主队,喜欢瓜去看他比赛的人不少,来看此纪录片的球迷来自各路你光指着一队鼻子骂有意思?没人会闲得无聊私信骂你,建议各位看不过去的直接去他主页举报就好,跟这种人对骂才不值当
作为最喜欢的主教练,佩普的个人魅力和执教理念在本部纪录片展现的淋漓尽致。You are not my team,佩普的这句话坚定表明了他就是要踢自己的足球。虽然不喜欢曼城,但是百分夺冠真的也是对佩普最大的认可了。ps:大卫席尔瓦和奥塔门迪来英格兰这么久了居然还不会说英语😂
开始拍摄时谁能想到曼城会经历这么一个具有历史性的赛季呢?!
球队纪录片的性质:观看已观看之事,于岁月流逝中重温已有的情感。
“瓜迪奥拉不敢来英超证明自己”,Pep打肿了瓜黑的脸。弗爵爷当年迟迟不退休就是想等瓜秃接手曼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