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描写了一个令人恐惧而其实又很简单的人格——极有可能是童年的创伤形成了卡洛斯对女性亲密感的障碍。影片很清晰地定位在惊悚片而不是心理学教学片,所以它很巧妙地回避了童年的经历,如同一个人对过度的创伤的意识屏蔽,而只是呈现了一个人的状态,让观众自己去猜测和回味。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如同我们看到卡洛斯杀人时的冷静麻木,令人不寒而栗,他面对喜欢的女性无法像普通人一样亲密,又是那么的令人同情。来自内心深处的性本能,让他别无选择地杀死对方,用把对方吃进自己的肚子的方式完全占有对方。对有心理障碍的人来说,那条路不完全是他自己选的,如果他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儿时的命运。
影片没有好莱坞式的来个峰回路转,试图自我救赎的卡洛斯面对宁娜的自杀,又一次掉入了自己命运的深渊。
其实看过两次,现在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当猎奇看的。试着回答一下他为什么不谈恋爱只吃人的原因。
怨恨母亲。
理由:
1.和他一起做衣服的老女人,要么是他父亲的老同事,要么就是父亲的女朋友。而他母亲,可能早年生下她之后跟别的男人跑了。
2.他渴望母爱,对圣母玛利亚比较崇拜。表现在主动要求复制教堂里那个圣母像的华丽古董披肩。圣经文化里,上帝让圣母玛利亚灵感怀孕,生下基督,却让他承受罪孽,残酷受死。男主是不是在怨恨母亲,生下他这么个吃人肉的怪胎?
3.妮娜说,女人的直觉感觉你被女人深深的伤害过,而男主确实没有结过婚,也没有谈过女朋友,那就只有被母亲伤害了。
4.为毛不恨父亲?父亲教给他一身裁缝的技艺,这需要很多年的时间,也就是陪伴他成长的亲人,所以他不怨恨父亲。
6.影片的开头有一行字,谨以此片献给我的母亲。 看的我倒抽一口凉气。后来想想,也许是导演反过来说的意思,就是感谢有这么一个爱我的母亲,才不会让我走上电影男主这样的道路,阿门。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食人恋》里的凶手长的很象梅西,电影一开始就表明他就是食人凶手。但悬念还是有的,那就是故意不把事情讲清楚,可能是他杀的,什么时候、怎么杀的,留着后面再说,或者后面说也不说清楚。西班牙格拉纳达风情,宗教仪式,古典优雅的街道和民宅,凶手平静、规律又细致的生活,是这部电影的看点。做裁缝的凶手能不惊不乱、手法熟练地杀人,直到最后这位妹妹之前始终不为情所动,不知道修成这般变态需要什么样的经历。电影没有把与此相关的故事讲出来,人物来龙去脉没交待清楚,思想深度当然不够了。
除了享誉国际的大咖佩德罗·阿尔莫多瓦,西班牙影坛还活跃着一批致力于惊悚恐怖片领域的导演,比如豪梅·巴拿盖鲁、吉列尔莫·莫拉雷斯、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等等,他们的勤奋耕耘使得新世纪以来的西班牙恐怖电影拥有着相当不俗的口碑。因此,当看到这部《食人恋》及其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时,我也没去查阅关于它的剧情或评价,便毫不犹豫地下载了资源。
不过,有时候经验主义确实害人,至少从这部影片中看不到以往西班牙恐怖片带来的惊喜。而且,事后偶然发现本片是本人今年看的第一百部电影,这个「纪念」实在不怎么样。坦率地说,从叙事条理和节奏来看,《食人恋》其实并不糟,故事的交待、推进还是像模像样的,也没什么明显的漏洞。同时,演员的演技也能拿得出手,无论是两个面目的男主,还是分饰二角的女主,对情绪的把握都很到位,特别是男主,那种从容和自然颇有韵味。
但是影片的问题在于犯了一个任何电影都不能犯的致命伤:内容空洞、故事乏味。观影过程中,我始终期待着在通篇的慢条斯理之后会有一个反转或者高潮,可到底是没有出现。隐约能够看出爱情的滋生是导致「食人裁缝」放弃一贯变态行为的原因,甚至可以发现导演对于宗教的某种寄望(包括海报上模仿「圣母恋子」的造型)。然而,剧本本身根本性的缺陷使得影片的表达暧昧而无趣,并且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或许「索然无味」是形容这部电影最好的一个词汇。
用到“吃人”这个噱头来吸引观众的电影,最快能联想到的是什么?食人族、僵尸、吸血鬼,或者其他更血腥暴力的情节、画面和题材?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两个字“变态”。以食人肉为生,违背人类常态,确实是种变态,很值得每个人讨论一下,批判一轮。然而,却有另类者把“变态”视作可悲,让本来应该是恐怖的存在化作了可怜人的形态,作为观众该如何看待看待此人呢?
曼纽尔•马丁•昆卡是位名不见经传的西班牙导演,出品的电影不多,却还算标新立异。他去年在加拿大首映的影片《食人恋》或许会成为中国观众认识他的一个破口,不过仅凭那点儿话题,这样的破口不足以让观众从他的影片中获得满足。娱乐至上的现在,影迷们更多的关注在好莱坞的漫画英雄上,至于题材严肃、怪异的作品未必会上心关注。
《食人恋》所讲的是吃人异类爱上普通女子的故事,男子异于常人的生活使他把自己包裹在坚硬的躯壳之内,三点一式的生活方式,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一层不变。不让任何人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远离社会本有的一切乐趣,苍白而孤独,但优雅凶险的男子就这样跃然银幕之前。
为了把一切变得足够生活化,导演刻意将影片的节奏放慢,且对许多琐碎的生活细节进行了放大处理。于是,导演镜头下的男主角卡洛斯变得栩栩如生。演员安东尼奥•德拉•托雷是个尽责的好演员,卡洛斯这个角色孤独怪癖,却又想隐藏真实的自己,因此在不同的场合虽有不同表现,但是差异性却不是特别显著。演员能够抓住细枝末节的微小差异,并将之完整的表现出来,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安东尼奥•德拉•托雷能够做到,可见其对角色的用心。
同样用心的还有导演,从开场暗夜中的加油站到片末回归黑暗中的卡洛斯,导演给角色套上了巨大的约束力,通过光影的巧妙运用、人物肢体语言的设计、画面景深的构思等等细节来表现出一个隐藏了巨大黑暗的孤独者可怜又可怕的内心世界。通过这种矛盾、纠结的性格造型,导演想要表达的无非是对孤独者无以言表的痛苦的理解。
食人者并非真有此人,不过是导演创造的一个形态。那些沉溺在孤独中不能自拔的人群,无不是有着自己难以暴露在阳光下,不能为人理解的阴暗面。他们不相信世道能容忍他们,也自然无法跨出放开束缚的那一步,就想临近片尾尼娜纵身的牺牲没有得到卡洛斯的回应一样。这个早已习惯用孤独保护自己的人最终没有勇气跨出勇敢的那一步。导演的悲悯用悲剧来收场,为的就是给孤独人一个彻底的悲观结局。
到这里,要给电影一个评断,没有充满张力的剧情,没有个性特别显著的人物,却满眼巨细靡遗的生活琐事。观众真的能吃这套吗?在西班牙,在加拿大,甚至在整个欧洲,这不应该是观众对影片的质疑。充满文艺气息的画面向来不遭欧洲人排斥,反之在国内,太过文艺腔的作品只能是小众影迷们秀腔调的武器。
《食人恋》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小众影迷们的需求特质,但是在更大层面上说,这部影片缺乏剧情的生命力,是它无法俘获观众的症结所在。2014年,影片入围西班牙戈雅奖的多项提名,但是最终只抱得最佳摄影奖而归,而在其他电影节上也未能见到其踪迹,可见对于讲情调的观众而言,剧情仍然是王道。
。。。。。。。
总觉得口味略淡
一切理由都很牵强
这就完了?
叙事简单到不像个变态杀手的故事 温吞
好文艺
什么食人裁缝,干脆叫阳痿裁缝好惹!
挺文艺的变态片- -!
开头写着:仅以此片献给我的母亲,我只想问:导演你母亲的心脏受得了这片吗?
呵呵。爱也不应该扭曲天性好吗
吃人这件事是一定要搞得文艺又优雅吗 汉尼拔表示 有点新意可好
一直在装逼,逼格一直低。
本来还可以更重口更好,导演太轻视观众的接受能力了。
不想再看这种类型片。有什么好电影介绍吗?
多好的题材,却弄得个清汤寡水的。连吃人这样的重口味桥段都有了,还装什么文艺小清新啊。人物和动机背后的情感和理由在哪里,除了这些电影以外的噱头比较坑爹外,电影本身的镜头语言,叙事能力都堪佳。
奇葩的字幕 把女主角名字翻译成龚如心
只是想法吸引人,画面不错。故事本身很寡淡,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太弱。
#观影手记# 1580 3.5 如此重口味的题材,竟然拍得清新寡淡。画面几番引人入胜。本片告诉我们 快和男人上床,否则你会被吃掉。囧
本来是可以很恶趣味的题材,导演却选择了去刻画一段细腻的男女关系,这个食人的身份设定其实是无用的,彻底被浪费了,只剩下一个噱头,它的本质就是一个有秘密的古怪男人在遇到真爱之后该如何选择去面对改变。但影片探讨的那种欲望还是很有趣,就像以动物的思维逻辑和动物视角去看人的欲望。★★★
食性 不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