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约一年前,我开始直觉地不喜欢《August Rush》,原因是在奥斯卡的颁奖礼上,他们表演的电影插曲把一个教堂布置在了舞台上唱颂歌。我以为那是对我这样的无神论者的冒犯。例如,虽然我反感基督教,但我不会在公开场合宣扬他们的教义是多么的虚伪,因为我不打算冒犯那些在情感上很依赖宗教的信徒。最近有人在网络上说,《声梦奇缘》很棒。我一下没有反应过来那就是《August Rush》,所以就去看了,看了以后还是觉得不喜欢。
2,其实《August Rush》并没有显式地歌颂上帝,但是其中的宗教意味是非常浓重的。不仅有音乐神童在教堂里演奏,教堂顶部就泻下光辉的镜头,还多次出现这样的场景:某人说他的音乐从何而来呢,然后眼光就向上移动,同时镜头视角也向上倾。
3,既然神童的音乐是来自神,那么当然如何吹嘘都不过分。所以神童第一次摸到吉他,就能玩出超炫琴技。可是,我知道电影中抚摸琴弦的那双手一定是替身的手。我知道那双手的主人一定花了无数的时间心血在练琴上。那么这电影把这种技艺归于上帝恩赐的神童,难道不是对那真正的琴技高手的侮辱吗?
4,我以为这电影最大的问题是,他的制作者们认为,把一些美好的东西,例如爱情、音乐、相知、友爱等等堆砌在一起,就可以感人了,就可以催人泪下了。看看那神童的父母是如何相遇的?他们两个人晚上无聊,离开了聚会,在天台上相遇,然后一见面就觉得对方是自己的另一半。在天台上过了一夜后,第二天就再也不见。隔了十一年后,还念着对方。这不比琼瑶阿姨写的东西还狗屁吗?制作者把这样的东西拿给人看,还指望观众能被这样明显是谎言的东西打动,其实是非常的没有诚意,非常的投机。如果我被这种东西打动,我是不会原谅自己的。
5,电影的音乐的确不错,很好听,对我这样一个外行的耳朵来说。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blog/cns!A80F5D17DD9D10BF!7174.entry 影片结束,我忍不住想站起来用力鼓掌高喊“Bravo”。不管剧情有多么扯谈,故事有多么狗血,我还是想说,这是一部好电影。
这是一个关于孤儿音乐神童通过音乐越过艰难险阻世态炎凉寻找亲生父母顺便功成名就的故事。本人这辈子没见过活的神童,不晓得他们是怎么运作的,反正电影里的孩子挺神的,姑且不论其可能与否,电影嘛,别太较真,我倒是看着挺开心的。至于剧情,请抱着如上观点进行观赏,或者请你相信世界的美好、善良以及命中注定的缘分。其实以上说的都不是重点,下面请容我来说说本片的亮点。
首先是Freddie Highmore。这孩子一出现我就觉得他眼熟,查了才知道他参演了好多“大片”,Finding Neverland,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Arthur et les Minimoys,The Spiderwick Chronicles...以前还真没怎么觉得他惹眼,看来自他7岁踏入演艺圈以来,演技不断精进啊。
这孩子这次可算是主角中的主角,连片名都是直接用他在电影中角色August Rush,其锋芒远远盖过了Jonathan Rhys Meyers甚至Robin Williams。尤为喜欢他那稚嫩的脸上流露出的成熟与坚决,低低的略带沙哑的童声,每说一个字都好似经过深思熟虑的眼神。儿童福利署工作人员到访的那场戏简直让我彻底沉沦了,看着那双敏感却充满对音乐好奇的蓝绿色眼眸流露出乞求的目光,强忍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嘴角挤出一丝笑意……我的内心在呐喊:弟弟啊,未来的两年姐姐都会支持你的~
第二大亮点是Jonathan Rhys-Meyers再展歌喉。相信知道Jonathan Rhys-Meyers的人都不会忘记那部著名的Velvet Goldmine,影片中的Brian Slade不知迷倒了多少无知少女,并且所有的歌曲都有演员亲自演唱。August Rush,九年过去了,当年美丽妖娆的Jonathan已经完全Man化了,我不得不说,这期间他形象的变化让我很是失落(对不起,我有恶趣味),但九年过后,他再次在荧幕上一展歌喉却也实属难得。如今的Jonathan再次唱起摇滚,歌声中的妖媚已经不再,剩下更多的是成熟与情感,值得一听。
最后也是最大的亮点,就是音乐了。各种类型的音乐夹杂其间,从摇滚到古典,互相掺杂却极为和谐。我最爱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居然也出现了。很喜欢影片的idea: Music is everywhere, but only someone is listening. 这张原声是一定要下的。
另:Ugly Betty里的Amanda居然也在片中客串了个小小的角色,我一时还没认出来。。。
http://aya3166.blogbus.com/logs/22226502.html
这么可爱的儿子
又哭了。
高中音乐课老师放给我们看的真的好好看!
那晚在中央公园的拱门下弹琴的人,应该就是罗宾·威廉姆斯吧。
海默笑的时候 就是天使降临人间的时候
本片极度宣扬先天遗传基因绝对论,极力打压后天努力成份,并搀有超自然后现代魔幻主义元素,不建议少年儿童观看…片子虽然有点扯、有些烂,不过我喜欢;片中的音乐很赞,说实话本片买原声碟的意义远大于看电影本身
《梅》
我们联系的纽带是什么?他和她联系的纽带是音乐,一夜情却痴痴等了近12年,一个孩子为了找寻自己的父母也等了12年。我总觉得父母与孩子之间,恋人之间是存在着某样微妙的纽带的,就像是传说中的红线一般。我们也许分隔两地,也许现在还未遇见,但是总有一种莫名的东西牵引着我们向同一个地方前进着。这部电影的纽带是音乐,当三个人一起奏起音乐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空间就打开了。我不知道我要和你一起做什么事情,我们之间的空间才能够打开,某天我们遇见了,我轻轻的说:原来你也在这里。
大赞!!
laughing tears
总觉得结尾应该再俗一点就皆大欢喜了。比如来个全家大拥抱之类的:)
很烂的煸情片
为毛我觉得很真切
这么俗的一个故事拍得我的心一颤一颤的,鼻子一酸一酸的,果然,爱和音乐缺一不可呀。如果再紧凑一点就满分啦!
很有深意的片子
片中人物自我陶醉的成分比较多。。
迪斯尼式煽情梦幻大戏,实在俗得可以……但是一定能煽到你……
故事老套了点,主角还是那个小男孩
一晃眼10多年过去了,生活在孤儿院的少年奥古斯特(弗莱迪•海默 Freddie Highmore 饰)坚信自己的父母还在世上,于是踏上了漫漫寻亲路
没办法,都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