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孤独之心俱乐部
刚看了阿伦雷乃2006年的新片Coeurs,英文名起得也很好——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一部关于忙碌的城市孤独者的电影。算是近期看过的最好的一部影片。
电影基本都是室内场景,风格有些像他的“吸烟,不吸烟”,连片中的两位演员也是“吸烟,不吸烟”的主角。影片探讨的问题很多,主要一个大约还是孤独,不为人理解的孤独,不能理解别人的孤独,在热闹的酒吧里的孤独,在明亮办公室里的孤独。电影有些微喜剧意味,但大多数情况下体现出淡淡的忧伤。电影到结尾处仍存在大团圆的可能,如果那样处理,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略带忧伤感受的“真爱至上”。然而雷乃的电影就像生活,而生活不像电影,至少不像好莱坞大片,所以电影就在一对失意兄妹相偎安慰的时候在满是雪花的电视上打出了fin。
bruce springsteen的一首歌名很好的概括了电影主题:everybody got a hungry heart。
2 ) 他们既向往孤独又需要被爱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个阴暗变态的角落,在自己的私人空间孤独的玩味这些龌龊能让他们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可世界上哪还有私人的空间,日益飙升的房价就是私人空间的高昂代价,所以他们只能与别人共用同一空间,物质上私人空间向公共空间的妥协也是内心的妥协,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内心拿出与别人分享,一不小心将自己那个阴暗龌龊的小角落暴露给别人,便落荒而逃。惊魂未定之余却不知何处才是心之归属。
3 ) 不可錯過
"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Coeurs, 2006)是今年法國電影節之中最喜歡的兩齣之一(看了七齣, 另一齣最喜歡的是"To Each His Own Cinema"). 大師不愧為大師, Alain Resnais導演的電影, 有機會在大銀幕看怎可以錯過?
近年看過Alain Resnais的作品有"Not On The Lips"(2003), 相信他於1959年的傑作"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大家都聽過吧.
"Coeurs"在法語解作"hearts", 中文的譯名比英名更合適. 對, 此片說的就是愛. 也就是幾段愛情和親情的故事. 電影改編自Alan Ayckbourn的劇作.
許多幕的情景仍深深留在我腦海裡. 第一個鏡頭是wide shot, 萬天飛雪, zoom in一幢大廈, 見一地產經紀和女人客在參觀一空置單位. 然後就是每個角色背後的故事.
雪, 在電影中是一重要元素. 故事中天天都下雪, 白雪紛飛的巴黎, 可以是浪漫, 可以是悲涼. 不過如果人人都懂得珍惜本已擁有的愛, 溫暖隨時就在身邊. 因為天天都下雪, 所以人人膊頭上都是佈滿白雪, 天天如是.
有同事間的曖昧誤會, 有婚後感情冷淡萌生分手念頭, 有父子之情, 有兄妹情, 有徵友初次見面, 有酒保與人客之間的友情. 每段的人物有點相連.
攝影是出色的. 燈光運用可說是一流. 最深刻的是末段, 每一小段都是同一場景, 卻用了不同的燈光及鏡頭角度, 製造出迥異的氣氛. 那感覺令人讚嘆. 導演多次用top shot, 效果很不錯.
Alain Resnais擅長玩幽默, 不過電影在攪笑中帶出人生中的酸辛. 那從未停過的雪或許就是導演想帶給大家的感覺.
一女角是個宗教狂熱, 卻又有特殊嗜好. 不過她一句: trials that paralyse us (devil)都是個提醒.
兩個面對婚姻危機的夫婦看不到未來. 酒保教男人去選擇分開一段日子, 或許雙方都可以從此認清對方就是最適合自己. 因為當年他自己也走過同樣的路.
脾氣暴燥的父親卻從未在鏡頭出現過.
電影可能給人冷冷的感覺, 但細味下又帶點溫暖安慰.
4 ) 忧伤的美感
影片由不同的片段组成
而衔接它们的是暴雪
主角可以说是大牌的强强联合
由这6个主角之间不同的关系发生
衍生了几个简单而忧伤的故事
生活失意的帅气退伍军人
和未婚妻感情告急
听从酒保的建议分开一阵子
通过交友广告邂逅可爱的陌生女孩
却由于和未婚妻的告别被她撞见而误解
失去了和她发展的机会
年迈的房地产中介者
由于同事大胆充满挑逗的录象带迸发激情
而由于妹妹的突然出现使他陷入难堪的境地
兄妹的感情也出现误解
然而他受不了诱惑
最终还是打开了最后的一盘录象带
可惜节目过后是空空的
没有先前同事的脱衣舞表演
失落的同时更显悲凉
这个影片同样很少有配乐
也同样是结尾才有一点点
老人呆呆的盯着白花花的屏幕
误以为退伍军人是花心男人的妹妹
失落的走回与哥哥住在一起的公寓
看到同样忧伤的哥哥
她把哥哥的头靠在自己的肩头
拿起遥控器
节目终止,影片结束
影片的高潮段落是酒保故事的结尾
他的父亲卧病在床脾气暴躁
找到房地产中介者的那个女同事做兼职照顾他的父亲
女同事最终用一曲挑逗的脱衣舞制伏了老人
而第2天老人就被送往医院
酒保失魂落魄的待在家里
她一如往常来照顾老人与酒保相遇
开始一段对于酒保内心世界的挖掘
关于他的父亲还有他自己
本来是温暖的家中场景
不知何时变暗
外面是大雪
在安慰酒保的时候
女人把手放在他的手上
他们的手覆盖了一层冰冷的雪
这个场景暗示了影片的冰冷格调
这段谈话表现了这些悲剧的实质
地狱之火燃烧了我们
也燃烧了身边的人
女人要离开
黑暗的场景恢复到从前的温暖明亮
5 ) 清晰結構下的疑慮
寫這篇影評讓我很是猶豫,老實說,我不確定它是否該有一種比較正確的理解方式,雖然有介紹說它是雷奈最好懂的一部影片。
說它好懂是因為它在敘事方式上頗為低調,淡去了雷奈慣用的張揚形式,而六個主角之間的關係雖然有點複雜,但總體上頗為清晰。平行鋪展的各個小故事,圍繞著兩個核心故事群,一個是以女同事與男同事、與酒保(看護其年邁父親)的關係為線索,另一個是以退伍軍人與未婚夫、與男同事的妹妹(徵友)的關係為線索,這兩個核心故事群之間,又以男同事與其妹妹(兄妹)、與未婚妻(客戶),以及退伍軍人與酒保(朋友)這兩條連結來維繫。不過前一個核心故事實為影片的主要推動力所在,後一個核心故事無論從深度還是情節處理上都略顯俗套,僅僅可視為對前者的補充。
在影片的前半部,每個人的故事都有些黯淡、乏力、無望,讓觀眾幾乎想放棄觀看。固然雷奈在這部影片中低調採用了淡入淡出手法,再配上雪花飛舞的場景,將整體氛圍調得頗佳,但從中仍然看不出繼續深入的可能性,似乎僅僅是靜態式地潛入了人們的寂寞深處,然後,就停在那裡,什麼也發生不了。
後來,讓人疑惑的關鍵情節出現了,女同事在飽受其所看護的瘋癲惡毒老父親的虐待後,突然以色情表演安撫了後者,接著後者很快就因過於刺激亢奮而住院,其下場可想而知。起先,我一直將女同事的色情表演,理解為為了安撫老父親的而作出一種犧牲,同時將男同事亢奮觀看的色情錄影(男同事的猥瑣狀是本片最大笑點),理解為他因不耐於女同事傳教錄影而自發轉台觀看的節目;於是我非常不理解女同事在善良的酒保告訴她老父親住院的事後,為何不見她某種懺悔式的處理。後來,我看了些影評,說男同事所看的色情錄影本就是女同事自己錄製在其錄影帶中的,如此一來,事情就變得簡單了,女同事後來在老父親面前的色情表演也就是展示她本有的潛藏本性了。果然?
如此一來,女同事實為本片中的大惡魔,她一方面以其潛藏的慾望誘惑了男同事,卻又以道貌岸然的姿態拒絕了後者,使後者寂寞空虛;另一方面則在默默忍受了老父親的虐待後,終以激烈的方式報復了後者,使後者走向死亡,使後者的兒子(酒保)黯然離去(還送了他一盒包含色情表演的錄影帶作為紀念?)。可是如果本片真的存在著一個這麼強烈的角色線索,那麼其中不斷出現的雪花場景與溫情旋律,就幾乎是有些勉強而做作了。
回到本片的名稱Coeurs(本意為心靈),本是要探討普通人內心深處的寂寞,以及人與人之間因各自內在私密而產生的隔閡與錯過,因此對女同事如此強烈的處理實在是不可理解的。其他幾個主角皆因內在所願與他人、與外在環境的衝突而猶豫徬徨,無力憂傷,唯獨女同事釋放出其內在的慾望(分別以兩種隱秘的方式),導致了兩個男人的悲慘命運。
那麼是否仍該將女同事還原成一個普普通通的、盡力想要以聖經教義來善待他人、又不斷在與自身惡念作鬥爭、雖無意中造惡但仍心存希望的女人呢?可是這樣又確實與影片中對我們暗示的線索是相衝突的,也無法解釋影片最後的雪花場景(這個場景雖然從表面上頗為美妙,又隱含著對先前主題的一些解釋,但卻沒有解決實質性的問題,因為本該存在一個讓女同事懺悔其作為的處理,但此處的處理卻像女同事始終善良無辜,戰勝了自身的邪惡火焰,再賜給低落的酒保一盒自錄的色情錄像帶@@)。
總之,這部影片有點怪怪的,最後讓我不太舒服。
6 ) 绝密隐私
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收尾时仍觉突然,未免有些遗憾。
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绝密隐私。雷乃去年获威尼斯最佳导演奖的作品。之前只看过他的[广岛之恋]。
其实法文原名Coeurs,即心灵。电影便讲的是人心,六个巴黎人的故事。没有玩弄技巧,也无须周折费解。心想也许这是典型的法国剧情片,也并未识见如何的大师手笔。可能是我眼拙,可能是年过八旬的雷乃早已到了心平气静的年纪。
一向喜欢此类非线性叙事的片子,不知为何总有人对其嗤之以鼻,反正我是看不腻的。前两年类似手法的两部如雷贯耳的作品(名字已不想再提),高度概括来说均上升到了“人性”。在这个片子里我看不到如此的高度,但却直指人的情感内心。不像某些到片末再把各种线索凑到一起的片子,[绝密隐私]在开篇就摆明了人物之间两相的关系。人物也就那么六个,当然其后又陆续有新的联系出现。
剪辑的方式只有一个,前后两个场景与过渡的雪景三重画面相溶,持续的淡出和淡入。这是发生在冬天的故事,雪始终没有停过。
情感有些低沉。忍耐,失望,掩饰,伪装。有人无所事事聊以度日,有人依然等待blind dates,有人偷看色情录像带而羞于被发现,有人经历失败的恋情流泪烧掉当年的情信,有人面对病榻中歇斯底里的老父,还有人闷骚着信仰耶稣。看来人到中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面对这出戏我静下了心。没有惊喜也不觉腻味。
想到[木兰花],想来与这部电影从主题和表达上是相似的。托马斯安德森彼时三十而立,他让那些崩溃边缘的人物在末处目睹一场从天而降的青蛙雨,观者便也一阵猛醒。而迟暮老人雷乃,他让那六个人相互纠缠又彼此分开,终未走出困顿与无奈,落幕是孤独和伤感。
在炎夏的日子观看这部属于冬日的电影,情感也未免有些隔阂。
2006.6.
舞台剧,中规中距,雷乃最近的电影都很情节。
if loneliness is the killer...每次看完阿伦雷乃就陷入冰天雪地的绝望。。
真好的片,镜头在节制和放纵中被控制得游刃有余。
那作为过场的雪真让人不得不怀念22年前的“生死恋”。每个人都有另一面,Gaëlle 这么好的女人不该这么忧伤~ Sabine Azéma永远是最出色的,这一次Isabelle Carré和André Dussollier饰演兄妹有点突兀但分别抢眼得很。
20071208 2100 Space Museum
一些孤寂的灵魂,或靠近或远离
其实我蛮喜欢这片子的,舞台剧一样的轻飘飘又沉甸甸的
不变的雷乃
#SIFF2014#重看;章节工整,以雪溶进下一个镜头为转场:人物关系结构呈环状,六人理论得到再次印证,可是世界再小,心是孤独猎手,他们依旧孤独;因御用关系,早场《几度春风几度霜》风采焕发,晚场时已然耄耋,一天之内在银幕上体验、陪伴他们走过一生,真是光影如梦。
本想写个长点儿的影评,不料搁置到现在。回忆一遍,推翻了起初以为的宗教在影片中的作用。。那,每个人都有两面,给他的一面,和给她的一面。分裂和碰撞,织补了一个个的不可能。
人物关系构筑的圆形结构很有趣:夫妻,父子,雇佣,同事,朋友、情侣和客户;唯缺年轻的妻子在环外再筑结构(约会)。八过,这结尾是响怎样?
哪里有什么归属啊,叔本华早就说了,孤独才是人生的本质。
【阿伦·雷乃作品全集28】好寂寞的影片,一如今天魔都的天气,阴冷忧伤。故事设置在贝西区,如新建的墙把新区与旧城分隔开,人与人之间也保持着分离。一个寒心的生存环境,要比无休止的暴风雪更加令人感到寒冷。最赞两点:俯视镜头和每个段落都有飘落的雪花。“一次短暂的愉悦并不会带来伤害”
惨淡六幕剧
挺有意思
孤独与疏离,一个个片段展示一个个灵魂的孤绝处境,影片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上都可以看成是法国香颂的姊妹篇,但相较而言,这一部更加的散淡,情绪也更加的沉郁,缓慢的叙事中不时的渗透出忧伤的情调,雪的意向似乎在传达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想要沟通却又无力。我们都是孤独的个体,试探却躲避。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一遍不够,两遍刚好,三遍最好。
很想看但是没看下去
巴黎人也孤独,人们之间隔着帷幕。爱情,是生活之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