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巅峰国语版 更新: HD
导演: 查传谊
主演: 张兆辉,关秀媚,黄子扬,陶大宇
类型: 电影 地区: 香港语言: 国语年份: 1997
简介: 新船电影企业有限公司于1997年制作发行,详细信息不详,本片属电视电影,此前曾发VHS录像带版本,1997年播出一次后,再无播出。影帝张家辉系本片主演。详细 >
长篇影评 1 ) 看个热闹还原原著效果,很不错,水平超过NG拍的EVEREST。喜欢登山的朋友应该多看看。2009年,我的慕士塔格。 关于技术和装备的问题,就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了,呵呵, 今天上组织行为学,这片子被当成教材用了,倒是挺合适,
2 ) 如果有上帝,那我愿意相信他曾化身为珠峰相比于原著,影片的评分低了好多,可以说是整个17年看过的最让我震撼的一部影片。还记得当时看到快中间,太揪心,是等到第二天才看完另一部分。
影片讲述发生在1996年,尼泊尔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登山事故,傍晚突然转变方向的强风暴是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问题在于人。同样是在17年,被誉为瑞士机器的Ueli Steck,在攀登珠峰时不幸遇难。
我不禁的想到那句话"冲顶珠峰仅仅是成功的一半,要活着回到大本营才是胜利"。
许多人慕名去尼泊尔,多是为了能够到达EBC,即EverestBaseCamp珠峰大本营。从加都乘飞机到卢卡拉,而后徒步至大本营,是登山者最多的选择。而卢卡拉位列全球最危险的机场之首,高海拔,跑到短且坡度陡,其尽头是万丈深渊。
在特里布弗万机场,我便遇到了这样一位刚从大本营回来的叔。他说飞机成功降落于卢卡拉便觉着已是大幸。
看过这部影片,与其说我开始对珠峰产生强烈的敬畏之心,倒不如说我畏惧它。
而故事则从珠峰大本营开始。
3 ) 《绝命海拔》的前身《进入空气稀薄的地带》实际是专栏作家乔恩·克拉考尔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写成的纪实类书籍。 我去年在影院看到的惊艳之《绝命海拔》即以此书为蓝本。 主要记叙了1996年那场死亡人数最多的登顶珠峰的山难(现在也许要被2014年南坡山难超越了)。 1996年,两个世界上一流登山家兼高山向导罗伯霍尔和斯考特费雪带领两对花钱的登山者商业登顶珠峰,只要一战成名,势必会挖到商业登顶珠峰的第一桶金,两人其实是对手,但在后来万难的登顶过程中,仍然和衷共济。 但我不知道《绝命海拔》已经不是这个事件的第一次翻拍,第一次翻拍应当是山难的第二年的1997年,影片取了和书名一样的名字《进入空气稀薄的地带》,那时候的技术肯定没有现在这样好,但影片平白直叙,更添真实感,其中新版史考特费雪是吉克吉伦哈尔演的,和老版演员容貌神态,还有那种吊儿郎当的特质及其相像,而罗伯霍尔相对稳重,新老两版都有表现。 斯考特费雪和罗伯霍尔都不是第一次登顶珠峰,何以在这次登山中双双遇难? 史考特在最后登顶前夕,因他队里一个顾客呕血,身体不妙,他护送他下山到海拔低一点的营地,花了八个小时,体力几乎耗尽,但他固执自负,顽固登顶,因突发暴风雪体力不支死在道上。 罗伯霍尔更是因为致命性的人为因素遇难,原本无论能不能走到顶峰,下午两点以后必须下山,而他队里一个行动缓慢的人给团队带来灾难性伤害,两点以后,他执意还要登顶,罗伯无法阻止,只好陪着他,后来下山因为体力耗尽,无法行动,罗伯不愿意丢下他,陪着他,后突降暴风雪,援助人员无法上山,罗伯被活活冻死在山上。是以两个团队的领袖,在这次登顶中一起遇难了! 而登顶失败的另一个原因也许还和团队里一个骄纵的女骚包有关,她让夏尔巴向导背负太多东西,以致最后登顶中另一个夏尔巴人无法独立布线,影响了整个部队的行动速度,势必会多死几个人,而这个骚包最终却是幸存者。 山顶上氧气量多少?风速多大? 温度多少? 走两步就得休息5分钟,真正能登顶还是偶尔的天气好的原因。大自然,哪是自负的人类都能征服的。 这部1997年的《进入空气稀薄的地带》看得我泪流满面,罗伯霍尔最后在山顶上和怀孕的妻子通卫星电话,每一句都要让人流泪,他原本非常稳重理智,和吊儿郎当又自负的斯考特费雪不同,完全不必要送命的,但因为一个固执要登顶的体质衰弱的人而最终冻死在山顶上。 人类,说伟大也很伟大,说可笑也很可笑。 90年代,帝国最伟大的倒爷牟其中曾经发奇想,说要将喜马拉雅山炸开一条口子,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引入帝国的西部北部…… 当时大家都发笑,搞不好将来真实现了呢! 人类想干的事情没有干不成的,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像那高山地带一样,越来越稀薄……
4 ) 没有答案豆瓣上这本书/电影的评论比较少,也许是年代已久,也许是以为攀登毕竟还是少数人的热爱,但也许是因为,有关生存和死亡的讨论,本身就是个很有难度的话题。
本想找点参考的我,看来只能尝试着干着写一写自己的看法。
关于到底值不值得的话题,恐怕没有什么正确答案。
因为山就在那里,一句话可以激起攀登爱好者内心无比的热情,那是他们毕生的热爱,既然赋予了自己的生命如此的意义,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他。
关于Jon自身的表现,我感觉确像个局外人,作为记者始终重在观察和记录,但作为攀登高手,他发现许多潜在的风险,却又无力去改变,或者说我没看出来他有拼力去尝试改变过什么,我想这心里的阴影巨大,一辈子都愧疚是一定的。但那是一个无法预言,也无法重来的经历。
片中值得称赞的是夏尔巴人的坚韧,对自然的敬畏,对伙伴的忠诚。让他们背着沉重的行李攀登珠峰震是太没有人性的行为。听到拉普桑在路途中艰难的喘息实在令人揪心。可在关键时刻仍然是他们充当了生命的桥梁,救回濒死的伙伴。
而俄国人/哈萨克人Anatoli其实是个英明神武的人物,虽然Jon用"不professional"这类词黑他,但他说的一句话:“告诉他们,想爬珠峰,就得自己想办法。”确实实在,我想这才是有攀登的能力,对登山这回事有态度的人。最后他独自一人跑回暴风雪中连续救回三人,我只得感动的泪牛满面。再一次说明,这是一个对生命足够敬畏的人。 he is a great athlete and an animal of survival.
我不是登山爱好者,也不能从团队协作,专业技能,对待登山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儿戏,态度是不是足够的严谨的层面上去评价什么。
只能感叹,商业化的进程,让人类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在山上,抑或在平地,其实都是如此。就算是世界级的选手,居然也会冒险到在已经比预定最晚撤离时间2点还要晚2个小时之后才开始下山。
正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让人始终难以抗拒的,不过是内心对于一些事物的虚拟定义的追求。人最难的,莫过于战胜自己的内心。
在海拔8000多的无人区,一点点侥幸心理都会引发灾难,一点点人性的弱点,都会被无限的放大。
而在夏尔巴人朴实的预言中,圣母峰,她真的带来了惩罚。
执念,欲望,傲慢会将人一步步的吞噬。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生命的机会在一点点的流逝。
其实也许可以再有机会来领略圣母峰的威仪与风光的,到底不是人定胜天。
最终,决定谁成功,谁失败的,还是圣母峰。
面对死亡,且说说为什么要珍惜自己一定要活下去。
并非对逝者不敬,我曾经有机会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体验过死后进坟墓可能是什么样的滋味。
那种已然无法动弹,身体与钻满蚯蚓的土壤及充满腐烂的气味混合,但却还能睁大眼睛把自己墓碑前黑衣林立且哭哭啼啼的亲友们,一一看在眼中的感觉,是相当凄惨而恐怖的。
绝对不是所谓的温暖和安详。
有过濒死的体验,才会知道能看到草长莺飞,那是多美好。
可面对存在的意义,现代教育家Wilhelm Von Humboldt 也说过,存在的目的就是:“在生命最广泛的体验中,提炼出智慧。”
同时他还说过:“生命只有一座要征服的高峰 --- 设法体验一切身为人的感觉。”
人终归都是一死。
若能死得其所,体验过自己想要体验过的体验,也算是福报,死,而无憾。
日后Sarah Hall长大,她也会从母亲那里了解父亲的故事,那濒死前给母亲打电话起名字的情节,会是她幼小心灵中永恒的激励,支撑她走向未来的人生。
若问自己是否能在离峰顶还有100英尺,但时间已到就能按计划撤回?It's too hard. 这生命瑰丽的风景到底在哪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不论怎样,愿逝者安宁,愿生者且行,且珍惜。
最后建议:书翻译的不够好,也可能因为我对登山这件事本身缺乏一些了解,感觉作者交待前景还是稍显啰嗦了些,当然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大量的细节无法详细交待,结合书本来看会体验更多。
The year of 1996, over ten lives perished in the endless frigid snow of Everest. As a survivor from the disaster, the author of the book Into Thin Air, Jon Krakauer, chronicled his detailed first-hand account with literally objective and honest descriptions. Climbing costs huge fortune, climbing even takes lives. It requires courage, experience, as well as a strong body and soul. Just as the author mentioned, it is totally irrational for a person to risk his life and support from the families to go to somewhere so dangerous. Then, why do people climb? ****** All the people are wondering why people climb. The reason is simple: the Mountain is there.
我是一个影迷,但是电影本身并没有改变我的人生轨迹。可我有一个朋友,很难说她是影迷,可是《挑战巅峰》这部电影从一个侧面影响了她的人生选择。一个清华的高材生,MBA念了沃顿,通常来说,这样的人如果不在华尔街或者咨询公司混,简直对不起自己的学历和智商。可是这位同学不然,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爬山。
最近大家都知道王石从珠峰回来了,同时回来的还有这位王雷同学,而且她完成了自己登上七大洲最高峰和滑雪到达两极的夙愿,成为第一个完成此目标的华人女性。(称她为华人,因为该同学已经换了护照。)
其实喜欢爬山的女性挺多,最出名的应该是王秋扬,功成名就之后没有和其他太太们把血拼作为唯一的运动和活动,而是跑到穷乡僻壤里面吃苦,真的很另类。但是王秋扬和王石给大家的一点负面影响就是,大家都觉得只有在事业成功以后才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我想,王雷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她做了什么,而是她如何做到。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以金钱衡量成功,以职位决定权威的时代,一个处在事业最重要阶段的精英,是否可以选择一个不那么功利的人生?
和其他竞技体育项目比,登山没有国家的支持,也很少有企业愿意赞助。原因在于,登山本身很难一争高下,尤其是珠峰这样的山,自然的力量是最大的,人只能在其中发现自己的渺小。还有高失败率,高死亡率,难于转播,时间漫长,都让登山缺少竞技体育的商业价值。但是登山的花费很高,所以,大多数登山家都很清苦。
《挑战巅峰》这部电影其实也在探讨“为什么”这个主题。从完全功利的角度考虑,第二个登上珠峰的人并没有价值。因为从证明人类体能和技能极限的角度,已经不是问题了。那么,每一年,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忍受几个月的极端生存环境,挑战自己的体能和脑力,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些钱,可以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这些精力,可以创造很多GDP。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活不止于温饱,不终于安逸。正是因为所谓“无用”的梦想,人类才得以一步一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改变生活状况。对于任何一个登山者来讲,这是一个完全私人的梦想。对于人类来讲,我们需要有人有不一样的梦想,过不一样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每个存在本身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这有点像电影的意义,我们已经有了那么多的经典,为什么还要拍新的电影?对于每一个影人,自己心里都有一个珠峰一样的梦想,对于每一个影迷,你永远不知道有哪一天,哪一部电影会改变你的人生。
当然,我不是说每个人都应当去爬珠峰来证明自己。每个人应当有自己的梦想,并对这个梦想付出艰辛的努力。连王雷都说,登山不是个大众参与的项目。你需要有: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超强的承受痛苦的能力
坚强的信念和健康的心理
很好的身体素质
而且她强调,至少有两条你得是人群里最好的10%。如果没有,洗洗睡吧!(最后这句是我说的)
央视的报道:
http://news.cntv.cn/program/24hours/20100607/104220.shtml 她的博客:
http://www.leisventures.com/ 七大峰:
• 文森峰Vinson Massif(4897m,南极洲最高峰)– 2007年
• 麦金利峰McKinley(又名Denali 峰,6195m,北美洲最高峰),美国– 2007年
• 阿空加瓜峰Aconcagua(6962m,南美洲最高峰),阿根廷 – 2008年
• 乞力马扎罗峰Kilimanjaro(5895m,非洲最高峰),肯尼亚/坦桑尼亚交界处 – 2003年
• 厄尔布鲁士峰Elbrus(5633m,欧洲最高峰),俄罗斯 – 2005年
• 查亚峰峦Carstensz Pyramid (4884m, 大洋洲最高峰), 印尼 – 2007年
• 珠穆朗玛峰Everest( 8848.13m,亚洲及世界最高峰),中国/尼泊尔交界处-2010年5月
两极:
• 南极点 – 2008年
• 北极点 – 2008年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597993/
比起这个,我更爱看Discovery!
我:為什麼導演老是給這種大頭特寫??某人:因為拉遠景就要穿幫了。【……
很多年前看过的电影。我自己没有极限运动的爱好。但是我能够理解那些为了梦想做了很多年准备,并付诸行动的人。
好看,遗憾那么好的登山高手这样告别,也许这就是善泳者溺吧,还是要放低自己,保持敬畏,以及多赚钱。
they saw god's face
马上要去爬5000米+雪山有点怕
前一半讲了珠峰南坡路线和行进登顶简单过程,后一半则是下撤的噩梦。中规中矩,个人觉得观赏性不如垂直极限,因为除了顶峰全景地理风光外,真的没有可欣赏的了。技术失误也是,常识性的东西了,虽然可能真的就是这样。
The nature is invisible.
有些技术性问题,比如最后获救者连帽子都不带,扛过了珠峰上的暴风雪??
save the strongest, that's the law of the mountains.
果然是讲述96年山难的登山神片。
山在那里,我们只是凡人。
97年拍摄.....只能说甚至不如绝命海拔。关于氧气,我曾有朋友在潜水时下水前误关了气瓶阀门。而高反,我也曾在爬勃朗峰的旅途中遭遇过,如不是队友坚持走上去,或许我也就放弃了。然而此刻回忆,已经记不得什么了啊
联想起了中国最近的一只珠峰登山队遇难的那些人的故事,也应该拍拍啊~~
悲剧 从一开始 对山无论何时都要心存敬畏!
其实拍得一般,有些地方不合理。但还是带给我很大心灵震撼
不错的登山片
拍成纪录片的类型了。以JON为主角为英雄了,比ANATOLI的戏份都多,有点不合理。总体不佳。而且对ANATOLI持批评态度。在作者1999年版本的书中,至少他也接受了:ANATOLI队伍里面没有顾客死亡。
“或许是因为我们不够尊重这座山,认为只要有钱、有装备,有决心,就能征服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