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几篇评论在讨论心理阴影,我也想说几句。 心理学上有一个关于精神分裂的理论,叫做“双重束缚”,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葛雷格里. 贝特森提出来的,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两难境地。 如果一位妈妈以非常狰狞可怕的面孔告诉自己的孩子:妈妈好爱你哦。 或者,一位妈妈非常慈爱地告诉自己的孩子:妈妈要杀了你。 想想看这两个画面有多么惊悚! 这都是绝对会把孩子推向精神分裂的情景。 作为每个人最初的心灵港湾,妈妈的形象保持统一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才能在安全感中成长,妈妈的形象一旦分裂,孩子就会陷入错乱。 影片开始,妈妈先是亲密地给女儿讲了睡前故事并且亲吻女儿,下一秒就在浴缸里割腕自杀了,看到这个画面的小童卉,没有尖叫逃跑,而是乖巧地给浴缸里的妈妈盖上了毯子,我在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立即意识到了作者的野心!这个盖毯子的动作是在描绘一种心理紊乱的状态,童卉在这里就已经病了。 整部影片的核心其实是在观察女主童卉的心理困境。她的所有行为都建立在这种困境之上,夺舍夺皮等等都只是外部包装。 当童卉收到葬礼邀请,明明有不祥预感,但因为姨妈和妈妈的特殊关系,她还是选择前去,因为她冥冥之中感受到此行可能会解开妈妈的自杀之谜,到了恐怖豪宅,她先后遇到阴森的管家、温柔的帅哥、隔壁的和蔼老太太,这些人之所以都能某种程度骗取她的信任,是因为每个人都和妈妈一样,似乎有分裂的两幅面孔,所以她始终在心理困境里打转,几乎她的每一个决定都和她的心理感受和危机直觉是背离的,明明知道该跑,却一直逗留,甚至还去关怀别人、救别人,就像她小时候,明明已经被妈妈自杀的画面刺激到了,但是却平静地给妈妈盖上毯子。 所以,童卉给自杀的妈妈盖上毯子,这个动作是一把钥匙,可以理解童卉的精神状态,她眼中的世界是善恶模糊的,她的心理和行为是背离的。 这种状态的终结点是当她看到床下的法阵后决定逃跑,但却没有足够的勇气,这时她翻出了枕头底下的吊坠,吊坠里是妈妈的照片,妈妈既是她的恐惧之源,也是她的力量之源。直到这时,妈妈的形象终于再度统一,可怕的妈妈,慈爱的妈妈,合二为一,成为妈妈。 女主不是常规恐怖片中的无脑作死女主,她是被自己的心理困境给困住了,所以受到了重重考验。
请允许我前20分钟的内容跳过,因为我实在没抓住什么重点,主要是讲一个小女孩目睹自己的母亲躺在浴缸割腕自杀,吓傻了的她不忘给母亲盖上被子,之后小女孩长大了,得知没有血缘关系的姨妈去世,来姨妈豪宅参加她的葬礼,同样来参加葬礼的还有一个英俊小帅,在这硕大的豪宅,那必定不安稳,醒来发现浴缸里有血迹,两人借此展开了调查,除了撞见各种恐怖的BGM和一些雕塑石像一无所忽,但依能激起女主的惊声尖叫。
没什么娱乐设施,那就穿不同睡衣换着姿势睡,梦见的都是女主和小帅肌肤之亲,还梦见小帅总是试图把手上同款的戒指给她带上,并问她,最害怕的是什么。最后现实中俩人还真就靠在了一起,让我有点懵逼,俩人啥时候好的?我以为是我遗漏了重要信息,还倒回去又看了一遍,的确是刚认识不久,并且女主也在现实中告诉了小帅,最怕的是她妈妈
俩人携手去花园逛逛,没想到遭人勒索打劫,钱和手表都洗劫一空,唯独戒指,小帅怎都不给,推阻之下打了起来,倒在地上灵魂出窍了,小帅一边喊着救我,一边不远处管家抖动着手指走了过来,扛起小帅回到了房间,
女主要求看看小帅,此时小帅已经躺在床上扣上了呼吸机,疯狂锤击着床板不知道在暗示什么,女主回到房间,感觉不对,跳窗想逃,看见隔壁房间一女人跳舞并向她招手,另一头管家把戒指给小帅带上,灵魂立马回到肉体,但这个灵魂貌似并不是小帅的。
跳窗的女主跑到隔壁邻居阿婆家,阿婆是个看似不错的人,跟管家一家走的很近,那当管家来阿婆家找女主时,阿婆当然好不客气的出卖了女主的藏身之地。女主害怕的躲进了洗手间,漆黑的洗手间一转回到了曾经小时侯母亲自杀的浴室。一盆血水沁在浴缸中。楼道里母亲的呼唤,让母女俩又见上一面,母亲告诉她,姨妈正在找一个年轻的身体,他们恐惧来操作灵魂,只有不再恐惧,才能让自己醒来。而醒来后的女主已经是中年女子的肉体躺在了棺材中。
女主卉卉的肉体在一圈蜡烛中围绕着,管家抖动着手指准备施法,卉卉的灵魂也就是姨妈的肉体,从棺材中爬出来,给了管家一刀,在三人争夺中,小帅那只带着戒指的手被砍掉了,突然像回过神了一样,摘下戒指给女主带上。仿佛一切就结束了
(对了,隔壁家阿婆去哪了,本以为的大boss就不了了之了吗~)
女主回归了自己的肉体,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接下来就是满屏幕的吐槽弹幕..
上一个这么不顺遂的春节应该是雪灾吧?
今天看到囧妈直接线上发行,感叹真是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运。
这部惊悚片也搭上了这个背景。
真心觉得这部片子挺有意思的:
第一,惊悚题材放在春节线上上映。这要不就是赶上了,没办法,要不就是团队埋了个大梗?
第二,看完片子之后,第一点到底是为啥,对我来说也不重要了。因为我真的挺喜欢这个故事的:
亲情和恐惧,如影随形。
一个人害怕的东西里,藏的是爱和思念。
有一说一,片子的成色当然有不足。但我认为,这个主题探索有很大空间。
总而言之,就算有人说烂,但也得承认不俗。
国产片的偏科严重由来已久了,这是一个创作者和观众互相作用的结果,从豆瓣评分就能看出端倪。只要是现实主义题材,再伪善的6分、7分跑不掉,其次是喜剧类型,笑点无论高雅低俗,6分起评,奇幻、科幻稍低一点……
而恐怖片,应该是起评分最低的类型。
其实哪怕是国外的精品恐怖片,起评分也低,比如去年上映的中岛哲也的《来了》,浑然天成的巅峰之作,才6.9分!大家念念不忘的《万能钥匙》,豆瓣7.9分,基本上就是中外恐怖片的分数天花板了。
相较之下,国产的恐怖片是遭人唾弃的差生。
国产、恐怖片、网大,简直就是不要脸的留级生,只要出现,观众就觉得肯定是来恶心人的,这类片子的豆瓣评分通常分布在2到4分。
《夺皮》以要脸上进的姿态出现,作为这种审查环境下的一部作品,作为一名没有放弃自己的差生,非常热血。
其实这几年看到最惊喜的恐怖类型网大是《笔仙大战贞子》,评分低得让人错愕,片子纵然有过度通俗之嫌,但不乏是一种反抗审查的倔强态度,核心概念就非常有趣,中日两国的鬼界网红过招,恐怖元素都非常直给。
这两天因为有夺皮出现,我又回头看了一遍笔仙贞子,还是大呼过瘾,就该这么毫无包袱、肆意为之,评论里很多哈哈哈哈哈哈然后打一星的,真不知道是种什么心态,我不怕以恶意揣测,这就是一种撇清的势利心态,生怕给这类片子打高分变成了自己的审美风向标。有些爱情大烂片,烂到逻辑都非人了,你会因为自己流了几滴猫尿就打高分,觉得自己的情怀和眼泪格外值钱。。。
说回《夺皮》,不像笔仙大战贞子,构不成现象级网大,看了一下这片子的评论,大部分在暖心鼓励,不知道是不是雇了亲友团。。。但看到还是觉得欣慰。
《夺皮》,不像常规恐怖片那样走过瘾路线,它的倔强在于审慎的审美!看到一条短评深以为然,钱花在哪儿最能看得出主创想干嘛,夺皮的配乐非常出众,绝对是我个人看到的网大里面做得最好的。鲍起静和陈瑾两位老演员加入,相信他们不单单是为片酬,要为片酬不知道已经接了多少良莠不齐的片子,肯定也出于一份扶持之心,而夺皮中的管家是我近来看到的最佳银幕形象……
最让人惊喜的是夺皮的主题,这也是这部片子比较吃亏的地方,有多少观众看恐怖片是为了看主题呢。夺皮的核心意图不是惊悚悬疑,而是侧重在对心理创伤的解读,女主在梦中疗愈自己,在创伤中疗愈自己,只身犯险、不对任何人抱有恶意和怀疑和仇恨,哪怕是曾经伤害自己的妈妈。
故事情节简单但是扎实,又留下了足够多的疑问。其实越是简单的故事越是要有深厚功底,能对主题有深入浅出的阐释,能不张牙舞爪地编织情节。
看到评论里低配版这个那个,我就很窝火,先看看我们低配版的审查环境吧!
俗话说戴着镣铐跳舞,戴着镣铐还有心情跳舞的,已经拥有着赤子之心。这几天疫情蔓延,感受一下戴上口罩你还愿意运动吗??就是这么生理层面的限制,而精神层面的禁锢不可感,所以更温水煮青蛙。
所以我乐见每一部恐怖片的出现,在自己的考卷中表现出努力过的痕迹。网上搜了一下主创团队,貌似是一个新团队,做恐怖片就是单纯出于喜爱,简单直接,所以我更想给主创团队一声鼓励:洒脱一点,年轻人们!把规则抛在身后,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下一部会更好,会有你们的观众。
这分明是今年最有趣的华语电影之一,结果被大家诟病成这样,我实在不能理解。看懂这部电影必须使用一些心理分析的视角,最后你会发现这么几个事实:
1.片中的真实和梦是倒置的,童卉从小就患有心理疾病,她在结尾穿着病号服出现是唯一的真实场景,前面的都是她的想象。
2.童卉母亲在她幼年时自杀,从此童卉就患了病,姨妈是童卉想象出来的,代表着妈妈的另一面,在片中说姨妈是妈妈的闺蜜,又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姨妈,说明这个人根本不存在,是童卉心里另一个妈妈的假象,这个妈妈想要夺去童卉的身体,很可能是因为幼小的童卉害怕死去的妈妈会把自己一起带走,也可能是与年轻与衰老的主题有关,姨妈和妈妈是同一个人的证据,就是片中童卉偷看姨妈的房间,房间里挂着的睡衣和妈妈死前穿的是一模一样的。
3.姨妈和妈妈的对立是童卉心中的核心痛苦,童卉即害怕妈妈又希望妈妈是好的,童卉很可能是一直住在疯人院里,在她心中长期有两个妈妈的形象,一个她不愿意面对的,就投射成一个妈妈亲近的角色,另一个是披着死人外衣但心里却爱着她的好妈妈,最终好妈妈战胜了坏妈妈,童卉摸着胸前的照片看着窗外全剧终。
4.片中刻意没有解释母亲自杀的原因,就是因为以童卉一个病人的视角,永远不会知道妈妈为什么自杀,所以整部电影都是在描写童卉的感受,而不是客观事实,与我的推测相吻合。
所以这是一部讲述严重创伤的电影,所有意图都隐藏在表面的情节之下,片中处处是童卉压抑的符号,你必须找准看待它的方式,才能理解它的表达,这实际上是一部非常独特的女性电影。
故事很简单,一个小女孩的妈妈讲完故事自杀了,具体为什么呵呵了,电影里没解释。
后面就是准备参加姨妈的葬礼,很奇怪的管家和莫名其妙的一个小白脸。女主演技烂到吐,台词跟念悼词一样!期间女主YY很多次
剧情莫名其妙,两个人打了小白脸一顿把戒指夺走魂就跟飞了一样
看到这里我不仅想起了逃出绝命镇里的黑人,这时候女主和逃出绝命镇的男主一样开始逃跑,逃到邻居家,结果你懂的被出卖抓了。
后面就是模仿万能钥匙的剧情,互换身体,女主把戒指戴在手上就在病床上醒来就没了,是的,我根本就不知道讲述了一个什么乱七八糟的破玩意。模仿都不会,编剧想表达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就这烂片还有水军刷5星,也是呵呵。还有鸣不平的,更是呵呵!
???山寨版万能钥匙加逃出绝命镇 还拍成这德性 这玩意也能5分??
这个片名的自我剧透程度让人哭笑不得。
抄袭万能钥匙?
“逃出绝命镇”痕迹太重了。
为什么豆瓣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删掉标记?我”记得这部我之前标记过啊?而且还写了很长一段短评啊?为什么没了?
绝命镇翻版
拍的什么一套
女主胖胖的傻傻的 居然是模特?割坏了的双眼皮很出戏?穿了三天的衣服是淘宝19.9包邮的么?剧情太拖沓了!结尾仓促潦草…
电影至少升级了,探讨到了灵魂问题,不是简单的吃致幻药或者神经病这么简单的问题。这个是夺去人的肉体,很神奇。演员有两个大碗,导演厉害,这种电影都能请来。
导演不算是一点水平都没有,镜头其实还可以说中规中矩,但其他槽点实在是太多多了。一个小时里讲了一个和《万能钥匙》类似,细节却远远没有那么丰富的故事,还是显得太仓促潦草。女主台词有点出戏,陈瑾老师戏份不多,不过没想到鲍起静老师普通话讲的那么好。
结尾女主满眼的欲言又止,想告诉我们这部片子经历了什么魔鬼删减,可惜说不出。
给陈瑾一颗星。
气氛渲染的十分到位,很难得的网剧,当至亲之人化为恐惧之源,想想就毛骨悚然。结局偏弱了一点,没有什么新意,希望下一部作品能够更加出色。
设定玩闹,抄走了两部神作,说会抄,确实大概念、镜头全都抄到手了,说不会抄,就是整个故事各种硬各种假,还直接省略了最有看点的大高潮。演员辣眼,陈瑾和鲍起静被骗了啊。
抱着对国产鬼片的期待,看了一会,然后继续回到国产鬼片真傻必的行列。。。
低配版的《逃出绝命镇》,一样是灵魂交换的题材。《夺皮》的紧张感全靠女主角回忆母亲的恐惧与配乐来营造,实则内容十分单薄,只是说了姨母想要年轻身体的简单剧情,来龙去脉也没有交待清楚。同样是一个半小时,《逃出绝命镇》在种族歧视的社会背景下,用许多黑人配角(已经被灵魂占据)来营造诡异的氛围,最后主角强破催眠逃出生天也把整个剧情推向了高潮,全片高能,直到朋友来营救他之后,才让人松一口气。然而《夺皮》一个半小时都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部鬼片,阴魂不散的母亲,半夜跳舞的已故姨妈,还有神神叨叨的管家,把观众完全带偏却又回不了正轨,最后还是靠母亲的灵魂把自己唤醒才能自救,让我不知道这个影片的定位是什么。满满都是槽点,每一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没讲清楚,让观众就听个响,连为了过审最后原来是自己有精神病的“鬼”片都不如。
导演的头图比电影本身有趣
低配版《万能钥匙》,爱奇艺敢上线这种片,胆子真大…
弹幕一直在刷国产恐怖电影新高度,咱们去看原版不香吗
一个小时我看到30分钟够意思了,实在没意思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