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湖水散发着死亡的气息。粘稠呆滞如一滩精液。来寻欢的男人们在这片散发着不详而非欢乐的湖水旁撩拨着自己的性器寻找接收自己信号的对象。 来者原本都是为了肉体之欢,爱情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不速之客。
影片是关于欲望的。爱欲,性欲,杀欲,人类肉体欲望的终极就是杀了对方,将对方的肉体吃进肚里,也是爱欲与性欲的终点。
亨利死于极乐,他追求精神爱恋,又想要在夜里不再觉得孤单可以睡得安稳,但他苦寻不得。禁欲不是通往极乐的道路。他最终甘愿死于迈克尔之手。幸福于他是突然降临。
弗兰克无法像亨利那样甘之若素的穿着上衣寂寞的坐在湖边思索爱欲问题。他来这里是为了追求肉体之欢,但他身上又有一半的亨利,在不该爱的时候带入了爱。他在黑暗处呼唤凶手迈克尔的名字,带着恐惧与兴奋走向极乐终点。
迈克尔其实最不幸,他本想止步于肉体之欢,无奈接二连三的被爱慕者推向死亡边缘。爱情是罪魁祸首,所有的事情因它而变得复杂。
同性之恋的纯美,主流社会对同性之恋的压迫,这些主题早已成为老生常谈,这部影片的新颖之处是探寻欲恋的终极。没有猎奇,没有对抗,没有顾影自怜或自我美化,影片无意凸显任何同性之恋有别于异性之恋的地方,影片着力讲述的是无论男女都会泥足深陷的欲望本身。
电影人一本正经讲述了一百多年的男女间的爱恨情仇,似乎都没有兴趣再好好讲一段鱼水之欢的故事了。如果不是这一片布满男性裸体的湖畔,不是那一片坐卧皆不够舒适的乱石与灌木丛林,不是真刀实枪的大棒对大棒,这部影片要逊色多少呢。做爱那么美好的事情,爱情就不要来打扰了。
同志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很容易标签化,说实话就算进入主流电影的圈圈,围绕的话题也多数差不多,区别只在于讲剧情的能力。能够从这些标签中冲出来的同志电影真的不多,这部湖畔就非常有趣。
先吸引公众眼球的当然是那满眼的天体,一丢一丢的男性器官就这样敞在屏幕上,就算是看多了情色电影和同志电影的我也不免在地铁上羞羞答答。当然如果光光是堪比GV的躶体和露天野地打炮镜头,这部电影也不过众多同志标签电影中的一部而已。第二个冲破标签化的点是贯穿其中的那场重要又没那么清晰的谋杀案,不得不说,这一场谋杀云里雾里,惹得我对几位主角总是心痒难挠。电影无论对话人物场景都充满了各种隐喻,一开始我并没在意孤岛一般的湖畔和看不见的鲇鱼,从那位“淹死”的同志开始,为什么同志们没过多久还是回到了这个泡过尸体还可能有杀人鲇鱼的湖里游泳呢,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同志群体真的就那么飞蛾赴火吗。弗朗克明明看到米歇尔杀人,为什么还义无反顾的投入他的怀抱,这种堪比自虐自杀式的求欲方式算是对同志圈的某种无奈呐喊吗?最后警察,作为外来直人很好心的提醒弗朗克,就像某种突然跳脱出这个孤岛甚至是电影的太过实际的观点,孤独和飞蛾扑火般的求偶方式真的不奇怪吗?是不是需要为自己想想,起码为自己的安全想一想。
最后我来一八,男人和女人真的是不一样呢,好像gay不会在意一群人天体裸露,甚至其中包含各种伴侣。让T们去看个妇科医生就跟上刑场一样,不要说让一群拉拉集团天体或者简单点进大浴场了,可以想象那是怎样的场景吗?
大胆的裸露和基情四射的身体语言在大自然赐予的湖光山色下格外清新,在湖边的基友们惬意的让平时大家都不敢暴露的部位在阳光下一展雄姿,男人们时不时还去挠上一把的动作总是让我想起了《金枝玉叶》里陈小春教袁咏仪的动作,屡屡忍不住笑场。裸体大概是回归自然的行动中最大胆的一种了吧,脱掉伦理、道德的束缚,扔掉小心翼翼的伪装,卸掉自以为是的品位,在一视同仁的日光下释放本能,“吃”的欲望:吃掉羞耻感,吃掉污浊,吃掉罪恶,吃掉鲜活美味的肉体,吃掉自己的秘密,吃掉世俗的偏见。
影片节奏就像不断被特写的湖面,大胆的平静下暗流涌动,一如吞噬了鲜活生命的湖依然美丽,一个长镜头交代了一名同性恋者的死亡,在波澜不惊之中将危机隐藏,也将真实情感隐藏。空灵的湖色既接纳真诚也容纳丑恶,像是一位上了年纪的长者,即使他的话语情感爆发到了极致,语气却风淡云轻,仿佛世间已无任何事可以波动他的情绪。这份难得的平静也是痛苦,世界如此大,留给男同们的竟只有这小小的湖边,放纵享受之中还带有无奈的自嘲。本片最大的看点皆在没有说出来的部分,没有展现的现实生活逼迫着他们在刚刚死去了一个同伴的湖边及时行乐。
迈克尔杀了三个人,动机和结局成为本片最大的悬案。他的肉体毫无疑问是整个沙滩上最显眼的存在,神秘是吸引两个陌生人最关键的因素,而迈克尔将这份难得的品质保留到了自己消失,使得弗兰克一直对他念念不忘。从迈克尔娴熟的杀人手法以及冷静的处理态度来看,他很可能不是第一次杀人,这样他的神秘和潇洒也就得以解释。渴望却不敢、不愿、不能负责的恋情是他的致命伤,他希望像他以为的自己那样将爱和性玩弄于鼓掌之中,用极端的杀戮结束任何变成包袱的情感。而他却放过了弗拉克,也许,是对简单纯粹的弗兰克动了真心,如果他痛苦懦弱的心中还有可以被称之为真的地方。迈克尔只敢享受性,却不敢享受性之后的温存,更加洞悉激情后的殒灭是不变的定律。活得太明白却不愿认命,是他流浪的开始。
弗兰克的气质就像这座给予众多同性恋者慰藉的湖泊,不管你快乐悲伤,他都在那里不离不弃;不管你来与不来,他都在那里静静等待。有他在身边,即使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而他不在的时候,就好像刚刚入夏时脱下了身上的毛衣,蓦然还感到了一丝令人不快的凉意。所以迈克尔即使再狠心也无法杀了他,有个场景很有意思,弗兰克在和迈克尔成为情人后,弗兰克依然和亨利保持着朋友关系,而迈克尔因此而吃醋,说出了已故前情人相同的台词,在那一刻,敏锐如他应该已经发现,命运指明了继续交往下去的后果是死者将不会是弗兰克,而是他自己。从黑暗中走出来的弗兰克大声的叫着迈克尔的名字,比起死,一想到要失去迈克尔的痛苦更加令他恐惧,然而黑夜来临,罪恶和血腥皆被静静掩盖,他同时失去了友情和爱情,在这孤独的湖边,在这寂寞的人间,他又是独自一人。
亨利是比较清醒的人,他早就明白外形臃肿性情冷僻的他既不愿在异性世界里伪装,也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同性世界,为了保护弗兰克,他试图与迈克尔摊牌或约炮来让弗兰克死心,没想到却断送性命。他最后说,“我得到了我想得到的”,让人倍感安慰。他想要归宿、想要弗兰克清醒、想要用鲜血叫醒沙滩上贪图一时欢悦的人们,都实现了,死去即是救赎。
影片许多细节值得探讨,位置不变的汽车和姿势不变的人们重复着期待与失望的旋律,不算隐蔽却胜似天堂的草丛是淫靡的伊甸园,人人口口相传的鲇鱼即是欲望的化身。每个陌生人都代表着一次危险之旅,吸引着或是脆弱等待毁灭、或是疯狂等待熄灭的飞蛾,人们用被点燃的身体和行走在云端的激情讲话,炮声结束后,久久归于平静。
如果把戛纳当作年度艺术电影的高地,斩获金棕榈的《阿黛尔的生活》似乎就是无可置疑的年度最佳。但同样在戛纳,另一部电影《湖畔陌生人》却实实在在击败了它:在同志金棕榈电影的评选中,三分之一都在唯美做爱的少女拉拉,败给了三分之二时间都在树林野合的中年痴汉。除了拿下“戛纳酷儿”,导演Alain Guiraudie也凭《湖畔陌生人》荣膺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导演。
即便是对最宽容的异性恋来说,《湖畔的陌生人》也不是一部容易接受的同志电影——中老年男子松垮着赘肉,任低垂的生殖器晃荡在两腿之间,宁静单一的湖光山色中,穿插了一场又一场各种形式各种姿势的男男野战:渔场情节之露骨,交合画面之直接,白描风格之坦诚,完全撕去一般同性文艺片温情脉脉的矫饰,让人不禁要问:说好的抗争不公的呐喊呐?说好的生死两依的滥情呐?
但你要认为这是一部缺乏体面的GV,似乎,又错得更远了。
《湖畔陌生人》的故事很简单,没有爱情的Frank,终日流连在山间湖畔的天体浴场,他与一位远窥的离婚肥仔H成为朋友,心却牵挂身材迷人的M。目睹了M杀死他的前性伴L,Frank非但没有和警察说实话,反倒认为这是自己接近M的最好时机。从M杀死L的那个夜晚开始,影片从乏味的慵懒无序,突然转向莫名的惊悚悬疑。
比故事更简单的,是影片场景、美术和配乐,全片只发生在天体浴场,每个日夜都以浴场停车场的车来车往作分界。全片的场景,除了湖和湖岸,就是男子撒欢儿的湖边小树林。但令人震惊的是,单一景别竟被拍出百看不厌的层次,影片摄影师交出了教科书般的自然光运用。全片声效同样简洁,没有用任何配乐,呼呼的风声和哗哗的湖浪声,是催情曲,也是催命符。
行文至此,似乎也没讲出个好在哪里来,还是希望观众自己观片后,体会粗糙但直接的震撼。其实影片的隐喻浅显直白,和所有经典故事一样,越是简单场景设置、简单人物关系,反而更有直抵人心的深刻。《湖畔陌生人》里,什么代表安心却乏味的感情,什么代表魅惑但致命的激情,什么代表清晰但孱弱的约束,不言自明。
你当然可以说,《湖畔陌生人》是Alain Guiraudie导演对同志生态环境的拷问,这恐怕也是影片击败《阿黛尔的生活》获得“酷儿奖”的原因,《阿黛尔的生活》拿同性情爱讨论政治,《湖畔陌生人》在纵轴上则深入得多。但这确乎又不只是在讲同性之殇,同性角度题材探讨理智与激情,无非更加讨巧和激烈,但放大到整个社会,人在动物性和社会性间抉择的艰难,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呐?
片尾Frank在黑夜里,绝望地三声呼喊,赢得了戛纳德彪西厅观影者经久不息的掌声。对Frank的悲剧命运,道德家大可以讲经论道,但懂得者,谁会忍心真的责怪他。现在,请你也回答一下片中Frank没想明白的那个问题:
是不是只有操别人,才能和别人一起入睡?
实在不必急着给答案。
讲述了中年男子弗兰克在湖畔度假时遇到最好的朋友亨利和英俊的陌生人米歇尔之后所发生的故事。湖畔的陌生人与露鸟与欲望与谋杀与爱情。整部影片都很安静,这样的沉稳与安静更加让人感觉心慌。
表达的男同圈混杂荒诞生态环境,因为早有了解所以没有多少感觉。但是拍得好生动自然,湖畔的风呼呼呼,难分难舍的情欲与飞蛾扑火的险滩。
我承认我是下GV的时候不小心下到的
你们敢不敢把裤子穿上!!!
把讲故事的地方圈在了湖边和树林里,过场全部用停车场一个景来解决。但其实故事还有另一条做衬底的时间轴,那就是他们离开湖边和观众视点之后,一起吃晚餐或者喝酒或独处的晚上,故事的某些部分在那里延展,但从不直接呈现。取巧又新鲜的做法。大量用第一视点来展现,主角的疑虑全部变成了观众的疑虑。
我喜欢这个结果。明知危险却抖擞着接近。
同志的世界是隐藏,偷窥,无节制的欢愉,欢愉后的空虚,和空虚后一遍遍的重蹈覆辙。
这部电影告诫我们:想杀人?你得长得帅,身材好,攻受兼备。若是丑逼的话,男猪第一个饶不了你!
影评人和学者喜爱的那一类,高度精准的镜头语言,黑色电影和希翁优良传统的继承,简约场景和人物带来的寓言色彩。
无论性爱还是谋杀,都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和影片写实极简的影像风格相得益彰,惊悚猜忌和荷尔蒙气息无处不在。湖畔和小树林这种封闭狭小的猎艳生态圈让男同志们的欲望变得扭曲,他们关心只正剩下眼里想得到的陌生人和得到时下体的快感,除了自己是否得到了,其他都可以不再重要。★★★★
贱人就是矫情,越知道危险越爱。典型的电影节路线片。全片不离开湖畔,有戏剧味道,摄影等等一切讲求自然。包括裸戏和做爱方式,绝对接地气。
尼玛去过这种地方,十分写实,就差没遇到杀人狂。论同志群体中欲望诱导人飞蛾扑火铤而走险的普遍现实。为破除黑暗,我坚信最后他们性福地生活在一起(泥垢)。
如果要拿一部电影来解释Queer,大概这部再合适不过。
这就是一部GV啊,看到室友的短评"平静湖水下隐藏的暗流,看不清摸不着,却还吸引着人陷进去。全片也没有一段配乐,也正是这种诡异的安静,让人毛孔发麻,震慑内心不得安宁。" , 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减肥励志片,胖子只有聊天、自撸跟抹脖子的份儿,只有精壮的游泳健将才能享用男主角。
停车做爱湖畔晚,丛林深处陌生人,五尺鲇鱼君所欲,割喉红于后庭花
平静湖水下隐藏的暗流,看不清摸不着,却还吸引着人陷进去。全片也没有一段配乐,也正是这种诡异的安静,让人毛孔发麻,震慑内心不得安宁。
尺度颇大,各种一字排开袒露下体口交射精不遗余力,在同志电影全面都市小清新化的洪流里,实属自然粗野的另类路子。就像几乎全程不穿衣服的两位主角一样,封闭环境使社会属性消失,只剩性欲望主导(Frank的结尾三声点睛)。摄影不炫技却静谧之下处处惊险。
从平淡无奇到惊心动魄。没有任何配乐,全自然采集的风声刮得人心起伏不定。情色、生活、死亡,咻咻的欲望,就是传说中那条鲶鱼...
天体片,其实片子不错。欲望下迷茫的人。又有爱、又有性、又有悬疑、又有案件,元素多丰富啊。不过四处都是溜鸟侠,好像很难让人很专心看片。
越简单的故事越难拍,这部《湖畔的陌生人》就是这样,它有这最吸引人的性爱和谋杀题材,其实是很传统的表达纠结欲望的故事。里面有森林的镜头,里面每个人都是去找性伴侣,却又各不相同,流露出的这种混沌无目的的情欲啊~表达得太好了!对这部电影来说,情色场面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湖光潋滟情方好,男色空蒙性亦奇。欲要杀人与野战,湖边林下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