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2021

HD

主演:刘美彤 郑艺彬 邵帅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1

 剧照

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1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2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3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4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5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6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13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14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15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16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17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18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19乘风破浪2021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第二季姐姐们的表现实在不敢恭维!

宁静舞蹈弱项,为了出道,暴瘦20斤,几乎没有离开过节目组;海陆声乐不擅长,洗澡的时候都在跟唱:沈梦辰自带综艺范儿,即使和金晨PK抢到歌词,也记得给别人台阶下;黄圣依虽然戏多,但是同样努力,初舞台穿着礼服弹钢琴有美到我;黄龄为了舞台呈现效果更好,跳钢管舞腿和脚踝都磨破了;张雨绮初评跳舞顺拐,后面不止一次刷新我对她的印象;伊能静52岁,尽管体力严重更不上,但还是一直配合着大家训练;王霏霏和孟佳回到宿舍都在看舞蹈动作……这里没有小考唱歌蒙混关过,也没有划水跳舞,同样的节目,不同的态度,一目了然。

 2 ) 买再多的热搜,也阻止不了浪姐2的糊

2020年的夏天,《乘风破浪的姐姐》横空出世,成为了现象级综艺。

半年后的冬天,《乘风破浪的姐姐2》乘胜追击,却被网友群嘲,豆瓣评分也不及格。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浪姐1有多惊喜,浪姐2就有多无语。

浪姐1的巨大成功,让节目组和姐姐们都太心急了,他们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让过气艺人迅速翻红的节目,于是开始揠苗助长。

正常的综艺节目,被称之为“季”,总得在同一时间同一季节开始,才能让人养成舒适的收视习惯。

但是浪姐2却夏天一季,冬天又来一季,浪姐1的团综还没播完,浪姐2就匆匆上马,这是把观众当韭菜了。

这么大型的综艺节目,如果要对观众负责,光是筹备都得花不少心思,可节目组恐怕把最大的心思花在了招商上。

记得浪姐1刚播出的那会儿,新浪热搜正在整顿,取消了热搜榜,但关于浪姐的消息还是铺天盖地,我周围的人都在朋友圈或群里讨论。

浪姐2第一集播出时强行上了好几个热搜,但能形成全民讨论的不多。

现在很多综艺以为多买几个热搜,就会有人看,这完全是本末倒置,节目的质量和口碑才是收视率的关键。

浪姐1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它是一个意外的产物。

那个时候的节目组和姐姐们都没想到这个节目能成,没有宣发,不被看好,据说曾差点流产,冠名也只找到一个微商品牌。

恰逢疫情期间,才能有30个姐姐在一切未知的情况下聚在一起,她们不知道将会面临什么,节目播出后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所以姐姐们大部分是在做自己。

浪姐2的姐姐们就差把想红写在脸上了,她们看到了浪姐的巨大红利,争先抢后入局,打造好了人设,开始准备上演一出真人秀。

浪姐1的很多姐姐虽然没名气,但她们有能力,有才华,只是没有施展的舞台,本质上她们是尊重舞台的。

浪姐2的很多姐姐都是大牌,她们对舞台少了敬畏,有几位姐姐的舞台但凡多练两天,都不会沦为笑话。

浪姐1初舞台过后就集结了大碗宽面组这样业务水平过硬的7人团队,目测浪姐2没有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唱跳水准。

除了舞台,这个节目最大的吸引力是姐姐的个人魅力。

浪姐1初舞台播出后,好多姐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梗都出圈了。

比如张雨绮不懂什么是X,宁静的名言“还要介绍我是谁,那我这么多年不是白干了”,郑希怡的点头杀,黄龄的一句“去”。

浪姐2初舞台播出后,除了那英的耿直,有趣的姐姐太少。

网上流传一张浪姐2人设对标图,浪姐2的姐姐,每一位都可以对标浪姐1,但能够复制的,只有外形,人物性格是难以复制的。

张雨绮是浪姐1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因为性格与外形的强烈反差,成了浪姐喜剧人担当。她的确能力不足,但是站在舞台上观众就是喜欢,观众缘是个玄学,张雨绮经受住了考验。

一些姐姐对标的是张雨绮,想走张雨绮的笨蛋美女路线,但只学人家能力不足简单,要学人家性格讨喜没那么容易。

浪姐1中另一个成员李斯丹妮的翻红,让很多姐姐开始动中性风的念头,浪姐2中好几个姐姐在走中性风,强行耍帅。

可真正了解李斯丹妮的观众会知道,李斯丹妮只有在舞台上最帅,在生活中就是个甜妹,且rap和舞台实力才是她真正的竞争力。

浪姐2初舞台把唱跳分开的比赛机制也不合理,把姐姐的劣势放大,60秒的时间难以体现一个真正的作品。

最重要的,是节目的立意。

浪姐1高开低走,也曾令人失望。

但节目开播时,传递的价值观的确鼓舞到很多普通人,让很多人看到了30+女性的美好和更多可能性,这是节目的初衷。

浪姐1后期就已经背离了初衷,到了浪姐2,整个节目已经变成投机与洗白,精神内核变成了悬浮的口号。

浪姐2的播出,反倒让浪姐1成了观众心中的白月光。

不知道是节目组对浪姐这个IP没有信心,还是大环境太浮躁,他们没有沉淀下来打造姐姐团,而是快速快速开启下一轮游戏。

这样功利的态度做出来的综艺,能好看到哪里去呢?

 3 ) 《浪姐2》:女明星的乘风破浪,就是翻红吗?

就像这个世界上永远是吃螃蟹的厉害,续集都要经历魔咒。《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第一期看完,没有第一季的观感好。 如果第一季是蹚水过河,第二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关键点就在于,这一次的《浪姐》有了比较的样本。所以有时候,摸得到石头反而比摸不到更可怕。 即便我喜欢全部的姐姐,但整个初舞台看下来的感觉,并不好。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

乘风破浪这件事,其实已经变成了伪命题。不管是抱着想红的心,还是没有想红的心。

一方面,节目比去年更严苛,话说得更重,打分更不留情面,小明也不端水了。但另一方面,节目又在小心翼翼地力求打“安全牌”。给人的感觉,就特别拧巴。 严苛的层面,直接体现在分数和重话上。

比如直接给歌没唱完的袁姗姗44分,把跳舞忘动作的安又琪说哭,直白讲江映蓉太套路。

可是打安全牌的时候,也太明显了。

应该是考虑到很难唱跳一起完成还开麦,这次不仅不全开麦,还专门把唱歌和跳舞的展示分开了。 难度直接就下降了好几个等级不说,重点是这样根本就没有挑战感。所谓的“乘风破浪”并不是让观众来听修过音的唱歌部分,看分开来依然划水的舞蹈。

那英跳舞是有网友说是当场作法,她自己都笑场了,这种真实很可爱,但她肯定不会拿低分的,这就是节目的现实之处——

乘风破浪描述的是从静止不动到前行,潜藏意思是逆袭。

这就意味着节目必须要一开始就展示真实的姐姐们,但如果是考虑到保护艺人形象,而去对初舞台表现做“精修”的处理,反而对人物的信任感和真实感是种伤害。 从节目播出后的好多CUT就能看出来,大家更喜欢的是真实的姐姐,像是去年唱歌跑调的张雨绮。 比如这一季里,大姐大那英跳舞真的很不好,大家说作法现场,说交通警察的都有,但好像都是带着好感去讨论这件事的,反而是圈粉的。

我个人也真实被安又琪感动到,她所展现出的是一种能力、预期与现状不匹配的脆弱,那一刻我觉得她更接近普通女孩而不是第一届超女冠军。我们的话语场都太少允许明星展现脆弱的一面了。

张柏芝的部分是勾起回忆的,所以她跳舞划水大家也会觉得可爱,就跟看她发的那个化妆视频看了个寂寞一样。

明星其实是木桶理论的反面。

她们并不会因为你有某一块短板就流掉桶里的水,相反,你有某个地方的木板越高,会越造成视盲效果,让人看不见短板,甚至短板变成可爱。

张柏芝的颜霸简直能让人忽视一切好吗,再说她也的确留下过深入人心的影视作品。

比如陈妍希,作为艺人来说上镜确实看起来“胖”,但大家大多数也都是在说她的可爱,这是长相上的极度亲和力带来的。 去年我批评过节目打着女性的旗号贩卖女性的外貌焦虑,也肯定过它在某些时候以其残酷的真人秀赛制展现了女性的生存现状。 但今年我甚至觉得,就算节目无心但在实质上展示了女性焦虑,都算是好事,因为它至少让我们注意到了这个现实。

女性外貌、年龄、成功焦虑必然会伴随这样的节目,因为它的底色,就是女明星们想要在年龄、身份、外貌、红度基于“娱乐圈标准”上突破自己,那其实她们始终就在被这样的焦虑审视着,这是本身就存在的悖论。

所以这次想说另一个话题—— 节目对展现真实的女性的样子这件事,如履薄冰。或者说,整个舆论场,对接受女性真实样子这回事,都有着微妙的态度。

印象很深的是杨钰莹被问到年龄的时候,她一直不愿意说,然后又说自己不避讳谈年龄,最终还是没说数字,而说自己是1971年生人。 刚好50岁,但她并不愿意说。

女性真实面对自己的年龄可能真的很难,我理解杨钰莹的欲言又止,在很多文化下,不问女士的年龄也是礼貌。

但在这档节目的语境下,年龄、资历、咖位、业务能力、红度、婚姻、绯闻,都是被明码标价的话题度,但依然有人不愿意提及,或者顾左右而言他。

大概面对真实的自己真的很难吧。

比如我们说着不要女性外貌焦虑,但是陈妍希在初舞台以后,发微博说不瘦十斤不换头像。

这就是女明星必须面对的自己,高161的她重49.65公斤,我觉得她挺好的,但艺人走的是另一套标准,自然需要她减肥。

再像是阿兰,出道即巅峰的她已经佛了这么多年,但好像“佛”并不是一种能被接受的状态,所以要来节目,但从状态里,能感受到她并不是那么的想“乘风破浪”的。

大家喜欢的都是励志的故事,“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的文化,并不会出现在被主流接受的声音里。

再像是容祖儿,她被问到说,来节目到底是自己的个人意愿,还是霍汶希要求的,她说自己妈妈很喜欢《浪姐1》。

我觉得在一些闪现的瞬间里我看到了这些女星们真实的样子,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她们又被压回必须“乘风破浪”的那个话语场中。 有的姐姐,可能真实需要这样的话语场。

有的姐姐,从家庭事业和个人心态上来说,她们其实是并不需要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乘风破浪”就成了一个伪命题。

一方面,这些姐姐们要被塑造成一个要突破自我、三十而奕的形象;另一方面,她们又并非所有人都真正需要去、真正想这样做。然后,初舞台的表现,就成了“表演”。

一方面,节目要“保护”这些姐姐的形象,所以在初舞台的时候降低了难度,不开麦,把唱跳分开;另一方面,又在点评里尽可能的严苛。当然,这种严苛基本只是针对不红的人的。于是初舞台的考核,就成了“开卷考试”。

一方面,说要关注女性成长,打破桎梏,解除偏见;另一方面,女星又天然在这种审视里,而节目又尽可能地在保护着她们作为女星的形象和标准。于是,关于女性视角的部分,反而转化成了桎梏。

《浪姐》第一季的成功,使得乘风破浪和姐姐这两个词,拥有了自己新的意义。当然它也带来了让姐姐们翻红的附加结果,在一开始会有多少姐姐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参加这档空降节目的?我想不多。

但如果第二季只是把自己“填空”到这两个词中,把附加结果转化为初始驱动力,节目就会成为回锅肉,那船,也是没法开起来的。

因为对于并不需要博弈的女明星来说,人生的“浪”,根本就不存在。

接下来的《浪姐2》或许需要好好想想,除了翻红以外,到底什么才是女明星的“乘风破浪”。

本文首发于我的个人公众号“闵思嘉”,传送门://mp.weixin.qq.com/s/YBMUyeF0Tzgs723tIPNrYw

 4 ) 那英说:对付杨钰莹我还是可以的

那英当然是如今歌坛一统江湖的大姐大,且年过50还在求新求变,无愧于乘风破浪的精神。而杨钰莹是情迷镜花水月,几十年如一日的那个杨钰莹,以不变应万变,只因为她得到过最好的。若不是现今的歌坛都太小风小浪,杨钰莹又怎么会沉溺在90年代出不来?金子一样的时代,留下了七彩祥云般的观众,她想突破,但更怕丢掉祥云,其实唱跳热舞又有何难?只不过她真把自己当普通人,认为自己不那么重要,近乎自我牺牲式地一直把甜姐的风格延续到了2021年。

人人都在往前冲,她是停下来照顾老朋友的人,就像电子书的时代总还有人爱闻油墨香。她是体面,她是文明,她是旧贵族,她是封存灿烂90年代记忆的活体数据库,我们应该感恩还能在电视荧幕看到这样的艺人。当大家都想追赶时髦,当大家都想赢,最难的是可以安于落后,安于失败。于是她的魅力随着真人秀时代的到来又复活了,新的观众喜欢她是因为她会说话,殊不知一个轻飘飘的“会说话”,其实是来自于一整个黄金年华的遗存,那一代所有的辉煌都落幕,变为名胜古迹坐落于杨钰莹的浅笑里,轻轻地告诉你,这世界曾经可以很美丽。

 5 ) 弃剧预警

浪姐第二季出来了,比第一季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虽然第一季刚出来的时候,也感觉是噱头,但好歹姐姐们本身话题度是够的,节目看起来就比较好玩。

另外,节目最出彩的部分,难道不是看姐姐们怼评委吗?有多少人真心想看姐姐们唱歌跳舞?

结果到了第二季,再没一个人怼评委了。大家都是一副客客气气、岁月静好的模样。评委给的分低了,首先想到的是反省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评判标准有什么问题。

这样的节目还有什么看头呀!

想想看,第一季,能放狠话的姐姐,不管咖位大小,那不多的去了。如果说宁静和张雨绮,本身拥有一定知名度,有资格放放狠话;但郑希怡在上节目前,在内地应该没有特别大的知名度吧。我算比较关注港台音乐的,之前也只是听过这个名字,但人对不上号。但Yomiko就能说出,“还要被不知道是什么的人来评价”,顺便圈了一波粉。

现在无比怀念Yomiko啊。

到了第二季,姐姐们也算熟悉比赛规则了。上节目,不外乎增加热度,伺机翻红,大家心照不宣,自然得遵守比赛规则。

那姐都来了。看来2020年经济下行,真的没啥通告可上。那姐的气场够强大,但一直客客气气的,说不出像宁静那般“我这些年白干了”的话。

张柏芝也来了。童年女神,原本也是抽烟纹身喝酒打架拒绝玉女人设的狠角色。但不知道是不是艳照门的影响,整个人气场唯唯诺诺的,眼神显露疲态。被打低分,也只能反省自身。

想想她也是十多年没有代表作了。唯一能吹捧的只有美貌。但这美貌,终究是会打折的。偶尔显露的额角皱纹让人心疼。状态远远比不上容祖儿。

这时候,好想把亦舒那句原本说李嘉欣的“美则美矣,毫无灵魂”送给她。

张馨予倒是让人小小惊喜了一把。可能因为对她也不抱什么期待。走的是跟张雨绮类似的黑红路线,之前风评毁誉参半,现在估计也想走“美女憨憨”路线,不知道能走多远。

又来了一堆超女,不乏历届冠军。但除了周笔畅,一个都记不住。

安又琪又在哭诉,自己是最不红的一届超女。请问这么多年不红,心里没点数吗?其实安名字还是听说过的,只是脸记不住。难道上节目只是考察唱歌跳舞吗?难道不是考察做人吗?何况业务素质还过不了关。

 6 )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小考那英没跳舞,舞蹈还能给那么高分???总分直接排第一了!

一直都在追,今天看了踢馆赛这期,各组小考,那英声乐满分没有问题,我就纳闷,舞蹈那英根本一点没跳,就摆摆手,小考舞蹈都能给差不多满分?凭什么?人家从头跳到尾,不如那英摆摆手??看咖位硬捧么?把我们观众当傻子??从头到尾,都在尬吹那英,不跳舞也能捧跳的好,呵呵了,今天决定弃了,逗小孩玩的节目

 短评

浪2咖大 浪1舞台好看

6分钟前
  • blood orange
  • 推荐

那英小品打鸣,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这个节目还是适合蓝盈莹啊

12分钟前
  • Molly
  • 较差

一个发现:乘风破浪的姐姐非常喜欢强调自己的家庭、孩子、老公,但追光吧哥哥却几乎没人提这些,更没有人会说这首歌是唱给孩子的。这个社会总要求女人自我牺牲,女人也喜欢自我感动。这一季的阵容看上去是更强大了,但大部分艺人都非常乏味,初评舞台像公司年会后的KTV,每个人都很疲惫,但又必须强颜欢笑。一期弃。

16分钟前
  • 屋顶秋千
  • 较差

这个初舞台水平太差了,一个亮眼的都没有一堆唱跳都不行的,好歹也练习一下再来乘风破浪吧

17分钟前
  • 阿五
  • 较差

两季共同点就是第一集最好看了。。。2.5

18分钟前
  • 九镑十五便士
  • 还行

第一季还是挺有“乘风破浪”的鸡血的…第二季就感觉是一堆糊咖想要翻红~

22分钟前
  • 🐰
  • 还行

……初舞台表演风格的辨识度和唱跳实力都没有第一季强,而且态度也不行。

25分钟前
  • 玛格丽特的猫
  • 较差

演艺圈二次翻红就业中心营业了!那英的出场我以为是斯内普教授来了。张柏芝,美是真的美,废是真的废。幸好台湾的音乐人独具慧眼,挡住了陈妍希以歌手的身份出道。张燕不要再硬拗总攻人了,看看隔壁薛璐霞不尴尬好嘛?以及心疼卑微评委们。

27分钟前
  • neil
  • 较差

“官宣偶遇郑爽,开播偶遇华晨宇”,那不都是芒果自己捧红的艺人吗? ←。←那英原本对标的是宁静,但是看上去更像是会唱歌的张雨绮吧……最惨超女冠军安又琪实惨,进去也没镜头,还一公就淘汰 了。。。。张柏芝年轻的时候不是被称为“小林青霞”吗?现在好像张曼玉啊~

32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2021.1.22~4.16」EP7后就不怎么看了,舞台的确不错,姐姐们也很都真情实感的对待节目(说翻红的大可不必,等全部追完再来发言吧),但赛制实在太磨人了,整不明白前几公为何要分成守擂组和挑战组两个赛道,进入挑战组基本宣布了淘汰倒计时,这也是劝退我的最大原因。不过还是感谢这档节目让我见识到了很多姐姐的人格魅力,温柔的岗岗姐,欢乐喜剧人吕一姐,又白又媚的胡静,可爱的胖丁阿兰,女皇那英,领导力Max笔笔,还有憨憨祖鹅~

35分钟前
  • 月色归来时
  • 推荐

怎么说呢,第一季不管是不是高开低走,一开始确实是没有宣发、不被看好、招商招了个微商的节目加上逐渐被人遗忘、没有通告的明星,在疫情最颓废的时候给观众一个惊喜,但是这一季从那一长串赞助商念出来的时候我感觉味道就变了

36分钟前
  • 幻夜沙
  • 还行

小咖出场三人拼一个简介页,中咖出场两人拼一个简介页,大咖出场独霸一个简介页。什么逆龄选秀打破刻板印象的“大女主”?我看是向娱乐圈权力守则下跪的“小奴婢”吧。

37分钟前
  • 谢明宏
  • 较差

一裆靠资本和咖位打分、分配镜头的综艺,却偏偏呼吁人们放下对年龄和性别的偏见?吃相难看。还有,那英奉献了一场近乎杜淳式的表演,居然还有人尬吹?

38分钟前
  • 🌈Mr.Craner
  • 较差

乏善可陈的一季

43分钟前
  • 梦游
  • 还行

没法跟第一季比,30位姐姐没什么亮点,还没有上一季黄龄的一句去 好笑

46分钟前
  • 胡富威
  • 较差

才看到5分钟,我就被冠名广告炸裂了,这是目前我看到的最长最多的广告冠名开头了。

48分钟前
  • 当叔叔的年龄
  • 还行

无论是小明还是姐姐们,都油腻的很。杨钰莹最有一种能说会道的油腻,她嘴里夸出花来,也只觉得她练的社交场上的好功夫,虚情假意的很。还有那几位装腔作势的评委,这节目才第二季,装都不愿意装了,广告插播能把人烦死。所有人都被现实折磨的疲惫又急功近利,真后悔充了会员。要补一句,场外助演baby女士最真诚,不油不腻句句铿锵,你们再特么这么浪里浪气浪得虚名,老娘生气了!

50分钟前
  • 蘑古力
  • 还行

听很多人说这次就是个机会想翻红就感觉不是那味儿了……

53分钟前
  • Amani
  • 很差

有了第二季的对比 才知道第一季的姐姐业务能力是真强啊

55分钟前
  • 怕瓦落地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