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在评论中说到《止杀令》模仿大片自取其辱,什么说道家好话,什么捏造故事,什么魔幻风格,还有说什么主次不分重心失衡等等,其实我本来从不写影评的,但看到这些话忽然感觉到心里莫名的沉重,甚至于一种很苦涩的感觉,很多话哽在心里面想说出来。
看过不少中国的片子,的确有很多拍得很差很恶搞,或是以明星充场面的,还有一些确实是大片吧,但我个人并不喜欢那些所谓的大片,剥去表面华丽的壳也就没有什么了。
原本以为国内电影也就那么回事,花架子太多,可看了《止杀令》之后忽而感觉到国内还是有导演能够植根本国的人文关怀,重视本国文化的内涵的,有点欣喜而后却又是看到一大堆的批驳,又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和悲哀,很苦涩的感觉,就想写一点东西,时间有限,简单地说一下吧。
《止杀令》是取自丘处机和成吉思汗会晤的那一段史实,至于他们谈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从一些历史中看到的也有说过劝成吉思汗止杀的,但一方面不详细,一方面缺少考证。这也就给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不过谈到止杀,养生大抵是可信的,这也就是这部电影的由来。
影片可以说在安排上中规中矩,情节上紧扣了中国的“三”的规律,三请丘处机(一请要求雨,二请有老虎,三请遇徒弟阻拦),中间三次历险(野狐岭遇山贼刘仲禄险死,山谷遇马匪集体险些死亡,雪山丘处机险些死亡徒弟死),三劝大汗止杀。这些情节安排的都比较紧凑张弛有度,这是故事的大体内容吧,下面说关系。
影片其实从一开始所有的情节可以说都是在围绕着“止杀”这个内容的。“天不杀生”这四个字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故事,也是为何止杀的最终答案,或许有人会说这有迷信思想在里面,但并非如此,稍微懂一些中国文化的人都会知道古代对“天”这个词是重视的,并不完全是什么神仙鬼怪这些浅陋的识见,古代的天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其他的都有大自然,造化的含义在里面,天代表着四时依序运转,昼夜更替春耕秋收等等一切自然规律的,中国自古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很强大的也是正确的,这个我不敢细加说明,人是要顺应天命(大自然的规律)的,天不杀生所以天意让我丘处机止杀。
因此要证明止杀是正确的,也就是要证明天不杀生是正确的,天不杀生正确,丘处机才有可能微言大义,以“天不杀生”一言点醒成吉思汗,影片当中无论是丘处机祈雨,赵怀安不杀山贼,老虎不伤丘处机,释放马贼俘虏,雪山分粮给饥民,掩埋尸体,救小草,成吉思汗的马回归草原,繁华的西域市场,壮美迤逦的山河风光,悠扬的马头琴,欢快的藏族舞蹈,自由自在的马群羊群,远征将士思归,征战将士受瘟疫之苦,战场死伤惨烈的场面无一例外都围绕了天不杀生这个主题,所以这简单的四个字分量比成吉思汗的军令如山要厚重要深入浅出,英明睿智果敢沉毅如成吉思汗才会因之动容。没时间展开啦,见谅,点到为止。
影片中的形象塑造也还不错的,重点说一下丘处机。成吉思汗的诏书中提到丘处机,说他道德高深,那么丘如何道德高深?丘出场时正在菜园浇菜,面对成吉思汗的邀请,宋陈的使者,他只有一句,我的菜都干了,从这里就初步刻画了一个关心民众疾苦的隐者形象,他朴实平易近人,在劝军队释放俘虏时讲道理令人心服口服,现在犹记得他那句“无所畏惧的人是不可救药的”很深刻,在与成吉思汗会晤中不卑不亢,话语平时诚恳,讲养生之道时从最基本的卫生之道着手,讲的都是人之常理却让人受用非常,在面对死者时又和我们常人一样的悲伤情绪,这些处理可以说都很到位,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道德高深而又平易近人不卑不亢至真至诚的高人形象,这不是那些坐地论道故弄玄虚心口不一的所谓“高人”所能比的,而最后的手杖开花带一些传奇色彩,这个并非什么魔幻,算丘的“万物都有生命”的一种升华吧,传奇色彩的处理也是剧本的一种张力啊,这样的东西中国的作品里面很常见的,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萨满完全就是半神,类似的很多很多,什么道理自己揣摩不解释。
综合来说《止杀令》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紧扣主题,看完可以好好想想止杀的含义,相信你想到的远远比停止杀戮多,如果仅仅在停止杀戮的浅显认识,那么就当影片跑题了吧,不多说,比较值得一看,没时间细写,都只是点到为止,希望大家观影愉快。
散场时,一个陌生的男生说:“大片,战争,历史,奶奶的!”评价很到位,确实是大片,确实是战争宏阔,确实是历史巨片,但是,看完之后,对于自己付出的票价来说,感觉真是奶奶的!
一提到古装大片,立刻就联想到香港,几乎没有香港成分就没有古装大片了。然而,这次不是。能看到一部几乎毫无香港成分的古装大片,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我一点儿也没有歧视香港的意思,最近花银子很捧了香港电影的一些场,但是吃腻了也是烦心事,能够换换口味很欢迎。当然,既是大片,一定要装点门面,于是有日本人在里面,不知道是谁,百度百科竟然没有,我记得演员名字好像是中什么英雄,在片尾字幕里看见的;徐锦江披头散发演耶律楚材,而且是配音,一种西方口味的国语,以体现耶律楚材是女真族人,其实这人温文尔雅,徐锦江把他演的眼神凶悍,衣着狂野,很不符合历史,不过影片如此设计也是为了突出丘处机在蒙古大营里唯一的儒雅男人色彩。
制作单位很多,第一个是山东电影制片厂,感觉就有点不好,中间有中影集团,后面有一个很醒目,是电影频道,那就要坏菜,因为电影频道的出品水准相当糟糕,是拙劣的代名词,那是一种独特的拙劣,跟香港的电影老油子炮制出来的拙劣完全不一样。
看完之后,感觉就是:这确实是一部电影频道制作的电视电影,很电影频道。尽管投资据说8000万,说是还有韩国背景,而且场面也确实很大,但就是一部加了钱、加了大场面的电影频道作品,从根上说是不能及格的。
影片最怕的是不纯粹。以前的香港片成功就成功在纯粹。香港回归之后合拍片失败就失败在不纯。《止杀令》到底是要拍一部纯主旋律的CCTV一套的电视剧,还是要拍一部神话色彩的央视八套的《妈祖》电视剧,还是要拍一部陈凯歌、冯小刚、张艺谋式的古装大片,导演自己没把握准。这样一样,人物就跟得了神经病一样,丘处机的本事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大起来能在十几个人生死相拼时悄无声地闪身进入战圈中心,小起来则挡不住几箭就受伤,大起来能预测生死,起死回生,手杖发芽,小起来竟不能使成吉思汗言听计从,自称半年多一事无成。他到底是洞察一切,还是走一步看一步?赵道安也是,一会儿在女人面前手足无措,一会儿千军万马也敢瞎闯。
整体剧情是按照历史真实来拍,导致没有一个主线情节,就是“跟着走”,很沉闷,绝不扣人心弦。但是,要拿真实来衡量,又经不住推敲。72岁的人,又是道教领袖,只身一人去万里之遥,不许弟子们跟随,弟子们就一声不吭,这像话吗?历史上是有不少弟子跟随,李志常还写了著名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导致几百年后的书商以为唐僧《西游记》是丘处机写的。还有,成吉思汗下令“止杀”,是什么意思?一个人也不杀,一个城池也不再攻打,这可能吗?影片画外音很多,絮絮叨叨,对此却不加解说,含糊其辞,居心欺骗不读书的那些观众,很不地道。
小的硬伤,比如丘处机祈雨,应该焚符纸,发令牌,有点动静,但却只是坐着喃喃而已,令牌插着好好的不动,也不知字幕那几位“道教顾问”是怎么教的。再如,插下手杖,是在大汗的金帐里,而后,却变成了安置两个假死过去的女人的地方,是手杖会移植,还是成吉思汗把金帐让出来给一个宠妃和一个女刺客治疗?孙子惨死在巴斯黑人的冷箭之下(箭能飞几千米远且不说),成吉思汗听了丘处机的话竟不报复,好多天不再进攻,然后等到宠妃醒来就大军东归?
硬伤还有,赵道安练的那颗金丹是怎么回事?丘处机明说那是颗毒药,那么,赵道安在煽动闲着没事练两颗毒药是怎么回事?丘处机平时怎么管理的弟子,放纵他们拿着自己的丹炉去练毒药?如果不是毒药,那么道教的金丹对凡人来说就是毒药?这对道教的形象可是大大不利啊,尽管读书人有的是知道确实是这么回事,比如《红楼梦》里贾敬死的时候道士们就是这么推卸责任的。如果这是真的金丹,那么,丘处机说大话能够救活两个女的,就是摆了成吉思汗一道,他本来就完全有把握能救活,这是他平时的拿手好戏,估计在山东时救治吃了真的金丹而导致中毒的弟子或施主不是一例两例。这对丘处机的形象,也是大大不利啊。
既是电影,免不了要加点佐料,编剧虚构了一个青楼女子去阿富汗寻找自己花剌子模丈夫的事,这个女的简直非常神奇,他丈夫能在成吉思汗军营里切下一截手指来万里迢迢带给她想跟她见一面,而她能够孤身一人买下一个旅馆来扮成旅馆老板娘,又能在新疆招来穆斯林军队,居然在蒙古卫队长耿乐眼皮子底下混进丘处机团队,随意接近成吉思汗,又在俘虏营里找到自己丈夫,这部电影里,所有的人都是残酷现实面前的失败者,唯独这个女的上天入地神奇无比,万事能成。这把佐料,加的不怎么样,还是很拙劣的。
演员方面,赵有亮演的丘处机,老艺术家了,没什么问题,但是不算成功,因为受制于剧本,这个人到底是神仙,还是穿越到九百年前的地下党员,还是神经不正常的老骗子,还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弄了一个四不像,甚至连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都保不住,会喝酒喝得醉醺醺的,会失态的在大汗的帐门前喊叫。
余少群演的赵道安,本来是一大亮点,我看这个排片很少、评分较低(5点几分)的片子就是冲了余少群去的,但他却也是吃了剧本的大亏,这个角色的神经也不正常。成吉思汗派人来请丘处机,他竟然拒不通禀,一句“我师父年纪大了,不去,你请回吧”挡得很彻底,这不找死吗?然后他拦住丘处机一行去路,大杀大砍,害得丘处机为保护他中了一箭(丘处机的武功就这么高),也是找死。接着他在夜里对着床上睡着的蒙古队长就是一剑,这一剑,可以说严重地伤害了中国道教的形象,丘处机口口声声止杀,坚决反对蒙古人杀别族人,但是他最心爱的弟子杀蒙古人,他倒不管。呼唤道教的明贤出来呼吁天下全真弟子抵制《止杀令》,勒令导演道歉!自我炒作的道教青年英俊,你们在哪里?明贤在等待你们结为宗教原教旨邪恶同盟!
演员最大亮点,是成吉思汗。扮演者涂们,我不认识。他简直是为演成吉思汗而来,跟中学历史课本上那幅著名的成吉思汗肖像像极了。而且他的演技无可挑剔,哪怕他十分温和,也能感到他确实就是那个人类历史上杀人最多的狂魔,他每每沉吟着要说一句话之前,我都有隐隐的战栗,胆战心惊。(此人是鄂温克族,央视张大胡子版的《笑傲江湖》的左冷禅,电视剧成吉思汗的主演。)
耿乐演去接丘处机的蒙古兵队长。《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他是大帅哥,却只是不起眼的配角,而后还疯了。现在则贴了胡子戴了头盔,星光渐无,演的角色就是个大龙套,而且多次被人打得昏死,完全不像能够承担重任的样子。
总之,在这部电影里,几乎每个人都是失败者,都不是英雄。耿乐多次被打得昏迷。余少群阻师失败,劫师失败,刺杀失败,次次失败,最后中途死在雪洞里。成吉思汗纵横万里,攻不下一个巴斯黑城,黯然撤兵。丘处机挡不了几支箭就受了伤,又不能教成吉思汗长寿之道,承认自己什么也不会,见面之后两年铁木真就死了。(我猜测历史上的丘处机是故意不教养生之术,让成吉思汗早点死。)
电影频道的问题,在于主题过于正确。丘处机成了正义的化身,成了CCTV的化身,不分场合,不问情由,一味强调天不杀生,正确得不该活在这个地球上,正确得使人浑身难过。天如果真的不杀生,为何会有唐山地震、汶川地震?为何会有冰雹在广东砸死九个人?平时电影频道拍的那些电视电影,尤其是水浒系列,部部叫人看得头疼,看得不想活了。《止杀令》没那么厉害,但到底还是染上了这股病。
偶然看老电影,发现一部叫《止杀令》的电影还可以。
里面的主角是昆嵛山的全真道人丘处机受成吉思汗之邀西行,感觉一路教化有点生硬,不过台词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对于上善若水的解释。
演员耿乐和徐锦江很出彩。只是情节有点乱了。
好像一个很好的施工图纸,该建立什么方位的建筑物,可惜建造后,现场图很糟糕。
让我们来黑一黑《止杀令》。首先恭喜它打破《叶问·终极一战》在我心里的最差纪录荣登2013年我心中十大奇葩片第一片。我印象中已经很久没看过这么奇葩的古装片了。故事上来说——假设它有故事,这个片子起码有40分钟是多余的,至于广电总局为什么没剪掉我很不理解,按理说这个不是他们的剪辑水平。
《止杀令》中大量的远景如雪山、荒漠,近景如湖水、营寨,特写如车乘的铃铛、车轮等,这些七七八八拼凑在一起的镜头基本都是废话,毫无美感可言,比郭四娘的文字还他妈废话。既不能展示本片的宏大,也不能衬托主角的内心,更不能显露导演的精细,说白了,妈的就是凑时间的。不然一瓶可乐都喝不完,电影就放完了。
《止杀令》第二大奇葩之处就是它莫名其妙的音乐,突如其来的长调(我不专业)和呼麦就好比把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还以为就是一件艺术品。看这片名,按理说主角应该是丘处机,但通篇的音乐基本全用的蒙元素。就连李小冉调戏余少群和她被契丹人赎身,音乐都是那么怪异。后来我干脆讲电话看字幕去了。
《止杀令》奇葩之三在于剧情。起初我以为这他娘的得是部大片啊,必定是火药桶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一场恶战啊。结果我错了,这老汉一出来就让耿乐给射手臂了。余少群与耿乐一站如便秘般安排后,李小冉扎着狐尾出现了,我以为这片子成了西游记,一路降魔打怪。结果小冉姑娘是个良家妇女,比金镶玉正派多了。
然后李小冉莫名其妙的勾搭了一阵余少群,结果又告诉余少群妈的原来我是有老公的,只不过被成吉思汗抓了。当我看到丘处机一而再再而三的快要挂掉的时候,我觉得这应该不是西游记的套路,唐僧可不是这么玩的。没想到李小冉和余少群还得爬上一个小雪覆盖的山坡给丘处机找雪莲。然后余少群掉下山洞挂了。
李小冉在山洞里和垂死的余少群眉来目去了一下两人隐约好像有一点感情,这太令人难受了。李小冉到底什么时候才有激情戏上演呢?眼看男方就要挂了。急死我了。然后余少群就真的挂了。然后师徒一行顺利到了西天见到了成吉思汗。这两语言不通的老汉借着徐锦江那个拍三级片的动作翻译对话,不知道叽歪什么。
然后成吉思汗像内分泌失调一样一会儿让女人给他洗澡,一会儿打猎,一会儿出征,一会儿要杀丘处机,一会儿要杀契丹俘虏。这老汉用一个表情完成了近40分钟的表演,就是那样一张像被冻住了的脸。然后突然发现原来余少群临挂前把不老仙丹给了李小冉,告诉他成吉思汗死了才能止杀。然后李小冉挂了。
我以为这片子终于完了。没想到丘处机与成吉思汗告别后又回来了,他是回来救成吉思汗的,阻止大汗吃李小冉手中的仙丹。这让我想起了张艺谋先生的《英雄》中梁朝伟写下的“天下”那两个字。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我不会发现我难受。然后李小冉和成吉思汗的女人先后服仙丹双双挂了,好比化作一双彩蝶。
然后这片子还他娘的没完。丘处机竟然又如同电视药品广告中祖传世家治疗前列腺炎一样把这挂了的两只彩蝶救活了,好一个神仙老汉,感动得成吉思汗出征归来抱着死而复生的女人一顿热泪盈眶大喊“再世华佗”啊。后来这片子终于完了。哎呀,他娘的看得累死我了。
《止杀令》奇葩之四在于演员的表演。刚说成吉思汗那老汉用一个表情对付了40分钟;丘处机则一会儿像演话剧,一会儿像自拍;余少群基本上在任何一部片子里都像在唱戏;而徐锦江大叔则免不了玉蒲团的影子,那双手一张就是性暗示啊;耿乐要好玩一点,基本全片都靠吼,通讯落后;至于李小冉,你的激情戏呢?
四星完全是给宏大的场面,摄影,美术,还有图们老师。
成吉思汗和忽兰演的很好,耿乐演的那个将军也不错。其他人就是普通电视剧水准。就剧情来说只能两星,特别是结尾,真是令人无语。但国产片能涉及这个题材,场面还拍得很有大片气质,我觉得应该鼓励一下。
感觉这是一部很可惜电影,场面和剧情是割裂的。
在观摩会提前看的。风光不错,战争场面过得去,有些地方表现得比较生硬。总体及格,三颗星,但影片立意较高,现在的商业片很少这么拍,加一星。
非主流
乏味...李小冉皮肤真好
成吉思汗长的好村还留个娃娃头
本片的故事和内涵有着成为中国版《天国王朝》的潜质,但是导演对于节奏失败的把握以及各种奇怪情节的乱入使得影片最多也就是《墨攻》的水平。凭心而论,不论是特效还是配乐,影片都有点“大片水准”,可惜的是,除此之外的各个方面都暴露出来了影片的稚嫩,赵有亮出色的表演撑不起菜鸟导演的执行力。
3/5
片名很容易误看成《大长今》
难得的电影,每个情节都莫名奇妙,每句对白都不知所云,每个画面都很粗糙,每个角色都像临时找的,谁看谁傻逼。
止得住杀,止不了死。
很多场景细节拍的不错,主题催人尿下
以扯为主
才一个半小时,我怎么感觉看了三个小时,好漫长
摄影和剪辑真是烂爆了,全片都是毫无意义的横摇镜头加黑场转场,莫名其妙的过场戏和音乐也实在理解不能。丘处机止杀的言论简单肤浅,最后用点怪力乱神的伎俩就阻止了大军吸进,实在敷衍地太过分了。
音乐乱插不好。其他的还行。
看不下去就看看 杨讷先生的 #丘处机“一言止杀”考# ,哈哈哈哈哈
抱着找回忆的目的而去,也成功收获了八十年代的味道,一种改革开放初期国产大片的感觉。历史感还不错,尤其是前面说蒙语。不过真心看不下去,感觉连个基本叙事上的构思都没有,目的、障碍、方向都是一团乱,反正最后是对对付付的把主题给弄出来了。这东西抻长了弄个电视剧还能糊弄糊弄,拍电影太无聊了
制作精良,就是比较平。
名字听上去不错,可惜电影拍俗了。
有心无力
什么乱码七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