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纪录片很久了(2009/2),因为当初我看的是电影系举办的小众范围内公映,所以得到了和导演聊天的机会。本来是好好写了一笔的。但是因为当时实在太震撼,也不知道有什么言语能形容,就写了一个蛮长的短评。时至今日,豆瓣居然把那些超过的字的短评都砍掉了。让我真是很气。(多留几个字能要你多少硬盘啊?!)时隔一年多,我也不能复制当初的心情。但是觉得还有必要补充一下和导演聊天的感觉。
整个纪录片将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原原本本放在你的面前。刚开始我还死耗着不肯哭,没过多久,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狂抽。导致我同排的观众侧首几次。本来就是双手空空地荡到电影院去的,怎么也没想过要带面巾纸,实在是太失策。谁知道这个电影这么让人伤心。不知道为什么,在某种程度上,内心也是温暖的。 灯光回来的时候,我把脸往两只袖子拼命地擦,以掩盖自己的失态。
我看电影的时候,沉浸在想了解更多的事实,倒并不觉得导演的立场有多么鲜明。电影放完以后,台下有观众问他:你们试着了解过她(凶手)吗?他回答说,我不觉得疯子是可以被理解的。
然后有人问:你当初有想过拍成这个样子吗?
他说:我的想法正如电影里一样,本来是想给小孩拍一个关于他父亲的故事,但是没想到最后结果是这样。
有人说中间那一个崩溃的画面,就是声音从四面八方涌进来,画面完全失控的的镜头很震撼,
他说,那真的就是我在那一刻的感觉。
当然有人还在关心这个案件的进展,但是事实就是,毫无进展。
我呢,因为刚看完以后,整个人沉浸在悲痛中,以为置身事中的导演也会像我一样情绪失控。相反,他款款而谈,简洁的回答中不乏睿智,面对可能会让他愤怒中的问题也不乏冷静,而且对于自己强烈的政治观点和偏向性一点也不apologetic,给我感觉非常棒,让我觉得纪录片就应该这样。
整个事件是轰动的,就如Zachary的祖父写的书4周内销售一空一样,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这个令人震惊的案件,而真正触动人心的东西是祖父祖母对儿子/对孙子的爱,还有对Sherly行为的愤怒,对加拿大New Foundland地区司法制度的质疑。
导演Kurt以家庭录像的方式拍摄,或许对这件家庭内案件的描述有一些帮助,但总的感觉还是粗糙了一些,特别是对法庭及其司法等的描述手法不是很到位,片中也几次把自己拍摄入这部纪录片,特别是片尾的"Love, Kurt"几个字,多少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
这是第一个能够让我代入感情的纪录片,之前无论如何都感觉有一种与受害者的距离感,无法真正的身临其境来体会他们。当然,我确实没有真正体会过kate和david所经历的---这种折磨应该是现实生活中与地狱之火最相近的吧。换做是我,或者说大多数人,应该早就放弃了吧。能够为了多见孙子一眼,忍受和杀害自己儿子的恶魔共处一室,还得任他摆弄,最后不仅仅没有讨回公道,失去的不仅仅的最爱的两个人,更是因为心底明白shirley再一次战胜了,彻底击溃了他们。我真的很崩溃,也哭了。我无法想象bagbys夫妻是多么坚强,为什么这么善良正直的两个人,这么无辜的两个人受到一而再再而三的酷刑,为什么最后反而是杀人犯,人间恶魔的胜利???为什么???看完我真的很愤怒,不仅仅是法制体系,这案件里有多少人有机会挽回zachary生命的机会,但是选择无作非为亦或是转过头去帮助恶人?居然还敢说一个杀人犯既然是目标性犯罪那就可以杀完人继续在大街上闲逛,对社会无害?我真的无语,我真的很愤怒,zachary才一岁,就要因为这些人的冷眼相待失去生命,kate和david明明为了正义和孙子放下一切去拼搏,换来的却是这个?为什么啊...凭什么啊,我真的很愤怒也很难过。这部纪录片好就好在导演代入自身情感的同时,这些感情都很真很纯正的传达到了观众耳目中。当然了,故事叙述能力也很棒很简洁,但处处留下的悬念也能让观众一直跟进纪录片剧情的发展。看完dear zachary,虽然最大的感情是愤怒,但是我也开始怀念andrew了,尽管我从来没见过他。这就是真正的情感代入吸收并且从中思考,也是所以纪录片想达成的目的吧。Dear Zachary做到了,真心希望大家都去看。
昨天在NETFLIX上在线看了一个纪录片,片名:Dear Zachary: A Letter to a Son About His Father。本来是只想看两眼的,没想到居然看下去了,看完了还很生气。
编导Kurt Kuenne长在硅谷附近,从小就喜欢拍电影,他有个童年的发小Andrew Bagby,矮矮胖胖的,经常在小电影里演个喜剧人物、被杀的蠢蛋什么的。Andrew是家里的独子,母亲是英国人。他从小立下大志,要上医学院,不过大学毕业的时候没被医学院录取。后来有一家医学院录取了他,但是在加拿大Newfoundland。那时Andrew已经有了一个未婚妻,但不知怎么的就分手了,后来他身边出现了另外一个女人。
那是个加拿大女人Sherley Turner,比他大十二岁,离了两次婚,有三个孩子,也是那所医学院的毕业生,早两年毕业。那时Andrew的老同学们都到了结婚的时候,他被邀请当伴郎,有时带着她有时她不请自来。在旁人看来,这个女人疯疯癫癫的,他们应该不是一类人。
A医学院毕业后回到美国,在宾州一个小城的一家医院实习,同时在一个诊所当家庭医生,他和同事的关系也不错。S则在IOWA州找到了工作。2001年11月3日的,A告诉其导师,他和S分手了,买飞机票把她送上了回爱州的飞机。两天后,导师接到A的电话,说S来了,早上五点到了A的住处。同事猜S是下了飞机就马不停蹄地开了九百多迈回来了,来者不善,既然分手了就最好不要见面,赶紧叫警察为是。导师还约他到晚上七点多的时候到会面。到了晚上九点多钟,A没露面,去找,不在家里(他住在诊所对面)。第二天A的尸体在医院和诊所之间的一个州立公园被发现了,身上中了五枪。
所有证据证明是S谋杀了A,但警方调查收集证据用了两个星期。就在这期间,S跑回了加拿大Newfoundland。令人惊异的是加拿大法庭让其被七万五美金保释了,其中她的心理医生出了六万五。
过了两个月,传来消息,S居然怀上了A的孩子。A的父母坐不住了,两人提前退休变卖家产来到了加拿大Newfoundland,一定要看到A的骨肉。
2000年7月,一个叫Zachary的男孩在父亲被其母谋杀八个月后诞生了。A的父母开始争夺抚养权,但S这个神经不稳定的杀人嫌疑犯居然掌握着抚养权,祖父母每周只能在第三方在场的情况下见到孩子几小时。后来S进了监狱,老头老太才有机会和孙子在一起,但只有短短的两个月。在小孩快到一岁生日的时候,S又给放出来了。
就在这时,Kurt Kuenne有了拍一部片子的念头,要让给儿其知道其老子的一切。他访问了A父母双方的家人和A的朋友同学同事,纪录了Zachary一岁生日的活动状况。也许是天然的情感联系,小孩更喜欢祖母而不是其母,这令S非常不满。
又过了一个月,消息传来,S带着孩子不见了。后来在海边发现了尸体,证明是S带着孩子投海自尽了。
一个无辜的孩子就这样死于司法制度的漏洞,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A的父母得到这样的结果,自然不平则鸣。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他们成了社会活动家,为向不合理的制度开战,有关儿童保护组织和法庭的责任人被撤职,心里医生被剥夺了执照,A的父亲去年还出版了一部畅销书Dance With Devil。但加拿大的保释条例还没有修改,一个杀人犯还可能自由地生活抚养儿童,进而给他机会继续作恶。
2006年有关调查报告出笼,S在和A交往之前就有过骚扰威胁恋人并自杀未遂的行为,被前恋人控告不可接近。她也多次向心理医生交待有自杀的倾向,但这些都被法庭和儿童保护组织忽略了。
另:在IMDB上此片评分高达8.7,不过在论坛上有人说,A也有问题,当初他急急忙忙地赶走S,是要急于和诊所里的一个女技术员约会。孩子的生日证明他和S的关系结束得过于匆忙。
《Dear Zachary:A Letter to a Son About His Father[一封关于父亲的信]》牵着情绪的缰绳
by @xinl.ve 090329
十分推荐本片。
一贯被认为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会认为电影里的戏剧性、情感都要高于真实的生活,被提炼和加工的电影人物肯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现实不会存在一个普通人具有那样多的离奇、意外,与不幸。但这部纪录片里的小孩,Zachary,他的遭遇注定让你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收拾被撩动的情绪。
以下剧透,观光的继续,看片的忽略。
11个月大的Zachary,在出生之前就已经没有了父亲,也就是说,他是所谓的遗腹子。“A Letter to a Son About His Father”其中的“儿子”指的就是Zachary,“他的父亲”即是Andrew。一个极具人缘的好人,朋友会他当作自己婚礼伴郎[The Best Man]的第一考虑,他乐观、风趣,有喜剧表演的天赋,再加上一些婴儿肥的脸蛋,像极了Seth Rogen。但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好人被谋杀了,唯一的嫌疑犯是Shirley Turner—-Zachary的母亲,Andrew的前女友。当时,Andrew28岁,Shirley45岁,后者还怀着两人的孩子,Zachary。两人之间的感情问题是Shirley开了五枪杀死Andrew的原因,除了年龄的差异和遗腹子,事件还没超过见多不怪的人的预期。
然而接下去的事情发展,远远超过了连续剧的剧情,让原本冷漠审视又一出利用“屁股决定发言权”的我,瞠目结舌和感叹不已。
Andrew身前的好友Kurt Kuenne,本片的编导,他拍摄了这个纪录片。在一堆人都缅怀一个人的好时,我的心态是冷笑和怀疑的,认为纪录片的客观记录在这种“有偏向性”的态度下,是无法呈现足够的真实。这是本片的第一部分给我的感觉。但当剧情发展到死者的父母开始攻击加拿大司法时(加拿大的法院因为一个精神鉴定就让Shirley取保候审的离开了法庭),我又自以为是地认为是一出秋菊打官司的戏码,继续观看下去的理由不过是看最后的收尾是否惊奇。观众不要忘记,Shirley是怀着身孕的,等她正式开始接受审判时,Zachary都出生了(加拿大拖沓的司法)。
正是由于Zachary的存在,让我冷漠旁观到悠悠看戏的心态,又发展成“CTM的现实!!!”。Andrew的父母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而孙子的出生又给了他们一些希望,虽然Zachary的身份复杂。老人们争取了小孩的部分看护权,可以时不时的过去看望Zachary,把满腔的心血倾注于隔代人,特别是Shirley正式服刑期间,都由两位老人看护小孩。Zachary长到11个月大,Shirley借精神鉴定出狱(司法的再次为虎作伥),带走了小孩,然后在海边淹死了Zachary,她自己的亲生儿子,原因是Shirley新交的男朋友知道她是杀人犯后,不愿意继续交往,需要发泄怒火的女人,把愤怒对准了具有Andrew血缘的人,和上次一样的经历。
荧幕和银幕的故事有如此曲折,如此悲哀么?11个月大的小孩,还在镜头前乐呵呵的小生命,竟然死于了自己母亲之手;两位已经白发的老人才从失去独子的悲痛中缓过来,又失去了孙子。上帝那个时候在哪里?
延续的情绪可以让人继续沉痛和叹息,但纪录片的镜头继续记录的两位老人后续举动,让人感慨万千。温文尔雅的人终于爆了粗口,但却选择了以失去两位亲人的普通人身份去争取立法的改变。纪录片把情感的撩拨发展为对正义的追寻,影片又拨开了新的世界。
采访拍摄了本纪录片之外,Kurt Kuenne还写了这本后来畅销北美的书籍,《Dance With The Devil》,书名里的“Devil”,是两位老人对Shirley的诅咒。
海报来自纪录片官网:
http://www.dearzachary.com/Dear.Zachary.2008.DVDRip.XviD-VoMiT
真想采访采访shirley她爸妈..
还是哭了,世事无常啊
沉重
女人疯了真的什么都干的出来。女怕嫁错郎,男怕上错床
笑看短评里批评导演主观情绪的圣母婊。
I was touched
很主观的纪录片。看过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一句话,If you're dying,suddenly everybody loves you。
从始至终的主观,剪辑、拍摄手法无一不体现着导演的情绪,丝毫没有片中的关键主角雪莉的任何采访内容,所以,这不是一部好纪录片,甚至都不能算是一部纪录片,不过,它的确是一份好的礼物。相信前面的167位打五星的评分者都和我一样:愿两位安德鲁天堂安好
四星半
心堵儿
个人的悲剧,通过对制度体系的质疑,升华为一种正义的追求。
说不出什么感受,毕竟离自己生活太远了。希望卡特能多拍一些作品,你是和感情丰富细腻的好导演
照片+采访+摄像+家庭录像+定格。迄今看过剪辑得最NB的纪录片。
福音诗到死后文,纪念封到宣战书
人们总是愿意看到善被弘扬。不是吗
2/19/2009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刚开始我还死耗着不肯哭,没过多久,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狂抽。导致我同排的观众侧首几次。看电影怎么也没想过要带tissue,实在是太失策。谁知道这个电影这么让人伤心。但是somehow内心也是温暖的。
现实是残酷的
为了自由我阉了自己。
那个杀死他的女人怀着他的孩子。那女人被保释。他的父母和那女人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在漫长的司法程序中,那女人带着孩子跳海死了。只是,一方之言不可全信。
这就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