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人推荐才去看的。本人表示不喜欢。其实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悬疑,从悬疑片的角度来讲,见不到一点让人惊叹的构思;直白,平铺直叙,而且节奏缓慢,一个小时五十分钟的电影,一个半小时都是在看主人公如何沉浸在过去的失误中无法自拔,意志消沉,哀哀怨怨,郁郁寡欢;作为看者,让我坚持下来的无非就是熬过这段废话能见识一下杀手下一个惊为天人的人体艺术作品。恶心是真的,也很具有视觉冲击力,有黑暗艺术的独特美感和让人欲罢不能的独特魅力。这电影唯一能抓人眼球的估计就是杀手的杀人手法艺术水平之高,让人叹为观止。然后大部分时候就不知道这个侦探都在忙什么了;大部分时候这个侦探,都在矫情着,一种看莫名其妙文艺片的赶脚。只在最后20分钟灵光乍现。
只推荐想被冲击下的朋友看,还推荐观看的方法是,快进~~~
不是很惊悚的惊悚片。如果是学艺术的人看着应该更明白,里面有很多关于美术方面的东西。片子从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要从另一个方面看。不同的犯罪现场,不断折射的影像,只是我们一直都没有意识到。片子没有过多讲犯罪,更多的是在剖析那个疯狂艺术家的作品,每一件都很有完美,有巧妙的构思,严紧的画面。
生活乏味,无趣的警察,因为五年前的失误一直耿耿于怀,每日用酒麻醉自己,不与人接触。罪犯也只出现两个画面,没有为什么?只是在做他的作品,也许在艺术家的眼里是没有好与坏的,事物最终都将走向死亡吧。
之前转了一篇百度贴吧的帖子,提供给我很多关键词。如果仅仅是一部悬疑推理,那这真心是一部差到不能再差的作品,可是他偏偏好在文章背后的含义,宗教,或者,关于罪与罚。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戳中了我,也许是那一堆堆吊起来的人肉拼图,这个念头在之前看韩国电影《爱的肢解》时就萌生了——当沈银河拿着手术刀切开谁谁的大臂时,一瞬间飘过脑袋的是——那一堆肉,跟菜市场案子上论斤称的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回来说《失真的画》。
涉及到的两个著名画家
1.阿尔布雷特·丢勒(电影中的人肉拼图)
被誉为“德国的达芬奇”。主要作品有《启示录》、《基督大难》、《小受难》、《男人浴室》、《海怪》、《浪荡子》、《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其中《启示录》起源于罗马帝国尼禄王朝旧基督教的神秘的幻想,是一组十五幅组画,内容则是人类在十五世纪末叶,由于世界末日的到来而感到无可奈何的恐怖和失望的情绪。
电影当中的人肉拼图的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源于这位画家的伟大发明。
2.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
培根的部分找到一篇豆瓣介绍很详细的文章(地址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786548/)
摘录跟电影有关的部分如下:
培根的作品以「人的身体」为主题。人体通常被描绘成扭曲变形的,然而人们身上的衣物和周遭的景物却是正常未变形的。你只需要比较雨衣和被覆盖在雨衣底下的躯体,手臂和雨伞,以及喷出的烟雾和嘴巴。根据画家本人的解释,脸部和身体的扭曲变形是一种由发展「直接冲击神经系统」的特殊效果而演变出来的处理方法。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画家及观赏者的神经系统,而且声称神经系统是独立的,不属于大脑管辖范围。至于那种由大脑去欣赏的写实的人像画,培根认为是图解式的,很乏味。
——我总是期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地做到将事实直接地、未经修饰地铺陈在世人眼前,然而,如果当事实的真相赤裸裸地摆在眼前时,人们往往又觉得可怕骇人。
对于培根而言,「神秘」的主体,经常是人的身体,他绘画中其它的东西(椅子、鞋子、百叶窗、灯的开关、报纸)都只是插画。
——我想要做的是歪曲事物的外在,但是在曲解下却呈现事物真实的面貌。
电影当中,培根的画出现时,stan的朋友变成了人肉墨水瓶。
关于人体解剖、关于人体本身存在的意义,应该透过这两幅画已经交代的很明显了,杀手懂人体解剖,会作画,不认同主流社会道德观。让我想起了《七宗罪》里的凯文·史派西在影片末尾坐在囚车后面那一连串滔滔不绝却义正辞严的演讲。我承认我喜欢七宗罪就是因为这一段,让人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立刻掐死他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他讲的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
《七》的最后, 光头弄死了皮特演的年轻没文化的小警察的老婆,那个小警察某些地方像极了stan,都是不擅长自己的工作。区别在于皮特是吊儿郎当心不在焉;而stan则是老实巴交,无能为力。
《画》影片一开始是stan的回忆,面对这三个冷漠而官僚的上司,面对即将被离职的命运,stan甚至没有能力辩解,只是不安的搓手指,像个无助的孩子。
也许走投无路的警察想到的办法是找个诱饵,可是鱼偏偏狡猾的脱钩了。
一只擅长戏弄猫的老鼠。
stan心里应该还有疑惑的,也许直觉说被打死的不是真正的凶手。但内心的自卑往往表现外表的坚强,宁愿承认一切是对若干年前的模仿,也不想承认自己的过失。承认自己其实根本不擅长做一名警察。
这一切被那只老鼠看的清清楚楚。
所以,一切尽在设计和玩弄中。
第一起杀人案就发生在stan家周围(即便在你眼皮底下你依然找不到我);被害人的内脏在第二起杀人案现场当中,而第二起杀人案的被害人是个蹩脚的演员(戏弄stan多年前导演的钓鱼戏蹩脚);第三起stan的朋友成了人肉墨水瓶,还不得不完成剩下的画作(只能乖乖被牵着鼻子走)。
然后线索指向出现了一个词“红鲱鱼”。
这是一个俗语。
在逻辑上红鲱鱼是一种转移焦点的谬误,也是蓄意的“文不对题”(Ignoratio elenchi),例如以一个错误的前提来支持结论,或是将两个没有关系的前提与假设结合在一起。而戏剧上,包括文学、戏剧,尤其是推理小说的创作上,红鲱鱼通常代表误导读者思路的诱饵,让读者在看到结局之前,误以为某人或某事件为凶手或破案关键。
已经史明明白白告诉stan一切都是谬误,与此同时stan卖椅子的朋友告诉他“失真法”的真正含义以及怎样观看失真法画的画。接下来一个镜头真心让我觉得stan是不适合当警察。
stan去重读现场了,而不是重新看那些过往的画卷。反而是他的同事,面对一堆堆的画在杯子的曲面反射下看出了画与画之间的联系。第三幅画镜面显示了第四幅画,红鲱鱼的美人鱼。stan找到女孩时,女孩的腿应该是泡在水里,像美人鱼一样。美人鱼的胳膊指向下一个案件的线索,而这个线索就在美人鱼身上。
美人鱼身上的纹身,预示stan本我、自我、超我三重意识的瓦解。
所以即使到最后,stan依然对凶手无能为力,无论精神上还是体力上。
最后还有一点YY。
第一幅画让我想到被缚的的普罗米修斯(大概内脏被取出的缘故),或许联系到丢勒联想到基督更贴谱。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同时希望解救人类,但同时先使自身陷入困局和身体的苦难无法解脱,最终依靠外力解救本身。
stan朋友的死,某个瞬间镜头从肩膀切过去,很像一副名画《马拉之死》。只是我已经找不到stan朋友是不是真的跟马拉也有某种意义上的内在相似性了。
真心很同情stan和七宗罪里的皮特。
他俩还有一个共同点:stan的朋友多次提示他是他自己的问题,其实一切已经可以结束了,stan不听劝告;
皮特的搭档摩根老警察也多次表示不干这桩买卖,同时劝告皮特放弃,同样皮特不听劝告。。。
所以听人劝吃饱饭。。。嗯嗯,扯远了,睡觉去了,想太多了。。。
噱头不错,但故事很单调。
故事不圆润,挺大的谜团,结局好泄气
艺术性犯罪
见鬼,这罪犯到底是什么人?
又尼玛烂尾。
创意五星,血腥五星,拍摄的四星,表演三星半,故事讲述完整度三星,有意思,不够惊喜的作品。6.5-7分。推荐好这口的朋友观看。悬疑惊悚比较多,恐怖没有。完成度较高,不过光是想要寻求刺激就算了吧。以上。
挺好奇所谓的透视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不错,各种华丽的尸体
50
有点故弄玄虚 导演有想上到高度 但明显缺乏这实力。。。
片子拍的有的凌乱,逻辑也许需要用艺术家的角度来诠释。。。但是片中的艺术表达和特效绝对是惊艳的
一步步深入,感觉还不错。。
联想起《七宗罪》。
猜得到结局,很俗套
anamorph adj. 失真的,变形的 不管那场追逐战多令人焦灼Dead Is Your Destiny
......
好几副画是很出彩的,犯罪的片子很多,能从这个角度找材料给观众感官刺激,这个片子还是可以的
沉闷的电影 杀人后布置的东西倒还算新颖~~ 挺美的要从特别的角度看问题
画面唯美,就是不知道在讲什么
杀人手段完爆以新奇死法为噱头的电影 美丽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