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保健品小哥喝水的段子吸引进来,然后20集一次性全部看完,非常有梗。套路与反套路,网恋与现实,广场舞与篮球,卖闲置,高低情商,6分钟一集,有故事,有笑点,有寓意,情景剧天花板了。
大妈严肃认真紧张活泼,退休不存在的,你们永远是社会的C位。
我通知你,这剧必须给好评,不然李玲玉老师会穿着奥特曼队服到你梦里抢场子!
谁曾想这年头还能再见到甜歌皇后李玲玉,更是出演了网剧《大妈的世界》?看到昔日的女神依旧风采奕奕,端庄优雅,真心佩服。 岁月不败美人,当然也会成就一段丰富多彩的老年时光。李玲玉饰演的王于田和一群不按套路出牌的大妈,把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她们没有像常见老人们那样,身体欠佳,上当受骗,反而像年轻人一样,她们追剧磕糖,应援追星,网络购物,活生生得是一群时尚的大妈。她们共享保健品推销员的贴身保姆服务,反套路般地把小李玩得团团转;她们为取得广场舞比赛的好成绩,玩起了网恋,弄起了团购;她们清醒理智地追随基金经理,把应援做到极致。这样的大妈,我们深深地爱了。 这里大开脑洞,这里出其不意,这里演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里不乏时尚年轻的元素。作品利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反映当下的热门问题和现象,搞笑中带着辛辣,夸张中暗藏着现实。虽然从篇幅上短小精悍,但着实引发共鸣,适合过年这种欢乐喜庆的氛围。
好看😂,偶然在🧣上看到一个片段,讲两个中年大妈在无人便利店里购物被锁住的视频,刚开始以为是网友恶搞的视频,后来才知道是腾讯的短剧,内容很短小精悍。印象深的就是被锁便利店和一群大妈使唤卖保健药销售的故事,很有意思。但多看几个之后吧,就觉得这种大妈还是比较少的,很少有这么潮流懂得这么多年轻人的梗的大妈,感觉大妈的行为放在年轻人身上也不违和,可能还是差点大妈普遍性。
非常有创意的剧,制作这部剧的人看到成品一定非常自豪吧。
这部剧挺有意思的,以老年人生活为题材,但是受众又是年轻人,我拉我妈看,她还不太看得进去。
我也思考过这部剧会不会太脱离现实,因为现实中老年人对于智能手机及新兴事物,都会焦头烂额,哪里会玩转呢(如第一集共享保健品推销员)。但现实中年轻人也各有各的困境,也不像影视作品里那么光鲜亮丽、把握人生呀。所以无需纠结剧情美化,人物夸张。
很喜欢两位主角,又美丽有气质,又会演,细微小表情可带劲儿了,一本正经演离谱的故事,反应非常传神。
剧中的其他老演员的表演也让人赏心悦目,呈现出积极幽默的生活状态,让年轻观众看着也不会恐惧变老了。上次让我有这样想法的剧还是英剧《极品基老伴》,N年前了……(可想而知老年人题材的稀有
最喜欢 嗑真人cp追剧 还有 网恋 那集,太有趣了。期待第二季。
千万不要被它名字骗了!秒杀目前国内“流水线”现言古偶市场一大片!
两位女主演:李玲玉老师58岁,穆丽燕老师57岁(选角切合主题)
就从镜头滤镜真实程度,你能信这个片子滤镜能比现在古偶现言的滤镜还小😅阿姨们的皱纹毛孔都能看见!完全不搞那一套虚伪的“美化”。那是她们岁月光辉留下的痕迹,值得被尊重和看见!完全不需要让50+的女演员只禁锢在演妈妈、婆婆这些角色里,发挥工具人作用,甚至故意扮嫩演少女😅大方承认年龄,因为她们除了这些社会身份,她们也是女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怎么会没有自己年龄段的故事呢?有故事有温度,就可以拍,可以拍好!(市场是不断被开拓的被发现的)
特点:黑色幽默,节奏明快,热点与生活相结合(编剧的融梗能力和想象力真的很不错👍🏼)
一集5分钟,全季20集(似乎有安排下一季)想注水都很难😂 每一集都是独立故事,主题大到内卷鸡娃诈骗,小到减肥加班黑话,完全不与时代脱轨。但总体还是围绕大妈们的生活展开!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生活细节。是可以让你笑出声的那种🥰非常推荐大家下饭解压。
⚠️不想被剧透就止步于此,下面有剧情内容
做一个剧集主题指路,以及我很喜欢每一集结束那个收束语(附上)
第一集:共享小李(反套路+保健品推销)
第二集:野生追剧党(嗑CP追剧党现状+买了VIP该超点还是超点)✅次集有木子洋灵超客串
第三集:鸡蛋盲盒(盲盒风潮)✅这集运钞车那一段好好笑
第四集:锦鲤(高考状元楼+旅游团写实记录)✅朝浴缸扔硬币许愿是我没想到的哈哈哈哈哈
第五集:爱的烘焙(每个减肥人背后总有一个追着投喂的妈妈)
第六集:窃听风云(app算法+窃听,“潮流”是炒出来的还是口碑说话)✅巧思
第七集:网恋(网恋杀猪盘)
第八集:养生防沉迷 养生现象+(个人觉得)暗讽豫章书院类似戒瘾现象
第九集:带娃提案(甲方乙方+孩子周末去谁家
第十集:基金追星(追星乱象+割韭菜)基金人落泪
第十一集:篮球场争夺战(滥用运动场地+剧本鲨桌游)
第十二集:高情商 低情商(互联网黑话+高情商低情商话术+子女陪伴)
第十三集:神探王于田(家庭中的秘密) 个人觉得中间暗提了一分钟同qi
第十四集:地摊菁英(消费主义+浪费)
第十五集:广场舞内卷(反内卷)
第十六集:面馆(中老年人活动场所)
第十七集:网红先进工作者(流量+走红)
第十八集:带娃摸鱼(rt
第十九集:程序式老化(现代繁琐的手机程序)
第二十集:鸡妈(鸡娃+学区房+拼爹拼妈)✅次集有梁龙客串
她们告别了养家糊口的中年阶段,空闲时间超额;
她们没有步入老年,所以精力十足,活力四射;
这就是神一般的群体——中国大妈。
以中国大妈为题材的影视剧总体来说数量不多,大部分都集中在家庭伦理剧中辅料——恶毒婆婆、多事的妈妈,她们在中青年婚姻生活中搬弄是非,让人爱不起来。
以大妈为主角的电视,大多充斥着家长里短,琐碎套路,但是最近有一部短剧《大妈的世界》可是打破了刻板印象。
年关难过,写不出年终总结,等不来年终奖,心情绝望的时候,需要有一些开心的东西,冲淡忧伤。《大妈》必是首选。5分钟一集的短剧,很利于打发零散时间,开会前、等地铁的间隙看一集,绝对能治愈烦躁。
《大妈》可谓是短剧的最高配置,刷新了我对低成本短剧的认知。
首先选角上,说是“大咖云集”真的不过分。
剧作是双女主,女一王于田,由李玲玉饰演。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不知道这位80年代的甜歌皇后,但是她演的电视剧你肯定知道,且绝对是最经典版本。
86版《西游记》看过吧,玉兔精知道吧,《天竺少女》听过吧……
是的,李玲玉就是当年的玉兔精哦。
千万不要觉得梦碎了,毕竟谁都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但是在合适的年纪做合适的事情,才是对生活的从容。(果然大家的终极归宿都是广场舞)
另一位女主杨得馥扮演者穆丽燕,名字大家不熟悉,但是最近热播剧中都有她的身影,她也是《欢乐颂》中曲筱绡的妈妈。
虽然上了年纪,但是穆丽燕依然很美丽,毕竟是话剧演员,自带身段,加上年轻的声音,把追剧老公主演得惟妙惟俏。
剧中还有很多客串的演员,比如陈妍希、陈意涵、寇振海、梁天等等……
不仅选角,制作上《大妈》也是短剧中的翘楚了,镜头、服化道都展示着主创的野心,绝对是s+级短剧配置。
保健品、广场舞、旅游拍照、八卦、超市抢购……都是《大妈》分集表现的内容。
这部剧把大妈的生活关键词拿捏地死死的,但是编剧通过新奇的构思,给传统的剧情注入了现代元素。
反套路的设置让人忍俊不禁,并扩大了受众层。可以说这是一部让年轻人也喜欢的中老年题材电视剧。
第一集中,三无保健品推销员小李为了跟大妈们套近乎,任劳任怨,随叫随到,承担了大部分家务。
其实,大妈们早就看透了小李的真面目,但是不愿意放弃免费劳动力。他们把小李发展成共享产品,大家建了个聊天群,轮流使用小李。
更搞笑的是,为了持续吊住小李,大妈们还每周集资200块,鼓励小李不放弃。
最后“遭受折磨”、一度绝望的小李终于被关进了监狱,告别了大妈们的“压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观剧时,弹幕横飞甚至有人开始“同情”小李,更有人警告“年轻人打工需谨慎”。剧情大快人心,又透着荒诞滑稽,耐人回味。
第六集,跳广场舞收手机,为了防止泄露机密,更具有讽刺意味了。
大家都有这个生活经验,你一点搜索某东西,手机各种软件都会持续推送类似物品。现在最魔性的是,你跟同事聊到什么,抖音快手就会推荐什么。手机成了窃听器,它太了解你,了解得让人恐惧。
大妈们只想买个流行色广场舞队服,但因为说了西红柿炒蛋,就推送红黄色,说了熊猫和斑马就推荐黑白色,大妈们为了找个客观的流行色,只能把手机隔离,最后千防万防还是没有逃过熊孩子……
还有盲盒、旅游、高考主题的故事,设计都非常有趣,题材都来源于生活,非常接地气,但是又夸张和荒诞,沉浸着浓浓的黑色幽默。
现在难得碰到一个短小精悍,寓言式的喜剧作品。
因为让人流泪比让人笑要容易的多,所以现在的喜剧节目,总是带着个悲剧的尾巴,让观众尬笑之后,再触碰观众的泪点,反而丢掉了喜剧本身讽刺现实、调侃生活的优势。
虽然《大妈》每集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总体来说质量上乘,绝对有那么一刻能让人会心一笑。
短剧的形式掩饰了内容的空洞
15秒短视频的等效加长版,通过密集的包袱和反转制造爽感。拍的是中老年人的伪生活,直击和讨好的却是年轻观众。
短小精悍,嬉笑怒骂间仿佛看到了我的老年生活。又有脑洞又有讽刺又有风趣。
剧名《大妈的世界》读作《魔幻的世界》,每一集看得都想拍大腿叫好!追剧,磕cp,基金经理,卖保健品,卖茶小妹……各种梗代入感太强了。不仅是大妈,全年龄层都能找到共鸣。
封城期间打发无聊时间,忽然发现还挺好看的,配角还是陈妍希,陈意涵,徐洋,梁天。。下饭,就是太短了
必须五星!太有趣了!用中国大妈这个极具代表性的市井文化符号的瓶,装了多少时下痛点热点爽点的酒。鸡娃、内卷、学区房、职场陋习、饭圈、没有边界感的中国催婚长辈、长视频网站的臭毛病、嗑cp、网红,大妈小伙抢广场的热点都有哈哈…有种痛痛快快帮各种意义上的社畜吐槽一通的爽快感~这剧让我看到了久违的“辛辣的讽刺是喜剧的特色之一”,真好!李玲玉真是时代的眼泪呀,当年也是大陆娱乐圈第一甜姐儿~每集结尾的输出太欠儿太精辟恨不得每一帧都截屏~ost太魔性了,又洗脑,又符合这个剧的调性~虽然是老年人做主角,但形式却young到不行,五分钟一集高密度快节奏输出的沙雕泡面番,yyds了属于是~下一季快点儿的吧!
一口气看完真是没把我给笑死,太喜欢了。每天看在网上看那么多负面信息,总是感觉血压不够用。终于有一点很单纯、很沙雕的快乐来让人轻松一下了。真是一部可爱的剧呢~
陈妍希演的好突兀
居然忘记标了!!编剧很厉害,解压下饭好物
笑不活了,导演编剧太秀了吧,全是热梗没有一丝“剧情”,剧是老年人演的剧,但面向的还是当下年轻人。五分多钟的时长,内容基本上做到了有梗可玩也有主题升华,短小精悍,还有老戏骨的加持,太精彩了,期待下一季!
《我和小姐妹的老年生活》
嬉笑怒骂里,是新一代老年人颠覆刻板的生活,反诈骗老年保健品、鸡妈、广场舞之战、磕cp,有多少都是与时代里那一代老年人不相同的新一代年轻想要的老年生活。
差那么点意思,却又有那么点意思。
给都会白领青年自娱自乐的特供小品,不光大爷大妈看不懂,小镇屌丝也看不懂。
咱妈的故事确实有点意思,日常又有趣
要素过多结合热点笑死了,有几集挺好的,大多数集没什么意思。
哈哈哈,很有意思,期待下一季。个人觉得,第一集是神作,主要是不光搞笑,而且老年人也能看明白,能真的起到反诈骗的作用。其他集有的也挺搞笑,不过更多是年轻人自己玩梗了,老年人未必觉得有趣。只说搞笑程度的话,涉及互联网的那几集都不错,一个要求扫码下载APP否则不开门的自助超市,一个手机偷听大数据,哦还有一个高情商低情商。
哈哈哈哈哈哈好有意思 爱豆那集笑吐了
人设上的反差制造得很好,终于有出色的国产高概念喜剧了,片尾的一行字简直就是点睛之笔。应该叫《未来的大妈》,编剧非常会用夸张手法来达到幽默,后面几集不太好看,下一季如果还是停留在对大妈的想象,而一味追寻爆点热度,迎合年轻人,肯定会凉的,盲盒、网红、追剧、打call等话题都是今年火明年就过时的梗,最终只能沦为网红剧 。建议还是扎根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老年女性共同生活规律上,拍得就像一群人间富贵花们老了后的生活,同题材非常牛逼的还数《闲人马大姐》。
这是什么神仙剧,每集五分钟,每分钟都在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