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种视听语言的艺术,然而同属于艺术,同依赖于视听语言,当这些点集合在一起之后,有时,电影也会把人搞混。试听会让人感觉到很亲近,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到最多的也就是试听。然而当试听中集合了艺术,或者说试听与艺术结合起来之后,这种抽象的概念便会劝退很多人。试听需要感觉,而艺术需要理解,但是当一种感觉需要观众去理解的时候,观众是否真的会理解,观众是否真的能理解,这便成了部分艺术电影的核心。理解与创作之间能否平衡。我看有点悬,为什么这么说,看看今天推荐的电影吧。
《我像疯马般行走》是一部超现实主义的电影,本片讲述了一个被怀疑是杀死了自己的母亲的男子来到了荒漠中,在这里,他遇见了一个侏儒,诸如拥有神奇的魔法,男子在彻底的沉溺于侏儒的魔力中之后,便萌生了想要带着侏儒走进现实社会的想法,最终,在现实社会里男子彻底的死去,而这个时候,侏儒完成了当初的约定……。
要了解这部影片,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的理解其实也并不复杂,他主要是将人类的潜意识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对于习惯了现实的人来说是一种超越和突破。因为没有了任何的现实枷锁,被表达的潜意识往往会显现出来一种让人难以接受的冲击感。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就是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达利最著名的作品《难以消除的记忆》就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当然,我们今天谈论的电影并非是达利的作品,而是借用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家来揣摩一下这部艺术电影。
可能跟很多人理解的艺术不尽相同。《我像疯马般行走》中所阐述的艺术已经超越了或者说已经独立于大众艺术的范畴,因此,本片中出现的太多难以理解的场景,一定程度上会让人觉得恶心与不安。这种不安与恶心,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于现实的熟悉和深深的认同。一旦这种熟悉和深深的认同感消逝后,理解本片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一般的难。
潜意识如何表达?超现实主义就如何去理解,当人们习惯于用意识来表达对于某一件事情的看法的时候,现实就会存在,因为意识有时候是一种集体性质的公约数。我能接受人在地面上行走,你也能接受,我能接受男性需要与女性结合,你也能接受,我能接受人们对于难以理解的事情诉诸于宗教,你也能接受。然而当这些能接受变为不能接受的时候,显示就会被隔绝开来了,超现实此时此刻就应用而生了。
本片中所展现出来的场景,无一例外都是超现实的,同时也是潜意识里,一些人想到却无法表达的。如果我们站在片中的男子的角度去看待本片中的场景,任何人遇到这个侏儒之后,难免会产生一种崇拜的感情。一些现实中无法理解的事情不断地发生,一些现实中无法解释的现象倒成了常态。这个侏儒身上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我们不得而知,正因为如此,男子便对他产生了崇拜。这就跟片中的人们以及现实中的部分人的宗教信仰不约而同。
然而当我们站在侏儒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时候,一切并没有变得与众不同,侏儒沉溺于自己的世界的时候,这一切看似不经意的神奇不过是自己的日常,他所理解的整个世界的样子不过是他所理解的世界,即使整个世界在我们看来并不是他所理解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然而这种世界观并不影响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即使与现实中的人们的看法相反。
我们大部分时间内,将那些现实生活中大众给予认同的好的事情和不好的事情集合起来形成某种规则,这个规则需要大众去遵守,最终可以演化为一种现实法则,从而构成整个世界,然而当这种规则被另一种规则所对比之后,你能说得清楚那种规则究竟是对的吗?显然,这个时候,喜欢思考的人就会陷入到沉默。我们熟悉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之后,那些与之相反的规则就成了“异端”。然而当约定俗成的规则与“异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时候,究竟谁才是异端?
掌控阴晴圆缺,可以和动物交流,对于人永远怀揣着善意,对于新生事物并没有刻板印象。这些看似与现实格格不入的认知实际上也是另一种现实认知,而这种现实认知恰恰是人类在潜意识中形成的,多数时间无法表达的认知。这种认知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某种观念的形成。但如果这样的认知成为了常态,那么所谓的现实,是不是也会是一种“超现实”?这样看来,本片确实是可以击溃很多人,原因还是在于习惯性的认知与打破习惯性的认知之间的隔阂。超现实,或许是另一种“现实”。
……
你好,再见
故事其实有2条主线:明线与暗线。明线则是故事的大纲:一男子母亲死于心脏衰竭,警方将失踪的男子视为嫌疑犯一直在追捕。暗线则是男子的逃亡路程中出现的另一种人格。这一种人格代表着男子的纯真善美,是男子想要化身的一面。但是导演选角的时候不由得让人赞叹。代表恶的帅男内心却是肮脏罪恶。代表善的侏儒纯真自然可爱,有侏儒出现的地方总会出现比较欢快的音乐。另一个伏笔则是代表恶的帅哥的另一个妄想症,与在妄想中看见了母亲亲吻骷髅,自己又生出了库鲁。以及代表善的侏儒的另一个妄想症,有朝拜者,代表了上帝的象征。
其实我所说的男主出现人格分裂是有原因的;
1.主线中的警方发出一个电报,在沙漠中发现可疑人物,怀疑是嫌疑犯马丁瑞恩,却只字不提沙漠中还有一个侏儒。
2.男主即将死亡,男主问,你爱我吗?可以吻我吗?侏儒立即热吻了男主,侏儒又反问,你爱我吗?可以吻我吗?男主却谦卑地吻了侏儒前额。这是一个自我救赎的阶段;
3.由于男主童年间受到了母亲的猥亵以及目睹过母亲和一个粗野的男人KJ的过程,对女人非常反感。这就在男主的潜意识中是认为女人是淫荡的,而且性倾向略偏赖于男性。这就能解释为何会出现侏儒在男主介绍一名女性,与侏儒做爱,他却毫无兴趣的一个情节,以及在后面侏儒莫名地对一名貌似女性实则人妖的酱油A产生兴趣并且在山羊的见证下结婚为夫妻。而也是代表恶的男主本来想杀死酱油A,后面发现他是人妖以后就放走他的原因。
4.我最终确定了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逃亡的途中,男主让侏儒判定他的罪,实则是恶的转化阶段。后来男主死亡,让侏儒生吃下他,让他合二为一,已经很明显地表明了这一点,后来侏儒的内心话:这几个世纪以来我一直吞没你的身体,直至我吃下你最后一根骨头,我才能和你精神交流。然后善吃下了恶,男主的本我人格被第二个产生的野蛮自然干净的新生儿完完全全地吞没了,侏儒变成了男主。我才非常确定这个影片即是一个关于无辜者的自我救赎的故事。
为什么我要说男主无辜呢???
在这我要猛烈地抨击那些毫无认真看影片或者根本就没看直接影评的豆瓣er 了。
请注意,虽然男主起初动了杀机,并且确实正在打算杀死他的母亲的时候(想杀死他母亲的时候总共有2次),就在男主已经接收到母亲这样一个信息:我心脏不好不要吓我,我会死的;且戴上面具涂上番茄酱预备吓母亲的时候,母亲已经先被自己吓死了。
影片中警察认为是他杀的,男主也认为是他自己杀的,豆瓣人也认为是男主杀的,怎一个冤字了得?
Fernando Arrabal-J'irai comme un cheval fou
我们本是宇宙的孩子,造物主那创世的力量早已灌注进我们的胸膛。
可是人类的社会扼杀了一切生命的光,所以我们只能反抗。
影片充满超现实的意象,涵盖三大母题。
首先是文明对生命的摧残,表现在主人公的恋母、异装、窥淫、癫痫,母亲对孩子的爱就像文明对我们的爱,给我们提供一切物质和教养,但我们并不是他们以为的那样。
文明使我成为非我,使人成为非人,使人性成为反人性。今天我们看到的种种乱象,其实都是文明一手造成,是现代社会把我们变得残缺破裂,让我们的生命失去了光。
其次是反抗,无论自觉与否,每个人其实一直都在反抗。你的反抗为什么没有结果?因为有结果的反抗不是这样,影片指出了一条有效路径。
行为上的反抗就是主人公的弑母,精神上的反抗就是对教养的唾弃,对文明之外的其他价值观的拥抱。所以主人公逃亡进沙漠,遇到了圣贤般的侏儒隐者,拍手就可以让天黑天亮,这是佛国和极乐的境界,他的生命和天地一样久长。
然后,一定要把隐者带回现代世界,反抗不是逃跑,而是站在文明的城市中间,对一切给出来自自己生命深处的立场。这里意象繁复,整部电影就如同生命觉醒的诗篇。
最后是解脱,也包括两个环节,毁灭与新生。
代表毁灭的是一场审判,如同世界末日的大审判,对一切的罪与罚主动承担。
而新生,则是请求隐者吃光自己的身体,最后隐者变身成了自己的样貌,最后自己也像隐者一样,迎着朝阳舞蹈——我回归了造物的怀抱,所以神就变成了我的样貌。
这电影,隐喻出了一条生命的解脱之道,而且其中充满了罪恶与痛苦,对一切都没有回避。如果你也有勇气直面一切残酷的真相,解脱之道离你也就不远了。
10元包邮,多买八折,我的网店:
http://shop61179315.taobao.com/又是一部费尔南多的超现实主义的电影,比《死亡万岁》晚了三年,完成与1973年。也可能正因为这三年,导演的思想以及艺术手法更加成熟。这个电影中导演抛弃了政治上的想法,迈向了更加广阔的自然与现代,文明与原始冲突的主题,母与子之间性冲突也不单如《死亡万岁》中儿子对母亲的性萌动。
情节依然有一条主线,一个男子杀了自己的母亲,开车来到了沙漠,遇到了一个侏儒,然后产生了感情,把侏儒带回了文明社会,一起分享他的财产,同时警察所代表的国家机器又在追捕这个男子。全片中所蕴涵的冲突有许多,最明显的是,文明与原始,自然与现代社会的冲突。西装革履的男子与麻衣兽皮的侏儒能和谐的生活,但是侏儒到了文明社会,却受不了现代化的一切,人类对自然的侵害在此表现了许多,例如伐木造工厂,吃鹌鹑鲑鱼等等,导演用一个个超现实的影象,赤身裸体的人类拔去了代表树木的女子的牙齿,舌头,生吃小鸡,鱼等等,这些都是侏儒的幻想,却表达了现代文明对原始自然的迫害。
另一股冲突是母亲与儿子之间性爱的冲突,似乎母亲从儿子婴儿时候就用针性虐待自己的儿子,这个时候无论画面还是背景音乐都很宗教,本来我以为是割礼,可后来觉得又不象,因为此后出现母亲怀抱着成年的儿子,用蜡烛点燃儿子阳具的时候,整个构图给人的感觉也很想哀悼基督的油画。儿子有癫痫的毛病,原法于他幼年时候看到母亲被粗鲁野蛮的男人性虐待。之后儿子对母亲的种种冲突,例如弑母的时候,以及穿着母亲黑色内衣幻想母亲被性虐待而分娩出一个骷髅的时候,似乎背景音乐以及构图总是用歌剧或者弥撒那种管风琴配乐。所以我猜想,可能导演的想法,儿子对母亲那种神圣的爱,却因为母亲被亵渎,以及母亲对自身那种虐爱,就如同世人对基督的精神关系,眷恋神却被神抛弃。
还有一股明显的冲突是男子对侏儒之间微妙的感情关系。当侏儒对一个女子所表示友好的时候,男子乘侏儒睡着时候想用手扼死这个女子,却发现这个女子原来是人妖。可以猜想,儿子因为母亲的关系是厌恶女人的,他对同性是有好感的,但又不是性上面的需要,因为全片从来没有诸如跟男子发生性关系的直接画面或者暗示。但是他对侏儒是有独占欲的,希望自己精神能永远跟侏儒契合,因此影片结束时候,他会要求侏儒把他给吃了。而男子对侏儒的感情似乎又是把侏儒取代了母亲的地位,因为他要求侏儒穿上母亲的黑色内衣来吃他,而且侏儒哀伤抚摩上帝塑像时候似乎也有侏儒与上帝身份相同的暗示。
总得来说,这部电影超现实与现实之间转换已经不像《死亡万岁》里那样直接生硬了,片末吃人的景象非常有视觉震撼效果。全片中一些意象又贯穿了始终,比方说黑色内衣,骷髅骨架,山羊还有那经常出现的马蹄声等等。
我觉得还蛮朴实无华纯爱系的是怎么回事......除去超现实的意向表达,剧情脉络很像基情版《萨满教的迷恋》,但后者主要是借由宗教与情欲隐喻政治、人性的癫狂,祖拉斯基的个人风格更明显。而本片更着重于原始文明与现代社会的糅合,讲母性议题、精神分析、肉体凡胎的超脱等等,在我看来抛去一些视觉符号,影片传递给我的仍然是许多质朴的纯洁。结尾好像“生蛋的耶稣”,又像另一个世界的《THX 1138》(两部电影正好也间隔两年)。你说它恶心的确是,这也是曾经劝退我的地方,但看完你下意识回味的,还是侏儒把马戏团的狮子放走,在家里种菜,为被吃掉的小鸡流泪,和小动物们对话,坐着敞篷车抱着他的驴在城市里到处玩耍这些令人动容的片段。总之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超现实主义作为心理分析/内心的视觉图景。文明 vs. 自然的话题倒反而不那么新鲜。
Dancing in the sun, in the middle of the desert.
so f**king crazy
超现实个毛线,明明是把裤子脱了织毛衣。
符号好多,不过比起他的小说来,电影口味还是要清淡一点
我注六經何時變成六經注我,距離偉大就不會再差一點點
虽然故事编得有些做作和直白,但丰富的想象力加上放纵的重口味依然深入人心(虽然各种恶心镜头也让人很反感,但除结尾还算有节制),电影其实是一出“感天动地”关于爱的故事,在结尾,侏儒将自己死去的爱人吞下并与之合体,最终将他产下。若不提这个其实主题并不新鲜,就是现代文明和自然的冲突。
那个侏儒太让人恶心了
壁虎的牛逼碟
至今为止看过的最无聊最没想象力但却最名气响当当的超现实电影……还有那些拿阿拉巴尔和佐杜洛夫斯基对比的,拜托!他们俩个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好么!艹
:(
沙漠、儿歌、赤裸、原始、血淋淋、宗教对照,怎么都不可避免联想佐杜洛夫斯基3年前的《鼹鼠》以及同样1973年的《圣山》。却在神秘性和奇观性上差了一大截。但和那座高山相比,这样超现实的1970年代依然巍峨。
影20170:好多思考好多内涵。暂时只能解读一些关键字。人类的发展,文明的冲突,宗教,爱情。最后食脑生理不适。
擦,结尾也没那么恶心啊,全片最动人的也就这块。下面短评把我忽悠的啊~~让我神经紧绷了一个半小时,就怕最后的吃人看出个什么内伤,结果看到这里愣把我活活给看饿了。。。阿拉巴尔应该在某些方面启发了佐杜洛夫斯基,或者他俩就有互相启发的关系。不过我觉得他与佐杜洛夫斯基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反人类反到反胃。反文明反到齿阙。
一个憎恶女性的城市男人和一个如上帝般沙漠侏儒间的情谊,儿时的记忆与现实不停地重叠,荒诞却真实。男人一直孤独的活在童年阴影之中。在两人的主观视角外,还有一个追踪者的视角,形成一个客观视角,给人一种间离感。
一起拉屎。jj点灯。戴着防毒面具嘿咻。蜜蜂给他送来一根牙签。异装癖穿上母亲的黑内衣,然后模拟生出一个骷髅头。让山羊证婚。“鲑鱼在我们的大腿间游走”亲吻骷髅头的裸伪娘。把当时的感觉立即用画面表现出来。“你爱我吗?”“是的”“那就吻我”。末尾九分钟吃人细节就不要看了。荒谬而奇异。三星半
四点五;弑母,将一切归为原始欲望,摧毁阴茎,性别混淆,食我而成我,最后搞疯了宇宙。新浪潮×超现实?建造出一切(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犯罪,性),最后又将它们一一摧毁,归结为生与死之间无意义的性,巨大的熵增,一切都归于平稳的混乱。特喜欢:食人;裸体女子爬上梯子,同骨头亲吻(这里对比极强,而且角度诡异,总有一种坠落感);同母亲的镜头,本来长焦拍房间,母亲向他移动的时候突然短焦跟着脸走,然后立马又切回,简单的两个镜头代入感、混乱感很强。
唔,这个类型里,这个算勉强看得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