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好故事,利用时间线的穿插,使女主人在不同的故事中给我们不同的视觉体验,藤原千代子帮助了一位遭到追捕的人权分子,此人匆匆离开只留下了一把钥匙。懵懂的千代子爱上了这位陌生人,为了追寻他,她成了一名电影演员。表面上,这是一个追逐爱的故事,实际上,这是一个关于人生关于自己的故事,千代子在最后说,她爱的是追逐他的过程,事实便是如此。
腾讯动漫评:
《千年女优》是今敏几部作品里将叙事与技巧融合得最完美的。《千年女优》中的镜头很好地与多时空“现实—虚幻”的叙事手法融为一体,利用这种形式可以轻易地穿梭时空,而不需要任何交代,从而加快与丰富了叙事节奏。剧中千代子的原型是日本女演员原节子,有着“永远的处女”、“贞淑的日本女性的典型”这样的梦幻形象。有真实人物作为原型,再融合了日本电影史、日本近千年的历史,都使得《千年女优》有着某种厚重的气质。今敏举重若轻,将动画拍得如此纯粹和华丽,简直有点像MTV。《千年女优》的元电影性是双重的:第一层是千代子参与拍摄的现场,并且在作品中穿越了十几部电影,呈现出“剧中剧”的味道;第二层是立花源也两人作为现实中听故事的人,不但成为剧中剧里的旁观者,并且还扮演了剧中剧中的角色。这种对观众的隐喻更进一步增强了元电影的复杂性。
藤原千代子,女主角。
左眼角下一颗泪痣,悲伤的象征,一个命运。
《圣经•传道书》说,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所有追随,一应苦难,乃至全数奔波辗转,都是幻觉,并,都是为了幻觉。
少女时代,藤原千代子邂逅并搭救了被追捕的画家。
这声音和暖的男子,曾在旧仓库里,明月光下,对她说过一些话,关于圆月与残月,关于北海道雪后苍茫的原野。
她仰起面孔看向阴影中他黯淡沉和的脸,如此渴慕,如此期许。
之后他被捕,不知所终。
劫难开始。
千代子成为演员。
她的所有角色只是在重复现实中的她自己
——
为一个男子,成千上万次地奔跑追随。
在长时间的寂寞与苦难里,颠沛流离。
她穿越乱世与太平,经过荒野与废墟,她将和服与洋装交织成烟花盛相与幻相,寻找这男子的线索、声音和背影。
然而,爱是恒久虚空。好似幻觉。
千代子最大的幸运是成为一个演员。
而她最大的不幸,亦在于此。
因为,每一场表演都可以将感情放大,使它变得比我们以为和所能想象的都要强烈。
由于千代子的爱永远不能完整,所以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海藻般迅速蔓延,覆盖她控制她,使她与生活失散。
而她毫无悔意,特地使自己人戏不分,成全此生的陷落与沉沦。
就像文字。
在一场文字当中,我们总会比平常用力。
我们会变得更加偏执和顽固,并,我们的感情亦会更加极端和热烈。
它是一层伪装,一次心照不宣的乔装打扮。
在面具下,在油彩下,在戏服下,在冠冕下,在珠光下,在夜幕下,得以心无旁骛地来爱你。
然而,果真这是爱吗?
抑或这是一场对自己的消耗,而我们只有在一场消耗中才会感到幸福?
令千代子千年不死的,记得吗,是华发苍颜的妖精。
这妖精诱她饮下长生茶,使她的生命无法终止,使她的爱,无法终止。
这妖精说
——我恨你,恨入骨髓,且爱你,如痴如醉。
呵,果真它是妖精?不,不如说是她豢养的心魔要更恰切。
阳光中的废墟,独那绘有她肖像的墙壁屹立不倒。
画中她笑靥如花,尚未经离乱,尚未经爱情。
她多么年轻。
后来她就老了。
她如此清晰地了解这一点,终于决定停止追逐。
她穷尽她的一生,她疲倦并劳累。
并且她知,纵使相逢应不识,失却了当年芙蓉面,遗弃了那日小罗裙,毕竟,她与当初不一样了。
当然,她仍要追随那幻觉中的男子和她幻觉中的爱情,在死后。
看时只觉酸楚并虚无。
还有那貌似客观冷静的叙事者,他爱藤原千代子,亦是这样长久。
但她是看不到他的。
她选择性失明,只看得到北海道大雪中,孤身作画的男子。
她在这独自一人的爱情当中耽搁太久,她失去了看见别人的能力。
当一个人在爱中,根本就是闲人免进,请勿打扰的。
这电影的叙事结构,使我想起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
那是一些只有开头的故事,不断从一个链接至另一个。
连过渡的理由亦不需要。
一个女人沦陷在一场注定失望的爱中。
难道这理由还不够充分吗?
因为事实上,那画家在被捕后不久,便已经死了。
她不知晓。
爱情摧毁她。
时间摧毁她。
命运摧毁她。
真相摧毁她。
怎么可以有这样的女子存在?
当然不会有这样的女子存在。她是我们事关爱情的幻觉。
爱是恒久虚空,是疲惫的花事,是幸福的徒劳。
2005-4-24
在1975年那部电影中,刚满十九岁的伊莎贝尔•阿佳妮,站在海边,骄傲地昂起美丽的头颅,对着天空可及的最深与最远处,念出阿黛尔•雨果五十年前离开家时在日记里写下的话语:“千山万水,千山万水,去和你相会,这种事,只有我能做到!”镜头定格在那可以飞越流星碎雨的绝美面孔上,刹那间,汹涌的感情从画面上扑面而来,气势磅礴,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冲刷着心灵的每个角落,那并非是海水呼啸出的浪涛声,而是那个女孩奔涌不息的爱。她的爱是巨大绽开的古老焰火,永远保持着爆裂瞬间的华美,不会熄灭。世界在她的面前近乎破碎,不敢直视却又无法抑制心中颤抖的欲望,凝视着她的脸,她的双眼,任由泪水充盈了这个蓝色的星球。
从法国到哈利法克斯再到巴巴多斯岛,她一路追寻而来,说谎、乞求、流泪、疯狂,用尽一切方法来想要得到那个男人的一丁点关注与爱。结果他只是鄙夷她,嫌弃她,侮辱她、利用她,最后逃避她。在巴巴多斯岛的大街上,平松想要上前警告她不要如此纠缠下去,却没想到这个曾经痴狂地迷恋着他的阿黛尔,目光疏离,不再用狂热的深情迎接他的每一次出现,没有作任何回应,径直走过了街角。留下他一个人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曾经他是被深爱的那个人,被不停的追求着,而他对这份坚贞执著的爱不屑一顾,甚至还要放在脚下碾碎踢开,如今真正失去的时候,他才若有所失,仿佛他才是被抛弃的一方。没有人再能像阿黛尔这样追求、等待,热烈的爱着他了。就像是《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中的小说家阿尔,他被那个他从不认识的女人默默的狂恋了一生,而他对此却毫无所知,一再忽视她,哪怕曾和她一起生活,也可以经过她而毫不回头,轻松地犹如经过一滩污水,而她却总是一再回头凝望、等待。直到一天死亡湮灭了她等待的姿态,她不用再沉默,不用再卑微地乞求。她用死亡让他知晓这种深沉隽永的爱,是他曾经拥有,却不曾珍惜,最终悄无声息地失去了,没有任何挽留的机会。他受到了惊吓,感到了心灵上的空虚,被另外一个世纪吹拂来的热情震撼着,久久不能平息。
如果说爱情是有关等待的一场情事,通常来说陷入爱情中的便是等待的一方。等待让人不敢动弹,恋人不经意的一分钟拖延就会让人心生焦灼,世界的重心完全倾斜了,似乎全都集中在他(她)出现的那一刻,怀抱着满腔的爱意从失控的踟蹰中解放出来,“就像箭忍受弓的紧张,以便射出的刹那超越自己”。可是有时候实在说不好谁才是等待的一方,正是因为她(他)是等待的一方,付出全部热情的一方,她(他)也是随时可以决定成为不再等待的一方。不论是“天堂电影院”中的公主与士兵,还是罗兰•巴特笔下的风流名士与妓女,都讲着共同的一个故事:一个男人迷恋上一个女人,而她应允这场爱情的条件是,他坐在楼下等待一百个晚上。在第九十九个夜晚,男人起身走了。故事就此戛然而止,哪怕不是身为那位女子的其他的观者,也能轻易地体会到那种怅然所失的感觉——巨大的热情慢慢积聚,当膨胀到一个最大的限度,却突然凭空消失不见了。到底谁才是等待爱的一方呢?是接受者,还是给予者?
爱是不可捉摸的存在,它君临天下般高高在上。在它祈求怜爱,渴望关注的时候,已经渗透入了对方的血液,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当它像离弦之箭飞出弓弦永不可追回时,方才显示出其力量。不论是法国的平松和还是小说家阿尔,都未曾意识到被爱着的世界多么不同,那些爱着他们的女人创造了一个隐秘而温柔的世界,在不知不觉中甜蜜地融化了他们的生活,哪怕是午后的酣睡似乎都受到了某种保护才如此安宁。就像每年生日阿尔都会受到的白玫瑰,它是沉默的存在,可有可无的摆设,只不过在他生命中占据每年只有一天的生存空间,却在消失之后用绵延不绝的爱情拍打着他的心,让他知道曾经的生命曾被如何的填满,如何被挚爱着。
“当你感到渴念,就歌唱恋爱中的女人吧;
因为她们著名的激情仍然不是不朽的。歌唱
被抛弃和凄惨的女人(你几乎要羡慕她们),
她们可以爱得比那些满足者更为纯粹。”——里尔克
“千年女优”(Millennium Actress 2001)中的藤原千代子将这种不求回报的爱,演绎得更加纯粹和浓烈,她穷尽一生追求的并不是一个人,她追求的是爱情本身。正如她喜爱的莲花的花语“纯真”一般,真正这种对爱情纯粹的追求才让她永远保持心灵的纯洁。她没有坐在那里,哀戚地等待爱情的降临,她勇敢的飞奔出去,永不停息的追求。她能掌控那变化不惜的爱情,付出持久的热情,远比那些享受爱情带来甘甜富足的人,更加充满生命的力量。正如安妮•莫洛•林德伯格写道的那样:“爱是一种力量,它并非结果,而是原因”。
当少女时代,千代子遇到了负伤逃难的画家,他匆忙中撞倒了她,毫无防备的她跌落在雪地上,也自此跌入了让她沉溺一生的爱情之海。实在说不出他有什么特别的,她只是看到了他被帽沿遮住的半张脸就爱上了他,他温柔的低语,手掌的温热,让她在一刹那就从懵懂的少女觉醒成为一个女人。她无法把他归类成任何一种人,对于千代子来说,他没法用语言形容,他的容貌、外表、语调,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他是纯真的,美好的,不可摧毁的,让她在战乱的年代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无限之门。在未嗅到那种天使般的气息前,她懦弱、胆小、无措,蜷缩在当时社会对女性禁锢的牢笼中。她可以是大街上任意一个女孩子,过着母亲安排的平静人生。可是她却在那个谷仓,和爱情勾了手指,定下了缠绕千年的誓言:“我一定要去和你重逢!”
自此,她勇敢的踏上了追爱的旅程,奔向命运,迅速后退的风景映衬着她飞驰滚烫的心。去往满州,跑向北方,穿越时代。作为一名女优,她扮演过少女、公主、忍者、妓女、科学家,在参演的作品中,她永远是那个不顾一切,为爱而爱的女人。在疯茫的逐爱途中,她也会迷茫、恐惧、退缩,她总会看到那个手抚命运纺车的老人,诅咒着对她说:“你会永世遭到爱恋之火的焚烧。我恨你,同时也爱着你。”每一次她放弃希望和追逐的时候,都能看到那架命运之轮碾压过她的身体,编织着她不可预知也是无法改变的命运。在心中,她既惧怕着命运,又怀着渴望的心张开双臂拥抱着命运,并非是因为存在着所谓幸福,而是这命运让她发现这个不停去爱、去追逐的自己,原来是如此接近永恒。男人、女人、事业、渴求、妒嫉、甚至时间,所有这些看到她都颔首臣服,因为爱可以征服一切。
爱可以包容、相信、盼望、忍耐,而“饮再多的水也不能消除爱的饥渴,即使是洪水也无法溺死爱”(《所罗门之歌》)。爱不是可以亲眼所见的影像,也不是可以亲耳听闻的乐章。就算你闭上双眼,掩住耳朵,逃往世界的尽头,仍旧无法平息激荡在脑海中的影像与耳边的歌谣,只要你停下奔逃的脚步,它便会冲击你的心灵,撕碎你弱小的胸膛,喷发而出。对于爱,你永远无法逃避,无法视而不见。
被爱的人固然是快乐的,却是一种被施予的快乐,在爱的平静愉悦的打谷场,他们失却了爱的能力,无法尽情地哭与全心的笑,当爱远离的那一刻,他们只能赤裸着无爱的心灵,狼狈地发现自己原来一无所有。不论是平松,还是阿尔,抑或是趾高气昂的被追求者,认为自己拥有着至高权力和永恒权威,可以掌控欢笑与悲伤,却没想自己才是被爱囚禁在皇座上不能动弹的人。那些奉献着热情、勇气、痛苦、光彩的追逐者,他们才是被允许自由进出爱情大门的人,那把神秘之匙可以带领他们通向任何他们所要抵达的都城。
而爱情永远不会青睐那些原地等待的人,爱伦•坡曾说:“献给那些爱我的,并且我爱的人;献给那些正在深深体验的人,而不是那些正在沉思的人;献给所有梦想家和那些对梦想满怀信心并把梦想作为唯一现实的人……”。是的,哪怕澳洲大陆与非洲大陆接壤,河水开始溯流,鲑鱼跑到大街上歌唱,仍然要去爱,去追逐。
因为,爱是永不止息。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1754696/
追,追,就那么不停的追,有梦想的女人最美丽
刚看完《千年女优》,哭到泣不成声。
如梦如幻的影海穿梭,天马行空的(反)叙事结构,初见即是千年。“我真正爱的是追逐他的旅途”,关于爱,只是爱,一封署名今敏的情书。(导演的才华太让人叹为观止了,看一部少一部!!!!!)
“我一天比一天更爱他!”爱是困惑一个人终生的魔咒,花尽一生的时间来追寻那个永远也无法接触到的影子。叙事手法新颖,华丽的剪辑也是无可挑剔,但剧本始终太过平庸,有炫技之嫌。★★★☆
剪辑要不要这么这么好。
剪辑和叙事的教科书,拍成真人版也一定好看~【电影资料馆】
串联起来的不仅仅是电影史。
四个时空间游刃有余的穿梭,恰好的配乐和恰和的节奏,每一次的奔跑,战国幕府大正昭和,少女公主忍者妓女宇航员,但最终也没有给出追寻的答案。妖婆的真身揭晓时,坚定下的怀疑和恐惧昭然若揭,以至终于重新回到年少的清澈。最赞莫过于第六十分钟左右开始的那段奔跑,一帧一帧地又看了一遍,太爽了。
太敢想了,前一刻钟都没有入戏,入戏以后觉得时间飞快。故事再复杂画面再花俏都没有关系,主题超简单,简单到想哭:我爱你,穷尽一生也要找到你。我不能向糟糕的一切投降,糟糕的标准,糟糕的规则,糟糕的世俗标签,都离我远一点。那些狂喜和剧痛,那些寻找和梦想,都是爱的代价。但我觉得值。
纯真让人永远年轻!有多少人,已经被亡灵打败了!忘记了追逐?
爱情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虚幻追逐
精彩,女人爱上的永远是爱,而不是人,我们从爱的感觉中获得满足,获得存在的快感,至于对象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宝塚长盛不衰就是这个理
剪辑跟分镜做得比大多数真人电影还要细致!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用这样的方式来讲述这个凄美的故事,佩服作者
一次邂逅,千年追寻。穿越不同的时空,唯爱永生。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2001飞向太空,献给大制片厂时代,致敬我们所喜欢的女演员,其实也是导演本人的缩影。天马行空的穿越片场,跨时间空间的尽可能展现动画的魅力,把一生记录在摄影机里,而真正爱的也是追逐电影这项艺术的旅程。资料馆胶片版,朝拜窒息的观影气氛。
看到后来哭得岔气了..不是悲伤的,那是让人觉得几乎有某种幸福感的温暖.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最喜欢的今敏作品。
只有动画片才能完成如此精妙的视听语言的组合。教科书级别的剪辑和调度。
一个追爱一生的故事。多种回忆、多部影片(戏中戏)场景无缝切换衔接,将时空交错式的剪辑与匹配转场运用到了极致。以采访者进入如虚拟现实般的过去时空跟踪拍摄来呈现女演员的过往回忆,且采访人(旁观者)能够偶尔与过去的被访者(女优)产生互动,确实玩得够华丽。最搞笑的是那位摄影师,大半程一脸黑线目瞪口呆。不过,不知为何,似乎今敏的作品基本不能让我产生共情,这部也不例外——尽管若放到真人电影中,这种无尽的追寻大多都能使我落泪。(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