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哀物语
开篇第一话十分动人,懂得不尽人意青春(心心念念的告白对象一直深切关注并伴随在自认的剑道对手君左右,他会不明白自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压倒性败北?),却不涉过多思考深水的少年阿修凭着乐观开朗天性本能采取豪迈热血直击球正面迎击青春。因为今天赢不了,明天我就赢给它看,再不行后天,反正总有一天我肯定会赢,抱着如此强大的傻劲与勇气迎难直上,慕情也好剑道也好乃至后来拯救他人,统统,植木有植木的法则,这是少年阿修的青春法则。另一处是
而之后的黄昏,每一次都是令人不快的人工制造。3话凝视着眼前战火燃烧的少年,先一步原处世界的如今虚线的自己感受世界的残酷,前者给予冲击的庞然大物是世界后者暂定青春。
提到哈姆德,真是唾弃赤诚之意如滔滔江水。狭隘尖酸就算了,身为王者懦弱得只能向猫、被捆绑扎实的阿修及弱力少女拉拉露这些条件上处于绝对弱者地位的弱者凌虐平衡失落不安躁郁的负面情绪,一方面又反复向阿菲利亚确认绝对的忠诚只剩二人时甚至下跪埋首在对方的怀抱里懦弱地病态地索取母爱,这样窝囊小家子气无能的家伙能独裁简直奇迹。有人吐槽其为光会演讲的废柴主公,被回吐白痴演讲家可以控制世界,嗯。
而阿菲利亚,总让我想到《20世纪少年》里令人厌恶的女人高须,不同之处是前者怀有狂热的爱,后者完全人格丧失,是个比恶首脑"朋友"更阴鹜邪恶的存在,可以说是全无人情弱点的真正没心没肺。在基地地图上作搜索排除记号的阿菲利亚,脑海中回忆哈姆德对拉拉露说"我是多么需要你你难道不知道吗?我终于得到你了,你是拯救我的天使。"场景,下意识手中笔将叉记号反复描画,嫉妒得无以加复,她所希望的事实上是客观事实,即阿菲利亚才是拯救哈姆德的唯一理解者崇敬者施爱怜爱者信徒与天使。与把人命当草芥的哈姆德不同,阿菲利亚是在乎部下们的,且具有一部分人情味,举例来说,一处是阿修没有压榨价值后哈姆德让她随意处置阿修,尽管之前不满阿修阻碍自己任务,阿菲利亚并没有处死阿修,让他编入士兵;一处是清晨哈姆德电话阿菲利亚让士兵们在基地内展开搜索项链,阿菲利亚回等士兵起床就下达命令,哈姆德不耐地说不行必须现在。
在上级命令下,莎拉被押行至小黑屋(情感上判定,实际上是士兵宿舍)被污糟糟的中年士兵糟蹋。阿修问小布是否知道莎拉在哪,小布问莎拉是谁,是啊这座活着的死了的半死不活形同丧尸的阴森可怖囚牢基地里,从不同地方被扔进其中填坑的人那么多,谁会知道有这样一个误入空间的悲惨少女呢。
合宿间里,面对拿布卡的扭捏傲娇,阿修救连救过他人一命、对方是谁的事都不记得了,当事人站在自己眼前也没反应,因为阿修就是这样憨直莽勇的爽朗少年阿修嘛。对这样的阿修来说,正义哪需要什么唠唠叨叨的理由,跟呼吸跟赢了之后就告白法则跟吃纳豆拌饭(哪知再也无缘续哟少年)一样轻松平常啊。同样体现在之前所处世界里当一面之缘的拉拉露向自己求助时,阿修毫不犹疑地向她奔去;当阿修问拿布卡拉拉露在哪,拿布卡答应该在海利岛,反问你知道她在哪又能怎么样,答那还用说吗当然是去救她了(嘿巴扎嘿!)!
哎
糟糕 想到 "我的眼是受害者的眼 我的手是加害者的手"TT
哎 嘴巴好像塞满了酒精里浸个湿透的抹布 眼睛 耳朵 鼻子 这里到那里
再看的时候续写感想吧
愛 哀 だ 百 は こ も こ
し し か 億 か ん ろ ん
い い ら 年 な な く な
ほ . の い に に
ど . 年 も も
に . 月
2 ) 难以忘记的残酷旋律
中学时代曾经看了很多遍的动画,至今看来仍然是穿越类动画中的另类,其独特的世界观和完全颠覆勇者救世的故事也算大胆前卫。由开头贯穿到结局主角的无力感使人感觉到故事本身的沉重的同时,也深刻的折射着人类可能的一个未来。女主角的结局让人无奈但似乎已经一早注定,也算是对“保护最重要的人”这个传统的主题的一个回归。第二女主角不幸遭遇锻造了她自己的坚强,当她逃离出军营的时候在月亮下剪去长发的镜头,美的让人窒息……而在最后,她勇敢的承担了身为一个母亲的责任的时候,其意志和勇气都让有一定年龄层的观众为之触动。正如某寓言所言,女人是软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动画的原声当年在VCD自己RIP下来也是反复在夜晚里播放。随着后来网络时代的普及,大众开始接触到这部动画,而之后《岩崎琢-劇伴音楽集》的发行,当中收录了这张原声的一个主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这张原声。其20多分钟的长的STANDING IN THE SUNSET GLOW 跌宕起伏,准确贴切的刻画出故事的残酷,现实和曲折,而充满治愈感的ED则让观众在经历了几乎让人窒息的剧情后,得到一丝的慰籍……
3 ) 三无黑长直与热血一根筋
用这样的标题来评价《此时此刻的我》这样的严肃作品怎么看都是不搭的。动画的表现形式、整体青少年的人物设定,反而加深了本片的震撼性。 说实话,整个观赏过程中,好几次都忍不住要暂停松口气上个厕所用”哟,这到底是哪个笑番男主角跑错片场了“,”三无黑长直凌波幼年长发版吗“之类的让自己平复一下。
战争题材确实是容易出彩的。要展现画面,各种兵器对轰场面是最好的载体;要探讨人性,人与人的冲突没有比沙场更激烈的了。也正因为如此,战争题材作品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后来者难做出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那么本片的出彩之处在哪里呢?
其一,主要角色均为少男少女,但又不像日本动漫一贯的以”机体只能由14岁少年驾驶“之类蛮横理由对付,非常自然的展现在战争中伦理的消失。就如希特勒在最后保卫柏林使用少年兵,某朝曾经热衷宣传《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乃至王二小类似,是种穷途末路中残酷的”自然状态“。花样年华与沙漠中残酷的杀戮和流血本身就形成强烈戏剧冲突,更何况剧情安排少女莎拉成为慰安妇屡遭强暴乃至怀孕;纳布卡、波与泰皮尔在诸多杀戮后逐渐迷茫、迷失、沉沦,知道最后失去性命等等情节,更加深了观众对战争后果的强烈印象。说道这里不免想起,曾经我朝也是能拍《战争子午线》这样的作品的。
其二,主角修以穿越者身份坚持反战立场。一直到面对似乎是万恶之源的狂王汉度,修都秉持着”不杀“的反战原则。这是一种极具浪漫主义的设定,甚至充满了可能因为过于理想化而失去说服力最后弱化剧情的风险。所幸修作为一个和平年代穿越者的身份、乐天勇敢性格的足够交代,很大程度上抵御了这一风险。这种不杀的原则与战争大环境又构成了一组巨大的戏剧冲突,贯彻全剧始终,即推动剧情,又不断让观众思考,是不是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人依然可以保持”善“呢?作为抓壮丁的牺牲品出现的纳布卡、波与泰皮尔三人其实同样深陷在这种张力中。他们是战争机器的受害者,却又同时成为了机器的一部分。纳布卡不放弃心中最后的善念,但又选择相信一个虚构理想来合理化自己的妥协与残忍;泰皮尔更加纯粹的完全接纳了战争逻辑成为机器的积极贡献者;波在持久的犹豫彷徨后终于用生命做出了与战争机器决裂的决定。而这三种抉择都是围绕着修的鉴定立场展开,共同构成了”战争中人的选择“这个要素。
其三,面对战争创伤后不同的抉择。莎拉尽管最后逃出了海利屿,但反复被强暴的遭遇早已使仇恨充满了她的心田。这与阿兰帕在父母亲友皆遭杀害后的心境是何其相似。后者最终被仇恨吞噬,为达到目的残酷虐待同村的西斯大婶,毫无顾忌的杀害村医,知道最后发现自己所作都是枉然,身死在一阵乱枪中(这恐怕也是国内键盘爱国小将与砸同胞车的反日英雄们会有的状况吧)。而对莎拉来说,仇恨的高潮是她准备带着腹中痛苦凝结成的胎儿一同赴死的时刻。那用石头砸击自己腹部的双手是如此毅然决然。最后,是修的执拗最终拉住了她,把她从狂乱的深渊中解救出来。而西斯临终的托福使她找到人生的支点,让她做出了留下来照顾战争孤儿的决定。
其四,结论的不确定。全剧的高潮部分充满了讽刺性的剧情。试图以蓝澜·露作为谈判筹码的阿兰帕发现对方根本无意谈判,只想屠杀;坚强的小苏决定提枪保护更年幼的同伴,结果却只杀死了决心放下武器的波;在修保护孩子的决心面前却步的纳布卡转身杀了苏;期望通过杀死修及孩子们建功立业的泰皮尔却被命令停止射杀立即撤退……余下的村民皆成俘虏,成为汉度威胁蓝澜·露的筹码。随后导演安排了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节,一直以人类无药可救为理由拒绝赐给人类水源的蓝澜·露牺牲了自己,使水重新遍布了大地。可是我们不禁要问,要是没有这奇迹呢?从古至今,这样的屠戮都是以成王败寇为结局,直到若干年后的循环往复。可以料想,若阿兰帕足够强大成熟,以至于能够对抗并战胜汉度,那又是一场改朝换代。而汉度癫狂的间歇流露出理性果断,是否暗示着他曾经的英明伟大呢?权力吞噬人心,这又是一个亘古常新的主题。只是升斗小民们的生机,又到底在哪里呢?全剧结尾,回到自己世界的修拿起书包与竹剑,似乎一切回到原点。只是,双眼中的天真爽朗,早已换作凝重惆怅。战争造成的创伤,是再大的奇迹的都难以平复的。
一口气看罢此片,真可谓荡气回肠而又思绪万千。生在和平年代,实在是我们的幸运,以至于茶余饭后能想这么些东西。真的面对战争处境,我们能想到的只剩下活着一条了。所以实在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在看看满世界卖肉番之余,也瞧瞧这样的作品吧。
4 ) ED刚开始那张黄昏下围墙外自行车停靠图让人浮想联翩
看的时候忍不住吐i槽了很多,比如男孩的超人表现等等,我对一些不符合逻辑的剧情确实很敏感,但是看到一半多一点的时候内心感觉:嘛,瑕不掩瑜,看的时候尽量忽略掉那些违和之处吧。今儿断断续续看完,说实话感触不大,是因为没一口气看完的缘故么。虽这样,但是从理性上讲这片子立意深远,虽表达得不是很令人满意,四星是应该要给的吧,下次这种13集的还是一口气看完吧。
看得时候想起叛逆的鲁鲁修,里面的海利坞和鲁鲁修R2里的最后那个飞天巨物很像,关于男主,短评里一句很恰当“不愿杀人,也不想被杀,不希望人死去,也不能够救人,理想主义者的苍白无力。”而鲁鲁修则截然相反,是一个果断的现实主义者。
对这种疯子专制皇帝能维持这么久的政权感到不可思议,对那个皇帝的女手下如此衷心也不可思议,彼取而代之可以啊。
关于纳布卡:专制独裁下,暴力与谎言能扭曲人性,彻底激发人的奴性,人的斯德哥尔摩情节。
如此的脆弱 如此的遥远 百亿年的岁月,所以……令人爱的如此悲哀
OP和ED不错,ED刚开始那张黄昏下围墙外自行车停靠图让人浮想联翩
看短评时豆友说的月下割发的sara也让人印象深刻
----------------------------------看时状态--------------------------------
13.04.18
#此时此刻的我#只会说“die job”只是一味自欺欺人和鸵鸟姿态而已
今天20:22
#此时此刻的我#算了,一些不合逻辑的东西就忽视了吧
今天00:33
#此时此刻的我#E06,据说很黑暗, 我已经有BAD END的心理准备了
今天00:28
#此时此刻的我#E06,项链就这么找到的啊?没水不是可以用开头的时空装置去地球搬么?
今天00:26
#此时此刻的我#主角光环太明显..那木棍...暇不掩瑜
今天00:15
#此时此刻的我#E05,真无力吐槽了,俩人这么容易潜入进去?不是说迷宫么怎么还轻易潜入皇帝所在处了?不直接杀还丢尸体毛病么?搬丢尸体过程怎么一点都没被察觉?皇帝神枪手一击中而那俩饭桶盲射么?
4月17日 01:35
#名字#nabuka sphere
4月17日 01:12
#此时此刻的我#E01,不能直视,男主超人的运动能力和非人的身体
4月16日 23:59
#此时此刻的我#E01,蓝兰露,教主的名字么?还有一吐槽点就是修造身体倾斜那么多都不掉下去
4月16日 23:47
------------------------------------
看完豆瓣排名前几篇的影评后感慨又多一点,前几篇写得可真好,尤其是第一篇,太精神,对故事主旨寓意和各人物的分析都相当深入精当。
看完后感觉确实寓意异常深刻,比如环境、人性、战争、军国主义/正义..很多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看完后都想改为五星了。
嗯..还是下次再看完的时候改吧。
还有 ,大地丙太郎,岩崎琢这俩名字被频频提到,看来得好好留意了。以后通过更多作品去认识他们。
5 ) 『动画』反正太阳每天都会升起
名:
豆瓣评分:8.6
我给了四星。
是,画风略老旧。
是,男主长得像小学生。
是,男主是个元气阳光2B。
是,年代久远清晰度欠佳。
是,蓝蓝路这个名字有点出戏。
不过这仍旧是一部好番。
据说是黑暗系神作。
嘛,首先注意到的竟然是演职员名单,音乐是岩崎琢,《野良神》音乐也是他负责的,阿三神曲过耳不忘~
所以,音乐,很棒。
友情提示:以下可能有剧透。
如此的脆弱
如此的遥远
百亿年的岁月
所以……
令人爱得如此悲哀
每一集开始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仿佛在提醒观众,这不是一部轻松的番。
时间是设定距今(动画制作的年份——公元1999年)50 亿年后的地球,地表和海的比例与现在逆转,成为 7:3 ,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荒野和沙漠。在巨大、炙热的太阳肆虐下,大地一片干旱,几乎没有任何生物的迹象。只有人类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一角筑城,争夺贫瘠的土地。打着圣战之名,侵略许多国家、享尽繁华的「要塞海利嵨」, 曾靠着强大的战力征服了一半的世界,却因为突然失去了「水」而停止移动。 海利嵨受到曾经被它平定的国家反击。——百度百科
为什么是这么个数?
因为太阳还有50亿年寿命?
因为太阳临死前会逐渐膨胀变成一个“红巨星”?
所以动画里的那个世界,太阳会那么大,水会那么少?
这部动画,没有卖萌卖肉卖腐,没有长篇大论的内心独白。一切内心戏都像很多电影一样进行留白,给我们留下感受的空间和时间。
不要纠结于五十亿年后怎么就正好有个文明长得和人类差不多,还正好都说日语。
不要纠结于五十亿年后地球该不该是那个样子,太阳该不该是那个样子。
不要纠结于男主体力无限、精力无限、活力无限,除了智商其他都开挂这种事。
不要纠结于什么物理定律什么军事科技合理不合理。
不要纠结于男主穿越过去怎么就不想回家这件事,你知道《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嘛?
这部番里面有草菅人命、慰安妇、军国主义等许多与战争有关的内容,随着内容的展开,它也会向我们提出各种问题,诸如:
- 维护和平是否需要使用暴力?
- 战争中是否可以讲道德?
- 是非对错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 人是否有好坏之分?
战争中,没有赢家。
战争中,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五十亿年后这个时间点,是太阳临死前的时间,也是地球生命临死前的时间,是即使安安稳稳也活不了多久的一个时间,人类却还在为了利益而内斗。
这样的对比,就像是写了一个大大的:
荒诞
一边看,一边在内心:呵呵呵呵呵呵呵……
这部番,是致郁系,越往后,越致郁。
有人说人类愚昧无知,只有血的教训才能让其清醒。
教訓jiào xunㄐㄧㄠˋ ˙ㄒㄩㄣ
教導訓戒。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近來蒙少爺的教訓,纔曉得書是該念的。」文明小史.第二十二回:「老夫子教訓得極是,兄弟偏見了。」近教導、教誨、教育、訓誨、訓誡
從失敗或錯誤的經驗中取得的認識。如:「你應牢記這一次的教訓,下次才不會再犯。」——国语辞典
教训指的是人类力所能及的、能干涉或改变的事情。
所以这部番,讲的不是教训。
讲的是:你的死活,与你无关。
要恨,就恨时辰吧。
人类总是说要拯救地球、保护地球。
如果地球可以思考,你觉得它会怎么想?
男主的2B性格让他能够坚持生存下去,不过这部番没有男主也可以。
因为男主是和咱们一样,始终作为旁观者而存在的。
他和所有无力干预任何事情的旁观者一样,渺小而卑微,什么都改变不了。
有些观众会觉得男主该死,或者男主应该拯救世界,否则就没有看头。
我觉得这样就挺好,什么都改变不了,因为本身就应该什么都改变不了。
这部番让人想起威尔斯的《时间机器》。
正如海报上英文名写的那样:
now and then, here and there
我们只能活在now,活在here。
他们只能活在then,活在there。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转,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颗粒,比螺丝钉还要小得多。
没有希望,希望是人赋予自己的。
没有意义,意义是人赋予自己的。
管他的,
反正天阳每天都会升起。
真的吗?
友情提示:关闭弹幕食用效果更好。
注:图片均来自http://douban.com。
6 ) 一场左逼的白日梦
慕名而来,但看完后非常失望甚至恶心。
首先虽然号称是发生在百亿年后,但全篇格局其实很小,翻来覆去就那几个场景,说是反战但也没看出多有深度。我看豆瓣上的评论大部分都是“深刻”啊“沉重”啊之类的, 简直搞笑,只能说豆瓣不懂装懂附庸风雅的人太多了。
做为大反派的暴君汉特是一个要能力没能力要魅力没魅力的神经病,根本搞不懂为啥会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地为他卖命,正常来说面对这种蠢货,手下人想要叛变根本易如反掌。
前期的情节还算中规中矩,但是发展到萨利帕斯的时候就开始变味儿了,一股浓浓的左逼气息扑面而来。面对诈降的敌方间谍,左逼的代表西斯大娘圣母心大爆发毫不犹豫地就将之接纳,并且全村人既不对那个间谍搜身,也不对他设防,导致间谍给敌军总部发电报,大军压境轻易地就把萨利帕斯给端了,只能说这全村儿人心可真大,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在这种所谓残酷的末世中生存下来的。
艾兰帕(嫩牛五方脸)提议趁海利呜混乱的时候去暗杀汉特,却遭到西斯大娘的反对,西斯大娘甚至还说出了暗杀汉特很危险,汉特早晚会自己灭亡这种天真的左逼想法。但是从前面的剧情可以看出,区区两个人就能杀入海利呜总部差一点就暗杀成功了,想暗杀汉特其实也并不是很困难啊。而且在我看来,整个萨利帕斯乃至整部番中,思维唯一正常的人就是站在西斯大娘对立面的这个艾兰帕,以下简称帕哥。
萨利帕斯做为一个左逼描绘的末日中的理想乡,虽然所有人看起来都很善良,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对一切都漠不关心。
为啥这么说呢?首先,面对突然出现的敌方士兵,正常人都会防备一下吧,如果把位置暴露给海利呜,那可是会危害到自身安危的,可是村里所有人却都不在乎;当敌方大军压境,全村只有帕哥在积极地想办法应对,但是却遭到全村人的阻挠,那么村里的其他人有想出更合适的对敌之策了吗?并没有,他们根本想不出任何办法,全都摆出一副“我不听我不听”的姿态甘当鸵鸟,听天由命。
由此可见,萨利帕斯这群左逼村民内心根本就不在乎任何事,他们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在乎,在他们善良的外表下,完全是能活一天是一天混吃等死的消极态度,是一种对生活的不负责任。就像不许莎拉打胎一样,用不切实际的大道理给别人洗脑,完全不会考虑被害人的感受。这就是左逼的本质:看似善良,实则消极幼稚。
萨利帕斯的左逼们代表的是消极、冷漠、逆来顺受,而帕哥则代表的是勇气、热情与抗争,这就是双方为何水火不容的原因。
帕哥是唯一一个想为全村做点实事的人,但是却在整部番中被不停地丑化和抹黑,比如编剧故意给他安排了大声喧哗、不尊老爱幼、随地吐痰、飚脏话等等缺点,总之就是栽赃小学生的那一套low逼把戏。当敌军进村大开杀戒以后,已经被洗脑成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莎拉居然还斥责帕哥“全都是你的错”,看到这里我直接懵逼,要知道,当初帕哥可是反对救那个间谍的,明明是圣母西斯大娘硬要把那个间谍带进来才引发的后续悲剧,怎么突然就把锅甩到帕哥头上了?还有那个村长也是,动不动就骂帕哥“你和汉特没两样”(把这个傻逼村长崩了是这番唯一让我看着舒服的段落)。然后就是全番最恶心的情节了:战争结束后,面对那个犯下无数反人类暴行的女副官,接替西斯大娘成为圣母代表的莎拉居然选择原谅她!!
好家伙,我算是看明白了,整个萨利帕斯就没有一个正常人。面对威胁,他们不思考任何解决方案,苟活一天是一天;面对血洗他们家园的敌人,他们却展现出无限的宽容,就算对方杀了他们全家,他们也选择宽恕对方;而一旦有人想要认真干点正事(比如帕哥),他们就会给那个人扣上各种污名来构陷他。
和一群左逼圣母生活在一起,难怪帕哥死不瞑目。
再说男主也是个没什么用的圣母,嘴上说不用枪不赞成暴力,但讽刺的是,最后打败汉特靠的不还是枪和暴力吗?男主就会打嘴炮说一堆假大空的道理,最后成功忽悠莎拉让她留在了末世带孩子搞支教,自己却拍拍屁股回家过自己美滋滋的小日子。光说不练,这就是左逼。
左逼一觉醒来,感觉自己写了个既黑深残又有人文关怀的好故事。
呸,弱智!
一个微缩的集权政府在一个猪一样的独裁者的领导下到处烧杀抢掠,拐卖儿童,男的作狗,女的做鸡。男猪脚的欠干程度与独裁者不相上下,女猪脚90%的时间是哑巴+弱智,剩下10%的时间用来放洪水。
草草收尾啊
没头脑和不高兴(反乌托邦版的) 水能载舟 亦能煮舟 这太致郁了 我还以为大地丙太郎是带来欢笑的使者 其他动画里"少年兵"多是男猪自傲的标签 这部用一半篇幅讲让小孩上战场是多残忍 人物秉承若犯二便犯到底的传统 蓝蓝路活了几十万年早就勘破愚蠢的人类即使救他们小命也会作死的道理 可惜最后还是心软了
男主被虐待,莎拉被当军妓还怀孕,汉特陛下是变态,好压抑。蓝蓝露是三无水精灵,为什么要救人类?为什么爆发一下就死了?明明不需要放出那么多水的呀?萨拉年纪那么小,劝她生孩子真的好吗?男主年纪太小,说了好多不负责任的话。结局很绝望,表现出的希望只是安慰观众的假象,人类肯定已经没救了。
传统的很傻很天真的男主角一把木剑拯救世界,女主角三无概念的的老套故事。故事的新意在于那个独裁者,蘑菇头加上动不动就乱叫乱哭歇斯底里,故事中安排了一位暗恋独裁者的女将军,枪杆子还在,怎会轻易下台
每个角色都以自己的中二的逻辑行动,尤其是主角,伪善至极,充分展现了日式割裂的、强词夺理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设定也是为了残酷而残酷,根本经不起推敲。
如此的脆弱,如此的遥远。百亿年的岁月,所以爱得如此悲哀。
諾亞創世神話。黑暗末世之詩。反諷很不自然,全程看得想吐。非人高度的自嘲主角,骯髒扭曲的體質化,屠戮者與被殺者,愛與毀滅。此刻並不想談意象暗喻或是軍國主義映射,我只為紀念莎拉,那個懷著象徵這個世界所有悲哀命運的孩子的莎拉,那個殺人後在月海沙漠中起舞的莎拉,她像阿耳忒彌斯,她那麼美。
太黑暗,太纠结的片子,一个热血少年在未来的残酷世界里注定是没有什么作为的。
大地丙太郎不愧为全能监督;岩崎琢的配乐已臻化境;编剧仓田英之够狠!50亿年后其实是50年前。异世界里的男主仿佛一枚异物,但不去指责残忍、反去指责天真,是被污染的表现。然而即使是这样的热血白痴,在经历了一切后也不应该再说出“活着就会有好事”了……愿洪水涤去罪恶吧!但这并不意味着宽恕
“能将所有坏事一笔勾销的好事。”
评星不能,史上最压抑TVA+史上最智障男猪脚,极力不推荐。一个微缩的集权政府在一个猪一样的独裁者的领导下到处烧杀抢掠,拐卖儿童,男的作狗,女的做鸡。男猪脚的欠干程度与独裁者不相上下,女猪脚90%的时间是哑巴+弱智,剩下10%的时间用来放洪水。名冢佳织的出道角色比Eureka还Eureka,吐血。
不愿杀人,也不想被杀,不希望人死去,也不能够救人,理想主义者的苍白无力。
大量象征与明喻贯穿了整部动画,黑暗直抵人心但毫无卖弄之意,剧情简单却寓意无穷。
如此的脆弱,如此的遥远,百亿年的岁月,所以……令人爱得如此悲哀。题记可暗示为时间旅行。分为前五与后七话两阶段,从相对封闭的舞台空间转而舞台转移、双舞台、舞台合并,因此前半舞台剧风格较浓重,后半间或给人公路片之感。风格转变以及基调甚至题记等等可能都出于作为特别协力的高桥良辅之协肋。
太过沉重的现实
所以说我讨厌看老动画啊,根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考量啊。要是小时候看这部,绝对是影响深远的神作。现在只能看到:节奏慢,BGM单一,静画过多。但是,这不客观啊,不公平啊。五星献上
確實是一部很優秀的作品 但也不至於到有些人鼓吹的"神作"的地步. 之所以優秀是因為對每一個人物的刻畫都極為豐滿 "合情合理"這種極為簡單的要求是最困難的, 尤其是這樣一部世界觀其實很宏大的動漫. 大化小、以小見大地完成了整個世界的描繪. (唯獨我不喜歡結尾配角的選擇, 有點為了世界觀強行結尾
我无法理解的是,被轮奸后怀孕的小女孩选择不要这个孩子时男猪是哪来的正义感去阻止的?你要当孩子他爹么?你会帮忙养孩子么?赶紧带着那三无女猪有多远滚多远吧。
这是环保片,是吧?是吧?……有点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