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电影从李大钊被捕后囚禁在京师第二监狱讲起,彼时距离他的死亡仅仅还有38个小时。
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不断的插叙,采用不断闪回的方式,讲述了李大钊先生人生中的几个重大时刻,从“南陈北李建党之约”,到三万人参加的开滦五矿联盟大罢工,再到被段祺瑞政府血腥镇压的三一八惨案等等重大事件,讲述了他与张学良、蒋介石、孙中山、陈独秀、毛润之等人之间或敌或友的纠葛往事,从父亲、丈夫、师友、对手等多重身份和社会角色的八个人物角度,像拼图一样,逐渐把李大钊这个人物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看过后不仅仅知道李大钊先生为何而死,也会更了解李大钊先生到底为何而生。
屏幕光影里的守常先生不再是一个印在历史书上的名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革命者》从营救李大钊这一事件入手,将整部电影的故事与情境浓缩在两天时间之内。张颂文老师浸入式的表演,让我们看见一个革命者的故事。在《革命者》里,李大钊先生不再仅仅是一个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就义的英烈,电影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片段把那些关于革命者的历史记录,一点点地还原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守常先生的故事带有人间的温度和烟火气,他对小小报童的怜惜,对学生的爱护,与妻子相互扶持的家庭温暖,与孩子们之间的父子情感,与毛润之等人的师徒情谊,与陈独秀惺惺相惜、共同建党的革命情谊,都在这两个小时的光影中表达了出来。
电影看到最后,一张慷慨赴死的脸,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而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却被无情杀害了。
李大钊为什么会被杀死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在北京看守所被绞杀,时年仅仅38岁。
第二天北京晨报刊登该消息时称“前日方传军法会审尚未正式开庭而昨日下午党人二十名已被绞决矣,警察厅早为预备二十具棺木,所有棺木均暂停下斜街长椿寺听由家属戚友认领,计自二时至五时二十人始处刑完毕,首登绞刑台者,为李大钊。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死。”
李大钊之女李星华在《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里提到“刽子手们对别人只施刑20分钟,而对他施刑长达40分钟之久。”
在死之前,李大钊曾提笔写下了《狱中自述》,其中写道,“舍我一人,而救千万人,虽死无悔。”
作为中国革命的先锋和领路人,李大钊是革命人心目中的精神领袖,他被捕入狱后,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出面说情,努力进行营救。号称民国人脉第一人的杨度变卖家产“毁家纾难”地进行营救,杨度在营救中赞同北方工人劫狱的计划,但是李大钊坚决反对。北京国立25所大学的校长发布书面说明请求,同时又委派代表与张学良接触,希望能取宽大主义,一并交法庭处理。章士钊也出面游说奉系军阀的杨宇霆向张作霖说情。张学良也跟张作霖说,杀了李大钊就会招致天下骂名。
尽管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对李大钊从宽处理,但奉系军阀依然没有放过李大钊,相反,而是迅速地以“意图扰害公安、颠覆政府,实犯刑律之内乱罪及陆军刑事条例之叛乱罪”的罪名绞杀了李大钊等人。20人从提审到宣判用时两个小时,从公布“罪状”到执行也仅两个小时,不容许上诉,执刑时残酷地使用了“三绞法”。从入狱到判刑仅仅用了短短的22天,从宣布“罪状”到执行死刑,更是刻不容缓。
张作霖为什么一定非要绞杀李大钊不可?
1)两人积怨已久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段祺瑞为首的北京临时政府,而后向孙中山发出邀请,北上共商国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背后也有李大钊的功劳。李大钊擅长做统战工作,注重改造旧军队,使他们倾向革命。冯玉祥与李大钊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已结识,而后又建立了深厚革命友情,在李大钊帮助分析利弊、力陈利害之后,冯玉祥毅然转向支持南方革命政府。冯玉祥就曾深有感触地讲过“教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925年11月23日,张作霖手下的干将郭松龄由天津带兵13列车赶赴滦州倒戈反奉,并致电张作霖,要求其下野,让位张学良。郭松龄曾出兵一度占领了锦州,逼近张作霖奉天老巢,虽然随后张作霖很快将郭松龄镇压,但这一事件给了他沉重打击,而成功策反郭松龄的恰恰就是李大钊。萧裕声在其著作里这样写道:“李大钊亲自作郭松龄等奉军将领的工作,联络他们参加反帝、反奉战线。”
冯玉祥反奉、郭松龄倒戈给了张作霖以沉重的打击,他对李大钊及其领导的共产党恨之入骨。
2)蒋介石的推波助澜
李大钊死后,北京《晨报》在其4月29日报道中提及:“最妙者,闻南方某要人亦有电致在京某人,主张将所捕党人速行处决,以免后患。”而这其中的“南方某要人”毫无疑问就是蒋介石。
蒋介石占领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汪精卫此时尚在武汉,仍与共产党合作中。作为北伐军的总司令,蒋介石的位置并不稳固。在国民党大会中,左派已经隐隐占据了上风,得到了苏联支持后,更是几乎压倒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势力。而当时苏联五大元帅之一的布仑将军,早已在北伐军中隐姓埋名后辗转成为了前线总指挥,在北伐战争中苏联势力不容小觑。
北伐前,蒋介石制造了“三二〇”中山舰事件,打击排斥中共的力量,夺取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权。在北伐途中,为了控制国民党中央,排斥汪精卫,蒋介石曾在南京和南昌之间有迁都之议。对此,远在北京的李大钊亦有所觉察,并提出疑问:“国民政府定都何所,中外观瞻所系,岂能朝令夕更,视若儿戏?……如果不为一时军事上必需,即介石同志及总司令部亦宜坐镇武汉。”
一步步打压共产党的力量,蒋介石自己也从革命党人逐步蜕变成了新军阀。1927年4月12日叛变革命后,蒋介石更是加紧与张作霖联系,意欲除掉李大钊等革命者。接到蒋介石的一纸电文后,张作霖毫不延迟地进行审判定罪,当天立即处刑。
就这样,新旧军阀一起联手杀害了李大钊。
3)中东路事件
作为东北的土皇帝,任何企图染指东北的势力都被张作霖视为敌人。
满清年间,沙俄曾在东北修建了中东铁路,这条铁路是其控制中国东北的大动脉。因为种种历史原因,苏联并未完全落实《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在北洋军阀时期,原本满清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均被废除,但中东铁路的路权一直未被有效的回收。因双方利益之争,1925年张作霖逮捕了苏方派驻的中东铁路局局长伊万诺夫,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郭松龄倒戈期间,苏联把持铁路对张作霖进行要挟,让张作霖大为恼怒。
长期在北京主持国共两党在北方的工作,李大钊不仅是“赤党党魁”,更是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代言人,与苏联素来不睦的张作霖,自然不会对李大钊手下留情。
对张作霖来说,绞杀李大钊可谓是一石三鸟,不但打击了想要与南方革命政府合作的军阀,还能向蒋介石示好,还铲除了苏联在中国的势力。
革命者的青春,永远都在
在那个黑暗残酷而又热血沸腾的年代,对李大钊来说,革命事业中最重要的人,无疑就是陈独秀。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更名为《新青年》)。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宣告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仍在日本的李大钊立刻撰文呼应,这就是传颂至今的佳作《青春》。在《青春》一文中,李大钊激情表达了他“背黑暗而向之光明”的心愿,“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他在《青春》里是这么写的,最后也是这么做的。
1918年1月,李大钊接替章士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并兼任教授,与早已在北大任教的陈独秀成为了同事。在北大共事期间,陈独秀与李大钊团结了一大批先进分子,进入其创办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组成了新文化运动阵营。1919年5月4日,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携手领导下,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6月,陈独秀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被捕入狱,李大钊立即展开营救行动。9月16日,经过努力营救,北洋军阀被迫同意陈独秀保释出狱。1920年初,京师警察厅准备再次逮捕陈独秀。李大钊得知后,决定亲自护送陈独秀出京。彼时恰逢北方收账时节,李大钊雇了辆骡车,装扮为收账先生,让陈独秀坐在车内。为了避免陈独秀南方口音的暴露,李大钊出面办理了沿途住宿等一切交涉的事宜。在这辆雇来去天津的骡车上,陈独秀与李大钊“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这就是后来传为美谈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
岁月漫长,悠悠百年过去了,江山早已为之色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彼时当年下令处死李大钊的张作霖早已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而当初要求严惩他的“南方某要人”蒋介石早已兵败如山倒,只能退守在台湾岛,而李大钊死前念念不忘的“三十年后,必是赤旗的天下”的理想已经由他的学生毛润之实现。
守常先生已逝,但革命者的青春永远都在。
21世纪的我们,活在了革命者的理想中,而守常先生则永远地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当我看到主创阵容时,就瞬间对这部电影兴味盎然,毕竟,张颂文版的李大钊,佟丽娅版的赵纫兰,李易峰版的毛泽东,韩庚版的蒋介石、秦昊版的陈独秀,还是很有看点的。而看了影片后,我却被守常先生圈粉了。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因此涌现出了很多“主旋律”的献礼影视剧。在我固有的印象里,仿佛主旋律的作品一般更侧重搞爱国教育,会损失或忽略艺术性和观赏性。然而,看了《觉醒年代》和《革命者》后,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其实,主旋律影视剧,是可以兼顾思想传达和观赏性的。
《革命者》和《觉醒年代》有个相同的优点,那就是非常有代入感,它们通过鲜活的人物塑造,跌宕的故事,带我们回到一百年前,进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旁观革命伟人如何在黑暗中前行,甚至抛头颅、洒热血,为当时一片混沌的中国寻找一条出路。直白一点说,观看《革命者》和《觉醒年代》时,我觉得并不是被动地被灌输了某种思想,而是进入了人物的世界,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感受着他们的悲喜、愤怒,因他们的慷慨陈词而热血澎湃,为他们悍不畏死的精神而感动不已、潸然泪下。这样的作品会让人主动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如今的生活多么的来之不易;新时代的我们,该如何爱我们的国家;人究竟怎么活着,才更有价值?
《革命者》讲述的,是著名的思想家、启蒙家、革命家李大钊一生的故事。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之所以选择拍李大钊的故事,是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方面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他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而不懈奋斗,最终还为此献出了生命。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乃至于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意义非凡的一个人物。
私以为,《革命者》其实算是一部传记电影。但是它并没有按照时间线去拍摄人物,在拍摄手法上,它有一点“意识流”,电影完全打乱了时间顺叙,而是聚焦于李大钊被张作霖杀害前的38小时,通过李大钊在这38小时里的所思所想,以及与他相关的人物,比如张学良、蒋介石的视角,来回顾了他慷慨悲歌的一生。从这个角度而言,这部电影兴许也可以叫《非常38小时》。
而实际上,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更像是小说常用的手法,截取人物生命的某一部分,然后通过人物的思想活动,通过现在与过去的交织、插叙,来展现人物的漫长的一生。这么拍相比于顺着时间线去拍,更聚焦于人物本身,让观众更容易走进人物的世界,从而通过人物内心活动,了解他的一生,以及他的精神世界。另外,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去讲李大钊的一生,可能会比较散,很难有一条主线,很多人物和事件容易出现割裂感,而且平铺直叙会很容易乏味无聊,搞成影集,但是通过李大钊生前的38小时去串,整个故事就显得自然流畅、跌宕起伏。而正是这种拍摄手法,才让《革命者》具有很强的代入感。
影片的开头部分,便介绍了故事背景,1927年,李大钊被捕入狱,而此时,奉系军阀张作霖其实还在犹豫要不要杀李大钊,因为毕竟李大钊是一位影响力巨大的人物,杀了他,社会影响和舆论影响都会很大。为此,他还征求了张宗昌、孙传芳、张学良等人的意见,张宗昌等人力主处决李大钊,而只有张学良持反对意见,劝说张作霖三思而后行,毕竟这事儿吃力不讨好,既得罪苏联人,又得罪国民党左派,还得罪广大人民群众。
然而张作霖把收到的几封主张处决李大钊的信和为他求情的信放在一个天平上,天平微微倾向于处决李大钊的信件那一侧。这部分以李大钊是否要被处刑为悬念,从张学良的视角,带我们走入了李大钊的世界。既埋下了伏笔,也让人迅速代入了故事。
实际上,张作霖也就是否处决李大钊征求蒋介石的意见,而蒋介石在做这个决定时,想起了与李大钊的种种恩怨,影片从蒋介石的视角,展现了李大钊与孙中山会面,为国共合作做出的贡献。也正因为忌惮李大钊,他给张作霖的意见是“即行处决,以免后患”,而这八字电文,使得张作霖下定决心杀害李大钊。可以说,蒋介石的电文,是李大钊的催命符。
李大钊被杀害前,妻女被释放,又通过其妻女的视角,展现了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李大钊为了革命的事业是何其兢兢业业。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展现了李大钊的为了革命事业的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当他的妻子赵纫兰被释放回家时,家里一片狼藉,地上全是被翻得烂七八糟的书籍,可见,他为了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做了怎样的研究工作,他生前曾撰写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而这,也恰是他一生的写照。
《革命者》通过李大钊先生行刑前的最后时刻的回忆,以及张学良、蒋介石、赵纫兰等人的视角,完整地还原了李大钊的形象,毫无疑问,他是一位热血的革命斗士。他与陈独秀一起创办《新青年》,撰文启发民智;吸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深入各阶层,组织工农运动;与陈独秀等人一起,创立共产党,并在北方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他不仅发动群众反抗反动军阀的统治,还总是冲在最前线,与敌人正面战斗。为了革命,他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有两句非常经典的口头禅:“牺牲永是成功的代价”,“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而这部影片难能可贵的是,不只是单纯塑造英雄,而是通过种种细节,将李大钊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剧中通过他与陈独秀的友情,与毛泽东是师生情,展现了“斗士”之外的另一面。他与陈独秀在吃火锅时的争吵,请毛泽东吃饭时,掏光口袋,发现自己少了一毛钱时的尴尬,都非常的生活化,这也让人物分外可爱。
《革命者》的导演似乎是个细节控,在很多细节的设置上,都非常耐人寻味。
看完电影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导演会从李大钊生命的最后38小时开始讲这个故事呢?为什么不是48小时,或者24小时呢?我猜,这或许是导演的一点“小心机”,38这个数字,所对应的,是李大钊牺牲时的年龄——1927年,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仅38岁!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一开始,北洋军阀的狱卒进入关押李大钊的监室时,路过了一盏灯,镜头给了这盏灯一个特写,火苗被路过的人带起的气流搅动,扑腾了一下,重又亮起。这个细节,也寓意着中国革命正遭受着挫折,北洋军阀企图扑灭革命之火,但一切都是徒劳,李大钊这个明灯将永远亮着,而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再比如,张作霖办公桌上的那个天平,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当张学良劝说张作霖时,张作霖没有表现自己的态度,而是把两方的意见相关的信件放在天平两端,从而通过天平的倾斜来表明态度。当收到蒋介石的文件时,他又把蒋介石的文件放了上去,天平瞬间彻底倾向于一边,一锤定音,杀害李大钊,便成定局。这个天平的存在,可以说比人物对话,显得更有力量,也更有戏剧张力。
还有个细节,则彰显了导演对于历史的还原,这个细节就是处死李大钊的绞刑架是临刑前才开始组装的,电影中有士兵卸下崭新的绞刑架,然后组装的场景,而这则是还原了历史。李大钊得知张作霖要处死自己,便要求对方用绞刑处死自己,因此,张作霖专门从欧洲买了一副绞刑架回来,可是绞杀李大钊的过程据说前前后后用了长达28分钟(另一种说法是48分钟),这使得李大钊备受折磨。
在首映礼上,饰演李大钊的张颂文分享了他饰演这个角色的心路历程,他说一开始接到这个角色,研究这个角色的资料时,他其实很难进入李大钊的世界,因为李大钊的伟大,超乎想象。但是后来他读到的资料越来越多,他渐渐进入了这个角色,他相信,这样的人确实存在,存在于一百多年前。
张颂文还分享了一个历史细节,那就是李大钊被杀害后,他的妻子赵纫兰甚至没有钱为他买棺椁墓地。直到1933年,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她才安葬了李大钊。
这是非常令人吃惊的,因为李大钊是北大的教师,一个月的薪水一百多大洋,这在民国是一笔大钱,然而李大钊家却依然一贫如洗,这是因为李大钊经常拿着自己的薪水去救济别人,并把薪水花在了革命事业上,所以给家里的钱就非常少。最后,北大的校长就干脆想出了一个办法,每个月发薪水的时候,先给赵纫兰一部分,剩下的才发给李大钊。
看了《革命者》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以前对李大钊的认知是多么浅薄,当通过这部影片走入他的世界,旁观他的一生,旁观他的种种选择,便越发对他肃然起敬。他的一生,都在为国为民奔走,于他,生命的意义,仿佛就是刺破黑暗,找到光明和希望。而他选择高尚,是因为他有高尚的信仰。他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换来美好的未来,所以他在面对反动军阀时大义凛然,在面对绞刑架时从容不迫。也正是千千万万他这样的人的存在,才有了如今的我们,才有了如今的中国。而这部电影,也让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如今,时代变了,但世界也还是那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帝国主义欺压我们的心从未死过,而我们,也需要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国贡献一份力量,让国家和民族更加强大。
作家臧克家纪念鲁迅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而这句话用在李大钊先生身上也恰如其分,一百年前,他曾带领着当时的国人救国,如明灯一样照亮过那个黑暗的时代,而如今,他的故事和精神一样鼓舞着我们,他早已逝去,但也将永生。
看完这部荡气回肠的电影,真的很想对李大钊说一句:守常先生,谢谢您!
观影结束,主创登场,在几个称赞电影的互动后,颂文老师问“你们喜欢这部电影吗”,一些观众迟疑的答复“喜欢”。现场有观众表达因感动而落泪 ,也有观众表达喜欢这种剪辑方式,但这些迟疑的“喜欢”或许更能代表更多人的观影体验,至少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整体感觉这不像是2021年的电影,“说教”的方式、人物刻画都充满了10年前的气质,电影的质感太陈旧了。
整个片子就像梁静说的,希望和年轻人对话,但我觉得片方首先要做的是相信年轻人的审美。无论怎样的年龄层,相信大家对于优质作品的判断是一致的,就像今年爆火的《觉醒年代》,好品质才是基础。而这部片子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貌似在贴近年轻人的观影习惯,却连最基础的故事都没有讲好,剪辑更是凌乱不堪。按照大钊先生重要的人物线没问题,可是每一个出现的人物对大钊先生的对比都不够明显,短暂出现的陈独秀等等,都过于水了。剪辑更是混乱,一直以为时间字幕是很“偷懒”的做法,讲不清楚故事的导演,才会选择的下下策,而这部片子,在时间字幕如此多的情况下,还会让人觉得混乱,同时,很多对比场景的剪辑,再搭配着台词,简直是在按头说教。中间各地陆续建党的vcr以及结尾的“我相信”,更是充斥了敷衍,毫无电影感。
我们不排斥主旋律,事实证明主旋律可以拍的好看,但我们反对打着主旋律的旗号,“偷懒”的电影。
分界线-----
表白颂文老师,虽然不喜欢这部电影,但这个角色是电影唯一值分的地方。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作者:香蕉姐
转载请注明出处
《觉醒年代》的豆瓣页面,有一句经常被引用的短评: “今天的大多数青年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在政治课上死记硬背的那些他们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和牺牲。”
课本上的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领导五四运动,后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寥寥数语,和一张谢顶的照片。
与李大钊有关的记忆,是近代史必考题。 答案是《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历史,已离我们太遥远。 如果没有影视剧的演绎,他们可能只是一个个生硬的名字,一些考点,几道考题。 陈独秀,能引无数同好竞相追随,一定是个魅力无边的人。 《觉醒年代》于和伟将其演绎了出来。 李大钊呢? 他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怎么能没有一部传记电影致敬他呢——
2021.7.1(大陆上映)
拍伟人传记片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以亚伯拉罕·林肯为传主的《林肯》,丘吉尔为传主的《至暗时刻》,撒切尔夫人《铁娘子·坚固柔情》。 拍人物传记,对演员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 三位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加里·奥德曼、梅丽尔·斯特里普,都凭此获得了奥斯卡影帝/后。
《革命者》的传主李大钊,由演技派张颂文挑大梁。 此前,李大钊唯一影像曝光,你别说跟张颂文的扮相还真有点像。
张颂文演技厉害自不用说,除此之外他还有个特长,换角度思维。 他总是不断地想,100年前的守常先生是怎样的? 怎么走路,怎么吃饭,怎么说话,直至把自己溶化了,让人物借助他的躯体还了魂。 他的表演方式让他尤其适合人物传记片,大男主演得好,能激活整部电影,张颂文做到了。
但电影本身的问题也不能避而不谈。 非线性叙事,打乱时空的戏剧结构,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让电影在视听上耳目一新。 然而,优点是它,缺陷也是它,目前豆瓣评分7.5分。
据本片监制管虎介绍,《革命者》原本是一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常规传记片。 但李大钊的一生波澜壮阔,常规叙事满足不了,只得改弦更张,变成如今像一张思维导图一般的叙事。 1927年4月26日,身在囚室的李大钊,距离被执行绞刑,还剩38小时。
在倒计时38小时里。 囚房里发生的故事,通过相似元素的蒙太奇,闪回到囚室外的世界。 用一个个场景和片段串联起李大钊一生的缩影。 基本上李大钊与五个人物的交集,张学良、李庆天、蒋介石、陈独秀、毛泽东,组成了整饬的五部分。 不再是上帝视角的全景展示,上至首脑,下至平民,多角度去看他。
听起来是不是很复杂? 想法创新,落地不容易,搞不好容易乱。 前十几分钟剪辑些许凌乱,看得人有点云里雾里,中间几个镜头重复。 不知道是不是前面塞不下,后面显得有些冗长,还有声嘶力竭喊口号的嫌疑。 整体比较煽情,不带纸巾不行。 但中间一个多小时,镜头和叙事的新颖、多义,还是给人带来美感的。 如果你对镜头语言有比较高的要求,你可能会喜欢电影的叙事。 如果你比较看重故事的完整性,可能会有些失望。
近几年,主旋律作品为了笼络年轻受众,多用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比如《觉醒年代》。 基调昂扬高亢,有纯粹的革命情怀,激情澎湃的理想坚守。 越来愈注重艺术表现,油画质感的画面,浪漫格调的配乐,镜头里丰富的隐喻与象征。
《革命者》在故事的流畅度,剧情的逻辑上差点意思,但在艺术表现上的确值得一夸。 比如,陈独秀在上海新世界,向市民游客抛撒传单的戏。 屏幕上放着卓别林的《流浪汉》,传单的影子投射在屏幕上,好像成了电影的一部分。 《流浪汉》卓别林针砭时弊,讽刺资本家和统治者;陈独秀所撒传单为《北京市民宣言》,施压北洋政府,对其提出警告。 这个镜头达成奇妙的时空并置,意蕴丰富。
七一建党节那天,“南陈北李破防了”上了热搜。 于和伟和张桐在《觉醒年代》后,再次出现在舞台上,观众控制不住泪水破防了。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穿过100年的历史长河走到了观众面前。 仲甫先生和守常先生,好似从课本上活了过来。 1933年5月,鲁迅为《守常文集》作序。 鲁迅先生十分喜欢这个“诚实、谦和、不多说话”的老战友。 写道: “他的遗文却将永在,因为他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电影《革命者》的英文名“The Pioneer”,可译为“先锋”、“先驱”。 他在那个黑暗时代,像为人类“盗”取火种,带去光明的“普罗米修斯”。 是先知,也是伟大的殉道者。 被捕入狱后,拒绝营救,他要用自己的死亡,唤醒麻木的民众。 因为他早已悟到,革命不仅需要枪杆子,还需要流血,需要牺牲,那么他李大钊愿意做先驱者,愿做第一人。
行刑时,二十几个人,李大钊第一个走上断头台,吊了三次,才断气。 李大钊女儿李星华回忆道: 刽子手对别人只施刑二十分钟,而对他(李大钊)施刑长达四十分钟之久。 张颂文拍这段的时候,亲自上阵,脖子也没有戴护具,即使吊着威亚,快速下坠带来的冲力,卡在喉咙上也是十分难受的。 张颂文说,“我很害怕,但我要克服我的害怕,因为李大钊先生是不会害怕的!”
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河北乐亭人李大钊,便是这样的悲壮英雄。 《革命者》有缺点,但因为李大钊和张颂文的缘故,还是值得看的。 我们历来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好像觉得不能被主流绑架,就要排斥主旋律片。 可是各个国家都有它的主旋律,我们很自然地接受英国拍丘吉尔,美国拍林肯,却对推动自己国家进步的英雄人物,表示漠视。 事实却是,所谓“自由”和“独立”,恰恰是我们的英雄争取来的。 80、90这一代,一出生就在和平、良好的政治环境中,一出生就有丰饶的物质条件。 他们几乎都不如自己的父辈对革命先烈感情深。 爷爷奶奶说从前有多艰苦时,听得耳朵起茧子的年轻一辈,可能恨都不得掉头就走。 说实话以前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可以为了信仰,命都不要?为什么一个个都那么坚定,坚信一定会胜利? 通过这些影视剧,我大概明白一些。 不是不怕死,而是民族已到危亡之际,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不是没有怀疑和胆怯,而是胜利本就渺茫,血肉之躯怎敌得过枪炮子弹,只能依靠强大的信仰和革命乐观精神,给肉体装上坚固的铠甲。 像鲁迅先生说的: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骨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这样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
真的有这样一心为民的人,每月180块大洋的工资,花在学生运动和活动经费上,花在对同事的资助上,家里却经常揭不开锅。 蔡元培校长知道后,交代财务部每月发薪时,预先留下部分工资,直接交给李大钊的夫人。 临死前,洋洋洒洒两千七百字的《狱中自述》,还在保护被捕的爱国青年: 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则。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李大钊在1916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青春》一文,又何尝不是他自己。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文/香蕉姐
剪辑很乱,看上去很累,一下回忆一下现实一下正派一下反派各种穿插乱入。
整个故事背景几乎啥建立在你对李大钊很了解的情况下推动的。
人物角色的年龄差距也太大了,佟丽娅,演四十三点大钊夫人,看上去最多三十,你会觉得她比李大钊大5岁?韩庚,演四十岁的蒋介石,看上去最多三十二......
整个故事推动还得靠旁白字幕。
除了张文颂李大钊的形象,其他没有一个形象是贴合的,李易峰不靠发型谁能猜到他演的是毛泽东?
能看出张文颂对于这个戏演的很上心很用力,然而有点用力过猛不够自然,群演看上去就很出戏...
虽然知道觉醒年代是电视剧,能够娓娓道来,把每件事情都叙述清楚,电影只有这么长时间,但是两个小时的时间也不短了,这个剧情就看的人很急,看了个把小时还没看到重点一样,里面的人物还让人有点跳戏,看到俞灏明,这个形象让人一下就想到杜明礼,看到秦昊一下想到张东升,太多的人物不靠发型根本不知道谁是谁。
最后提一嘴,这个李大钊的胡子有一点点夸张
毫无疑问,《革命者》是一部关于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同志的个人传记片。然而,导演却使用了一种悬疑片中常见的非线性叙事法。倘若观众对李大钊的生平并不了解,那么在时间线紊乱的环境下很容易头晕目眩。尤其电影仅有120分钟,历史跨度却从1916年一直延续到1927年,长达12年。想要利用几百个镜头全面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大钊,谈何容易。
好在,出演守常先生的是近些年口碑爆表的张颂文。他也的确不辱使命,不但演活了李大钊,也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了这部电影。他为我们诠释了一个温柔却又蕴含着无穷力量的李大钊:善良,同情底层人民,坚决捍卫他们的权利,带领他们反抗剥削和压迫。恍惚之中,你会发现张颂文已经化身成为李大钊,在那些不疾不徐的演讲中,镌刻着一种永恒的信仰。这就是一个好演员,对一部电影近乎质变的提升。如果说这样的李大钊还不是一个百分百的理想主义者,那还有谁是?
张颂文演得好,电影的结构也足够精巧。双线叙事中,一条线为李大钊生命中最后20多天的“倒计时”。然而,这条线采用的却是近乎顺序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条“死刑线”。与之相对的,还有一条非线性叙事的“回忆线”。这条线才真正将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段祺瑞政府镇压学生等事件和李大钊同孙中山、毛泽东、陈独秀等人之间的故事抖了出来,让我们见识到一个书本之外的李大钊形象。
因为篇幅有限,很多幕后故事在电影中来不及交代。比如李大钊从日本归国,仅仅用了一幅画面。然而事实上,他正是在早稻田大学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后,才逐渐成长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在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李大钊不但积极参与留日学生的抗议活动,也促使他做出从早稻田肄业归国的决定。电影中提到1916年冬天他从《晨钟报》辞职,和他的恩人汤化龙分道扬镳。汤化龙是一位立宪派政治家,也是李大钊的伯乐。除了赞助李大钊留学日本外,他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李大钊早期的一些思想和政治立场。
由于两人政治理念上的分歧逐渐加剧,李大钊最终离开了汤化龙。这便意味着,他将一个人独自扛起大旗,探寻一条救国救民之路。这是李大钊人生旅途中迈出的关键一步,这才有了后来去上海结识陈独秀,一起创办《新青年》的故事。也才有了电影里十月革命爆发后,一名郁郁不得志的白俄维克托在上海枪杀报童阿晨的罪恶行径。在目睹了李大钊联合群众游行示威要求严惩凶手的英勇后,年轻的张学良亦深受震撼,也为他后来试图说法张作霖释放李大钊圆了场。
1926年3月的天津大沽口事件发生后,日本联合8国公使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了包括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在内的种种无理要求,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抗议活动。影片中李大钊发出的那番“我也怕死”的言论,正是发生在这一出戏中。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段祺瑞执政府下令开枪,打死打伤了2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学生,这便是被称为“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的“三一八惨案”。正是这件事让李大钊成为“刺头”,尤其成为奉系军阀的眼中钉。
在这次惨案中,一名年仅22岁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不幸惨死于军警枪下。参加完她的追悼会后,鲁迅先生愤而提笔,写下名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篇文章大家都耳熟能详,还被收录至中学语文课本。是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的女学生刘和珍,亦是这次大屠杀中的死难者一员。
说完这些幕后故事,我们再来看看电影中一处历史细节的还原。当然,这有几分残酷。我要说的正是那台从意大利进口的绞刑架,我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看到过它,如果记忆没有偏差,电影里几乎做到了百分百的完美还原。电影拍摄了绞刑架的安装过程,笨重的钢架被一一抬上去,旁边还贴着几张英文说明书,仿佛组装的是一件宜家买来的大型家具……1919年,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下令废除斩首的行刑方式,这标志着中国刑罚领域发展的一种进步。
但在执行绞刑时,因刽子手经验不足,李大钊被绞了三次,脖颈上留下了三道深深的血痕……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奉系军阀在这台绞刑架上动了手脚,以求最大限度地折磨李大钊。但无论张颂文饰演的李大钊多么甘愿为信仰殉难,历史仍然记录下真实的李大钊就义前那一瞬间:首登绞刑者,为李大钊,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死。(北京《晨报》,1927年4月29日)
或许,任何文艺作品所能带给一个普通观众的震撼,都比不上这19个字吧。
电影本身出来的效果是好的,但剪辑过于凌乱,每个故事串起来的衔接很尴尬,背景音乐不停切换也很出戏。另外,能感受到张颂文很用力的表演,确实演的不错,很多煽情片段,但声线和李大钊也是真的不太搭。不过我也想不出谁能演好李先生了。最后说一下韩庚演的真不错。
我好久没有在电影院看到“八一电影制片厂”这行字了~非常纯熟大制作的党建科普教育宣传电影,感觉是高中历史课本近代史知识点幻化成了声画影像和故事情节。影片质量很好,的确如管虎导演所说,李大钊活了三十八岁,却是普通人的三百八十年。采用交叉平行非纯线性叙事,字幕辅助来清晰地讲明白李大钊是谁做过什么,已经很不容易了。
加入了艺术追求的类型片着实新鲜。导演对比前作我觉得有进步,故事节奏和剪辑点的创新其实更具代入感了,还挺聪明的。就是煽情部分此起彼伏密度大了点。
问:什么是电影语言?答:来看看《革命者》的叙事、画面和声音。
点映场。结构简洁清晰,但剪辑很乱。节奏紧张的片段戏剧性过强,反而削弱了情感表达;节奏舒缓的部分台词又太过随意,处理的很不严肃。以及选角和原音都非常不贴脸!比如让一个广东人用原音演河北人,非常出戏😅总之,精神可以领会,电影拍的不够。
太碎了,刚进入一个情景马上就被拉入下一个情景了,有的台词也没感觉激动人心,反而有些尴尬
把李大钊刻画的非常不立体,过于脱离生活。张颂文的表演并不出彩,把三十岁左右的守常先生塑造的老气横秋……白客、李九霄等这些角色,用的好就是点缀,用不好就是累赘……李易峰的微表情太差。
全员演技在线,张颂文台词太强了。明知有些场面是故意煽情,但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整部片子都太满了,情绪太外露,台词太直白生硬,配乐太多太煽情。开头的破碎更是致命的。结构上的新尝试挺有意思,让人耳目一新,但拼盘式的故事碎片最终也没能拼合出一条完整、丰满、流畅、连贯的主线,每个故事碎片都像是春晚里面经常插播的那种小短片,画面和台词都像。剪辑上玩了一些新花样,但是未免太多也太滥,反而影响观众对影片的整体把握,这种花样应该出现在B站影视区,不该出现在正片里。
差点看哭了,整体基调比较悲壮,除了教员登场的时候是暖色调,其他时候都是压抑的冷色调为主。那段历史是大革命失败后的至暗时刻,越是这种时刻越考验革命者的意志和灵魂。主演张颂文说自己在绞刑那场戏时看着绳子明显感到恐惧,但历史上李大钊吊了三次才断气。这是中国革命的悲情英雄,而悲情英雄往往更能打动人心。
导演功力不够,各种转场太过于依赖动画。部分片段插入意义不明,对情节推动毫无作用。三星全给守常先生。
热血,但太碎片
实话实说,有点失望。很多“劳动者”的脸上看不到岁月苦难的皴搜的痕迹,太过整洁光鲜。有很多镜头的仪式感很重,但真实感就降低了。整部剧的运镜过于工整,贡献了很多结构唯美的分镜,但时代山河破碎的悲壮感也丧失了。不停的倒叙插叙我不太适应,整体氛围的渲染和感染力都不太够。革命有血有肉,这部电影有些浮于表面了。
【我们有主义,但也要有枪】- 革命者
渲染方式还是古早的主旋律如英雄儿女、上甘岭的那一套,伟光正人物配以朝霞满天和红太阳,叙事手法不断倒叙加插叙,甚至重复,导致节奏过于拖沓。张颂文和秦昊的表现没什么问题,但出现在这个有些混乱凌乱的作品中,总是显得很苍白。
电影幸亏有了管虎的监制,否则徐展雄的这部电影会步《荞麦疯长》的后尘。但电影的闪回旁白太多,剪辑也不够流畅,两个小时的时长中途会让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跟另外一部相比,以点带面用李大钊带出时代群像,更清晰与具感染力。张颂文演得好,踏实又深情。@环球港
7.8,这个片子似乎在主旋律电影里找到了一种很特别表现方法,因为历史已经为人熟知,所以电影放弃了线性的叙事,反而使用倒叙和插叙,开篇是李大钊行刑前的生命倒计时,片段化地穿插表现李大钊人生不同阶段遇到的人与事,大量的蒙太奇效果,而且也用到了慢镜头的打斗冲突和常速的演讲交叉剪辑,而很多场景是十分写意的,切的一些局部构图不错,加上独白的运用,解决了纯历史片平铺直叙容易造成的疲乏感。总体上说,这部是干脆选择了浪漫主义,反而是其别致的地方所在。
碎 我期待的激情澎湃并没有澎湃起来 有点可惜
虽然对李大钊了解不多,但在银幕前真坐不住,很想赶快回家自学历史,甚至忍不住当场(偷偷)查起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