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5.4…这么低不至于吧…可能我看的电影少吧,我觉得节奏很紧凑啊,剧情发展处理也很吸引人。给了五星为了提高一下评分。虽然看完了还是一头雾水吧…???因为只看了一遍,有些细节部分可能没抓住(还有一些一惊一乍的地方捂眼睛了…),所以评论的比较糙吧只是一些个人看法,希望有大佬指点。
没看懂的地方有:女主发色到底是深色还是金色?夜鹰是谁?凶杀案和刑警是不是真实存在?哪些场景是女主的幻想虚构?…
目前我觉得有两种说法我很纠结觉得好像都说得通(虽然俗话说真相只有一个…),可能等我看完第二遍会再有一个定论吧。暂且先提供这么个思路:
第一种说法:夜鹰存在。
女主是金发,有其在悲惨的童年留下遭到虐待、怨恨金发女人的阴影。精神病史。曾在接受Clement医生的变态治疗时杀死医生。女主的丈夫是个好人,也就是刑警最后揭穿她的精神病史后告诉她回家与丈夫和好是最好的选择。
几个有争议的地方:
1.夜鹰不是女主。夜鹰另有其人,且很可能是保安,原因有三:交代案发地点以医院为中心两公里以内说明夜鹰在医院或附近,而女主在片头面试的时候就被告知晚上医院有保安值班,说明保安先于女主在医院且凶杀案也是在女主来上班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后来替班女在死之前去敲保安的门,而保安假装睡着不理她;最后替班女死的当晚女主是听从了刑警建议在家和丈夫一起向丈夫示好,且胖姑娘死在楼道里的时候女主在楼上扔病例,等女主跑下楼时发现了已经死去的胖姑娘。此外保安两次看见新来的值夜班的女性都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并且,女主如果是夜鹰的话,为什么警察不在开始怀疑女主的时候就把女主重点监视起来,还让后两起命案发生?
2.女主的生育能力。片尾女主怀孕说明她当时在接受变态医生的治疗时没有失去生育能力。而那个场景中只是受到医生所说“你不配有自己的孩子”的语言刺激。所以在她幻想接受Clement医生治疗时,所说的“你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可能只是心理问题”。而带来这个心理问题的则是曾经真正的Clement医生带给她的。
3.女主的发色。片尾女主露出金色的头发让剧情再次布满疑云。我是这么觉得的,女主遗传了母亲的金发,然而因为其悲惨的童年对母亲的怨恨令她排斥所有金发的女子,从而在她的意识里排斥了自己的金发也就是我们以女主视角所见的深色发。此外关于夜鹰杀人案中的被害人都是一头金发,从而再次刺激了女主的这根神经,而这也是一种巧合。
同时还有一些疑惑的地方:
1.第一次遇见刑警时衣服上的一滴血迹。女主说是不小心划破的,而后来刑警揭穿她时否认了这一点(咋说的我给忘了- -),反正不知道咋弄的我解释不清了。
2.锤子——夜鹰的作案的凶器以及最后女主丈夫救女主砸门的工具。在看了新闻后女主发现家里的锤子丢了,后来质问丈夫丈夫也想不起来锤子去哪了。最后从火灾中丈夫救出女主的重要工具就是锤子…这个锤子哪来的?
3.关于被害人曾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例。越想越乱……
4.监控中看到的“幽灵”以及半夜来急救的“夜鹰”受害者(又一金发女)。这个情节的设定有什么意义呢?
……
但如果说以上四个问题都实在存疑,那么下面这个说法可能更能说通了。
第二种说法:女主自high。
整部电影其实就是精神分裂女主自我救赎的个人秀。这种情况设定在“夜鹰”事件不存在,即是由女主臆想出来的基础上。
女主把残暴的父亲——虐人者的形象归于“夜鹰”。所受夜鹰侵害的女子(受虐者)都是一头金发——就像她和她的母亲。
我们都知道,实际中在童年受到性侵犯并留下阴影的孩子长大后多少都容易对“性”相关产生排斥甚至厌恶。女主对男性就是这样心存芥蒂。从她起初怀疑自己的丈夫是“夜鹰”,也代表了她对身边与她共同生活的男性的抵触。而化身刑警的人格告诉她“其实夜鹰所有的身份都指向的是你你才是夜鹰”即她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受虐者变成虐人者”,她自己才是杀害那些金发女人的凶手。而“刑警”告诉她“与丈夫和好才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她在自己告诉自己:放开对丈夫抵触的心结才能有自己的宝宝,开始新的生活。她的潜意识里无论是“医生”还是“刑警”,都在告诉她她没有自己的孩子是她精神上的问题而不是身体。
在结尾最乱的那个夜晚,替班女和胖姑娘相继作为“夜鹰”受害者死去,将女主推向最强烈的救赎之路,包括在楼顶再一次看见“医生”,她已经知道这不是真实的,她要毁灭这一切,于是她纵火销毁一切病例然后逃到楼下,却被困在了门里,这时她的丈夫拿着“锤子”把门砸开,从而救出女主。电影中“锤子”的出现,既是夜鹰“害”人的凶器,又是丈夫“救”女主的工具,这也是女主心结打开的关键。暗示了女主虽然曾经遭受过男性施暴的残害,但此时她想要过的好的生活又离不开男性——丈夫的救赎。
这时“保安”的设定,就在于“原本应该保护受害者的人却拒绝施救”。整部电影中保安没有走出过房间,包括女主从医院逃跑向保安寻求帮助以及替班女敲保安玻璃保安装睡。正因为他们的漠视,才纵容了施虐者的行为。
片尾女主救赎成功,接受了自己的金发,并即将拥有自己的宝宝与丈夫过上了幸福平静的生活。
综上还是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但女主全程自嗨的话,《致命ID》吗?那效果明显比后者就差远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不知不觉我居然写了这么多有的没的,不舍得删了,虽然没什么用吧,但也是我的一点点思考。有时间会再看一遍的。
剪辑很乱,,剧情讲述的很乱 看得很乱
被低估的佳作
牛逼的编剧...让不简单的故事变得简单,再让简单的故事变得复杂但又充满悬疑
莫名其妙
''The abused becomes the abuser.'' 童年阴影的精神个案/2星半
气氛不错。
娶人不娶神经病
珠玉在前不出色就难出头 低成本B级卡司其实不输大部分A级制作
难道是大晚上的原因?感觉节奏太慢了~
工作后幻想出来一个以前曾摧残自己的精神病人,与之对话并杀之,年幼经历长达六年的sex虐待,精神分裂大烂片,受虐者变虐人狂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老老调,重重弹。毫无创意的精分题材,相当闷。
凑合能看
故事和气氛还不错,节奏把握的不好,虽然开始有点惊悚,但一直没有高潮
女主角就长了一张精分的脸,越看越让人焦躁,所以电影本来就特乱更难静下来看。虽说是冲着Gabriel Mann来看的可是这个角色也让人摸不着头脑。这种类型电影就没有不是童年阴影造就的么?
还可以
什么烂七八糟的。
结尾多加一星吧... 全都是精神病
剪辑太乱 精神分裂太要命
两星升三星吧,故事土了点,拍得还行。
L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