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可能含剧透)
1. 心灵诡计
原著小说A Slight Trick of the Mind, 心灵诡计, 作者Mitch Cullin,是福尔摩斯诞生120周年纪念作。
电影最初和原著小说同名,后来改成《福尔摩斯先生》,更简单易懂。
2. 众神与野兽
电影Gods and Monsters, 众神与野兽, 1998, 导演+编剧Bill Condon,曾获71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两片导演同为Bill Condon,主演都是伊恩爵士Sir Ian,故事也是讲述英雄垂暮的,两片的管家角色类似。导演表示,比起自己曾经执导的传记电影《性学博士金赛》,《福尔摩斯先生》更接近《众神与野兽》。另外,片中主角是同性恋,Bill Condon和Sir Ian也都已公开出柜。
3. 美女与野兽
电影Beauty and the Beast, 美女与野兽, 2017, 导演Bill Condon的下一部电影,由赫敏Emma和唐顿庄园大表哥主演。
福尔摩斯先生Sir Ian在片中亦有角色: 闹钟大臣。很遗憾,没有自己的角色歌。倒是Sir Ian自己编了一首:
“我叫Cogsworth,我是一个钟。滴答!”
但被导演否了。
4. 希区柯克
电影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擒凶记, 1956, 导演Alfred Hitchcock
最后一案的女主Ann在片中所看的动物标本橱窗,店主名叫作“Ambrose Chappell”。希区柯克1956年电影《擒凶记》中,主角为了寻找被绑架的幼子时,循着纸条上的“Ambrose Chappell”,在伦敦也找到一家动物标本作坊(但其实是教堂名)。
5. 三十年前的少年神探
电影Young Sherlock Holmes, 少年福尔摩斯, 1985, 主演Nicholas Rowe
片中,Sir Ian在影院观看电影《Lady in the Grey》,其中的夏洛克的饰演者Nicholas Rowe曾在30年前电影《少年福尔摩斯》中扮演主角。导演非常赞赏Rowe的表演,认为抓住了福尔摩斯的精髓。
6. 指环王
历任福尔摩斯先生在《指环王》系列中有过合作。 卷福Benedict Cumberbatch和Sir Ian在《霍比特人》中合作,霍比特人Martin Freeman是卷福的华生。在Sir Ian在指环王中扮演甘道夫时,白袍萨鲁曼Christopher Lee老爷子早已在1970s《福尔摩斯秘史》中扮演过神探。
7. 漫威
Sir Ian出演过X战警的万磁王,他也是继小罗伯特唐尼之后,第2个出演福尔摩斯的漫威演员。“奇异博士”卷福将于明年成为第3个。Sir Ian和《福》中的日本人梅崎(真田广之饰)曾在《金刚狼2》中合作,虽然没有共同出现在一个画面中。
8. 卷福
电影The Fifth Estate, 维基解密, 2013, 导演Bill Condon
导演前一部电影《维基解密》由卷福主演。在《维》宣传期,导演每次提到正在制作的本片,主演卷福都会故作头回听说的惊讶表情。导演承认: 迫不及待想给卷福看看自己做的福尔摩斯电影。
9. 警督来访
电视剧Sherlock, 神探夏洛克, 2010
主演卷福《福》片尾通知小男孩抢救消息的Gilbert警督的扮演者Philip Davis,曾在卷福版《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中扮演出租车司机(凶手)。
10. 伴侣
电视剧Arthur & George, 阿瑟与乔治
2015最后一案的女主Ann,扮演者是Hattie Morahan,在迷你剧《阿瑟与乔治》中扮演柯南道尔的现实中的妻子Jean Leckie。
11. 基伴侣
电视剧Vicious, 极品基老伴, 2013, 主演Sir Ian
Derek Jacobi,和Sir Ian在剧集《极品基老伴》中出演一对48年的同性伴侣,他曾为许多福尔摩斯有声书献声。由于小说是从华生的角度讲述的,所以,也可以说这对“极品基老伴”分别饰演了福尔摩斯和华生。 片中饰演玻璃琴老师的女演员Frances de la Tour也曾出演《极品基老伴》。
12. 暮光
电影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 暮光之城4: 破晓, 2011-2012, 导演Bill Condon
导演表示可能很多人觉得暮光4出现在自己履历上很怪,总有人采访时会问这个问题,但他认为Twilight有恐怖、悬疑成分,所以对自己来说,仍然保持了一致性。
13. 世界大战
导演Bill Condon表示自己是福尔摩斯的粉丝,不过不是狂热的脑残粉。以前就对其晚年生活很感兴趣,而且这个题材无人涉猎,还有就是电影原著小说里,福尔摩斯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这和其他作品中和平年代的背景大为不同。
14. 父亲
导演的父亲是一名侦探,所以他一直很喜欢侦探小说,以及悬疑、惊悚类的作品。
15. 白崖
在柯南道尔原作中,福尔摩斯退休后离开伦敦,到萨塞克斯(Sussex)定居,开始养蜂。片中福尔摩斯晚年的住所,就坐落于东萨塞克斯的Winchelsea小镇边缘。Winchelsea是在旧址塌陷入海后,按中世纪风格重新围筑的。离这里约40英里是英国著名景点七姐妹白崖(Seven Sisters Cliffs),影片中的沙滩场景在那里拍摄。白崖的白色来自白垩,白垩纪这一名称,就来自英吉利海峡两岸的白垩层。
16. 第欧根尼俱乐部
影片中的“第欧根尼俱乐部”摄于英国哈特菲尔德宫(Hatfield House)。这座建筑也曾出现在唐尼版《大侦探福尔摩斯》,以及迷你侦探剧《马普尔小姐》中。
第欧根尼俱乐部(Diogenes Club)是柯南道尔虚构的,由福尔摩斯哥哥Mycroft创立,成员之间不许交谈,以营造理想的阅读气氛......
17. 时间线
最后一案发生在1912年,华生在1915年去世。影片发生在1947年,此时福尔摩斯93岁,表示他生于1854年(和柯南道尔小说一致)。Sir Ian生于1939年,现年76岁,比他饰演的福尔摩斯小17岁。
18. 化妆
为了显示衰老进程和老年痴呆症,在变老的福尔摩斯脸上化了老年斑。本片化妆师为Dave Elsey与妻子Lou Elsey。Dave于2011年获奥斯卡最佳化妆奖。
19. 福尔摩斯探案集
Sir Ian没有去专门研究福尔摩斯小说,他甚至没有一本福尔摩斯小说。他认为出演《指环王》得到的一个教训是:如果提前知道了原著内容,表演时就会因为质疑剧本改动而分神。 但他表示:
“有时必须得做准备,比如《Walter and June》中扮演一个智力障碍的人,需要好好研究,做笔记;还有就是口音,比如《Apt Pupil》中扮演一个移民美国的纳粹军官,要学德美混合的口音;演《The Keep》前,为了扮演罗马尼亚人,专门跑到那里住了一段时间,结果回来拍摄第一天,他们就说还是用芝加哥口音吧!”
20. 养蜂
Sir Ian为本片做的一大准备:拍摄前在伦敦蜂蜜公司学习养蜂,他的养蜂老师教他用烟熏让蜜蜂昏昏欲睡。和片中他向管家说的一样,拍摄时他真的一次也没被被蛰。
21. 派克笔
福尔摩斯用来写回忆录的派克钢笔最早产于1980s。一战后,派克笔在英国流行,但这只笔在1947年还没被制作出来。不过,片中福尔摩斯用来涂失忆日记的自动铅笔、给日本人写信的蘸水笔是准确的。
22. 玻璃琴
玻璃琴(Armonica)由美国富兰克林发明,1761年问世,手指蘸水弹奏。“天堂的声音”。据传有毒,因为玻璃含铅,但实际没事。
23. 续集展望
戏服Sir Ian认为本片融合了许多让不同群体深有感触的元素:年迈的老人、小孩、寡妇。这和其他版本的很不一样。但是他说: “戏服的材料不舒服,磨得很疼。” 因此他在犹豫未来是否继续出演福尔摩斯。
24. 福尔摩斯音乐剧
导演曾编写或执导《芝加哥》《追梦女孩》等著名歌舞片。但他不确定福尔摩斯能否改编成音乐剧:
上世纪六十年代,百老汇曾经做过尝试:《Baker Street》,而且做成了史上成本最高的,因为一半预算都用来买干冰,结果大部分观众因为干冰太多感到窒息,中途跑掉了……
Source
IMDB: Mr. Holmes
Collider.com Interview
-----
原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TExNzcyMA==&mid=400696662&idx=1&sn=3fafed8219e565b73e3afe2e1a5fc16d&scene=20#rd也许只有英国人自己,才会忍心,把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侦探拍得如此让人心酸。
舒缓、沉静、哀伤,这些本不可能与一部侦探电影所匹配的气质,却满满地填充在这部电影里。
福尔摩斯先生老了。
这个93岁的老人,一生破解过无数的疑难案件,到最后,对手变成了自然法则。
他努力地对抗衰老,记忆如同狂风中飞舞的碎片,四散消失。
他搬离贝克街,远离伦敦,住到了靠近大海的乡村,与蜜蜂为伴,一过十几年。
他的观察力依然敏锐,演绎推理精准犀利,可是却会忘记身边人的名字,或者不记得第二天要做的事情。
他偷偷把委托对象的名字写在袖口,努力遮掩记忆衰退的事实;他跑去战后的日本,寻找岩山椒,以希望通过传说中的东方草药,延缓衰老,重获青春。
如同每一个老去的人,开始恐惧衰老与死亡。
年纪大了,人就喜欢回忆。
他对华生为他所打造的那个经典侦探形象嗤之以鼻,对媒体上的那个大英雄不屑一顾,总希望让人看到更真实的自己。
麦考夫的遗物中,有关于福尔摩斯的故事。他读到里面所写的最后一件委托,感觉熟悉,却从结局中察觉到了蹊跷。然而,关于案件的真相,竟然完全记不清了,只有莫名的内疚感与悲伤困扰着他。
于是,福尔摩斯决定自己动笔,沿着记忆的线索寻找真相,去解开困扰自己的心结。
这是福尔摩斯先生的最后一案。
帮助他的,不再是华生医生,而变成了寡居女管家充满灵气的孩子。
没有谋杀与追逐,并不惊心动魄,然而精神与身体的衰老却让获取真相的过程变得前所未有的曲折。老人一次次停笔,在记忆的断裂处赫然止步,面对着混沌不知所措,这是天才侦探从未有过的狼狈。
身体的状况也在不断恶化,岩山椒并没有带来奇迹。健忘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他甚至突然晕倒,只能卧病在床。
就连女管家,也想带着孩子摆脱这个刻薄又麻烦的老人,一切实在不能再糟糕了。
而关于那件委托的真相,则成为了支撑福尔摩斯生存的动力。
因为,还有个聪明的孩子,想要知道故事的结局。
一点点,他终于把破碎的记忆拼凑起来,事件的真相逐渐清晰。
在福尔摩斯的一生中,这实在是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委托。没有阴谋,没有凶手,没有诡计。有的,只是两个备受孤独折磨的灵魂的对话,不到一个小时的短暂相处,福尔摩斯的精神世界被滴下了毒药。
福尔摩斯当然是天才。他的一生,总是与聪明、机敏、博学相伴,习惯了高人一等地看待这个世界与其他人,客观与逻辑支撑着世界观,他崇尚理性,觉得真相可以解决一切。
然而这一切,却被一个普通的妇女完全颠覆了。
他开始意识到,真相或许并不能挽救所有,而感性、人情,甚至谎言,或许有时就是让生活继续,让这个世界前行最适当的方式。
意识到这一点,他用了一辈子的时间。
他才明白华生之所以在故事中改变了真相,把福尔摩斯打造成一个英雄,也只是为了让好友可以摆脱阴影,继续生活。而倔强的福尔摩斯,却选择与好友疏远,直到华生离世,也没有再见。
他开始悔悟。
华生、麦考夫、哈德森太太,甚至连一生的宿敌莫利亚蒂,全都离开了这个世界。
福尔摩斯开始想念和珍惜这些在他生命中无比重要的人。
这原来不是一个推理案件,而是一个治愈故事。
93岁的福尔摩斯,卸下了英雄与天才的光环,开始还原成为一个更加真实的人。喜怒哀乐,脆弱恐惧,寂寞孤独,复杂的人生滋味,让他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活力,也让他重新回归了平静。
在评价电影之前,想起两个一句话段子,在高达圈流传甚广,分别是“这TM根本不是高达!”以及“我比富野懂高达”。一个个官方冠名的系列作都能引起关于作品内涵和精髓的争议,以至于形成各种段子和笑话,更何况一部可以说是同人作品拍出来的影视作品,自然会给不同的粉丝带来不同的感受,所以完全可以想象“这TM根本不是福尔摩斯!”的炸毛式观影评价。
评价剧本自然是评价一部电影的一部分,个人认为,这个由三条线构成的故事是一个可以算成功的安排方式,对于电影来说尤其如此。在本片优雅而舒缓的格调下,故事如果单薄而无趣,造成的观影效果,很可能就是让观众在赏心悦目的画面中进入半睡半醒的状态。虽然主要演员的魅力完全作为并且完美承担了这部电影的卖相,但一部冠以福尔摩斯名号的电影(故事)如果单单只以艺术展品的形式来呈现,而没有任何破解奇案的核心要素,未免有些偏题。
当然,本片显然并不是想要描述一个福尔摩斯老而弥坚的故事,如果把最后一案、日本之行和蜜蜂与黄蜂三个故事单独拉出来看,都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老福小故事,因为事件本身可以说相当平白。(这里我要赞一下作者,电影里有一段老福在电影院观看最后一案电影版的情节,那里告诉了我们在花生笔下的案子是怎样写的,可以说那才是一个福尔摩斯式的案子,是我们熟知的花生笔下的“福尔摩斯探案集”,这种对比,比之于猎鹿帽或者烟斗这样的符号式表达更具匠心,也说明作者本身并非写不出“真的”福尔摩斯故事)。不过当三个故事以记忆穿插在一起时,凑成了恰到好处的篇幅,将迟暮、烦恼和领悟等要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
这部电影、或者说这个故事,虽然并不像我所熟悉的福尔摩斯式故事一样充满令人拜服的智慧和戏剧性的展开,但它成功营造了出了一种能够让观众愿意静心等待结局的诗意化的氛围。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你可能不再会特别兴奋特别焦急地想知道大侦探如何华丽而巧妙地避开了迷惑和陷阱找到了答案,反而会耐心地等待他慢慢地去寻找关于自己心灵的答案。毕竟,他都已经那么衰老而蹒跚,让你都不忍心催促他加快自己的脚步。
因此,只要把心态融入这部电影的节奏中,观众是完全可以让自己享受一段惆怅而怀念的旅程。你看着93岁的福尔摩斯走路颤颤巍巍还想不起一些琐事,同时也在自己心中寻找着那个兼具着智慧、行动力和神秘感的英伦绅士,这种感觉更让福尔摩斯像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可以说,无论看电影的时候你脑海里冒出的是“这tm才不是福尔摩斯!”,是“福尔摩斯也会老啊”,还是“福尔摩斯真的会变吗?”这样的怀疑或不舍,都让他显得是一个真正活着、或者说活过的人,正因为你好像亲眼看见他屡破奇案、亲眼目睹他和花生搅基(大雾),才会在这样的故事里感受到更真切的难过、怀疑、欣慰等各式各样复杂的情感。
我认为,这是一个虚拟角色最强大的魅力,福尔摩斯当之无愧有这样的魅力。
这也是这样一部节奏舒缓的电影能够带给观众的特别的体验。
同时还是要说一句,虽然电影里花生正脸都没露,但少许的语句和安排中仍然展现了一个最佳拍档的高大全形象!!不懂的自己多看看体会去!
无论对剧本的评价是喜欢或不喜欢,我相信应该没有观众会对伊恩老爷的演技抱持不满。只要还记得电影最开始火车上和小男孩及母亲关于蜜蜂和黄蜂的对话情节,你就不会怀疑,他用那刻薄的语气和严厉的眉眼,以及最后一案中与人对话时的自信神态,完全可以演一个“虽然身体是93岁但内心还是39岁!”(万年眼镜小学生借你台词一用)的福尔摩斯老先生,当然,他在剩下的一个多小时里演出了一个让你见之不忍的疲惫而健忘的老人,使你随时担心他的健康状态是否能撑得住剩下的进度条,这种功力我只有给跪了。
小男孩的表演也值得赞扬,活生生一个即将从活泼小娃长成敏感刻薄小青年的形象,老人和少年的组合总能给人一种令人欣喜又充满希望的感受,加上故事冲突时两个角色的焦躁和不安,能和老爷爷演好这样的对手戏可谓十分成功了。而母亲的角色,在大部分时间都恰到好处地担当了两人中间的芒刺作用,并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一个虽有冲突但完全不令人讨厌的形象,这也让最后她与老福的和解显得非常自然而然。
电影的三个时空营造了三种不同的环境,最后一案的明亮色调,让福尔摩斯保持了一份他黄金时代尾声的潇洒;日本之行以黯淡为主的场景,让这个本身看起来摸不着头脑的部分始终怀着一种神秘的色彩;主线的环境则散发着一种美丽的真实感,配合着始终清流一般的音乐,将三个短暂的故事联系成一部似乎绵长的回忆录,在一晃而过的100分钟里,好像慢慢看过了一个迟暮之人从遗憾走向释怀。
甘道福:花生走的第一天,想他;花生走的第N天,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灰袍~回中土~,途中碰到一个霍比特人,卧槽,花生!意外之旅!卷福:花生走的第一天,想他;花生走的第N天,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回到洪荒~去支配~去操纵~,途中碰到一个霍比特人,卧槽,花生!四毛哥撕逼!
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但是一个不普通的讲述者。甘道夫先生贡献影帝级表演,配乐摄影也很棒。一点感悟:永远都要追寻和思考事实真相,但不是每次都要说出事实,事实有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在认识事实的基础上合理改变。开始觉得日本的线很冗余,没想到是画龙点睛。另,福尔摩斯真是一个宝贵的艺术财富
挺喜欢的。走下神坛 垂垂老矣的福尔摩斯。淡淡的忧伤的调调 明媚的乡村景色 喜欢那首BGM。“人性是不能用逻辑去解决的” 还有一句 这么多年 华生从未懂我。本来就是啊。
非常有人情味的一位福尔摩斯,超出常人的逻辑能力最终还是被衰老打败,一生最大的财富到头来也是一把双刃剑,让他更加的孤独。整部电影除了福尔摩斯老年版的形象让人亲切让人心疼之外,片子本身也没什么独特或者优秀的地方,小男孩倒是挺可爱的,而且华生永远都是福尔摩斯无处不在的牵绊。
剧情的节奏有点文火慢炖渐入佳境 接近尾声的时候在想小说作者恐又是原作迷汉一枚。麦克莱恩把老年福尔摩斯演得太活 看得心酸。Roger的小演员太像ThomasBS。唯一无法全心好评这部片子的原因诚如片头的警告:infrequent upsetting scenes.比想象中的还没有准备好看侦探的末路。BGM贴合但我不喜欢。
奇异博士:我是夏洛克。钢铁侠:我是夏洛克。万磁王:我才是夏洛克。
这才是真正的福尔摩斯先生呢!!Ian McKellen狂赞的演技!坐等明年奥斯卡的男主提名!
优雅到最后一秒。被人性充满的阿福柔软脆弱到极致。理性和逻辑最终还是无法战胜如水般的人心。没什么比看透一切的智者孤独的老去更催泪了好吗fiction or not.
电影拍得一点问题没有,然而我恨这部电影,真的,日子已经够难过了,不需要再多一部电影把我们爱的偶像拉下神坛,看着他迟钝,衰老,无能为力,我不接受!
悬疑成分接近于0,却是最最文艺的福尔摩斯。这位侦探有过太多传奇,Bill Condon只选择让垂暮老人沿着记忆的林荫小径,完成所有伟大灵魂在离去前都会做的一件事:自省。 如“时时刻刻”一样精致优雅的故事,爷爷的老人斑和本色表演看得我悲从中来555
一个高智商的福尔摩斯在死前找回情商的故事,哭死
一个真正任性到老的人的末年时光。尽管看遍大部分的福尔摩斯习惯了他的基本演绎法,习惯了他有些刻薄却又迷人的性格,可是却仍然喜欢甘道夫老年版的福尔摩斯,他的目光开始变的柔和,他开始在意起出现在他生命里的那些人,他开始因为一个小孩哭泣……很感人。
——“我将自己的暮年毫无保留的展现给你看。我记忆衰退,行动迟缓,却修正着那些被夸大了的传奇。我一直孤独,依然忘记拯救。那么,就算如此,你是否依旧信任与我?亲爱的华生” ——“是的,福尔摩斯,我依然信任。”【老年福尔摩斯找回情商的故事】
等了好久兰辛村才开始放映。伊恩爷爷演技好到爆。旁边的歪国叔叔从影片中断就开始抽泣。#我将自己的暮年连肉带血剖出来给你看。我记忆衰退。我行动迟缓。我修正那些被夸大了的传奇。我一直孤独。我忘记拯救。那么。你还信不信我。你还爱不爱我#
想象一个传奇虚构人物未被交代过的晚年。能够解开一切谜题的天才却一直都没能理解人这个概念。直到生命的末了才一点点领悟其奥秘。这个故事作为传奇的结局是可以接受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既是福尔摩斯这个系列的终点,也是赋予其血肉灵魂使其成人的完结工作。不知柯南若活在今天是否会满意。
超级感人,一老一少尤其好,其实你如果能看懂这部电影,就能知道人性里挣扎的孤独所在
孤独衰老,面对死亡的福尔摩斯,终于放弃逻辑说起了谎言。知道了爱必然带来伤害,但也不再害怕去爱。这不是推理电影,而是老年治愈电影,只是主角是福尔摩斯。因为有很多美丽的镜头,加一星。
导演烂、故事烂、风光片,真实历史人物才需要拉下神坛,文学虚构人物拉你妹的坛啊,3星是给福尔摩斯这名号的,原著福尔摩斯高智商高情商,不会嫌弃华生不懂自己。华生长期无私而忠诚陪伴才是无价之宝,智商反正福已经横溢了,再说高智商如麦克罗夫特能陪多久,半个月吗???
当上了年纪的福尔摩斯开始喉头嘶嘶作响并不得不靠在袖口上写名字才不至于太尴尬时,我们知道这肯定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悬疑破案片儿了,事实也正是如此,三条故事线交织得不紧不慢且毫无悬念感,唯一令人感到心疼的是晚年福尔摩斯悟出人性不能用逻辑来解释时那瞬间的孤独与怅然。
三点五星。三条线交织使整部影片的重点把握不佳,但爷爷将福尔摩斯这迟暮英雄最终与过去自我周遭握手言和演绎得着实让人抹泪。笔记本上的圆圈,后院的蜂盒,旧物中的照片与白手套,都融合在浓郁的苏格兰风情中。不知有没有人觉得,最伤一处是他说这么多年华生其实从未懂我,看到这我的眼泪哗的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