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莫要欺人没看过动物世界
文/梦里诗书
实难想象如《狂野非洲》这般如组团非洲豪华游的游记居然也能被称为电影,纵横某台数十载的《动物世界》随便一部顺手拈来都毫不会逊于此,电影虽有着绝美,但这美非电影孕育而出,而是自然鬼斧神工的赋予,剧情的了然无趣和镜头质感的粗糙,莫要欺人没看过动物世界。
作为动物记录电影的拍摄,非洲无疑是世界公认的最佳取景点之一,这里辽阔的热带草原铸就了其天然动物园的美誉,在这片本就有着其美为人叹服的地方拍一部风景片绝非难事,但真正难的是拍好一部电影,《狂野非洲》无疑便是失败的典型,电影在仅85分钟的时间里,妄呈现整个非洲动物世界的群像和保护问题,但实则什么都没讲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呈现,除了感概男女主两人从冲锋船到越野车,从热气球到滑翔机一路玩的怡然自乐之外,尚能感受的就仅是这帮人一会故障一会吐糟自觉拍摄不易的艰难。
一部真正能为人心动的纪录电影,其所有的不应只是浮于表象的风景,对于《动物世界》其也仅是更多的在于一展其科教价值,好的纪录片因如《帝企鹅日记》那般,能在最严寒的南极收获最温暖的感动,因如《海豚湾》那般,能在利益与动物保护的博弈中给人以最有力度的深思,因如《海洋》那般,历时五年时间的沉淀真正去一展自然予人的震撼,如是此在回看《狂野非洲》,其更像一次富有家庭的非洲奢华游,想着一出是一出,觉着这好便拍了这里,玩爽了心生些许感概便在镜头前作态般毫无依据,欠缺可行性的无病呻吟,丝毫未有纪录电影因有的严谨和剧情夯实的连贯性。
这部名为《狂野非洲》的电影,实难感受其非洲的“狂野”所在,剧情的索然无味,彷如所有人能不曾看过动物世界般,若时光倒退五十年这部电影或还尚有价值,其唯一乏善可陈亮点,也仅是在于其风景画面的美感上,令人对那神秘莫测的非洲心向往之。(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2 ) 镜头漂亮,3D更赞
虽然之前就知道这部纪录片评价不错,但是影院看完之后,还是有惊喜之情。
首先镜头极其漂亮,尤其是安哥拉三角洲那一段,一长段的空中俯拍、还有水流中拍摄镜头,绿草飞鸟和遍布三角洲的河道、大象,水底的河草、鱼类,一切尽收眼底。还有非洲大草原的上的猎豹、角羚,外加一群被乌龟吓到的小狮子,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这样好的电影了。
其次3D效果相当优秀,这倒是一个惊喜,建议爆炸贝及其中国脑残粉观摩学习。影片里还是安哥拉那一段,你能实时感觉到绿草错你眼前掠过,河底的水草和杂质直接冲着你的眼睛飞过来,还有遭遇大象的那一段,你就觉得那象牙和大象的鼻子已经戳到你的脸了。
至于缺点,首先两个主持人太让人出戏;
吐槽:
一、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素质极为低下,从变形金刚的高票房就可见一斑,到了这部纪录片,一大波购完物没地方去的的二货进了电影厅,一边看一边讨论,半个小时后要么离开要么睡着;
二、一大堆当爹妈的不知道为什么觉得着电影及其适合他们三岁半的小崽子看,于是好好的一个电影院,熊孩子的叫唤声此起彼伏,实在煞风景,联想到《亲爱的》上映的时候一大票爹妈呆着一群智商几近为零的小屁孩看电影,真不到这群人买电影票前到底懂不懂脑子
3 ) 非洲行记(狂野非洲)是一次恬静的非洲旅行。
狂野非洲,是又一部被中国发行商坑了名字的电影(突然想起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国的发行商的外语水平是过了大学四六级(估计还没过)就敢上阵当翻译了吗?或者还是中国观众的锅?)。African Safari,Safari 是旅行的意思,电影名字不含深意那直译便可。所以翻译成中文便是非洲行记。当然中国发行商不仅在名字,在宣传上也是胡说八道,最后连刘欢老师都被坑进去了。
非洲行记不同于我们常常看到的科教片,旅行不同于探险,旅行更侧重于舒适,即使肉体上吃点苦,至少是精神上的一种舒适。全篇都在围绕着旅行这个主题。两位世界知名的动物专家,带着你驾车行驶在广袤的非洲大路上。犹如两个老友一般,慢慢讲述,沿途的一切娓娓道来。当非洲现存最长的角的白犀牛向你走来,猎豹在你车旁奔跑,狮子在水中嘻戏,这一切都彰显了一个恬静的非洲荒野。没有去拍猎食者捕食,没有去拍生死搏斗,最多就拍了个狮子进食的场景,而其实这就如同凯文说的,“吃、喝、休息”。这便是大家都喜欢做的。
纪录片的重点在于真实的记录,比起以往守候上百小时才拿下的罕见镜头,这次旅行显得有些平淡,不过这才也是平日里的非洲。旅行中更加常见的非洲。感谢两位专家,这是一次平淡的旅行,但是在珍贵镜头的感染下,与肉食者的亲密接触中,这又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
也许两位专家介绍的太少了,平日忙于肥皂剧的中国观众是来补课的,但是进了教室发现专家以为大家也都是懂行的,简单的几句介绍,更多的需要观众在已经了解的前提下在画面中的体会;也许也是受制于娇贵的3D摄影机,导演无法去抓拍酷炫的场景;也许中国的观众应该事先被告知,这,是一次旅行。
作为一部纪录片,非洲行记是成功的。不同于March of the Penguins在极限环境中生存,不同于The Cove在血泊中思索,不同于Oceans在大洋中历时数年的探索。African Safari是一次在非洲的旅行。导演通过3D拍摄想给观众展示的是一次身临其境的旅行。这才是非洲行记的重点。
不过作为一部故事片,感情戏,非洲行记显然失败了。影片的缺陷可能在于有过多的篇幅描述了热气球的起落,可能本·斯塔森也发现影片有些平淡,想加入一些槽点,可惜有点画蛇添足。
本·斯塔森想给大家展示一次身临其境的旅行,可惜观众喜欢冒险;凯文想向大家展示,这些掠食者也有可爱的一面,可爱到你甚至能上去摸摸抱抱,可惜观众喜欢狂野。玛拉以为大家是懂行的所以几句带过重点在看、在听,可惜多数观众都是看肥皂剧长大的,因为这一点考虑不周,所以连很多外国观众也被坑进去了。毕竟专业的总是少数,你要顾及大多数人,你都不科普那连热闹都看不下去啊。
如果你热爱非洲,那就去看吧。如果你想要情节曲折,血脉喷张,科教兴国,那你还是节约下电影票钱吧。曲高、和寡。
4 ) 我是多么的热爱动物,但是我差点睡着了
没有达到预期,一句话来说,就是更像是高端非洲动物探索旅行的高清版vcr。
情节平铺直叙,结构非常简单。总结来说,每个国家为一节,进入动物保护区→热气球观光→近距离看动物→定格,中间视时机插入一段保护野生动物、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慨。
当然我觉得作为一个动物保护者制作的宣传片,这片子已经足够优秀了。但是作为一部让我掏了3d的钱在电影院看的电影,我的要求要高些。还得多些艺术性,多些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点,多些让人思考的余地。即使它只是一部纪录片。
当然制作者和演员的动机也是值得赞赏的。但是作为一个学政治的外星生物,我仍然要发出疑问:两个白人在非洲大草原上希冀着当地政府不要建公路真的是全然值得赞同的吗?动物要保护是真,但是非洲要发展也是真,如果二者发生冲突的话,西方社会苛求非洲国家政府以环境保护为先,那也是有那么几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
如果这是一部美国片子的话,估计是会被要求加入黑人戏份的。
当然这也有可能仅仅是一部针对儿童的科普片,所以我脑洞开得有点太大了。不过影院里是没怎么看到小孩的呢,有可能片子太平铺直叙了吧。
还有其实如果我能看到金钱豹交配的话我还能再给半颗星的呢,可惜。。。唉
5 ) 14年最被低估的电影,没有之一
在北京怀着崇敬之情聆听完电影大师米歇尔•菲思勒的分享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得知最新力作《狂野非洲》即将在国内上映,特意特意来上海观看点映的专场。而先在网上的搜令我惊诧:不但网络中宣传寥寥,网友的回应也是屈指可数。
如果说中国大部分观影观众仍旧观影幼稚化,而这种巨作在豆瓣竟然也基本无人问津却更加让我莫名不已。
而这位三获奥斯卡提名的国际顶级编剧大师潜心之作加之“3D视觉教父”的本•斯塔森导演制作的历史上第一部3D动物纪录片,法国历史上最昂贵的纪录片,——《狂野非洲》竟然在我华夏大地上销声匿迹。这种情况类似于如果迈克尔杰克逊可以复生,走在中国的小城镇被街道大妈当乞丐轰赶。
从我个人来说,不知道能有什么理由去拒绝这部史诗。
以创作团队来讲,这绝对是世界级顶级配备:
首先是编剧:米歇尔费斯勒,我的偶像之一。这位编剧界帝王级人物,三获奥斯卡提名,以《帝企鹅日记》荣获第78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且叩响了美国编剧协会最佳纪录片编剧的大门。
接下来是导演:本 斯塔森。这位Wave Pictures电影公司的创始人在比利时电影业内地位有够显赫,但与他18年研究电影3D与IMAX得来的专业地位相比仍显逊色。个人认为,以他立体特效方面的专业功底被称为“比利时卡梅隆”,对他有些显得有些不公平。
而本片的主演是凯文•理查德森,这位名字有些陌生的男子其实大有来头。“狮语者”的绰号不止流传与动物行为界,他在世界各地都名声赫赫:一段视频在美国YouTube网站上被疯转,全世界都为视频里与狮子亲吻的男人惊呼。自学成才的动物行为学家,南非白狮王国的管理员,全球闻名的“狮语者”。
对他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狮语者”,或者去看他的书。
而刘欢夫妇对此电影的鼎力相助则给中国增加了更多的亲近感。听着刘欢老师的声音,你会不会开启一场“说走咱就走”的旅行?
而在电影的投资制作方面则最令人感叹。历时5年,辗转12个国家,从地面到空中再到水上,他们在电影院里,把非洲搬了过来。
不得不感叹这些高卢鸡,对于艺术与情怀的眼光与鉴赏力得以让此电影的水准充分保证。《狂野非洲》的观影感受。做为法国历史上最昂贵的电影,这全球第一部3D制作的动物记录片,也满足了他们苛刻的挑剔。
《狂野非洲》的音乐是典型的非洲民乐,这恐怕是为了与场景融会在一起。单从音乐,就可以辨别不同的动物与它们不同状态,而配乐和动物的脚步节奏一致,让电影平添许多乐趣。
电影的3D最让人放心:点映场中,很多人或是躲避奔跑而来的狮群,或是伸出手来抚摸硕大的象牙。
对狂野非洲越发的喜爱就越让我更加迷茫,为什么这样一个各项皆佳的电影,却会在中国如此鲜为人知,甚至恐怕等电影下档后,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精品电影曾经来过。
在中国,不但国产电影选择趋同,国外电影也只是英雄与科幻的大集结。不知真是电影的受众群体真是浅薄至斯还是媒体的愚昧化引导让大众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了审美。还是双方的共同作用导致的品味螺旋下降。而《狂野非洲》此时的引进中国,实在有些“屈尊”。
但在另一层面上,我仍觉得中国人应该是东方最懂得美的民族,也许关注审美的回归,就从这部电影开始。
6 ) 奇妙旅程
≪狂野非洲≫,一场探秘非洲的神秘又奇妙的旅程。在两位探险家的带领下,观众一览非洲辽阔草原上出现的珍奇动物,仿佛来到动物园一样,真是大开眼界。3D效果依旧是导演一贯水平,又一次惊为天人般真实,大家错过实在可惜啊!配音,刘欢夫妇首次配音,虽然有上译老程指导但也显得一般。总之,值得一看。
配乐好棒!所有出现的动物都很漂亮。好想去坐那个热气球~
三星半。环保纪录片。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狂野非洲在危机之中。非洲现在最需要的也许是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而不是金钱援助。
一场精彩奇妙的的非洲之行,3D效果依旧如导演前作一样惊为天人的真实!
维多利亚瀑布月光彩虹,简直美哭了美哭了
从一个国外网站上找到的种子,只有在完全没字幕的情况下我才能静下心来啃生肉,草原雪山真是美如画,最喜欢的四段,一是小象滑进沙坑里爬不出来,二是维多利亚瀑布和月光彩虹,三是雄狮深更半夜跑来扯帐篷,最后是三只小狮子小心翼翼地研究一只陆龟
和想象的不太一样,处处是和谐的景象,没有猎食,也没有对人的攻击。景色很美,琪琪说,如果不是这片子,怎么会看到那样的景致。看到大象鼻子上的毛毛还是很震惊的,颠覆了想象。睫毛好长,美美哒。有时在想,动物活着是在追求什么?
看到3D的猎豹,距离好近,它们还发出咕隆咕隆,还舔爪,泪流满面。野生动物纪录片也能拍出商业效果。原来东非裂谷带下面是森林,乞力马扎罗的雪十年后就要化尽。看得我好开心,五星全力支持!法语国家好样的!
主角是两个啥也不会的傻逼。出现的动物不足十种。这个片子太没有节操了。可看的镜头不足十分钟。还不如二十年前的动物世界呢。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片子拍的啥。两个号称很牛逼的人一个戴着墨镜一个拨弄着头发。自始至终没有下车或者下热气球。对了。车和热气球的片长基本大于自然风光。
推荐去影院看3D的!纳米比亚的沙漠和海交接的景色真是壮观得令人窒息。
画面暗,不清晰,费眼。叙事,有叙事吗?就是一个流水账。无任何亮点。作为3d不及格,作为2d也不及格。另外,影片上映时豆瓣评论不可信!!
吹的很厉害,也就那么回事情,这玩意儿用不着3D的吧,坑人
一般,跟海洋,帝企鹅日记之类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喜欢自然的纪录片
世界看不完
看完想去旅游。
近年来看得最享受的3D效果之一,一定要去影院才能感受得到!如果有的话坐等IMAX
整体非常一般。基本没有什么叙事,作为在电影院上映的纪录片这算硬伤了吧,看到一个小时左右开始犯困,非洲美丽的景色和配乐加分。“芳草地卢米埃”
越野车、热气球、滑翔机,一路不下地,下地进帐篷,发型时刻要保持,热气球每天坏一次,男女主角儿真的是主角儿,非洲动物们只是道具……
说实话,还没有cctv10上的好,不过3D超赞。
想去非洲saf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