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雷斯特,优雅的银行抢劫犯,传奇的人生经历,13岁开始小偷小摸,16次越狱。
不紧不慢的抢劫方式,从容不迫地离开,他对即将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很坦然。
I'm just talking about living.
福雷斯特说,那是他的活着的方式,与金钱无关,他只是无法停手,电影最后,福雷斯特在最开始的银行门口打电话给约翰,随后走进去。
西方有很多过于犯罪的电影,抢银行是其中一大主题,从电影中,我察觉到相对于其它犯罪,西方普通民众对抢银行似乎有额外的包容性,在《城中大盗》,抢银行更是被描述成一门世代相传的谋生技艺。我想,这大概和西方的民权思想有关——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包括自己和他人的。但银行财产嘛,属于国有或财团,普通民众显然并不过分关心。
如果你有幸遇上的是福瑞斯特·塔克这样一位和煦、儒雅、面带微笑的绅士劫匪,你甚至无法对他生出真正的恨意,或许,做为利害关系人,还会生出那么一点小同情,小惊喜。福瑞斯特·塔克的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从13岁到年过70都以犯罪(主要是抢劫银行)为生,用中国文化描述,这是一个“技进乎道“的人,他享受的不是从银行获得的财富,而是抢劫、追捕、逃亡和越狱过程中带来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脱。
这个故事让我感觉悲伤,是那种缓慢、深沉,像是潮湿的天气里墙壁慢慢渗出水珠似的悲伤。
我忍不住想,一个人要经历怎样的家庭,怎样的童年,才会走上这样一条通过毁灭自我实现救赎的道路。警探约翰对老人说:“像你这样的人,不需要靠抢银行谋生。”确实,我绝不怀疑以福瑞斯特·塔克的才干和素质在任何一条其它道路上可以获得的成功,例如创办一家企业,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但是,他选择了犯罪,在第一次选择落子之前,一定种下了我们看不见的苦果。
福瑞斯特·塔克有一个遗弃多年依然深爱和崇拜他的妻子,有一个七十岁高龄偶遇倾慕的灵魂伴侣,第十七次,他没能越狱,我以为他会从此度过平静祥和的晚年,但某一个阳关明媚的日子,他选择了重操旧业。爱他的女人和他爱的女人,都留不住他那颗枯萎的心。他的笑容彬彬有礼,但我看到的是一股死气,只有通过犯罪他才能找到自己活着的感觉。
在我看来,原生家庭和童年成长才是这部《老人和枪》背后最应该探讨的话题。
关注微信电影 【剧影看客】 获取电影资源和更多资源
十月四号上映的影片,在国外只有CAM和TS两种版本。
雷德福老爷子在去年和简·方达出演《夜晚的灵魂》之后,让世人惊讶两位的敬业和不老之心。也是在去年的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两人被授予终身成就将。
而令人惊讶的是,今年又担当《老人和枪》的主演。 大卫·洛厄里的《老人与枪》中的主人公具有欺骗性。它讲述了一个男人如此可爱和绅士的故事,以至于出纳员和银行经理在他进行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抢劫案之一时,自然而然地他们的钱交给了他。这是一封写给电影传奇的情书,为那些早已超越单纯的演员身份成为偶像的人提供了完美的最后一部电影。
成为传说的罗伯特·雷德福指出,《老人&枪》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他想要他的笑容和闪烁眼睛的闪光在他无能为力之前发挥最后的能量。雷德福把本片当作他最受欢迎的一些角色的自然延伸。
电影主角 Forrest Tucker ,曾经被18次判处终身监禁,从15岁开始多次越狱,直到在他的犯罪生涯末期才把他抓捕归案,那时,他绅士劫匪的名号把当地搞得人心惶惶,抢劫的时候,他一般时走进银行,随意地打开夹克,露出里面地两把枪对着柜员,让银行把钱交出来。他会安慰哭泣的出纳,鼓励她们的工作, Forrest Tucker 抢劫银行的武器不是他在夹克里的两把枪,而是那双蓝色的眼睛和沉稳、绅士的人格魅力,抢劫银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这样吧。
在逃跑的路上,他遇到了 Jewel , Jewel 的车子在路上抛锚了, Forrest借给jewel修车为掩护,骗过了警察的追捕,而Forrest喜欢上了jewel,甚至告诉了jewel他的真实身份,但是jewel并不相信,两人一起用晚餐,坐着聊天。 即使只是看他们俩说笑,也可以看几个小时,他们让事情看起来都毫不费力。
这是一个关于传说的故事。当你以后想到这部电影时。将会是一句对白,或者是雷德福魅力的形象,或者是斯派克的笑声,或者是阿弗莱克的态度。这将是那些不断潜入你记忆中的电影之一。就像Forrest一样,拒绝离开。就像雷德福一样,令人难忘。
自己选择活法,按自己选择的活法去活一辈子,老贼令人钦敬,那优雅从容的态度、传奇刺激的人生(抢劫一生、越狱一生),不可复制;警探中间的点评很对:他只是喜欢抢银行而已(只是喜欢,无关其它),当然警探是受了老人律师的启发。暂时出狱后与女友走在街上,看见运钞车,他的眼神仿佛钓手看见了水,我很理解。惺惺相惜警与匪,恋恋风尘他和她。各自踌躇,最后一个开门出迎、一个下车走来——不说话、浅浅吻,随即一个由衷幸福灿烂地笑、一个戴上帽子转身离去——何其动人呐,老年人的爱情。茜茜·斯帕塞克马上七十岁了,她的翘鼻子(尤其侧影)迷死个人。插曲《Blues Run The Game》与本片,绝配。对卡西·阿弗莱克(饰演 John Hunt)这种半死不活、奄奄一息的调调异常讨厌,数日前弃剧的英剧《女鼓手》亦半是为此。警探小小女儿的话有道理:“你抓不住他,也许不是坏事——因为如果你现在抓住了他,以后就不能再追他了”,解释一下就是:你让Game over 了,就再无游戏可玩了——警探到底也是这么做的:面对面而纵之。君问归期呢,我说一会儿:Goodbye My Love,我的爱人,再见;Goodbye My Love,相见不知哪一天。我把一切给了你,希望你要珍惜、不要辜负我的真情意……
他追求的从来都不是如何生存,而是怎样过自己的人生。
茜茜在影片中饰演一名按部就班的妇人珍珠。年纪轻轻就结婚生子,循规蹈矩地过了半辈子。直到老伴儿去世,儿女们有了各自的生活之后,才发现,原来从来没有为自己好好地活一次。这是很大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 看这部片子,让人思考该如何面对老去。 每个人都会老去,但这不代表要放弃梦想。 我们的人生潜规则,是什么样的年纪就该做什么样的事儿。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七十就可以颐养天年了。 然而看似是很完满的人生,依旧有很多人抱怨——看过很多风景,知晓许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一生? 有句谚语: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现在不开始,只会变得更晚! 当你说太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它可能是你退却的借口。不可否认,年龄确实会限制我们去做一些事情。 我们有太多的顾忌、太多的羁绊让我们不敢放手去做那些我们想做的事情。你想成就自我,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这也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 当你担心年龄,害怕老去的时候,可以借鉴王德顺老爷子的人生经历。 24岁当话剧演员,44岁学英语,49岁的时候一穷二白地“北漂”研究哑剧。50岁开始健身,53岁练出一身肌肉,57岁创造“活雕塑”艺术并被载入“中国百年史”,65岁学骑马,78岁骑摩托,79岁登上T台,85岁驾驶飞机上蓝天。王德顺的这一生可谓是经历丰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没有虚度年华,没有浪费生命,这一辈子活得很充实。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做你们想做的事情,不要畏惧挑战,放胆试一试,也许就能成功。”就像王德顺一样。 我们可以下定决心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只要努力,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哪怕撞南墙,这辈子也没遗憾。
他们被全国乃至全世界通缉,但却依旧是各自故事中的主角,认同一个英雄很容易,但这次,观众却与两个罪犯共情,深入故事。 为什么,编剧是如何设计的?第一期视频,探讨了两个问题,如何创造共情罪犯?如何构建警察和罪犯组合?
微博:Joah_liu
微信公号:猪耳朵学电影
70岁的他还在计划自己的第19次越狱,好像人生根本没有夕阳。以为会是悲剧结尾,好在并没有。惶惶终日的年轻人也需要这一碗鸡汤。
Lowery的极简风格里编织进故事本身和角色的浪漫,对角色的挖掘做得超棒。他真是每一部都有一个进步,真好。
D+/ Robert Redford卖萌大会。
回到了熟悉的德州和抢劫题材,70年代复古做的很好,David Lowery还是一贯的浪漫,Robert Redford还是一贯的迷人
《老人與槍》,可是片中並無開槍(而在倒敘中以手假裝槍,疊入假槍聲音軌)。Robert Redford的「紳士」形象,其不合時宜部分?尤其在MeToo時代。Robert Redford作為企劃發球方,有意識的影壇告別作。雙線敘事,(情節上)偶然(可是結構上可謂必然必須)的交會,catch me if you can的挑釁。Sissy Spacek的少女感。Danny Glover、Tom Waits。Casey Affleck持續含滷蛋講話XD。開場不久的閃前?依然展現David Lowery的影迷情結:The Chase、Two-Lane Blacktop、而片名也像是對Godard名言的一個戲仿。
抢银行就是他享受人生的方式。
徒手就能开枪,拎包就敢抢劫。要拆掉墙纸,才看得到原主人的签名。要逾越栅栏,才会被其他主人收留。要放他一条路,才会让自己追踪下去。要少做一件事,才会让愿望留待实现。流浪才是安定,挑战才有乐趣,带不走的才叫珠宝,打不响的才叫手枪,实现不了的才叫心愿。你犯罪是为了谋生,他犯罪即是人生。
谁能想到,本片最精彩的部分都是闪回,其余都跟馊了的面包一样无趣。
极致的浪漫与魅力,不断地追逐永不停歇才是这位老人脸上微笑的源泉,其实和周围的人比起来,他才不老呢~
电影结束后总觉得结尾差了一口气似的,但其实全片都是如此,不紧不慢地,很多场景都是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慢慢聊天。这样一个“抢劫了一辈子的老头+发誓一定要抓到他的警察”的故事想拍成多刺激都可以嘛但大卫洛维就是把自己的风格一点不落地融进去了。其实有时候一个人在坚持做某件事,不需要什么理由,也不需要很热血,可能自然而然就做成了。电影由演员们的气质撑起不少,帅了一辈子的雷德福、永远睁不开眼的卡西,当然最好的还是西西斯派塞克那四十年不变的少女气质
蛮优雅 略无聊
18次越狱,出来就打劫银行,活到老抢到老的夕阳红生活。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绅士文雅的老人内心住着一匹野马。导演没有把这样的人物传奇化,而是刻画得平淡不惊而又略带可爱。雷德福爷爷的每条皱纹感觉都有故事啊...
一部看评分和片名很可能会错过的好电影。这是我喜欢的那种电影,用很多细节和时刻去铺垫和反映人物的心境,用心描摹他们的内心之城,而不只是简单的类型片那些花里胡哨的表面的东西……你是否有过那样的时刻,深夜独自坐在厨房的餐桌边,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啤酒打开,孩子们在熟睡,你望着他们房间的门,有过一丝犹疑,打算逃离这一切,然后你又打开收音机,舒缓的音乐旋律传来,你拥着老婆旋转跳舞,你们决定去酒店过一晚二人世界
靠RobertRedford个人魅力撑起来的片子。卡西表演有点平了。
哈嘎哈哈这个老头儿是什么极致浪漫和魅力啊!我全程笑得和银幕上的sissy阿姨一样甜蜜。
虽然抢银行是不对的,但是您可能很难想象年轻的雷德福有多帅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在《鬼魅浮生》之后看这个,挺没劲的,明白导演想干什么,就是觉得太无聊了,还是不够独特。一个快乐的银行抢劫犯,一个不快乐的警察,不把这种传奇罪犯的故事当传统的犯罪类型片拍而已,用生活流的方法处理警匪二者的生活,加些调皮的可爱的有生活气息的情节,把抢银行当日常化的儿戏拍,倒是反类型了,但我也要无聊死了,就没有更新鲜的想法了吗?★★
现代主义艺术的本质在于利用艺术唤起对艺术的注意,于现代主义语境下《老人与枪》的结合正是这样一种行动抽象艺术。洛维深知无法通过一部电影解决现实里欲望与贪婪之间的矛盾,索性就借这则奇人轶事把观众从消费主义时代当中拉回到那个弥漫着浪漫主义气息的80年代。在金钱尚未统治人类的资本主义之初的世界里,我们或许从主人公那种形式主义美学的消遣里体会到了一种若有所丧的虚空感。
发白童心依“操刀”半世铁窗不畏老谈情飙车仍坚劲世间万事皆可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