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妥妥地追完了,首先打个四星,虽然整体算不上制作精美,导演许多细节处理得也有待提升,但演员无论大小都演技在线。两代人以一家子为中心,深刻演绎了一段令人唏嘘的时代故事,在烂剧大杂烩的年代里,不失为一出好戏。
从现在来看,郎德贵的犟,何满香的无耻,林浩的自私,马丽云的妥协,甚至连月枝对残废丈夫的愚忠,都让人难以理解甚至能不时感到他们的“愚蠢”。但从他们那个年代看,这些人所保留下来的那份善良和坚持,却又是那么的难得和多么的令人尊敬。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一千多万知青投身新疆、东北、云南等边疆地区为主的广大农村,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下乡运动。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与混乱的时代。生存与自然的抗争,文化与野蛮的碰撞,夹杂着严肃的政治斗争,让千万身处花样年华的年轻人在无垠的边疆燃烧着激情和理想、感受着困惑和绝望。现在的80后90后00后都不能体会到这种社会环境,(1973年,仅以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为例,就发生捆绑吊打知青1034起,受害知青达1894人,其中2人被打死;挑戏奸污女知青的干部有286人,受害女知青达430人) ,日夜辛勤的劳作,批斗与被批斗,挣扎与抗争,无数知青就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中摇曳成长。
这是一场时代的悲剧,我们无法去复制那个复杂的年代,更无法感同身受地去还原那些经历了的父辈们的心里历程。剧中的许多情节,或许也被导演赋予了些许浪漫主义的色彩。郎德贵“犟”的背后,是他对四个儿女的善良与坚持,但这却让他打了半辈子光棍;林浩算计了一辈子人,他的自私让他的生活幸福感极低,深刻彰显了小人物在体制内的不甘;马丽云的妥协,获得了父亲和旁人的认同却丢失了最珍贵的爱情,正是当时最社会的现实写照;何满香的胡搅蛮缠,一次又一次的改嫁“跳槽”,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生活的挣扎和无奈呢。也正是这样一个个平凡的人物,在一个悲剧的时代里,造就了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戏剧。
我们不能用今天的价值观去评判他们的对错,那个年代的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们从许多父母辈身上看到的近乎苛刻的节约,对于子女毫无保留的无私奉献,不忘孝顺父母和朴素的人生观,放到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仍旧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时代在不断变化前行,美好的人性却值得永远留存。
前半部分靠个神经病一样的林浩推动剧情,终于因为不能生孩子正常点了,后半部分又弄来个更招人厌的翠玲。他们老林家的祖传性格真是优秀,
林浩心思狭隘既自负又自卑的性格导致他一直对郎得贵有心病也就罢了。这个翠玲是个什么鬼?就是为了不让郎得贵过个安生日子来的是吗?一个刚生出来因为交不起罚款而送人的孩子到了十几岁还念念不忘自己的亲生父母,真不知道林浩和马丽云这爹妈是怎么当的,叫个爸妈还得靠纠正?一个念中学的女孩心思跟个抓奸的中年妇女似的,让人看着一头雾水。故事从“十年后”的字幕显示在屏幕上以后就开始发展的莫名其妙起来,越来越难以下咽。
电视剧《养父的花样年华》第十三集:郎德贵被人诬陷,罪名是引诱良家妇女,被看管审查交待问题。他收养的四个孩子想起当天是他的生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为他包了一顿饺子,然后端着一盆饺子去给他过生日。 当郎德贵吃着饺子裹着泪水往下咽的时候,孩子们为他唱起了歌—--我爱北京天安门,看管女排长禁不住流下了眼泪,私自作主放郎德贵与孩子们回家团聚。 我们暂且不论郎德贵怎么被冤枉,或是受了多少委屈。就凭一个单身男人收养四个孩子这件事看,他是多么不容易,让人无法想像,甚至不能理解。 当初收养孩子本出于无奈,看着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一个个稚嫩的面孔,他恨不下心来,最终接受了他们,一但接受了,他就视为已有,行使父亲的职责。为了这些孩子,初恋离他而去,为了这些孩子,多少女子望而却步,为了这些孩子,受了多少白眼,遭受多少谩骂。他却不为所动,一如既往的坚持,全身心的投入,竭尽所能来抚养他们,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想尽办法让他们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问题孩子硬是让他管教的规规矩矩,开始认真学习,学做好事。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做人,懂得了感恩,而且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感受到父爱如山。
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才看完,但都是和家人一起看的。红色年代的故事对于父母那一辈的人来说很亲切。一个养父,独自抚养大四个非亲生的孩子,这个故事听上去实在有些悲惨。然而主演邢佳栋却认为,这并不是苦情戏,实则是一个温情的故事。此言不虚。剧中泪点颇多,但都是感动的泪,带笑的泪。
作为领衔主演,邢佳栋又一次在一部电视剧中独挑大梁,他的表演自然朴实,不着痕迹。善良而正直的养父与他饰演过的众多军人硬汉大不相同,足见其功力。能够成功塑造朗德贵的形象,除了因为演技过硬,演员本身的气质贴合角色也很重要。生活中的邢佳栋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他喜欢孩子、热衷公益,饰演朗德贵自然得心应手。
在偶像剧横行的当下,这部剧实在是一股清流。
剧情连贯,有情理上的无奈在推动剧情,符合逻辑,没有大声嚷嚷强行安利三观,虽然人设离谱,但只要你相信就可以存在,比前些天看的种树好多了。
///
我真是太不喜欢何满香了,生活里不乏这种人存在,活脱脱的三观有问题,但又让人下不去嘴挑毛病。
1.名义上是考虑别人的感受,明明会造成别人生活的不便,却选择性的无视。有些人知道自己利用别人的不忍心和情面,却用自己的心意自欺欺人,有些人即使知道了也不能理解。
2.一切问题都是别人的,自己总有理由,心里特别苦,委屈,还要给人一副苦中作乐豁达的形象好让别人心疼自己。被发现了不会承认,被人讨厌了还会觉得自己被误解被曲解,不知道因为什么,因为太“善良”“替别人考虑”,用自己的感情被辜负一副受害者的形象去道德绑架别人。
3.聪明,啥都懂,这没错。可能因为过去也辉煌过,总觉得自己是被埋没的人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抓住一切机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当年勇。落魄潦倒,那是命运的安排,命苦,想过得好有错吗?只是老天爷不顺自己的意,耽误了自己这个人才。
4.自己的感情是最高尚的,最真挚的,顺着别人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宽容和大度,伤害了自己的都天理难容,舍己为人让自己委屈巴巴那是自己善良。
5.可以鼓励和赞美人,但别人比自己高尚善良自己心里就会不平衡,时时刻刻都在和人比较,如果A和自己夸了B,自己会忍不住和A说点儿B的黑历史。名义上是让你客观看待,实际上就是见不得A认为B优秀到可能威胁自己的地位。也不知道是故意抹黑别人还是自己的三观误解了什么。
6.时刻不忘宣扬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过去的事情一点儿也不能忘,尤其是自己的优秀和别人的恶行,旧事总要翻一翻。
///
主角的三观就是在于他的善良和不忍拒绝,有点巨蟹有点双鱼的那种感觉,给有私心去利用他人善良的人提供了方便。
至于说假的,可能因为你们接触的人还是太少也不够善良吧,跟年代的关系也不算太大,世界上的确是有这种因为自己莫名其妙的善良被诬陷成了莫名其妙的渣渣的人,不过以各种方式存在着,不见得是电视上的那种形式。
无缘无故的放走孩子生父,一个无情无义道德败坏的人,自己背锅不说,耽误的心爱的人的一生,图啥?放走坏人让他以后祸害别人去吗?建立在这基础上的所有善事都是无意义的,事情完全可以处理的更好。既不耽误养孩子,也不耽误前途婚事,还不放过一个坏人。啥也别说了,苦情戏,也不能硬苦啊!完全可以不苦。
难受的国产伦理剧
家里人在看,但我总觉得这是和谐社会版的无耻之家
智障一样的剧情还特么演呢。
家里人看被迫看了一点。一个腆着脸赖着别人生活的女人,还有买孩子拼死不还的桥段。央视是什么鬼价值观!
自带苦逼气息的舅舅。
其实这部剧还不错,跟当时背景结合,男主太好所以过的不好.
到25集就可以结束了。我最喜喜欢的角色是连月枝,特别倔。
邢佳栋真的可以演大人物也可以驾驭小人物,这就是演员的可塑多变性吧!赞!!!
陪爸妈看的,他们看得还比较开心,我看着还是满满套路。关于怀上亲生孩子,后来做掉好评,否则就抵消了前面养子女的功劳了。中国电视剧化妆就是人老了都是鹤发童颜,头发加几绺白发,脸上一点皱纹都没有。
平凡,善良,温暖,感动
…人物太假但是养父好帅~我妈看着看着突然冒出一句你爸年轻时候可帅了现在不知咋的老了就不好看了
如何教育问题少年,这部片子给出了不错的思路
三个星全部给邢佳栋。他每次遇到困难难过到眼睛红红的模样实在是太惹人怜爱了,养父长邢佳栋这样,我要是马丽云,别说一个小雪,就算四个孩子,我也愿意和他在一起哈哈哈哈哈
圣父的狗血人生
好人各种蠢和善良,坏人各种聪明呵呵呵,喜闻乐见咬牙切齿的剧情。故事挺好,剧情拉分了。
其实就是看看逗闷子,可是女演员们都不争气,演得好假。孩子们长大就无聊了,为了完成作业敷衍交差而已。
with granny
喜欢邢佳栋,实力派
嗨,一句话,都不容易
我是来看邢佳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