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可以说是个完美的男人,不管他以前是否爱过他的妻子,在妻子患病期间他的所作所为都证明他是爱他的妻子的,如果说他帮妻子处理大小便是做给别人看的,那他还愿意与妻子亲热这是装不来的。妻子也是爱男主的,所以她才会吃醋会察觉到男主的心事,她其实是祝福男主的,所以她自己会在生前就交待好后事。反观男主的女儿在母亲大便失禁时的反应,还有她责怪父亲那么快就处理母亲的遗物,这些都是自私的表现,所以也就理解为什么一开始女儿说要搬回家住母亲并不是很愿意。再说说漂亮的女下属,哪个男人不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呢,但是男主是发乎情止乎礼,女下属说要结婚他祝福女下属说要辞职出国他成全,如果说男主以前是因为妻子在世他不敢偷情(甚至同事安排的**他也拒绝了)那在妻子去世后女下属来找他,他明知女下属是爱他他却婉拒了,正说明男主是个负责任的人,如果他们在一起,女下属要承担各种非议甚至会影响到她的事业,并且男主觉得自己不再年轻的身体也给不了她性福。深爱男主的妻子去世了,女儿也指望不上,年轻漂亮的女下属即算在一起也不一定能有幸福结局,但是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幸亏还有忙碌的工作充实自己,以男主的处事原则和性格特点,他以后会得到世俗的幸福的
对一个中年男性的内心世界的刻画简直是细腻到了每一帧,对于一个妻子得了绝症的中年男性,面对美艳下属的诱惑,内心的那种挣扎,对于美色的基本渴望,和内心对妻子的一丝感情,男主带着一丝良知一丝本性去面对一个中年男人的困境。
就是喜欢这种对情感描述能够如此真实,如此生动的电影,很多细节无需多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够了。女主很美,演技也不错。
林权泽新作《花葬》(2015),主要是看安圣基的表演。
但也不得不佩服林老的创作力。几乎隔一两年就会有新品问世。永度与金珠,只是有一段朦胧的爱情,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老少恋。其间,永度得照顾已患脑癌的妻子。
游走于两个女人间的意外之情,却让看似事业风生水起的永度身心疲惫,妻子的死对她无疑是一个解脱,以为要进入与金珠的恋爱时光,却也被他生生掐灭。“化妆”、“火葬”构成影片不断闪回的噱头。
看来林老并不守旧,意欲创新。电影叙事的方法可谓多矣,谁优谁劣,也没个定论。但无论哪种方法,只要能“嗨”出快感就好。林老电影的多面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想,如若哪天我拍电影,我一定会启用非职业演员。我觉得现实的中国,真实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人们,远比中国电影中的表演更为深切动人,夫复何求。阿巴斯等伊朗导演就喜欢启用非职业演员,淡化表演性,一切服从于电影主题。阿彼察帮也喜好于此。最早当然数德·西卡在《偷自行车的人》中非职业演员的使用。反而东亚哪怕日本皆很少习惯使用非职业演员,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是受阿巴斯电影刺激的一个例外。常规的东亚电影人,在保有电影传统上似乎与好莱坞一脉相承。因而,演员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明星制也罢,即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人们看重的更多是演员的效能,“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现在某些影片上映,观众就会冲着某个明星跑进电影院。这种情况下,演员的发挥更不可小视之外,自然也就决定了一部影片的优劣及走向。但常青藤般的演员少之又少。在韩国,被称为“国民演员”的安圣基是个例外。这位外形并非传统意义上帅气男人,却能胜任各种角色,实在令人称奇,堪称韩国“国宝”,视为楷模,这有点像罗伯特·德尼罗在美国演员心中的地位。
安圣基对角色的参透,能悲能喜,动静皆宜,这样的演员还真不多见。他在《美好的时代》(又译《男人的寂寞》)《爱情倒后镜》《白色的乌鸦》《黑水仙》等片中的表演,让人难以忘怀。他的《美好的时代》是在我每年重新观影的行列。单相思化为飞蛾扑火的浓炽婚恋,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悲喜过程,对生命的唏嘘之后,似乎还能浴火重生,让人笑中带泪。安圣基在此片中的表演,证明了电影作为一种能量承载着秘密时光的可能性。
《花葬》中,他出演的永度,对活力年轻的金珠想入非非,同时又要亲力亲为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好病重的妻子。甚至稍缓过来的妻子,犹疑地看到他游离的目光,就一个劲地要与他做爱,让他骑虎难下,只得干巴巴为之。难堪的他,只得闭上眼玩命地想象着金珠的胴体画面,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韩国这二十年来的电影,我对安圣基、崔岷植、韩石圭、李秉宪、薛景求、朴信阳这六人的电影,尤为看重,他们接拍电影相对来说比较审慎,文艺片的比例较高。这些年李秉宪进军好莱坞,只是一个例外。还有,朴中勋与宋康昊这对活宝,如若忽视他俩,也顿觉无趣。
韩国女演员当中,我十多年前即看好的全度妍后来获得戛纳最佳女演员奖,除她之外,我看重一些偏重文艺片的女演员如李美淑、李美妍、方银珍(还是女导演),金允珍、李英爱及不再出演电影的沈银河,当然还有带给我们笑声的全智贤。我所说的这些演员,他们出演的那些电影,可以说代表了韩国的一个时代。如果要关注韩国电影,绝对绕不开他们(她们)。
2015、5、20
中年男子的贪念与克制。林权泽和安圣基是黄金搭档,只是我们这个年纪对这种压抑而老成的故事不容易体会吧
中年丧妻危机+精神出轨,暂时理解不了中年男人的烦恼。
欲望与鲜活,需要抑制;压力与死亡,却要忍受。如果说欲望对于生活是转瞬即逝的,那么痛苦对于死亡来说,也不过是一瞬。只要找到合适的疏通办法,忍一忍,都能过去。女最后在男家中看到桌上一盘饼干干果,一盘水果,两瓶红酒,她选择了更具诱惑力的水果,以前说过的红酒的日久弥新早已抛到脑后
太悲观了!垂老之林权泽也学哈内克的《爱》,拍摄了一部惨淡直面人体衰老与死亡的电影,爱与责任,家庭与诱惑,终究不过是一缕青烟丶一抔黄土。
爱与死的哲学面的讨论就不涉及了,单说一下情感部分。片中女儿说男主不爱妻子,我也觉得不爱,他就是尽职尽责照顾她而已,一点都没有爱的感觉,看起来女儿和妻妹更爱妻子一些,但她们除了嚎啕大哭以外,都对照顾患病的妻子觉得不适(我求自己如果将来要照顾病床上的父母的话,可千万别这样),她们爱的只是那个曾经健康的妻子吧。比起这种爱,还不如男主的责任心来得实在点。男主喜欢恩珠又拒绝了她,可能他更爱的是青春与生机?可他给我的感觉都不像是有生活欲望与激情的人。片头的送葬是整部电影故事的缩影,他走在漆黑的送葬道路上,回头望了望那一抹红。最后安乐狗的选择是来自佛家思想么,理解却难以接受。
作为重要的构成之一,那个令男主角精神出轨的角色,有点苍白。
20141005,《化妆,火葬》记者会。先看了片,安圣基幻想中的金圭丽一瞬间全裸镜头太美,但全片一直很压抑内敛。个人感觉这次转型并不算成功,还是希望再看到《悲歌一曲》《醉画仙》那样只要他才拍得出来的片子。老林的手没有去年抖得厉害,总之国宝千万要保重啊!
安圣基有梁朝伟的感觉,这电影的气质不错。
发乎情,止乎礼
单单欣赏老导演精纯的手艺已是一种享受,更何况这里讲的是怎样微妙、幽隐的情感,真的对人太了解了,叹为观止!
看到一篇评论说【还是要和相爱的人过一生,不然那么痛苦那么惨】,有点哑然失笑,爱不是所有问题的答案,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挺喜欢这片的压抑气质,似乎是男人到了某个年纪自然而发的沉和重,与身边躺着的是大胸妹还是糟糠妻是无关的。电影节After party时候和安圣基聊了会儿,他说他演完觉得很累。我想他虽然比自己演绎的角色光鲜幸运很多,但同样到了这个年纪,感同身受的无奈与疲惫,诶,也算是双重的摧残了。
十年后的上流人生,炒年糕和费列罗之间的选择,大部分男人都动过的“妻死复寻欢”之念,拍得几乎不费气力,老道而无所顾忌,也许十年后会有直言之士,在中影史里将谋凯的辉煌写成偶然的幸运,但林权泽的坚守和从容可以保全韩影第二个五十年。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想尿尿不出,想射不能射,自控不大好,中年不服老~
动人
结尾收的漂亮,理所应当的事情就是这样错过去了~
应该会是我本届siff看的最惊喜电影了,被忽视的好电影,有点韩版《爱》的意思,去掉情色部分会更好。老导演的道行果然不凡,迟张有度的掌控,内敛深厚的情绪,都是我观影专注度提升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这部作品显然很成功。另外安圣基的表演的确实好,不愧是韩国殿堂级别的演员。
不知为何,感觉没有拍出来的必要。
但凡恋恋不舍欲拒还迎,都不免有种婊的气质
最美的镜头是秋开车扬长而去